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蒙古族的民风民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蒙古族的民风民俗范文1
作为疆域辽阔,资源丰富的民族地区,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丰富多彩的民族民俗文化。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开放,中国境内的旅游业持续升温。内蒙古地区的旅游业也在蓬勃发展,吸引着无数个国内外的游客,从而对内蒙古地区的经济发展,民族文化的传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新的挑战和冲击。主要分析内蒙古民俗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尝试探索解决对策。
关键词:
内蒙古;民俗旅游; 存在的问题; 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2004403
民俗文化旅游是人们观赏、了解、领略和参与旅游目的地的民俗文化活动的一种旅游形式。内蒙古民俗文化旅游能够使游客体验广阔的草原、沙漠、森林等自然风光,同时可以体验丰富的当地独特的民风民俗。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草原民俗旅游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不断发展和开发民俗旅游活动过程中,为内蒙古当地的经济、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据统计 2006年,全区接待国内外游客 257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接近 280亿元,同比增长 34%,约为全区生产总值的5 82%。这一数字表明内蒙古独特的旅游前景有着很大的潜力和未来。
2010年旅游总收入接近 732.7亿元,是2005年的3.5倍。旅行社总数2000年为88家,2005年为404家,2010年增至716家。但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在内蒙古民俗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努力去改进,进而有效促进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使内蒙古旅游进入更加良性的轨道,使内蒙古民俗旅游事业更上一层楼。
以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内蒙古博物院为例,自落成以来,前去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博物院里收藏的民俗展品非常丰富。这从一个侧面也表明,游客对民俗文化的热衷。但是,如果游客获取内蒙古地区民俗生活的体验方法仅停留在博物馆之类的场所,对于内蒙古民俗旅游而言,是一种警示的信号。引导游客,去到民族地区,亲身体验现实中的民俗现象和民俗生活才是内蒙古民俗旅游努力的方向。
1内蒙古民俗旅游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资源丰富,特色鲜明,但发展程度较低
内蒙古的民俗文化经过历史长河的积淀,形成了其鲜明独特的民俗现象。这其中包括衣食住行等诸多方面。
对于外地游客而言,提起蒙古民俗文化,恐怕首先想到的就是蒙古包。作为蒙古族主要居住形式的蒙古包,在历史上经受住了大自然的考验,可以说是适应自然环境和游牧民族迁徙文化的需求而产生的。它是一种民族的象征,同时它也是一种民俗文化的产物,包含了很多蒙古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祈福和对自然先祖的信仰。随着草场的退化和萎缩以及围栏式管理等政策的引导,蒙古族牧民逐步采用砖砌式房屋,设置冬夏打场的生产方式,使大部分蒙古包已经被牧民收起。砖砌的房屋相对蒙古包,能够抵御恶劣的自然环境,坚固耐用。然而作为游客,不远万里来到草原,并不是想看到这些,当然也没有想到所谓的蒙古包就是砖砌的圆形小屋。
其次是服饰文化。内蒙古是以蒙古族、汉族、满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朝鲜族等49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自治区。北方少数民族由于地域上的相邻关系,文化服饰有很多互相借鉴的现象,但同时又保留着各自特色。蒙古族内部也分察哈尔蒙古族、维拉特蒙古族、布里亚特蒙古族、巴尔虎蒙古族、科尔沁蒙古族等多个分支,却在生活生产方式相互有所区别,造就了内蒙古绚丽多彩的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现在这一民俗现象在一些大型文化节等活动中以民族服饰时装表演的形式被游客所了解。然而在很多游客眼里,分不清哪些是哪个地区少数民族的服饰。
第三是饮食文化。一提到来内蒙古,游客一定会提到被劝酒或者用大银碗喝酒的经历。
蒙古族在漫长游牧生活中形成了独特的饮食习惯。如手抓肉、马奶酒、奶茶和各种奶食品。游客在享用草原美食的同时,有可能会感到好奇:为什么草原的羊肉没有膻味,马奶酒和各色奶制品是怎样制造的,草原上的奶茶为什么加盐而不是加糖。由于没有专门的培养和学习,一些旅游从业者,自己本身就对这些知识比较空白,就会使得民俗旅游缺乏了文化和知识的传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降低了内蒙古旅游的吸引力。
第四是交通。蒙古民族素有马背民族之称。自古以来,蒙古人的出行离不开骏马的相伴。当然,在一些沙漠化或半沙漠化地区,人们还会借助骆驼来作为运输或出行的工具。还有神奇的勒勒车,承载了蒙古人民生活的轨迹。然而,游客来到草原,看到的耷拉着脑袋的伤马或者老马,或者是驼峰已经瘪掉的骆驼。或者穿上褪色的蒙古袍在勒勒车上拍照就算完成了民俗旅游的体验。
目前,内蒙古民俗旅游仍处于只注重形式、忽略文化内涵挖掘和推广传播的初级阶段,缺乏对旅游市场的科学分析和长远的规划。
1.2民俗艺术元素异彩纷呈,但未能渗透到旅游的终端
蒙古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有很多内蒙古出身的少数民族艺术家活跃在各个艺术领域。提到蒙古族音乐必须要提到“长调”和“呼麦”。
长调这一具有游牧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征的独特演唱形式,以它特有的语言述说着这个民族的历史,演绎着这个民族繁衍生息的足迹。自古以来草原人民用长调歌唱生活、赞美自然、赞美祖先和祈福未来。这个古老而又有时代特征的音乐形式经过广大的蒙古族民众和卓越的歌手一代又一代传唱至今。
呼麦是一种“喉音”艺术。演唱者运用特殊的声音技巧,一人同时唱出两个声部,形成罕见的多声部形态。演唱者运用闭气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发出粗壮的气泡音,形成低音声部。在此基础上,巧妙调节口腔共鸣,强化和集中泛音,唱出透明清亮、带有金属声的高因声部,获得无比美妙的声音效果。
马头琴也是蒙古族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它历史悠久,音色纯美,风格独特,在蒙古族音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在蒙古族的民间舞蹈中,萨满崇拜时期创造的安代舞以其浓厚的民族特色,场面欢快热烈,为当地人民所喜爱。另外,顶碗舞、筷子舞等,舞姿轻盈流畅,富有独特的魅力,是人们在节庆欢宴、亲朋相聚时所热衷的民间舞蹈。
