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描写秋天景色的古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描写秋天景色的古诗范文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就语文课来说,在教学中要注重言语的实践,引导学生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发展和丰富个人的言语水平,提高言语智慧。因此,语文教师要在课前对教材进行深度解读,并根据学生的言语智慧发展,创造性地设计和呈现三维目标的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需要,实现个人实践智慧的提升。
一、词语导入,唤醒言语知觉
上课伊始,通过听写课文中一组词语,唤醒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感知,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直接引入课文的重点段落。如,在教学《爱什么颜色》一课时,通过听写描写颜色的词语导入新课,再让学生一起边读词语边回想课文内容,在读中品味又多又美形容颜色的词语,这样不由自主地就联想起了课文内容主旨。这时,再让他们仔细观察这些描写颜色词语的构成,并仿照再说几个。这样以开门见山、直触主题的设计,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又很好地落实了丰富语言积累的教学目标。
二、激发想象,唤醒言语视觉与听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千百年来,人们传诵的古诗,言语积淀丰厚,艺术魅力独特,它总是把人们带入到最美好、最令人向往的情景中,使人陶醉在诗歌所描绘的意境里。我在古诗教学时,注重在视觉上营造诵读的环境与氛围。在绵绵春雨里教学《春晓》,在烂漫春光里教学《村居》,学生在吟诵之前早已身临其境,将雨声、乌鸦声、流水声作为背景音乐,激发学生的想象,营造诗中情景,同时创设人文环境,配合诗词让学生学习和了解诗人的写作背景,诵读相关的诗篇,让学生尽快入情入境。如,教学《宿新市徐公店》时,可让学生回忆诗人杨万里的《小池》。在诵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根据文本的描述展开想象,唤醒言语视觉与听觉。
三、丰富想象,加深言语的感悟和理解
在古诗教学中,要注重利用文内的插图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丰富他们的想象。如,在教学《宿新市徐公店》时,让学生观察书中的插图:金黄的油菜花,稀疏的篱笆旁一条小径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孩童在油菜花丛中东找西寻,分不清楚哪是黄花,哪是黄蝶,填补了学生经验的空白,使他们有更具体、更形象的对言语的感悟。让学生充分地读,反复地读,熟读成诵,在读中加深言语的感悟和理解。
四、培养语感,品味言语个性
在读中品味言语的韵律美。古诗特别讲究平仄、押韵,节奏感和韵律感非常强,具有声韵悠悠的艺术魅力。经过反复诵读,以声传情,声入心通,语感就自然形成了。让学生从轻重缓急的韵律中体会文章的音乐美,从抑扬顿挫的节奏中感受文章的情韵美。如,古诗《送元二使安西》描写的是朝雨润尘、客舍青青、柳树泛绿、天气乍晴的初春景象。诵读时的节拍划分: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诵读时,每拍的后一字平声适当延长,仄声稍加停顿,这样就很自然地体现出诗的音韵美和节奏美。前两句的朗读要亲切和缓,后两句的朗读要低沉慨叹,可表现出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与担忧。
在读中品味言语的含蓄美。我国文学特别讲究词句委婉、言语表达含蓄。在很多作品中,经常用可感触的文字来表现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思想感情,用准确有力的笔触、简练的语言把本意深深地藏在景语或情语之中。如,《别董大》是一首别具一格的送别诗,诗人在即将分手之际,含蓄地景中寓情:漫无边际的层层阴云,已经笼罩住整个天空,连太阳也显得暗淡昏黄,失去了光芒。只有一队队雁阵,在北风劲吹、大雪纷飞的秋冬之际匆匆南迁。诗人在这凄凉而又雄浑的景象中,送别这位身怀绝技却又无人赏识的音乐家。劝慰时,全然不写千丝万缕的离愁别绪,而是满怀激情地鼓励友人踏上征途,迎接未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朗读前两句时用低沉、浑厚语调读,后两句朗读要高昂、豪迈,这样就能表达出诗人对友人的劝慰和激励,以及诗人开朗的胸怀,也让学生感受到诗人那种浓浓的友情。
