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业生产成本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业生产成本范文1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劳动力转移;土地流转;所有权成本
基金项目: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课题“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绩效研究”(供销函科字[2011]69号);安徽财经大学合作经济研究中心基地重点项目“供销社发展中的国际化问题研究”;安徽省人文社会科学基地研究项目“农民专业合作社典型案例研究”(2008sk203)、“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业产业链中的作用研究”(SK2013B003);安徽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辉隆合作研究”(2009sk127zd)成果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8月29日
一、问题的提出
农户是我国农业生产中的主要组织形式,随着劳动价格的上涨,农业生产设备和技术的进步,出现了两大趋势:一个是农业生产成本上升;一个是单个农户可耕种的土地面积扩大。成本上升包括劳动力和资本要素的机会成本。农村劳动力突破现有生产模式的意愿越来越强烈。如果一个农户可以种植五个农户的土地,那么这些土地为什么要由五户分开来种,而不由一户来种植呢?这样可以使其他四户的劳动力脱离农业生产,从事其他产业的劳动。问题在于,五户的土地到底给谁种植?经营利润如何分配?有的农户出去打工,土地经过流转到某个农户手中,承包方给予转包方租金。这是较为常见的、自然的市场行为结果。这种结果的前提是五个农户是散户,没有形成组织,五个农户的土地有可能通过市场流转给某个农户,其他农户获得相应租金。租金的多少要看土地的质量,包括是旱田还是水田、地理位置、排涝上水条件等。如果我们假设这五户农民组建了一个经营组织,那么这五户农民的土地则可以不通过市场,而通过五户农民之间的契约关系规范,那么五户农民所获得的收益是否要高于市场调节的结果呢?如果结果表明五户合作组织收益高于市场调节的结果,则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将可能成为未来农业生产的基本单位。
二、两种模式
假设五个农户的土地都是水田,都最适合种植水稻;土地质量相同;农户种植技术同质,从事其他工作的技能有差异;土地面积相同,每户10亩,每个农户的种植能力是50亩;土地租金市场价格为每亩600元;每亩地耕种成本为500元;每亩地的种植收益是2,200元。
如果五户的土地通过市场流转给某个农户耕种,则种植户自有土地的每亩纯收益是1,700元,总的纯收益是17,000元,转包来土地的每亩纯收益是1,100元,总的纯收益是44,000元,种植户的收益是61,000元。其他每个农户的收益则有土地租金6,000元与工资收入构成,租金收入加上工资收入之和大于17,000元,则转包土地划算。假如其他农户的收益都是20,000元,其中从事其他产业的收入为每年14,000元。则这种局面将持续下去,但很明显种植户的收入要高于其他农户的收入。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如果其他农户的收入大于44,000元,种植户是否也会放弃土地。其实这个问题在一开始就存在,即当租金收入与工资收入大于17,000元时,为什么五个农户没有全部放弃土地,原因在于农户从事其他工作的技能是不同的。
从结果来看,无论是种植户的收入还是其他已不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的收入都提高了,当然这里我们没有讨论风险差异问题。到底种植收入高还是从事其他产业工作的收入高,还要取决于种植户手中的土地数量以及产业发展的比例关系。
如果五个农户组建一个水稻种植合作社,情况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五个农户都可以不从事农业生产了,交给合作社经营。假设,合作社雇佣专业的农业生产技术人员3人。合作社给五个农户分红。如果农业生产技术人员的工资是每月1,000元,一年是12,000元,合计36,000元,五个农户平均7,200元,每亩地平均720元。每个农户的土地收入是9,800元,高于租金收入。如果从事其他产业的收入仍为14,000元每年,则每个农户的收入都是23,800元每年。当然,合作社的经营管理成本在此做了省略。
从结果看,加入合作社的农户收入都比单独种植收入高,也比不加入合作社而去从事其他产业收入高。也就是说,加入合作社后农户收入由两部分构成:种植收入,而不是租金收入;从事其他产业收入。加入合作社后会有新的成本产生,如雇佣人员的工资、经营管理费用等,只要种植收入减去所有成本后所得的净收益大于租金收入,则农户的收入就比不加入合作社的收入要高。而且,加入合作社后,每个农户的收入中,种植收入的差别不大。收入的差别主要体现在非农业收入上。
这里出现了两个节点:第一个节点是自己种植土地的收入,即17,000元每年;第二个节点是不加入合作社而将土地转包的租金收入加上工资收入的20,000元每年。如果工资收入加上租金收入大于17,000元每年,则放弃土地;如果种植收入大于租金收入,则农户选择将土地交给合作社耕种。
三、理论探讨
汉斯曼在《企业所有权论》中指出了所有权包括“控制权”和“剩余利益索取权”。控制权的成本包括管理人员的监控成本、集体决策的成本。剩余收益索取权的成本包括风险承担的成本。影响农户从事农业生产还是非农业职业、将土地交给合作社还是转包出去的因素主要包括风险承担、监督成本、利益冲突、土地租金、非农收入、农产品价格和种植成本等。
1、风险承担。在农民决定是获得土地租金还是交由合作社经营分红的过程中,风险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如果每户的土地仍由每户单独投资,那么转包土地所获得的租金是稳定的收入,而交由合作社经营则有风险。而这个风险不可能由合作社成员共同承担,仍应由农户自己承担。所以,如果是风险偏好型的农户会倾向于将土地交由合作社经营,并获得利润分红;风险规避型的农户会将土地转包出去,获得稳定的租金。如果成员退社,成员的减少必然造成每个农户分摊的成本上升,减少加入合作社的纯收益,当这个纯收益小于租金时,成员将选择将土地转包。
2、监督成本。五个农户联合聘用专业技术人员,在没有合作社的情况下,如果也是可以做到的,为什么要加入合作社呢?原因在于难以监督。加入合作社的目的是希望合作社提供监督、激励技术人员的措施。如果监督成本高到纯收益小于租金,农户也就没有必要加入合作社了。
