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典哲学故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典哲学故事范文1
关键词:读书方法
在我看来,读书大致分两类,一类精读,一类泛读。我先谈谈精读。
从精读说起
经济学的学习只需要初级、中级、高级这么一路下来就行,根本不需要读原著。
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种感觉,有的时候我们和文科的学者聊天,明明我们的智商更高,但总觉得有点没有底气。那就是因为人家肚子里面有经典,有“牛逼人物”撑腰。
所以读经典的第一个作用是增加自己的胆气。《荷马史诗》你读过没有,陀思妥耶夫斯基你读过没有,康德你读过没有,海德格尔你读过没有,你连这都没有读过还跟我讨论,切。
好比你见过诺贝尔奖经济学得主,再看见自称经济学家的人,就不怯场了。我当然不如你,但我知道谁是真正的高手。
读经典的第二个意义是从思想的源头起步。教科书是别人咀嚼过的馒头。经典是思想的源头。
但经典难读就难读在这里。因为是原创性的思想,作者往往自己都没有想清楚,写得很费劲。
而且经典大多有个特点,就是很容易跑题。大家都是这样,他们想的事情太多,说着这个事情,忽然会想起来那个,搞得我们跟得一头雾水。
那怎么读?
第一,要有历史背景。把自己尽量放在作者的shoes里。把自己想成李嘉图,假设根本就没有人提出比较优势理论,你的知识背景、历史背景、面对的问题到底是什么。
大作家往往喜欢入世,你不了解他的时代背景,很难知道他到底想的是什么。所以在读经济学原著的时候,先看看熊彼特的经济分析史,很有用。
第二,要慢慢读,很慢很慢地读。一节一节地读,尽可能把作者的思路理清楚。
尤其是读英文原著,必须不断地总结段落大意,否则你再读,又得从头再来。
第三,破除迷信。我们肯定不能完全理解经典作家的想法。希克斯能够完全凯恩斯?但是,没有希克斯,哪里有凯恩斯主义呢?所以大可不必灰心。
原著是座宝藏,你进去带个小书包,就装一小书包宝贝出来,带个大箱子,就装一大箱子回来,怕什么,反正入宝山不会空手而回。
第四,如果不是为了专业,读什么经典?
我的建议是,读啥都行。读《荷马史诗》可以,读《金圣叹评〈水浒传〉》也行。读数理逻辑可以,读通论也行。
关键就是必须要有慢慢读过经典的经历。读《资本论》也行啊。读完了,你可能会说,写的什么呀。胡说。我读康德就是越读越不服气(当然是我读得不对),但是你有过慢慢读经典的经历,再有什么大部头,都不会胆怯。读过《通论》,当然就能读《战争与和平》。一以贯之。
哪些领域的经典相对来说更重要?我说的是相对来说。
第一,经济学得再读原著,因为很多经济学里的东西被金融危机证明是错的,所以得折回去找了。利息理论、货币论、通论,都值得一读。
第二,科学哲学值得读一些,至少要读波普、拉卡托斯和库恩。如果再深入读,读分析哲学更好。
第三,哲学。做为中国人,最好得把《论语》、《老子》基本上背下来。反正它们逻辑性不强,好读、好背。但这是我们的血脉。《论语》我读了不下50次。
但到《庄子》和《孟子》,就不必那么认真了。《庄子》有点装疯,《孟子》有点迂。
西方哲学可走英国哲学一路,德国哲学、法国哲学什么的可稍微往后面放。
第四,历史。中外皆然。人是短视的,历史总是重复的。你看看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再看看第二次世界大战,非常相似。你读读二十四史,再看看今日之域内,亦然。
第五,西方文学。中国文学也就韵文可圈可点。诗经、唐诗、元曲皆美,个人对宋词的评价低一些。
但西方文学是个宝库。有人曾让我讲讲俄罗斯文学。为什么要读俄罗斯文学,因为那里有中国文化中没有的东西,非常令人震撼的东西。
读经典如同登山。真的登到山顶,没有啥好看的风景,但重在攀登的过程。而且上去之后,下来好吹牛。
如何泛读
我读书速度很快。有人问我,怎么才能读那么快。这是个错误的问题。读书速度快慢并不重要。
但读书的态度很重要。很多人读书读不出来,关键是心态,都是我注六经,不是六经注我。
我们天生对写书的人很敬畏,所以总是仰视。我要教给你们的就是要俯视,至少是平视。这个世界上大部分的书写得都不完美,只适合泛读。
泛读的要旨是六经注我,即我想要什么就取什么。你敢不敢把一本500页的书只撕掉一页,因为只有这一页里面有你想要的东西?
