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读书情况调查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读书情况调查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读书情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读书情况调查报告范文1

【关键词】大学图书馆 阅读推广

政府大力“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号召使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常态化。大学图书馆历来十分重视阅读推广工作,攀枝花学院图书馆近年来不断创新和大力扩展阅读推广活动,同时致力于加强阅读环境建设,打造多功能的精品文化阅读空间,阅读推广呈现一派出朝气蓬勃的生动景象。

1 制度创新助力阅读推广

制度是保障。建立健全阅读推广制度体系是阅读推广活动的效果和师生参与度的有力保障。[1]我校图书馆将制度建设作为阅读推广工作的重中之重、首要抓手。图书馆强有力地推进执行学生借阅图书和到馆情况月通报制度,形成学校领导、图书馆、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全校学生全面积极参与的工作局面,建立起卓有成效的全民阅读推广长效工作机制。一是及时在校园网上予以公告通报各二级学院学生每月借阅图书情况和到馆情况;二是及时与各二级学院沟通联系,分析学生阅读情况和到馆情况,督促学院配合图书馆、采取有力措施,教育引导学生到图书馆看书学习;三是将月统计分析表呈报校领导、教务处、学生处,并在每月教学例会和学生工作例会上进行通报;四是将二级学院学生借阅纸质图书情况纳入教学单位年度考核,督促各二级学院及全校教师高度重视、加强宣传,将信息资源利用与教学相结合,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引导学生走进图书馆。

2 活动方式创新助力阅读推广

目前大学图书馆阅读推广的主要包括读书月活动、新媒体宣传、常态化的读者信息素质教育和其它活动。[2]我校图书馆在开展系列阅读推广活动过程中,不仅注重活动内容的多样性、丰富性,而且十分注重活动效果和参与度。

2.1精心打造读书月系列活动,培养大学生读书、读好书的良好学习习惯。

每年在“4.23世界读书日”之际,为营造健康向上的学习氛围,进一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图书馆都会联合学校宣传部和校团委举办“攀枝花学院读书月”活动。活动项目主要包括:专题讲座、书展书评、知识竞赛、系列培训和图书漂流等。活动跨度时间长,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活动过程中,我们还邀请学校领导参与指导,同时将活动的组织和参与情况纳入各学院考核,从组织上保障活动的效果,活动受到学校领导和各学院的大力支持,全校师生每年都有2万余人次参与到各种宣传推广活动中,图书馆阅读推广和宣传的影响力和辐射面不断扩大。

2.2创新阅读推广和文化宣传服务手段和途径,增强宣传服务的影响力和效果。

一是充分利用新媒体信息服务,建立和利用微信、QQ群、QQ空间、网络论坛等新媒体信息平台,每年主动推送资源信息、开放式学术资源、图书馆动态和优秀书目等信息千余条,畅通图书馆与读者间的信息沟通与交流渠道;二是根据学校教学工作规律和特点,充分利用新生季、毕业季等时间点,坚持举办系列毕业生电子资源培训讲座和新生信息素质培训讲座。讲座过程中当场发放宣传资料。讲座实现学生全覆盖,每年讲座受众超过5千人;三是紧密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的规律,适时制定推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阅读主题书单,包括毕业季、新生季、开学季、寒暑假、心灵呵护专题、学生学习生活专题等主题书单。

3 环境创新助力阅读推广

阅读无疑需要安静优雅的环境。良好的环境受到师生欢迎,有利于吸引读者,提升阅读效果。因此,不断加强和优化人文环境建设,打造充满人文精神和人文魅力的、生态花园式的优美环境成为我校图书馆坚持不懈的追求。

一是开辟建设独树一帜的图书馆阳光室外阅读区。新的阳光室外阅读区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朗读和讨论学习的功能区,区域花木萦绕、空气清新、视野开阔,是室外学习的理想之地,深受学生欢迎和喜爱;二是精选制作集艺术与内涵于一体的绘画及摄影作品装点图书馆各楼层的走廊空间,唤起读者美的感受;三是养殖水养绿色小植物放置各个书库和阅览室,营造安静幽雅的学习环境;四是制作了“攀大印象”墙,与同学们分享学习和生活的快乐,留下美好的大学校园生活记忆,彰显图书馆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五是适时更新制作楼层的指示牌和介绍牌等,规范和美化各种读者服务引导性标示。系列的文化精品项目建设让图书馆焕发出了无限的人文气质与魅力,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张名片。在2016年学校“大学生需求调查报告”中,学生对图书馆现有状况的满意度最高,图书馆深受学生欢迎和好评。