3、利益冲突。汉斯曼认为成员利益同质性是合作社获得成功的关键。反之,利益冲突就会导致合作社经营失败。五个农户都是希望获得最大的种植纯收益,这个利益是同质的。但是也存在着利益冲突,如果我们把五个农户的土地质量同质、面积相同的假定放开,那么五个农户之间就会出现利益冲突。首先,土地不同质、面积不相同,投入就不相同,这个矛盾好解决,可以由农户分别对自己的土地进行投入来解决。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安排种植、收割、护理的顺序,如果遇到灾情,如何确定抢救的顺序。这个因素将约束合作社的规模,或者导致合作社不能持续下去。
4、土地租金。如果减去管理成本加上种植成本后的种植纯收益大于土地租金,那么农户不会简单地将土地转包出去,而是选择加入合作社后,联合聘请专业技术人员种植,当然这必须在解决了有效监督的前提下。如果纯收益小于土地租金,农户会将土地通过市场转包。问题在于纯收益小于租金,怎么还有农户愿意承包呢?我们这里的纯收益包括了管理成本,所以问题的关键就在于监督管理成本。
5、非农收入。非农收入是影响农户转包土地的重要因素。从数量上来看,如果非农收入加上土地租金收入或合作社分红收入大于自己耕种土地的收入,那么农户就会选择从事非农产业工作。问题在于,出现这种利益差额后,为什么有的人走出去了,而一部分农户还是留在农村种地呢?原因在于从事非农产业所需要的劳动是有针对性的。也就是说,不同农民获得非农收入的可能性和数量是不同的。非农收入的大小决定了农户间收入差距的大小。农产品价格和种植成本,这两个变量影响着种植收入。
农业生产成本范文2
1农业环境成本的内容
农业环境成本与企业环境成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根据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顾问专家工作组第15次会议文件《环境会计和财务报告的立场公告》:“环境成本是指本着对环境负责的原则,为管理企业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被要求采取的措施成本,以及因企业执行环境目标和要求所付出的其他成本。”由此可见,企业环境成本是企业内部成本核算的一个方面,是企业的实际成本支出,属于会计范畴;农业环境成本不仅包括预防性的成本支出,更重要的是分析农业生产行为实际对环境造成损害,是整个社会共同承担的环境代价,属于公共环境经济问题。农业环境成本可以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农业生产本身所产生的环境成本,间接成本是指上游与下游产业所产生的环境成本,如化肥、农药的生产,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企业因使用原料的特殊性所产生的环境成本,如皮革加工、秸秆造纸等。根据不同的生产部门,农业环境成本还可以分为种植业环境成本、畜牧业环境成本、水产业环境成本等。本文所分析的农业环境成本是指种植业部门的直接环境成本,包括动植物资源成本、土壤资源成本、水资源成本、大气污染成本、生命健康成本等。
2农业环境成本的核算方法
核算环境成本的方法很多,如预防费用法、恢复费用法、生产率变动法、机会成本法、间接替代法、市场价值法、人力资本法等。不同的环境成本,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核算。
2.1动植物资源成本核算
动植物资源的减少,其造成的损失是无价的,同样,各种动植物资源的恢复和保护也蕴藏着不可估量的价值。核算动植物资源的环境成本可以采用恢复费用法和维护成本法。
恢复成本取决于恢复的面积和单位面积恢复的费用,恢复费用的具体费用包括土地费用、劳动力费用、动植物资源引进培育费用和相关的技术费用等。其中动植物资源的引进培育费用是关键,对植物的稀有程度越高,费用就越大,一般常见的资源引进,费用很低,甚至不需要具体的费用。恢复成本既可能是一次性的,也可能是长期的,但保护成本是长期的,同样道理,动植物资源的稀有程度越高,保护的费用就越高,常见的动植物资源只需保证其生产空间,一般不需要额外的保护费用。相反,如果需要对野生动植物生长进行控制,费用另当别论。
2.2土壤资源成本核算
土壤资源成本的核算方法常用的有两种,一是恢复费用法,即将土壤的自然生产能力恢复到一定水平的费用;二是生产率变动法,选择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不同年份,核算由于土壤自然肥力不同或变动而引起生产率变动所产生的净收益差异(E)。
式中,P为产品价格;Q为产量;C为单位成本;i为产品种类。
使用恢复费用法计算土壤资源成本,关键在于选择恢复土壤自然生产能力的方法和要求达到的技术指标。如果采用休耕的方法,其成本就是正常耕种的净收益,如果采用种植绿肥等方法,在以上基础上,其成本还应该包括种植绿肥或其他方法所产生的净费用。
由于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干扰,采用生产率变动法很难直接测定由土壤肥力下降所引起的单位面积净收益的变化。土壤肥力的下降主要是由于大量施用化肥造成的,因此可以通过单独测量化肥的超正常施用量,判定土壤资源的环境成本。首先是确定在现有技术水平条件下,单位面积净产值最大时化肥的最小施用量,然后计算化肥实际施用量与最小施用量之间的差额和相应的价值,最后将差价扣除因减少化肥施用而采取的其他环保手段的费用,就是使用化肥而产生的土壤资源成本。
如果替代费用超过减少化肥施用节省的成本,就会出现替代不经济,所以替代品的经济性和环保性同等重要。用同样的方法可以核算农药投入对土壤所造成的环境成本。事实上,无论化肥和农药的投入量如何减少,都不可避免地会对土壤造成一定的损害,关键是把这种损害控制在一定的水平,一是可以由土壤自身进行修复,二是可以通过其他比较经济的技术手段实现修复。
2.3水资源成本核算
水资源环境成本有三项内容,核算也分三个方面。
核算水资源的浪费成本,关键在于确定水资源的价格、节水灌溉的用水标准以及相应所增加的灌溉设备费用,如果价格较低,水资源的浪费就是经济的。提高水价,水资源的环境成本就会由外部成本转化为内部成本,节水灌溉的经济性就会增强。
2.3.2地质灾害损失的核算
在我国北部平原地区,农业灌溉用水主要来自于浅层地下水。由于地下水严重超采,目前在山东、河南、河北等19个省区共形成了59个漏斗区。并引发了比较严重的地质灾害,如地陷、裂缝等,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地质灾害损失的核算,一是通过调查统计计算已经造成的经济损失,二是预测灾害发生的概率和将来可能造成的损失。
2.3.3水污染环境成本的核算
农业生产对水资源造成的污染主要来自化肥、农药、除草剂的使用,因此水污染环境成本的核算方法与土壤资源的环境成本核算方法类似。二者的差别在于水的流动性较强,水资源的污染会进一步对动植物资源和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由此造成的二次污染和损害的核算,可以分别参考动植物资源的环境成本核算和生命与健康成本核算。
2.4大气污染环境成本核算
2.4.1温室效应的成本核算
农业生产的温室效应损失=温室效应造成的净损失×农业生产对温室效应的负责系数
农业生产对温室效应的负责系数=农业生产N[,2]O排放量占N[,2]O总排放量的比例×N[,2]O对温室效应的负责系数
