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理论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西医理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西医理论

西医理论范文1

对患者治疗后的血糖情况进行观察,如果患者的血糖恢复到正常的水平则认为治疗效果显著,如果患者的血糖水平好转,则认为治疗有效,如果患者的血糖水平没有改变或升高,则认为治疗无效[3]。采用其他方法对治疗无效的患者进行治疗,直到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改善。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5.0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从该次研究的数据统计中可以看出,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4%,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7.7%,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详细的数据统计见表1。

3讨论

糖尿病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是由于患者体内的糖脂代谢异常导致的,不具有传染性,在临床的治疗中,重点就是控制患者的血糖,稳定代谢,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在西医内科治疗中,二甲双弧和胰岛素发挥了很好的降糖效果。二甲双弧是临床上常见的降糖药物,其能够抑制肝糖原的异常分解,减少肠道对于葡萄糖的摄入,提升细胞利用葡萄糖的效果[4]。二甲双胍是双胍类降糖药物,可以减少肝糖原的输出,降低患者在空腹状态下的血糖,并且降低患者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很好的控制患者的血糖。

甘精胰岛素是一种长效的胰岛素,是人体内胰岛素的类似物,其在酸性的环境下为澄清的液体,容易被人体吸收,并且作用的时间长,可以帮助进行糖分的分解,减少低血糖情况的发生[6],其还能够促进脂肪和骨骼肌对于葡萄糖的摄入,从而降低血糖,促进蛋白质的合成。

西医理论范文2

中图分类号:R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4)04-0102-02

自从有幸成为国家第四批师承制学习的一员,笔者屡次被问到同样的一个问题:“作为一名泌尿外科医生,为何要拜著名内科专家为师?”实质上,高年资外科医生系统学习中医理论和内科临床,是提高临床素养的必由之路,也是最终能有所建树的捷径。医学是不断进步的,表现在其分科和专业越来越细,但同时一些新学科的产生又是多学科的部分融合(如介入科)。检验医学进步最重要的标志是能够认识和解决当时难以治疗的疾病,因此,医生应不分科室专业,而以最大限度解除患者病痛为终极目标。这就要求医生应具备广博的基础知识和精纯的专业素养。笔者认为,面对患者临床复杂多变的病情,中医院校毕业的学生要想成为一名合格出色的外科医生,必须系统学习中医理论和内科临床,才能有效地提高个人整体素质。现就相关学习的必要性阐述如下。

1 中医外科学理论特点

中医外科学是中医学的一门分科,其中很多病种如急腹症、泌尿系统疾病,原本属于中医内科范畴。中医外科的发展始终贯穿了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思维,如《外科精义》就指出“治其外而不治其内,治其末而不治其本”的方法是不对的,明・汪机《外科理例》更提出了“治外必本诸内”的思想,认为“外科者,以其痈疽疮疡皆见外,故以外科名之,然外科必本于内,知乎内,以求乎外,其如视诸掌乎”。陈实功《外科正宗》从学术思想上十分重视顾护脾胃,强调“外科尤以调理脾胃为要”,并特别指出“内之证或不及于外,外之证则必根于内也”。《灵枢・本脏》关于“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的论述更是强调了内外之间的关联和不可分性。

2 中医学科诊疗特点

《临证指南医案》云:“医道在乎识证、立法、用方,此为三大关键,一有草率,不堪司命。然三者之中,识证尤为紧要。”临床上,患者的病情变化错综复杂,医生在千变万化的表现中要抓住疾病的本质,对病证作出正确判断,就需要熟悉和领悟中医学的理论与知识,在名师指导下不断进行临床实践,培养较强的思维能力。临证应四诊合参、病证结合,要具备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衡变的本领。在跟师出诊期间,笔者被导师高荣林教授“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的本领所折服,高师遵循中医经典理论,从容应对各科杂症,确有“桴鼓相应,拔刺雪污”之效。在叹服导师中医学识广博精深、应用游刃有余的同时,更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对经典理论的一知半解,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缺乏系统性,从而更加坚定了摒弃内外科之别,跟师多读书、补好课的决心。