这些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已成为游客对内蒙古旅游印象的重要元素。但是由于缺乏对民俗文化全面的认识,缺少相应的展示平台,在旅游过程中,以简单罗列或者多个孤立的点的形式呈现在游客面前,使得民俗文化未能充分、立体而丰满地展现在游客面前,无法让旅游者尽情感受和体验内蒙古民俗文化,失去了民俗旅游的核心价值。
1.3民俗节庆丰富多彩,但游客参与程度不够
自古以来,内蒙古就是多民族聚居地,有着丰富的节庆文化。
每年七月中下旬举办的那达慕草原旅游节,集中展示蒙古民族歌舞、体育、竞技、服饰、饮食各方面的灿烂文化。蒙古语那达慕,意为“娱乐”或“游戏”,是蒙古族传统的群众性集会。场面隆重,气氛热烈。旅游节期间,游人可以充分体验草原民族的豪放自然的民族风情。
由于蒙古族牧民各地区的风俗习惯不同,祭敖包的形式各异,一般都是在夏历五月下旬六月上旬,有的地方在七、八月份。祭祀时,非常隆重、热烈,附近的牧民们都要带着祭品赶来。一些大型的祭敖包活动,还要请上喇嘛穿起法衣戴上法帽,摆成阵势,焚香点火、诵经。祭典仪式结束后,举行传统的赛马、射箭、摔跤、唱歌、跳舞等文体活动。
传统节日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旅游产品差异化不明显表现为旅游开发重复建设、旅游项目雷同、旅游产品间内容相似,并由此造成草原民俗旅游地区间的不良竞争。
游客在参加这类民俗活动时,往往没有真正参与到其中,游离于活动之外,不了解活动内涵,没有融入其中的体验。游客的充分参与,一个有特色的旅游产品是对游客内蒙古民俗旅游记忆的索引点。云南傣族的泼水节,正因为游客在节日期间的充分参与,才使得这一传统节日更加有吸引力。
1.4旅游景区等硬件设施发展迅速,但资源分布差异较大,景区管理不完善
内蒙古旅游市场经过政府长期的扶持、培育和开发,涌现出一批旅游产品中的精品。以草原风光、民族风情旅游产品为主的景区,品牌形象突出,四条特色精品旅游线路初步成型。一是以呼伦贝尔、满洲里口岸和阿尔山为核心的草原森林、火山温泉、民族风情旅游线。二是以锡林郭勒、阿斯哈图石林和喀喇沁为重点的地质奇观、民族文化、草原风情旅游线,这是内蒙古最具文化魅力的旅游产品。三是以成吉思汗陵、响沙湾、乌兰察布草原、黄河为重点的民族文化、民俗风情、草原沙漠旅游线。四是以贺兰山、腾格里沙漠、额济纳和航天城为重点的阿拉善大漠秘境、岩画访古、航天科技旅游线。其中以草原、沙漠和民族文化类旅游景区为主体的成吉思汗陵园、响沙湾、格根搭拉、月亮湖、贺兰山广宗寺、阿尔山温泉、阿斯哈图石林、大青沟等一批王牌重点旅游景区已具有相当的接待规模、市场知名度较高并有较强的号召力。
地处我国北方,与多个省市自治区接壤。由于地理空间的特点,很多旅游地区相互间都有较远的距离,在旅游经营和活动上缺乏沟通和交流,没有形成地区间互相协作,形成合力的良性氛围。
管理触角未能到达行业末端,经营者单一地追求经济利益,导致设施不完善、价格不规范和服务质量不达标,同时为盲目迎合游客,忽视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尊重,对民俗文化的错误的使用,景观相似性很强,不仅无特色,大同小异,同时表现形式单一且低水平重复,造成负面评价,“吓跑”了游客,对后续民俗旅游的上升空间造成不良影响。
2相关对策
2.1民俗旅游业发展和民俗文化保护与开发并重
游客通过影视文学作品等媒介,对内蒙古的理解,首先就是草原,认为来内蒙古旅游,就是去草原的游客也大有人在。
一直以来,国家到地方一直在强调保护草原。然而,实际上保护的主体应该是草原文化,当一个文化消失的时候,即使所谓的环境依然存续,也已经失去了本应有的内涵。
据自治区文化部门对全区文化资源进行的大规模普查发现,全区有10种民俗文化遗产需要重点抢救:以敖包为契入点的草原生态文化; 以成吉思汗陵为契入点的祟拜和图腾文化; 以马文化为契入点的游牧生产文化; 以额尔多斯婚礼为契入点的草原民族婚礼文化;以博克为契入点的体育和竞技文化; 以蒙古族长调为契入点的歌曲音乐文化; 以说书为契入点的曲艺文化; 以安代为契入点的舞蹈文化; 以二人台为契入点的河套文化和民间戏剧文化; 以剪纸为契入点的民间工艺美术文化。虽然政府已为此投人专门力量,但是保护力度与广度与实际要求相比仍显不足。
打造精品民俗旅游的前提是,保护和发扬传统民俗文化,杀鸡取卵式的开发,只能使本该欣欣向荣和蓬勃发展的朝阳产业,走向发展乏力的尴尬境地。所以,笔者认为,必须加强民俗文化的保护力度,加大民俗文化保护的宣传,让从业者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性,纠正迎合部分游客需要而扭曲的、错误的民俗现象,达到正确的民俗文化和地方经济的共同发展的目的,从而使得民俗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和民俗文化保护的关系由对立转换为相互促进和发展。
2.2规范民俗旅游市场,加强专业培训,提高服务意识与质量,树立良好形象
各旅游景区普遍缺少展现蒙古族日常生活的内容,或只注重形式,忽略内涵;呈现的民俗文化的现象过于程式化,甚至是错误的。这不仅没能充分体现内蒙古民俗旅游文化的精华,反而降低了民俗旅游的吸引力。
旅游开发中应参考民俗学专家的指导,针对传统生活方式、待人接物的礼仪、祭祀礼仪与祭拜祖先的程序和节庆礼仪等通过各种方式,宣传正确的民俗行为,针对景区工作人员进行普及教育,研究游客的需求,使从业人员能够解答游客对民俗现象的各种疑问,进而打造具有当地民俗特色的、正确的、健康的民俗旅游景区。
2.3开发多层次的旅游线路,鼓励培育精品家庭旅馆式接待模式
我区的交通位置处于国家交通的末端,游客经过较长时间才能到达目的地,加之我区地域辽阔,旅游景区分布相对分散,游客的旅游时间消耗在了途中,真正游览的时间不足。针对这一问题,应创新思维,开发新的、小而精的、针对不同逗留时间的多层次的旅游线路。
突破那种只在草原旅游点接待客人的模式,鼓励牧民自己接待《牧家乐》的旅游活动。积极鼓励《牧家乐》的经营者重新启用真正的蒙古包,极力打造原汁原味的蒙古族生活环境,为游客讲解蒙古包的搭建过程,奶制品的制造过程等民俗内容,并亲自参与其中,从而体验牧民生活。以“住一天蒙古包,做一天牧马人,听一曲蒙古歌,品一碗马奶酒”的游览内容和特色吸引游客。
2.4开发内蒙古特色旅游纪念品,宣传内蒙古民俗旅游
内蒙古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发展出来了很多旅游纪念品。由于追求产量和效益,这些商品或多或少带着一种工厂化的元素。当这些元素成为了旅游纪念品的突出特征,将很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纪念品,甚至给游客一种粗制滥造的印象。内蒙古民俗旅游行业应该迅速确立一批具有地方特色鲜明的、优良品质的、价格适中的旅游产品,同时挖掘民间艺人,开发个性化旅游产品,以满足游客需求。同时,可以考虑游客个性化订制服务,如:订制蒙古袍等个性化服务。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越是民族的,越被世界所认同。民俗旅游是一项古老的旅游项目,同时也是一项新兴的旅游热点。把握和利用现在最佳的发展机遇,努力将内蒙古民俗旅游打造成精品和名品。在旅游活动中真正把民俗文化渗透始终并且正确传承和发扬,将是内蒙古民俗旅游蓬勃发展的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蒙古族的民风民俗范文2
1.为幼儿创设富有民族特色的教育环境是活动区教育的前提