4 信息化平台创新助力阅读推广

信息化和网络化平台是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新阵地。我校图书馆十分重视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将信息化、网络化建设作为阅读推广的重要保障手段。

一是建成图书馆监控系统、语音播报系统和信息系统,将信息化、现代化服务与管理推上一个新高度;二是更换图书软件管理系统,新建金盘软件图书管理系统,大大提升图书查询和借还效率;三是建成多功能自习室,为学生提供免费网络学习场所;四是加强图书馆网站建设。改版图书馆主页,网站设计更加简约美观、人性化,各种信息及时滚动更新,畅通图书馆与读者网络交流,体现服务用户的宗旨。

制度、活动方式、环境和信息化平台的多维创新极大地提升了服务条件和服务环境,助力我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取得显著成效。2016年全年学生到馆人次超过100万人次,生均年到馆人次处于全国高校图书馆优良状态,2015/2016学年度学生外借图书量17.28万册,生均达11.5册/生.学年,处于全国高校图书馆良好状态,电子资源访问量达到1104.76万人次,比上一学年度增长四倍。虽然我校图书馆建筑面积仅有1.68万平方米,但却充分发挥出了“小w积、大能量”的作用,真正成为了学生最喜爱的地方。

参考文献:

大学生读书情况调查报告范文2

关键词:大学生;课外阅读;阅读动机;阅读兴趣;阅读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11-0105-03

一、大学生课外阅读的动机

关于大学生课外阅读的动机,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较早期的学者认为,大多数大学生课外阅读的动机是明确的,读书观是正确的,学习知识、完成学业扩大视野是大学生的主要目的,这些都表明他们在不断努力地攀登知识的阶梯。而为娱乐消遣、消磨时间、寻求刺激和安慰的,所占比例很小。[1]大多数人的课外阅读目的是正确的,对课外阅读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而近年来也有学者发现,在问卷表中“课外阅读主要目的”一栏,有45℅的学生是为了休闲娱乐,42℅的学生是为了修身养性,12℅的学生是为了增强专业知识。由此可见,“休闲”、“娱乐”或“消遣”成了当今大学生课外阅读的主要目的。[2]也有学者认为,大学生课外阅读的目的存在多样性,主要有满足学生所需的“学习型”、满足扩大知识面的“实用型”、满足消遣和休息需要的“娱乐型”等,且这些阅读目的比例相当。[3]

从时间上看,大学生课外阅读的动机有所变化,即从以拓展知识、扩大视野为主要目的到日益多样化。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不断提高,大学生的课业负担也随之加重,因此需要利用课外时间,选择轻松愉快的书刊来调节紧张疲惫的身心;而激烈的竞争、日益增大的就业压力,使得大学生无法只专注于拓展知识、修养身心这些高层次的需求,由此赋予课外阅读更强的实用性和功利性色彩。[4]

二、大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在对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调查方面,研究者多持一致意见,认为文学类作品较受大学生的欢迎,是他们课外阅读的首选;也有少数研究者指出,“娱乐消遣”类书籍越来越受大学生的欢迎。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学者还特别指出性别差异、专业差异以及年级差异对大学生兴趣的影响。

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图书馆所作的调查发现,文学类书籍特别是青春文学比较受在校大学生欢迎,其中青春文学饶雪漫的系列小说成为最受大学生欢迎的作品。[5]郑惠生在对中国人民大学、汕头大学等高校的调查中也发现,大部分大学生喜欢阅读文学书籍,不论是什么年级和专业,大学生喜欢阅读文学书籍的人数远比不喜欢的多。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历的提高,学生对文学书籍的喜欢程度也越来越高。文学类书籍之所以成为大学生的课外主要读物,这与文学自身的优势有关,同时在阅读时也不像阅读专业书那样需要非常专心,因此可以作为一种消遣。尽管文学类书籍在大学生中的影响较大,但是一些娱乐性书籍也渐渐占据一片天地。犹如一位研究者所说,“学生该读多读的书读的不多,不该读的书倒读的不少,正经做学问的书读的不多,杂书和闲书倒读的不少”。例如,学生读武打和言情小说的数量远远超过了读文学名著的数量。[6]现在的高校学生被称为“90后”,他们标新立异,喜欢不平凡的生活;他们渴望紧贴时代的脉搏,热衷于追求、引领时尚;他们乐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体验新生活。于是,各种时尚生活类书籍也理所当然地成为生活在大都市中的高校学生课外阅读的首选,对这类书籍的购买与阅读逐渐成为他们日常阅读中的一种习惯。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类图书大多属于快餐类读物,文化含量相对较低,对构建完整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并无实质性的帮助。

