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审批系统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审批系统范文1
中图分类号:TP30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27-6590-02
Explore For Construction Model of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System of Networks
HUANG Jian-qiong
(Fuzhou College of Foreign Studies and Trade, Fuzhou 350018, China)
Abstract: Construction of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system of networks is an important project for 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at present.This paper analyses the user needs and operation model of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system of networks, and does a preparatory research for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line of this system.
Key words: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system; data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各级政府的电子政务建设也不断完善,当前电子政务的重心已经从早期的信息、传输文件向决策支持和网上办事转变,政府部门的许多业务工作从服务窗口走向网络。网上审批系统是当前电子政务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网上审批系统,政府部门可以在线审批信息,在线对民众或企业申请的业务事项进行审批,还可以在线告知用户未通过审批的理由;民众或企业则可以通过该系统在线浏览审批政策、在线办理审批业务,从而改变原先的到设立在各地的行政审批大厅办理业务的方式。在线办理可以节省用户办理的时间,可以以最快的速度获取审批信息和当前的审批状态。网上审批系统的建设将使审批工作透明化、规范化,将进一步提高行政审批部门的办事效率并减少行政办公成本,从而更好的为民服务。
网上审批系统是一个功能强大的行政审批系统,此外由于许多的行政审批涉及多个业务部门的联合审批,这也决定了系统具有复杂性等特点,探析网上审批系统的建设模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网上审批系统用户需求分析
网上审批系统的用户涉及民众、受理工作人员、审批人员等,每个用户对系统都有着不同的要求。民众用户是审批业务的起点也是终点,民众用户的主要需求包括在线查阅审批信息、咨询审批业务、填写审批资料、查询审批进度等;受理工作人员是审批业务中的关键,起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受理工作人员的需求包括接收用户递交的审批申请、验证审批资料并初审、回复审批咨询、对不符合审批要求的申请予以退件处理并告知退件原因、对符合条件的审批申请交由审批领导处理等;审批人员是政府的代言人,是审批业务的决定者,审批人员的需求包括在线审批业务、电子签名等。
2 审批系统业务模型分析
传统的审批业务一般过程为民众到政府设立的审批大厅向业务工作人员咨询审批业务流程,然后按照审批业务的流程要求提供纸质材料并在审批大厅填写审批表格,之后挨个部门找相关审批人员签署意见或盖章,许多的情况下出现审批人员因各种原因没有及时找到,整个过程极其繁杂。而网上审批系统的建设使审批过程的大部分工作通过网络实现,民众可以直接在线查询审批流程、在线填写表格、在线查询审批业务进度等。但是在线的业务处理并非万能,在实际的业务办理过程中可能还涉及到递交纸质材料,此外由于文化的差异,许多的民众不会上网更谈不上网上申请审批业务了,所以网上审批系统的业务模型必须充分考虑各种因素,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审批系统的业务模型有以下四种:
1)在线办理模型:民众用户的审批申请全部通过网络实现,通过在线注册用户名、在线填写审批材料、缴纳相关费用等,直到审批结束为止。
2)窗口受理模型:在线模型虽然可以大大提高业务办理效率,但必须充分考虑文化程度低的民众用户,所以传统的窗口受理方式必不可少。在窗口办理模型中,窗口受理人员起到了代办作用,受理人员根据民众用户递交的材料在线输入到审批系统中,然后交由审批系统进入下一个环节处理。
3)在线办理和窗口办理相结合模型:如果审批业务必须当面提交纸质材料等信息,则部分工作在线办理,而提交纸质材料等工作则需到窗口直接办理。
4)代办模型:审批系统可以通过代办人员进行办理,民众用户到相关代办点,把材料交给代办人员,然后签署代办协议,之后的审批申请全部由代办人员代办处理,在整个审批申请过程中由代办员反馈申请进度和审批信息。在审批系统中专门开辟代办员通道,代办员可以通过在线办理也可以到指定的窗口办理,代办员是行政审批部门委托的代办人员。
3 网上审批系统体系架构
网上审批系统以电子政务标准体系为指导,必须充分考虑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此外还要考虑今后系统的进一步扩充和移植。结合目前的大型系统建设经验,网上审批系统可以考虑基于J2EE架构,采用面向组件三层结构的B/S模式。系统中采用先进的Web Services技术,为系统的跨平台移植奠定基础。
网上审批系统的网络体系必须分两部分,即外网公共服务平台和内网审批工作平台,内外网予以物理隔离,这样可以增加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整个系统以“外网审批申请――内网审批办理――外网信息反馈”为建设模式。相应的系统运行模式可以分为三层,分别为物理层、数据层和应用层,数据维护和系统管理贯穿整个系统的所有层,是系统安全运行的保障。网上审批系统的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系统由物理层、数据层和应用层构成,各层的作用如下:
1)物理层:物理层位于系统的最底层,由软硬件系统和网络系统组成,它直接面向实际承担数据传输的物理媒体,是系统业务的支撑。
2)数据层:数据层是审批数据存储的仓库,包括网上审批业务各类主题数据库,数据层是数据的提供者,也是数据的目标存储地,数据层整合所有业务数据库,建立审批业务数据模型。
3)应用层:应用层面向用户,是用户和数据库交流的窗口,是一个网上的虚拟审批业务申报大厅。应用层包括信息咨询、用户身份认证、工作人员权限管理和配置管理、信息、数据交换及审批申请等。民众用户通过应用层进行身份注册、查询审批信息、申请审批事项,政府工作人员则在应用层进行业务受理和审批工作。
网上审批系统的建设将进一步改善和规范政府行政审批过程,有助于实现行政审批业务的电子化和网络化,通过网上审批系统这个窗口,有助于提高政府为民办事的效率、增加审批工作的透明度,并自觉接受公众的监督。由于网上审批系统涵盖的范围广,且存在跨部门联合审批、业务量大等原因,整个系统是极其复杂的,本文对该系统的建设模型进行了初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陈育武.基于Struts框架的电子政务审批系统[J].广西轻工业,2007(5):58-59.
