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设备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实验室设备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实验室设备管理

实验室设备管理范文1

1)设备管理手段落后。一些高校的设备管理仍采用较落后的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没有完善的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实验室管理人员采用手写纸质标签或者设备卡片形式,字迹易磨损,不规范。甚至,实验室设备各种数据的统计还需人工计算,效率很低,还易出错。

2)设备重复购置、利用率不高。各部门在购置仪器设备过程中,主要是考虑本单位甚至个人课题组的需要,部门之间缺乏相互沟通,设备的购置论证不够充分,购置的设备大部分在实验室内部使用,设备利用率低,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尤其大型仪器设备的重复购置,开放共享程度不够,不仅占用实验室空间,还造成经济上的浪费。

3)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多,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频率也不断提高,零部件易磨损,易发生故障,需要定期维护保养,但这方面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通常,学校只重视设备的使用,而缺乏对设备进行科学合理的维护,导致实验仪器设备使用寿命缩短,有些仪器设备直接报废,浪费了学校设备资源,也严重影响了教学和科研工作。

4)设备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由于传统观念中对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偏见,学校对设备管理员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使实验室管理人员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同时,也没有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无法充分调动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实验室管理人员对仪器设备的管理重视不够,普遍呈现出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并且由于没有定期地对实验室管理人员进行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和保养技能的培训,设备常出故障,设备利用率低,实验室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2实验室设备管理改革

针对上述实验室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以我院的CDIO教育改革为契机,结合实验室实际情况和自己多年的工作实践,并对其他高校进行了详细的调研,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解决措施,力求提升实验室设备的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实验室的功能。

2.1实验室设备的购买

1)设备的购买要进行充分论证。实验室运行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备的购买与使用管理。我院设备采购是由各系实验室进行申报,学院把关,最后学校组织公开答辩、专家论证等。设备购买前广泛听取教师和专家的意见,反复论证。购买的原则要以教学科研适用为主,同时还要考虑一些基础设施条件是否具备,如场地、环保和水电等。

2)大型的贵重仪器设备的购买。对于一些特别大型的贵重仪器设备,如果通过校内外共享方式能够得以解决,就暂时不列入采购计划。例如,扫描电镜、快速成型仪和大型的力学设备等,我们充分利用广州大学城资源开放共享的优势,与其他高校积极共享。实验室资源共享,减少了实验设备的重复购置,节约了经费,提高了实验室设备的利用率,各院校之间也加强了交流,有助于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

3)学校鼓励自行研制或联合研制仪器设备。因为通过自制或联合研制设备的模式可以提高设备的性价比,功能针对性强,可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节省设备经费开支。例如,机构实验室自制了自动贴瓷砖机构、厨房垃圾处理机构等;流体力学实验室联合专业公司成功研制了流体力学综合试验台和工业泵试验台等,目前都已经用在实验教学中,师生反映较好,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并且学生参与这种自制设备的过程,科研能力和动手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2.2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的开发

通过对学校设备管理模式的研究分析,结合实验室设备管理的具体需求,采用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管理技术,建立了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向全校师生开放使用。该系统方便实验室管理人员进行设备数据的录入、统计和查询工作,整个过程快速准确,便于实验室管理部门全面掌握各学院实验室设备的拥有量、日常使用和变动情况,从而不仅可以实现资产设备的优化配置。同时,还可以实现实验室设备的有序调配,达到实验室设备资源的共享,避免实验室设备资源浪费。据统计2012年度学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利用率提高了60以上,使学校的设备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公开化和透明化。

2.3实验室设备的使用管理

大型的贵重仪器设备最能体现一个高校实验室的建设水平和科研水平,如何对它进行有效的使用管理一直是高校设备管理人员面临的重要难题。这里重点讨论大型贵重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针对大型贵重仪器设备的特点,学校建立了科学、有效的管理、使用和维护保养制度等。以我院的数控加工中心为例,配备专人管理和操作,操作人员要经过厂家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操作。学生每次使用前,要提前和设备的责任人预约,使用后,要及时填写广州大学大型贵重仪器设备使用情况登记表,包括使用人信息、使用时间和使用后设备完好情况等。在学期末,设备的责任人还要撰写广州大学大型贵重仪器设备的使用总结,主要是统计设备的使用率、维护记录等,这些都作为设备使用效益的主要依据,设备主管部门要认真审核留底。对于设备使用率低的情况,可以面向校内外开放。如我院的三维扫描仪、测试中心的扫描电镜等,在满足学校内部的各项教学、科研前提下,实行对外开放,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4加强实验室设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设备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设备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加强设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仅有利于实验室设备管理质量的提高,也有利于充分发挥实验室设备功能。