(1)在民族教育主题活动中,环境的创设与主题相符合,师幼共同参与其中。如在《我是蒙古人》的主题下,我们在设计了“骄傲的蒙古人”“美丽的大草原”“能歌善舞的蒙古族”主题墙面,并在阅读区搜集、剪贴各行各业突出的蒙古族人的照片、草原美丽的风景图片、蒙古族服饰;在美工区画蒙古族花边、蒙古袍、蒙古帽等。这样一来,既发展了幼儿的阅读能力、又让幼儿了解了蒙古艺术的魅力,同时增强了幼儿的民族自豪感。有的幼儿还把自己家的杂志、报纸、人物图片带到幼儿园剪贴,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大大提高了。
(2)充分利用空间环境,保持环境的动态性、民族性。为了让环境教育人,我们幼儿园在整体环境布置上,突出了蒙古族特点,如大厅的顶棚四周布置成富有蒙古族特色的云彩花边,吊灯处设计成吉祥三宝;班级的门设计成蒙古包形状;家园联系栏、主题栏的边框均设计成蒙古花边,走廊、楼梯墙壁悬挂着具有民族特点的教师作品,等等,这些都突出了浓厚的民族氛围。
(3)创设专项民族游戏室。为了让蒙古族幼儿从小感受本民族文化的魅力,了解蒙古族基本的待客礼仪、饮食起居、服装、文艺、体育等文化特点,我们创设了民族游戏室。让幼儿通过在草原上、蒙古包里、娜荷芽(蒙语)餐厅、乌兰(蒙语)小剧场中的各种游戏活动,体验蒙古族的生活起居、美味饮食、民俗民风,提高了幼儿蒙语会话能力,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2.制定民族活动区教育计划是活动区课程的基础
为了避免活动区活动的随意性,我们在开展活动区活动过程中,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的具体要求,结合本园蒙古族语言教育计划制定活动区的教育计划,依据计划有目的、有重点地开展活动区活动。
(1)我们根据主题活动计划及各班级幼儿的年龄特点、实际发展水平制定活动区学期计划,且与课程计划同步制定,并根据情况注明哪些内容需要采用集体教育形式,哪些内容需要在区域中完成。
(2)根据学期计划制定活动区月计划和周计划,把学期计划分解到月计划和周计划中,并以表格形式体现,从而有效地开展区域活动避免盲目和随意地进行区域活动。
3.民族材料投放是活动区课程开展的有效保障
活动区活动中材料的投放是决定幼儿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它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兴趣,使幼儿在游戏中巩固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增强学习的效果。
(1)发挥材料的高效利用。我们在健康区投放了达姆茹(蒙语)、弓箭、嘎拉哈(蒙语)、木马、马鞭等民族器械,我们不规定游戏的玩法,让幼儿根据材料自己探索。
(2)利用一切途径收集材料。①动员家长收集材料。在这个学期的区域活动中,我们有部分的材料是来自幼儿家庭的搜集。比如羊骨头、蒙古袍、蒙古棋、蒙古靴等,都来自幼儿和家长的共同收集。幼儿对各自带来的东西都感到很好奇,我们投放以后,都纷纷去尝试着玩。这样,在幼儿参与活动积极性提高的前提下,家园之间的联系也进一步紧密。②在商店中购买材料。幼儿园根据需要在商店、玩具店购买了一些生活中难于找到又很必要给幼儿提供的材料和图书。如具有蒙古族风味的奶酪、炒米、奶茶等食品,以及拼图、棋类,等等。③教师制作材料。为了体现蒙古族幼儿园的特色,满足幼儿的需求,教师们经常利用业余时间为幼儿制作活动区材料,例如,为孩子们制作表演的头饰、布偶、幼儿民族服装,等等,满足幼儿活动的需求。
4.幼儿的活动是民族活动区教育活动的主体
(1)给幼儿发展的空间,让他们自由表达和表现。在我园民族特色表演区——大草原上、乌兰剧场、蒙古包里,幼儿都非常愿意去玩。幼儿们自己坐到蒙古包里像模像样地喝起奶茶,几个小朋友自己排好队形欢快地跳起达木如(蒙语)舞蹈和筷子舞、挤奶舞……我们经常在一旁无声地观看孩子们的表演,尽量不去打搅他们。
(2)根据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的个体差异,对活动作出相应的调整。例如,民族表演区活动中乐感强的幼儿可以选择跳难度较大的达姆茹舞蹈,能力稍差的孩子可以安排他们进行挤奶游戏或者是射箭、骑木马活动等。
蒙古族的民风民俗范文3
关键词:地域文化;民俗民风;生活饮食;文化价值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9-0102-02
一、引 言
系列专题节目《边疆行》是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远方的家》栏目组采用一集一地、系统策划、长线拍摄编辑的一档大型纪实类电视节目。片中以出镜记者的边疆旅行为引导、选取多视角跟拍的纪录手法,采用边制作、边播出的方式,以广西防城港市为起点,穿越了(广西、云南、、新疆、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9个我国大陆版土内的边疆省份,在辽宁丹东结束行程。该系列节目顺时针拍摄记录下沿途见闻,深入130多个县市,贴近民众生活、零距离触及我国边疆地区的文化资源、地理环境、民俗民风,在为海内外观众呈现出一个真实、鲜活的中国边疆形象之外,还用新的视野、新的表现手法对我国的多元民族文化进行了实地报道和直观性传播,并通过挖掘地方文化资源提升了作品的文化价值。
在经济、社会、科技高度发展的时代,我们的电视节目涉及的内容和表达空间更加多元,收视率的争夺,激励了作品的优质化,口碑好的节目都有自身的特点。以《边疆行》为例,它策略性地提升了作品的文化价值,深度触碰到了我国大陆的边疆文化――因我国边疆有多个少数民族聚集地,故《边疆行》节目的主要内容就是通过对这些边疆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民风、民俗、生活饮食的探寻、观察,来客观反映我国丰富多姿的民族文化,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传播,更重要的是愈加牢固了观众对美丽中国的热爱。本文主要从《边疆行》节目对地域文化、风土人情、饮食艺术的三个切入面来探讨该节目对边疆民族文化的传播,对爱国情感的隐匿宣泄,对主流媒介价值、使命的践行。
二、地域文化
《边疆行》是一档纪实类专题节目,采用记者出镜加画外解说,以边走边看的导游方式,来引导观众进行观影体验,这种简单的表现方式,从表面上看仿佛是一档旅游节目,但是《边疆行》在本质上超越了此类单纯以风景、民俗为主线的旅游节目范畴,节目创作者真正担负起电视人应有的社会责任,立足地域文化,将所经之处人们生活中的平常人、平常事、平常物用直观艺术的手法真实再现,使原本真实的故事更生动、更典型、更打动人心、更具说服力和影响力,使蕴藏了多种元素和表意的地域文化变得形象、通俗、易懂,且生动有趣,满足了人们渴望了解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文化生活和探索发现异域风情的心理需求和求知欲望[1]。