你敢不敢把一辆车子拆掉,只拿走车灯,因为你只需要车灯?需要有这样的胆量。一旦你转变了这个思路,看书自然就快了。
李敖说,如果想弄清楚一件事情,最好的办法是写一本关于这件事情的书。信夫。所以我为什么读书快、多,是因为我想写东西。
这一招我是从钱钟书那里悟出来的,钱老读书,讲究拆,什么经典不经典的,统统拆,然后往他的那个《管锥编》、《谈艺录》中放。所以这是我想告诉大家的最重要的,即要带着强烈的目的去读。
好比读论文,你马上要知道,我想要他的文献综述呢,还是模型呢,还是数据呢?你读一本书,马上要想,我是要他的观点呢,里面的故事呢,还是里面的论据呢?大胆地拿。偷!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
电影《硅谷传奇》中有一句名言,一流的艺术家偷窃,三流的艺术家模仿。模仿是说,别人画了幅蒙娜丽莎,我也照样画一幅。偷窃是说这个东西太好了,要是变成我的就好了。
还有一个心态的问题。我一直把自己视为职业读书选手。如同体育运动员每天训练,我们每天也必须看书。这是每日必修的功课。
有人问阿西莫夫,你为什么能够写那么多的作品。他说,第一,你必须热爱写作;第二,你必须只有一个爱好,就是写作。
想要以学问为生,就要把自己当成职业读书选手。
最好能够养成自己的一套批注、索引、笔记的习惯。所以不动笔墨不读书。
我读书的时候,主要标注哪些是观点,哪些是潜在的题目,哪些是我想引用的故事和警句。观点画线,潜在的题目在旁边注上T,想引用的注上Q。
在书后面做自己的索引,比如我正在读的一本《福柯》。索引大致是:康德的三论,P**;柏拉图的故事,P**;伊翁和俄狄浦斯的比较,P**。方便自己回头查找。
学生们在读书的时候,最好随手做些笔记,然后像中药铺子里一样,扔进不同的小格子。攒多了,你就发现写论文容易多了。
但一定要记住哪些是你的观点,哪些是引用的。
如果不是以学术为生,纯粹为了阅读的乐趣,该怎么读呢?
我觉得最好是一段时间读一个系列。好书难找,什么排行榜、名家荐书,不靠谱居多。书你喜欢不喜欢,冷暖自知。
那茫茫书海,哪里去找?最好的办法就是你看到了一本好书,就顺藤摸一串瓜。
什么书不要读
读书无雅俗之分,话本和奏本一样可读。
当年吴组缃到清华,别人怂恿他去问钱钟书,有什么英文的黄书,钱钟书顺手拿过纸笔,密密麻麻给他开列了几十本。真是牛人啊!
但有些书是不能读的。
一种是有强烈偏见的书,尤其是你自己可能认同的偏见的书。有人读书是为了了解自己不知道的东西,有人读书是为了强化自己已经有的想法。如果是后者,不如不读。
第二种是那种带着糖衣、比较腻、装的书。比如那个什么苦旅的。
经典哲学故事范文2
记者:作为北师大文学院教授,您如何评价王小波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地位,这个地位是否存在着一个标准?
赵勇:如果我来评价王小波,我会觉得他应该在中国当代文学中享有较高地位。我认为他的写作是一种智性写作,甚至是一种带有解构主义色彩的后现代主义写作,而这种写作在当时具有超前性。他生前比较寂寞,死后享有哀荣,这固然与他的突然去世有关(这一点有点像诗人海子),但也意味着大家对王小波及其作品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
对一个作家地位的判定可能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基本的标准应该有。要我来说,这个基本的标准就是思想性和文学性。我觉得王小波是将这两者结合得比较好的作家,符合我心目中的标准。
记者:您认为王小波的小说是否存在没有被经典化的现象?
赵勇:我不太愿意在“经典化”这个问题上谈论当代作家。我在2010年曾写过《谁在建构当代文学经典?当代文学能否建构成经典?――“当代文学经典化”问题的反思》一文,其核心意思之一是:“文学经典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历史过程,一部作品能否成为经典又对其艺术价值提出了很高要求。近20年的当代文学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就,其中不乏优秀之作,但它们在艺术价值层面还或多或少存在着问题,且没有经过充分的历史沉淀。”正是因为我持有这一观点,所以我觉得王小波的作品能否成为经典,也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检验,15年左右的时间还太短。
但我也知道,当代文学界有一些学者是很在意“当代文学经典化”这个问题的,而事实上,他们也在通过各种方式,让一些他们所喜欢的作家成为经典作家。但在被经典化的作家作品中,王小波往往榜上无名。从这个意义上说,他的小说的价值确实是被低估了。这也让我意识到,评论家,尤其是那些致力于将当代文学经典化的评论家,他们的评判标准、尺度等等可能会有些问题。他们还容纳不下王小波这个另类的作家。
记者:在当代作家、评论家这一方面,除了陈村、奠言、刘心武、朱文、林白、蒋平、许纪霖、崔卫平、艾晓明、朱正琳等少数几位谈及过王小波外。其余大多表示对王小波不很了解,不愿多谈,这与之前史铁生去世时的反差很明显,您认为其中原因是什么?
