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感课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夏感课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夏感课件

夏感课件范文1

【关键词】新课标;信息技术;教学实践

引言

新课标的口号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新课标信息技术科的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以“认知、技术、社会”三位一体的基本理念来构建教材的体系结构,内容科学、客观、贴近生活、渗透人文精神;并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培养。今学期,是新课标实施以来的第一个学期,如何进行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学,对于我们信息技术老师来说是一个挑战。

1 教学中遇到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1.1山区学生发展水平不均衡,乡镇学生大部分都没接触过电脑,而城镇学生却已有一定的电脑基础。教学过程要照顾乡镇来的学生那就必然使得城镇学生无心上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信息技术科开展了电脑基础培训班。这个培训班针对的对象是没有电脑基础的学生,主要学习WIN XP操作、Word、Excel的使用。这些学生经过电脑基础培训,电脑操作的水平得到提高。

1.2学生人数超过机房电脑数目的情况下,部分学生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能动性。这主要是由于这部分学生在思想观念上比较害羞或者是不合群等因素形成,而我们新课标下倡导学生学习的方法正是“主动、合作、探究”。我想在这个问题上,必须时刻对学生灌输“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合理安排座位表,让谈得来的学生坐在一起,学习的时候能使他们做到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另一方面,努力创造条件,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添置足够的电脑,以便人手一机,让学生有机会多接触电脑。

1.3个别学生独立学习时,并没有按照老师提出的任务去完成,而是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对于这种情况,不能让他们放任自流,《信息技术基础》教科书上的有些例子也不是很合适,我们教师可以提出一些能迎合学生心理、符合他们兴趣的任务。比如说在学习“搜索引擎”时,如果照搬书本上华南虎仅存多少只这个例子,学生可能就会觉得没意思,那么当老师传授知识的时候就会不专心,但假如说我们要学生在搜索框中输入自己的姓名,搜索一下“自己”在网上到底有多大能耐的话,学生的兴趣就会来的。所以我觉得提出好的任务,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又能使学生真正体会学习的乐趣。

2 具体实施《信息技术基础》教学

具体实施《信息技术基础》教学时,可以按“理解新课标理念――使用任务驱动法以用促学――以信息技术学科网站、学科论坛为平台作课后拓展和评价”这个思路去进行。

2.1理解新课标理念。

作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理念,《标准》中指出了五点,即提升信息技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关照全体的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强调问题解决,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要理解好这五点的理念,然后我们在具体实施《信息技术基础》教学的时候,才能真正把握住方向。这个不单要老师去理解,同时老师也要时刻跟学生灌输这些理念,让学生自己认识到如何去学习信息技术,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才是教学最终目的。

2.2使用任务驱动法“以用促学”。

在教学的过程中,一般采用的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以用促学”,这是任务驱动法最明显的特征。任务驱动法一般来说,首先老师提出任务,然后学生根据任务,通过自己操作实践完成任务,达到“以用促学”的效果。

在这里要注意两个问题:

第一,老师提出的任务,一定要设置合理、实用、科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在学习第二章获取信息的过程和方法中,我们可以设置一个任务去帮助学生理解书上的内容。任务是:如何去配置一台电脑?任务提出来了,要求学生根据书本获取信息的基本过程:“确定信息需求”“确定信息来源”“采集信息”“保存信息”去配置电脑。任务是提出来了,但难度比较大,老师要懂得如何去把这个任务细化,把大任务分割成小任务,让学生易于掌握。

第二,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分组的方式去完成。这样能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2.3 以信息技术学科网站、学科论坛为平台作课后拓展、评价。

利用好“信息技术学科网站”以及“学科论坛”,我通常把我的教案放在“信息技术学科网站”中,并在每个教案的最后添加“对本课评论或提出问题”的链接,这个链接是链接到学科论坛的,当然在论坛中我会给出评价量表,让学生评论和提出问题。

3 我对《信息技术基础》教学的一些感想

经过一个学期的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教材新,教材贴近生活、渗透着人文精神。教材提供了一些“探究”、“任务”之类的题目,延伸和拓展了课程的内容,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以满足个性化的需要。同时,教材与以往的计算机教科书不一样,它更注重课后评价,通过评价促进教学质量,推动教学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广东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科教学指导》,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编.