一些研究还发现,性别差异对大学生课外阅读的选择有重要影响。男、女生由于生活观念、心理及性格的差异,在阅读兴趣上有很大的差别。总体而言,女生乐于学习外语和文史哲、小说类书籍,而男生则热衷于计算机类、经济类等热门专业书籍。[7]黄震洲在“大学生课外阅读情感研究”一文中做了较为具体的阐述:男、女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由于受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影响,导致他们在课外阅读情感倾向上的不同,男生在探索真理方面高于女生,而女生在提高文学修养方面则高于男生。[8]女生对杂志和报纸的“认同”率均超过了男生,但在经典名著的“认同”率方面女生却低于男生。男生对电脑科技类图书、武侠、军事类图书的兴趣远远大于女生,对休闲旅游类的图书兴趣则小于女生。

专业差异也对大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产生影响,不同专业的学生在阅读兴趣上有所偏重。如理工农医类专业学生,虽对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书籍均感兴趣,但又各有侧重,具体表现为:理工科的学生较喜欢看经济学方面的书籍,而农业专业的学生则喜欢看植物学类书籍。湖南医科大学的调查表明,他们的学生(即医学院的学生)往往热衷于涉猎与医学相关的伦理学、心理学书籍,理工科的学生对这方面书籍的兴趣则较小。在对军事院校的调查中发现,大学生更喜欢科技类、成才指导类以及与政治和哲学相关的书籍。这与他们所学的专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们更加关注现实社会,关注国防事业,关心个人情感,因而他们对书籍的选择更加理性。[9]

此外,大多数研究都表明,年级差异对大学生课外阅读有重要影响。低年级大学生比较喜欢娱乐性、消遣性的课外读物,高年级大学生则比较喜欢知识性、专业性和学术性的课外读物。[10]造成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是,低年级大学生的理论素养较差,学术水准较低,专业理想尚未完全形成,没有良好的课外阅读方法,因而对专业性、理论性、学术性的课外读物难以产生兴趣,只能把读书兴趣主要放在消遣、娱乐性的读物上。相比之下,高年级学生求职意识明显增强,学习类书目逐渐占主导地位,又因为此时专业素养已经形成,能很好地判断选择哪些读物有利于自己专业课的学习和未来职业的发展,所以课外阅读的专业性、知识性较强。

三、大学生课外阅读的方式

关于大学生课外阅读的方式,大多数研究者认为,通过图书馆借阅的方式阅读者较多,其次是网络阅读、同学间相互借阅以及购买等方式。对武汉科技大学的调查发现,图书馆借阅排名第一,比例高达62.97℅。可见,大学图书馆在大学生求知方面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这是因为图书馆藏书量大,内容广泛,且可免费阅览。大学图书馆是大学生课外的最佳去处,其科学文化环境、优秀的文献资源为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阅读条件。选择“同学借阅”的比例也接近一半,直接反映了大学生在课外阅读书目的选择上呈现趋同性,易受周围同学、朋友的影响。[11]

也有一部分研究者认为,在网络时代的背景下,网络阅读作为一种新型的阅读方式,正在逐渐取代图书馆的重要地位。周立军在对华南农业大学的调查中发现,网络阅读排第一位,其后依次是图书、期刊杂志、报纸、电子图书。网络阅读的兴起对传统纸本阅读有很大的冲击,所以网络阅读的方式位居首位是必然的趋势。据调查,华南农业大学学生个人电脑拥有率达74℅,上网率97℅,这为网络阅读提供了便利。[12]研究者们指出,我们应当理智地分析网络阅读这一新兴方式:一方面,它是顺应时展的产物,读者能迅速地从网络上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因而有其方便快捷的优势;另一方面,网络阅读也存在一定的弊端。网上信息量大,读者很难筛选出符合自己需要的信息,尤其是大学生,他们的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很容易受错误信息的影响。因此,应当引导大学生进行健康、深层次的网络阅读,同时发挥纸本阅读的传统优势,使网络阅读和纸本阅读相互补充。

