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同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章同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章同学

文章同学范文1

在上次的班会中,班里评选“文明之星”的同学。马晓雪当选以后,丁老师让她再推荐一名“文明之星”。我微笑地望着她,并没有想要争当“文明之星”的意思。马晓雪红着脸,高声地说:“我选刘嘉欣!”“不同意——”讲台下的董浩顽皮地吼叫着,只见他傻笑着,眼都眯成了一条缝,两颗大板牙也露了出来。我看了看他,并没有因为那句话而和他生气,反而逗得我也笑了。突然姚豆站了起来,说:“我也不同意她!刘嘉欣不善于和人交往,平常她是一个冷淡的女孩,从来没有笑容……”我转头看她,心里顿“咯噔”一下,难道自己真的是她说的那样吗?我终于忍不住了,竟在老师、同学们的面前掉下了眼泪,心情也整整地郁闷了一星期。

从这次班会结束后,我连正眼都没瞧姚豆一眼,也没和她说过一句话。

可在昨天,她突然跑到我面前,递给我一张同学录,好像我们俩从未闹过矛盾一样,说:“刘嘉欣,你给我写一张吧,OK?”我点了点头,心里有一种莫明的感动涌了上来,为自己的小心眼而羞愧不已。我在她给的同学录上面写了很多想说的话,也把我们上星期发生的不愉快写在了同学录上面,让同学递给了她。我悄悄地转回头去,姚豆的脸上明显多了几分忧虑,她写了一张纸条给我,上面写了一句:刘嘉欣,对不起。这是她一直想对我说的话,可她说不出口……我内心在一次地被感动了,看着她写的话,眼圈红红的,日记本上分明多了几滴眼泪。

文章同学范文2

走着走着,路中间停了两辆轿车,丽要从车中间走过去,而体育委员对丽说:"你从那边走,从那边走。" 丽也不知道为什么就听体育委员的课,从车的边上走过去,丽是排头,丽以为她从车边上走过去,后面的同学就会跟着丽走,丽没有想到,她一转身,根本没有同学跟在自己身后,丽又气又恼,觉得都是体委的错。走过了车,丽又回到了排头。

丽看到体委在笑,丽更生气了,丽决定以后都不要理体委。体委看到丽这样,笑个不停,"哎,你叫什么啊,咱们都是一个班的。"

丽说"我记性不好,忘了" 体委并不在意"那我以后也能知道你叫啥"

历史课,老师叫丽回答问题,下课后,体委就凑了过来"哎,丽,一起踢毽去啊" 丽还没有说话,丽的同桌就在一旁偷笑,丽看到同桌这样,丽本来是想去的"不去" ,丽回答。 体委没有放弃,一直在劝丽出去踢毽,后来干脆叫了一些其他同学拉着丽一起走。

文章同学范文3

曾经,在右岸的法布街伫立的座座大厦门上,赫然在目的是贵族们的徽章;如今,那里却换成了业内外显赫的名字。

在欧洲的历史上,徽章可以称作是荣耀与血统的象征。几乎所有的顶级奢侈品与私人家邸,都是以徽章作为家族最高的证明,从而成为全世界无数贵族群坚守的血脉标签。因为代表着贵族的等级身份,所以对徽章有着严格的规定,而且也会随着贵族的身份与等级的变更而变更。严格地说,徽章不能算是王室贵族的专署,但它的存在犹如名片,虽然可以人皆有之,含义却大不相同。

在17至19世纪,英国绅士对它的迷恋甚至到了连写信或写便笺也要用印有英国绅士俱乐部徽章的纸,以此来体现他与他人的身份区别。这样一来,2004年5月鲍威尔曾为了他的苏格兰望族血统,向英国苏格兰爱丁堡司章委员会申请过一枚族徽的事,也就不足挂齿了。

用得最多的纹章图案:狮子和鹰

猛兽之威

最初,徽章于12世纪在战场上诞生时,主要是为了从远处识别因身上穿戴的锁子甲风帽(直到下巴)和头盔护鼻遮住了面部变得难以辨认的骑士们。据统计,有三分之一的徽章采用动物为主体的图案。