夏感课件范文2

一、教学情感的意义及课堂教学情感的界定

“情感教学”一词现用得比较普遍,学界对“情感教学”的概念大多未能从课堂教学的本身进行深层挖掘。通过对教学情感现有研究状况的梳理与分析,可以概括出教学情感的基本内涵。教学情感是教师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运用适应学生特点的教育手段,充分发挥教学过程中情感价值因素的推动作用,创造生动活泼和谐的生态教育氛围,唤起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主动、协调发展的教学。

课堂教学情感是心理学的概念,它是基于课堂这一具体环境下的教学情感,其内涵与外延均应规定于特定的课堂环境下,又因为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互动过程。所以笔者认为可以试着这样界定课堂教学情感,就是在课堂教学环境中,教师和学生以教学为主题的教学互动过程及与之融为一体的教学情感环境的有机结合。课堂教学情感的具体形态,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互动中建构的情感模式,这种模式应该是受教学影响和熏陶而构成的,应该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状态;具体说就是处于具体教学活动本身的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教学情感的冲突缘起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由于学生的基础、认知水平、学习态度以及价值观等方面的迥异,教师要及时捕捉有价值的生成性话题,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展开思维碰撞,实现课堂教学情感建构。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情感的冲突主要来自于传统观念下的课堂教学与新课改理念下新模式的碰撞。这种碰撞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课堂教学情感顺利开展,给新时期课改实施造成困惑和不适应。这种不适应的缘起主要表现如下:

1.教学情感目标的虚化导致情感教学自我迷失

教学中情感目标的缺失与教学设计中情感目标虚化直接相关。在实际教案的编写中,教师尽管写上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但这种目标大多是教学知识与能力目标的附带物。在实际课堂授课中,教案内容通常是讲授知识的行进秩序,情感目标自然无从着落。受传统的教学观念影响,教师只注重知识点串讲而忽略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致使情感教学目标的人为性缺失。教师受这种传统教学理念影响,形成了一种以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为主的固化课堂教学模式。对教案中设置的情感目标置若不闻,从而导致了课堂情感教学的方向性迷失。

2.教学内容的泛化导致课堂教学情感效能低化

受传统教学评价和“高考成败论英雄”的影响,三维目标中的知识目标教学也就成了课堂教学的唯一诉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要掌握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直接灌输给学生,就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这种课堂教学,教师很轻松,只需课前把知识结构备好,无需因情感教学需要而精心设计情境教学。在新高考和新课改背景下,知识的多元性、答题能力的综合性使教师意识到依靠单一的学科知识并不能适应新时期高考的需要,因此教学内容在关注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开始强调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强调新材料、新语境的实际运用,由于现行高中教材实行“一纲多本”编写模式,更要求教师对所教教材内容进行重组与创新。尤其是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对教师能力要求更强,这就造成了传统课堂教学思维模式下的教师教学自我能力感下降,对新时期课堂教学感到无所适从,致使情感教学在课堂中的效能低下。

3.课堂模式的单一化导致教师教学情感堂无法施展

受传统教学思维影响,课堂教学一直遵循一种固定化的教学步骤。随着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广泛使用,师生交往的情感文本也逐渐被课件所“屏蔽”。集知识、能力、情感等为一体的言语也逐渐被视频、音频等教学材料所替代。教师与学生缺乏互动,教师成了课堂的主宰,教师讲、学生听成了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及新课改的全面开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备受关注,“师生互动多、追求达成率”成为课堂普遍追求的目标,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是在课堂特定的生态环境下,利用生成的动态资源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活动,使凝固的课堂场景变成一幅幅鲜活的、生动的画面。

然而小组合作中大多学生无所事事,没有达到理想的要求。教师长期受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熏陶,在新课程实施中显然无法施展有效的情感教学。

反观课堂教学中情感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固化的冲突,造成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中情感教学的严重缺失,这对重新建构适应新形势下的课堂情感教学提供有益启示。

