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陶渊明号什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陶渊明号什么范文1
关键词::陶渊明;田园诗;艺术风格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1-179-01
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田园诗派的开创者,也是中国田园诗创作的第一座里程碑,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贡献甚大。他的田园诗平和散淡,自然纯朴,感情流露舒缓自如,抒情方式平淡自然,为历来诗家所赏识。其素淡的风味,脱离了华丽的词藻,于内心,返归于自然,如风行水上,水到渠成,并非特意刻画所能达到的境界。现在,就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风格,谈一下我的拙见。
一、恬淡自然,醇厚隽永
恬淡自然,醇厚隽永是陶渊明田园诗最突出的特点。前人往往用“平淡朴素”概括陶渊明田园诗的风格,然而陶诗不仅仅是平淡,陶诗的好处是在平淡中见警策;陶诗不仅仅是朴素,陶诗的好处是在朴素中见绮丽。陶诗所描写的对象,往往是最平常的事物,如村舍、鸡犬、豆苗、桑麻、穷巷、荆扉,而且一切如实说来,没有什么奇特之处。然而一经诗人笔触,往往出现警策。陶诗很少用华丽的辞藻、夸张的手法,只是白描,朴朴素素。如“种豆南山下”,“今日天气佳”,“清松在东园”,“秋菊有佳色”,“悲风爱静夜”,“春秋多佳日”,都是明白如话,然而,平淡中可见绮丽。
二、高远拔俗,浑然天成
陶渊明田园诗大都是抒情的作品,给人的感觉像一股清泉渗透在景物的描写之中。陶渊明绝不纯客观地刻画景物,追求形似,他笔下的景物总是饱含着诗人的感情,那在南风吹拂下张开了翅膀的麦苗; 陪伴他锄草归来的月亮,依依升起的炊烟;以及不嫌他门庭荒芜,重返归巢的春燕,无不富于情趣。诗人特别喜欢描写青松、秋菊、孤云、归鸟。在这些景物上,体现着诗人自身的性格,通过它们表现自己的坚贞孤高的品格和爱好自由的感情。特别是,由于他的爱好和描写,在后人心目中几乎成了陶渊明的化身。周敦颐说“晋陶渊明独爱菊,……菊,花之隐逸者也”,是有根据的。
陶渊明的田园诗和谢灵运的山水诗很不相同。谢诗往往只给人一幅幅客观的山水画面,陶诗却使人在接触到田园生活画面的同时,可引人到一种令人神往的艺术境界中去。如《归园田居》其一中的“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这些很少被人们留意的极平常的事物,陶渊明却写得如此具体、亲切、生动,体现了他对这一切的真挚感情。我们不只看到榆柳桃李中的几间草屋,村落中的几缕炊烟,听见深巷中的犬吠、树头的鸡鸣,所有这一切还构成一种意境,它宁静安谧、淳朴自然,巧妙衬托出诗人安恬自得的心情。《饮酒》其二“青松在东园,众草没有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寥寥几笔,便勾勒出苍松兀然独立的形象,这同诗人“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的细节动作连在一起,使人觉得那苍松就是诗人的知已,也是他兀傲自负个性的象征。在诗人笔下,这些似乎随意点染的景物同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谐地交融为一体,情中有景,景有有情,耐人寻味。这种特点的形成与诗人的创作方法密切相关。诗人写作田园诗,目的并不在于客观地描摹田园生活,而是要强调和表现这种生活中的情趣。因此,他在创作时,并不是随意摄取田园生活的影像,而是把那些最能引起自己思想感情共鸣的物象摄取到诗中来,在平凡的生活素材中,含有极不平凡的思想意境,因而潜移默化,使人们感到亲切、又感到崇高。由于他的诗有意境,因而也就全篇浑然一体。这在艺术上又与汉魏诗“气象混沌,难以句摘”,不谋而合。
陶渊明号什么范文2
关键词:创设情景 生活体验 效益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5-0264-01