其中,鹰和狮子是欧洲贵族徽章上最常见的两种动物图案,这是古代尚武精神的体现。中世纪欧洲保存下来的100万个徽章图案中,约有15%使用了狮子图案。或许这种现象与整个西方传统中,狮子一直是百兽之王以及勇气、高贵、雄壮、王者之气的象征有关。徽章中的狮子常常是直立的或举起前爪,鬃毛耸立,张嘴大吼,整个身体出奇地瘦削而多毛;颜色常为红色或金色,舌头和爪子在色彩上相互映衬。也有很多是两只狮子相对直立的。喜欢使用狮子徽章的地区包括法国、比利时、卢森堡、丹麦等等。有趣的是,当狮子的头朝正面时,它就不是狮子,而是豹子了……

在狮子图案兴起之前,在欧洲很大一部分地区,包括日耳曼、克尔特、以及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一带,曾经热衷于以熊为徽章图案,寓意勇猛。狼的地位也差不多,西班牙和意大利一些地区都喜欢以狼为徽章图案,寓意英勇和顽强。

狼象征英勇和顽强

鹰的图案在所有徽章中约占2%,而它在贵族徽章中的使用尤为突出。一直喜欢使用鹰的国家主要有俄罗斯、奥地利、德国、意大利北部地区。徽章中的鹰一般体正头侧的直立展翅状,嘴与爪明显凸起。寓意崇高,尊贵。

贵族中喜欢使用的徽章还有鹿和野猪(他们狩猎的猎物);昆虫图案在徽章中使用较少,相对多一些的就是蜜蜂图案了……怪兽,传说生物在徽章中的使用也不算多。至于马,则是徽章动物图案中的重大缺席者,其中原因不得而知,有可能与马在西欧社会的特殊地位有关,马作为战士的伙伴,有的情况下是与人有同等地位的。

“纹章为正在重新组织的社会带来了新的身份象征。它有助于将个人置于团体之中,并将团体置于整个社会体系之中。”于是,至13世纪初,各中小贵族都拥有了徽章,徽章的使用同时向非武士、非贵族以及其他不同类型的人群延伸。

2004年5月,当时的国务卿鲍威尔为了彰显他的苏格兰望族血统,曾向英国苏格兰爱丁堡的司章委员会申请过一枚族徽,因为鲍威尔的父亲虽然是牙买加黑人移民,但母亲却有着直接的苏格兰血统。鲍威尔为自己的和家族寻根的行为,后来被许多功名成就的美国、加拿大和澳洲人所接受和效仿,纷纷回到欧洲为自己的家族寻根。

各种纹章图案合集

花瓣之美

在各种各样的徽章图案中,植物也是贵族们钟爱的可以入画的元素之一。其他的非动物类图记的题材,还包括权杖、水桶、弓箭、战斧、马掌、马刺、铁锤、星星,还有月牙等,均取自中实际生活的各个方面。正因为内容的纷繁热闹,16世纪以后,徽章便成为了充满炫耀色彩的贵族装饰品。

素有香气女王之称的红玫瑰,是花的代表。它馥郁浓密而且优雅的香味,容易让人产生幸福感。所以一直被视为爱与纯洁的象征,花瓣之美甚至被当作英国贵族的徽章来使用。

另一个将花卉用入徽章图案的国家,是日本。除了欧洲贵族社会之外,世界上只有日本自古用徽章,而且比欧洲更普遍。徽章在欧洲是个人的标识,而日本是家族、家世的记号,所以叫“家纹”,译作家徽更便于理解。家徽起源于11世纪前半叶,那时候大臣们上朝乘坐“私家车”——牛车,都涂成流行色——黑色,四方辐辏,黑压压一片难辨认,有人在车上画一个记号。在重视门阀的年代,谁干出这种事也不足为奇。子孙们敬祖守成,延续下来固定为家族的徽记,也借以炫耀门第。