三、课堂教学中情感教学的重建策略

传统课堂教学与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之间的冲突不仅使教师课堂情感教学陷入了困境,更主要的是制约了教学改革的顺利推进。本文所界定的课堂教学情感,是指在课堂环境中,教师指导学生以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教学活动过程中如何实现情感价值观教学有机结合体。那么建构课堂教学情感就应主要围绕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来寻求重建策略。

1.在教学设计中正确定位情感目标的目的性

传统教学模式下,虽然很多人看到了“重智轻情”导致学生厌学和教学效果差的弊端,但实际上未能真正认识到情感教学的价值诉求,或出于在提高升学率的急功近利的思想而未能深入探讨和挖掘情感教学的意涵功能。情感教学的最大特点在于“知情并进”,在课堂上使学生高效率地获取知识的同时,作为健康心理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的情感本身的品质,也能得到优化和提升。因为情感教学是利用课堂教学中的情感因素进行的教学活动,是优化情感本身教育的最好载体。所以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应依据课程标准,围绕三维目标,而不只是流于形式,更应该关注如何对情感目标重新定位和思考,确立情感目标教学目的性。

2.在课堂情境创设中实现教学情感的迁移

新课程强化了精神文明在教材中的地位,让人文情感走进课堂,也是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情感教学不仅要将认知之外的价值观本身作为目标,还应在这一过程中有意识地涉及意志、兴趣等心理品质方面培养,这也是情感教学的关键所在。课堂教学是由师生共同进行互动的过程,所以“教学不能仅停留在传递知识或培养学生的智力方面,而应当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的精神世界。”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学习新知识,构建新的知识网络,就是一种知识迁移。课堂上教师要主动引导学生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点,以便进行知识迁移的讲解。课堂上可采用迁移方法盘活课堂,让学生轻松地记住知识点。在课堂情境创设中,师生围绕教学内容而展开对话,在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活动中,创设情感氛围,达到“知情并进”的效果,对最终实现对学生情感教学将大有裨益。

3.在愉悦课堂环境中构建可持续型师生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如何让学生在课堂环境中对教师产生亲切感,新课程对师生关系的构建与转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持续性师生关系是以理解性、互动性、平等性及民主性为核心,致力于以学生为主题的一种新型师生关系,正符合新课改这一诉求。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师生通过交流、对话、体验来建立可持续型的师生关系。新课改要求实现师生关系之间的平衡,这种平衡就是对师生关系进行重新定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任务、教学时间、学生学习能力、导学案预习等情况来确定师生关系平衡策略。通过小组合作,师生互动共同构建可持续性师生关系,情感教学在课堂中自然得到实现。

夏感课件范文3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耐药性

革兰阴性杆菌是主要的院内细菌性肺炎的致病菌,尤其是肠杆菌科细菌性肺炎常是重危疾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而肺炎克雷伯菌所致感染在院内细菌性肺炎中占前三位。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临床上许多抗菌素的耐药情况也日益严重,而如何有效地应用抗菌药物也成为越来越复杂和具有挑战性的难题。导致细菌对此类药物耐药的丰要原因是细菌染色体或质粒介导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产生。ESBLs的传播性及其多重耐药性,往往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及时检测产ESBLs细菌流行趋势及其耐药性变迁,对于控制此类耐药菌及其耐药质粒的传播,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解我院ESBLs的发生情况及其耐药性,同时掌握感染肺炎克雷伯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本文选择易产生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作为研究对象,对我院细菌室2006年1~6月下呼吸道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菌株来源 58株肺炎克雷伯菌均来源于2006年1~6月本院下呼吸道感染的住院患者痰阳性标本中分离的菌株。

培养材料 各类培养基由杭州天和微生物公司生产,药敏纸片由北京天坛生物技术开发公司生产。

菌株的分离与鉴定 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分离培养[1],同时用标准菌株进行质量控制。质控标准菌用WHO标准菌株:大肠埃希菌ATCC25922、肺炎克雷伯菌ATCC700603作质控,室内质控结果均在NCCLS规定范围内。将已分离并鉴定的肺炎克雷伯菌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药敏试验[2]。检查ESBLs,按照NCCLS推荐方法进行操作。