1)加强设备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和责任意识,使其自觉地、主动地管理设备。学校要加强对设备管理人员和其他师生的教育力度,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作为设备管理人员,在实验过程中,要严格要求并督促学生科学、规范地使用仪器设备,明确设备损坏责任制度;要定期或不定期地清查实验设备,使用后的设备要及时保养和维护,保证设备完好无损。

2)设立专项经费,加强设备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校、院定期对实验室专兼职人员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例如,定期对仪器设备管理人员进行岗位培训、组织技术讲座和学术交流等。我们邀请了许多兄弟院校的知名专家学者讲授仪器设备的管理知识,传授先进的管理经验,彼此交流设备管理的心得体会等。设备主管部门还公派一些设备管理人员到国内外著名高校进行学习深造,鼓励设备管理人员攻读在职硕士或博士学位,攻读学位的学费学校可以给予报销一半,从而不断提高实验员的技术水平和操作技能,切实提高设备管理工作的质量。

3)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充分调动设备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在年度考核、职称评定及各种评优中,应考虑设备管理方面的表现。对于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于管理不善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全校通报和适当的处罚。(本文来自于《实验科学与技术》杂志。《实验科学与技术》杂志简介详见。)

3结束语

实验室设备管理范文2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设备管理 现存问题 应对对策

1.高校实验室设备管理现存问题

1.1管理制度不健全

很多高校在实验仪器设备管理中由于管理制度不健全而致使设备的使用与管理脱节,对设备使用者缺少必要的制度约束,设备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无任何责任压力,仅凭个人意愿自行使用,致使实验设备处于谁可用便用的管理状态,严重影响着实验设备的使用寿命。

1.2设备购置缺乏论证,资源共享程度低

目前实验室设备的需求量较大,高校内各实验室相互独立,缺乏必要的交流和沟通,不同实验室经常会有需要同一设备的需求,在具体的设备购置中,多数实验室只考虑到本实验室内部设备全面性的需要,缺少与其他实验部门之间的沟通和论证,出现重复购置设备的现象,部分设备无法物尽其用而造成资源严重浪费。这种情况也不利于高校内设备资源共享,设备重复购置耗损了大量资金投入,部分实验设备闲置而没能发挥其功效,使得大型且较为贵重的精密仪器数量缩减,尤其在科研教育工作密集的期间内,由于设备紧缺而无法满足使用需求,造成设备资源共享程度过低的问题。

1.3管理队伍综合素质较低

由于对实验室设备管理意识不够强烈,相关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也普遍较低,尤其是现在高校师生人数剧增,而实验室相关管理人员数量不足且结构不合理,并且受传统观念影响,实验室技术人员总体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对相关设备管理人员的要求不够高,使得从事实验室设备管理的人员普遍综合素质偏低。同时,没有合理、必要的奖罚、激励制度,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没能完全调动起来,甚至有人抱着得过且过的无所谓心态,对实验室设备疏于管理,设备资源损耗严重,大大降低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2.高校实验室设备管理问题的应对对策

2.1建立健全实验设备管理机制

首先要重视对实验设备的管理,学校可根据自身情况组织相关专家教授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机制,对设备的使用、维护维修及管理有一个明确的制度约束,并形成监督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对各实验室设备管理制度实行情况进行监督,提高对实验设备的合理利用。也可以制定相应的经济制度,通过机时定额或成本核算等经济手段提高实验设备的有效利用率。还应按实际情况推行设备使用预约登记制,让设备使用合理有序,宏观调控设备安排时间,提高设备的有效利用率。

