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鸡蛋沉浮实验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鸡蛋沉浮实验范文1
今天,老师给我们说:“今天我们要做一个小实验。”我很疑惑到底是什么实验呢?同时,我也很激动。老师说:“是实验呢,就一定有道具!道具就是有盐、玻璃杯和一个鸡蛋。”
老师把玻璃杯里倒满了水,问同学们:“鸡蛋放在水里,会浮起来还是沉下去?”老师请了我回答。我坚定的说:“会沉下去!”另一个同学说:“鸡蛋会浮起来!”老师说:“到底会不会沉下去。”老师小心翼翼的拿起鸡蛋准备把鸡蛋放下去,老师脸上露出了一丝紧张。教室里的气氛顿时变得鸦雀无声。老师手一放,“咚”,鸡蛋沉在了水里。我心中一高兴说:“哈!我说对了!”老师说:“我能让鸡蛋浮起来!”同学们半信半疑。鸡蛋怎么可能浮起来呢?我疑惑的说。老师拿出了盐放了半勺盐,我和同学们都很期待,希望实验能够成功。结果鸡蛋没有浮起来,我和同学们有点沮丧了。有的说:“这个实验不可能成功!”还有的说:“老师是个大骗子!”老师说:“没关系!再放一小勺试试看。”同学们这才安静下来。
第二局开始了,老师放了一小勺搅拌了起来。鸡蛋转了一圈又一圈,像是吃了晕头丸,渐渐地停止了。鸡蛋浮起来了,同学们拍起了掌声。老师说:“鸡蛋浮起来还算小意思呢!我可以让鸡蛋浮出水面!”同学们更加好奇了。
第三局开始了,老师又放了一些盐。鸡蛋露出了额头。哈!同学们给老师热烈的掌声。
通过这次试验,我知道鸡蛋沉浮的原因:当水里的盐超过百分之三十时,鸡蛋就会浮起来。
原来在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只要留心观察就能找到。
鸡蛋沉浮实验范文2
关键词:前概念 科学概念 浮力教学
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他们进课堂前不是一张白纸,由于生活经历的不同,通过日常生活的各种渠道,对自然界的各种现象、事物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看法,是学生上物理课之前形成的。教学时要注意,前概念是学生自己的立场形成的,是学生的精神财富,它的产生体现了人类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是正常的,必然的。
学生的前概念可能是正确的,也有可能是错误的,会对科学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带来困难,但不应该把前概念看成一种思维垃圾,抛弃前概念,把物理概念强加灌输给学生,学生不理解它们,不会运用它们,那么物体概念就变成“死”定义。在教学中,让学生基于他们的前概念,对一种现象进行预测,让学生对前概念进行争议,产生思维冲突,让学生能运用新学习的科学概念解决前概念无法解决的问题,让学生意识到科学概念比前概念更合理、更有效,并能解释更广泛的现象。
学生在学习《浮力》前,会有许多错误的前概念,如“体积大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会上浮,体积小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会下沉。”“重的物体下沉,轻的物体上浮”,果真是这样吗?在课堂上,我拿出质量大的木块和质量很小的大头针分别放入水中,学生观察到的是重的浮在水面,而轻的沉底,所看事实与学生的前概念发生冲突,引起他们的思考,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使他们自主地把事实与前概念对比,认识到原先的看法是错误的,那么物体在水的沉浮究竟与什么有关?难道与轻重没有关系,与大小有关吗?与大小又存在什么关系?是“大的浮、小的沉,还是小的浮、大的沉?”此时学生的心中充满疑惑,这种疑惑既是对原来的认识的否定,又有无法寻找到正确答案的焦虑,求知欲望强烈。
老师在教学中如果能为学生建立一种认知冲突的情境,鼓励学生不断地对原有的观点产生怀疑,不断做出新的假设,会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使他们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性。
在学习《物体的沉浮》这一课时后,学生知道物体的沉浮与物体自身的因素与液体的因素有关。相同的物体在不同的液体中会表现出不同的沉浮状态,当我把一个鸡蛋放在清水中时,鸡蛋是沉底的,当向水中不断加盐并搅拌后,学生惊奇地看到鸡蛋慢慢地浮上来。
师:为什么鸡蛋上浮了?