赵勇:如果真的读过王小波并了解他的阅读和写作情况,我觉得好多作家是应该感到惭愧的。王小波当年在美国时,读遍了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地下小说,我们现在的作家谁有这样的阅读经验?前几年顾彬说中国当代作家不懂外语,马上引起了一些作家、学者的反感,并大力论证不懂外语也可以写出好作品。而在这一方面,王小波是远远走在中国当代作家前面的。
而关于史铁生,他也是很好的作家,这是其一。另外,他从出道起就一直在文学圈里,并在生前已得到了同行和读者的认可。而他的身体状况又让许多写作的同行和读者尊而敬之。还有,史铁生人缘非常好,许多作家都是他的朋友。所以,史铁生在2010年的最后一天突然去世,紧接着就在全国的多个城市形成一种自发或有组织的悼念和追思活动,应该有这样一层感情的因素在里面。
但王小波却是另一种情况。他生前并不在这个文学场里,也几乎没有作家朋友。一些作家愿意谈论史铁生,既是在谈一个作家,也是在谈一个逝去的老朋友;但王小波仅仅是一个英年早逝的作家,他们与王小波没有任何交情。
记者:不少学者都认为“幽默”这种写作手法是不入中国文学主流的,是很小的一个分支,仅鲁迅的《故事新编》、林语堂、钱钟书、张天翼有一些。对此您怎样看?王小波的小说充满了嬉皮式的黑色幽默,您认为这是他不被认可的一个关键吗?
赵勇:我基本同意这一看法。比如鲁迅,我们认可他的《呐喊》、《彷徨》、《朝花夕抬》和《野草》,但《故事新编》在学界至今依然存有争议。同时,由鲁迅开始,那种严肃的“为人生的艺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注意”式的做法,现实主义传统等等,也一直是文学创作的主流。从这个意义上说,王小波的作品不在创作主流之中。
但王小波不被认可,既有这一原因,也有他对小说的理解、他所使用的小说笔法等等很超前的原因。他接通的是卡尔维诺等作家的写作传统,使用的是巴赫金所论述的那种狂欢化的笔法。这种写法对于90年代的中国作家和读者来说还比较陌生。所以,他的写作与接受之间存在着一种错位。
记者:王小波曾提到过要与虚无主义划清界限。作家李静也认为他的小说更像是自由主义和经验主义,反对直觉和混乱,与莫言、贾平凹有很大区别,或者换句话说,王小波的小说思考和反映出的东西,或许是中国当代作家至今没有意识到的,对此您怎么看?
赵勇:认同这一看法。在我看来,王小波既是一个自由主义者和经验主义者,也是理查德-罗蒂所谓的“反讽主义者”。从哲学层面或世界观层面来看,他有自己清晰的理念,而把这种理念带人到小说写作之中,小说便有了根。像莫言或贾平凹这些作家有小说理念,但很可能还没有哲学理念。所以同样是写荒诞,我觉得他比莫言写得更深刻;同样是用反讽,他又比王朔用得更到位。
我也相信,一个作家拼到最后可能不是在拼直觉,而是在拼哲学理念。一些当代作家写着写着就觉得底气不足了,露出败相,我觉得是缺少哲学理念的结果。没有哲学理念的支撑,他们就会东倒西歪。有了哲学理念的观照,作家就会“看见”更多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说,王小波所思考和表达的东西,走在了中国当代作家的前列。
记者:您周围的朋友、同事、学生是否曾提起过王小波,情况是怎样的?