[2] 张千帆,殷程亮.网上行政审批系统研究[J].商业研究,2005(24)48-52.
[3] 党兰学,郑逢斌,杜莹,梁文娟.基于规则的网上审批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微计算机信息,2006(6):143-145,192.
审批系统范文2
关键词:发文审批;电子政务;公文流转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各类信息化技术手段不断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办公效率,对行政办公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发文审批系统是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开发与应用已经成为各级党政机关政务信息化的主要内容。由于政务办公的特殊性和公文的严肃性和规范性,发文的审批环节也是公文流转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本文主要对基于网络的发文审批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分析和研究。
1 党政机关发文审批系统的介绍及其重要性
电子政务是借助电子信息技术而进行的。政务专门指党政部门和管理和服务活动,电子政务的直接含义就是行政机构运用现代网络通讯与计算机技术、将其服务职能通过精简、优化、整合、重组后到网上实现,打破时间、空间以及部门分隔的制约,提供一体化的高效、优质、廉洁的管理和服务。电子政务的广泛采用最大限度地提高办公效率和改进办公质量,缩短办公周期,随着政府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完备,各类应用系统开始受到各级政府机关的重视,开发重点主要侧重于公文信息化、公文流转、交互式审批等工作领域。因此,改革传统办公模式,开展电子政务,使公文拟稿、核稿、审批和管理过程电子化、信息化。通过统一办公规范,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实现公文管理信息化已势在必行。
一个公文的发出要经过拟稿,审批,修改、会签等多个步骤,传统的发文审批流转方式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同时也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纸张,可以说,传统的发文审批处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办公的需要。因而,基于网络的电子公文自动化系统就成了人们的所需。电子公文自动化系统既是传统公文处理方式的延伸,可以利用网络的交互性,满足办公流程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它也是对传统公文处理方式的改进,通过对公文流转路径的确定,提高了个人的工作效率,明确了每个办公人员的岗位职责,并且大大降低了办公成本。
2 发文审批系统特点
传统的发文审批流转模式主要以纸介质为主,给公文的传递、审批、归档、查询等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基于网络的发文审批系统能根据用户提出的公文流程,在系统环境上自动实现发文审批流转各环节的处理活动,能对整个工作流程实时跟踪和对修改审核信息进行记录。并能按照有关规定,自动地报告公文在处理过程中的状态,能完成党政机关内部和对外公文的起草、审批、签发、、查询等发文处理工作。发文审批有以下几个特点:
(1)公文的可操作级别不同。发文审批中必定要流经许多的办公人员或者各级领导。在这个过程中,每个经手的人员或者领导的权限应该是有所不同的。所以在流转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层次、级别的办公人员而言,公文的可操作程度不同。
(2)系统的操作对象是行政公文。对做出的可以影响单位和型号工作的决策必须能够具有责任追查的功能。对信息数据的传输、交换及其处理对其处理对安全的要求也就格处的高,要更加周到全面地考虑到数据在各方面(权限、传输)的安全措施,而这也就要求系统提供一种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实现真实政务的再现有解决手段。
(3)流程复杂多变。发文审批流转业务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中间经过起草、审批、会签、核稿、签发、等多个阶段,一个公文流转的过程就是一个决策的过程,这个决策涉及到不同职务级别人员之间的协作。
(4) 安全级别较高。在电子政务公文管理系统中,不仅涉及到数据的网络传输,还涉及到各类密级的文件、决策与批示的处理过程,而对这类信息的破坏,不仅会对信息发出者造成影响,对信息的篡改更有可能对整个单位的稳定、生产任务造成影响,因此不仅要确保用户身份的正确性,还要保证数据传输过程中数据本身的安全。
3 系统需求分析
3.1 发文管理业务分析
发文管理主要包括公文的起草、校核、会签和领导审批签发等程序。机关发文一般流转程序为:首先由拟稿部门工作人员负责起草;起草完毕,送拟稿部门相关领导进行校核,如果需要相关单位会签,送相关单位领导会签;校核(含会签)完毕后,交秘书审核,审核通过后,转呈相关所领导审批签发。已经经所领导审批签发过的文稿,送至机要室登记编号、排版制文,在印发之前排版清样可由拟稿人再做校核。拟稿人经校核对文稿确认无误后,交机要室印发。
3.2 发文办理流程简介:
(1)拟稿(起草)。根据工作需要,需以我单位党、政、工、团的名义对外发送或对内下发的公文,按各机关职责分工,由相关人员拟稿。同时,按规定填写发文办理单。
(2)核稿(校核)。各机关拟写的发文稿,应先送部门领导核稿并签署意见,需要有关部门会签的,应做好会签工作。
(3)审核。各类发文稿件在送所领导签发之前,先由秘书进行复核。
(4)签发。以党委名义发文,一般由党委书记签发;以单位名义发文, 一般由分管业务的单位领导签发;以工会名义发文,由所工会主席签发;以团委名义发文,由所团委书记签发。
(5)发文登记。经单位领导签发后的公文,由机要室统一登记编号并将有关数据准确著录,按公文规定的格式排版并打印清样。
(6)校对。排版的清样,由拟稿者再进行校对。校对无误后,校对人应签署姓名,以示负责。
(7)制文。校对后的文稿交由机要室制作成正式公文。
(8)分发。正式公文制成后,机要室按照发文办理单的要求报送给主送单位和相关抄送单位。
发文办理功能需求:
(1)发文管理系统应实现文件起草、领导签批、文件签发、字号编写、公文类型、文头选择等各项发文管理工作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2)提供文件的流程监控,可以随时监控到文件的流程位置。
(3)提供文件的审批情况监控,可以随时掌握该文件的审批、流转情况,即那些人已办理,那些人还没有办理。
(4)提供对审批意见的动态选择功能,可以预设一些简单、常用的审批意见模式。
(5)提供信息提示功能,可以及时提示系统是每个用户是否有待办信息。
(6)提供痕迹保留功能。每一个工作人员对文稿的修改,系统会对其所作的修改进行痕迹保留。
(7)提供红头文件格式的模版,便于拟稿人将文稿套用相对应的红头文件。
4 系统的详细设计及实现
4.1 发文稿纸的选择
发文稿纸的选择是公文(发文)审批系统的第一个环节,它不仅决定了公文的版头,还决定了公文的签发流程、签发人和公文的用印。我单位的发文版头有多种形式:按发文单位数量分有一家单位发文,二家单位联合发文和多家单位联合发文。按发文种类分有行政发文,党委发文、工会发文等。
