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作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作文范文1
一、激发写作欲望,感受作文乐趣
作文课无非要解决“害怕写”、“写什么”和“怎么写”的三个问题。学生对作文有恐惧心理,都害怕上作文课,“作文难,作文难,提起作文就犯难。”怎样激发他们写的欲望和乐趣,再从有内容可写到会写作文。。
如本校老教 师朱和平老师在上《美丽的秋天》的作文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看完两段课件后进行比较想象,体会到声色兼备的重要性。针对不同学生的习作层次、习作性格,进行了有意义的内容开掘和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写作材料,并调用自己记忆仓库中的相关素材,用心灵去感受体验,从而燃起写作,写出了富有真情实感的片段来。
尤美丽老师代表我校与第二实验小学、东石井林小学等“协作校”语文课堂教学联研时,所执教的《剪刀、石头、布——一起来快乐习作》的作文教学中,一开始就以形象生动的导入谈话和有趣的游戏,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民主和谐的习作环境,既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又消除了学生的习作畏惧感,还大大培养了学生习作的自信心,让学生感觉作文就像在玩一样轻轻松松,得到了与会者及专家的好评。
二、提供写作内容,讲述写作方法
一些学生之所以害怕写作,主要是因为他们不会写,没内容写,不懂得怎样写。作文教学指导中最关键的便是方法上的引导。方法对头,事半功倍。如我在上以“关爱”为主题的习作指导。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激情导入,确立主题
(一边播放歌曲《爱的奉献》,一边播放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的图片。)
师:听了这首《爱的奉献》,看完这些图片,老师相信大家的感受一定很深,请你们把自己的感受大声地说出来。
生:我觉得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更加美好。
生:我觉得被人关爱是一种美好的享受,关爱他人是一种高尚美好的品德。
生:我觉得我们需要别人的关爱,别人同样需要我们的关爱。只要你细心观察,你就会发现你的身边有许许多多人们互相关爱的事。
……
师:是呀!正如歌中所唱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今天我们就来写写有关关爱的习作。
(二)、读题审题,明确要求
师:请同学们自读“习作”部分的内容,想想本次习作向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生:要写体现相互关爱的事。
生: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生:要注意环境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
生:要表达真情实感。
师:在这些习作要求中重点要抓住什么?
生:关爱。
……
师:那么怎样在习作中突出“关爱”这个重点呢?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本单元的几篇课文。
(三)、回顾课文,体会关爱
师:本单元的几篇课文写的都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事情,请同学们静静地回忆,细细地品味,然后交流习作方法。
生:如《穷人》中的“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这里采用心理活动描写,我从中桑娜矛盾的心理中体会到她同情穷人,关心穷人的品质。
生:在《唯一的听众》中“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 这句话采用了环境描写,写出了早晨树林的安静,以及“我”为能找到这样安静的练琴环境的兴奋心情。
生:在《金色的鱼钩》中“老班长把鱼汤让给病号喝了,自己却嚼草根和鱼骨头,那欲吃不能、欲罢不行的神态,逼真地反映了老班长坚定不移的革命意志。当病员不忍心再喝鱼汤时,老班长“皱起眉头”,后来病员在老班长的说服下喝下了鱼汤时,他“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前后神态的强烈对比、鲜明映衬,把老班长一心挂念革命事业上的崇高精神表现得十分鲜明。
……
师:你们的积累真丰富。这么多的方法我们该怎么用呢?是不是不管什么文章,这些方法一股脑儿都用上,还是根据文章的内容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细致的描写?