2.4.2秸秆燃烧的环境成本核算
首先确定秸秆燃烧所造成的损失项目,如交通事故、高速公路关闭、飞机停飞、火灾等,其次统计和计算相关项目的实际经济损失,最后将这些损失合计就是秸秆燃烧的环境成本。其中涉及生命与健康方面的损失,核算方法参见关于生命与健康成本的核算。
2.5生命与健康成本核算
在生产中与农药的接触对人体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可以致病、致残甚至致亡,相应发生的医疗费、误工费,以及由于劳动能力的部分或全部损失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都属于生命与健康成本核算的内容。与农业生产不相关的行为,如服药自杀所造成的损失不是环境成本核算的内容,精神损失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且难以衡量,也不在核算的范围。通常使用人力资本法核算生命与健康成本。
人力资本法也叫工资损失法,它是通过市场价格和工资多少来确定个人对社会的潜在贡献,并以此来估算生态环境变化对人体健康影响的损益。
进一步计算疾病成本和劳动能力丧失成本:
式中,R[,j]为农药对伤残的负责系数;Y[,0]为期望寿命(参考“WHO推荐的标准期望寿命表”);Y[,j]为第j人的实际年龄;E[,j]为劳动能力损失系数(死亡者系数为1,伤残者根据伤残轻重确定,具体可参照GBD伤残等级分类);W[,y]为年人均收入;D[,j]为年陪护费用。
3农业环境成本的控制
3.1维护土地的多样性
目前,农村土地耕地化现象非常严重,不仅边边角角都被利用,就是原来的河道、林地、草滩甚至坟地也被开垦变成了耕地。土地的过度利用将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一是使许多动植物失去了生存的空间,农作物一统天下,不利于生物间的竞争与进化;二是土地耕地化使水土流失问题更趋严重,农作物的耕种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在春播与秋播期间,地面没有任何植被覆盖;三是提高了旱灾与涝灾的成灾率,因为大量的水塘、沟渠甚至河道都被平整开垦为耕地,排涝蓄水以及灌溉的能力大大减弱。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在保护耕地的同时,一定要保护农村土地的多样性,林地、草地甚至荒地也要得到一定的保护,对池塘、河道、沟渠进行全面规划,禁止耕地对其侵占。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应该主要依靠技术与资金投入,而不是耕地面积的无限制扩张。
3.2科学施肥,减少无机肥施用量
全面使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避免化肥的盲目使用。发展复合肥、生物有机肥,压缩无机肥的施用量。生物有机肥技术是以畜禽粪便为原料,以秸秆、豆粕等有机废弃物为辅料,配以多功能发酵菌种剂,通过连续池式好氧发酵,使之在5~7天内除臭、腐熟、脱水,最终成为高效活性生物有机肥。有机肥内含有多种有益微生物,能不断释放出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和多种植物生长刺激素。肥中除含有氮、磷、钾三大元素外,还附有含钙、镁、硫、硅、锰、锌、硼等中量和微量元素。能增加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保肥、保水、保温能力,减少病虫害,改善作物品质。施用有机肥料的土地比施用传统化肥的土地一般增产10%以上。现在,生物有机肥的生产技术比较成熟,市场供不应求,发展生物有机肥,可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3.3发展生物农药和物理捕虫技术
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资源开发的农药,包括植物农药、微生物农药和抗生素等,生物农药具有对人畜的毒性较小不污染环境以及病虫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由于技术上还存在一些问题,生物农药在我国的推广和利用受到了一定的制约,许多生物农药的有效成分为活体微生物,其产品制剂化技术要求高,而我国生物制剂的剂型及其工艺水平落后,致使活体微生物农药的制剂化成为生物农药发展的一个瓶颈。因此要加强技术攻关,使生物农药产业不断取代化学农药,成为农药的主体。同时,应重视物理捕虫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如使用灯光、振频等物理方法诱虫、杀虫。根据昆虫趋光的天性,在其成蛾期间,在田间布置具有诱虫和杀虫功能的频振杀虫灯,杀虫效果不亚于使用农药,并且没有污染,还可以大大节约成本。山东龙口市在果树和蔬菜生产中推广频振式杀虫灯技术,全市目前已应用频振式杀虫灯3000多盏,控制果蔬面积6000多hm[2],每年可减少农药使用150t,节约成本上百万元。
3.4推广与普及节水灌溉
根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农业用水将短缺600亿~700亿m[3],推广和普及节水灌溉势在必行。截止到2002年,全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只有2000万hm[2],约占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的36%。其中防渗渠灌溉的面积1000万hm[2],管道输水灌溉面积150多万hm[2],喷灌面积230万hm[2],微灌面积30万hm[2]。节水效果越好的方式,其应用面积越小。发展节水灌溉,一要解决技术问题,开发和推广适合不同地区使用的节水灌溉设备与技术,在华北平原地区,应推广和普及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在城市郊区,发展喷灌和滴灌技术等。二要解决制度问题,建立农业用水的市场机制,有偿用水,利用价格杠杆,使农民自觉使用各种节水设备。
3.5全面建设农村生态文明
农业环境成本的控制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在农村全面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
政府应适时引导,通过示范、教育,推广和普及生态文明的知识,同时通过支持具体生态项目的建设,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农、林、牧、渔全面发展,维护土地利用的多样性,利用有机物的投入发展农业。禁止秸秆燃烧,实现秸秆的综合利用。加强面源污染的防治,改善水体和大气环境质量。发展小沼气工程,实现循环经济。
【参考文献】
[1]李季等.中国水稻生产的环境成本估算——湖北、湖南案例研究[J].生态学报,2001,(9).