生1:因为加盐后水的密度变大了。
生2:鸡蛋完全浸沉在水中,液体的密度变大,浮力变大。
生3:鸡蛋所受浮力大于重力,鸡蛋上浮……
学生通过这一探究活动,对物体的沉浮更清楚了,对科学概念的掌握更深化,更巩固了,从而达到了我们的教学目的。
综上所述,科学概念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大胆地让学生参与教学,在学生头脑中引发一场冲突,让学生充分暴露自己的前概念,用实验排除直觉思维,建立新的科学概念,让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中运用和拓展新概念,完成由前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变。
参考文献:
鸡蛋沉浮实验范文3
关键词:课堂教学 科学探究 有效性
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提出了“科学课程要以探究为核心”的基本课程理念。在全面贯彻新课标精神的今天,“以探究为核心”的理念已深入人心,许多一线教师在课堂上既注重了信息技术的运用,也非常注重探究活动。但是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许多科学课堂,表面上气氛活跃、热热闹闹,实际上学生非常浮躁,学习效率低下,学生在活动中所获得的知识、培养的能力没有达到课标要求。因此,科学探究活动低效性问题,已成为目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有效性呢?
一、实验前准备好合理的材料
材料是探究活动得以开展的基础。教学中如果不注意材料的提供,很容易引起课堂的“忙乱”,最终导致探究的低效。因此,在材料的选择时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选材要慎重。教师给学生提供的材料要有利于建构正确的科学概念,材料的准备要有代表性。如《有趣的磁铁》一课,研究“磁铁能吸铁”的性质时,准备的材料中如果有铁钉、塑料、铜丝、铝片、木质铅笔,学生会通过实验、小组讨论,很容易在比较中认识到磁铁只能吸铁的性质。
其次,材料的发放要有序。什么材料什么时候发,是一开始就呈现所有的材料,还是一样一样发,发的时间最恰当在什么时候,迟发材料同早发材料的关系和什么时候回收,都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早早预设,来不得半点马虎。例如,教学《热传导》时,我提供了两个实验所用的材料,课前把两个实验所用的材料都发到各小组去了,但第二个实验所用的小木棒、小竹棒、铜丝、铝丝等实验物品用纸包包起来,否则部分学生的注意力会分散,肯定会把所有的实验物品拿出来乱用,课堂就容易乱。
第三,材料的数量要控制。材料是人手一份、两人一份还是小组一份,不同的材料不同对待,一般情况下,简单的、需要每个学生都动手的材料人手一份,如果需要协助才能完成实验的可以6人小组一份。
二、给学生充足的探究时间
时间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保证,没有充足的时间,学生的科学探究就会流于形式,走马观花,更不要说深度与有效了。教师在安排学生进行探究活动这一环节上,必须留有足够的时间,不仅能力强的学生要有时间探究,相对探究能力较弱的学生,也要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活动。不仅如此,我们说动手必须与动脑相结合,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必须进行思考,那才是有效的探究。《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中,学生先观察众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再按物体大小排列看它们的沉浮情况和按物体轻重排列看它们的沉浮情况,最后再对相同大小不同重量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进行科学探究,又对相同重量不同大小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进行研究,最终得出“相同重量的物体,大的容易浮,小的容易沉;相同大小的物体,轻的容易浮,重的容易沉。”这是一个复杂的探究过程,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需要大量的时间。而从实验中得出结论,是一个需要积极动脑的过程,仅通过动手探究是很难发现的。因此,教师必须把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需要动脑的地方所花的时间考虑进去,才能提高科学探究的有效性。