四、改善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途径

关于如何改善大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研究者提出了如下建议:高校图书馆是改善大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途经,为此要加强信息检索教学、文献资源保障、网络监管的力度,通过开设导读课、提高导读人员的素质等途经,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引导大学生读好书、指导大学生把书读好、联合举办系列讲座;高校应当加大专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优化人才培养的结构,提倡引导性阅读;加强新生入馆教育,发挥大学图书馆的作用,要开展课外读书活动,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鼓励教师参与“导读”,发挥专家和学者的作用,开设“公选”课程,发挥各种工具书的作用。还有学者较全面地从学生个人、图书馆、学校、社会等角度提出了建议:首先,大学生自身的努力是从根本上改善其课外阅读状况的关键,应当增强主动学习的意识,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其次,图书馆应当了解大学生现状,激发其阅读兴趣,并传授正确的阅读方法,为其阅读创造优越的条件;再次,高校应注意整治浮躁散漫的学习风气、改变淡薄的阅读氛围。同时,社会的其它部门应做出相应的努力,如文化部、教育部等部门应加大对大学生阅读的关注力度,增加大学生阅读活动在全民阅读活动计划中的比重;出版界应为大学生提供种类齐全、内容丰富的健康读物;传媒界则应大力宣传阅读的重要意义,引导大学生走近阅读,争取各界更多的支持和关注。[13]

五、结论

通过分析近十年来关于大学生课外阅读状况的文献,可以发现,我国研究者对大学生课外阅读状况的研究涉及的问题较为全面,其中,课外阅读动机、阅读兴趣、阅读方式以及如何促进大学生阅读诸问题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随着时代背景不断变化,网络阅读等新的问题也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从研究方法上看,研究方法以调查研究为主,因此,研究结果较有说服力。但就总体而言,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发展。

首先,要进一步拓展研究的内容。如,情感体验在大学生课外阅读中是一个重要因素,而以往在这方面的研究较少。再如,要更多地关注新的时代背景对大学生阅读的影响,以便提高研究的针对性。

其次,要进一步完善研究的方法。如,从总体上看,对大学生课外阅读状况的调查研究尚存在以下一些问题:问卷设计多客观题,尤以选择题的比重偏大,缺少主观题,因而调查的灵活性不够,不能够深入地了解大学生课外阅读的一些特殊情况;现有研究的样本选择范围一般局限于部分地区,为此,需要更大范围的研究,以提高结论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参考文献:

[1]王继坤.高校开设阅读学课势在必行——当代大学生阅读现状调查报告[J].上饶师专学报,1999,(2).

[2]钱承军.关注大学生的课外阅读倾向[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6,(3).

[3]张环.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综合分析[J].大学图书馆学报,1989,(5).

[4]吴平.大学生课外阅读倾向的偏颇与引导对策[J].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2000,(4).

[5]潘旭,马力,石浩,邓斌.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及图书馆对策——以武汉科技大学为例〔J〕.高教研究,2010(12).

[6]赵秀山,李素环.大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与思考[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4,(1).

[7]张国飞.西南林业大学学生课外阅读行为的调查与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15).

[8]黄震洲.大学生课外阅读情感研究[J].高校图书馆,1989,(1).

[9]康梅英等.军校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J].信息管理导刊,2002,(1).

[10]何军.对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调查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2,(5).

[11]戴建陆,张岚.大学生课外阅读行为调查[J].图书馆学刊,2008,(5).

大学生读书情况调查报告范文3

[关键词] 信息服务 读者服务 客户关系

1概述

1.1概念界定

客户关系管理又称CRM,是英文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的缩写。“客户关系”是客户与企业发生的所有关系的综合,是公司与客户之间建立的一种相互有益的关系。CRM 指的是企业利用信息技术,通过有意义的交流来了解并影响客户的行为,以提高客户招揽率、客户保持率、客户忠诚度和客户收益率。

CRM “以客户为中心”的思想与图书馆的“以用户为中心”、“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宗旨是一致的。客户关系管理包括的主要内容有:①分析客户。主要回答谁是顾客、顾客类型、不同需求特征和购买行为。②客户档案管理。明确客户档案的基本内容,并根据客户具体情况分类建档。③对客户的承诺。明确企业提供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并根据客户需要提出承诺,一旦承诺就应履行。④客户沟通与交流。即企业、客户双方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保持与客户的关系。⑤客户服务与教育。了解客户需求,制订完整的客户服务计划,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开展客户教育,使客户了解企业承诺,掌握产品和服务涉及的有关知识和使用技能。⑥开展与客户的合作。通过开展合作,充分开发和利用客户资源,提供适应客户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1.2研究背景

“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高等学校图书馆应积极采用现代技术,实行科学管理,不断提高业务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要,为学校的教学和科学研究提供切实有效的文献信息保障”。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全部工作的出发点是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要。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2005年公布的《中国城市互联网使用状况及影响调查报告》,从中发现把互联网看作是图书馆的人数占被访问人数的52%,上网查阅资料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资料的一种重要途径。由此可见,信息的网络化对图书馆的生存提出了严峻挑战。