赵勇:我并不在当代文学专业,所以我的同事提到王小波的时候不多。为了回答您的这个问题,我曾专门问过我的学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他们大都读过王小波的小说或杂文,有的很喜欢,有的很不喜欢,还有的则感觉平平。我也在近200人的本科生课堂上问了问那些“90后”的中文系学生,根据我的统计,绝大多数同学听说过王小波,有将近一半的同学读过他的作品,但问到是否喜欢王小波的作品时,应答者却不是很多。
经典哲学故事范文3
一、名著的类型
(一)有一种名著是经过了历史的检验,是历史的奠基,历史的沉沦,历史的积累
比如《史记》,《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源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时期共3000多年的历史,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哲学等各个方面。看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从历史中总结经验和教训,从而推动社会更好的发展。《史记》中有很多世家故事我们平时无从了解的世家故事,还描述了很多比较出名的名人列传,既丰富又真实,使得人们阅读完它之后,感觉得到了很多闻所未闻的知识,使我们对古代历史有更多的了解。
(二)有一种名著里面包含着计谋、军事的运用,还有一些成功的秘诀
比如《孙子兵法》,《孙子兵法》既是一部杰出的军事经典著作,又是一部精彩的哲学著作,是我国辉煌的古代文化中一份宝贵的遗产,它博大精深,曾培育出中国历史上众多杰出名人。孙子在书中揭示的一系列具有普遍意义的军事规律,不仅受军事学家所赞扬,在经济领域、领导方式、人生理想甚至家庭伦理等方面,都有着普遍的应用。
(三)有一种名著,里面有一些正面的积极的人生态度,能使人振奋,使人坚强,有励志作用
比如《钢铁是怎样练成的》,这本书讲述主人公保尔为保卫苏维埃政权,同外国武装侵略者和白匪进行了不屈不挠的艰苦斗争。保尔从未屈膝投降过。他的生活原则:“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四)有一种名著是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文化,让人更加了解中华民族
比如《论语》,这本书是我国的经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孔子的至理名言,往往读上几句就让人感悟良久。《论语》其实传递的也是一种态度,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它告诉我们该宽容该谦让该理解该尊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二、选择有益的名著阅读
现在的学生那怕有时间也不太愿意读名著,因为名著晦涩难懂,他们往往喜欢看一些言情、武侠小说,还有漫画、恐怖的书籍、娱乐杂志等。因为这些看起来比较放松,不需要学生费劲地思考,连凤姐最喜欢的《故事会》也是很多学生的心头之爱。并不是说看这些书不好,诚然每种书都有每种书的优点,像言情小说的故事性就会很强,文笔也很好,言辞也很优美,很多人都会喜欢看,但是看言情小说能收获到的东西很少,而且由于故事性太强,那些自制力不强的人很容易陷入故事情节中无法自拔,无论是上课还是上自习,都克制不住自己胡思乱想。
小学生就该选择一些有益的名著来阅读,好的名著里面都会有一些处世态度,学习这些对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都是有很大好处的;好的名著还能教人分辨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帮助我们塑造人格;好的名著里面有一些经典的话语,把它摘录下来,读读背背,也可以提高我们的文笔;好的名著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很多古今中外的风土人情、文化习俗,扩展我们的知识面。
小学生可以读一下《童年》,这本书讲述小主人公阿廖沙在父亲离世后,随母亲寄住在外祖父家中度过的艰难的岁月。其间,他虽然得到外祖母的百般疼爱与照顾,受到外祖母所讲述的优美童话的熏陶,见识到外祖母的善良和美好,也亲眼目睹两个舅舅为争夺家产相互算计以及外租父在生活琐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私、贪婪。这种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善与恶、爱与恨在他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尽管作品中描写了很多惨不忍睹的人性丑事,但是整部作品依然放射出了乐观主义的思想光辉。主人公阿廖沙没有被艰难、困苦和屈辱的生活所击倒,他充满信心,奋勇斗争,打败种种不幸,不断追求新的生活,这种乐观主义的精神使《童年》在思想内容上带上了积极向上的色彩。读这本书就是可以帮助我们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很值得一读。