三、确保合作学习是和谐、有效的
目前,合作学习不尽人意的表现如下:
其一,合作学习成为课堂教学的“摆设”,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化、简单化。
其二,分工不明确,学优生处于主宰地位,学困生处于从属或被忽略的地位。因此,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科学分组,合理分工。教学分组时每组最好不要超出6人,班额较大的组内人数多,分工时可以让学生循环操作,这一次你来,下一次我来,保证人人有事做,不要有闲人。
第二,精心设计,有效讨论。设计好要讨论的问题是保证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例如,教学《馒头发霉了》这一课,设计的主要问题是:A.每人描述一种食物发霉的现象,分析它所在的环境,猜测它发霉的原因是什么?B.如果你认为馒头发霉的原因与温度有关系,怎样设计实验来证明?怎样保证实验的公平性?C.怎样记录你观察到的现象?你认为需要观察几天?以精心设计的问题为主线,组织学生有目的地展开讨论。
四、精讲点拨,保障探究活动的有效性
教师在学生探究活动中的指导影响着探究的有效性。让学生自行探究获取知识,并不是放任不管,相反地要加强教师对学生自主活动的引导,只有在老师的巧妙的引导下科学探究才会有序才会有深度。那么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怎样指导?具体体现在:
第一,引导学生提出学习的问题。教师通过各种方法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通过研讨,提出对问题的看法作出假设,让学生在头脑中明析探究的方向和研究的思路,如教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神奇的水》一课学生通过开动脑筋想出:水的浮力特性中“什么是水的浮力”?“水的浮力的方向是向哪”?“水的浮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同一块橡皮泥为什么做成小船形状就能浮在水面上”?“鸡蛋在水中是下沉的,为什么腌咸鸡蛋时鸡蛋能浮在水面上”,等等。教师通过谈话,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那些在课堂上能研究的问题。
第二,要引导学生思考研讨,自己得出结论。学生在探求过程中,获取了较多的事实和信息,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于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想象等思维方法对获取的事实进行思考、研讨,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适时巧妙地引起争论,让学生在研讨中自己得出结论。
五、及时反馈,激励评价
鸡蛋沉浮实验范文4
鸡蛋沉浮的奥秘
老师今天又不知会拿什么来呢!我正这样想时,老师来了。
她首先就拿出一个杯子和一个鸡蛋,又拿出一个水杯,把水倒进去。理直气壮地说:“我们想一想,如果把鸡蛋放进去,那会怎样?”没等她说完,一个男同学就打断了她自顾自的说:“当然会沉下去了,鸡蛋很重的!”
她开了个不好的头,所有同学开始议论起来。
老师不得不让我们安静下来,把拿着鸡蛋的手放在杯子上,松开手,鸡蛋好像跳水运动员似的跳了下去。慢慢的,鸡蛋开始沉下去,像个没了气的足球,落到了杯底。
我们的心也好像是鸡蛋一样,垂头丧气的。原来安静得出奇的教室顿时炸开了锅。
老师却好像没发生似的,变魔法似的拿了一盒盐,用勺子小心翼翼的放入一勺盐,用勺子慢慢的搅拌,鸡蛋和着勺子的节奏,像跳双人舞一样。
我们半信半疑的看着,发现鸡蛋竟慢慢浮了起来!可惜,鸡蛋宝宝并不起床,而是在半空中又睡了。
老师又拿出勺子,放入了一大勺盐,奇迹出现了!鸡蛋宝宝打个哈欠,伸伸懒腰,跳上游泳圈,像个热气球慢慢飞上了“天”。望着五彩的世界,它多高兴呀!在水底住久了,也要出来透透气,里面真热呀!
根据科学测定,水中的盐分超过百分之三十时,鸡蛋就会浮起来。
原来如此,科学真是无处不在呀!