在《边疆行》节目中,观众们随同摄制组的记者一道,领略祖国边疆各民族灿烂绚丽、既迥异神秘又魅力无限的艺术文化。在广西境内可听到非物质文化遗产“龙州天琴”弹奏出的天籁之音,在云南能见到唐代就有记载的德昂族独特服饰,由银子与藤蔑制做而成的花腰箍。尤其是《边疆行》节目播出的第70集叫《世外灵壤博乐》,摄制组来到了被清代大学士洪亮吉曾经形容过的“西来之异境 世外之灵壤”新疆维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州府博乐市,节目当中水草丰美的赛里木湖边,蒙古族牧民祭敖包的虔诚不仅打动了摄制组,同时感染了观众,仿佛切身也感受到了这个独具蒙古族特色的民族活动,尤其是祭敖包活动后牧民们弹奏的“江格尔”弹唱,是代代蒙古族牧民口头流传至今的一部英雄史诗,它与弹奏中所使用的乐器―― “拖甫秀尔” 一同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都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蒙古族的特有艺术,历史悠久。镜头里呈现的江格尔弹唱,朗朗上口、旋律优美、慷慨激扬,艺术感召力强,画面中的牧民们有的跟着弹唱节拍惬意地轻声合着、有的眯着眼睛感受着史诗中英雄的豪迈气概,使观众们通过具象的电视画面超越现实地理距离的限制身临其境,不由自主地被画面中的气氛所感染。
三、风土人情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厚,尤其是祖国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资源丰富,特色鲜明。由于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原因,一些边疆少数民族对外界来说相对神秘、偏远。正因如此,其聚居地的生态自然和人文景观得以较好的留存,才能为我们在今天的目光饱览和精神遨游奠定难以复制的物质基础。《边疆行》就通过前期拍摄和后期编辑策划、实施,将这些少数民族的秀丽风光、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在节目中挖掘、展现出来[2]。
在《边疆行》节目中我们不仅能欣赏到壮美的来古冰川,见识到长白山采参人的放山习俗,还能探秘森林秘境察隅的\人部落。坐落于境内的察隅县是一座既普通又特殊的小城,说它普通是当地没有过多的藏族文化,相比其他藏区,这里人口涵盖了藏、汉、纳西、独龙、怒族等十个民族,要说其特殊是因为这里还生活着一个未识定的民族――\人,由于人数稀少全国只有1400多人 ,\人并没有被列入五十六个民族之内,但他们同样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和风土人情。\人部落的房屋多是木板房,屋外壁皆用小松木做装饰,但其样式有特别的讲究,房子上部用松木条拼贴成紧密三角形,其形状代表“山”,紧挨其下是一根长长的松木条,其形状代表“河”,房子下部又是呈竖状紧密排列的松树条,其形状代表“悬崖”,由大山、河流、悬崖峭壁构成的装饰图案,就把\人所生活的自然环境巧妙地描述了出来,这些象形图案也寓意着\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崇拜。看完屋外构思巧妙的装饰,走入\人居住的屋内,会发现房屋木板都是整块竖起来装的,见不到一块横的木板,这是\人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木制房屋建设标准,而屋内摆设的现代家具,融合了汉、藏等民族元素,这让整个房屋显得颇有特色,但具有\人民族特色则是屋内墙壁上挂满的各种牛头,据\人介绍这些牛头有牦牛、有犏牛、黄牛三种,为长久保存,牛头上不能刷漆,只能刷动物血,因动物血密封好,先将动物血液放上半年再刷上去,牛头就显得又黑又亮。在家里悬挂牛头是\人部落的民族传统,哪家牛头挂的多就说明哪家请客的次数多,牛头的多寡是有很深的意义,牛头,不仅是财富的象征,更是权力的象征,是一个\人拥有多少财富和权力的见证,\人部落以往每年头人选举,村寨都要举行一次宰杀牦牛的比富活动,以此竞选头人,竞选中砍下牛头最多者胜出,而这些牛头也就成为获胜者一生的荣耀。这是《边疆行》节目中非常有意义的一点,它详细、深入地接触、报道了这些独特的部族文化,让外界通过观看电视节目了解这些特殊的文化存在,理解这些文化,进而为保护这些文化贡献力量。
四、饮食文化
丰富的饮食文化在我国有着悠久历史,按照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原理,食是处于最底层的人的基本需求,人们对于吃有着别样的情感,别样的诠释和要求,饮食文化最能体现出一个地方、一个民族的特征。我国地大物博,各地的美食琳琅满目,在食材、烹饪手法、口味上都有着各自的特点。正如电视系列专题节目《边疆行》节目中解说词所说:“……要了解一个地方的人,先要看看他们吃什么。”
跟随《边疆行》节目一路走下来,沿途不同民族的民风、民俗与风情、风光尽收眼底,而且摄制组搜索并筛选了各地极具特色的风味美食,并将其中最能体现本地地域文化的挑选出来呈现给观众。在广西可吃到称斤卖的“龙州米粉”,到黑龙江品尝鄂伦春族特色家宴等,其中云南省富宁县人们吃的街坊美味“卷粉”,对热爱生活、热爱美食的人就有极大的诱惑力。通常来说,外地人会以为在云南本地“米线”最普遍,不过在富宁人们早餐吃的是卷粉(一种米制品),外观和做法类似广式肠粉,是用优质的纯白黏米磨制成浆,在蒸盘中蒸熟而成,但其吃法与肠粉完全不同(肠粉是盘装,由厨师上桌前浇好汤汁),一人一碗,其调料有十几种,根据个人口味放调料;此外,吃富宁“卷粉”还有一个讲究,就是和“油炸米粑”组合,两者被当地人称为“天衣无缝的搭配”,它们原材料一样,口感各具特色,“卷粉”鲜嫩绵软,“油炸米粑”酥脆可口,卷粉的凉和油炸米粑的烫、卷粉的白和油炸米粑的金黄搭配在一起形成极佳的味觉享受,更有视觉上的美感,色、香、味让人垂涎三尺。在电视节目中表现一个地方的与众不同,只是扁平地念念解说词,就不够鲜活生动,影响观众观看的审美趣味,而《边疆行》节目通过切入最具体的一个点来细致地体现出边疆地区的特别之处,这种直观的现场感有助于观众生成审美印象和文化感观。
传统、历史、地方文化是《边疆行》系列节目的立足点,节目组多视角展现、多元素表达的表现方式,尤其是真实、生动的整体风格,在强化地域特色、民族文化、传递爱祖国边疆继而爱中国的情感化叙事上使节目内容更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感染力,通过挖掘地方文化资源提升了作品的文化价值[3]。
参考文献:
[1] (美)伯纳德.孙红云译.记录片也要讲故事[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
蒙古族的民风民俗范文4
【关键词】 萨满 巫医术 哲里木 蒙古族传统医学
【Abstract】 before Tibetan medicine was introduced into Mongolian district with Tibetan Buddhism, the medical practice of Shaman witch doctor coexisted with folk experiential medicine. Thus, we can say that ancient Mongolian medicine is composed of folk medicine and the original religious medicine. The significant influence of Shaman medicine on traditional Mongolian medicine is Concentrated manifested in traditional medical treatment techniques. In the long-term medical practice, Shaman witch doctor accumulated some effective medical methods and experience enriched and developed the content of folk medicine and contributed greatly to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Mongolian medicine.