3 临床实践的证明

目前国内中西医结合学科的蓬勃发展,就是响应当年主席关于西医学习中医指示的成果。笔者所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统疾病的专业,原本属于中医内科范畴。20世纪50年代后,一批优秀的西医人才通过“西学中班”学习,开创了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对一些专科疾病的认识和诊疗水平较以往有了明显提升,如对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治就是一个典型案例。笔者研究生导师刘猷枋教授作为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的创始人之一,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通过前列腺炎指诊,发现很多患者前列腺质地变硬、有明显压痛,结合中医理论,认为本病属医“积”范畴,病因虽复杂,但在病理方面有其共同特点,即多种病因均可导致前列腺腺管、腺泡及间质充血水肿,淋巴细胞浸润,久则腺管阻塞,腺液滞留,炎症包裹及间质纤维化,肛诊表现为前列腺硬结和硬化,而临床症状见腰骶、会阴、小腹等盆腔部位的疼痛不适,提示本病应属中医血瘀证。总之,前列腺炎主要矛盾为前列腺腺泡、腺管炎性梗阻,间质纤维化,血瘀证是其本质特征。因此,应将活血化瘀法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遵《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血实宜决之”,刘猷枋教授创制了以活血理气、化湿解毒为治法的前列腺汤,并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这一创新实践丰富了对慢性前列腺炎的理论认识和临床治疗。同时表明中医理论对外科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其实,“医不分中西,唯效是验”。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现代科技的融合对各行业的影响是巨大的,单纯从外科角度而言,临床上针对手术性疾病的治疗已经有了重大转变,如由传统的开放性手术进路向微创手术进路转变,而这一转变高度依赖于视频技术和仪器设计的进步,其结果是外科医师能为患者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案。

4 结语

西医理论范文3

关键词:中医护理模式;辨证施护;技能培训

随着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和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中医护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在逐渐走向科学、规范,中医护理的特色和优势也愈来愈得到人们的推崇。为了更好地发挥其优势,造福于广大患者,笔者从临床中医护理实际情况出发,和同仁们探讨目前辨证护理的实用模式和工作体系。

一、中医护理的优势和前景

1.1先进的卫生保健理念中医早在远古时代就提出“整体观念”“上工治未病”等先进理论,并逐渐形成动态、平衡的整体健康观,生物采缁岐残睦愍不肪骋惶寤的先进护理思想。认为人是一个统一整体,构成整体的各部分在功能上相互协调,病理上互为影响。

1.2灵活、简便的方法优势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精华,临床上同病异护、异病同护、三因(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护理方法以其更符合人性化的优势赢得国内外护理同行的赞叹。中医护理技术以其便捷、安全、有效、低价的优势,在社区护理、老年护理、临终关怀、家庭护理等领域发挥着其他医疗护理技术无法替代的作用。

1.3浓郁的文化背景中医学是中华民族认识生命,认识疾病和诊疗疾病的经验结晶,这些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有效地指导临床达数千年,是祖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三分治疗,七分护理”,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护理的价值早已被百姓广泛接受和认可,其独特的传承背景,浓厚的人文主义特色,深入民心,所以传统的中医护理无论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文化习俗上都有着扎实的群众基础。

1.4明确的发展目标《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中指出“以提高中医护理技术,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为主线,注重中医药技术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要根据中医护理防重于治,注重养生的思想,发挥中医护理在老年病、慢性病防治和养生康复中的作用,突出中医整体观和辨证施护,加强中西医护理技术的有机结合,促进中医护理的可持续发展。”可见中医护理在当今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中,像其他专业一样既充满了机遇,也充满了挑战,作为我国护理界的骄傲——中医护理在世界范围内有着不可估量的发展前景。

二、临床中医护理现状

2.1辨证施护流于形式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护理学科得到了飞跃发展,从功能制、责任制、到现代的整体护理模式,护理技术水平突飞猛进,但便捷、有效的传统中医护理在临床的应用并未得到迅速发展。罗坤华调查显示中医院有60.2%的病区护理人员和护生未开展辨证施护,目前临床开展辨证施护率普遍偏低。即使在开展辨证施护时往往因证候复杂难辨、辨证结果与医生诊断证型不同时必须服从医生、护士辨不辨证结果都一样、护理措施中涉及中药使用等超出护士权力范围等问题而使辨证施护流于形式。中医护理病历的特色也大多停留在节气、舌苔、脉象、证型的记录上,很少有实质性的辨证施护内容和传统中医护理技术干预措施的实施记录。

2.2护理人员中医操作技能缺乏传统中医护理技术如推拿、按摩、中药雾化、中药足疗等在各种保健场所广为人们喜爱,但在临床的运用状况却不尽如人意。诚然其中有体制和经济因素的牵制,但护理人员的理念和中医操作技能水平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目前虽然全国各大中医院校设立了中医护理专业,为各级中医医院输送了一定的中医护理人才,可数量远远不能满足临床需要。中医医院大部分护士大多从西医院校毕业,一般基层中医院从中医院校毕业的只占3%~10%。还有一部分中医院校毕业的护士由于临床很少进行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而使操作技能生疏,不能正确运用。

三、创建实用型护理模式

3.1实用中医护理模式的构建背景中医护理的优势和前景是大家一致公认的,但如何有效促进辨证护理的开展,提高临床中医技术参与率和辨证施护质量,一直是困扰各级中医护理人员的难题。近年来有专家对中医护理模式的框架进行了科学的构想,对在新形势下怎样运用中医护理技术进行了开创性的思考,尚未形成规范的、操作性强的模式来指导临床中医护理工作。我院根据新形势下护理服务的要求及我国临床实际现状,以简明实用,可操作性强,适应现行医疗法规要求为原则,成立专门的科研小组,研究探索符合护理工作现状及现行法律法规要求,具有实用性的中医护理模式,促进中医护理系统化、现代化、科学化发展。