从教中学语文这几年,发现学生对于一些知识性较强的课文兴趣不高,上课时听到这些内容时往往不在状态,抓不住重点,使得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如何能提高一节课的效益,在课堂教学中发挥能动作用、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增强的实践能力与应变能力是当前每位老师的研究课题。“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在疑。而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善于思维、学会学习能力的有益尝试。产生于心理科学、科学基础上的“问题”理论为解决这一问题开辟了新的途径。早在二千多年前,柏拉图就提出了问--答教学法,通过问答或对话,引导学生思维向深层发展。在如今的课堂教学中,教学生学会学习,喜欢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显得格外重要。创设问题的情境,吸引学生积极地投入,积极地思考无疑是事半功倍的方法。
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究竟怎样设置问题情境,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呢?对此,我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思考。
一、降低学习门槛,创设兴趣激发点
在我所执教的初中年级来说古文教学是其中的一个难点,如何对古文教学进行突破无数的先辈做出了许多尝试,无疑于归根到底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何激发学生对古文的兴趣,让他们不再惧怕古文学习。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思维是从惊讶和问题开始的”,找准学生的兴趣点,便是你成功的开始。
在上《五柳先生传》一课,当其中讲到“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五柳先生为何强调自己的离去时,学生遇见了文中最难理解的之处,此处作为全篇的文眼所在。如果教师自顾自己高谈阔论,那自然又是走上传统文言教学的老路,大多数同学听着也不过是索然无味而已。但如果因为学生接受度不够而将此处跳过那么词篇其中滋味又损失殆尽如同嚼蜡。面对这一两难的抉择在授课我故意在此处停下,创设了一个生活的场景向学生询问:
“生活中你们是不是总是愿意参加家庭的聚会?”
大多数同学立刻热烈的回应起来并选择了肯定的回答,但是也有部分学生迟疑着不愿作答,我选取了其中一名同学继续发问“XX你好像不太愿意参加家庭聚会?”
“其实,我还是愿意的,不过考试没考好的时候我就不想去了”
“为什么呢?”
“家里的人总喜欢在吃饭的时候比较我和表弟的成绩,每次这个时候妈妈都会不高兴”
这句刚一出口,全班立刻爆炸了似的。大家七嘴八舌的交流起各自的委屈、压力和难处。在容他们发泄片刻之后,我要求他们安静下来,并继续引导:
“同学们,在我们中国吃饭最为家庭聚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实它早已超越了饮食的范畴被赋予了其它诸多含义。我们的同学在聚会的时候都纷纷感到不少的压力和烦恼,那么你们能试想下陶渊明他的处境吗?”
这个时候所有的同学立刻的安静了下来,似乎在那个嗜酒、赏菊超然一切的陶渊明以外,还看见了他的一丝愁容。
接下来我开始介绍陶渊明的少年猛志,中年失意和他著名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归隐。这一次再讲陶渊明时我发现我的课堂格外的安静,不需要我来组织纪律,不需要多媒体声光电的热闹,我和我的学生象古人在一样安安静静的读书,去体会陶渊明欣然忘食的欢乐,去感受他环堵萧然的无奈和欣赏他忘怀得失的安静从容。
在古代的先贤中陶渊明无疑早已是其中的一座高峰让我们高山仰止,但他同时也是如此普通平凡需要面对材米油盐琐碎,何不抛掉那些所谓的名号、光环让我们走进一个真实而亲切的陶渊明呢?