生:要选准方法。
师:对了,我们要选准方法进行细致描写。(板书:选准方法 细致描写)
(四)、联系生活,拓宽思路
师:生活中有很多乐于付出的人,有很多感人的事,深深地打动着我们的心,如长辈与晚辈之间的,老师与学生之间的,邻里乡亲之间的……请同学们把课前收集的材料或自己亲身经历的事,用一两句话概括,咱们交流交流。
生:有一次下大雨,我没有带雨伞,就站在学校大堂等雨停。黄老师下班看到后,就让我钻在她的雨衣后面用摩托车把我送回家。
师:是呀,师恩难忘。
生:我要写的是我家邻居。他不仅酷爱学习,还很有爱心。记得在四川大地震的募捐活动中,他把自己所有零花钱都捐给四川的人们。
师:这个人真值得写。
生:有一次,我送作业本到老师的办公室,由于作业本太多,十几本本子掉在地上了。正好有一位同学从旁边路过,就帮我拾起了本子,还帮我送到办公室。
师:这个同学真热心,你选得非常准。
……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从刚才大家的交流当中,我听出来了,同学们能够选择身边不同的人来写。
(五)、展示片断,捕捉亮点
师:现在同桌互相交流自己的习作。
(同桌互相交流自己的习作)
师:下面请同学们推荐你认为写得比较好的片段,读给大家听听。
生:我的同桌写一位“舍己为人的叔叔”写得非常生动。“李叔叔像箭一样冲到拖拉机旁边,猛地跳上车把孩子抱住,一下子又跳到地上。”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真实再现了人物的动作,值得我们学习。
生:这是我的同桌写的,写得非常美。“外面寒风呼啸,风娃娃抱着树枝打转,像一位位姑娘在翩翩起舞。” 我觉得这里写得很传神,更加衬托出妈妈对“我”关心。
生:我的同桌也写得很动人。“奶奶补得是那样认真,灵活的手指在来回穿梭,慈祥的眼神注视着衣服,像深深的潭水……”这里的动作、神态描写很细腻,能较好地表现人物形象。
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作文范文2
一、尊重
尊重是人与人之间互相尊敬关爱的珍贵情感,是人际交往的剂。教师在进行作文批改时,要给予学生最大限度的关心和尊重,不仅要认真批改学生的文字,更要认真“批改”他们的心灵。走进他们的灵魂深处,聆听他们最真实的情感故事、内心独白。并给予关注、理解和指导,让他们体会到温暖和慰藉。例如笔者曾给一位学生的题为《感动》的文章做了如下批语:
“母爱子,润物细无声;子敬母,悠悠寸草心。大爱无言,大爱厚重,我为你们母子间的这份骨肉亲情而感动。”
只有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做学生的贴心人,才能赢得学生的爱与尊重,进而促使学生喜欢语文,喜欢写作。
二、激励
教育的艺术,归根结底是一种激励的艺术。作文的批改更应该如此。一名语文教师在批改作文时不必吝惜自己的赞美,要敢于鼓励、善于鼓励,才能有效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教师一句激励的话,往往能让学生获得精神的舒展与心灵的滋润。笔者曾给学生作过如下批语:
1.文采斐然,情致灵动,如细流涓涓,甘露点点,润人心田,使人耳目一新。
2.寻常话,寻常事,笔下有情,心中有爱,最动人的笔触,最诚挚的感情。
3.布局谋篇,虽依人力,雕琢的无痕迹;匠心独运,妙哉浑然天成。
虽然有时学生的文章并不是十分完美,但我们仍然不妨把我们的激励给他们一些,再多给他们一些,以此来点燃他们的写作梦想,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原来写作是一件如此快乐的事。
三、督促
陆游有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几乎世上所有的事情,都是知易而行难。如何让学生扎扎实实地写文章,写出好文章,是作文批改最艰巨的任务之一。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实行切实有效的督促:做好素材积累,写好语言片段,随笔、练笔更不可缺少。这项工作可以通过作文批改来实现,笔者曾在学生的作文上做如下批语:
1.错别字,病句是否太多?望你在平时的训练中,多在遣词造句上下功夫。
2.注意典型材料的搜集整理,为今后的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3.观察生活,深入生活,处处留意,捕捉细节,记下最能打动你的一瞬间。