经典哲学故事范文4
一、“旧瓶装新酒”式的重复
原创性体现于艺术创作的诸多方面――巧妙的创意构思、独特的艺术语言、新颖的表现手法等等,其中,题材内容的更新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孕育了许多经典精品,但是从辩证的角度审视传统,创作容易陷入外部形式上的固定框架模式而难以挣脱。笔者认为,就本土动画而言,就存在这方面的问题,一旦要将传统文化元素与动画相融合,往往便会习惯性地从经典故事和形象中寻找原型,而且目标对象常常还过于集中。这似乎是本土动画血脉中的一种先天基因,从中国动画学派诞生之初万氏兄弟的《铁扇公主》,到20世纪60年代的《大闹天宫》,再到80年代的《哪吒闹海》《金猴降妖》,《西游记》《封神演义》这两部经典名著中的情节人物即受到了一边倒的偏好。不否认当年的中国学派也创作了《骄傲的将军》《三个和尚》《九色鹿》《山水情》等较少依赖经典故事与人物原型的民族题材作品,但到了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当本土动画重启向民族化回归之时,《大圣归来》《我是哪吒》首先想到的依然是《西游记》《封神演义》,仍旧离不开悟空、哪吒,这就不能不说国内动画界在传统文化元素动画电影的创作方面限于固有思维定式了。
当然,《大圣归来》《我是哪吒》没有重蹈此前的《宝莲灯》几乎照搬沉香劈山救母神话传说的覆辙,而是在因袭的同时对情节人物进行了解构重建,无论最终的艺术效果如何,这样的尝试本身值得肯定,但不能因此而掩饰其“旧瓶装新酒”式的重复。依托于经典的改编当然自有其优势,可以缩短影片制作的周期,节约成本;通过与经典作品在观众心中积淀的阅读经验达成部分重合,实现电影接受者回忆性期待视野的满足。但是沉浸于这种模式的循环,代价就是原创性不同程度的缺失。
美国动画电影在尝试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之初,也未能摆脱对经典的依赖,1998年的《花木兰》便属于“借壳”的典型,披着中国经典的外衣演绎了一回纯粹的美国精神,但2008年《功夫熊猫》的问世,则成了一道分水岭。好莱坞以全新的剧情、人物表达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理解,虽然抹不去美国印迹,但体现了较为彻底的原创性。
对于当前的中国动画而言,需要思考的是在走民族化道路时,如何解决传承与突破的问题,我们是否也能更多地摆脱对经典的依赖,以更具原创性的题材内容来发扬传统文化内核的精华。这有赖于更多既懂传统,又善于打破常规的动画人才,尤其是动画编剧的努力。技术条件目前已不再是制约中国动画发展的瓶颈,真正稀缺的资源是优秀的编剧人才,是高水准的原创动画剧本。
二、 表层传达与内核诠释
传统元素在动画电影中的运用,不仅体现在角色造型、场景、服饰、道具等外部l件上,还应触及文化理念传达的深度。作为一部西方好莱坞电影,《功夫熊猫》在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方面,却做到了由表层传达深入文化精神内核的诠释,“体现出由表及里、由外而内的特点。它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精神、意境的把握和体现……突出了创作者尊重中国文化内涵的诚意与努力。”[1]
熊猫阿宝体态臃肿、贪吃成性,与功夫实在沾不上边,可他心中偏偏深藏着看似荒唐的“大侠”梦。虽然浣熊师傅和盖世五侠最初的质疑排挤造成阿宝深深的挫败感,但他却在乌龟大师点化下坚持下来,为理想树立自信,刻苦训练,用行动改变周围人的看法,这深刻诠释了《周易》“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信念;在《功夫熊猫1》中,阿宝得到乌龟大师点拨和鹅爸爸面条秘方的启示,领悟到武学真谛就是认清自我,紧接着在第二部中他就产生了“我是谁”的困惑,由此触发深藏于潜意识里的对童年记忆的恐惧并成功战胜之,到了第三部他终于寻找到了真实的自我。阿宝的整个成长过程就是对“本我”的不断体验感悟。而佛教禅宗认为:“一切万法,尽在自身中,何不从于自心顿现真如本性。”[2]世人本来都具备佛性,只是智慧被外部环境所惑,迷失了本性,所以需要破除迷妄,智慧开悟,强调“明心见性”“道由心悟”,重新发现自身的“本我”属性,直指本心。阿宝的心路历程,正是一种极具禅宗意味的自我体认;乌龟大师在指定“神龙大侠”时,阿宝恰巧从天而降,看似无稽,实则蕴含“机缘巧合”的禅意,而将《功夫熊猫3》中乌龟大师年轻时在熊猫村获救的经历,与他选择阿宝为“神龙大侠”联系起来,更令人体验到佛教“因果”的循环;甚至熊猫黑白二色的外形特征,也被创作者借以隐寓阴阳两仪的中国传统二元对立转换哲学观。当然,文化与媒介隔阂必然会使《功夫熊猫》在诠释传达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时出现一定程度的曲解或牵强――比如《功夫熊猫3》用“爱”来解释中国哲学中“气”的概念――但这些对一部异域商业动画电影而言仍是瑕不掩瑜的。