[2]张云,李国平.环境成本:经济学与环境科学的融合点[J].人文杂志,2004,(2):66~71.
[3]常进雄,鲁明中.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经济学研究[J].生态经济,2001,(7):60~63.
农业生产成本范文3
一、我国农业正步入高成本阶段
2004年以来,我国农产品价格启动了新一轮上涨行情。这种在粮食产量连续4年增产,主要农产品供求基本平衡条件下出现的价格持续上涨,意味着我国粮食和农业生产已开始步入高成本时代。突出表现在:
一是总成本明显增加。从国民经济核算宏观数据看,近10年来,农林牧渔业中间消耗年均增长7.6%,近几年增长加快,2004-2007年年均增长率达到12.7%。从农产品成本调查微观数据看,三种粮食(稻谷、小麦、玉米)平均每亩总成本由2003年的377元上升到2007年的474元,年均增长5.9%。平均每头生猪规模化饲养成本2003年为598元,2007年达到1051元,年均增长15%。蔬菜亩均总成本年均增长率也达到了14.6%。
二是成本构成发生明显变化。现代生产要素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农业生产领域,农业外部成本如物质和服务费用支出增长加快、份额提高;随着农业劳动力大量外出以及机械对劳动的替代,劳动力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下降;土地流转现象增多,使得土地成本比重提高。
三是石化工业品投入明显加快。农业越来越依赖石油、机械、化学工业品的投入。“石油农业”正悄然而至。
四是高成本导致粮食和农业效益明显下降。虽然近几年我国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整体呈上升趋势,但由于生产成本的加快上涨,农业生产效益总体上呈现出下降走势。
二、农业生产高成本的原因及其影响
农业生产成本提高,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农业外部成本的拉动,也有农业内部成本的推动;既有不利的影响,也有积极的作用。
一是高油价推动农资价格大幅度上涨。农业生产资料是构成农业成本的主要部分。受国际石油、铁矿石等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近几年农资价格居高不下且持续攀升,成为拉升农业生产成本的主要力量。高油价向下游传导,必然导致农机、柴油、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价格上涨。据有关部门测算,仅农资价格上涨,每亩粮食生产成本就比上年增加95元。而能源原材料价格高位运行具有持续性。
二是农业的机械化、化学化程度加深。我国农业已步入以机械化、化学化为特征的“石油农业”时代,不仅大量使用以石油产品为动力的农业机械,而且大量使用以石油制品为原料的农用化学品。
三是农业土地、劳动力要素价格上升。工业化、城镇化一方面导致土地要素价格上升,另一方面也带来农村人口和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当种田一年不如外出打工几天时,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也就顺理成章。经过长时间、大规模的转移,农业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现象显现,这不仅使劳动力变得更“贵”,也使承包耕地流转变得有“偿”。
四是规模小导致农业成本高。农产品是土地密集型产品,就是说土地面积越大,成本越低。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只有1.39亩,劳均耕地面积只有5亩左右,劳均粮食产量只有1400多公斤。一家一户分散的小规模经营,必然导致单位面积的投入成本高、产出效益低。近几年农机作业成本之所以增长很快,原因之一就是由于土地规模小,农业机械投入效益难以充分发挥。“富粮国家”农业生产规模大,规模效益显著。如美国劳均耕地面积是我国的100倍,家庭农场的平均规模已经达到200公顷,大农场达到1600公顷,劳均谷物产量近6万公斤,每亩小麦的机械作业加上燃料动力费用只有30元,而我国则高达60元左右。由于农村人口众多,我国农业小规模经营模式还将长期存在,高成本时代还很长。
农业生产成本范文4
第一部分 何为农业补贴
农业补贴是一国政府对本国农业支持与保护政策体系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政策工具,是政府对农业生产、流通和贸易进行的转移支付。也就是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干预资源转移到农业领域,以支持本国农业的发展。在入世后能够对农业的补贴是指针对于国内农业生产及农产品的综合支持。
在WTO农业多边协议框架下,农业补贴具有两层含义:一种是广义补贴,即政府对农业部门的所有投资或支持,其中较大部分如对科技、水利、环保等方面投资,由于不会对产出结构和农产品市场发生直接显著的扭曲性作用,一般被称为农业协议的“绿箱政策”。“绿箱”政策措施主要包括:(1)一般农业服务,如农业科研、病虫害控制、培训、推广和咨询服务、检验服务、农产品市场促销服务、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2)粮食安全储备补贴;(3)粮食援助补贴;(4)与生产不挂钩的收入补贴;(5)收入保险计划;(6)自然灾害救济补贴;(7)农业生产者退休或转业补贴;(8)农业资源储备补贴;(9)农业结构调整投资补贴;(10)农业环境保护补贴;(11)地区援助补贴。
另一种是狭义补贴,如对粮食等农产品提供的价格、出口或其他形式补贴,这类补贴又称为保护性补贴,通常会对产出结构和农产品市场造成直接明显的扭曲性影响,一般被称为“黄箱政策”。主要指的是那些容易引起农产品贸易扭曲的政策措施,包括政府对农产品的直接价格干预和补贴,种子、肥料、灌溉等农业投入品补贴、农产品营销贷款补贴、休耕补贴等,一般称“黄箱政策”。属于“黄箱政策”范围的农业支持与补贴,叫“黄箱政策”补贴。WTO《农业协定》的“黄箱政策”中规定给予了发展中国家特殊差别待遇,对发展中国家为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所采取的下述支持和补贴措施可免予削减承诺,简称“发展箱”。主要包括:(1)农业投资补贴;(2)对低收入或资源贫乏地区生产者提供的农业投入品补贴;(3)为鼓励生产者不生产违禁麻醉作物而提供的支持。一般称此为“发展箱”政策措施。