和欧洲的徽章有所不同,日本的家徽基本是单色白底,多构成圆形的对称。图案大都取自植物,不像欧洲那么爱用可怕的动物,也不用鱼类。桐最多,虽然是日本的白桐,但缘起想来是中国的传说梧桐栖凤凰。13世纪初的太上皇“后鸟羽”多才多艺,甚至亲自去捕盗捉贼,他喜爱,采用了图案,但皇权衰微,药铺也敢拿它做招牌。1871年(明治四年)官方规定为皇家所有,从此民间禁用。

正如日本的建筑和其他艺术均以顺从自然为原则一样,日本的家徽也显示了这种倾向。在日本,家徽的图案大都比较典雅。例如,日本皇室的家徽以菊为图案,德川家庭的家徽以葵为图案。选用这些植物为图案,显然不是为了显示权力与威严,而是出于对大自然的热爱。据说,选择菊为皇室家徽图案的,是后鸟羽天皇。他之所以作出这种选择,完全是因为他格外喜爱。而花瓣,天皇家的家徽是十八瓣,而其他皇族为十四瓣,并且是的背面,那图案当中还画有花托。

着名的蓝底缀金色鸢尾花的盾形徽章,是法国王室的标志。三朵金色百合(lily)花瓣,在圣路易时期所赋予的含义是诚实、智慧、荣誉三大美德,而到了中世纪,却被赋予了强烈的政治色彩和基督教特征。这部分来自于被神父和神学家们广泛引用及注释的《雅歌》中的诗句:“我是田野的花,山谷中的百合”(《圣歌》第二篇第一段);“就像荆棘中的百合,圣母就在百合花中”,这也是直到13世纪,基督和圣母玛利亚的画像常常被放置在百合花饰中的原因。

后来,鸢尾花(fleur de lis)逐渐成为圣母的标志、“童贞之花”的象征,圣母手持鸢尾或身处鸢尾花之中的画像不计其数。然而,和任何徽章一样,鸢尾花(百合花)徽章并非为法国王家专用,它在西欧的使用非常广泛,且深入各个阶层,其在徽章中的使用频率排第六,尤其常被中小贵族以及农民用于徽章或徽章性标志中。

刀剑之利

在徽章上面使用刀剑的图案频率比较高的,仍旧是日本,进入武士社会之后,原来仅为贵族拥有的徽章,迅速在武士间普及开。因为,这个时期徽章在设计风格上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起初,武士阶级只是对贵族的徽章进行了一次改造,在贵族的徽章上面添加了剑形、刀形,如剑木瓜、剑唐花、剑酢浆草、剑柏、剑菱、剑梅钵。为保存家门着想,留下了花状的纹路,又希望子孙尚武,加上了刀剑——于是有了这种近乎矛盾的家徽,使其在优雅之中还带有一种武士的刚烈。

文章同学范文4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为我们的教学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在信息技术背景下,我们的语文教学也走进了新的天地,运用信息技术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在信息技术的运用方面,老师并不一定能胜过学生。

期中考试已近在眼前,各门功课都进入了紧锣密鼓的复习阶段。为了引导学生进行系统的复习,我从网上下载了一些复习资料,然后自己分类整理,准备在班内用多媒体进行展示。正当同学们都兴致勃勃翘首以待的时候,问题出现了:我在家里电脑上编辑好的资料,用U盘在班内放的时候,格式却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单页变成了双页,展示起来极不方便。我想重新进行调整,却怎么也找不到分栏工具,也没想起来向学生请教,一时急得我满头大汗。为了不耽误时间,我只好用拖动条反复切换,一栏一栏地展示。孩子们也都理解,没说什么,仍旧兴趣盎然地配合着我,连平时几乎不抬头的几位同学,也都出乎意料地兴致高涨。就这样,一节课热热闹闹地过去了。

因为还有第二节晚自习,于是,我便趁下课时间进行了最笨的操作——一栏一栏地反复粘贴、复制新的文档。这时,一贯进入不了角色的王衡怯怯地说:“老师,你不需要那么麻烦,只需要把原来的文档分栏处理就行了。”当时我心想:我也想分栏,可我在工具栏中找不到分栏图标了。为了不打消他的积极性,也为了上节刚说过的一个词语——不耻下问,我就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说:“你来试试吧,帮老师一个忙。”听我这么一说,好几位同学都跃跃欲试,想一显身手。王衡第一个跳到电脑桌旁,三下两下,奇迹出现了——文档立刻恢复了原来的模样,两栏变成一栏了。我及时地也感激地说了声“谢谢”,王衡便一脸自豪地回到了座位上。第二节课的效果,可想而知,我们在和谐愉悦中结束了当天的学习。事后,我感慨万千,真是“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呀!新世纪的孩子个个不可小觑!作为老师,不提高便是一种退步!