二、创设情景,激发生活体验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培养语感”。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问题创设,调动他们熟悉的情感体验,可以更容易激发学生们的兴趣,从而使他们更为积极地参与思考。
在八年级《老王》一课教学中,我遇见了一个棘手的问题:许多学生死守于对老王的职业和外表的偏见,而不愿在去感受老王生活的艰辛和人格的善良。在一次课堂的沉默之后,我突然发现了“救命的稻草”――那是课文里的一段简短的对话。
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
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早埋了。”
“呀!他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
在课堂上我邀请了一位同学和我完成这段简短的谈话。在对话的过程中我刻意的强化了老李对老王去世的冷漠和他对老王死藏习俗好奇的喋喋不休。
这时沉闷的课堂开始有了动静,有人在地下悄悄地议论起老李的对或不对。趁着这个时机我赶紧创设下一个生活的场景引领他们进一步走进老王的生活中去――以老王的出场的让他们在课堂上完成了一段小剧本的创作:
剧本
地点:老北京 城墙跟下
时间:午后
场景:毒辣太阳,因没有活路一帮三轮车夫正在扎堆闲侃或在喝茶休息
(老王骑着他的三轮从远处过来引起了其中一人注意)
老王:......骑着三轮从众车夫身旁经过
车夫甲:喂!老王。
老王: 啊~(迟疑~然后停下车来迟缓的答应)
并以点头算做了答应。
车夫甲对老王的招呼很快引起来其他人的注意,纷纷回头探望着老王
车夫甲:老王,最近身体可好?(笑)
老王:还好,还好。
车夫甲:你那只田螺眼呢?还看得见东西?
老王:(尴尬).....。
车夫乙:(赶紧接话)老王咋得个田螺眼呢,别不老实啊!
人群中又有人发言:“这老光棍年轻时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了一只眼”
发言引来了大家的一阵哄笑
老王在众人的一片评价声中骑着车默默地离开。
陶渊明号什么范文3
关键词:《爱莲说》;文章内涵;导读
中图分类号:G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2-259-01
北宋仁宗时,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周敦颐,看到当时士大夫终日追名逐利,赏花钓鱼,沉溺于富贵声色之中,颇有感慨,便写了这篇《爱莲说》。文中“予独爱莲”,因为“莲”,“花之君子者也”,可见作者既不愿意隐逸,也不贪慕富贵,志在坚贞不渝地保持君子的操守,“出污泥而不染”便是莲花精神之写照。阅读时可从赏读分析、导读点拨、三花追述等方面去把握文章的主旨。
赏读《爱莲说》时,着眼点应该在“爱”字上。莲花的外形可爱,气质可爱,品格更可爱。作者正是着力于这方面的描绘,才能形象地托物言志,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喜爱水陆草木之花,这是一般人共有的情趣,作者从人们共有的情趣落笔,很自然便把读者引进文章中去。然后再以陶之爱菊,世人之爱牡丹来衬托,“独爱莲”的特殊意义便出现了。作者在这里并用了两个“独爱”,既有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之意,也有陶渊明以白励的想法。另一个“甚爱”(人民文学出版社《宋文选》作“盛爱”)则含有“爱之过分”的贬意,具有讽刺味道。作者这样用司遣句,不是信手拈来,而是经过反复推敲采用的。这样写,为后面的文章做了铺垫。接着在“之”字后边,一气用了七个短语,写出了莲花的外形、气质、品格。托物言志,意在情中,感人至深。作者这样写,不仅高度赞美“君子”的清高品德,而且也提出了一个做人的道德标准,这是全文之精华所在:文章赞颂了洁身自好,坚贞不渝的君子:讽刺了追名逐利的世人;流露唯吾德馨的清高高思想。
导读点拔 课文中“出污泥而不染”是说正直的君子,不为世俗问追名逐利所污染;“濯清涟而不妖”是说为人要虚心、正直、心胸开阔;“不蔓而不枝”是说不结党营私,不走邪路,坚定不移;“香远益清”是说终身保持好的声誉;“亭亭净植”是说卓然自立,坚守节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是说态度严肃,可以观赏而不容侮弄。作者借用莲花某些特点,极为生动地描绘出一个理想中的“君子”同时也展现了在封建社会里一个“君子”所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当然,想在那个时代找到这么一位君子,也是非常困难的。“独爱莲”的原因,在这里已经交待清楚,但是作者为什么要把这“独爱莲”形诸于文字呢?