我们在系统的发文稿纸的选择页面中,列出了所有我单位公文发文稿纸的全部类型,供拟稿人选择,并且在以后的流程中我们还设计了与发文版头相对应的公文模版供拟稿人使用。
4.2 拟稿
承办人草拟公文应依照发文稿纸的内容填写有关项目,按规定的电子公文格式或稿纸撰写内容。
标题。一般由发文单位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此字段为必填项。
公文文种。就是公文种类,有决定、命令(令)、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纪要十种。此字段为必填项,拟稿人根据文件内容在字段中的下拉列表中选择。
会签。公文内容所涉及的有关部门对公文进行审核的必要程序。内容涉及其他部门的,必须经有关部门会签,由拟稿人负责。会签步骤涉及人员未明确签署意见或会签意见不一致的公文不得印发。此字段为必填项,拟稿人根据文件内容必须选择是否需要会签,如果选择会签,流程会在本部门领导校核后进行会签程序。
密级属性。公文必须标注密级属性,包括机密、秘密、核心商密、普通商密、内部或公开六种情况。此字段为必填项,拟稿人根据文件内容在字段中的下拉列表中选择。
保密期限。拟稿人根据文件内容和密级填写相应的时间年限。
紧急程度。公文送达和办理的时限要求。根据紧急程度,公文应当分别标注“特急”,“加急”,“一般”三种情况。此字段为必填项,拟稿人根据文件内容在字段中的下拉列表中选择。
主送单位。公文的主要受理单位。此字段为必填项。
抄送单位。除主送单位外需要执行或者知晓公文内容的其他单位。
上传公文。是拟稿人将草拟的公文上传到系统中。在编辑文件列表中将上传的文件显示出来。并且有编辑、删除、查看三个功能。
4.3 文件的批示
文件的批示包括主办部门核稿、相关部门会签、秘书审核和领导签发多个环节。
4.4 文件修改的历史记录
在文件的历史版本中,只要某环节的负责人对文件进行了修改,就会留存该负责人修改的版本并留有修改痕迹。
4.5 查询
发文流程的查询可以按照文件编号、拟稿人姓名、拟稿部门、标题、密级等多个字段查询,即可以单独查询,又可以组合查询。
4.6 公文的传阅
在公文传阅单里逐项登记公文的相应信息,并按照发文稿纸中的传阅范围传阅,并能看到文件的传阅名单和传阅情况。
5 发文审批系统的应用
5.1 提高工作效率
以前公文处理主要依靠的是拟稿人,一份文件从拟稿到下发,文件流向靠文件登记薄跟踪,呈送批转靠送,下发文件靠通知,效率不高。遇到领导出差等情况,文件处理速度就更慢了。而发文审批系统运行以后,所有的办文流程全部通过网络实现,只需系统中通过鼠标点击,即可完成拟稿、核稿、会签、签发、传阅等诸多环节,拟稿人还可通过流程跟踪随时监控文件流向,对文件进行催办,保证文件不积压、不拖延、不耽误。
5.2 规范流程
系统通过程序控制,保证了公文处理严格按规定的流程进行。在纸质办文时代,为图方便,有些文件的拟稿人会直接把文件发送给核稿人甚至签发人,扰乱正常办文秩序,反而致使办文速度更慢。而在本系统中,程序是设定好的,一般情况下,任何节点的操作人都不可以跨节点操作,这样就用程序规范了流程,保证文件在控制范围内有序办理。
5.3 修改历史可追溯
在纸质公文时代,文稿从拟稿人流经各级签阅部门直至领导,他们都可能根据自己的意见对文稿做出修改,修改后的文稿,只能根据保留的原稿,通过修改人的笔迹才能判定是谁做的修改,日后追溯更加难以判定。而在系统中,传送的都是电子文档,各操作人修改的都是电子文档,修改痕迹得以保留,方便日后追溯查询。
5.4 促进节能减排
以往印发纸质文件时,不仅需要拟稿人打印底稿,还要专人负责打印、复印、装订、分发,造成了纸张和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而通过系统办理公文,只需选择用户定向发送,接收用户即可上网办理、查阅,节约了人力资源和大量纸张,节能效应非常明显。
6 结论
发文审批系统在我单位的应用,收到了很好的实际效果,满足了我单位发文审批网上流转的需要。该系统与收文流转系统一起,成为我单位OA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实现了我单位收、发公文的无纸化办公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迪 陈晖.基于工作流的高校电子公文流转系统设计与实现.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15)
[2] 谭菊梅 王东.用工作流实现公文审批流转.金属材料与冶金工程.2010(6)
审批系统范文3
业主:佛山市纪委监察局
开发建设单位:深圳太极软件有限公司
项目类型:业务管理平台
一、建设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建立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本身是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适应新形势要求、加强和改进行政监察工作的创新之举,同时,又是一个有力抓手,以此为契机,将提高我市电子政务建设水平,推动行政管理创新,改善行政管理和行政服务。
1.建设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将提高行政监察工作成效
从过去的工作实践来看,促进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能更多地是通过查办投诉举报,即通过事后监督的方式来实现的。由于人力资源有限,行政监督很难做到全面、客观、到位,工作效率也不够高。南海806案件的教训之一,就是对行政审批的监控不到位,为不法工作人员失职渎职留下了空间。如果建成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对每一项行政审批办理动态进行公开,进行数据视频、实时、全程和自动监控,将实现行政监察工作手段的创新,使监察方式由事后监察变为事前、事中、事后监察相结合,有效防治利用审批权进行权钱交易的腐败行为。同时,电子监察系统能够对超期限审批自动进行预警纠错,对行政效能进行综合考核和评价,可以提高行政审批效率,改进行政服务,有力推动政府的效能建设。
2.建设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将加快形成运作规范、统一高效、权责对称的行政管理体制
佛山行政区域调整后,实行了新的行政管理体制。由于历史的原因,当前的行政管理体制还未能完全理顺,达到协调高效运作的效果。市、区审批事权不明晰,各区审批事权不统一,审批实施标准不一致,行政管理存在混乱现象。市直行政机关向各区下放行政审批事项以后,由于缺乏便捷的管理手段,难以对下放事项审批实施有效监管,解决不了权责不对称的矛盾,削弱了简政放权积极性,并为进一步下放审批事权带来了更大阻力,从而降低了简政放权的政策效果。通过建设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可以明晰审批事权,设定审批程序、审批时限、审批条件等审批要素,规范、控制审批权力,实现行政审批网上实时在线监督,使下放事权“看得见、管得住”,逐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行政审批监控机制,保证事权下放到位,办理规范。同时,实时共享行政审批信息资源,可以在权责统一的前提下创新行政审批方式,回应各区要求进一步下放审批事权的呼声,促使行政审批关口继续向行政管理基层、向经济建设前线移动,推动形成“同城生活、同城便利”政务环境。