1.3研究方法

笔者以研究者与实务工作者之角色,采取行动研究法,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及国内外其他高校图书馆的做法,提出适合该馆发展的一系列策略和建议,以期最终达到提高图书馆服务能力和质量的目的。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①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收集,包括大量期刊论文、相关著作及网页等。通过对同类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总结,为本文内容的充实与某些观点的提出奠定了基础。②问卷调查法。为更系统地了解华中科技大学学生文献资源利用、信息能力、信息需求和图书馆信息服务情况,更准确地把握信息服务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进行了一定规模的调查。③实地调查法。为了解国内某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的现状,作者采用了实地调查的研究方法,对某高校图书馆读者信息服务进行了相关调查与统计,为论文的研究奠定了较好的实证基础。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感性认识和第一手材料。

其中问卷调查法,系笔者先于2007年6月在全校小范围内进行预调查。发出调查问卷份250,回收有效问卷214份,平均回收率85.6%,获取基本信息,为大规模调查奠定基础。2007年10月,笔者又使用经修改的问卷进行全校大规模调研。发出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38份,平均回收率92.2%,如表1所示:

1.4研究意义

美国学者盖伊•克莱尔指出,如今的社会己进入信息时代,不致力于从用户的角度提供信息服务的信息工作者将无法生存。对于用户来说,竞争的日益激烈、观念的根深蒂固以及信息花费的如此低廉使得用户在获取信息时不应有延迟或有任何的不方便。在信息服务方面我们应当做的是,改变运作方式,从而使提供的信息合乎用户的需求,即由用户决定他们需要的信息。这也就意味着,我们不应再集中精力在功能及资源上,而是应该集中精力在用户的需求以及我们如何满足他们的需求上。Michael H. Harris和Stan A. Hannah指出,以服务为基础的策略对图书馆的生存极为重要,他们认为如今的图书馆获取与拥有之间的关联被明显地割裂开来了,而用户可以通过各种信息渠道获取信息,现今大量的新兴商业性竞争企业同传统图书馆的服务相比,明显地具有强烈的以用户为中心的意识。如果图书馆不从根本上重构其管理,它们将会被那些更高层次的以用户为中心的信息服务机构所取代。

2调查统计

2.1统计结果

根据2007年6月和2007年10月两次问卷调查结果统计:①42%的调查对象每周两次以上利用图书馆和访问图书馆主页,37%的调查对象每月两次以上利用图书馆和访问图书馆主页,每月、每学期利用图书馆和访问图书馆主页只有一次的调查对象为9.1%和8.2%,从未使用过图书馆或从未访问过图书馆网络主页的人次比率高达8.73%。②42.5%的读者访问图书馆网络主页的目的是查找图书目录,续借图书和预约图书的比率分别是14.8%和12.2%。③17.33%的读者认为图书馆对自己的学业帮助较少,8.89%的读者从未使用过图书馆网页和图书馆,部分学生对图书馆的认知程度很有限。④4.29%和30.80%的读者认为能够或基本能够快速准确找到所需要的信息资料,43.08%的读者对查找信息资料没有充足信心,33.33%的读者根本不能够快速准确找到所需要的信息资料。⑤14.04%的读者利用书目检索系统查找图书,还有79.34%的读者通过“书架上查找”获取图书,12.09%的读者在馆员指导下查找。⑥自己摸索获取文献检索知识的读者占66.28%,根本无该方面知识的读者占16.37%,而从检索咨询讲座获取文献检索知识的读者仅为6.04%,馆员指导获取文献检索知识的读者为11.89%。目前该校利用图书的比例数目还很大,达42.5%;利用数据库检索达15.7%,利用其他电子资源达20.1%。

2.2存在的问题

调查显示,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在获取电子数据库信息方面存在困难,即外语水平有限(占6.82% )、缺乏计算机网络知识(占21.2%)、缺乏信息检索知识(占29.24%)、不了解数据库内容(占37.82%)、不懂数据库检索方法(占12.28%)。②在获取文献检索知识的途径方面,认为书目查询“非常方便”和“比较方便”的分别占1.95%和18.13%的比例(合计20.18% ),认为“一般”的占36.26%,“不太方便”和“不方便”的读者占38.01%。另外,5.46%和8.79%的读者认为借还情况“不快捷”和“不太快捷”方面;认为“一般”的占31.58%,“非常快捷”和“比较快捷”的合计比例占52.83%。③在馆员服务态度方面,40.94%的读者认为不热情,12.87%的读者认为冷淡;34.5%的读者对馆员服务态度认可。