在读中感受言语的形象美。文学作品的突出特征是形象、感人。如,《桂林山水》充分体现了言语的形象美,从色彩、光泽和质地上突显了桂林山水的美。优美的语言富有诗意,描绘了风景如画的桂林景色,把这天下奇观生动、形象地展示在人们面前,使从未到过桂林的人们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心灵受到了美的熏陶。让学生反复诵读比喻、拟人和排比的句子,闭上眼,就会在眼前栩栩如生地展现出那奇、秀、险的山,静、清、绿的水;让学生反复诵读、品味这样的文章,他们会领略到其中的妙处,从而净化心灵,提高审美能力。教师要善于从课文中发现和挖掘这些审美功能,培养学生欣赏、热爱大自然的高尚美德,提高审美情趣。
五、抒写表达,提升言语智慧
在品读文本语言内容、了解文本语言表达形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欣赏图片,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加深对文字的理解。让学生借助想象,在宽松的氛围中进行尝试性表达,充分体现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这一语文课程核心理念。如,教学《三峡之秋》时,我让学生发挥想象,仿照课文的写法自由创作抒写片段,用自己手中的笔去描绘这美丽迷人的三峡之秋。有的学生这样描写了三峡秋天早晨的景色:“三峡秋天的景色美丽迷人,早晨露水闪烁,绿叶浸湿、新鲜而明净,真是美极了”;有的学生描写了三峡秋天中午的景色:“中午的三峡,金色的群山,奔腾不息的江水波光荡漾,充满了热烈的气息”;学生对下午和夜晚三峡风光的抒写更加优美:“下午的三峡,很快就会进入青色透明的黄昏,明亮的江水平静而轻缓;三峡夜晚的风光多美呀!火光在江面上摇曳着,长江沉沉欲睡。清冽的月光如瀑布素锦, 仿佛‘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雄奇壮美,显得宁静而神秘”。虽然学生抒写的简短,却能抓住一天中各时间段景色的特点,表达出了对祖国大好山河的热爱之情,提升了言语智慧。
六、拓展延伸,丰富言语积淀
语文课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提高审美情趣。课文《三峡之秋》尽管写的是三峡秋季一天中早晨、中午、下午、夜晚的景色,但从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却是作者对家乡、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因此,在这堂课的结尾,为了激发学生对三峡的热爱,对大自然的无限向往,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推荐阅读相关文章,使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审美熏陶。
描写秋天景色的古诗范文2
有了这样明确的解题指导,不少同学还是难得高分,这是为什么?本期,我们就从一道高考题出发,来看看如何提高景物赏析题的得分。
宁波中学 骆军英
【例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吴松①道中二首(其二)
晓路雨萧萧, 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 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 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 ①吴松:即吴淞,江名。
(1) 开头两句描写了怎么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分)
(2) 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5分)
以上是2012年高考语文山东卷的诗歌鉴赏题,两个小题考查的都是同学们对景物形象的鉴赏能力。
参考答案为:
(1) 描写了秋日清晨乘舟赶路时,江南水乡秋雨霏霏、风声萧萧、落叶漫天飞舞的景色,营造了凄冷、萧条、伤感的氛围。
(2) “孤舟”连接着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把诗人在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是全诗的线索;诗人以“孤舟”自比,融情于景,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
整理同学们的答案,可以发现,与参考答案相比,同学们失分的主要原因出在审题意识不高、概括能力不强和多元思维缺乏上。若能从这三方面出发,做到三管齐下,一定能提高景物赏析题的得分。