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作文范文3
一、虚题实写思如泉
“虚题实写”就是化抽象为具体,把抽象的题目写得实在可感,把虚化的东西写得具体真实,把隐寓的道理说得清楚明白、富有新意。
清代文论家刘熙载曾有精辟的论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如2010年山东威海市中考作文题是“美在路上”,这是一个比较虚化的题目,如果按照字面意思,只好写路上有哪些“美”,倘若如此,就会显得文意呆滞。如果善于“化虚为实”,把“美”和“路”落实在具体生活中,思路就会豁然开朗:“美”是漂亮的风景,是动人的场面,是温馨的回忆等。而“在路上”则可以是在马路上,在各种交通工具上以及成长的道路上等等。有位考生这样构思:写公交车上,一位老爷爷为“我”让座的故事,把路上感人的一幕演绎成一首美的赞歌。文章虚题实写,形象、具体、可感,颇有新意。总之,“化虚为实”能让你的思维更具灵活性、开放性、发散性和创新性。
二、实题虚升妙境生
“实题虚升”,即对那些以实际事物为素材的题目进行虚化理解,也就是说面对某个实际事物,我们要通过创设情景,借助联想和想象等手段,化实为虚,化具体为抽象,揭示题目的具体内涵,挖掘题目的引申义、比喻义或象征义,用虚拟的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
如2010年湖南长沙市中考作文题是“给他人一朵花”,如果据实作文,可写内容必然十分有限,文章也会流于呆板,过于平面化,意蕴表面化。此时不妨“实题虚升”,以“花”为抒情对象,通过借物喻人或托物言志的手法来阐发“花”的寓意;或以“花”为虚拟素材,编写童话、寓言等,通过富于情趣的故事来抒发自己对“花”的感悟,马上就能让你的作文从立意匮乏的尴尬中脱身。
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作文范文4
陈大超从不给女儿买玩具,但却乐于跟她玩沙,玩小石子,玩泥巴。有次女儿生日,见他从外面回来,就问:“爸爸,你给我的生日礼物呢?”他牵起她的小手说:“走吧,我陪你到沙堆上玩去――这就是爸爸给你的最好的生日礼物。”女儿又一次玩得很高兴。因为,陈大超深知,孩子童年幸福的标志,不是有一大堆各种各样的玩具,而是爸爸跟她一块玩的许多美好记忆。
一次,女儿被别的小朋友打得哭着回来,要他为她去“报仇”。 陈大超为女儿做了一个沙袋,要她每天练小拳头。并告诉她:手有劲了,就能制止别人欺负自己,不必搬兵为自己报仇。他希望她能认识到,一个人不受他人欺侮的能力,全在自己身上。
陈大超重视女儿的进步,她造出好的词句,写出好的文章,都能得到他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她画的太阳、洋娃娃,还有她从幼儿园得的小红花……他都给她当宝贝似的装进了特意为她制作的档案袋里。这以后她不论画了什么、写了什么都会交给他,还骄傲地跟小朋友说:“我爸爸会把它好好保存起来的。”
女儿爱看报纸,妻子总是把那些“乌七八糟”的版面藏起来,陈大超却找出来又还原到报纸里去。他说谁也没有剥夺孩子看一份完整的报纸的权力。一份完整的报纸等于完整的世界。眼睛里有一个完整世界的人,才不容易被世界所迷惑、所欺骗。
女儿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学习专心自觉,因而深得老师的器重与喜爱。从上初中开始,每天晚上学到11点多钟,凌晨5点多就起床,从不要人督促。因此,她在小学、初中、高中的成绩都很优异,总是排在班上前五名,而且一直担任班干部,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她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有鲜明的是非观,美国炸了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她向父母提出要投笔从戎。她写了大量的日记与作文,1997年5月2日,上小学时,《小学语文报》上发表了她写的《家里有个病人》的文章,编辑给她寄来了贺信;1998年在《故事作文》第三期上发表了她写的《我最喜欢吃的水果是西红柿》的文章……这时,陈大超劝她,你现在要集中精力学好基础课程,不要急于写作。