【Key words】 Shaman witch doctor Jirom Traditional Mongolian medicine
蒙古族传统医学(蒙医药)是一门历史悠久、具有完整理论体系和丰富临床实践经验的传统医药学。它是蒙古族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也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为蒙古民族和其他兄弟民族的繁衍昌盛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它仍在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承担着为蒙古族以及其他兄弟民族防病治病、维护健康的使命。在蒙古族传统医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本土的萨满教以及后来传入蒙古地区的藏传佛教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为了客观地评价萨满教在蒙古族传统医学的形成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从传统医学与原生性宗教的关系,探讨萨满巫医术对哲里木蒙古族传统医学及医药文化的影响。
1 蒙古族的萨满教信仰及萨满
萨满教是一种世界性的宗教文化,分布地域广阔,曾为诸多民族世代信仰。中国地处萨满教分布的核心区域,由众多民族组成,信奉萨满教的民族很多。历史上,我国古代北方民族如肃慎、挹娄、靺鞨、女真、匈奴、乌桓、鲜卑、柔然、高车、突厥等都先后信仰萨满教。近代,我国阿尔泰语系诸民族仍多信仰萨满教。作为蒙古族最早信仰的原始宗教―萨满教,在蒙古民族发展史上,它是信仰的最主要的宗教形态,在蒙古社会生活中,处于中心教地位。特别是蒙古帝国时期,萨满教被确定为“国教”。随着氏族社会的解体,萨满教逐渐从“国教”的宝座上跌落到民间,特别是16世纪中叶,以俺达汗为首的西南蒙古各部宣布喇嘛教为“国教”,并在1640年颁布的《卫拉特法典》中认定萨满教为非法,对萨满予以清剿。于是,蒙古萨满教在土默特、察哈尔、喀尔喀等众多的西南蒙古各部很快消亡。萨满教由喇嘛教取而代之。只是在内蒙古的东部几盟,如呼伦贝尔盟的达斡尔蒙古人中,特别是哲里木科尔沁草原,蒙古博(萨满)得以残留。蒙古族萨满教从原始社会跨越了不同的历史时代,命运几经沉浮而能够残存至今,与他们的巫医身份驱邪治病直接有关。
“萨满”这种称呼,是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族称呼跳神巫师的音译,意为兴奋、不安和狂悖的人。长期以来流行于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族的各民族中,是对这一流行地域广泛的原始信仰或原始宗教的统称。可是不同的民族对萨满的称谓也各不相同。在蒙古语中,男萨满被称为“boge”,在《蒙古秘史》中boge的汉字音译是“孛额”,在不同的地方也作“勃额”、“博”等。女萨满则叫做“itugan”(etügen)译作“渥特根”也作“渥都干”、“亦都罕”等。“渥特根”在巫医活动中多为妇女及婴幼儿医病,所以有时也把擅长治疗妇幼疾病的民间治疗者也称为渥特根。博是蒙古族对萨满巫师的统称。哲里木地区依据博在信仰上的差异,行巫方式、分工及职能、性别等不同,分为“白博”、“黑博”、“查干鄂勒”、“莱钦”、“世袭博”与“非世袭博”等。
2 民间医疗与巫师的医疗实践
巫术医疗、民间医疗以及传统医学,在历史的发展变迁中,始终植根于各民族的社会历史土壤、民风民俗之中。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走过了现代医学诞生前的历史岁月,并一直影响至今。在古代医学形成之初,医疗艺术浸染着巫术的气味并且控制在巫医的手中[1]。人类活动的复杂性,构成了巫术、科学、医学之间的复杂关系与不确定性。很难确凿无疑地给出“医巫同源”、“医源于巫”的结论,也难以将医学的发展规律简单地概括为从低级的经验医学逐步向高级的理论医学的发展。因而,医学与宗教,特别是传统医学与宗教的关系是史上论争不断的研究领域。但可以确认原生性宗教与民间经验医学有着密切的关联性,古今中外各类宗教的共同点就是祛病除灾这一重要职能,以祛病除灾作为传播宗教的主要手段之一。消灾祛病,成为人们与宗教之间的一条重要联系纽带。宗教与医学的目的在防范邪恶灾祸方面是相似。人类自身的疾病、死亡、梦等生理现象是医学和宗教共同的思考对象,由此产生的原始观念既是医学,也是宗教诞生的基础[2]。关于古代医学与巫医术的关系,医学起源于巫术和宗教活动,原始社会的舞蹈形式通常是其复杂仪式的一部分,超自然力量就产生于其中。如果医学是人类对抗疾病的有意识的尝试,那么医学就和人类自我意识本身的发展历史一样久远。各民族之医,多出于巫,吾族亦如此[3,4]。此外,在英语中,Medicine一词既是医学、医术、药物,又指北美印第安人所信的巫术、魔法。巫医在英语中为Medicineman。这说明中西医在发展史上,都与巫有密切的渊源关系。萨满教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下自发形成的一种原生性宗教,也是一种历史悠久、流传广泛的地方性知识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萨满教虽然历经变迁,但其精神实质和文化内核却不同程度被保持着,至今依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其信仰群体的精神面貌和生活状态。萨满祛邪治病是其主要的社会职能之一。蒙古族萨满教从远古社会跨越了不同的历史时代,能够延续至今与他们的巫医身份直接相关。长期以来,萨满的医治实践以及人们有病求助于萨满的行为都被看成是愚昧、荒诞甚至是反科学的代名词。萨满的医疗观念是建立在其特有的灵魂观上,这种相信万物有灵的思维特征是与现代的科学思维截然不同的思维模式,是违背现代科学精神的。但现代医疗技术极为发达的今天,有些民族的萨满仍然在本民族地区存在,承担着为人祛疾治病的职责。
萨满的医疗实践是民间医疗,或称民俗医疗的组成部分。所谓民俗医疗是指不同民族的保健习俗以及应对疾病的方法,尤其是平民大众所使用的,经验的、不成文的、在当地民间所孕育出来的医疗观念和行为。是当地人自行发展出来的具有鲜明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的完整的信仰与行为,包括对疾病的认知、命名、分类、治疗、预防等内容。所以,应从心理治疗和民俗治疗等方面考察萨满治疗的作用机理[5]。实际上,巫医治病,除使用特殊的心理疗术外,又运用一些朴素的医药知识和一些简单的疗术。蒙古萨满的祛病巫术与民间医术有着不解之缘。
蒙古族传统医学经过不同的发展时期,在古代蒙古族经验医学的基础上,吸收了古印度医学和藏医学等传统医学的成分,发展成为具有系统的理论体系和医疗实践,又保持古代蒙医药学丰富医疗经验特点的近代蒙医药学。随着印、藏医学的传入,在蒙医内部出现了学术争鸣和不同的学术流派。其中传统的古代蒙医学派以擅长传统医疗技术而闻名。在骨伤科、传统疗术和饮食疗法等方面又为突出。该学派较多地保留了萨满教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病因观,相信自然疗法,理论上追求顺应自然,强调和谐,治疗上通过传统的针刺、放血、药浴、整骨、正脑等方法,达到寒、温、动、静的相对平衡状态。在16世纪中叶藏医学随藏传佛教传入蒙古地区之前,民间经验医学与萨满巫医的医疗实践共存。古代蒙医学是在民间医学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蒙古族古代医学是由以萨满医术为代表的原生性宗教医疗与民间经验医疗共同组成,萨满医术对蒙古族传统医学的形成产生了一定影响。