3.建设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将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近年来,佛山市先后进行了三轮以精简审批项目为主要内容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同时,还积极简化行政审批程序,探索推行并联审批制度。但从外地和佛山市的改革实践来看,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手段,改革成果很难巩固下来,改革在各种阻力影响下,往往难以取得预期效果,甚至最后流于形式。建成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可以设定电子程序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成果固化下来,控制审批设定、审批办理等权限,简化监督管理工作;并通过建立行政审批数据共享平台,进一步优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限,提高行政服务效率。
4.建设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将推动电子政务建设上新台阶
过去几年以来,以建设部门业务系统为主要内容,佛山市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改善了行政管理,降低了行政成本,促进了依法行政。但是,目前佛山市电子政务发展、应用水平仍然不高,信息资源缺少整合,部门之间不能共享应用系统和信息资源,形成了若干“信息孤岛”,大量信息资源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利用,电子政务的功效远未真正体现出来。如果以建设电子监察系统为突破口,可以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通过制订全市统一的数据技术规范,整合市、区两级行政部门的审批业务信息采集,建立统一、集中、实时的政务信息数据中心,推动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和应用,必将推动全市电子政务建设步上新台阶。
二、业务需求背景
佛山市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以下简称电子监察系统)是建立在行政审批平台之上的应用系统,基于法定的职责,其功能和运用相对独立。通过电子监察系统建设,促进行政审批业务系统的改造和建设,整合形成统一的行政服务电子平台。建立电子监察系统任务本身不包括各行政审批实施机关内部的行政审批业务系统开发。在监督深度上,系统不必将单宗审批办件的整个业务流程纳入监督,重点关注接件、受理、审核、办结(发证)等业务环节,网上实时监督以行政审批单位为责任主体。行政审批发生过错的,以审批单位相对固定的联系人为预警对象,需要追究责任的,可通过事后监督进行调查处理。
电子监察系统建设项目通过监察系统数据采集加工、监察功能开发,促进行政审批业务系统的改造和建设,整合形成统一的行政服务电子平台,推动电子政务建设。佛山市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的建设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
一市五区建立统一的电子监察系统平台。电子监察系统是基于行政审批服务平台之上的顶层应用建设,系统从市直单位和各区行政审批服务平台采集监察数据,在统一数据库的基础上,建设一市五区统一的电子监察系统平台,电子监察系统平台为各区提供区级监察数据,分级分类为各区开放电子监察系统应用权限。
建立统一的行政服务数据中心。五区都要进行行政审批服务系统的建设或改造,各区行政审批服务系统独立运行,各区行政审批服务系统必须将电子监察系统标准要求的数据报送市行政服务数据中心。
市、区各行政审批实施业务部门必须按电子监察系统的标准要求提供行政审批数据给相应的行政审批服务系统。各行政审批实施业务部门需要以电子监察系统数
图1 佛山市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架构图
据标准和规范为依据,对现有系统进行建设和改造,规范行政审批过程中的数据格式。
三、项目设计
1.项目建设内容
整个项目建设内容由以下5大部分组成:
规范与标准建设;
电子监察系统软件与监察中心建设;
行政审批服务平台改建;
视频监控系统建设;
市直及各区部门业务系统接口建设。
在建设佛山市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时的主要工作除了电子监察系统原形构建以及软件开发、监察中心硬件建设之外,还包括电子监察与一站式审批数据交换标准制定,绩效评估管理标准制定,以及各个审批事项信息在系统中的定制等应用工作的推进。
2.项目技术总体的工作任务
鉴于佛山市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的监察数据都取自一市五区的行政审批管理与服务平台,而目前平台要适应电子监察和一站式审批还要进行必要的改造,因此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应与“平台”改造同步进行,并且有较大的依赖关系。要求电子监察系统的承建商必须对五个系统现有“平台”的改造,从提供数据内容、标准及传输方案等提出要求,使之不但满足电子监察统一的要求,而且还要满足今后开展一站式审批的要求。这样就客观上对电子监察系统的各个开发商增加了整个项目技术抓总的任务。该项目技术总体的工作任务包括:
(1)结合国内的经验及佛山市电子监察和一站式审批的业务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佛山市电子监察和一站式审批的数据交换标准;
(2)制定实施电子监察与一站式审批数据交换技术方案,并与“平台”开发商沟通,统一数据交换模式;
(3)了解一市五区行政审批平台现状,制定切实可行的改造与建设的实施方案;
(4)负责组织市区两级联网数据交换的系统调试与联调。
电子监察系统建设采用两横两纵的模式。所谓两横是指:区级监察中心与区级行政审批部门之间的横向监察联系以及市级监察中心与市级行政审批部门之间的横向监察联系;所谓两纵是指:市级监察中心与区级监察中心之间的纵向垂直监管联系以及市级行政审批部门与下辖区级行政审批部门之间的垂直监管联系。电子监察系统总体建设思路如图2所示。
图2 电子监察系统总体建设思路示意图
3.电子监察系统的开发任务和工作目标
基于两横两纵的建设总体思路,确定系统建设采用一市五区统一规划建设,各区各部门分开实现的方式。具体而言,电子监察系统在市专门领导小组的组织统筹下进行建设。市制定统一的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组织研发电子监察核心系统软件,并根据系统建设的需求,结合各区以及市直审批部门的实际,提出具体配套的开发任务和工作目标。各区、市直各审批部门单位依据市制定的业务规范和数据标准,分头按期完成相关开发任务,并同电子监察系统联通。
(1)行政审批平台的建设或改造
根据各区的不同情况可进行现有行政审批平台的改造或建设,区行政审批服务系统的改造或建设可按如下方式进行:
①禅城区、高明区、三水区的行政审批服务平台改造。禅城区、高明区、三水区使用统一的行政审批服务平台,根据市监察系统的数据需求,对现有的行政审批平台进行改造。改造完成后,各区可以统一培训和实施。改造内容如下:
数据库结构调整改造。遵循电子监察系统平台的标准和规范,充分满足电子监察系统数据需求;要与行政审批改革清理公布的结果保持一致;要保证政务公开的数据与业务系统操作中的数据一致。
数据采集接口建设。建设行政审批服务平台与行政审批实施业务部门的接口,采集行政审批业务中的需要监察的数据,并通过该接口与行政审批业务部门的业务数据保持同步。
数据上传接口建设。建设行政审批服务平台与电子监察系统平台之间的接口,将监察所需数据项上传给市级平台,并实现监察系统平台数据与行政审批平台数据同步。
原有功能改造。根据增加的监察数据项和过程数据,对所涉及到的现有功能要进行必要改造,主要要改造的功能有办件部分、中心管理部分、接口部分、相关审批等。
②南海区行政审批服务平台改造。南海区需要在现有行政审批服务平台的基础上,根据市电子监察系统建设的标准和规范,进行现有行政审批服务平台的改造,并按要求向市平台上报数据。
③顺德区行政审批服务平台的建设。顺德区行政服务中心暂未建成统一的行政审批服务平台,应在市电子监察系统建设标准和规范的指导下尽快完成统一行政审批服务平台的建设,并按要求向市平台上报监察数据。
(2)行政审批项目流程梳理和数据规范
按照市统一制定的市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建设标准和规范,对各业务部门的行政审批项目进行流程输理和数据规范。
(3)建设区行政审批平台与各审批业务系统的接口
在完成业务部门审批项目流程梳理和数据规范工作之后,按照市电子监察系统建设的标准和规范建设各业务系统和行政审批平台之间的接口,以便监察数据项的采集。
四、CIO的作用和贡献
一市五区建立强有力的领导小组负责该系统建设的全面领导和宏观调控。领导小组主要负责组织协调系统建设中的各方关系、批准系统建设工作方案项目建设合同、批准系统建设项目的立项和启动、指导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的应用。
“项目办”是项目管理、协调、监督和实施的责任单位,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各种管理规范。该项目办由纪委监察局、行政服务中心、信息产业局相关科室联合组成,是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建设领导小组的常设办事机构,负责系统建设的日常工作,项目办的主要负责起草有关文件、审核项目的立项和规划、提出项目的初步预算方案、制定系统建设的具体实施计划、组织项目建设的招标、投标、评标和定标工作、组织对项目建设的施工监理、竣工验收工作。“项目办”直接向领导小组汇报,以真正发挥管理作用。
调研小组实施调研,明确使用行政审批平台的项目、不使用行政审批平台的项目,根据此两种项目的数目、监察中心的建设任务、审批平台的建设或改造工作量,三者结合对项目总投资额进行估算。
根据佛山市的建设任务、预算,进行立项和招标,同时与建设监理单位进行协商,签定监理合同,全面推进项目的实施。
在市级建设中由市纪委监察局牵头,行政服务中心业务协作,信息化主管部门技术支持;区级建设中由区监察局牵头,区行政服务中心业务协作,区信息化主管部门技术上支持。各区要进行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以及监察中心的建设。目前佛山市一市五区都已经建立了行政服务中心,所以这一部分内容不需要重新进行建设,但一市五区都未进行监察中心的建设,一市五区都要在行政服务中心建立电子监察中心(挂牌电子监察室)。
五、项目效益评估
佛山行政审批监察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是,紧密结合佛山实际,充分利用电子政务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成果,整合形成全市统一的行政审批服务平台,在此基础上,建立涵盖一市五区的行政审批电子监察平台,促进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能。
具体来说,需要实现的目标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通过系统建设,推动政务公开,实现对审批过程重要环节的实时在线监察,规范审批行为;
――通过系统建设,建立市级行政部门对下属区级单位审批的监管渠道,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动建立运作规范、权责对称的行政管理机制;
审批系统范文4
关键词:出差审批; ASP;ACCESS ;办公自动化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14-3343-02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的飞速发展,人们对计算机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网上办公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各行业对审批系统的要求也不断增强,使用传统的方法办理审批时存在诸多不便,为解决此问题,笔者在现有的校园办公网中植入出差审批系统,实现出差审批电子化、网络化、自动化。
1 需求分析
本系统主要是结合校园办公网实现出差申请网上审批操作,并将整个操作过程详细展现出来。传统的出差审批经常会因审批环节某人不在校导致审批中断,无法继续,延误出差时间。在校园办公网内添加此项功能,不仅能节省时间提高效率,还能为人事和财务部门提供完实的备案和报销依据,同时也为有效推行政务公开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因此,在校园办公网中添加出差审批系统是相当必要的。
2 系统实现与关键技术
2.1 数据库物理结构表
部分数据库物理结构表如表1所示。
2.2 系统流程图
系统流程图如图1所示。
2.3 系统功能的实现
出差审批系统包括出差申请系统与出差任务反馈系统[1]。本系统利用ASP+ACCESS进行开发,采用C/S(客户端/服务器)模式进行建设[2]。严格根据流程图进行逐级执行,每级执行标志为否表示等待该级执行,下一级无法对该项数据进行相应操作,利用“datediff”函数可以获得处理(等待处理)时间,财务部门报销需待申请人费用反馈完毕后,再根据反馈情况及学校出差报销规定进行费用核对,最后完成费用报销工作。
2.4 关键技术
通过校园办公网可以准确获取人员组织结构关系,为提高系统性能、精简数据库操作、实现自动化处理,在提交出差申请的同时,对申请人的职位进行判断,选择对应的流程分支,生成对应审批人名单,同时利用“datediff(“d”,#出差开始日期#,#出差结束日期#)+1”计算出出差天数,故出差人在填写出差申请时,只需录入 “出差事由”、“出差开始日期”和“出差结束日期”即可,无需选择对应的审批人及录入出差天数。
3 结束语
通过笔者所在单位近两年对本系统的使用,本系统不仅能达到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还能为财务部门报销及政务公开提供详实记录。本系统自使用以来,深受单位员工、人事部门、财务部门好评,完全达到预期目的,可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何丽霞,单保录.基于工作流的出差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科技信息,2009(23).