2.2加强设备技术资料档案管理

设备技术资料档案是对设备购置、验收、维护与改造等各方面、各阶段的资料记录和收集,将实验设备从购置到使用各个环节的运行数据资料整合归档,这为实验设备维及维修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设备投入科研教学工作奠定可靠的信息依据。对此,应成立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加强相关管理人员对档案管理的重视度。

2.3强化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综合素质

加强管理队伍建设,首先要提高对管理人才的重视度,优化人力资源结构,通过专业培训、业务学习或专家宣讲等一切手段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并强化技术指标考核制度,设置不同级别的上岗证,实行定岗定编制度,并明确岗位职责,将责任落实到人。同时制定激励奖罚制度,尽可能地调动起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综合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

2.4统筹规划,提高设备共享度

统筹规划,优化资源配置,综合提高设备资源共享度,加强不同实验部门的沟通交流合作,采取联合共建、调整合并等方法实现设备资源的优化配置,将设备效能发挥到最大。首先,对校内关联度较大的相近实验单位进行规划整合,合并成为资源相对集中的实验中心,从设备全面性考虑,实现设备数量和种类的有效集聚,一方面避免了设备重复购置造成的损失,另一方面也有效提高了实验设备的利用效率,也方便相关人员进行统筹协调,为高校的设备资源共享创造条件。

2.5利用先进技术提高管理水平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将先进技术运用于管理工作中,大大提高了管理水平。实验设备管理应当充分利用先进技术进行设备管理,尤其是条码技术、摄像监控系统、门禁指纹系统以及网上仪器设备预约系统等有效结合起来,实现对实验设备的在线管理,对设备使用状态、维护情况以及设备使用率等有一个整体宏观地了解和把握,优化设备使用和管理秩序,加强对设备运行的监管,运用现代化手段,有效提高实验设备管理水平。

结语

高校实验室设备管理问题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才能及时采取切实有效的解决措施进行处理,进而确保实验室建设的有序进行,并提高设备管理水平以为高校教育事业发展创造更多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张天亮,王霞.实验室设备管理初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15)

[2]魏强.高校实验室设备管理中现存问题与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10(11)

[3]刘晓波.加强高校实验室设备管理的途径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1(10)

实验室设备管理范文3

关键词:实验室;设备;管理;问题与对策

实验室是进行教学、科学试验的基本场所,高等院校实验室是教师教学、师生科研的重要场所。项目组在对调研的杭州部分高校实验室建设及其运行中,存在不少问题。我们通过分析实验室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一些可以切实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分析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目前,我国国内高校的实验室建设经费绝大部分为财政拨款,在分析数据中显示,在一段时期中,我国部分高校合并升级、财政支持力度增加等原因,高校实验室建设中会存在重复购置实验仪器设备问题,或者存在计划外采购设备的情况。此外,高校发展大踏步跃进的情况下,实验室管理体制显的较为落后,设备购置和使用缺乏与相关专业建设配套的长期性整体规划,实验室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和实验实训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也需亟待加强。

1. 专业实验室建设缺乏整体规划,设备采购缺少前期论证和调研。目前在高校实验室设备使用过程中,有出现一定比例的实验室设备闲置;特别是金额较大的大型精密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很低。这主要和实验室建设和使用缺乏整体规划有密切的关系。高校实验室对设备的需求量较大,高校内各系相对独立,建设实验室一般以系或是教研室为单位,各系、专业教研室缺乏必要交流和沟通,不同专业实验室建设中都存在一些相同品牌、型号设备的购置需求。在具体的实验室设备采购中,许多系部、教研室只考虑到本部门仪器设备的全面性,缺少了和其他系部、教研室之间的联系和论证,仪器设备重复购置现象严重。此外,很多实验室还在部分设备利用率低下而造成资源浪费现象。因为缺乏校内、校际之间的设备资源共享机制,有些高校实验室设备重复购置耗损了大量财政资金投入,而这些设备在使用中却闲置没能发挥作用,另一些系却因需要而在不断的申请经费准备购置。“分别管理、各自为政”的现象在高校中还是存在的。

2.实验实训设备的管理制度不健全。在实验室仪器设备使用管理中,许多高校由于相关管理制度不够健全,致使设备的使用与管理环节相脱节,对实验老师和学生缺少必要的制度约束,使用人在实验使用过程中无任何责任压力,想怎么用就怎么用,想什么时候用就什么时候用,想在哪里用就拿到哪里用,导致仪器实验设备放置地点混乱,设备完好率下降甚至引发安全事故,影响着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开展。