3 萨满医术对哲里木蒙古族传统医学的影响
萨满医术对哲里木蒙古族传统医学的影响较为集中地体现在传统疗术上。哲里木蒙医的传统疗术主要有蒙古灸、放血、针刺、外伤科、整骨术、正脑术、按摩、热熏、热敷、瑟必素疗法、酸马奶疗法等极具民族特色的内容。这些疗法主要是从体外施治,以调整和恢复失调的机体功能的平衡关系,改善血液循环和精华与糟粕的吸收、分解及排泄等正常生理活动,以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3.1萨满是原始医术最合适的传承者。
萨满大多反应敏锐,接受能力好,逻辑性强,预见准确。容易接受和掌握利用原始蒙医药知识。“萨满医疗”可分为药物治疗和精神治疗。萨满以变化的意识状态接触动、植物及整个大自然与之交流。他们了解有关植物的专业知识和使用不同药物的知识,所以也可以对患者进行药物或其他物品(如火)治疗[6]。
3.2萨满信仰与古代蒙古医药知识有渊源。
在医巫不分家的古代社会,萨满文化促成了早期蒙医药的发展。古代蒙古人以萨满教的教理作为遵循的精神力量和衡量事物、认识客观世界的依据。古代蒙医学的萌芽在萨满手中,吸纳了原始萨满教的原始自然观,原始萨满教促进了古代蒙古医学的进一步发展。比如,萨满教关于火的朴素认识,以及民间流传的由火的温热刺激使身体某一部位病痛得到缓解或治愈等,促进了传统蒙医热薰、热熨、火炙等热性外治疗的发展。
3.3灸焫疗法的使用与传播
灸焫是直接借用火的神圣力量驱魔治病的手段。在萨满的驱魔术中,普遍应用火的神圣力量。哲里木蒙古族民间自古以来就有尚火的习俗和观念,在人出生、取名、结婚、生育乃至死亡这些重要的生活事项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蒙古族传统疗术中的灸焫疗法就是直接借用火的神圣力量驱魔治病的手段。人们选择火疗,正是源于对火的威力的崇拜。认为火具有超自然的神力,能战胜一切生物,对引起疾病的鬼神,可以用火的神力来祛除疾病。灸法在哲里木蒙古族民间作为重要的医疗手段而传承,尽管原始火疗带有巫术的性质,但却具有祛除寒邪、温暖阳气、消毒避秽、灭菌等实际效能,因而得以传承,成为现今蒙医疗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3.4放血疗法与针刺疗法的使用
放血疗法就是将一定部位的浅部静脉刺破进行放血,以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蒙医“哈那忽”(放血)疗法就是适当放出恶血及病血来治疗疾病,是蒙医的一种比较古老,且沿用至今的医疗方法。
古代北方游牧民族随水草而转移,决定了医疗手段必须简便速效。长期食用肉食,积热内盛,适于峻急攻下。经过多次放出恶血,病痛得以缓解(鬼邪遁去)的体验后,放血疗法渐渐成为哲里木蒙古族等北方民族特有的治疗手段。针刺疗法就是用金针或银针刺入人体的特定穴位给以刺激;或通过加温或冷却针体传导温热或冰冷,以增强刺激;或用特制的器械,穿破皮肤,排除淤滞于局部的病气、黄水及脓液等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外治法[7]。
哲里木博中也有很多会针灸的博。博认为,人的身体只是灵魂的栖息处而已,人熟睡后灵魂会随着气息从鼻孔出入,并认为人做梦是因为灵魂暂时离开身体到别处游荡所致。在此期间鬼怪会附在孩童身上,使孩子晕倒发病。用银针扎灵魂栖息的身体驱赶附体的鬼怪,游荡的灵魂就会回到身体里[8]。史料记载,哲里木库伦旗的塔斯博,经常同时用火针与银针进行治疗。
3.5蒙古族传统整骨术、“安代”疗法与哲里木博的医疗实践
在蒙古族传统医学中,整骨术是一项具有鲜明民族和地域特征的医疗技术。这一特殊的医疗技术最初就是从萨满医术中分化出来的。整骨术在发展过程中一度曾被萨满所掌握。在蒙古族萨满巫医中把从事接骨、整骨的萨满,被称为“牙思巴里雅其博”(yasu bariyaci boge)或“黑狗大夫”。治病时使用具有神秘色彩的咒语和祷辞加上世代相袭的整骨技术。他们技术精湛,具有神奇的疗效,是当今蒙古族传疗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非常宝贵的民族医学遗产。至今这一古老的传统医术脱胎于萨满教的痕迹依稀可辨。
哲里木博中,还有专门医治年轻已婚妇女、未婚女子所得的身体上的不适症和精神的疾患的“安代”疗法的博。能够主持“安代”治疗仪式的博,被称为“安代博”(andai boge)。“安代”疗法是民间集心理治疗、躯体治疗、运动治疗、音乐治疗于一体的综合治疗方式。但“安代博”对病因的解释始终未能完全摆脱神秘的宗教色彩。
在哲里木地区,通晓催生术、保胎术和妇婴保健,并从事接生、产婆职业的,被称作“德木其博”(demu qi boge)。蒙古族女萨满“渥特根”(etügen)大多承担着这一职责。
此外,萨满教的自然观、病因观对蒙古族传统医学理论的形成亦有一定的影响。蒙古族的医药文化扎根于自身社会的、民族的土壤,与本民族的思想观念有着天然联系。萨满教作为从民间信仰发展而来的原生性宗教,其宇宙观与自然观,必然对蒙古族传统医学理论产生影响。蒙古族传统医学理论具有朴素的自然观和整体观。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在人与自然相抗争、相协调的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和运用自然力,调整人体自身以适应自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整体观、以调整人体功能为主的医学观。整体观认为人是由身体、心理和精神构成的精细而复杂的整体,因此,要以整体观来诊断和治疗疾病。又因为个体差异,医生在诊断和治疗时要辨证施治。健康意味着身体、精神、情绪的和谐与平衡,而不单是没有病。在治疗疾病时,重视病因的查找。对于萨满治病而言,查找病因是第一位的,治疗疾病首先要祛除的是病因,而不是只缓解症状。认为治本比治标更重要。
就蒙医而言,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原始萨满教对蒙医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原始萨满医术的不少内容是古代蒙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萨满巫医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的医疗方法和经验,丰富和发展了民间经验医疗的内容。萨满的除疾治病,不仅对维系氏族的生存与繁衍起到了积极作用,对传统医学的形成和发展也做出了相应的贡献。
参 考 文 献
[1] G.文士麦.世界医学五千年[M].马伯英,译.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1-3.
[2] 卡斯蒂格略尼.世界医学史:第1卷[M].北京医科大学医史教研室,译.商务印书馆,1986.
[3] 罗伯特?玛格塔.医学的历史[M].李诚,译.希望出版社, 2003,10.
[4] 刘伯骥.中国医学史[M].华冈出版部,1974,2-3.
[5] 乌仁其其格.蒙古族萨满教宗教治疗仪式的特征及治疗机理的医学人类学分析[J].西北民族研究,2008(3).45-48.
[6] 博?阿古拉,萨仁图雅.蒙古族原始萨满医术考[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1998,(4):110.