老师点评:
鸡蛋沉浮实验范文5
关键词: 物理小实验 学习兴趣 物理知识 动手能力 创新精神
物理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仅靠死记硬背、片面地理解课本知识,缺乏通过实验的方法获取对知识更直观、更全面的认识和理解,是根本不能真正把物理学好的。所以,在初中物理教改实验中,笔者发现苏科版教材增加了许多小实验,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而且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同时有利于学生熟练地掌握有关物理规律、概念等。最重要的是,小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学科的兴趣,让他们认识到物理学科的趣味性,为学好物理打下坚实基础。
一、运用小实验,激疑导入新课,营造物理情景
一节物理课堂教学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课能否成功引入,所以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是一个关键环节。而利用小实验引入新课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手段。因为由小实验所创设的情境,能向学生提供新颖、奇特、惊险、多变等强烈的感觉刺激,有助于吸引学生眼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课堂教学中。同时小实验中会出现学生意料之外的现象,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促使他们积极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这样有利于学生产生想认真学习这节课的想法,从而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达到教学目标。
比如:初二物理第一节“绪言”课:“开水里养活鱼”实验。师:“有一个群口相声说的是开水里养活鱼的问题,大家听过吗?开水里养活鱼可能吗?”生:“听过,开水里不可能养活鱼,鱼会被烫死。”不等教师说完,学生都会抢着回答。“大家不要急于下结论,先看一个实验,注意水是否烧开,鱼是否被烫死。”物理以这样的一个学生感到惊险,结果又充满意外的实验作为初中生学习物理的第一课,让学生感到物理课的趣味性,产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为接下来学生学好物理打下了非常重要的基础。
“大气的压强”的引入可以用“覆杯实验”拿一个透明的装满水的玻璃杯,盖上硬纸片,先问学生:如果将杯倒置过来,并放开压在纸片的手,水会洒出来吗?纸片会掉下来吗?然后实际演示,这时水不会洒出来,纸片也不会掉下来;也可以用“瓶子吞鸡蛋”实验,选择瓶口比鸡蛋稍小的玻璃瓶,在瓶中点燃一小团棉花,待棉花即将熄灭时迅速用鸡蛋堵住瓶口,片刻鸡蛋会被吞入瓶中。这两个实验都会让学生感到惊奇和困惑,为本节课的学习创造有利条件。
二、运用小实验,激发学生兴趣,理解物理概念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对某些新的物理概念似懂非懂,对某些物理规律将信将疑,有时想不通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影响学习效果。怎样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正确理解这些物理概念呢?小实验就是个好办法。
比如:学习比热容这节内容的时候,比热容的概念比较难理解,这时可以准备质量相同、温度相同的两种液体――水和煤油。然后用同样的酒精灯给它们同时加热相同的时间,一段时间以后,让学生观察放在两种液体中的温度计的示数有何不同,学生发现水中的温度计上升的示数小,接着提问:如何让水上升的温度跟煤油一样?学生自然想到加热的时间长些。由此提出,如果将它们升高一样的温度如1℃,吸收的热量是不一样多的,从而将比热容这个较难理解的概念变得比较容易理解了。