3. 设备采购与管理人员队伍不稳定,专业水平相对偏低 。部分高校由于对实验室设备管理不够重视,仪器设备的采购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普遍偏低,随着高校的规模增长,实验室管理队伍数量不足、人员结构不合理,受到一些传统观念影响,管理人员在高校人员结构中的地位不高,以及对新进管理人员素质要求不够高,造成部分高校实验室设备管理的人员普遍综合素质较低。缺少合理、必要的奖惩激励机制,收入处于平均线以下,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没能完全调动起来,造成相关人员的工作态度不认真,对设备管理不严,设备使用损耗严重,导致设备使用寿命的降低。

二、高校实验室设备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应对对策

从上述的几点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目前高校实验室管理存在许多客观存在的问题,根据项目组对多所在杭高校以上工作的分析和研究,高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和改进:

1.依据实验室建设的功能需求,切实落实实验室设备购置的前期调研和实验室建设相关论证制度。在高校实验室设备采购时,高校资产管理部门组织成立由教学、科研、实验实训及管理方面的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进行充分的调研和论证。调研和论证中应充分考虑学校各院系(专业)的设备使用需求,结合高线已有设备的分布和数量情况,确定采购设备的种类和数量,制定合理的设备购置预算,尽可能地减少设备的重复购置,减少使用中闲置设备出现;在调研分析中,充分考虑设备的先进性、适用性与经济性,制定合理的设备采购方案,让建设的实验室能在一定时限内具有领先性。

2. 建立健全实验实训场所管理制度。每个高校都应重视对实验室设备的管理,可以通过兄弟院校相互交流学习,根据学校自身情况组织建立合理完善的管理制度、使用制度、维护维修制度,对设备的使用、维护和管理有规范制度约束,并组织专人进行督促检查执行情况。同时也可以充分利用高校间校际合作,增强对闲置或利用率不高的仪器设备互补和调控,实现对仪器设备使用的优化资源配置,对于专业实验室多部门使用的高校,还应对日常实验室运作进行规范登记和管理,分布式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提高实验室设备使用绩效。

3.加强实验室设备的技术资料档案规范管理,使之更好地服务教学、科研。设备技术资料档案是实验室建设中关键的档案资料,从设备购置、施工、验收、维护、使用与改造等各阶段资料记录。在实验室管理中,我们将实验设备从采购到使用过程各个环节的运行数据整合归档,对实验设备维护和维修等工作至关重要。为此,建议高校成立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或信息平台,对设备资料进行规范管理。

4. 重视实验室管理队伍建设。重视实验室管理队伍建设,学校人事部门应提高对管理人才的重视度,合理优化人力资源结构。相关部门可以定期组织相关实验室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业务学习等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从目前各高校存在的该类人员的现状,可以对人员的定岗定编制度改革,明确岗位职责,完善技术考核体系,制定激励政策,提高管理效率和能力。

三、结语

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是高等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是高校日常教学、科研工作的基础。实验仪器设备是高校开展教学和科研活动必须的物质条件。在高等教育的新形势下,高校实验室设备管理问题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这需要相关管理职能部门结合本校的实际共同研究和调研,提供实验实训场所和设备管理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探索新的实验室设备管理模式,进一步提升实验仪器设备的利用效率和投资效益,使之能有效服务学校教学科研工作,促进高校实验教学、实验室管理工作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淑玲.浅析高校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1):94-95.

[2] 姜守哲.提高高校实验仪器设备利用率模式初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08,(10):70-72.

[3] 林婷,范哲意.高校科研实验设备资源的共享问题[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6):62-64.

[4] 尹立苹,刘雁红.大型仪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计量与测试技术[J].2007,34(12):63-64.