审批系统范文5
【关键词】 网络; 财务管理; 信息系统; 高校
一、引言
21世纪,人类已进入以计算机、多媒体和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有力地推动着全球经济社会的深层变革,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高校财务部门的信息化建设目前仅限于利用内部局域网的财务软件系统处理账目,没有建立起面向校内各级领导和教职工的预算管理控制、资金使用与审批的网上办公信息平台,所以仍然沿用陈旧的手工管理模式,工作耗时费力、效率低、准确性差、信息滞后。如学校各部门年度经费预算完成情况只有财务处有关人员掌握,负责审批的部门领导甚至财务处领导不能实时掌握,审批具有盲目性;教职工公务借款和报账均需反复找有关领导审批签字,耗时费力,工作效率低。因此,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开发面向高校内部各级领导和教职工服务的资金审批系统,做到“事先有预算、事中有控制、事后有分析”,强化预算管理制度的执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创新高校财务管理模式,推进高校信息化的建设。
二、系统的需求分析与基本功能
(一)系统的需求分析
资金使用审批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旨在走出高校财务处内部局域网的账务处理系统,建立起面向高校内部各级领导和教职工服务的资金使用审批信息平台,提供实时的预算执行信息,避免审批的盲目性和资金使用者反复找领导审批的劳顿之苦,强化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的计划性和效率。
基于以上业务场景,涉及的业务处理主要包括:资金使用信息申请和资金使用信息审批两部分。其中:资金使用信息申请由高校各部门教职工提交;资金使用信息审批由多级审批组成,具体包括职工所在单位(部门)领导审批,部门交叉审批,财务处长审批,主管校领导审批等。对于提交申请的用户,可实时在线查询申请信息的审批进度及审批结果。各级审批领导也可以实时在线查看等待审核的申请信息,并能够实现在线审批业务,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另外,由于申请资金总额度不能超过预算额度,所以应由管理人员将每年各部门的各项预算额度预先导入系统。各级领导在审批时,也能根据预算信息,决定是否同意申请,或适当修改申请的额度。同时,管理人员应预先将申请人和各级审核领导的账户信息录入系统。
基于以上功能需求,避免了申请人和审批人面对面签字的时间和地点限制等不便,但同时对系统提出了更高的安全性需求,具体包括:各申请用户要使用专门的客户端,并提供学校财务处提供的唯一的识别码和密码;财务处长在审批时,为了避免身份欺骗,采用U盾等安全防范技术;系统用户分角色管理,不同角色的用户拥有不同的权限,比如申请人只能看到自己的资金申请和审批信息,部门领导只能看到本部门资金申请和审批信息等。
(二)系统的基本功能
基于以上需求分析,整个系统由资金申请子系统和资金审批子系统构成。资金申请子系统主要实现在线提交申请功能,资金审批子系统主要实现审批提交的申请,两个子系统实现数据共享和交互。两个子系统用例图如图1和图2所示。
三、系统的关键技术
(一)可维护性
在设计本系统前,通过对一些学校软、硬件设备及信息化建设的调查,掌握了本系统的开发设计与运行需求。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为系统功能的进一步改善留下了必要的空间。
(二)保密性
对于高校资金审批管理系统,应设立用户权限,确保信息的保密性。数据库中的数据信息只能通过具有修改权限的管理员修改,其他人不能随意修改本系统的数据,保证了数据可靠性。用户的密码等相关的重要信息都是经过加密的,这样能很好地保护用户个人的机密信息。即使非法用户得到了加密后的信息也会因为没有密钥而无法破解为有效信息。
(三)安全性
为了资金审批管理系统数据库的安全,数据库中的数据应定期做好备份。未授权的人员无法操作,且在每次登录时必须随机输入验证码,确保不会被黑客等恶意破解密码,也使得学校的资金动向做到相对的保密。结合硬件加密技术,采用ROCKEY2硬件加密锁,应用生成UID的改良HMAC-MD5算法,内置保密算法等,大大提高了整套系统的安全性。
四、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一)系统架构设计
在对资金审批管理系统的用户进行需求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资金审批管理系统设计的理念,整个系统采用C/S和B/S相结合的架构模式。其中资金申请子系统用C/S模式,申请人可以通过网络下载、安装系统客户端;资金审批子系统采用B/S模式,解决了时间和地点限制等原有问题。系统架构设计图如图3所示。
(二)系统的功能实现
1.系统实现的环境
资金审批管理系统的开发平台采用 Framework 2.0,数据库系统平台是SQL Server2005。
2.系统初始化界面的实现
在研究开发系统初始化界面时首先要考虑到用户的易操作性,其次要明确财务数据量的所有因素,可根据系统功能的初始定位,在初始化界面启动过程中预先加载一部分数据,在后续的操作过程中,再动态加载需要的其他数据,提高用户界面友好性。基于以上功能需求,本系统初始化界面是通过jQuery实现的,并使用Ajax技术实现了在初始化过程中动态异步加载数据集。
3.系统核心功能实现流程
系统核心功能业务流程主要是指预算数据提交给系统后,逐级审批的工作流程。其实现流程如图4所示。
五、系统潜在数据挖掘
财务部门在系统正常运行过程中,会形成大量的数据。可以利用数据挖掘技术设计新知识发现过程(新知识获取算法),从数据中获取有效的、新颖的、潜在有用的新知识。数据挖掘结构如图5所示。
六、系统的应用
系统开发完成后,在学校投入了试用,通过一段时间的使用,明显体现出其优越性:一是分管财务的校级领导能够实时查询和分析学校资金运行情况,为学校运营管理与决策提供了实时准确的数据;二是部门领导能够实时掌握本部门预算的完成情况并能做到有计划地合理审批,确保教学等工作的正常开展;三是教职工公务借款和报账在网上一次性完成审批,省去反复找有关领导审批签字的麻烦,减少审批程序和找不到领导的问题。所以,学校各级领导和教职工对该系统的使用非常赞许,获得了良好使用效果。
七、结论
1.高校资金使用审批管理系统的研究开发与使用,使高校财务管理部门走出内部局域网的账务处理系统,建立起了面向校内各级领导和教职工服务的预算管理控制、资金使用与审批的网上办公的信息共享平台,创新了高校财务管理模式,促进了高校信息化的建设。