(1) 加强审题意识
第(1)题:“开头两句描写了怎么样的景色?”有同学回答:“描写了江南水乡秋天的景色。”这个答案虽然答出了“江南水乡”“秋景”,但显然没有达到“描写”的要求。这可能是这位同学描写能力不强造成的,但更可能是他审题意识不强,没领会“描写”二字包含的答题要求。
“描写”“概括”“分析”……这些词汇所蕴含的答题要求是不同的。“描写”要求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具体描绘,“概括”要求言简意赅地进行总结,“分析”则要结合诗歌文字展开。所以加强审题意识,把握题目中每个词语传递的命题者的考查目的,是答好题目的基础。
要想做到描写到位,就要尽可能地抓住能使画面丰满起来的元素,比如诗句中表示时令和时间的词、描写色彩和声响的话语等。在这首诗中,可以抓住“晓”“雨萧萧”“叶正飘”这些词,用自己的语言整合它们展现的画面,比如:开头两句描写了江南水乡的秋天清晨细雨蒙蒙、落叶飘零的景象。
(2) 提高概括能力
因为怕押不准采分点,有些同学会用大段文字来表述用几个词就能回答的问题,这样做只会影响得分。
比如第(1)题的第二问:“营造了怎样的氛围?”有的同学答:“诗人在傍晚的时候因为思念故乡,借助雁、鸟、鱼、孤舟、霜月、枫桥等意象营造触目皆是伤心的氛围。”“无论是萧萧的秋雨还是飘零的秋叶,也不管是傍晚在天空中疾飞的大雁还是在水中惊跃的鱼儿,还有那高悬的凄冷的月亮、孤零零漂荡的小舟,无不告诉我们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悲伤的氛围。”这样的答案虽然有文采,但严格来说是不能得分的,因为它们都偏离了“概括”的要求,不过考虑到这些同学已经读懂了诗歌的内容,阅卷老师也许会给1分的辛苦分。所以,在平时的训练中,必须加强概括能力的训练。
怎样才能将景物体现的特点概括到位?首先,着眼于诗句中的修饰词语,如数词、量词、形容词等,体会这些词语表达的情感。其次,用双音节词来表述。要想概括得全面,还可以将双音节词组合起来,比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
在回答这道题时,可以抓住“萧萧”这个词。我们学过“无边落木萧萧下”,知道“萧萧”表达的是肃杀、凋零的气氛,组合双音节词,可得:“营造了肃杀凋零、萧瑟凄凉的气氛。”
(3) 拓展多元思维
景物形象的作用,不仅在于表达诗人的情感、营造气氛,有时候,在诗歌的编排结构上也有作用。前者是内容上的,后者是形式上的,答题时不能只考虑内容,还要从形式上再确认一下。
比如第(2)题:“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有同学这样回答:“作者身在‘孤舟’,见到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景象,这些意象都给人以孤单漂泊无所依靠的感觉,表明了作者客居在外、漂泊无依、寂寞的思乡之情。”这个答案虽然结合全诗进行了分析,但只有内容上的,没有形式上的,只能得3分。
对于意象在诗歌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虽然不很常见,但并不代表没有。像山东卷这首诗,既然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景象都是诗人在孤舟上所见,那么,孤舟不仅寄托了诗人的情感,还作为线索串起了整首诗。
所以,在平时的训练中,同学们要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多元化思维,赏析景物形象时不要只着眼于情感、氛围,还要打开思路,从结构角度再审视一下,这样才能做到不遗漏要点。
【练一练】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度破讷沙① (其二)
破讷沙头雁正飞,辟鸟虒鸟泉②上战初归。
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
【注】 ①破讷沙:沙漠名。②辟鸟虒鸟泉:泉水名。
请从营造意境的角度,赏析全诗。
描写秋天景色的古诗范文3
纵观小学语文教材中安排的古诗教学,会发现很多地方是一课安排了两首古诗。而被编在一起的两首古诗,要么题材相近,要么内容相似,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那么,怎么进行两首古诗的同步教学呢?在十三年的教学摸索中,我初步归结了以下这样几种方法:
一、对比法
“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即便两首题材相近的诗也不会意境完全相同,且诗人的遣词造句功夫各有千秋,每一首都值得我们去探索。因此,可以进行对比式的同步教学,引导学生找一找两首诗有哪些相同之处,又有哪些不同之处?