第二部分 我国目前的农业补贴情况与分析
与发达国家比,我国目前的农业补贴水平显然不高,财政实际补贴的比率大约是2%―3%,总量补贴根本达不到8.5%。之所以在入关时关于农业谈判中仍然坚持争取较高补贴率,是因为这个补贴会自动成为每一种农产品进行“黄箱补贴”的上限,这样对于我国很多大宗品种的出口影响甚大。所以,这个补贴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我国一些大宗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虽然我国目前的农业补贴水平较低,但按照《农业协定》也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一是符合所谓的绿箱政策的,如我国1996-1998年平均支出为1514.2亿元人民币(182亿美元)。主要对农业提供了“一般服务”补贴,达785.6亿人民币(95亿美元),占“绿箱政策”补贴的52%;其次是粮食安全储备补贴,约383.8亿元(46.4亿美元),占25%;以及自然灾害救济、扶贫、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支持等。而对农民的直接收入支持、结构调整补贴等,我国尚未列入财政预算科目。二是符合所谓的黄箱政策的。我国在1996-1998年期间实施的“黄箱政策”主要有两种,1、对粮食、棉花的政府定价收购及保护价收购。98年后政府逐渐缩小了粮食收购补贴范围,如一些地区的小麦和玉米已经退出保护价范围。2、农业生产资料价差补贴。如八十年代对农膜的补贴。三是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箱政策,如国家对农田灌溉设施的投资补贴等。
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财政对农业补贴的特点表现在:(1)补贴范围的普遍性。财政对农业生产流通领域补贴,几乎涉及到农产品生产与流通的全过程。补贴面较广,补贴很分散,补贴的作用难以集中发挥,补贴的效果较差。(2)以价格补贴为主,贴息贷款为辅。大多数补贴用于降低农用生产资料的价格、支农服务的收费标准,以及农产品购销环节的补贴。这些补贴占财政对农业补贴的比重较大。1991年至1996年,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用于粮棉油在流通环节的补贴达1866亿元,占整个财政补贴总额的50%,其中绝大部分用于城镇居民的消费补贴,农民从中间接获得补贴利益。(3)补贴方式的隐蔽性。长期以来,财政对农业补贴方式多采劝暗补”的方式,即财政补贴资金不直接以财政拨入的方式进行,而是通过流通渠道间接地给予补贴。这种方式体现在农业生产中,带有一种补质。但这种“补助”并不为大多数生产者所知晓,对生产的直接刺激力度不大,且容易流失。
第三部分 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成本及主要构成
分析我国农业生产成本,不妨先分析一下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成本主要构成,因为河南、河北、山东是我国的产粮大省,我们以这些省的农业生产为主要对象进行分析,或许可以说明一些问题。(需要强调的是东北地区因为土地面积较大,情况有所不同,这里的分析不适合东北地区)当前在河南省,农业生产的成本主要有以下几部分组成(山东、河北类似),一是土地使用税和各种提留与统筹;(可以简单表示为A两费一税,平均每人每年八十元;B提留和统筹平均每人每年四十多元,总的费用大约平均每亩为三十元,注:各地区情况略有不同);二是土地耕作费用,平均15元/亩/次;三是种子费;四是化肥和农药费用,平均大约八十元/亩;五是收割或脱粒费用15元/亩;六是运输费和人工费。那么我们可以简单计算这些河南、山东、河北等省主要农作物品种的生产成本。
以此计算这些地区小麦的生产成本为:15元/亩/次(耕作费)+10公斤*1.6元/公斤/亩+23元/50公斤碳铵/亩、18元/50公斤磷肥/亩和40元/50公斤钾肥或农药+15元/亩收割脱粒费用+50个人工+每年每亩的两费一税和统筹提留费用30元/亩。按照河南、河北、山东的平均经济水平我们初步估计每个人工价值为5元。则可以看出现阶段小麦的生产成本大约每亩总计为 157元+250元=407元/亩(因为人工费用国家没有统一标准,成本计算不一定准确,仅有参考意义)以河南省各主要粮食产地当前的实际生产情况来看(其它几省情况类似),平均每亩的产量为400公斤,而且还需要没有自然灾害的情况下,这样可以粗略计算一下上述几省的小麦生产成本大约每吨1017.5元,即123美元/吨。
对比于国际市场小麦价格,印度中等小麦为85美元/吨(FOB美湾),美国软红冬2号114元/吨(FOB美湾),硬红冬2号126元/吨(FOB美湾),法国小麦106美元/吨(FOB里昂)可以看出,我国的粮食主产区的小麦并不具有国际竞争力。同样可以计算上述这些地区其它作物的生产成本,如玉米的生产成本是825元/吨,大豆的生产成本是1480元/吨,也没有明显国际竞争优势。(但是,河南、山东等地的花生和芝麻在国际上有相当的竞争力。因为不是主要作物,这里不做重点讨论。)
第四部分 我国进行农业补贴的必要性
因为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农业生产还不发达,与发达国家相比,农业生产各个方面的差距都相当大。比如说我国玉米的出口,需要提供40%的出口补贴,才能达到国际市场价格。可以说,入世后我国受到冲击最大的首先是农业。如何在入世后保护农业生产,提高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是稳定我国粮食生产,保护广大农民利益的重要保证,也是党和国家努力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这一切都要求对农业采取补贴和保护措施,以稳定农业生产,逐渐提高我国农业发展水平,增强我国农产品的国际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这也是世界许多国家对国内农业保护的手段之一,从其它国家的经验来看,这是有效地保护和提高农业生产的重要措施。
第五部分 对我国农业补贴的建议政策措施
入世后,对农业的一切政策都要以《农业协定》中规定的农业补贴不超过8.5%为限度。那么,在农业协定的允许的条件下,从哪方面进行补贴最为有效果呢?
