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能生巧的故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熟能生巧的故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熟能生巧的故事

熟能生巧的故事范文1

1、解释:时间很长了也不离开;

2、出处:欧阳修的《卖油翁》;

3、原文: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熟能生巧的故事范文2

我读了《中国寓言故事 》,书里有九十二个小故事,每一个故事里都蕴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让我从中受到很大的启发,学到了知识。

就拿《卖油翁》这一个小故事来说吧,它主要讲的是北宋时,有一个箭射得很好的人,他十箭中有八九箭能射中,看的人都拍手叫好,他显得很得意。只有一个卖油的老汉不以为然,说:“你箭射得很好,不过是由于熟练罢了。”他一听这话,心中感觉不悦,说;“你这老头儿说一说,为什么靠熟练就行!”老汉拿了一个小葫芦放在地上,在葫芦口上放一个铜钱,随后舀了一勺油,高高举起,穿过铜钱中间的洞往葫芦里倒油,铜钱眼边居然没有洒出一点儿油来。这下,他才佩服了。

读了这个故事,我深深感受到,无论想学好哪一门技艺,都要勤学苦练,时间久了,才会熟能生巧。否则,什么也学不好。

熟能生巧的故事范文3

可是他们不知道,那不仅仅是个故事而已。那是我的心血,是我的生命。

其实很久以前我就想问,如果半路上,你突然看见一个神经病,而且他做出非常异常的举动,你会怎么做。

我想,这一定是一个很多答案的问题,我们总是不能轻易做出决定,我们总是那么轻易就告诉别人,或者问别人,你会怎么做。可是哪里有那么多为什么。我们一直都是一个旁观者的角度看待所有问题,其实没有那么重要,也没有那么了不起。有些问题,你藏起来,不问也没有什么。早晚有一天,你总要习惯这个社会的生存法则。一直都是这样,我们只是在经历,所以不是那么习惯,也不会熟能生巧。

熟能生巧的故事范文4

一、故事记录

学生喜欢听故事,尤其喜欢听童话故事。根据这一特点,在指导学生的作文时,首先由老师讲一个短小有趣的童话故事给同学们听,让同学们感动,受到教育;然后请同学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个故事写下来。

如,指导人教版第六册第七单元习作,老师可先给学生讲《大大、小小、懒懒的故事》。老师绘声绘色地讲解,同学们如痴入迷地倾听,同学们就会被“小小”的命运所深深地感动,对“大大”“懒懒”的所作所为感到非常憎恨,并对“大大”“懒懒”的下场感到大快人心。这样一来,同学们感到轻松多了。因为“构思”这一环节已预先由老师帮忙做了,作文的内容是现成的,同学们只管顺着故事的思路,集中精力考虑“表达”,如何遣词造句,怎么写得清楚、准确、通顺、简洁、生动就行了。

二、重视小练笔

在教材的课文练习和作业练习中有多处小练笔的安排,那么我们怎么利用好小练笔呢?现今小学作文教学遵循的是“从仿到创”的基本途径。作文起步教学自然应该以“仿”为起点。课文中经常有精彩的片段描写,非常适合学生仿写。因此,可在此处进行练笔。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文中《赵州桥》的第三段: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这一段可以按照:“( ):有的( ),有的( ),还有的( )。所有的( )。”进行仿写。

三、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

在平时,可以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而这个日记可以是即兴的,让学生记录自己印象深刻的事,还可有意观察后进行日记。还可结合综合实践活动,如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可以让学生把调查过的资料以日记的形式进行记录。这个在我们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通过布置后,学生把了解到的一些名人故事,传统习俗的由来和发展等通过日记写了下来,学生的兴趣很大,也有话可写。

熟能生巧的故事范文5

今天故事的主人公,不是贤明的圣人,也不是威严的君主,而是战国时期一位名叫“丁”的厨工。庖丁的故事被写进《庄子》这部经典并流传至今,他究竟凭借的是什么呢?

话说这一天,庖丁被请到“战国七雄”之一魏国的国君――文惠君的府上,为他宰杀一头牛。庖丁一会用手按着牛,一会用肩靠着牛,一会用脚踩着牛,一会用膝盖抵着牛,另一只手则挥舞着刀,在牛的皮肉和筋骨之间上下翻飞,动作熟练又流畅,就像踏着乐曲有节奏地起舞,一头牛就在大家眼花缭乱的观赏中宰杀完毕。站在一旁的文惠君不知不觉看呆了,过了好久,他才忍不住惊呼:“啊呀,你真是了不起啊,你宰牛的技术怎么会达到这么高超的境界呢?”

庖丁放下屠刀,一五一十地回答说:“我做事喜g探究事物的规律,我觉得总结规律比掌握一般的技巧更加重要。我一开始学习宰牛的时候,眼前看到的无非是一头庞大的牛,等我有了三年的经验之后,我面前的不再是一头整牛,而是许多可以分解的皮肉筋骨了。宰牛的经验积累了很多之后,就算不用眼睛去观察牛,我也能感觉到这头牛什么地方可以下刀,什么地方不能。在宰牛的时候,我将刀直接刺入牛筋骨连接处的缝隙,从不让刀与牛粗大的骨节硬碰硬,这样就不容易让屠刀受到损伤。很多厨工喜欢用刀割肉、砍骨头,很快就需要换一把刀,而我的这把刀已经用了十九年还锋利如新。尽管我宰牛很有经验,但遇到牛筋骨交错的部位,我还是会非常小心,慢慢地找到关键部位,一刀下去就能把关键部位剖开。每宰杀完一头牛,我就提刀站起来,环顾四周,感觉志得意满,浑身畅快。”

文惠君听了庖丁的描述,不禁似有所悟地说道:“太好了,我听了你这番话,还学到了不少修身养性的道理呢!”