就拿第五册《古诗两首》举例来说吧,这一课收集了《山行》和《枫桥夜泊》两首诗。这两首诗都是唐代著名诗人的作品,作者分别是杜牧和张继。《山行》是一首明丽、充满生气的秋景诗。写的是诗人在山中小路上行走所看到的深秋时节的枫林景色,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林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而《枫桥夜泊》则写的是一个秋天的晚上,诗人泊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忧愁的客子,使他领略了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同时也体现了羁旅者的孤子清廖的感受。两首诗都是在描写秋景,但体现的意境却不同,这是为什么呢?引导学生了解心情不同,就算看到同样的景物也会产生不同的感情,而这景物也就蒙上了不同的色彩,这就是借景抒情,把情融入景物中,情景交融。
二、自学法
自学法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此习惯将使学生终身受用。在教学两首古诗时,可以一首诗为引做点拨,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另一首诗则可以放手让学生以学习第一首诗的方法去自学。《游园不值》和《宿新市徐公店》是第十册《古诗两首》中的内容。在教学《游园不值》这首诗时,可以引导学生从了解诗题、诗人开始,然后抓重点字眼理解诗句,如“应怜屐齿印苍苔”一句中的“怜”为“爱惜”之意;“屐齿”可联系课文插图来认识,而此句中最有特点的是“印”的用法,由原来的词句用做了动词,可以将这种用法为学生今后学古渗透。这首诗中的千古名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作为重点研读的对象,指导想象:满园春色将是怎样的一幅景象?而“满园春色”,作者为何只写“一枝红杏”?推敲琢磨后,学生深有体会,这种写法既体现出了这枝红杏争春惜春的生命力,又给读者留以无限的想象空间,可谓是“以小见大”呀!这样,诗的情、景、境就全都展现在了学生面前。
教师这时引导学生说一说刚才学习这首诗所用的方法——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晓诗意,入诗境,悟诗情。而理解诗意时遇到不理解的重点字眼,可以采用联系上下文、观察插图、查资料、加上想象等方法进行。
三、互补法
互补法适宜学习两首从内容上可以是互通有无,交相辉映的诗。苏教版小语第十册最后一组《古诗两首》中安排了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和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两首诗。两诗都是写西湖美景,但一个是晴天里西湖潋滟令人惊艳,“无穷碧”“别样红”色彩艳丽,令人遐想;而另一个则是写雨天的西湖——令人惊奇,一场骤雨,被一句“白雨跳珠乱入船”演绎得活灵活现。教学时,将两首诗同步教学,引导学生体会晴天的西湖如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般顾盼生辉,雨天里的西湖又如一个豪爽侠士般,斩钉截铁。
由此还可在理解中鉴赏,而不只是简单地理解诗句的意思,更可以由此拓展出诗人的文风特点。杨万里的诗以风格纯朴,构思奇巧著称;而苏轼的诗则豪迈奔放、笔力纵横,在这两首诗中都可窥一斑。
以这种方法教学的还可以是《望洞庭》《峨眉山月歌》这一组,两诗都是写秋天月夜下的山水风景,写法上却各具千秋。
描写秋天景色的古诗范文4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单元教学 人教版
【中图分类号】G623.24
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从三年级开始向学生提出习作的要求。如何顺利的引导学生进入习作的殿堂?笔者认为,可以在单元教学中组织习作活动,教学过程包括单元导读、阅读教学、主题收集、作文指导四个部分。
一、借题发挥:通过导语指明写作的方向
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从三年级上册开始,每组单元前设计了专门的版面安排了导语内容。如第三组的导语:现在正是金秋时节。我们已经看到了它缤纷的色彩,听见了它美妙的声音,分享了它带给我们的欢乐。让我们随着课文的学习,进一步发现它的美丽,感受它的美好,并用手中的笔,描绘我们心中的秋天。导语还配了一幅精美的图画。笔者在教学时先引导学生朗读单元导读,告诉学生这一单元的主题是“秋天”,向学生提出任务:仔细观察秋天,可以观察植物的变化,可以观察动物和人类的活动,可以观察天气的变化。可以到田野找秋天,可以到公园赏秋景,可以在放学的路上甚至可以在校园寻找秋天。可以看景色,可以听声音,可以闻秋天的味道,更要问和想。布置学生收集秋天的文章、诗歌,时间为两周。
二、借水行舟:通过仿写,学习并运用写作的技巧