实验室设备管理范文4

目前,高校实验室中仪器设备的管理是一个较为棘手的问题,尤其是一些需要反复借用的设备。在对大量位置不固定的设备进行管理时,管理员往往会面对如下一些问题。

1.仪器设备管理以文字为载体。在平常的设备管理中,往往是利用账目表来记录设备的各种参数,如设备出厂号、生成日期、购置日期、设备编号、设备名称、设备类型、设备规格等。在计算机中对设备进行管理的软件也有不少,其中对设备的描述基本以文字为载体,最多附上设备的图片加以辨识。

2.仪器设备的位置不明确。在一般设备管理系统中,每件设备存放的位置,往往只是标明在哪个房间。但是很多设备即使知道就在当前房间,找到也是很费时的事。尤其是一些很小巧的设备或者是常借出的位置不固定的设备。另外,利用文字来描述位置,总是很不明确的。

3.管理软件直观性不够。一般的设备管理系统中,设备是以列表形式、表格形式展现的。这种形式在浏览和排序上有一定的便利之处,但是在空间感和现实感上就远远不够了。在真实的设备管理中,设备存放于某个实验室中或是设备库中,都是具有空间概念的,甚至可以更详细些,如某个仪器柜的大小是否可以放置下某个设备。这样的问题如果能够可视化地解决,就很好了。

因此,出台一个仪器设备的可视化管理系统是很有必要的。

二、仪器设备管理的可视化研究思路

作为一个可视化的设备管理系统,应该满足以下几方面的需求。

1.图形化操作界面。为了能展示出设备存放的空间状态,图形化界面是必需的。在对系统的操作上,需要以可点击、可拖拽的平滑流畅操作为主,在使用上更加快捷便利、准确到位。

2.设备位置的可观性。在管理系统中,设备的位置应一目了然。系统在界面上可以分级别显示,如楼层平面图、房间平面图、仪器柜(实验台)平面图(立面图)、仪器设备图(多方向图)等多种层次分级显示。

3.设备管理的透视化。在未打开某个仪器柜的情况下,客观上是不可能知道里面有什么设备的。在可视化管理系统中,就可以做到这一点,当鼠标移动到某个仪器柜上的时候,其中放置的设备将可以直观地显示出来,并加以排序。在查找某设备的时候会更加方便。

三、可视化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

在传统设备管理系统向可视化管理系统的转变中,有一些问题在技术上是需要更多考虑的。如房间平面图的设计,仪器柜或实验台的大小,仪器设备的大小、排列方式等。在设计中,由于系统是网络平台为载体,可以利用Flash技术完成图形化界面设计。

在管理系统中,通过实验室列表可以进入某个实验室层级。进入后可以直观地看到房间中的布局界面,进入房间后可以直接通过设备编号查找设备存放的位置和设备信息,也可以逐一查看浏览每个设备存放设施。以管理员身份登录的话,可以移动各个设施,更改房间布局。点击进入某个仪器柜中后,可以直观看到柜中存放的设备现状,设备摆放的位置和排列可以一目了然,管理员有权限进行设备的位置调整以及添加和删除。点击某个设备可以查看设备详细信息,管理员可以对其进行修改。作为管理员还有权限对房间的布局及设备的存放进行更多操作。在这些操作中,需要利用添加或删除图示的办法,选择合适的设备存放设施或仪器设备添加到合适的位置。在布局更改及设备摆放方面有一个技术难点就是如何对家具及设备的尺寸进行调节。如果极为精确地去按尺码进行匹配就过于复杂了,因此可以设计一种自由控制图示大小的方法来比较直观地表现设备的大小及占地面积。

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操作,仪器设备的管理将以一种图形化可视化的界面来进行。在以往列表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了更为便捷和直观的操作方式,从根本上解决了设备实际查找的问题。

四、可视化管理系统的展望

仪器设备的可视化管理系统虽然是一种直观性的操作界面,并且在管理模式上更为方便,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待未来解决。

1.界面操作感的加强。图形化界面的最大问题就是操作感是否得当。一般来说,平滑操作是必需的,在点击的基础上增加拖拽以及滚轮控制等方式可以更灵活地完成操控。

2.与现实情况的接轨。由于可视化管理系统是一目了然的操作界面,对信息的实时性就有了更高的要求。房间的布局、设备的存放必须与现实情况相接轨,日常对设备实际的维护和更新都需要随时添加到数据库中,在系统显示中需要完全显示与现实一致的设备状态和信息。这对管理员来说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实验室设备管理范文5