3对策与建议

3.1深入开发读者信息资源,管理好读者档案

图书馆客户关系管理是一个图书馆与读者互动的学习过程,读者信息是图书馆工作的重要参考和支持。图书馆要根据读者的要求,不断改进工作流程和工作方式,使馆员进一步意识到读者信息的重要性,培养馆员收集读者信息的工作习惯,不断改进服务以适应读者的需求,促进图书馆持续性的发展。

读者信息资源体系的构成:①读者结构信息,包括证件号码、成分结构、职务结构、学历结构、学位结构、年龄结构、籍贯结构、姓名、系别、email、联系方式、所属专业、信息能力情况、信息资料使用历史、目前正在研究的课题、课程进度及相关的参考书等;②读者利用资源信息情况,包括流通率、周转率、拒借率、利用率、满足率等;③读者访问信息,包括到馆读者结构、到馆率、日均到馆率,具体包括读者到各服务平台率、具体读者的到馆次数、结构读者的到馆次数。

读者信息资源体系的建立,是图书馆信息资源与读者互动过程的积极体现。要强调每个部门和每个工作人员都注意做好读者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建立部门间共享的客户信息数据库,参考咨询、阅览等对外服务部门获得的动态信息,要及时纳入数据库中。数据库要包含尽可能全面的客户信息,能够方便地与客户沟通,并具有分析功能,以便采访部门和参考咨询部门在进行相关工作时参考。

3.2加强文献资源建设,拓宽服务渠道

文献建设应该顾及到所有专业和读者的兴趣和爱好,同时突出特色专业。在此基础上,缩短读者与特定文献的距离,尽量让读者直接接触各种资源,使用各种资源,加快流通的速度,充分发挥各种服务方式与服务设施的特点和作用,读者活动路线与图书馆内部工作的路线互不干扰,方便读者自由地利用文献。同时,对服务设施从布局思想上注重开放性,结构上注重层次性,图书馆刚刚引进的“一门式”服务模式,可以给读者创造一个全新的方便快捷的服务环境,使图书馆成为读者在信息世界中的向导和支持者,读者不需要奔波于各信息服务机构或图书馆之间,而是“一次访问,全部满足”。

在完善馆藏搜索引擎及网络数据库使用指南的前提下,尤其是针对引进数据库,图书馆应在数据库前附上具体的操作指南,或制成简捷直观的PPT,供读者随时参考,以提高整个数据库的利用率。目前我校的数据库一部分有详细的使用指南,一部分却只是简略地介绍。由此,除进行全校性质的必要的培训外,还要深入相关系部,了解读者的需求情况,结合专业特点,进行深层次的有针对性的培训,以提高读者的信息能力。

进行服务项目的扩充,是提高服务水平的一条捷径。具体方法:①提供便捷的互动渠道,进一步完善现有的网络环境,利用联机进行参考咨询服务。通过因特网,参考咨询馆员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得丰富的信息资源,根据学校主要专业发展的要求,整理、编辑成二次、三次文献,可向师生提供前沿的学科发展动态信息。②实行实时在线咨询服务。在网上咨询服务中要保持面对面的咨询优势,图书馆需要利用各类实时交互软件,由咨询馆员在网上的虚拟社区直接面对读者开展实时在线咨询服务。但高校图书馆一般是面对学校内部的读者,读者一般需填写姓名和有效的E-mail地址,才能进入实时在线咨询。③创办馆刊,加大宣传力度。现在一般的图书馆都拥有自己的馆刊,作为图书馆与读者沟通的窗口。这些刊物主要发表读者的读书心得、书评,还有读者对图书馆的评价、意见和需求,也刊登图书馆的新书通讯、图书馆业务管理、特色服务等。

高校图书馆员是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最直接的实践者,图书馆员的素质直接影响信息素养教育的效果。图书馆员的综合素质由以下几部分构成:①较高的信息素养。图书馆员作为信息资源的导航员,必须有敏锐的信息意识、熟练的信息检索能力、精深的信息加工能力以及完善的信息服务能力,才能游刃有余地应对大学生的信息需求与查寻,正确地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信息道德,完成信息素养教育的使命。②扎实的业务知识和过硬的业务技能。图书馆员必须系统地学习掌握图书情报专业的新知识、新理论,精通图书情报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工作方法与技能,以便迅速、准确地完成本职工作,正确指导和帮助大学生利用图书馆。③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图书馆员,会在服务中表现出热情、文明、真诚、耐心、敬业的精神,唤起大学生的敬仰之情,使大学生感到图书馆的确是他们学习知识、获取信息的好地方。④成为终身学习者。信息时代的图书馆员要努力成为独立、自主的终身学习者,紧跟时代步伐,构建一个不断更新的知识体系,以适应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从容面对读者,得心应手地从事信息的组织、分析和研究。