议论开始,作者直截了当地阐明了对菊、对牡丹、对莲的评价:隐逸者,富贵者,君子者。作者在前边已经着力地赞美了莲花,所以在这里稍加点染,“独爱莲”的深刻含义即和盘托出,随即转人议论的高峰。先用一个“噫”宇渲染了气氛,接着采用三种不同句式,表现了作者情绪上的强烈起伏。第一句用陈述句,表达了对世风日下的感慨;第二句用设问句,表达了内心的痛苦和惆帐;第三句用无尽的感叹句,心情沉重地表达了对富贵者的厌恶,把人引至“无言”的境界,给人留下无尽的感染,挑动着人们起伏不定的情绪。作者的做人之本,为人准则不言而喻。
三花追述。文中所说“三花”,各有偏爱。陶渊明爱菊是为人熟知的,他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秋菊有佳包,蓑露掇其英”都是传诵不衰的名句。陶渊明是晋末宋初的杰出的诗人,曾几次出士,做过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建威参军之类的小官。在士族把持的黑暗统治下,他的抱负得不到施展,又不肯与士族社会同流合污,终于在四十一岁那年弃官归隐。当时,“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带见之。’(陶)潜叹日‘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辞去彭泽县令之职,“不复肯仕”。渊明归隐田园后,以菊为伴,以酒遣怀。恰好友人王弘送酒奎,“即便就酌,醉而归。”陶诗“酒能祛百病,菊能治颓令。”但实际不上,陶渊明是企慕秋菊傲霜独放的高贵品质,他在《和郭主簿》诗中写道:“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秀姿,卓为霜下杰。”可见他是借菊来寄托自己隐世避俗,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情感的。“世人盛爱牡丹”自李唐以来,由于统治者的推崇,牡丹开始大量种植,名品渐多。到贞观开元年间,观赏牡丹成为风靡京城的游乐活动。唐代李肇《国史补》载:“京城贵游尚牡丹,兰十余年矣。每春暮,车马若狂,以不耽玩为耻。”牡丹遂有“花王花后”、“国色天香”之誉。一时诗人多有歌咏:如徐凝的“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刘禹锡的:“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帝京。”反映了唐人对牡丹的重视、喜爱。在许浑诗:“近来无奈牡丹何,数十干钱买一窠。”是牡丹“富贵”的印证。到宋代盛爱牡丹空前,欧阳修于百花中独尊牡丹,《花品序》中“牡丹出洛阳为天下第一”,他甚至认为只有牡丹才配称作真花。坡‘‘草木之智七巧便妄者也。”其意显然不在品花,而寄托之意跃于其间。
陶渊明号什么范文4
重阳登高,避邪祈寿
关于九九重阳的由来,《梦粱录》中说:“日月梭飞,转瞬重九,盖九为阳数,其日与月并应,故号曰‘重阳’。”重阳节的传说最早见于魏晋南北朝的文献记载中,其中最为著名的当是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中记载的东汉桓景登高避邪的故事: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
为什么登高就能避邪呢?这则传说并未给出答案。在我国已经发掘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大型祭祀遗址多建筑在山巅、山梁等处,而在平原地区,往往人工堆筑成山用于祭祀。这是因为,上古时代,人们往往把高山视为神山,是登天成仙之处。今天看来,这是古人朴素的天人合一思想的产物,是人们对天人合一理想境界的追求。
先民们选择九月九日登高,意图是能像那些得道成仙者一样,升入天宫。这种对升天的渴望,溯其源头,是人们对长寿的一种企盼。《太清诸草木方》曰:“九月九日,采与茯苓松柏脂丸服之,令人不老。”在意象上,重阳登高,正是人们对人生不老的一种追求。
重阳赏菊,隐士标格