蒙古族的民风民俗范文5
关键词:民族文化 舞蹈教学 民族民间舞蹈
民族民间舞蹈流传于民间,反映地方特色文化的同时,也受当地民俗文化的制约。诸如当地的民风民俗、生活方式、、居住环境等等因素的影响。
本身并没有什么固定的形式,只是为了自娱自乐而即兴发挥的舞蹈形式。现在多数学校都开设民族舞蹈班,然而由于学生舞蹈水平参差不齐,对民族民间舞蹈所承载的文化性之理解各异,而使得现在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多流于形式,只是简单的动作和技巧的模仿。教师在教授时,一般仅仅通过演示动作要领,使学生模仿,多做练习以达到学会的目的。但是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学到的只有表面的动作,而没有领会内蕴的深厚情感。各个民族舞蹈的动作形态都是当地文化生活等的抽象体现。鉴于这种复杂性,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单纯的传授舞蹈的动作和形态,更应该把舞蹈文化拓展到民族精神方面,从而使学生领悟到舞蹈的真谛。
一、全面掌握各民族的文化特色
在讲解每一个舞蹈单元时,将其门类与其相对应的民间文化相对应进行教学活动,使学生充分领会其中的文化内涵。例如在教授藏族舞蹈的时候,要使学生了解到藏民族高原牧区的生活环境,了解藏民的生活习性和劳作习惯,更要了解到藏民由于海拔高而导致呼吸带有负重感的特殊生活习惯,这就为更好地理解藏族舞蹈中慢呼慢吸的特色打下了深厚的基础。例如,《弦子》这首藏族舞蹈中较富代表性的舞蹈,其中的“屈伸”动作是其的基本律动,用慢吸慢呼可使动作显得沉稳流畅,脚下有根。在学习蒙古族舞蹈的时,要了解蒙古族人民性格豪放,且个个都是能歌善舞的,这些原因决定了蒙古族舞蹈明快的节奏,奔放的热情。蒙古族人民豪放、开朗奔放的个性在蒙古舞中多以“抖肩”和“翻腕”等动作还表现。横拧的动作、后靠的体态,是与本民族的英雄历史紧密相关的。
蒙古舞中粗犷剽悍、稳健豪迈的气息,多由舞蹈演员呼吸上的重拍慢吐气来体现。而在苗族舞中,由于本民族长期聚居在山谷,养成劳作时“一顺边”的习惯,因而其舞蹈中女子“踩鼓”时,身体一顺边的摆动就是这种长期养成的生活习惯的再现。只有使学生在深刻了解学习中的民族舞蹈之深蕴的文化内涵,跳舞时才能更加逼真、生动、传情。
当然,仅仅依靠学生自身去揣摩、体会各民族的生活方式、以及风土人情还远远不够,作为教师,必须适时地利用网络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深入地引导学生了解各民族的文化内蕴,才算真正理解了一个民族的文化,才算最终掌握了民族舞蹈的内蕴。
二、剖析动作体态的由来
民间民族舞蹈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舞蹈艺人长期的揣摩、体悟和加工升华之后而形成的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任何一种民族舞蹈的形成,都经过了相当长时间地传承和创新,已经具备了相对稳定的特征,或者说已经有了一套经典的动作、体态和律动。这些独具特色的动作正是这种舞蹈区别于其他舞蹈种类的根本之所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只规定学生动作形体,为了做动作而做动作,而是要对这些体态、姿态、律动进行分析。例如:东北秧歌,它的基本体态是始终保持上身前倾、略含胸、膝部微屈、重心在前,因为他们居住在东北平原,寒暑分明、地势平坦,人们多是从事垦荒、开矿等劳动,他们朴实、直率、坚韧、乐观,形成了东北秧歌特有的基本体态和动律。通过对动作的文化解读,可以让学生在了解民族文化的同时,清楚动作的由来,更好的体会动作的内涵。
三、积极创设各种民俗情景
民族民间舞蹈是人民在长期的劳动过程中所创造的艺术结晶。它得益于人民在田间或地头中的劳作形态,然而这种纯天然的动作形态想要在舞台上通过艺术的手法来进行演绎实属不易。因为,没有逼真的场景,无法使得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到当时庆丰收、扬麦场的场面境况。也自然就无法使得他们感受到这种劳作中所体现出的喜悦与热情。学生的生活经验匮乏,这就要求教师要适时收集相关的资料来给学生营造舞蹈氛围,帮助他们尽可能快地融入到这种场景中。
1.舞台化的情境
可以借助舞台、灯光、音响等所营造出的艺术效果,来更加真实、生动的反应当时的劳作场面,使得学生积极参与到其中。例如维吾尔族舞蹈的教学,教师可以引领学生身穿维吾尔族的民族服装,头顶小朵帕,梳起十几条维族的小辫子,一下子维族姑娘的灵动感就近在眼前了。这种仿真化的演出,使得学生仿若身临其境而更容易接受。
2.生活化的情景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借助相关的生活道具,使得舞台做到对生活的逼真化模演,这样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快进入情境而情绪高涨。诸如,排练休息时,也可以喊着东北秧歌中叫鼓时的“嘿嘿”以及藏族舞蹈中的“呀拉索”等。
3.想象化的情景
倘若无法从生活中截取适当的素材来搬上舞台,那么也可以借助其他的教学辅助手段,使学生们产生联想。例如,在讲述藏族舞蹈时,无法对藏民的生活进行还原化全景展现,却可以借助投影仪来播放一些体现藏族风情的图画:奔腾不息的雅鲁藏布江,白雪皑皑的喜马拉雅山脉,沉静忧郁的纳木错圣湖等。通过这些图片展示教学,学生就能够对藏民的生活环境、地域特征以及等有个初步地了解,再来教学生学习藏族舞蹈就显得轻而易举了。
对于教师而言,在教学时要时刻提醒自己教授给学生的不光是技术层面的技艺,而更应是对舞蹈内蕴的深层文化的教授。因为民间舞蹈是一种来源于民间生活,而高于民间生活的艺术形式。将民间文化通过舞蹈的形式表现和传承下来,是中国民间舞蹈教育进步的基础。只要坚持不懈的努力,民间舞将有更加广泛的形式展现在观众面前,使观众充分的领略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魅力。总之,民族民间舞蹈作为生活的一种反映,不仅仅来源于生活,而且更加注重表现高于生活之外的民俗文化,体现着人民对其生活情感和内蕴的深层关注。
参考文献:
[1]许霓.论芭蕾基训在形体训练中的实用价值[J].中国西部科科技,2007,(4).
[2]李静.普通高校芭蕾基础训练教学的思考[J].怀化学院学报,2004,(8).
[3]柴黎明,长场景.芭蕾基训的基本要素[J].东方艺术,2005,(6).
[4]刘薇.芭蕾基训规范之我见[J].前沿,2008,(9).
[5]潘滨.浅谈高师舞蹈教学中的芭蕾基础训练[J].广西艺术学院学报,2005,(6).