从我国过去的做法看,最主要的补贴进行价格支持,采用保护价格收购措施,相当于对流通环节进行了补贴。但是,价格支持是需要削减的黄箱政策,而且根据近几年的情况来看,效果并不好。同时按照WTO《农业协定》要求,政府提供的价格支持应针对农产品生产者,而不应该是流通部门。因此,尽管今后价格支持在总量上有一定调控空间,但在支持结构及补贴目标上则需作较大的改革。应通过调整农产品价格支持目标、支持重点,深化农产品流通体系改革,逐步减少对流通环节的补贴,把支持与补贴的重点转向农业生产者。
关于对农业的补贴具体的措施,我非常同意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课题组的建议,重点在以下几方面:1.尽早改变和改革低效率的价格支持政策,将节省出来的宝贵财政资源,转为直接补贴等其他对农业的国内支持措施,把“黄箱支持“转为“绿箱”政策范畴的支出。
农业生产成本范文5
[关键词]单个农户生产成本农民增收
一、影响单个农户农产品生产成本的因素
政治经济学将生产成本看作是不变资本(C)和可变资本(V)的总和,划分依据是资本各部分对价值增值的影响。而在现实中生产成本并不是一个单纯的计算范畴,农产品价值的这个独立的部分所代表的既然是农产品中所包含的资本耗费,因而它必须通过流通过程从农产品的售卖价格中收回来,它是农产品售卖价格的最低界限,而且在现实的市场中我们考察单个农户农产品的生产成本还要考虑许多潜在的两者(C和V)都影响的因素,因此模糊两者概念上的区别,将C+V看作是一个整体从微观角度对单个农户生产活动中影响其生产成本的因素进行分析。
1.与外界的信息不对称影响单个农户生产同一农产品的生产成本
对农户来说,把握农产品市场的信息,有效利用各种资源降低生产成本也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单个农户之间获得信息的成本不可能是相等的。
(1)获得信息的成本的不同。在我国,由于农业经济没有形成规模,农户比较分散,各个农户获得信息的成本是有差距的。农户获得信息在距离、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导致了他们的生产成本的不同。也就是说,郊区和偏远山区的农户若要获得和市场附近农户一样的信息它们要付出一定的成本。
(2)对信息的反应影响生产成本。如果说第一点是“硬实力”(外在环境)的话,第二点就是“软实力”(农民的内在素质)了,因为农民对信息的反应既取决于他们在时间上的意识,也取决于他们对信息的认识程度和把握程度,这是农民所积累的经验和他们对价值规律作用理解的不同造成他们对信息反应不同。
(3)行业信息使农产品生产者机会成本增大。生产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因生产一种产品而放弃生产另一种产品的利益损失。由于农产品种类繁多,农户选择某一新的产品生产,就会付出进入这个行业的需要的信息成本。有些稀缺性的产品生产的行业信息是垄断的,进入的成本大多是沉没性的,同时由于生产者新产品技术的生疏,也带来了生产成本的增加。
2.农业是否实现了规模经济影响单个农户农产品的生产成本
所谓规模经济,通常是指企业因扩大而在经济上获得利益的现象。就农业来说,在投入所有农业生产要素如土地、劳动、资金等都按同一比例增加的条件下,若产品收益以更大的比例增加,从而企业比例报酬递增,则称之为实现了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相对于边际成本而言的,边际成本递增,规模就不经济,边际成本不变,也不是规模经济,只有边际成本递减,才会形成规模经济。目前我国农业规模经济还难形成,其原因如下:(1)目前土地制度的约束。(2)农村人口比例不合理。(3)农村土地自然条件的限制。(4)农村农产品市场要素和体系还不健全,农产品有效外销渠道还没有形成。
3.农业科技应用影响单个农户农产品的生产成本
我们知道农业资本有购买生产资料的资本(C)和购买劳动力的资本(V),C和V也是生产成本的重要组成要素,它们之间的比例越大,即资本的有机构成越高,科技对农业的影响就越大。在资本形态上表现是C和V,在农业科技的现实应用上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科技的应用没有普及。(2)广大农民文化水平低下。(3)农产品科技含量少,质量不高。
4.政府的土地补贴影响单个农户农产品的生产成本
政府对土地进行补贴,由于地方政府运行效率低下等因素的作用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较大的不规范性。导致农户之间受益不公平,它们各自的生产成本有了差异:(1)对大众性农产品来说由于竞争和政府管制的作用,全国市场价格基本是一致的,就同一地区来说由于政府对不同的土地补贴是一样的,没有形成级差性补贴,土地级别不同的农户生产成本显然不同,拥有优等地的农户的生产成本显然要比中等地和劣等地的农户要小。(2)各地补贴标准差异较大。(3)国家颁布的补贴标准在部分地区落实不到位,补贴方法混乱,造成不同地区农户受惠程度的不公平,社会监督困难。
二、降低单个农户农产品生产成本的措施
1.加强农户与外界沟通
信息在农村的流畅是实现农户与外界的沟通的最基本途径。目前在农村特别是偏远山区实施的村村通公路和电网以及通信光缆建设对农户了解外界信息有着积极作用,极大方便了农户的交通,扩大了农户在本市或本省交流的范围。但国内其他省和地区以及国际市场的信息渠道依然没有打通,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加强国际互联网在农村的建设和普及是一项很艰巨的任务,由于中西部农村农民居住较分散,可以以村为单位先将网点搞起来使农民及时了解信息。
2.实行农地制度创新使农村经济规模运行
加大力度推行土地流转政策,调整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人口比例,加强农村交通建设,改变农民对土地的依赖观念,转变农业经营模式,改革农业的市场运行机制。使农村多余人口向第三产业和由于农村规模经营而产生的各种衍生产业如农产品的原料配送、收购、包装、运输等服务性的方向转移,实行集约化生产、外销一条龙的经营模式。