加强馆员的培训工作。可以灵活多样、分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例如外出参观、参加学术交流、举办学术讲座和短期培训,鼓励馆员进行学历教育,等等。力争在全馆树立起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风气,鼓励图书馆员自主完善知识结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引进高层次的人才,也不失为更好的策略。

3.3加强读者的服务与教育

高校图书馆应当成为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对大学生开展信息素质教育是新时期图书馆的重任。教育部在2000年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第一章总则中明确指出: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培养读者的信息意识和获取、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是高校图书馆的一项主要任务。第四章“读者服务”中明确规定:通过开设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以及其他多种手段,进行信息素质教育。高校图书馆在自动化、网络化、信息化建设方面有着长足的发展,具有良好的信息环境,拥有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这些都是图书馆对大学生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基础:高校图书馆拥有一批受过图书情报学、信息管理学、计算机、外语等专业教育的业务能力强、信息素质高的馆员队伍,他们在对大学生开展信息素质教育中是称职的教师。因此,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具有文献信息、资源优势、信息环境优势、信息素质人才优势、信息技术优势。

目前特别应加强对大学生信息搜索、鉴别、判断、评价和利用信息的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分析本校读者及该图书馆的现状,应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这些都是基于现有各方面条件能够做到的。

3.1.1优化、开发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为方便学生获得信息和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图书馆应该提供多功能、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图书馆利用校园网的便利条件,在图书馆网站上开设信息素质教育专题网页(由自动化网络部门负责),内容(由信息咨询部门负责)可以包括信息的基本理论及信息的功能与作用;信息社会的特征及对大学生信息素质的基本要求;一些重要的下载软件、阅读器的应用技巧和使用方法;重要数据库、著名网站的介绍;中外文文献信息检索工具的利用、光盘数据库检索、有关搜索引擎应用和技巧等知识。

3.3.2深化服务内容,开展深层次的信息服务丰富的信息资源是开展读者信息素质教育的基础,高校图书馆要利用其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多层次提示馆藏内容,深入到对文献所包含的各类知识单元的揭示和开发。积极开展信息服务工作,不仅要编制专题资料汇编与“定题服务索引”、“专题索引”等二、三次文献(目前己经有一部分内容,有待于丰富),而且要积极向读者提供科技咨询、专题检索、信息研究等高层次的服务。

3.3.3对读者进行检索、获取、利用信息资源技能的培训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一切创新工作的基础。培养大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激发他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的一项重要工作。图书馆通过开设的“文献检索与利用”课、“读者教育”课以及专题讲座,增强大学生的情报信息意识,培养大学生收集、处理、评价文献情报信息的技能。个别系部(如信息系)的读者,个人有强烈的检索要求,但信息检索技术又不能够满足其需要,针对这一部分读者,图书馆需要尽快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培训。

3.3.4加强宣传导读工作,积极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要掌握学生在学习、能力、爱好、性格、志趣等方面的差异,从新时期、新青年、新观念出发,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为他们订购、采集大量思想健康、内容丰富多彩的书籍、报刊和有关视听资料,并采取便捷的形式提供介绍给他们。图书馆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读书会、辅导讲座、专题座谈会、文学知识竞赛和文学创作比赛等形式,利用板报、宣传栏、读书简报、网络等手段,定期向学生推荐、介绍新书、新人、新事,宣传革命导师、英雄模范、杰出人物的思想品德、成长道路和优秀事迹。使学生长期置身于这种信息环境,就会逐步使其情操得到陶冶、知识得到增长,素质得到提高,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3.3.5利用网络化环境实现读者培训的远程教学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大学图书馆读者教育的培训手段和培训形式呈现出新特点。从读者需求角度而言,读者需要随时随地、自主地获得培训,而不希望受到时间、地点、人力等种种条件的限制,这些均使网上培训成为当前图书馆读者教育的热点和发展趋势。图书馆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依靠各种资源和技术力量制作课件、编写教程,开展网上读者教育,以满足各类读者的不同需求,甚至可以在图书馆网站上开辟网上虚拟教室,提供在线辅导和讨论,营造开放式学习的气氛和环境。