3.2临床护理人员的技能培训是实用中医护理模式的基本条件我院是国家三级甲等中医院,虽然前期举办了多期中医培训班,临床护理人员全部取得了中医培训结业证书,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能较全面开展辨证施护的人员只占调查人数的10%,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病人的开展率不足30%。为此我院结合当前护理人员的实际情况,改变以往重理论轻技能的培训方式,从失眠、便秘等常见症状的简单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入手,进行短期分期分批中医护理技术规范化强化集中培训,重点讲解拔罐、药浴、耳穴埋籽等的规范操作,反复练习,人人过关后鼓励各科室在临床开展实施,取得较好的效果。通过有效的培训与考核后,护理人员能正确熟练地运用中医传统护理方法,把简便易懂、疗效可靠的中医护理技术提供给患者,不仅突出了中医特色,也得到了病人的认可,中医护理技术的开展率达到70%以上。广泛的临床实践使护理人员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实践的基础上定期进行经验总结、理论学习,加深其对中医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明显提高了临床辨证施护的开展率和临床护理人员中医操作技能,不失为当前经济、有效的在职人员中医护理培训方法之一。

3.3实用中医护理模式的核心是辨证施护的实施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传统的“辨证施护”作为方法论欠全面,因为当今医疗护理服务要面对的是“人”而非“证”,如果直接用来进行中医护理实践,有收集资料不全、不到位的可能,因此需要对“辨证施护”进行创新性继承。针对如何使辨证施护和临床实际护理工作结合,更好地发挥中医优势,陈颖提出将国际通用的护理诊断与中医护理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把护理程序“中医化”,实施“四诊-辨证-施护-评价”的中医特色的护理程序,然而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难以开展。我院研究的实用中医护理模式从可操作性的角度出发,提出护理人员根据医生的辨证证型结果,再去搜集与护理相关资料,运用中医八纲辨证、病性辨证、病位辨证等方法进行辨证后,制订以中医独特的护理技术为主导的护理措施,用护理路径的形式及时有效地落实于病人,最后对护理效果进行科学评价的护理程序,给传统中医辨证施护的内容赋予现代内涵,并以临床实践为准绳不断修正、完善,建立一套完整的辨证施护工作体系,使新模式成为真正能指导临床实践的实用模式。

3.4实用中医护理模式的重点是辨证施护的管理思路纵观国内中医护理现状,尚未形成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护理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上缺乏科学客观的衡量标准,中医医院现行护理管理标准基本是借鉴、引用西医院的管理,由于中西医理论体系不同,临床护理中常常出现医护之间思路不一致,步调不和谐,配合不默契的现象,不同程度制约了中医特色的发挥。实用中医护理模式的管理目标以实用、对专业有促进为基础,重点加大辨证施护覆盖率,通过路径这种质量效益型管理方式,加强每一个环节的控制,完善相关规章制度、质控标准,形成具有中医特色的管理模式。新模式的管理思路一方面立足于中医内涵建设与发展,运用多学科交叉知识、多途径的方法,开展中医的循证护理,制定出既符合中医护理学自身规律,又可让不同行业、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理解且认同的科学评价方法,对常见证型建立统一规范的客观量化指标,形成临床护理效果评价体系。另一方面加强质控管理,护理部每月通过护士长手册对各护理单元中医护理技术开展情况进行统计,将中医护理技术参与率纳入护理部质量检查考核内容,对影响中医护理技术开展的非护理因素进行协调,定期总结效果,向医院强化中医特色领导小组反馈信息。同时每3个月组织护理人员召开1次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交流会,介绍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应用体会,探讨运用技巧,进一步提高辨证施护护理质量。

四、小结

综上所述,我国护理现状虽然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但中医护理凭借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当今人类医疗保健“回归自然”的潮流中有着无法估量的前景。当务之急是认清新模式的先进性,在人文主义前提下,立足于发扬传统中医护理中经过长期实践检验被认为行之有效并广为人们接受的护理技术,创建集科学性、实用性于一体的中医护理模式。“变而不失其正,遣形而存神”。相信通过中医护理同仁们的共同努力,逐渐形成独立学科的中医护理在不久的将来必将展现出其独特的风采与魅力。

【参考文献】

[1]王敏.对中医护理发展前景的思考[J].中国护理管理,2007,7(5):19.

[2]张华,魏红.对如何发展中医理论的思考[J].辽宁中医杂志,2005,32(2):105.

[3]罗坤华.医院开展辨证施护现状调查分析与管理思路[J].中医药导报,2006,12(8):68.