2.高校资金使用审批管理系统的应用,实现了分管财务的校级领导实时查询和分析学校资金运行情况,部门领导实时掌握本部门预算的完成情况和网上审批,教职工公务借款和报账在网上一次性完成审批,省去反复找有关领导审批签字的麻烦,提高了工作效率。
3.该系统的投入使用,真正做到了“事先有预算、事中有控制、事后有分析”,强化了预算管理制度的执行,提高了资金使用的计划性和效率,为高效与动态管理财务预算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1] 谢旭人.着力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N].中国财经报,2009-09-02.
审批系统范文6
Abstract: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 of which during the land-use approval issue the cycle is partially long, the 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way trails, and the departments of land at all levels are lack of the connection with each other, we propose to build the approval network system among the county (city), prefecture level (state), the provincial.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theory and technology of the Flex and ArcGIS Server, we undergo a process of the design overall of the approval network system, functional design, data organization and system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 county(city), and municipal (state), provincial three linkage manage land use plans indicators , as well as automated accounting indicators use and online review of project land occupies information system functions. It makes the network approval work come true by working online through the client browser. This system simplifies the complicated approval work, as well improve the work efficiency.
关键词: Flex;ArcGIS Server;用地审批;开发
Key words: Flex;ArcGIS Server;land-use approval;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0-0165-03
0 引言
近年,国家大力建设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用地审批系统的建设也早已被提出,并且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目前建设用地审批工作方式还是非常的落后,各行政级别的国土部门之间是通过人工传递资料,建设用地项目申报资料或是批报结果也是人借助实体交通工具传递。这样的作业方式存在把关不严、审批周期偏长、报批流程比较繁琐、报批资料不易保存、各行政部门的数据难以共享等问题,不便于统一管理。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用地审批网络系统,并结合云南国土资源厅用地审批业务需求,实现省、市、县用地计划指标,用地业务审批的三级联动管理功能。
1 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对于建设用地审批信息化、网络化有了普遍的研究,但是对建设用地实现省、市、县三级互联网联动审批的程度还是非常的低。许多部门采用基于C/S结构的审批系统,主要是单机操作或是在局域网内使用,无法实现建设用地审批业务每个环节相互连通。少部分地区对用地审批实现网络化建设进行过研究和建设,如合肥市建设了一个面向服务的建设用地审批管理系统[1],其优点是实现了审批业务的网络化,缺点是采用传统的B/S结构不能满足现代WebGIS快速反应的特点。现如今RIA(Rich Internet Applications,富因特网应用程序)技术快速的发展,将其与GIS结合构建交互能力强、反应迅速的WebGIS应用程序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将作为未来WebGIS的一种趋势。
2 系统采用的关键技术
2.1 RIA客户端的实现 RIA将传统的桌面应用程序功能特性与传统的Web应用程序结合在一起,可以轻易部署和自由访问网络资源,最重要的是能够实现数据的异步传输和页面的局部刷新,甚至在离线的状态下也能实现客户端的操作,RIA将大部分业务逻辑从服务器端移植到客户端,仅保留一些基础业务逻辑在服务器端[2][3]。目前,在进行WebGIS应用开发中Flex技术较为成熟[4],所以选择Flex技术进行用地审批网络系统客户端的开发。
Flex采用GUI界面开发,主要是用MXML定义应用程序用户界面元素,利用ActionScript定义客户逻辑与程序控制。Flex程序通过编译器编译生成SWF格式的客户端应用程序,然后部署到浏览器中,从而实现了客户端的开发。客户端必须与服务器端进行数据通信才能实现设计的功能,Flex开发的客户端与服务器通讯有三种方式:HttpService、WebService、RemoteObject。因为RemoteObject能够处理各种数据类型,传送速度快等优点,所以本系统采用RemoteObject的通讯方式,但是需要安装FluorineFx解析RemoteObject数据。