反观本土制作的《大圣归来》,编创着力于布景、造型,乃至皮影、京剧元素嵌入等表层文化元素传达与细节勾勒,而在故事与人物方面解构重建了经典原著――《大圣归来》中的悟空,不再是晚明时期心学左派“赤子童心”思想的注脚,那只充满叛逆精神、蔑视一切秩序与规则、敢于挑战至高权威的猴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遭遇人生重大挫折后迷茫彷徨、深陷中年危机的沧桑大叔。他只想龟缩回老家花果山,去躲起来自舐心灵创伤。然而,却意外地被动接受了童年江流儿毫无保留的信任依赖,最终在小人物自我牺牲的感召下,落魄英雄重拾信心与责任,完成了自我的救赎。影片主题唤起了当代中国观众对自身社会生存困境的共鸣,但必须承认,这是充满时尚感的现代意识,其中并没有传统文化精神的身影;至于《我是哪吒》,可以视为打着传统旗号的拼盘杂烩――无厘头的恶作剧、充满违和感的摇滚说唱、《黑客帝国》式的武打设计、愤怒小鸟形象的抄袭等等突兀无序地混搭在一起,主题仍基本停留于正义战胜邪恶的单一初级层次。总之,从《大圣归来》《我是哪吒》中体认到的是当下中国的社会心理,甚至是哗众取宠、肤浅媚俗的娱乐至上主义,却没有感悟到传统的神髓,联想到《功夫熊猫》,不免令人生出“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之叹。
诚然,动画电影不是传统哲学教科书,但传统更不应仅仅是件妆点的外衣,既然要向民族化发展,缺失对传统文化精神内核的把握,就不能视为真正的民族化,或者这种把握不具备一定深度,则本土动画只能依旧徘徊在以儿童为主要受众的阶段。作为一个美国人,《功夫熊猫》的导演马克・奥斯本可以花30年时间研究中国文化,试问当下的中国动画业界又有几人能做到这一点?
三、 探寻异质文化内核的契合点
国内研究者在解析《功夫熊猫》所诠释的中国传统思想内核时,往往站在自身文化主体性的立场上,或单纯关注属于中国性的一面,或认为其实质是披着中国外衣的西方意识,却忽略了影片东西方人文精神相契合的特点。“君子以自强不息”固然属于中国传统人生观,但同样也是欧美文化所崇尚的个人奋斗的必备品质;阿宝与养父、生父之间的亲情表现,既能够唤起中国观众传统孝道观的伦理认同,也能够从西方寻根文化维度获得欧美观众的共鸣;“明心见性”“道由心悟”的禅宗理念注重自我体验,而当代西方哲学的关注点在由外部世界转向人本“我思”后,也提出了人的本质由自我设定,人的价值就在于自我选择。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便说:“人就是人。这不仅说他是自己认为的那样,而且也是他愿意成为的那样――是他从不存在到存在之后愿意成为的那样。人除了自已认为的那样以外,什么都不是。这就是存在主义的第一原则。”[3]这与禅宗思想存在一定程度的互通性。
正如美国著名的跨文化传播学家萨默瓦等人在《跨文化传播》一书中所言:“真正为成功的交流做出贡献的,往往是我们的相似性而不是差别,而这些相同点又是跨文化道德中的一部分。”[4]人际间和文化间的相似性是跨文化传播成为可能的重要基础。《功夫熊猫》即巧妙地寻找到了东西方异质文化内核的一系列契合点,进行整合嫁接,这一跨文化传播策略的成功运用,使影片能够令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受众从中既能体验异质文化的新鲜,又可以获取各自的文化归属与认同感,这是《功夫熊猫》在东西方电影市场均能取得巨大成功的深层重要原因之一。
反观中国本土动画制作,注重的是民族文化中“本质”“特异”“非凡”的一面,而忽视了“跨文化”成功传播中的“相似性”。如果本土动画希望在坚持民族化本位的同时走出国门,在西方强势文化生态圈中占据一席之地,《功夫熊猫》的跨文化传播的功力与策略,无疑极具借鉴意义。这并非是要向西方强势文明缴械,而是因为在跨文化交际中存在“蜜月期”“危机期”“适应期”“双文化时期”等四个阶段[5],人们在接触一种外来文化之初,往往会有新鲜好奇感,陶醉于其中,但这一阶段过去之后,异质文化与母文化的冲突便会造成困扰迷惑,失望与挫折感随之而来,甚至产生对外来文化的敌对情绪,这就是所谓“危机期”。探寻异质文化内核的契合点,正是为了唤起受众的文化认同,尽可能地消解跨文化交流中因文化差异导致的理解障碍与挫折排斥心理。
结语
在中国动画学派沉寂了20多年之后,本土动画电影似乎又重启了民族化之路。技术革新带来了崭新的视觉体验,解构重建赋予固有题材与人物时代新意,但是还需要进一步摆脱故事和人物对经典原型的过度依赖,创造更具原创意义的精品;同时深层次解读传统文化精神的内核,来使这场民族风的复兴实现本土动画电影境界上的提升和底蕴上的神完气足。
在全球化语境之下,如果要将民族之风成功吹入西方电影市场,中国动画电影还必须具备跨文化传播的策略意识和眼光,不断探寻本土传统文化精神与西方人文意识的契合点,获取异域观众的文化认同。正确的取向并非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而应是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⒖嘉南祝
[1]马华.动画创作中“中国风”的“变”与“不变”――《花木兰》与《功夫熊猫》给中国动画创作的启示[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09(3):43.