女儿说他们班上的同学,某某跟某某谈恋爱了,陈大超告诉女儿说:高考的时候,别人是不会因为他们早恋就给他们加分的。相反,他们倒会因为早恋耽误了学习而失分――人活着,最聪明的办法就是学习的时候就好好学习,恋爱的时候就好好恋爱,工作的时候就好好工作。他要让孩子知道,把快乐的事弄颠倒了,自己会饱尝更多的痛苦。
后来,女儿以优异的成绩考上湖北省重点高中――孝感高中,不少人都说陈大超的女儿为他们家节省了几万元的“入校调节费”。陈大超却说,证明她的学习基础打得牢固,说明她过去的生命没有白白浪费,这比节省那几万元更重要。
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作文范文5
一、“导”语言积累,提供优质的土壤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小学阶段应背诵优秀诗文160篇,课外阅读总量达400万字以上。”由此可见,新课改对语言积累的重视程度。
(一)课内朗读,外化语言
语言的积累,需要有审美情感、诗意情味参与酝酿发酵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朗读是培养语感,提高理解、欣赏能力的重要方式。为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以激发起审美情感的参与,诗意情味的融合,从而不断积淀一种表象的、静态的语言。以朗读贯穿全课,引领孩子通过自己读、老师引读,伙伴之间的读、范读等等。在琅琅的读书声中,体验和作者心灵直接地交流。学生自发地进入了心入于境情会于物的境界,语言的积累也就有效达成了。
()课外阅读,扩展语言
语言的积累,除课内,更要延伸课外。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富有情趣的导向把学生引向更广阔的阅读天地。因此,我设法引导学生走进诵读经典之大门,如高年级必读书目:吴承恩《西游记》、施耐庵《水浒传》、笛福《鲁滨逊漂流记》等等。为了扎实而有效的地检测课外积累,结合学校每天半小时的书香时刻,让学生轮流诵读所积累的富有各种修辞手法的优美词句,与此同时交流精妙之处。丰厚的语言于诵读中,交流中,也就扎根于学生的精神世界里。
(三)迁移运用,内化语言
如果把信息的输入作为目的,而忽视了输出的过程,是一种目标错位的积累,不能达到培养与提高写作能力之真正目的。叶圣陶先生曾说:训练学生的写作,必须注重于倾吐他们的积蓄。“倾吐”和“运用”是“积累”的最终目标,为此可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运用语言,实现巩固内化语言之目的。在鲜活的语境中灵活的运用词句,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语言习得规律。学生不断接受语言的视觉反映,这些词句的理解和积累便轻而易举地深层内化。大量的言语通过教师有效的“导”,必能历练外化到内化,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二、“导”表达方式,提供优质的范本
写作的过程是表达的过程,在积极引导学生积累语言的同时,还得引导学生体悟一定的表达方法。
(一)立足文本,“定点”导写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明确文本“写了什么”,更要“出乎其外”,明晰文本是“怎么写”的。叶圣陶先生认为:“课文无非是个例子。”为此教师得立足文本紧抓“例子”,引导学生举一反三,习得习作方法。为了给单元习作铺路搭桥,依据单元“导语”,整合单元课文的教学目标,找准训练点。如第十一册第三单元的习作目标为:恰当运用环境、心理、语言、动作等描写方法,具体地叙述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的事。而单元“导语”的训练重点为:学习作者如何通过对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以抒发美好情感。抓住了典型的语言表达理解与训练,不但有利于学生走进文本之内核,更能促使学生在言语实践中体悟作者表达之精妙,为单元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