重阳佳节,正是盛开的时候。为秋天的应时花草,在霜降时,唯此花最茂盛。白居易在《禁中九日对酒忆元九》中说:“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既有美丽的姿容,又不怕寒风繁霜,同时又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故而历代文人特别钟爱。钟会更是为高唱赞歌:“夫菊有五美焉,黄花高悬,准天极也;纯黄不杂,后土色也;早植晚登,君子德也;冒霜吐颖,象劲直也;流中轻体,神仙食也。”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还被赋予了一种特殊的审美特质,这与陶渊明有直接的关系。在陶渊明之前,文人已经把菊作为众芳凋落时纷然独荣的、纯洁坚贞的形象予以歌咏,“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离骚》)。到陶渊明时,他在诗中描述自己的隐居生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后,“采菊东篱”就成为抛弃名利隐居篱下名士的一种文化意象,成为文人们隐逸愿望的图腾。于是,“菊”被赋予一种新的审美文化意蕴:隐士标格。方孝孺曾说:“渊明之属意于菊,其意不在菊也,寓菊以舒其情耳。”(《菊趣轩记》)陶渊明的菊咏使菊的文化内涵得到质的丰富。他以玄学思维来观照菊,以菊来寄托人生理趣、人生感悟和人生境界。菊的清贞绝俗之性与道家的超越世俗名利之理相契合,使菊具有了隐逸的文化内涵。所以自陶渊明以后,菊便以这种“隐士标格”真正进入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话语体系,如罗隐的《登高咏菊尽》:“陶公没后无知己,露滴幽丛见泪痕”, 赵秉文的《东篱采菊图》:“平生忠义心,回作松菊伴。东篱把一枝,意岂在酒盏”。
由于陶菊文化内涵的融入,重阳节的文化品格得以提升。
佳节思亲,尊祖敬老
在重阳习俗的演变过程中,重阳节的文化内涵也产生了质的升华,涌现出历代文人、学者、士大夫借重阳日抒情达意的高雅文化现象。
诗词是抒发人情思的最好工具。一年中,重阳节是最撩人情思的,重阳时值深秋,有澄净天宇,秀朗山水,碧涧红叶,斗奇金菊,又有萧瑟西风,凋零草木。重阳时景色是如此丰富,反差又是如此强烈,诗人的种种情感几乎无不与之耦合,这遂使重阳成为历代诗歌创作的丰收季节。而在众多的重阳节诗歌中,思乡怀亲之作蔚为大观。
作客他乡者的思乡怀亲之情,在平日自然也是存在的,只是不太显露,可是一旦遇到佳节,就很容易爆发出来,甚至一发而不可收拾,这就是所谓的“每逢佳节倍思亲”。这种体验可以说人人都有,但在王维之前,却没有人能用如此高度概括的诗句成功地表达过,而一经诗人道出,就成为最能表现客中思乡感情的格言式的警句。
在今天,重阳节已成为台湾游子寄托思乡之情的重要日子。著名诗人余光中在高雄接受杨澜采访时,望着海那边他曾经居住过的大陆和香港,说他生于1928年的重阳节,自诩为“茱萸的孩子”,游子思乡之情溢于言表。流落台湾的元老于右任,每年重阳都要登阳明山遥望大陆,他的怀乡诗与余光中的《乡愁》在海内外广为传诵,成为期盼祖国统一的经典之作。
重阳节不仅是广大台湾同胞寄托思乡之情的传统佳节,也是两岸炎黄子孙共祭始祖黄帝的重要日子。黄帝于九月九日重阳节升天,人们在这天举行隆重的祭奠仪式,纪念这位中华民族的始祖,对于我们弘扬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激励全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每到黄帝祭祀日,不少海外华人聚居处都要举行祭拜活动,“翘首大陆,遥望黄陵”。台湾同胞在祭文中更多表达的是:“ 海峡两岸,同出一源” “河山一统,万世千秋”。
在重阳节诗歌中,叹老是另一个主题。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写道:“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诗人慷慨之中含有凄凉,豪放之内深蕴痛楚。“醉把茱萸仔细看”七字,胜过了千言万语。相对而言,现代人重阳叹老的方式与内涵跟古人大相径庭,大我取代小我,意义与气度上有了质的飞跃。的《采桑子•重阳》就堪称典范:“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为尊重和顺应九九重阳节这个“九九,久久,延年益寿”的民俗与吉祥观念,1989年,国家将重阳节定为“敬老日” “敬老节”,积极开展尊老敬老活动。尊老敬老也成为公民道德建设中的重要方面。父母给予我们宝贵的生命,又费尽心血将我们养育成人,他们的恩德昊天罔极!