[2](唐)慧能.坛经校释[M].郭朋,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3:58.
[3](法)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M].周煦良,汤永宽,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8.
[4](美)拉里・A・萨默瓦,理查德・E・波特.跨文化传播(第四版)[M].闵惠泉,王纬,徐培喜,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260.
经典哲学故事范文5
【关键词】国学 语文教学 渗透
“国学”的提出,是相对于“西学”而言的,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经典,泛指经、史、子、集四部和蒙学读物“三百千”及“六艺”等的总称。清朝末年,“西学”凭借着坚船利炮传入我国,“国学”的提法也应运而生。伴随着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被人们遗忘多年的国学,又一次走进了人们的视野,也给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国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一位小学语文教师,我认为自己可以在语文教学中有效的将国学教育渗透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因为语文本来就是与国学密切相关的一门学科,而小学这个特殊时期更是一个建立国学基础的一个黄金时期。纵观古代的大儒和近代的几位大学者,他们都是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到了国学经典的熏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最后独成一家之言。这些人往远有郑玄等人,往近有章太炎等人,细数每个人,根本就没有一个“半路出家的和尚”。 由此可见,让国学经典堂堂正正地走进学校,大大方方地“占领”课堂,应该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有效尝试。那么在我们的课堂上怎么加强国学教育的渗透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让文字在阅读中站立起来:储存语言
李苦禅说“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读书可以浸润人的心灵,提升人的精神品位。因此每学期初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调查明了班级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趋向,然后有的放失,做好学生读书的引路人,积极倡导以“亲近书籍,与好书为友,与经典同行,汲知识之灵气,取书本之精华”的理念,倡导学生多读课外书。
(一)唐诗宋词,让教学更有情趣
古诗文是中华古典文化的结晶,历经岁月淘洗,千锤百炼,是美文中的美文,让孩子们在记忆的黄金时期诵读这些经典,毫无疑问,会对孩子人格的养成和情操的陶冶有着任何其他手段所无法代替的作用。鉴于这一认识,我在古诗教学中采取了课内拓展阅读与课外拓展阅读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走进古诗园,让教学更加充满情趣。
(二)名言警句,让语文教学更精彩
古今中外的诸多名人,在他们为人类文明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同时,留下了许多名言警句。它是无价的教育资源,能给人们以人生的启迪、心灵的陶冶;是精彩的语文资源,能给人心空的拓展、智慧的引路。如“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在语文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引领学生走进名言警句的宝库,能在充实学生精神世界的同时,提升他们的语言素养,能使语文教学变得更精彩。
二、让信心在赏识中树立起来:培植兴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至理名言告诉我们一个通俗道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学国学首先要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才会积极主动,学得轻松而有成效。
(一)“流行”制造兴趣
模仿是儿童接受新生事物的主要方式,如果他看到很多人都读,从众心理就会促使他们由模仿到兴趣,逐渐形成习惯性的接受和吸收,从而达到很好的诱导效果。在学生朗诵经典时,他们的琅琅唱读声,就营造了一个极具感染力的学习氛围来,再加上孩子们本身的模仿天性和良好的接受力,学习的兴趣就产生了,而兴趣就如一个共振能量场,互相激发,互相推动,很快就达到了预想的教学效果。
(二)“示范”感染兴趣