磁场、磁感线很抽象,学生因为看不到很难理解,所以在讲授磁场知识时,可以利用实物投影仪,在磁铁上方放块玻璃板,将小铁屑均匀地撒在玻璃板上,轻敲玻璃板,让这些铁屑排列起来,就能看到大致的磁场分布情况。学生通过观察感兴趣的小实验,既接受了磁场的存在及磁感线分布图景形象的记忆,又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当然教师在讲课时,还要强调磁感线是假想的曲线。在物理教学中,如果没有这些引入的实验,学生听起来不但枯燥无味,而且思维理解活动远远不如实验效果好。
三、运用小实验,巩固课堂所学,提高学习质量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做的实验要和课堂讲授的知识点紧密结合,使学生通过小实验验证了课堂所学知识,并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就加深了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了学习效率。
比如:在学习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识以后,学生对于相互作用的力的大小是相等的不一定理解,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总是会有认识误区。这时可以让学生用两个弹簧计互拉,发现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相等的,认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从而走出鸡蛋碰石头,石头对鸡蛋的力大于鸡蛋对石头的力的认识误区。
在学习了流体压强的知识以后,学生对于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不一定能记住,对于生活中的飞机升力的原理也不能很好地理解与解释。这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硬币跳高”小实验,在硬币上方吹气,发现可以跳起来。同时让学生分组进行比赛,看哪组跳得最高,学生就容易发现谁吹的力更大,吹的流速更大就跳得更高,从而让学生很容易地掌握流体压强的知识及解释生活中的应用原理。
四、运用小实验,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在苏科版教材中有很多小实验的器材需要学生自己收集废旧物品,自己动手制作,并且有的器材还要寻找相似的物品代替,这就能促使学生动手、动脑,可以激发和培养学生潜在的创新能力,而且当实验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时,学生也能自己动手解决,这必然会增强学生动手能力。
鸡蛋沉浮实验范文6
关键词:整合 有结构的材料 实效
殊途不同归
南京市上元小学 孙娟
前段时间,恰好听了两节相同内容的教研课,都是苏教版小学课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第五课——《使沉在水中的物体浮起来》。不同的教学设计,体现了不同的教学理念,引起了我的分析与思考。
案例一:
导入部分:
教师先出示一杯水和一个鸡蛋,提问如果将鸡蛋放入水中,会出现怎样的情况?有的学生说会沉,有的学生说会浮。接着,教师就将鸡蛋放入水中,鸡蛋沉入杯底。然后教师就揭示本课的研究主题:使沉在水中的物体浮起来。
学习新课:
师:大家想一想,有什么办法使鸡蛋由沉变浮?
生:往水中加盐。
师:在做这个实验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生:盐要多加一些。
生:不要把水洒到桌上。
生:可以用物体进行搅拌,帮助盐进行溶解。
……
各组领取实验材料进行实验。
各组根据自己的实验情况进行汇报交流。各组的实验都获得成功,鸡蛋顺利的浮出水面。
总结实验结论:
师:通过这个实验,你们明白了什么道理?
生:在水里加盐,可以使原先沉在水中的鸡蛋浮上来,不过,盐要加的多一些。
教师板书:往水中加盐。
接下来教师再分别以橡皮泥、潜水艇为例,让学生想办法使这些物体在水中由沉变浮。每一个实验都按照假设——设计实验——分组实验——汇报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这样的步骤进行。
通过以上的三个实验,学生认识到往水里加盐可以使鸡蛋浮在水上,改变橡皮泥的形状可以使橡皮泥浮在水上,改变潜水艇的储水量,可以控制潜水艇的沉浮。
案例二:
导入:
教师选择三种有结构的材料:一团橡皮泥、土豆、装沙的小瓶。
师:如果我们把一团橡皮泥、土豆、装沙的小瓶放入水中会出现怎样的情况?