3.4加强与读者的沟通与合作

高校图书馆为读者服务的过程也就是馆员与读者沟通与交流的过程。高校图书馆员每天都与众多的读者打交道,在读者心目中,整个图书馆的形象如何,是通过他们自身一次次接受馆员提供服务的体验形成的。馆员与大学生读者在图书馆中的关系,是一种特定环境下的人际关系,只要读者一踏进图书馆,就意味着馆员与读者关系的建立,意味着沟通的开始。馆员既是服务者又是老师,因此两者之间的互动与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针对不同的大学生读者群,馆员要细化读者沟通工作,对他们进行不同的引导。如对大学新生要加强入馆教育,介绍图书馆文献利用的手段和方法,使他们正确利用图书馆,同时,及时向他们介绍推荐一些优秀文学作品,如获诺贝尔文学奖及近年来我国评选出的优秀中短篇小说等,另外还有古典名著、散文、诗歌、艺术类书籍,使他们原来由于忙于高考而无暇顾及的一些知识得到补充。加深其文学功底,有助于提高对事物的分析判断能力,提高自身的素质。

对大学生中职业型的读者,针对他们对实用性强的知识感兴趣的特点,主动介绍和推荐一些有关风度、修养、交际、谋生技能、如何看待自身价值、心理学等方面的书刊,为学生们走出校园、踏入社会提供参考。

而对大学生中的知识型读者群,因他们多半己掌握图书馆文献的利用方法和手段,他们自己也会主动学习一些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因此,图书馆的引导工作主要应着重提高其文化素质和修养的形成上,除了及时向他们介绍一些最新图书,每次新书入库时适当地为这些读者留下一些适合他们的书外,还要积极推荐和介绍一些文学名著、伟人传记、名人纪实、中外历史等方面的书籍,拓展他们的知识面,使他们从这些书中得到启发,对明确他们人生方向和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有所助益。

而对消遣型的读者群,图书馆的读者引导工作则显得更为重要,对他们的引导主要集中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上面,可用伟人传记和名人纪实对他们进行引导,激发他们的上进心。总之,高校图书馆员应经常用“假如我是一名读者”这样的话来提醒自己,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不管何时何地都要以读者为中心,一切从读者的根本利益和需要出发,与大学生读者之间建立一种基于相互信任的心理相容关系。

开展与读者的合作,其最终目的是提高读者的信息素质,可以说“为信息素质而合作”。在与读者合作过程中,馆员依托丰富的图书馆资源带领读者反复进行信息的检索、收集、评价、组织、使用等活动,馆员由“信息提供者”变成了“教练”、“辅导员”、“信息顾问”,进而提高服务水平。

同时,建议图书馆网站开辟“合作专栏”,向图书馆员、教师和学生提供理论、实例等资源和策略指导。还可以举办图书馆夏令营,举办一系列研讨班,充分利用学科、专业、领域等的互补效应,联合、连贯地开展一系列活动。

对毕业生的“追踪信息教育”也有一定的必要性。一方面反思现有的教育过程中的问题,加以解决;另一方面.了解目前企业或其他组织机构的需要,可以对现有教学进行改进。

4结语

基于客户关系管理的“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与图书馆“以用户为中心”、“以读者为中心”的观念有着相同的出发点。而客户关系管理在经营管理理念、实施方法和应用软件系统等方面更为系统化,为实现“以客户为中心”提供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因此,将客户关系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引入高校图书馆,是实现图书馆管理向“以用户为中心”模式转变的有力措施。

但要想建立适应读者需要的图书馆服务体系,健全、完善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服务理念,提高图书馆服务的能力和质量,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它需要大量基础性工作的积淀(如读者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等),需要随着时代的进步,环境的变革,依靠系统内部诸多要素永无止境地努力。

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对该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创新发展、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课题研究和相关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也希望同行提出批评和建议。

参考文献:

[1] (美)谢拉.图书馆学引论. 张沙丽,译.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6.

[2] 许芳.现代企业管理中的CRM.决策借鉴,2002,15(1):40-42.

[3] 亦浩.图书馆学原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4] 王淑慧.现代图书馆管理.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

[5] 董小英.图书馆学情报学文献源.北京:书目文献山版社,1996.

[6] 吴建中.21世纪图书馆新论.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

[7] 齐佳音,李怀祖.客户关系管理CRM的体系框架分析.工业工程,2002,5(1):42-45.

[8] 袁琳.读者服务的组织与管理.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

[9] 刘爱荣.图书馆的未来.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1999.

[10] 徐引篪,霍国庆.现代图书馆学理论.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

[11] 张安珍,张翔.信息采集、加工和服务.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12] 张克非.公共关系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3] 程亚男.书海听涛――图书馆散论.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