关键词:设备管理、状态标志、网络化

中图分类号:G353文献标识码: A

一、设备管理过程中应该控制的内容

量值溯源是量值传递的逆过程,它的一致性是国际间相互承认测量结果的前提条件,国家实验室认可将量值溯源视为测量结果可行性基础。“量值溯源”是自下而上的,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连续比较链,把测量器具测得值追溯到同一个计量基准。而“量值传递”是自上而下的,通过将原始基准所复现的量值逐级传递到各级普通工作的计量器具。二者目的都是为了保障量值的统一。为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应对检测结果有影响的检测仪器设备进行检定/校准,保障量值的可溯源性。

对仪器设备要进行检定/校准,检定/校准可分为购买后首次检定校准、周期性检定/校准、维修后的检定/校准三类。

第一类购买后首次检定/校准:是对未曾检定过的新计量器具进行的一种检定。新购计量器具合格证不具有法律效应,仅表示已做过出厂检验,符合生产商所声明的技术要求。加上计量器具经过仓储、中转等环节,计量特性有可能发生了变化。我们在工作中就发现,有些新购置的计量器具有合格证,但计量不准确。根据ISO/IEC17025中条款对用于检测和校准的所有设备,包括对检测、校准和抽样结果的准确性或有效性有显著影响的辅助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应进行校准,实验室应制定设备校准的计划和程序。

第二类周期性检定/校准:是按时间间隔和规定的程序,对计量器具定期进行的一种后续检定。检测设备在使用中随着时间的变化会发生偏移,不可能总保持在某一个误差范围内。对检测设备进行周期性检定/校准,避免由于不符合计量要求而带来的风险和后果。实验室应根据设备预期使用目的和设备计量特性,制定年度周期性检定/校准计划,并组织实施。年底制定年度检定/校准完成情况一览表。确保检测设备在检定/校准有效期内使用,使检测设备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第三类维修后的检定/校准:在周期检定/校准有效期内的检测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失准,或维修后,应重新进行检定/校准。经检定/校准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对待特殊情况下的量值溯源,对不可能溯源到国家计量基准的检测仪器设备,应进行实验室间的比对或能力验证计划,来提供满足检测规定要求的证据。

仪器设备的自校准,实验室对无法检定/校准的仪器设备,可采用溯源到国家基准的标准物质作为依据,确认该设备能否满足检测规定要求。对无法一一送检的器具如玻璃量具有可进行自我检定合格的器具作为依据。二要有经过法定计量部门培训合格的自校人员,持证上岗。三要有自校准作业指导书。

设备计量特性的确认。检测设备计量确认强调的是检测设备计量特性对设。

备预期使用要求的符合性。根据ISO/IEC17025中条款对用于检测、校准和抽样的设备及其软件应达到要求的准确度,并符合检测和(或)校准相应的规范要求。校准报告应由具有资质的技术人员,对设备的计量特性情况与预期使用要求相比较,确认能否满足规定要求,并形成确认记录,归档。

设备状态标志管理是计量自我特性的确认和直观证明。标志通常粘贴于仪器设备的外部,其主要作用是便于检测设备现场管理,在仪器使用中为操作人员提供直观的第一视觉,表明设备所确认状态是否满足预期使用的计量要求,防止错用。检测设备状态标志有:第一种绿色“合格证”标志是经周期检定/校准合格或经比对能满足规定的要求的正在使用的仪器设备。第二种黄色“准用证”标志是检测设备在某一量程准确度不合格,但检测项目所用量程经校准合格,至使使用受到限制,要在标志上注明限制范围。第三种红色“停用证”标志是检测仪器设备经检定/校准不合格或检测仪器设备性能无法确定,仪器在使用中出现故障、损坏等现象,所以应停止使用。另外对于辅助设备经验证后处于完好状态,贴彩色“完好”标志。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是为了保证检测设备在两次检定/校准之间,保持检定/校准状态有良好的置信度,应对其技术指标进行核查。期间核查的方法有:(1)采用标准物质在不同时期进行重复测量,对比其测量结果。(2)采用高精度等级的计量标准、仪器设备或有证标准物质进行检测,看其是否准确合格。(3)采用等精度计量标准、仪器设备进行对比。通过期间核查可以反映出设备的稳定性,便于及时调整。核查频次取决于设备自身质量状况、设备的作用环境、设备作用的频繁程度及使用人员的维护与保养情况。