3.依靠农业技术进步
加大对农业的科技投入力度,兴建专门的农业科技研究所,着力培养专业的农业科技人才,促进农业科技发展,使创新的农业科技在农产品得以运用,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科技对农产品的贡献率。
4.政府补贴政策的落实
提高政府对农业补贴政策的透明度,对补贴政策实施有效的监管,防止运行过程中产生腐败问题,使政府对农民的补贴落到实处。同时,针对地区的差异实施级差性的补贴,避免地区性贫富差异扩大化。
参考文献:
[1]徐禾.政治经济学概论.人民出版社,1972.
[2]发展规模经济是解决农业生产力低下问题的关键.南华早报.
农业生产成本范文6
成本是价格形成的基础,粮食生产成本是影响粮食价格形成和生产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回顾1978年以来我国主要粮食品种生产成本的变化情况,探究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成本的总体特征、未来走势、变动成因,为如何降低种粮成本、改善粮食生产条件等重要问题的解决提供有益的政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主要粮食品种平均生产成本变动情况
在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小麦、玉米、大豆、谷子和高粱等6种谷物,其中稻谷、小麦、玉米3种主要粮食作物的产量之和占我国粮食总产量的86%以上(王双进、李顺毅,2013)。本文将1978年作为基期,以1997年为比较期进行分析。
经分析可知,1978年以来我国主要粮食品种亩均生产成本不断攀升,2011年三种主要粮食品种平均亩成本是641.41元,是1978年的14.6倍,平均逐年递增率为8.46%。由于在分析改革开放以来30余年的粮食成本变化时,若使用每亩成本的相关数据,其可比性要受到亩产增长的影响,而使用单位重量粮食生产成本数据,能更准确反映多年来生产成本的实际变化趋势。数据显示,2011年主要粮食品种每百公斤平均生产成本是142.10元,是1978年的6.72倍,平均逐年递增率为5.94%,比亩均成本年递本文由收集整理增率减少2.52%,表明粮食生产成本的提高一部分被单产的提高所消化了。除了1980、1985、1991、1998、1999和2001年6年粮食生产成本比上年略有下降外,其余年份粮食生产成本均在增长,特别是1987年以来,粮食生产成本的增长已经持续20余年,唯有1998年再次出现生产成本下滑。因此,可以说从长期看,粮食生产成本上涨是带有趋势性的。
经分析可知,自1978年以来,主要粮食品种生产成本指数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曲线呈现同步增长趋势,二者在1992年之前比较接近,说明这段时间内农业生产资料占粮食生产成本较大比重。1992年后,粮食生产成本指数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曲线逐渐分离并拉开距离,表明农业生产资料占粮食生产成本比重逐渐下降,而非生产资料成本,如人工成本,所占比重有所增加。2003年以来,“主要粮食品种亩均生产成本进入新一轮明显上升时期,且呈加速趋势”。2011年三种粮食亩均成本达到641.41元,比上年增长18.9%,是2003年的1.97倍,8年间年均递增率为8.9%,表明农业税取消后并未阻止主要粮食品种生产成本的快速上涨趋势。2003年国务院首次宣布逐步取消农业税后,仅2004年单位重量粮食总生产成本略有下降外,其余年份均出现明显上涨。
分析发现,1978年以来,单位生产成本的粮食产量水平呈现长期下降态势,而单位活劳动日平均产量则呈现长期上升趋势。单位生产成本的粮食产量自1978年的4.36公斤/元降至2011 年的 0.57 公斤/元,年均降幅为6.4%;单位活劳动日产量自1978年的6.65公斤/日增加至2011年的65.1公斤/日,年均增长7.2%。上述情况除说明货币购买力逐步减弱外,也说明目前粮食生产已经进入比较收益低的阶段,边际物质投入的增产效应逐渐减弱。其主要原因是增加土地生产率的物质费用投入过多,而活劳动日投入由于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而相对不足。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物质费用过多是影响粮食生产成本上升的主要因素。另外,土地成本呈现显著增加态势。
值得指出的是,尽管粮食生产成本的主要项目实际费用都在增加,但是一些物质的使用量在减少。例如种子用量,1978年每亩为8.2公斤,而2010年为6.77公斤,后者仅为前者的82.6%。畜力费从1978年每亩占物质与服务费用的9.98%,降为2011的2.52%。
主要粮食品种分品种成本变动情况及特征
如前所述,自改革开放以来三种主要粮食平均生产成本不断上升,这其中,分品种看每种粮食生产成本的变化情况又呈现出各自特点。本文分别从每亩和每50公斤来分品种考察三种主要粮食的生产成本变化情况。
从每亩生产成本来看,1978-2011年稻谷、小麦、玉米三种主要粮食作物总体上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其中,稻谷的每亩生产成本最高,上涨速度基本与小麦、玉米同步;小麦与玉米的每亩生产成本相差无几,变化态势也基本一致。粮食亩均生产成本增长最快的是1993-1996年,从1993年的194.21元飙升到1996年的417.21元,三年间增长了223.00元,占粮食总成本增长额的53.5%。除此之外其他年份大多变化稍缓。