西医理论范文4

【关键词】多元系统理论 《伤寒论》 文化负载词

一、多元系统理论

多元系统理论(Polysystem Theory)是由以色列著名学者埃文-佐哈尔(Even-Zohar )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多元系统理论把翻译和译作与所产生和被阅读的文化语境、社会条件、历史背景等许多因素结合在一起,为翻译研究开拓了一个相当广阔的研究领域。20世纪末,埃文-佐哈尔的同事图里(Gideon Toury)发展了他的理论,提出“描写性的翻译研究方法论”。该方法论是将翻译结果视为既成事实,追寻影响翻译过程的社会历史因素以及翻译作品在译语文化多元系统中的功能和地位,并对此进行“全面历时性描述”(comprehensive diachronic description)。这一描写性的方法适用于对多年以前产生的翻译作品或是不同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同一作品的不同译本进行研究。由于能有效地避免评论者自身所处历史时期的审美期望的干扰,可真正昭示每一个翻译作品的特征和价值。因此,这种方法可以为《伤寒论》的翻译研究提供一个新视角。

二、伤寒论文化负载词分类及举例

1.文化负载词。不同民族的人具有不同的认知环境,由于各自特殊的,传统习俗,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节程中形成了民族间的文化差异,这是产生文化负载词语的根源。按照纽马克的定义:文化负载词是能集中反映或表达某一民族风俗习惯,气质情感,历史典故,思维模式,价值取向,宗教心态等特有事物的词、词语和习语。作为文化的核心部分,语言既折射着民族文化,也随着民族文化的发展而发展。不同民族生活在各自独特的地理环境中,形成了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生活习俗,并在一长期的历史演变和各自政治经济氛围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性格。所有这些都会以浓缩了的民族特色的文化负载词进入民族生活习惯。

2.伤寒论文化负载词分类及举例。《伤寒论》专业术语纷繁复杂,是全文的核心,参照魏杰对中医术语的分类,本文按如下分类:

1)按中医病证名:如“中风”,“伤寒”,“风温”,“厥”等一类病名;

2)按中医症状名:如“恶风”,“往来寒热”等,十分准确和形象地描述了病证的特征性及表现;

3)按病因病机名:如“汗家”,“淋家”,“酒客”,“虚烦”等反映疾病特点的词;

4)中医哲学类:如“阴阳”等。

按其他类术语分类:主要用于描述特定类概念,比如方药名:“如苦酒”,“法醋”,

“白粉”,“清浆水”等特殊的煎药方法:古代文字及器物名:如“博棋子”,“索饼”等。

三、《寒论》文化负载词英译举例

罗希文译本(以下简称罗译):Treatise on Febrile Caused by Cold (Shang Han Lun)中医上的“伤寒”与西医学的“伤寒”名虽相同,但实际所指却大相径庭。“伤寒”有三层含义,一为多种外感热病的总称,二为感受寒气而引发的病症,三指冬季受寒。而西医学中的“伤寒”则指的是因伤寒杆菌而引起的病症。所以,中医中的“伤寒”不可译作typhoid。中医院校规划教材《伤寒学》把伤寒分为广义的伤寒和狭义的伤寒。广义的伤寒为一切外感疾病的总称,狭义的伤寒为风寒外感感而即发的疾病。罗译“Febrile Disease Caused by Cold”回译为“风寒造成的发热性疾病”这种译法没有全面译出“伤寒”的含义,有两处值得商榷,一是它只强调了外感发热,而广义的伤寒可以表现为发热也可以因患者年老体弱、正气衰微不能与邪抗争表现为不发热;二是广义的伤寒包括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而不单只有热病一种。所以,“伤寒”的译法在形式与实质的等值上有不尽人意之处。因为理解上的障碍和对应语的缺乏,在目前翻译实践条件限制下,为了保持特有的文化内涵,音译是一个不得已而为之的较好翻译手段。因此,在世界卫生组织 (WHO)、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世中联,World Feder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Societies )等主持的中医用语英译国际标准化(International Standard Termin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简称IS TTCM)审定工作的研究成果《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以下简称《术语标准》)中,《伤寒论》书名的翻译采用音译,即译为“Shang han lun”相信随着使用频率的提高以及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加深,“Shang han lun”最终会成为代表一定意义的中医专用术语。

中药方剂数量十分庞大,其名称的翻译也大致经历了一个从拉丁语翻译到英语翻译再

到音译的过程,如“桂枝汤”以前译为Decoction of Ramulus Cinnamomi(罗希文),除decoction外,全部为拉丁文,冗长难念,后来英译为Cinnamom twig decoction(黄海),虽有简化但仍然拗口。目前基本上采用音译法翻译,以利统一。

中医的药物剂型,有些与西医相同或接近,如丸、散、膏、片等,可以直接译作pill, powder, ointment, tablet等。但更多的却是中医特有的,在西医里没有相应的概念,如汤、饮,丹等,这些中医特有剂型的翻译,国内外比较统一,如“汤”译作decoction,“丹”译作bolus.