在网络信息化、信息数字化的今天,不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就无法完成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就无法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在信息技术领域内,教师要不耻下问,与学生共同成长!加油! 转贴于

文章同学范文5

一、真心关爱学生,提高教师的亲和力

学生厌学往往缘自“厌师”,尤其是智障儿童。智障儿童不能完全懂得为什么要学习的道理,却经常爱认死理。例如,老师对我好,我就喜欢他的课;老师对我不好,我就不学他的课。心理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作“情绪化学习”,教师要学会利用情绪行为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对教师有亲近感,喜欢教师并进而喜欢教师的课。

由此可见,要让智障儿童不厌学,首先要让他们不厌师。这就要求教师以无私的关爱来换取学生的热爱,用自己的真诚尊重来对待、鼓舞和感染学生,使智障儿童变厌师为爱师,变厌学为好学、乐学,最终学有所成。

我接手的智障班,入学智障儿童小的七八岁,大的十四五岁,有的常常尿湿裤子,有的见人就笑,口水直流;刚刚换上的干净衣服,不一会儿就弄得脏兮兮的。学习就更难了,他们有的不会数数儿,有的连自己的姓都不会写,还有的甚至连一句完整的话都不会说。

比如,家住狮子镇的智障儿童宛某某,他的父母都在外打工,奶奶年迈体弱还有精神病,两个妹妹年幼,家里的事全靠叔叔帮着打理。小宛患有一种罕见的苯丙酮尿症,头发全部脱落,皮肤粗糙、手脚变形、皮肤多皱。医生说这是一种先天代谢性疾病,患者因为染色体基因突变,导致肝脏中苯丙氨酸羟化酶缺陷,引起中枢神经损伤,由此出现步态异常、腱反射亢进、肢体重复动作等,生活难以自理,起居要人照顾。他的叔叔因地里活儿忙,小宛再放在家里会无人照料,叔叔便将他送到了特殊教育学校。

我是以母亲的角色走近这些智障儿童的。我带他们上厕所,帮他们换洗被大便弄脏了的裤子;我为他们洗脸洗手擤鼻涕,带他们去食堂吃饭。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学生对我越来越亲近,由当初的害怕学校、害怕教师、害怕学习,到现在的爱学校、爱教师、爱学习。一次,小宛病了,他的叔叔赶到学校带孩子去医院看病。我把叔侄俩送到校门口。小宛拉着我的手,哭着不肯离开学校。病愈返校后,小宛见到我的第一句话就是:“老师,我想念您!”

二、培养学生注意力,让学习成为一种快乐

由于智障儿童的认识能力差,知识经验缺乏,造成注意范围狭窄。他们注意的分配能力差,在同一时间内无法把注意力分配到几个不同对象上,更谈不上“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注意的稳定性差,上课易走神,走神之后很难收回来,个别学生连三五分钟的注意力都无法集中。注意转移也不灵活,他们上课时往往身心分离,这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神经不够灵活,另一方面与他们神经过程的惰性严重、学习心理内驱力弱、身体状况不良等有关。同时,智障儿童自控能力差,不能自己管住自己,尤其对心理活动的自控能力更弱,也不易接受他控。他们身上存在诸多不良习惯,且认知水平低,又缺乏认知的积极性,多动、情绪不稳定,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学习成绩。总之,智障儿童的注意缺陷现象普遍,特别是重度智障儿童更加突出,这一缺陷严重降低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厌学问题。

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针对智障儿童的特点,积极进行矫治和培养,是补偿其身心缺陷的重要措施,也是促进智障儿童智力发展和提高活动效率的重要途径。培养智障儿童良好的注意品质,对其学习和个性发展也有积极作用。