三种主要粮食品种每亩生产成本的变化态势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以稻谷为例,第一阶段1978-1996年,稻谷亩均生产成本迅速上升,从1978年的63.26元攀升到1996年的417.21元,增长5.6倍,年均递增率为10.4%;第二阶段1996-2003年,稻谷每亩生产成本徘徊下行,与1996年相比,2003年缓慢下降至360.11元,累计降幅为13.7%;第三阶段2003-2011年,由于土地成本、物资和服务费用上涨较快,带动主要粮食品种生产成本明显上升,且呈加速增长趋势。2011年稻谷亩均生产成本为737.3元,是2003年的2.05倍,8年间翻了一番多。
由于随着农业科技贡献不断提高,粮食单产水平的不断提高消化了部分生产成本,因此每50公斤生产成本的上涨趋势比每亩生产成本平缓一些。以小麦为例,小麦每50公斤生产成本从2004年的44.23元快速上升到2011年的73.0元,7年间增长65.0%,年均增长7.4%。此外,2004年之前稻谷每50公斤生产成本一直低于小麦,且在1996-2003年有扩大趋势,此后二者每50公斤生产成本差距迅速缩小,至2006年后前者小幅反超后者。玉米每50公斤生产成本始终低于稻谷和小麦。
主要粮食品种分主产区成本变动情况及特征
近十年来,我国各粮食主产区生产成本存在较大的地区性差异。以下以2010年数据为例。
就稻谷而言。首先,亩均生产成本情况。在全国9个稻谷主产区中,浙江、安徽、湖南、海南四省早籼稻每亩生产成本均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浙江省生产成本最低,为491.52元。主产区中广西省早籼稻生产成本最高,为699.73元,二者差值为前者的42.4%。与早籼稻情况类似,就单位面积而言,海南省晚籼稻生产成本最低,为512.64元/亩,江西省生产成本以541.68元/亩次之,主产区中福建省生产成本最高,为670.07元/亩,比海南省亩均生产成本高出157.43元。造成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各省稻谷生产的成本构成存在较大差异。从生产成本构成上,海南省亩均晚籼稻的物质与服务费用最少,生产中用工工价也较低,用工费用支出方面的优势明显,人工投入仅低于江西省。用工费用较少的原因是由于其种植规模相对较大。
其次,单位重量生产成本情况。以晚籼稻为例,安徽、浙江、江西三省的生产成本较低,其中安徽省的生产成本最低,比全国平均水平低9.73元/50公斤。这三省在单位重量生产成本上的优势主要是由于它们的晚籼稻单产水平较高与单位面积生产成本较低共同作用的结果。与单位面积生产成本反差较大的是,海南省晚籼稻亩均生产成本最低,而单位重量生产成本海南省则以114.85元/50公斤居全国最高。这主要是由单产水平过低所致。
就小麦而言。在全国15个主产区中,黑龙江、湖北、云南三省亩均生产成本较低,位于全国前三甲,而内蒙古、甘肃、宁夏三省则较高。其中,黑龙江亩均生产总成本最低,为450.82元,内蒙古最高,为830.40元,二者相比,亩均生产成本相差几近一倍。数据表明,这主要是由黑龙江省每亩小麦生产的化肥投入和租赁作业费较少所致。
就玉米而言。在全国20个主产区中,安徽、江苏、黑龙江、山东四省亩均生产成本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具有较大优势,而甘肃、云南、重庆三省市亩均生产成本较高。其中,与亩均生产成本最低的安徽省507.38元相比,甘肃省以1027.90元居全国最高,二者相差一倍。数据表明,这主要是由两省在玉米生产中的每亩活劳动投入、肥料费、租赁作业费的较大差距所致。
降低粮食生产成本的措施
(一)不断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加快粮食生产方式转变
一是不断筛选培育新品种,推进良种良法配套,提升粮食持续增收能力。研发高效种植技术,推进农机农艺有效结合,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模式在试点的基础上不断普及,提高土地和生产投入要素的利用效率。
二是加强体系条件设施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建议国家发改委、农业部、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尽快研究制定建设方案,明确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建设标准,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基本办公用房、业务设施设备与试验示范基地等条件设施建设,并逐步推进村级服务站点建设。建议农业部、教育部等部门与地方政府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与知识更新。
(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粮食生产条件
一是明确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乡村集体、农村社区与农民个人的投资责任和投资范围,发挥各投资主体的积极性,同时积极吸引民间资本投入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加强农田水利、农村公路建设,保护和合理利用耕地,支持农业机械化和农村供电设施建设。
二是要不断提高机械技术水平,并借助媒体作用进行宣传。在农民收入增长和劳动日工价迅速上升的过程中,不断取得机械技术进步,以较低成本机械作业代替人工劳动。同时,“要充分利用各种传媒渠道,通过编辑通俗易懂的农机科普节目向广大农民进行宣传,让农民在潜移默化中了解农机、认识农机、依靠农机、支持农机”(黄明涛,2011)。
(三)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耕地集约程度和粮食生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