四、《伤寒论》文化负载词英译策略

1.强调对自然对应语的使用。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在文化、语言和民族心理等方面虽然存在这样和那样的差异,但其与自然的关系以及日常生活体验,却有诸多相同或相似的地方。如对一些疾病的感受和体验,对一些病理表现的认识和分析,中西方均有相同或相似之处,因此就有了一些较为致的概念和用语。对这些中医概念,可采取相应的西医术语予以翻译,而不必逐字对译。例如“失眠”:insomnia;“头痛”:headache;“呃逆”:hiccup等等。

2.简明扼要,再加注解。根据多元系统理论,中医最初在西方医学文化中是作为一种弱势文化而存在的。要想让中医在西医强势文化中找到生存空间,让外国人了解并接受中医,早期的中医翻译中,有些术语的确比较冗长,不太实用,但是在中医翻译刚刚起步,中医文化进行推广的最初,这样的翻译探索己经是开创性的壮举了。如罗希文将“奔豚”译为a syndrome characterized by a feeling of gas rushing up through the thorax to the throat from the lower abdomen。在中医翻译初期,这样的解释性翻译是历史的必然,是无法逾越的。

多元文化系统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其中各个子系统也会因时间的推移相互转化。随着中医对外交流开展得日益广泛和西方人对中医理法方药认识的更为深入,虽不能说中医文化已在西方医学文化中处于强势,但足以说明国际社会对中医文化更加认同、更加热衷。如果我们留意一下目前的翻译,便会感受到中医英译简洁化的趋势。

中医用语的突出特点是简明扼要,因此在翻译时理应保持这一特点。如目前对“奔豚”的翻译,合理的做法应是先将其译为较为简洁的术语running-pig syndrome,然后加以注解,以利读者理解。

3.保持民族特色和独有概念。中医学具有特殊的认识体系,在思想原则、概念等方面都有自身独到的规定性,在理论系统与操作程序方面,也与现代医学有着强烈的不可相通性。就文化特征而言,中医学只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医学体系,因而具有鲜明的民族性。这一点在翻译时也应予以充分体现。这主要体现在“异化”与“音译”筛龇矫妗

“异化”,就是在译文中保持原文的结构和语义特色,医学中有相当一部分概念和用语是中医所特有的,在翻译时应该努力保持其原有特质,过分“归化”的翻译往往使译文失去原文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如早期将“风寒咳嗽”译作cough due to wind and cold。现在更多的译者选择了更为“异化”的方式,按原术语的结构将其翻译为wind-cold cough。

4.形神兼备,音意结合。在中医语言中,有些用语的前一部分是具体的,而后一部分却是抽象的。如五脏、肾气等。以前多将“五脏”译作five solid organs,一定意义上揭示了脏器的结构特点,但并不准确。近年来人们逐步采用音意结合的方式将“五脏”译为five zang-organs. “气”,虽统一音译为Qi,但与其相关的用语可采用“音意结合”法予以翻译。如将“肾气”译作kidney Qi等。

5.强调回译。回译,又名翻译还原,就是例如原来是中文,被译成英文,现在再把英文还原成中文。在中医翻译上强调“回译”是为了使英译的中医名词术语在结构上应与中文形式相近,更好地实现在国际交流中信息、的双向传递。如“伤寒”曾被广泛翻译为exogenous febrile disease,意思可能是准确的,但相对于原文较冗长;另外,从翻译方法来看,属于意译,与原文缺乏回译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双向交流。所以,目前逐步被cold attack所取代。

五、结论

根据多元系统理论,不同教育背景、文化程度、工作经历和历史因素对翻译者的翻译倾向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对于中医英译,单个译者在专业性和语言能力等层次上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译者之间应加强交流和沟通,甚至合作,协调好不同译者间的主体性,将各自对原文不同的理解及不同的翻译风格融合到同一翻译工作中,尤其是中医专业术语这种科技类的译作中。对已有的相关国际标准,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完善、制订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惠佳蓓.关联理论与《伤寒论》文化负载词英译对比研究: 基于两种译本[D].南京中医药大学.

[2]李照国.中医英语翻译技巧[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6-20.

[3]林巍.中西文化比较及翻译研究[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2.

[4]王东风.翻译文学的文化地位与译者的文化态度[J].中国翻译,2000(4):4.

[5]魏酒杰.汉英英汉中医词典[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25.

[6]奚飞飞.多元系统理论视角下《伤寒论》英译的比较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

[7]谢天振.多元系统理论:翻译研究领域的拓展闭[J].外国语,2003.(4):59-66.

[8]杨红英.文化负载词语在《围城》翻泽的处理仁丁[J].科教文汇,2008(8):250.

[9]Even-Zohar LPolysystem studies[M].Tel-Aviv: Porter Institute for Poetics and Semiotica(Poetics Today),1990:11.

[10]Newmark P.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Hemel Hempstead: prentice Hall,1988:23.