第一,放慢讲课速度,拓宽注意范围。智障儿童注意的范围比一般人狭窄,感知的速度慢,如果教师像对待正常学生一样对待他们,那是大错特错的,因为他们的视觉范围狭窄,读书只能一个字一个字地念,写字只能教一笔写一笔,数小棒只看眼前的,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放慢讲课速度,减少教学情景中的不必要刺激,细分教材的难易点,并采用小步子、多循环、多强化反复进行反应速度的训练,注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第二,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增强学习兴趣。教师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能增强智障儿童学习的兴趣。学习兴趣在引起和保持注意力上具有重要意义,有些兴趣可以直接由工作本身引起,有些兴趣可以间接地由对活动结果的追求而引起。智障儿童往往对学习缺乏兴趣,因此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已有的兴趣,了解其兴趣发展的特点,从而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文章同学范文6

十八岁出门远行(节选)

(本文选自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作者余华。由于篇幅较长,只给出局部。)

柏油马路起伏不止,马路像是贴在海浪上。我走在这条山区公路上,我像一条船。这年我十八岁,我下巴上那几根黄色的胡须迎风飘飘,那是第一批来这里定居的胡须,所以我格外珍重它们。我在这条路上走了整整一天,已经看了很多山和很多云。所有的山所有的云,都让我联想起了素席的人。我就朝着它们呼唤他们的绰号。所以尽管走了一天,可我一点也不累。我就这样从早晨里穿过,现在走进了下午的尾声,而且还看到了黄昏的头发。但是我还没走进一家旅店。

……  天色完全黑了,四周什么都没有,只有遍体鳞伤的汽车和遍体鳞伤的我。我无限悲伤地看着汽车,汽车也无限悲伤地看着我。我伸出手去抚摸了它。它浑身冰凉。那时候开始起风了,风很大,山上树叶摇动时的声音像是海涛的声音,这声音使我恐惧,使我也像汽车一样浑身冰凉。  我打开车门钻了进去,座椅没被他们撬去,这让我心里稍稍有了安慰。我就在驾驶室里躺了下来。我闻到了一股漏出来的汽油味,那气味像是我身内流出的血液的气味。外面的风越来越大,但我躺在座椅上感到暖和一点了。我感到这汽车虽然遍体鳞伤,可它的心窝还是健全的,还是暖和的。我知道自己的心窝也是暖和的。我一直在寻找旅店,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

在伤痛中成长

从书中录下这一段文字的时候,我在思考着,阅读这些文字的意义与价值。对于我们这一代的青年人,尤其是出生在城里、生长在父母关爱的庇护下的孩子来说,这是太遥远的距离。从一个少年的角度看,小说中的那些描写,刻画的是一个滴血的世界。

开始,这个年轻人试图讨好地给司机点烟——十八岁,一个在我看来尚还幼稚淳朴的青年人,是不是因为在外的寂寞与无助,才学会了如此圆滑的、在成人的社交中的手段?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种手段非但不为成人所接纳,更被暴力地拒绝——最后,这个涉世未深的孩子,选择了用同样的暴力回击对方。这多少带着一点伤痛的故事,却还没有真正结束!面对一个孩子尚还不那么自然的“凶狠”的表演,作为大人的司机竟“笑嘻嘻”地看他,一副献媚的表情——难道,这就是那时整个社会教给年轻人的“处世经验”?到了后来,劫匪们抢走了司机运的苹果,“我”出于年轻的骨子里的血气,为司机打抱不平,但司机没有用心去感激这个善意之举,反而加入的抢劫的行列,把年轻人的随身财物洗劫一空。在那个物质贫乏的时代里,人性的贪婪与冷漠,难道就是整个历史坐标上的主旋律么?一个年轻的梦想,怀揣着对青春的无限憧憬,踏上他追寻的道路时……一时间,原来的欣喜被劫掠,从前的渴望被扼杀,旧时的热情被创伤,在人生的轨迹上,只轧过的淡淡的悲戚与苍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