儿童学习语言,离不开大量的、有意识的模仿和迁移。这种基于“模仿和迁移”的写,即通常所说的“仿写”。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模仿尤其重要,从模仿中学习写作的方法。
1.修辞方法的学习与运用
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三年级教材中有很多种修辞手法。然以三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为例。这一组教材安排了两首古诗,三篇文章。文章为《风筝》、《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秋天的雨》一文有大量的拟人句,如: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我告诉学生“你挤我碰”、“争着”,是人的动作。课文写“橘子柿子”会“你挤我碰”、“争着”,是把“橘子柿子”当做人来写,这样的修辞手法叫拟人。接着,我出示了如下练习: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改成拟人句)学生喊出: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我进行肯定后,又告诉大家:改拟人句,也可以给蝴蝶(动物、植物等)加上人的心情或语言。学生又把句子修改成:蝴蝶开心地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2.描写方法的学习与运用
《风筝》一课借助人物的神态描写、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的不同心情。如:“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我引导学生模仿这一写法,描写自己打针时的心情。有学生写下了如下的句子:“老师带我们去打针了。我的心就像打鼓一样怦怦地跳了起来。看见针扎进别人的胳膊里,我觉得自己的手臂也疼了起来。我赶紧移开目光,安慰自己:没事的,我很勇敢,可我的腿却不争气地抖了起来。”
3.段落结构的学习与运用
《秋天的雨》第2、3两段采用先总后分的写法介绍了秋天缤纷的色彩和丰收的景象。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用“秋天来了,到处瓜果飘香”为总起句介绍果园的景色。
4.谋篇布局的学习与运用
还以《秋天的雨》为例。课文第一句写道:“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我引导学生想象:秋天还是什么?学生说:秋天是一位神奇的魔术师。秋天是一位音乐家……
三、厚e薄发:收集写作主题,丰富表达形式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积累是表达的基础。引导学生积累大量的优美词句片段,这是发展学生语文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但积累要有针对性。仍然以人教版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为例。在学习这组教材的两周时间里,我引导学生专门积累描写秋天的文章、诗歌,逐渐习得写法。
四、对症下药:针对性指导训练,打开写作的思路
笔者按照《教师教学用书》提供的一种方法,指导学生习作:先让学生阅读习作要求,再了解童话的体裁特点(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具有丰富的想象力),确定习作的主人公,及它们之间发生的故事,强调要通过故事来讲述一个道理,但道理可以直接点出来,也可以流露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最后让学生学习写作。结果发现真正会写的只有一名学生。
描写秋天景色的古诗范文5
1. 朗读吟诵,想像画面
课文的语言精炼,内容丰富,教师要引导学生读好课文,让学生在读中想,想中读,反复吟诵,要在眼前能呈现出文字所表达的具体形象,能把文字描述的内容想像出一幅幅的画面,为画面中的人物,赋予动作、语言和情感,把静止的画面变成动态的过程。这样朗读有感情,才能进入课文描写的情景之中。如:教学《游子吟》这首古诗时,在学生读熟诗文后,我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看到了什么?学生说看到了一位老母亲在缝衣服。我问为谁缝的,理解“游子”一词,远走他乡的人(儿子),接着想象怎么缝的,为什么?母亲是怎么想的?儿子看到这里会怎么想,会说些什么?通过一连串的想象,引导学生理解伟大的母爱,是用什么都无法报答的,从而理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一诗句。之后,我播放音乐让学生在伴着音乐进行朗读,学生读的入情入镜,完全表达出了对古诗文的理解。在想象和朗读中学生的理解了语言,体验了情感同时也掌握了理解古诗文的方法,提高了理解语言的能力。
2. 抓住特点,赏析语言