结果 送检标本共分离出441株细菌,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在医院细菌感染率中达到14.5%,其中标本主要出自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58株肺炎克雷伯菌中耐不同类型抗生素达3种以上的菌株占62%,其中43.1%为ESBLs阳性株,56.9%为ESBLs阴性株。

药敏结果 肺炎克雷伯氏菌对16种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情况见表1。58株检出肺炎克雷伯氏菌药敏试验显示:敏感性最高的是亚氨培南、头孢吡肟、环丙沙星、头孢他啶,敏感率均达到80%以上,而肺炎克雷伯杆菌对青霉素类高度耐药,对氨苄青霉素耐药率达到95%,即使是氨苄青霉素+舒巴坦,耐药率也约为45%。对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唑啉和头孢克洛的耐药率很高,约为85%,但对头孢吡肟敏感率稍高,达75%,这与其他学者报道的情况相似。对氟喹诺酮类耐药率在20%~30%。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敏感率稍高,但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也分别有20%、30%和45%的耐药率。而对碳青霉烯类高度敏感,调查中见到检出肺炎克雷伯菌对亚氨培南敏感率最高,达到95%。克雷伯杆菌对氨基糖苷类的敏感性在60~70%。

讨论

肺炎克雷伯菌是肠杆菌科中最常见的致病菌之一,也是常见医院内呼吸道感染菌,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中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占1%~5%,而存院内感染中则可高达23%。近年来其耐药性呈升高趋势,而产ESBLs正是克雷伯杆菌耐药性产生的重要机制,约30%的肺炎克雷伯菌可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3],国外报道肺炎克雷伯杆菌产ESBLs率13%~86%[4],我围产ESBLs克雷伯杆菌感染率近年来也显著增加,部分地区肺炎克雷伯杆菌产ESBLs率高达69.8%[5]。本研究中发现克雷伯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敏感性已有所降低,提示产ESBLs克雷伯杆菌株感染率有增加趋势,而临床克雷伯杆菌耐药性和耐药率也日益严重。肺炎克雷伯菌产生的ESBLs可水解不耐酶的青-霉素类,单酰胺菌素类以及广谱头孢菌素,如头孢他啶、头孢噻肟等,故产ESBLs菌对这些抗生素都呈高度耐药状态,本研究中发现肺炎克雷们杆菌对青霉素类已经高度耐药,对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也高达85%左右,检出菌株对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在20~45%。由于产ESBLs菌不仅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呈现耐药,而且对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也通常存在多晕耐药现象。故本研究中显示,克雷伯杆菌菌株对氨基糖苷类耐药率也很高,达30~40%;对氟喹诺酮类耐药率在20%~30%。肺炎克雷伯菌药物耐药性变迁与不同地区和医院抗生素使用的种类和数晕有关,也与大量使用头孢菌素等抗菌素后诱导产生的肺炎克雷伯杆菌ESBLs阳性菌株不断增多有关。

ESBLs是由质粒介导的可以水解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单环类抗生素的B-内酰胺酶,可存菌株间转移和传播。ESBLs最常见于肺炎克雷伯杆菌和大肠埃希菌,它是在广谱酶如TEM-1、2或SHV-1结构基础上经个别或几个氨基酸突变衍生而来[5],其编码基因位于质粒并通过质粒传播[6]。ESBLs的质粒上常携带对其他抗生素耐药的基因,如ESBLs编码质粒可以携带氦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等抗菌药物的耐药基因,因而产ESBLs菌株多表现为多重耐药,本研究显示本院肺炎克雷伯分离株除对亚氨培南敏感率高达95%以外,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和氟喹诺酮类都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率,提示耐药产ESBLs细菌具有多重耐药的特性。

目前随着抗菌素的大量使用,由其引起的医院暴发感染在国外时有报道,最近国内也有学者报告产ESBLs和pAmpC的肺炎克雷伯杆菌已成为我国医院感染分离率较高的细菌之一,因此产ESBLs细菌感染愈来愈得到人们的重视,而如何控制产ESBLs细菌感染及耐药性的产生已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我们认为应加强对细菌耐药性变迁的动态检测,及时总结这些常用抗菌药物耐药趋势,同时有必要对