2.2 数据库与应用程序间的数据服务 在本系统的开发过程中采用面向对象的应用和关系数据库相结合的方式,然而关系数据库中存放的是关系数据而非面向对象。由于对象模型与关系数据库模型之间存在着不一致问题,所以需要采用对象/关系映射(ORM)技术实现数据库中持久化对象存储和访问。ORM是解决关系数据库中持久化对象存储和访问的一种技术,对于解决面向对象与关系数据库存在的互不匹配现象起到一定的作用[5]。在本系统中采用的是轻量级的ORM技术NHibernate,NHibernate主要的功能就是把一个普通的C#类对象映射到关系数据库中。它不仅管理类到数据库表的映射,还提供数据查询和数据获取的方法,不必去花时间写SQL语句,直接适用对象进行操作即可。
2.3 ArcGIS Server ArcGIS Server为创建和管理基于服务的GIS应用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框架平台[6][7],该平台可以把地图或是其他地理信息资源无缝地集成到网站页面中,同时将GIS功能以服务的形式体现出来,并且支持多用户并发访问。本文中主要使用ArcGIS Server进行地图和地图管理,用户传输建设用地项目地块的数据与空间数据叠加,同时将项目地块图绘制于的地图上,可以直接在网页上查看项目地块位于该地图上的位置。
3 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1 系统的体系结构 用地网络审批系统在体系结构上采用基于B/S模式的3层机构,包括表示层、应用层、数据层。表示层可以根据不同用户级别的业务需求提供不同的服务内容;应用层也就是业务逻辑层,是整个系统的核心,所有的计算和分析都是在这一层完成;数据层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数据的存储层,一部分是数据的服务层,系统中采用大型关系数据库Oracle存储指标数据级业务数据,以文件夹的形式存储格式为MDB的空间数据,应用程序通过数据服务层提供的数据服务访问数据。体系结构图如图1。
3.2 数据组织 用地审批网络系统涉及的数据有规划成果数据、计划指标数据、审批业务数据、勘测定界的界址点数据,其中指标数据、审批业务数据存储在服务器上的Oracle数据库中;服务器的一定目录下根据界址点文件上传时间生成文件夹,界址点数据文件就存放其中;规划成果数据是空间数据,规划成果数据反映了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和数量结构,需要涉及多个尺度的地理空间数据,如何组织管理多尺度空间数据是系统的关键。
该系统按行政单元组织土地利用规划数据,以县为最小单位,每个行政区里面都有MDB格式的空间数据库。系统按行政单元组织数据,一是为了很好的反映行政单元的综合用地情况,同时也是便于查看一个行政区的具体情况;二便于数据的管理和更新,同时也是便于检索。数据组织如图2。
3.3 功能的实现 根据土地规划利用审批业务的需求,系统设计了下列功能:
3.3.1 数据查询 可以通过设置条件查询或筛选数据。
3.3.2 数据浏览 实现分页浏览各种指标数据、业务数据,同时可以浏览已经的地图数据。
3.3.3 统计表查询 系统中现实分季度、月份对行政区内的保障性住房,增减挂钩项目等内容进行统计查询,然后以报表的形式返回到客户端。
3.3.4 指标管理 指标管理主要实现了指标的录入、修改、删除、查看、导出等基本功能,还自动计算系统中已经占用的指标量和剩余指标量。但是由于指标数据非常重要,所以对指标的操作要受到权限限制。
3.3.5 核拨单管理 用户可以通过自己的账号管理自己所在行政区的项目核拨单,查看所在行政区内已向上级部门发送的核拨单,是否被上级部门退回,是否有需要处理的核拨单等。很好的管理了项目,避免了粗心大意遗漏项目等情形。
3.3.6 规划审查 规划审查是项目所在的行政区国土部门建立项目申请核拨单,然后向上级国土部门发送,省级部门根据情况填写意见,然后根据是否同意申请决定向上级发送或是向下级回退该卷宗。在这一过程中市级国土部门将进行指标计算查看该申请指标是否在计划指标范围内。省级国土部门将再次核算指标是否在计划指标范围内决定是否核拨。任何行政级别的用户都可以打印核拨单,以便网络不连通也可以了解核拨单的内容。
3.3.7 界址点审查 查看界址点位置:检查界址点是否在行政区域范围内,界址点构成的地块行政是否与实际相符。
计算地块占地面积:如果地块形状与实际相符,则可以用地块与规划成果数据库中的土地规划地类、建设用地管制区、土地用途区、基本农田调整等图层进行叠加运算统计出该地块占地信息。
查看占地报告:通过计算地块占地面积后,系统在服务器端生成一个报表,然后从服务器返回该报告于客户端。
3.4 安全机制的设置 本系统为了数据的安全采用了一系列措施,首先:本系统使用一台服务器,安装有Oracle11g、ArcGIS Server软件,部署系统应用程序,由于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属于保密数据,只允许国土相关部门使用。其次,用户必须先登陆界面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才可以进入系统,且客户端每次登陆后都会清理掉用户的信息,下次登陆必须重新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才可进入系统。
4 总结
本文探索Flex与ArcGISServer集成的WebGIS应用程序开发方式,设计并实现基于网络的地审批系统。该系统解决了传统的申报工作复杂、上报数据需要额外的储存硬件且上报文件不易保存等问题,同时实现省市县国土部门三级联动管理指标,对提高工作效率有一定的帮助,系统将土地利用图上审查功能以服务的形式提供给客户端,不需要安装GIS软件即可实现空间运算,同时还可以可视化表达地块占地情况。
参考文献:
[1]谈媛媛,高飞,胡小华.建设用地审批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1(11):1821-1824.
[2]张宏伟,魏锋,佘远见.基于Flex和ArcGIS Server的城市防汛指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地理空间信息,2011,9(6):34-39.
[3]陈兴渝,钟朝亮.基于Web的告警实时显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9,32(增):115-118.
[4]邱彦林.Flex,越走越宽的RIA之路[J].程序员,2009,4:139-140.
[5]章杰.基于ORM轻量级数据持久化技术的计生技术服务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贵阳:贵州大学,2005.
[6]张竞.GISWebServices系统开发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