哲学家黑格尔说过:教师是孩子们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新的课标,赋予教师新的角色定位——平等中的首席。所以在学习时我特别注重以激情唤起激情,要求学生背诵的自己一定先背过,需要讲解、示范的,自己必须研读透彻。如我和学生一起背诵《论语》《弟子规》《三字经》,一起咏诵《岳阳楼记》《劝学篇》《陋室铭》,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的设计,或快或慢,或吟或唱,或带读或齐读,或接龙,或默读,孩子们流连忘返,乐在其中,学得可认真了。
(三)“动画”提高兴趣
成语故事、勤学故事、三字经故事、弟子规和千字文故事等,我一般结合动画故事让孩子从中汲取圣贤智慧,在成长的道路上力行学文。其后引导讲故事,让孩子在故事中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语言表达力和演讲能力。
(四)创意形式巩固兴趣
1.唱经典。每到中午的“附小雅乐”广播时间,校园广播在悠扬、空灵的琴声后,便开始播放配乐古诗文歌曲。悠扬的歌声带着孩子们穿越厚重的历史,让他们在歌声中懂得“诗词是祖先在向我诉说。”
2.画经典。给古诗配画,给宋词插图,用连环画画出名著中的故事;把诗歌按作者、内容、主题分类,办成手抄小报……这也是学校学习国学的另一方式。每学期的读书节活动中,孩子们都会用一周的课余时间来专心收集资料,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出经典诗文。通过“画”这种艺术形式,孩子们把自己对诗文的理解表达了出来,并在原文的基础上,加上了自己的艺术联想。
经典哲学故事范文6
因此如何在幼儿园开展国学教育活动很值得我们讨论与交流,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 、国学教育活动与环境创设相结合
当幼儿每日不断接触幼儿园环境时,他们也在不断和环境互动,所以,环境具备教育的功能,那么我们可以在环境布置中充分体现“学国学、知礼仪、智商好、情商高”的理念。
如京剧是国粹、是国魂、是国防,是国学的艺术表现形式。我们可以在最醒目的位置悬挂极具国学艺术的京剧脸谱,墙饰布置上对京剧中人物做了进一步介绍,以便丰富幼儿的传统文化知识;如在快乐书屋,添置大量图书,其中包括古代礼仪典籍或对礼仪典籍进行解说的书籍,为家长和幼儿提供了亲子阅读、学习的机会,让幼儿们在充满书香与温暖亲情的环境中充分感受阅读的乐趣;还可以创设“小小诗篇”板块,让幼儿能潜移默化地接受经典诗词,这将对他们的成长产生深远影响;礼仪典籍“弟子规”,三字一句,合辙押韵,博大精深而又深入浅出,将历史悠久而内容广博的中华传统美德悄无声息地融入短短的句子中。每次每句,都告知人们为人处世的道德规范。可以将其用古典的卷轴形式展示出来,供家长带幼儿讲解参观,如能学习、理解、内化,将让每一个人都受用一生,让每个幼儿那纯洁的心灵都有一颗感恩之心。
各个角落,都能巧妙渗透其中的礼仪典籍内容,如主题墙上“公共汽车”中的“长者立,幼勿坐”,“宝宝餐厅”里的“对饮食、勿挑拣”,宝宝客厅中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等等。“卫生间”里“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鞋帽柜”中“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镜子前的“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等等。“让幼儿们在学习、游戏中与环境互动,理解上述礼仪典籍内容,逐渐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
二、设计国学教育活动课程
教师准备生动形象的故事图片及动画片,用生动浅显的语言帮幼儿理解其内容,从而幼儿印象深刻,启迪智慧,完善品格。
对于幼儿园的幼儿来说,看懂文字是不现实的过高要求,诵读活动的安排是可取的,《弟子规》、《三字经》主要内容涉及与人相处的礼仪、公共场所的礼仪、用餐的礼仪、学习的礼仪等基本礼仪规范,对礼仪典籍的诵读,伴随对其内容意义的解释,其作用是对其内容进行感知与理解,同时促进古代典籍语感的形成,加强对其内容的记忆。
每周安排1—2次专项活动。诵读,可以是教师范读,领读,小朋友跟读,也可以是录音带带读,也可以是小朋友带读、齐读……辅以礼仪故事讲述,从教师讲礼仪故事,发展到幼儿讲礼仪故事。
三、将礼仪典籍教育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中
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正反事例,教育幼儿从小养成礼仪行为的良好品质,从小朋友交往、尊敬师长乃至幼儿的用餐、举止等礼仪,我们都与经典礼仪教育密切结合。
幼儿每天来园见到教师同伴问早问好已经成为习惯,见到园长教师等都能站好鞠躬问好。幼儿在列队、练操、游戏、等户外活动实践礼仪知识,寓教于乐;每天利用晨读、餐前故事,离园前的生活整理教师都会带领幼儿诵读礼仪典籍片段;并给幼儿解释其中含义,强调小朋友切实的身体力行。
四、还可以把经典礼仪教育课程拓展到家园共育活动中
如通过调查问卷、推荐优秀经典书目、开展“我与父母每月共读一本好书”“我的故事讲你听”活动,有效提高家长们参与经典礼仪活动的的积极性,并提高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