语言的表达首先是学习与积累,这不能强加给学生,而是要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在欣赏中学习、积累与运用,从而使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发展。
在教学《落叶》一课 “秋风起,天气凉了,树叶黄了。树叶从树枝上一片一片的落下来。” 这一描写树叶落下情景的句子时,学生对于句子的理解不难,但从中体会秋天的美景十分不易。我们的孩子生在农村,山坡上有各种各样的果树,公路两旁用不同种类的绿化树,落叶的情景是孩子们经历过的,但是没有语言进行描述的能力。在教学中,我首先调动孩子们的经验积累,让他们回想一下树叶一片一片的从树枝上落下来的样子,再让他们进行联想,这种样子是动的,像什么?学生回答:“像蝴蝶。”我追问:“像什么样的蝴蝶?”学生回答:“像飞舞的蝴蝶”、“像五颜六色的彩蝶在飞舞,”还有学生说:“ 像飞翔的小鸟。” ……我接着说:“我们能用一个完整的句子把这种情景表达出来吗?”我出示了这样一个填空:秋天到了,天气凉了,树叶从树枝上一片一片地落下来,像( )。学生完成的句子:秋天到了,天气凉了,树叶从树枝上一片一片地落下来,像(五颜六色的蝴蝶在空中飞舞);秋天到了,天气凉了,树叶从树枝上一片一片地落下来,像(快乐的小鸟在空中飞来飞去);秋天到了,天气凉了,树叶从树枝上一片一片地落下来,像(秋姑姑送来的一张张丰收的喜报)……我让孩子们读着,闭着眼睛背着自己的作品,想象着作品中描绘的情景,我问孩子们,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受?孩子们说,景色太美了!我自己太棒了!从孩子们的话语中可以看出他们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他们喜欢这些语言。我接着说:“你们确实太棒了,你们把我们看到的自然现象,与自己知道的和看到的特别美的事物联系起来,用(什么)像(什么)的句式表达出来,使自然现象、情景更美,真了不起!以后我们就可以用这种方法来描述事物。” 这几句话,目的在于一是鼓励,二是帮助他们总结表达的方法,为后边的应用做好铺垫。就这样,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联想成功地积累、运用了语言。
3. 利用插图,再造想像
课文中的插图大都紧密配合课文的重点部分,教学中利用插图、或启发学生或生动形象地状景,或绘声绘色地叙事,栩栩如生地写人,或身临其境地谈感想,通过再造想象让学生把话说具体。比如《小白兔和小灰兔》一课,课文中主要写了小白兔和小灰兔到老山羊家,小灰兔接受了老山羊送的白菜,吃完了又去要,小白兔不要白菜要菜籽,还送给老山羊一车。对应第一幅图的只有简单的人物语言描述,而人物的动作、神态很有趣,但文中却没有文字描述,抓住这一语言空白引导学生抓住画面中人物的动作、神态进行细致观察,推测出他们的语言和心理活动,想一想小白兔为什么要菜籽,还会说什么?看小灰兔的眼神它又会想什么,心情怎样?同学们经过想象,在小小白兔会说:“您年纪大了,种菜那么辛苦,还是留着你自己吃吧,你给我一些菜籽我自己去种。”山羊爷爷高兴地送了小白兔一些菜籽。有的说,小灰兔撇着嘴斜着眼看了小白兔一眼,心里想:给你菜还不要,真傻,我赶快把菜推回家就可以吃了。于是说了声谢谢,推起白菜就跑了。最后一幅图同样,文中只写了在路上小白兔和小灰兔的对话,画面中小白兔用劳动换来丰收后的那种高兴的心情小灰兔听了小白兔的话,看到了送菜的场面惭愧的心情都没有表达出来,于是,我仍然抓住画面上人物的神态动作引导学生猜想他们的内心活动和语言进行再造想像。就这样,同学们通过观察图,进行再造想象不仅是表达的内容更加丰富了,同时也加深了情感体验。4. 联系生活,入情入境
生活是知识的源泉,生活是想象的基础,生活是儿童想象的活素材。教师只有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积累,体验课文描绘的情境,使语言文字在头脑中形成鲜明具体的图像,启发学生去观察、思考、想象,才能培养学生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能力。如《小摄影师》中,表现了高尔基对小男孩充满了关心、爱护,在百忙中抽出宝贵的时间让小男孩拍照。在《小摄影师》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回味那些描写:“仔细打量、摆弄了很久很久、一定让他进来”等。启发学生对小摄影师的结局进行扩展想象,“小摄影师第二次能找到高尔基吗?能给他照到相吗?你能想象他照到相后说些什么,想些什么吗?”使学生通过对《小摄影师》的结局补充和扩展想像。
5. 添补空白,感知理解
描写秋天景色的古诗范文6
雁,《现代汉语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鸟,外形略像鹅,颈和翼较长,足和尾较短,羽毛淡紫褐色。善于游泳和飞行。”
雁属候鸟,是人们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禽类。古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赋予了雁以许多人格化的象征意义,使之成为古代文学中一个重要的文学意象。