陶渊明号什么范文5
【关键词】白描手法;古诗;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描绘人物和花卉时用墨线勾勒物象,不着颜色。在文学创作上,“白描”则作为一种表现手法,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刻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不尚华丽,务求朴实。鲁迅先生曾把这种手法概括成十二个字, 即“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它是诗歌常见表现手法之一,历来是文人墨客所喜闻乐见的写作技法之一。
白描手法在中国古代诗歌里的运用源远流长,诗歌源头《诗经》中就有不少诗歌运用了白描手法。如《诗经・氓》中的“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就是通过白描手法,再现了弃妇的自然生活,鲜有修饰之辞,语言质朴却动人。
东晋陶渊明的诗歌承续了这种简朴质实的技法,不论是写事、绘景还是述怀,多用轻笔随意点染,力避浓墨重彩描绘。尤其是他的田园诗大多运用白描的手法,但是诗却并不因此而显得肤浅,没有文学欣赏价值。田园风光景物的白描式,使陶诗读起来就像一幅写生画,所画景物的色彩、线条都宛如实物实景。如陶渊明田园诗的代表作之一《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这首诗的平淡醇美,全表现在诗人不动声色的白描之中。黄昏的远村,依依的炊烟,深巷中的狗吠,桑颠上的鸡鸣,诗人只是径直说出,全不费力,也不需要什么比喻、象征、暗示;但细细体味,这些平平常常的事物,经过诗人的点化,用淡笔白描, 虽未泼以浓墨重彩,淡淡几笔却勾勒出一幅和平、宁静的田园村居图,营造出了宁静淡远的意境,令人神往。诗人在用白描手法描绘田园风光的同时,也巧妙地在其间融入了自己的生活理想、人格情操,表现了诗人对自由闲适的农村生活的热爱,充分体现了诗人的高雅情趣。陶渊明确实是“白描”的高手,其描写平淡质朴,不加任何修饰,却极为精练自然,如“出水芙蓉”,体现了白描手法的精髓。
民歌中也经常会用到白描手法。北朝民歌《敕勒川》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句子,就是对草原景象的白描,显得简洁而有风骨,点染出了北方人民放牧的劳动生活,勾勒出了辽阔苍茫的壮美草原风光,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豪放刚健的性格。
陶渊明号什么范文6
尊严贵重如金钱、权力,甚至生命。人有了尊严,才会有自信,有了自信才有可能成功。尊严是成功之本,是信念之源。有了尊严才有成功。我并不想否认失去尊严就一定失败。但我认为,为了成功而牺牲尊严,当“成功”与“尊严”的失去画上等号,那么这种成功不要也罢。
当我们重新翻开历史的时候,历史告诉了我们尊严的可贵。苏武虽然北海放羊十九年,但一刻也没有放弃回国的信念。无论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还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李白;无论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陈胜,还是“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无论是怒烧鸦片的林则徐,还是“巴黎和会”上拒不屈服,昂首挺胸的顾维钧,他们用尊严?I卫正义,书写历史。
一个人不仅要?I卫自己的尊严,也要?I卫国家、民族的尊严。当卢沟桥第一声枪响,日寇侵我中华,不知当时有多少中华儿女奋起反抗。中国人用历史证明了尊严。直至今日,那些为了国家尊严而血战到底的人,注定要永载史册,受后人敬仰。
如今,很多人在成长中失去了方向,失去了尊严,在利益中徘徊。金钱蒙蔽双眼,权力蒙蔽内心。我想,只有找回尊严才能看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