二、设备管理过程控制要点

对于操作比较复杂的、精密度高、价格昂贵的仪器设备,应进一步编制仪器设备使用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作为仪器操作类文件,对仪器操作过程进行了详细描述,强化了对仪器操作过程的控制。

配套设施和环境条件对完成检测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温度、湿度、机械振动、灰尘、电磁干扰等,都将影响设备的稳定性,易产生漂移,同时,对污染和非污染设备、器具应有明确的标志加以区别,并妥善处置。

设备使用操作人员应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具有检定员资格证件、且被批准上岗。对高精度、大型仪器应指定专人专管使用,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要定期填写《仪器使用记录》,定期进行期间检查及维护保养。

检测设备的配置必须满足实验室检测能力的要求,所选购的检测设备计量特性应与检测计量要求相匹配。检测设备最大允许误差要小于检测要求的允许误差。通常为检测要求允许误差的1/3至1/10。

建立合格供应商档案,选择有较高质量信誉,有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有足够的质量保证能力,产品能达到规定要求的合格供应商。

完整的设备档案应包括设备的名称;制造厂名称、型号和编号或其他唯一性标识;接受日期、启用日期、接受时的状态和验收记录;目前存放地点;制造厂提供的资料或使用说明书;历次的检定和调试报告,验收准则和下次检定、校准日期;历次维修的日期和今后的维修计划;设备的损坏、故障、改进或修理记录。

三、提高仪器设备管理水平几点思考

1.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制度,明确设备使用、管理和考核行为

设备管理做到统一制度,分级管理,责任明确。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台帐建立维护,保证数据的准确、全面和及时更新,监督检查设备的使用、管理及考核工作。使用部门负责设备完好性及设备维保实施,仪器设备要有专人保管,尤其精密贵重仪器设备使用部门要指定熟悉设备原理、掌握操作方法的人员实施专人专管。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考核有效。

2.强化仪器设备采购的计划性,防止设备购置的盲目性、随意性

对贵重设备购置,不仅要把好购置审批关,还要加强事后监督跟踪,对设备调研、论证及项目可行性报告的真实性、是否达到预期目的,进行跟踪检查。

3. 探索防止设备闲置和利用率低的问题

改完善设备考核内容和方式方法,深化经济效益指标考核,将设备使用率纳入考核范围,设备折旧纳入成本考核,设备折旧随使用部门变更而变更。出台设备共用倾斜政策,鼓励部门间设备共用,资源共享。通过行政手段和经济杠杆共同提高设备利用率。

4.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数据处理方面的优势,推进设备网络化管理

建立完善设备信息管理网络系统,实时更新设备数据库,保证其原始数据的正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通过按使用部门、设备名称、到货日期、设备原值、设备供应商及设备保管人等条件的快速检索、统计,为设备购置计划与预算的控制决策提供参考。实现仪器设备采购、维修、报废等审批网络化,提高工作的透明度和效率。接入互联网,可实现多基地单位异地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统一管理。

结束语: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是实验室顺利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和关键,只有加强仪器设备的有效监控管理,才能更好地保障实验室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才能更好的站在科学、公正的第三立场,为社会提供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周莹.谈如何搞好高校实验室设备管理[J].设备管理与维修,2009(5).

[2]魏强.高校实验室设备管理中现存问题与对策[J].价值工程,2010(11).

实验室设备管理范文6

大学物理实验是大学生技能培养的重要实验课程,而作为实验室的设备管理是课程顺利开设的关键,本文以大学物理实验中心为例,介绍了大学物理实验室设备管理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建设性的提出解决对策,为大学物理实验室建设改革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