作者简介:

西医理论范文5

[关键词]语义场 义素分析 价值

“语义场理论”是现代语义学中十分重要的理论之一。20世纪30年代,最早由德国学者特雷尔提出应用于语义学中。语义场作为具有某种共同或者相近语义的语言单位构成的一个集具有其特有的性质和一定的研究价值。而从语言学角度可以说义素分析法是一种确定语义场和词语义位关系的比较准确可靠的方法。

一、义素分析

义素分析法源于布拉格学派的音位学。布拉格学派认为音位是语音切分的基本单位,即最小的声音意义载体。音位的对立关系是音位学理论中的基本概念。音位对立体现的是两种声音的区别特征。音位学理论后来被美国人类语言学家运用到词语的意义分析中提出了义素分析法。法国结构语义学创始人之一格雷马斯将义素分析法运用于话语的语义分析,此后,义素分析被语言学界普遍接受,并且将其运用到语言及言语的语义研究中。

与音位可以分解为区别性特征一样,语义也可分解为区别性特征。一个意义分解成的最小的语义特征就是义素。义素是语义的微观层次,在语言体系中和在言语中直接观察不到。义素的组合才是现实的一项语义,词典学中叫义项。

人在说话时能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同一个思想,听话时能理解不同话语的相同语义。一个初学外语的人,往往竭力逐词再现他听到的话,忘记了一个词,便难以表达思想。所以,一个人如果真正掌握了一种语言就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思想。这就意味着他在心里已把语义分解为义素,然后把又把义素组合成语义,并组成表达同一思想的不同话语。平常说的“换句话说”就是这种现象。

总之,义素分析法将词语义位分解为最小语义单位,可以正确地将具有共同语义成分的词语置入同一个语义场,分析词语义位之间的关系;能够准确地区分词语的意义并在言语活动中选择恰当的词语,从而完成有效交际。因此,从语言学角度可以说义素分析法是一种确定语义场和词语义位关系的比较准确可靠的方法。

二、语义场理论

“语义场理论”是现代语义学中十分重要的理论之一。语义场理论属于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持客观主义语言哲学观。“场”原是物理原术语,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基本状态。实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依靠有关的场来实现。“场”理论研究的是事物或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有某种关系的事物或现象必然或可能聚集在同一个“场”内。传统语义学关于词义的“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研究成果为“语义场”理论奠定了基础。20世纪30年代,“语义场理论”是由德国学者特雷尔最先提出的。特雷尔认为,在一个语义场的范围内,各个词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每个词的意义取决于这个语义场内与之相邻的诸词的意义。

语言是一个由多个系统组成的多平面、多层级的独立的体系。其中词汇系统中的词语在语义上互相联系、互相依存。词语的意义不是孤零零地存在于词汇系统中,而是在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中得以显现和确定。“意义就是指号之间的一种关系,被定义者和定义者之间的一种关系”(沙夫,1979 :247) 。因此表示同一个或者同一类概

念的词语的义位形成一个集合,即一个语义场。

(一)语义场具有的性质

1.语义场内语义的联系性

语义场内每个词语之间都相互依存并能相互解释。在汉语亲属场中“哥哥”与“弟弟”相对,俄语中“брат”(兄弟)则与“ сестра”(姐妹)相对。汉语中用“姐姐”、“妹妹”来补充,它不仅区分男女,而且分出长、幼,而俄语中只区分男、女。

在一个语义场中每增减一个词,场内的语义就要重新调整。

2.语义场的层次性

由于词项的语义概括能力不同,所以概括能力大的词项处于较高的层次,而概括能力小的词项处于较低的层次,这样就形成了语义场的层次性。

3.语义场的民族性

不同的民族语言的语义不是一一对应的。与不同语言的词想联系的概念不尽一致,如上所举汉俄两种语言的“同辈直系亲属场”中,就不能一一对应。不同的民族用他们各自的语言把认识的结果记录下来时,就带上了民族的特色。不同的民族对世界的认识是不同的,因此语义场也具有了一定的民族性。

在不同语言中,同一类型的语义场内的词相比较,可能有完全等同、不等同和交叉等三种情况。

4.语义场的多样性

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复杂多样的,因而反映事物的概念之间的关系也是复杂多样

的;同样,标记概念的词项之间的语义关系也是复杂多样的。词项间语义关系的复杂多样性决定了语义场类型的多样性。

(二)语义场理论的价值

传统语义学对词义的考察往往是孤立的零碎的,而语义场是词义系统性的具体表现。对语义场的研究与认识,打破了传统语义学对词义孤立、零碎的考察方法。语义场对词义系统而宏观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丰富而全面的语言知识。

1.可以作为确定义素的依据

语义场理论的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用作确定义素的依据。义素不是自然语言的单位,而是理论上分析出来的语义单位,它没有外部形式标志,也不能独立与语音结合。义素分析是语义场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在语义场中确定词的价值