熟能生巧的故事范文6

关键词:整合资源;地位现状;整合内容;整合时间;整合批改方式

“习作”再普通不过的两个字,却让众多语文教师头疼,让无数学生畏惧,“作文教学”犹如一座大山横在语文教学之路上。但是习作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试卷中分值比例占30%以上(包括小作文和大作文)。另外,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常常要动手写点东西,所以对于这座“大山”我们不能绕过,必须勇敢面对,攻克习作高峰。国内外一些知名的语文专家也指出,提高习作水平必须在平时的学习中勤写多练。我个人认为,从习作字面上理解,“习作,习作,练习之后就会写作”,当然这不仅是习作,也是掌握其他任何一项技能必经的途径,正所谓“熟能生巧”嘛。

一、目前习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现状

既然说勤写多练能提高学生习作水平,下面是一所普通县城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任务统计表:

表一:

表二:

表三:

表一是我校五年级语文教学所有任务的课时分配统计表,表二是根据表一的统计计算出作文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的课时比例。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任务总课时数195节,而习作教学只有24节,习作教学所用教学时间仅占全部语文教学任务的12.3%。有些语文教师上作文课还尚不够24节,有时光指导不点评不讲评,实际上有些班级用于作文教学的时间还不到10%。表三是人教课标版小学五年级语文试卷中习作所占的分值比例:试卷总计100分,作文部分占30分左右(包含大小作文),作文分值比例在30%左右。

图一:习作教学与其他语文任务 图二:习作与其他语文知识

课时比例统计图 分值比例统计图

通过以上两张图表可以看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习作教学的现状是课时少,分值高,所以要让学生按课时安排按部就班的进行习作练习来提高习作水平真是难上加难。当然更不能随便挤占其他教学任务的时间,因为其他的教学任务更不能忽视。怎么办呢?怎么实现勤写多练呢?不妨尝试一下“整合资源,勤写多练,提高学生习作水平这个方法。

二、整合资源勤写多练的方式方法

“整合资源”这个词在耳畔回荡了好几年,但我从未认真思考过。整合资源有什么用?怎样整合资源?直到今天我可以明确的告诉各位同仁,就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整合资源能为学生争取到更多的习作时间,能为习作练习补充更多的习作素材,能成为提高习作水平的催化剂。下面就整合哪些资源,怎样整合,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不成熟的做法。

(一)整合内容

1.与其他学科整合。

(1)与《品德与社会》整合。我们小学语文教师一般来说都兼任本班的《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这样就可以把《品社》与习作有机整合。记得我在教学“与别人和睦相处”一课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经历过的与同学和睦相处或发生矛盾的事,说说当时的情况及事后心里的感受等,并把它写成四、五百字左右的作文。学习“感受父母的爱”时,我让学生写写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学习“祖国的美丽风光”时,我让学生写写自己的家乡……

(2)与音、体、美、信息课的整合。学生最喜欢这一类课了,我作为班主任很少抢占这类课。一是不想剥夺学生的快乐时光,而是这样的课能为学生习作提供素材。每当上完这些课,我会偶尔让学生写一写《我最喜欢的一节课》、《我的微机老师》、《我新学了一首歌》、《体育课上的小风波》、《一道数学题》……把这些作为家庭作业既可调节每天写词语,背课文的单调乏味,又可以无形中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一箭双雕,何乐不为?

2.与学校活动整合。

为了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学校每学期都开展一些活动。如:汇操比赛、合唱比赛、庆祝“六一”或“教师节”、讲故事、演讲、每周一举行升旗、大扫除等等,这些都可以作为习作教学的契机。

3.与课余生活整合。

轻松快乐的课间十分钟、期盼向往的周六日、展示特长的二课班、迷人刺激的电脑游戏、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都是写作练习的沃土。

4.与自然资源整合。

我们生活在一个绚烂多彩,千变万化的世界,自然资源浩瀚无穷。特点分明的春夏秋冬、变幻无常的阴晴雨雪、姹紫嫣红的花草树木、活泼可爱的虫鱼鸟兽;有着纪念意义的节日:元旦、春节、元宵节、清明节、植树节、劳动节、端午节、儿童节、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母亲节、父亲节、家人的生日……这些都是习作练习的广阔天地。

(二)整合时间

以往的习作练习都是在课上进行的,由于课上时间有限,学生练习习作的数量质量都会受到制约,效果自然一般。我尝试把习作时间进行整合,语文课上可以写,其他课上(我还担任品德、班会、综合实践等课)也可以写,晚上家庭作业时间还可以写。这样一来,写作时间大大增加,数量和质量也会随着不断练习而“熟能生巧”。

(三)整合批改方式

当了好多年语文教师,大家已经习惯了学生写作文,教师批改作文的传统做法。长此以往,教师批作文批得筋疲力尽,百无聊赖;学生对于批过的作文看的眼花缭乱,不知所措。这种单一的批改方式费时费力换来的却是低效低质。相反在批改习作时如果让学生参与其中,大家互批互改,学生却是兴趣盎然,尽心尽力。如果我们把教师批改与学生互批相结合,既能提高兴趣,又能互相学习,还能减轻教师分担,更能提高习作水平,可谓“一箭多雕”。

(四)紧靠“跨越式”课堂教学模式让习作教学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