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进行判断。有的说沉在水底,也有说浮出水面。大家莫衷一是。
接着,教师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明确这三种材料都是沉在水中的。
然后引出本课的探究主题:怎样使这三个原先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通过分组讨论,想出了种种办法。比如:对于土豆,学生汇报了多钟方法。
生:可以将土豆的中间挖空。
生:可以在水中放盐。
生:将土豆放在塑料泡沫上。
生:将土豆切成一半。
对于橡皮泥,学生也想出了种种方案。
生:将橡皮泥放在塑料泡沫上。
生:把橡皮泥捏成船型、碗型。
生:在水中放盐等方法。
……
然后各组通过分组实验来验证原先预设的方法。根据实验结果的分析、整理、归纳、让学生认识与理解使沉在水中的物体浮起来的方法以及之间的联系。
反思:
试比较以上两节同文异构的教学设计,我们不难发现案例二比案例一中的教者在运用教材教这方面做的更有创造力。
一、合理整合教学环节,增加学生大段的探究时间。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新课标这一目标看似简单,在具体探究活动中真正的落实却是有很大的难度。为达到这一点,很多小学科学教育专家也指出:增加学生的活动时间,相信学生在足够的时间里能获得更多的收获,让孩子在探究任务的趋势下,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尽情的享受探究学习所带来的乐趣。
如何有效的利用40分钟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时间?我们以往习惯上把教学时间分割成小块的,1分钟、2分钟……,把40分钟分割成许多小的环节,做做停停、讨论讨论停一停。教学实践证明:几分钟的活动很难成为一个有足够价值意义的、有足够效益的科学探究活动。
课堂教学时间的分割将向着相对集中发展。尽可能地增加学生的专注时间。增加学生的学习专注时间是提高探究时间效益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从研究目前最耗费时间的活动指导入手,提高活动指导的效率,把时间省下来。时间省下来给谁,分配给学生,分配给学生的自主活动,让真正的科学探究活动在课堂上落地生根。
案例1中,教学环节被分割成了三大块,每一块都包括这样一些教学步骤:假设——设计实验——分组实验——汇报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这样就把40分钟分割成许多小的环节,做做停停、讨论讨论停一停。看起来学生也是热热闹闹的做了一节课,但在这一节课里,学生有足够效益的科学探究活动不多。
案例2中,教师在教学时,并没有按部就班的依据教材的步骤一一呈现,而是通过有效的整合,将这几个典型的实验综合起来,教学时间的分割相对集中。整个教学活动按照科学探究的几个步骤一一展开,将大段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的时间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将每一个过程做足、做透;而不是每个环节只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或者被人为的分割与打断。让学生的探究活动更有价值、更有意义、更有效率。
二、有结构材料的引领,让概念体系更为立体、丰富。
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知识不是被动的吸收,而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建构的。学生要达到对科学知识的领会和掌握,不是依靠教师讲授科学知识就能实现,而要通过自身的主动建构来完成,即通过自己原有经验与新经验发生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从而使自己的知识经验得到充实和改变。教师要在孩子建立新概念的顺应过程中,提供“孵化器”,充当“助产士”。教学中,结构化的材料和情境就是良好“顺应”的孵化器。
在案例1中,分组实验共有三个,每次的实验程序大体一致。先通过假设,再进行实验验证,最后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找到能使原先沉在水里的物体上浮的办法。通过这样的线性结构教学,单一的实验方法,学生也能找到是物体由沉到浮的方法,但学生对几种方法之间的认识是割裂的,对影响物体沉浮的认识只停留在个别现象,并没有建构正确 的物体沉浮的概念。
而在案例2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有结构的材料,并通过自己的演示创设了问题的情境:怎样让原先沉在水中的物体浮起来。通过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解决任务的积极性,并通过有结构材料的引领,较好的完成了学生对新概念的建构。对于同一种实验材料,学生可以采取多种实验方法,并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得知,不管在水中放盐还是放糖,其目的都是为了增加谁的比重,从而增加水中物体所受的浮力。放在塑料泡沫上能浮的原因是借助了漂浮物的浮力。而将橡皮泥捏成船型和碗型,则是通过改变物体的形状;挖空土豆,将瓶中的沙子倒掉,是改变了物体的重量。经过这样的实验与分析,是学生懂得使某一种物体由沉变浮的方法并不是仅限于一种,一种方法也可以是几种物体由沉变浮。各种方法之间是有联系的。学生对在水中物体由沉变浮方法的理解与认识将会更为丰富与立体。
三、关键处的点拨,让学生的探究更有实效。
兰本达说:孩子们的探究与科学家的探究有基本的相似之处,也有重要的区别。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处于前概念阶段,模仿多于有意识的行为。他们的经历少,“已有平台”不宽阔。而他们学习具有累积性,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涵盖了几百年无数科学家智慧的结晶。基于以上考虑。为了实现科学探究的有效性,教师的指导与帮助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一些细节的处理与把握更是会起到决定成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