词作为语言的表义单位,并不是孤立地存在并起作用的,每一个词的意义或多或少受制于同它有语义联系的其它词的意义,取决于它同其它词的“伙伴”关系。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说:“在同一种语言内部,所有表达相近的概念的词都是互相限制的。因此,任何要素的价值都是由围绕着它的要素决定的。”(索绪尔中译本,1983 :162) 语义场,正是这种可以决定一个词价值的“语围”。

3.有助于发现词义的普遍性和民族特点

语言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它比民族的历史要长得多。在一切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中,只有语言和遗传代码是人类从祖先传给后代的两种最基本的信息。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俄语中的亲属词与汉语相比相对贫乏。

以上是对语义场理论以及义素分析法的简要分析。它们曾被许多研究者接受并用来分析词与词之间的意义关系,使人们看到词与词之间不仅存在同义关系和反义关系,还存在上下义关系、部分与整体关系等。语义学家采用语义场理论和义素分析法对词汇系统中几类词语进行了详尽的剖析。运用义素分析法可以清晰地摸清词语的义素意义如何向外延伸,同其他词语构成一个相互关联的语义网络。语义场理论及义素分析法不仅仅局限于对语言系统内部的词汇语义关系的研究和句子语义结构的研究,还可用于研究篇章内部语词之间的语义关系和语义结构,是现代语义学中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

参考文献

[1]倪波,顾柏林,《俄语语义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2]沙夫,《语义学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247

[3]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中译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162

[4]王德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8,96-102

[5]伍谦光,《语义学导论》[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94-97

[6]柳新军,《从俄汉语言的世界图景看语义场理论》[N],福建:《福建外语》,2002年,第4期,11-14

西医理论范文6

【关键词】偏头痛缓解期;辨证治疗;体质辨识

偏头痛具有发病率高、危害性大、治疗周期长的特点,属于慢性难治性疾病。对于擅长于治疗慢性疾患的中医药疗法来说理应在偏头痛治疗领域有所作为。但目前中医药辨证治疗偏头痛的现状并不令人乐观,在缓解期由于缺乏头痛这一主症而难以进行规范的中医辨证,而中医体质辨识理论可以作为偏头痛缓解期中医辨证的补充。

1偏头痛分期治疗符合偏头痛的发病规律

1.1偏头痛的分期偏头痛是一种发作性疾病,其发病过程已研究明确,临床上分为急性期和非急性期(缓解期)。其急性期每次发作头痛可持续4~72h后可自行缓解,缓解期时间则为数天乃至数月不等。急性期和缓解期的治疗原则也不尽相同,急性期以“快速止痛,持续止痛,减少本次头痛再发,恢复患者的功能,减少医疗资源浪费为治疗目的”。而缓解期预防性治疗的目的是“对患者进行预防性治疗目的是降低发作频率、减轻发作程度、减少功能损害、增加急性发作期治疗的疗效”[1]。

1.2偏头痛分期辨证治疗的必要性:第一,作为西医诊断的偏头痛其治疗明确分为急性发作期的治疗和预防性治疗,以偏头痛西医诊断为基础的中医辨证治疗偏头痛的研究也必须有明确的分期与之对应,从而便于临床治疗经验的交流、促进治疗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是偏头痛规范治疗的必由之路。第二,偏头痛急性发作期的止痛治疗十分重要,但缓解期的预防性治疗无论在治疗时间的延续以及对偏头痛整体疗效评估所占的比重方面均不亚于急性期的止痛治疗。作为慢性发作性疾病的偏头痛,从某种意义上讲,如何减少头痛发作的次数和减轻头痛程度的缓解期治疗的重要性要大于急性期的治疗,并且目前中医药治疗在偏头痛的实际治疗方面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2-5],故中医辨证分期治疗是势在必行。

2偏头痛中医辨证分期治疗现状的困惑

2.1多数偏头痛中医药治疗研究的临床报道的疗效判定指标均为减少发作次数和减轻疼痛程度,这种指标明显是针对预防性治疗,但临床报道资料大多未明确将其定为“缓解期”治疗的时限,而是模糊的定义为中医药治疗偏头痛的疗效。

2.2偏头痛急性期疗效观察指标主要判定用药2h内的止痛效果,缓解期的疗效标准则是治疗周期4~8周后头痛次数及头痛程度的变化情况。在“中药新药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中所选病例应为急性发作期患者(因为所选病例均有“头痛”这一主症),这就形成了入组病例应该是“急性期”患者但疗效观察指标却是“缓解期”标准的奇怪现象。

2.3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华,中医辨证大多采用以主症定病名参考兼症定证型的辨证模式,辨证的最主要依据是患者在某一阶段的临床症状,而偏头痛缓解期患者可能并无头痛这一主症,那么在这一时期中医辨证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3偏头痛缓解期中医辨证治疗实施的思路