雁在古诗中主要有两种意象:一是寄托对故乡的思念。如范仲淹的《渔家傲》,首句是:“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异”字领起全诗,表现出边疆与家乡苏州秋色的差异,引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雁朝衡阳飞去了,诗人却只能长留边疆苦思家乡。末句写道:“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诗人夜晚因思念家乡而难以入眠,想到雁儿都回南方去了,自己什么时候能像雁儿一样回归呢?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归雁入胡天”中的“归雁”也是取的这一意象。二是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如杜甫的《孤雁》中有四句:“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写此诗时,诗人带着家人远离成都,滞留夔州。杜甫晚年多病,处境艰难,朋友又大多失散,他因此感到无比的痛苦。看着眼前的孤雁,诗人感觉自己就和它一样,离群落单。诗人通过描写孤雁和它那念群的叫声,表达出对友人的无限思念。
一些同学在默写古诗词的时候,经常把“燕”和“雁”搞混。究其原因,是缺乏相关的语言文化常识,不能准确理解这两个字的文化内涵,在背诵的时候死硬背。
雁,《现代汉语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鸟,外形略像鹅,颈和翼较长,足和尾较短,羽毛淡紫褐色。善于游泳和飞行。”
雁属候鸟,是人们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禽类。古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赋予了雁以许多人格化的象征意义,使之成为古代文学中一个重要的文学意象。
雁在古诗中主要有两种意象:一是寄托对故乡的思念。如范仲淹的《渔家傲》,首句是:“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异”字领起全诗,表现出边疆与家乡苏州秋色的差异,引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雁朝衡阳飞去了,诗人却只能长留边疆苦思家乡。末句写道:“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诗人夜晚因思念家乡而难以入眠,想到雁儿都回南方去了,自己什么时候能像雁儿一样回归呢?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归雁入胡天”中的“归雁”也是取的这一意象。二是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如杜甫的《孤雁》中有四句:“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写此诗时,诗人带着家人远离成都,滞留夔州。杜甫晚年多病,处境艰难,朋友又大多失散,他因此感到无比的痛苦。看着眼前的孤雁,诗人感觉自己就和它一样,离群落单。诗人通过描写孤雁和它那念群的叫声,表达出对友人的无限思念。
由于大雁入秋即南徙,因此雁是秋景中的常见意象。比如韦应物《闻雁》中的“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李白《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的“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等。
燕,有两个读音,一个念yDn,一个念yn。读yn时,《现代汉语词典》里这样解释:“鸟,嘴短而扁,翅膀尖而长,尾巴分开像剪刀。捕食昆虫,对农作物有益。春天飞到北方,秋天飞到南方,是侯鸟。”在人们的心中,燕是春天的信使,因此“新燕”是描写早春景色的诗歌中的常见意象。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葛天民《迎燕》中的“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等。
家燕是一种典型的候鸟,在越冬期间,其行踪不仅遍及东南亚,还远达澳洲北部。在茫茫大洋上,它们沿着岛链向南飞去,有时两三天不吃食物。当年出生的小燕子有的因为耐力不够,夭折在飞行途中。它们有着惊人的记忆力,每年返回故居重入旧巢的几率极高。动物学家作过统计:老燕回旧巢的几率为47.1%,头年幼燕的回巢率为16%,有的燕子竟能连续四年返回旧巢。所以,每当燕子飞回来时,人们总有一种“似曾相识”的亲切感。正如晏殊在《浣溪沙》中所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