蒙古族的民风民俗范文6
关键词 科尔沁文化 保护 传承
中图分类号:K854.3 文献标识码:A
科尔沁地区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独具特色的地理区系之一,也是草原文化的重要分布区域。科尔沁人民在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历史背景下,创造了别具风格的科尔沁文化。保护与传承发展优秀的科尔沁文化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均有重要意义。
1科尔沁文化的发源地
“科尔沁”一词在蒙古语中有“弓箭手”的含义。根据史料记载,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创建蒙古大汗国,他的长弟哈布图・哈萨尔英勇善战,为铁木真统一蒙古高原立下了不朽的功绩。因此他分得了四千户属民以及额尔古纳河、呼伦湖、海拉尔河一带的广阔草原,史称科尔沁部落。经过几次历史变迁,如今的科尔沁大致相当于今通辽市和兴安盟以及辽宁、吉林、黑龙江省的部分地区,具体包括:科尔沁左翼中旗(俗称达尔罕旗)、科尔沁左翼后旗(俗称博王旗)、科尔沁左翼前旗(俗称宾图旗)、科尔沁右翼中旗(俗称图什业图旗)、科尔沁右翼前旗(俗称扎萨克图旗)、科尔沁右翼后旗(俗称鄂公旗)、郭尔罗斯前旗、郭尔罗斯后旗、扎赉特旗和杜尔伯特旗等地区。
2科尔沁文化的内涵
科尔沁文化是以蒙古族文化为主体,吸收科尔沁地区其他部落与民族文化而发展形成的区域性文化。它是由以游牧为主、狩猎为辅的草原文化逐渐转变为畜牧和农耕相结合的具有复合型多元特征的文化。具有关专家介绍,科尔沁文化可分为十三类:包括民族语言、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戏剧舞蹈、传统戏剧、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术、传统医药、民生、、科尔沁历史与名人等。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几种代表性的科尔沁文化。
2.1萨满教文化
蒙古族的最初为萨满教。萨满教是通过巫师的托魂显灵,祭祀祈祷,占卜治病等巫术仪式来实现人们与神灵的“沟通”,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它属于原始宗教文化,是蒙古族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人类宗教文化的活化石”。
2.2安代舞文化
“安代舞”起源于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形成于明末清初。它不仅是单纯的歌舞表演艺术,而是把蒙古民族原始文化、宗教、信仰、歌曲、舞蹈、心理、民俗、医疗、体育、绘画等文化内容融为一体的传承载体。“蒙古族安代舞”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3胡仁・乌力格尔
“胡仁・乌力格尔”是科尔沁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口头传唱艺术,最初产生于清朝康熙年间,三百年来一直活跃在科尔沁草原上。其表演形式为说唱人手持四胡,自编、自拉、自唱,取材相当广泛,有蒙古英雄史诗、有汉族历史演义故事、有中国革命故事、也有当代文学作品。2006年,“蒙古族胡仁・乌力格尔”也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4叙事民歌文化
科尔沁叙事民歌的特点是情节复杂,曲调简短,节奏规范,同语言紧密结合,带有鲜明的说唱性。深受草原人民喜爱的作品有歌颂人民英雄的《嘎达梅林》《陶克套胡》,有崇尚自由爱情的《金珠尔》《韩秀英》,也有思念亲人、怀念故土的《诺恩吉雅》《达亚波尔》等歌曲。
3保护与传承科尔沁文化的几种方法
著名社会学教授郑杭生先生在其主编的《民族社会学概论》一书中提到:“保护一种人类祖先流传下来的文化资源,其价值与意义并不亚于保护一种野生的生物资源,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具有同等重要意义”。保护与传承发展科尔沁文化,使它保持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和文化多样性,有利于维护蒙古族民族团结、科尔沁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繁荣。
根据科尔沁文化自身的特点,我们总结出了以下几种保护与传承的方法:
3.1加强收集科尔沁民族文献的工作
科尔沁地方民族文献是科尔沁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地理、历史、物产等各个方面以各种形式保存下来的文化遗产,在学术研究方面具有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由于历史原因,科尔沁地方民族文献的收集还不够完善,一些流传于民间的如:科尔沁民歌、胡仁・乌力格尔、好来宝等的文本资料虽然收集了一些,但也没有进行系统的整合,形成完善的资料。这就迫切需要对科尔沁民族文献进行系统的挖掘和收集,需要相关学者要对科尔沁地区各旗县的乡镇进行最为真实有效的调查和研究。
3.2建立特色数据库,加强对科尔沁文献的整理工作
正如以上所说,科尔沁文献信息涉及的方面比较多。面对如此复杂的资源,有必要建立一个特色数据库,利用数据库的存储信息量大、检索快捷、实用功能强的特点,加强对科尔沁文献的整理和归纳工作。例如,内蒙古民族大学图书馆建立的特色数据库,共搜集和整理了科尔沁文献330余种,包括历史名人、文化、艺术、民俗民风等方面的内容,具有文字、图片、影像等多种形式,对科尔沁文献的整理工作做出了不少贡献。从上述例子能看出,把数据库技术应用在科尔沁文献的整理工作中,能有效地提高科尔沁文献的管理水平。
3.3加强对传承科尔沁文化的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作为现代社会育人的主要方式之一,必须成为保护、传承民族文化的主要途径。根据蒙古族聚居区学校教育的具体情况,我们制定了以下两种实施方案。第一,把科尔沁文化融入到相关的课程内。比如,结合蒙古语文课开展科尔沁民间文学的教育;结合音乐课、体育课开展民族音乐舞蹈、民族体育的学习等等。第二,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通过聘请民间技艺高人、进修培训、招聘专业人才等手段加快解决科尔沁文化教育教学师资队伍严重不足的问题。
3.4开发科尔沁文化旅游资源
科尔沁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科尔沁历史人文文化旅游资源,包括安代文化、科尔沁曲艺文化、科尔沁历史名人文化等。第二类是科尔沁婚俗文化,包括了饮食、服饰、礼仪习俗、祭祀、歌舞等文化形式。第三类是科尔沁历史古迹与风景名胜文化。比较著名的景观有:大青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罕山森林公园、开鲁县境内元代佛塔、阿尔山矿泉群等等。
开发科尔沁文化旅游资源,首先,加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例如,可以成立科尔沁文化旅游发展中心,专门负责资源开发、保护、宣传、规划等事务。其次,加大科尔沁文化旅游商品的开发。例如,制作特色的纪念品,爱情信物时,上面用蒙古文刻上新娘新郎的名字以及爱的誓言。此外,我们应有意识地把文博业、演艺业、文体娱乐与科尔沁旅游业结合在一起,打造文化旅游精品。比如在阿尔山市利用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发展滑雪,滑冰等体育旅游项目,带动体育产业的发展。
3.5打造科尔沁文化品牌
要想打造科尔沁文化品牌,必须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首先,需要大力开展文化宣传工作,提升科尔沁文化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例如,利用当下社会生活中盛行的微信、微博、贴吧、论坛等新媒体拓宽对科尔沁文化的宣传渠道。其次,把科尔沁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科尔沁品牌优势,打造科尔沁产业品牌。如,科尔沁牛业、科尔沁乳业、科尔沁酒业、科尔沁细羊毛、科尔沁荞麦、科尔沁绿色农畜产品等。只有确立文化品牌意识,才能展现具有科尔沁特色的文化亮点。
发展科尔沁文化不仅要做好保护工作,还要做好保障工作。其中政府和专家学者就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只有把保障工作与保护和传承方法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发展科尔沁文化。
作者简介:陈香春,(1992.9-),女,内蒙古通辽人,蒙古族,中央民族大学在读硕士,蒙古语言。
参考文献
[1] 格日乐图等.论科尔沁文化及价值观[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 8,10.
[2] 陈永春,王宇等.科尔沁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探析[J].前沿,2014.
[3] 乌兰杰.蒙古族音乐史[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