浅谈;大学物理实验;设备管理

1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中国是制造业的大国,而相应的技术人才非常匮乏,这使得培养这类人才成为高校的重中之重[1]。培养技术性人才不但需要优秀的老师,还需要对应的实践活动和实验设备。对于综合性大学,理工科学生遇到的第一门实践类课程就是大学物理实验,大学物理实验是一门独立的必修基础实验课,是学生进入大学受到系统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也是后续实践课程开设的基础。随着学校对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不断投入,物理学院的教师能力不断提高,实验场所和实验设备也得到了提升,目前物理学院每学期面向学校1800名理工科学生进行基础实践课程教学,实验内容涵盖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近代物理5部分。但是相比较内地的高校的大学物理实验我们各方面还存在不小的差距,所以实验室的建设和提高就是目前的重要任务,也是保证实验课进行的关键,而在建设过程中就存在许多设备管理的诸多问题[2],本文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些探讨并找到对应的解决方法。

2大学物理实验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学校资金投入的加大,大学物理实验设备不断增加,实验各方面的都有了提升,实验仪器的种类不断增加,实验的数目也有了增加,但伴随这些变化的同时,日常的管理过程中问题也同时出现,主要概括以下几点:(1)资金的不断投入,仪器的购买数量和种类也随之增加,但是对应的实验室的面积却没有变化,目前大学物理实验室一共有10个实验室,每个实验室有80m2,承担学校公共物理实验,本专业物理实验,开放物理实验,演示物理实验。所以造成实验室仪器摆放很不规范,堆积现象严重。(2)摆放实验仪器的桌柜也不够数量,而且桌柜不适用部分仪器的摆放。(3)实验室管理制度不够健全,虽然制定了一些规定,但具体实施起来责任不明确,分工不明确,造成任务布置下来,不能及时完成,工作拖延现象严重,工作效率不高。(4)实验设备报废制度不健全,实验室废旧仪器无法及时报废,仪器数量增多,但是不能报废,有些仪器仓库无法堆积,只能存放在实验室里,管理更加不方便。(5)实验员人数较少,而且研究生的比例较少,使得管理工作中沿用老传统,创新性不够。部分老师对计算机办公软件不熟悉,也阻碍了实验室信息化的进度[3]。

3大学物理实验设备管理解决方法

结合物理学院实际情况,我们从以下几方面来解决当前遇到的突出问题。(1)通过合理调配,增加大学物理实验室的使用面积,其次通过对物理学院现有仪器进行检查和统计。对于实验室仪器摆放进行合理整合和摆放,例如,该学院公共大学物理实验是两个学期,第一学期主要做电学和光学,第二学期主要做力学和热学。为提高房间的使用率,实验室可以根据空间摆放3种不同的实验,把不常用的实验仪器分类摆放在仪器柜内,把有故障,不能使用的仪器分类摆放在实验室的仓库里,并进行登记。(2)对于部分仪器不好摆放和管理的问题,进行专门定制桌柜(如气垫导轨装置,光具座),由学院和厂家共同设计,使得部分较难摆放的仪器也容易管理,大大降低了管理的难度,同时使得实验室变得井井有条。(3)对实验室规章制度再进一步的进行调整和细化[4],进一步规范实验老师,实验员的责任和义务,进行对应的考核制度,与绩效挂钩。同时监督体制也要健全,上级主管进行随机监督上课和实验室相关的问题。通过以上举措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4)学校的报废制度不断健全,学院和学校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不断调高效率,使得报废仪器可以及时得到有效的处理,这样使得大学物理的实验室及仓库的使用空间又得到了补充,管理更加便捷。(5)分阶段的对实验员进行系统培训,选派部分实验员进行进修,不断提升业务水平,通过招聘研究生,不断充实实验员整体管理水平和实验水平[5]。

4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技术人才比较欠缺,培养理论型、技术型人才已经是综合性大学发展的趋势。大学物理是理工科培养技能的实践型课程,也是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基础课程。建立适合我校校情的大学物理实验是开设实践基础课程的基础,而物理实验仪器设备的良好运转和正常运行时顺利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本文以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实验中心为例,提出了目前实验室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该方案将有助于实验室设备的合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进而促进大学生技能的培养,同时为技术型人才的输出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陆树伟 王振 王兆军 单位:新疆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高玲.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实践教学改革[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3,11(1):130-133

[2]程秀英.从资源整合和使用效益着手,加强大型设备管理[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4,2(4):209-212

[3]包斯琴高娃.基于信息化技术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J].大学物理实验,2013,26(2):1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