面对偏头痛缓解期缺乏头痛这一主症而使中医辨证陷于困惑的现状,提出如下辨证思路:①参考患者头痛急性期的头痛症状而进行缓解期中医辨证。②探讨运用中医“伏邪”理论来解释偏头痛的发病,即外因或患者自身功能的失调引动患者体内伏邪,导致偏头痛的急性发作。③运用中医体质辨识理论对偏头痛缓解期的中医辨证予以补充。

4运用中医体质辨识理论作为偏头痛缓解期辨证治疗补充的依据

4.1体质可分论为偏头痛缓解期的中医辨证干预提供了可行性依据:中医学认为,形神相关,阴阳、气血、津液是生命的物质基础,而体质体现即是阴阳、气血、津液盛衰变化的反应状态,因而能从中医体质学角度进行分类,并由此建立了分类系统,王琦教授所发现与提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9种体质类型,反映了不同人群的个体特征[7]。这种体质分类法不仅依靠传统中医理论进行评判,还从微观水平探索了体质的生物学内涵[8],从而更加科学和实用。体质可分论将人群分为九种体质类型,通过研究偏头痛在不同人群的分布情况,总结归纳出偏头痛的易感人群,就可为通过调整体质而干预偏头痛提供可行性依据,偏头痛患者在缓解期可能无证可辨,但一定会有体质可分。

4.2体病相关论为偏头痛缓解期中医药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不同个体的体质特征分别具有各自不同的遗传背景,它与许多特定疾病的产生有密切关系。体质状态反应正气强弱,决定发病与否,由于受先天因素或后天因素的影响,个体体质的差异性对某些致病因素有着易感性,或对某些疾病有着易罹性、倾向性,形成某些(类)疾病发生的背景或基础。体质与疾病相关论明确了体质辨识与偏头痛中医辨证的关系,为如何在偏头痛缓解期进行中医辨证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

4.3体质可调论是偏头痛缓解期中药防治可行性的实践依据:由于每一个体在生长壮老的生命过程中,因受环境、精神、营养、锻炼、疾病等内外环境中诸多因素的影响,而使体质发生变化,从而使得体质不只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同时具有动态可变性。这种特征是体质可调的理论基础。药物及有关治疗方法可纠正机体阴阳、气血、津液失衡,是体质可调的实践基础。既然体质可调即可使偏颇的体质得以调整,消除了偏头痛缓解期的易感体质状态,从理论上讲就可预防偏头痛的急性期发作。已有报道根据体质可调论运用化痰祛湿方可改善痰湿体质,[9]这为我们提供了体质可调的实践依据

5运用中医体质理论对偏头痛缓解期中医辨证予以补充的具体运用

依据王琦教授所制定的九种体质类型对偏头痛患者进行体质辨识,可解决以下问题:①偏头痛缓解期患者缺乏头痛这一主症,在严格意义上使中医辨证缺乏辨证依据,而中医体质辨识却可应用于任何人群,偏头痛患者在缓解期可能无主症可辨,但却一定会有体质可分。找出偏头痛患者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规律,就可对中医辨证提供参考依据。②中医体质理论认为体质是可以调整的,通过调整体质可达到改善身体状况的目的,对于偏头痛患者的易感体质进行体质调整,在理论上就可达到预防偏头痛发生的目的。③运用体质可分理论对偏头痛患者中医辨证予以补充,并通过临床观察,探索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不仅可以对偏头痛的中医辨证进行充实,同时也可对偏头痛缓解期的中医药干预提供新的思路。总之在偏头痛缓解期采用王琦教授中医体质九分法,将偏头痛患者进行九种体质分类判定,最终统计其结果并从中寻找规律,可为偏头痛缓解期中医辨证提供帮助。

6结语

偏头痛分为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是疾病自身客观规律的体现。分期并特别重视缓解期的辨证治疗是临床的需要,中医体质辨识适合于普通人群,也适用于偏头痛患者的防治。针对偏头痛这一特定疾病、根据偏头痛的发病特点和病理机制,在中医体质理论的指导下制定有别于偏头痛以外人群的体质干预即偏头痛缓解期中医药干预的具体措施十分必要。体质辨识在偏头痛缓解期中医辨证干预中的运用是体质辨识从普遍人群的干预到特殊疾病干预的积极尝试,运用体质辨识理论对偏头痛缓解期进行中医药干预无疑是对偏头痛的分期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头面痛学组.中国偏头痛诊断治疗指南.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1,17(2):65-86.

[2]潘更毅,张宪秋.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小儿偏头痛的临床观察.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杂志,2005,3(9):837.

[3]高焕民,柳耀泉,王少萍.天舒胶囊治疗偏头痛40例.中成药,2006,28(5):680.

[4]吴礼华.中西结合治疗偏头痛31例.中国医疗前沿,2007,2(10):87.

[5]钱玉良,严冬.通窍活血汤治疗偏头痛57例临床观察.湖南中医杂志,2006,22(6):6.

[6].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85-89.

[7]王琦.中医体质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上一篇买房协议书

下一篇中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