)范文引路,“多元”导写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儿童爱模仿。先有模仿,才会有创造。在作文教学中,以范文引路,实行读写结合,指导学生从仿写到后来的言说个性,无疑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单元课文中,多角度的“定点”专项导写为习作拨云撩雾,而习作中的范文引路,“多元”导写,更为高段习作教学锦上添花。范文引路,为学生的习作提供了“多元”借鉴的范例,打开了写作的思路,开启了心智。同时学生读中学写,强化多方面的表达技巧。这对高段学生而言尤为重要。
三、“导”情感激发,提供内驱的动力
古语云:情动而辞发。可见激感,也是习作至关重要的因素。真正具有创造力,充满生命活力的现代作文教学的目的是:“为情造文”“因情而感”“因情而发”。因此,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各种与学生生活密切相连的情境活动,如富有情感的导语、表演的引入、投影录像的播放、及丰富多彩的活动开展,使学生如临其境、如睹其物,唤起内心最真切而又独特的情感体验。把学生引入充满关爱的现实生活里,拓宽学生的写作素材,同时也唤起学生内心深处的关爱意识。形象、逼真的情境,的确能让学生为情所动,有感而发,情真意切。此刻,习作灵感也就悄然而至。
实践证明,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语言积累、表达方式及情感激发三方面善于引导,以“三导”联动的方式,将成为学生获得语言,提升能力,流露真情的纽带,最终切实把高段习作教学推向一个新高度。
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作文范文6
还记得小时候的我,与那些纯洁善良,爱看童话,面对悲剧只会抹眼泪的女生相比,似乎有些怪。那时的我,极其地不屑于童话。厌倦了那些皆大欢喜的结局,科幻,让我着迷。神秘的宇宙,未知的探索,虽然也是想象,却比童话现实。这就是我爱科幻的原因。憧憬着错乱了时空,进入异次元的世界。童年的我,也时常仰望蓝天,不是寻找那只可以带来幸福的青鸟,而是在寻觅宇宙中智慧者的痕迹。在花园的草地上发现了没有见过的小虫,绝不会想到是犯了错误而被惩罚变成小虫的精灵,而是第一时间想到“这是外星人派来的使者”,继而兴奋地告诉家人我的“伟大”发现。童年的日子里,科幻,让我更加快乐,让我体会到了书中的精彩,也让我懵懂地闯入了文学这个奇妙的世界。
童年时的科幻,开始了我和书的缘分。在那个时光里都充斥着麦田气息的九月,我邂逅了最美丽的意外——诗。浅显易懂的文句,句味悠长的意蕴,将我深深吸引。清新淡雅的笔触,描绘出心底最纯净的一方乐土;豪放大气的气势,勾起了胸中热血沸腾的豪情;恬淡忧伤的语气,笼罩出那个飘着细雨的早晨……诗的王国丰富多彩,短小精悍却韵味十足的句子,带领着我从古代到近代,从广阔无垠的草原到高楼林立的城市,从天真烂漫的孩童到慈祥淳朴的老人……穿越了时间、空间。诗,让我领略了那么多绮丽的景色,感人的场景,细腻的情思,带给了我那么多感悟,那么多的开心、流泪,悲哀、感动,让我的日子,骤然丰富起来。
如果说是诗让我的情感更加的丰富,那么古代的名着便是让我的心智更加的成熟。《水浒传》的荡气回肠让人热血澎湃,兄弟之间的手足之情,好汉们的豁达豪迈,让我无尽感慨。《三国演义》里将领的机智,让我深深敬佩。我惊异于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渊博,赞叹于赵子龙“单骑教主”的忠勇,欣赏于关云长“千里走单骑”的潇洒,也不齿于曹操“一代奸雄”的狡诈,周瑜“既生瑜,何生亮”的狭窄。让我变得爱憎分明,体会到冷兵器时代智慧的重要性。《西游记》让我回归童年的幻想,不切实际却又纯真温馨。而那本让我悲喜交加的《红楼梦》呵,告诉了我许多,也让我感悟了许多: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让我唏嘘感叹;王熙凤“机关算尽太聪明”,让我感慨万千。城府颇深的薛宝钗,虽成了贾府少奶奶,又真正得到了什么?再这个微缩的社会里,勾心斗角的纷争,冷漠自私的人心,让人那么悲哀。但它也告诉了我真情的含义:贾母对晚辈的关爱,宝玉黛玉无奈悲凉的爱情,都是人与人之间至真至美的感情。它们让我更加成熟,更加自信从地面对人生的挫折,也更加昂扬向上地迎接生活的下一个挑战。
在这些美丽而意蕴悠长的句子里,在这些激动人心又扣人心弦的情节里,我沉淀了心态,明白了道理,感悟了心灵中的阳光。书,让我从懵懂无知的童年,走到了斗志昂扬的现在。它也将伴随着我,走向未知并充满挑战的未来。它也将影响着我,变得更加的优秀。它也将带领着我,迎向下一个目标,继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