本地区克雷伯杆菌产ESBLs情况进行研究,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因为NC-CLS明确指出对产ESBLs细菌感染,不管其体外药敏实验结果如何,都应视为对所有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耐药。因此当肺炎克雷伯菌产生ESBLs时,不管体外药敏结果敏感与否,均应避免使用青霉素、第一、二、三代头孢菌素和氨曲南。同时应针对产ESBLs菌株易耐药的特点,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及时制定和修正给药方案。对于肺炎克雷们菌感染应严格控制和合理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及其他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以减少ESBLs阳性菌和多耐菌株的产生和播散。可考虑选用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方抗菌药物,同时业胺培南等碳青酶烯类可作为治疗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的首选,第四代头孢并不推荐用于治疗产超广谱酶细菌导致的感染。

参考文献

1 叶应妩,王毓三,主编,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2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472

2 Nat ional Committee on Clinical Laborato-rv Standards.Performance standards forantimicrobial disk susceptility teststhed.Approved standard M2-M6,Pennsylva―nia:NCCLS.1997.17(1):1

3 张婴元,汪复,妹,等,上海地区产超广谱β2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试验和临床研究,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1,1(30):147-149.

4 Bab inl GSL ivemare DM Anti microbial re―sistance amongst L lebsiellaspp collectedfrom intensive care units in southern andwesten Europe in 1997―1998 J Antimicrob Chemother,2000,15:183―189

夏感课件范文4

师的“满堂”专利,同时也给学生一个自主、合作的机会,“众人拾柴火焰高” 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合作

意识,让他们在学习、生活中学会合作是非常必要的。但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合作学习有

时往往只重形式,追求表面的热闹,不求实际效果,忽略了其本质:如合作操之过急、合作时间不充裕、

学生合作技能弱、合作次数过多等诸多情况使合作学习浮光掠影,对于提高学习效率起不到任何作用。此

外,强调学生自主性的教学实践中,并不能漠视教师的有效引导,不能忽视教师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组

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当孩子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偏离目标、游离文本、脱离本质时,教师就得“该出

手时就出手”,引导矫正偏差、纠正错误、更正策略,引领他们进行更深层次的感悟、体验和建构。那么

怎样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交流学习呢?

一、营造民主氛围,激励合作交流学习的兴趣

学生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生兴趣是变幻无穷的,教师课前要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采集学生的兴趣

点,以学生熟悉的主题为背景,将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进去,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实践内容。课堂上要观察

学生表现,及时捕捉学生的兴奋点,加以引导和利用。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积极的成分,也

是学习活动中最基本的内驱力因素。教师在教学中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让学生体验到平等、自

由、民主、尊重、信任、理解、亲情与关爱等,自然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能自觉刻苦

地学习,认真地思考,主动地参与,热烈地讨论,无拘无束地表达,让智力因素及非智力因素都得到充分

地发展。

二、创设情境,增强合作交流学习的意识

合作交流必须建立在学生个体“需要”的基础上,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再

开展合作学习才是有价值、有成效的。

教学中只有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情境,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才能使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只

有为学生留有探索与思考的余地,提供合作交流的话题,活跃课堂真实的交流气氛,才能启发学生合作学

习的兴趣。例如,我在教学“长方体体积的计算”这一内容时,首先提供了三条生活信息:一块长方体橡

皮擦、一个电视机包装箱、一间长方体教室。然后质疑:如何知道一块长方体橡皮擦的大小、一个电视机

包装箱的体积、一间长方体教室所占用的空间?这种问题情景的创设,激活了思维,引起了注意期待,把

学生带入到一种探究的氛围, 会想到有没有一种比较简便的计算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呢?这时诱发了学

生的参与意识,产生了合作探究、交流的欲望。然后,老师引导他们寻找长方体体积的大小与谁有关,可

利用学生手中的材料:大小不一样的长方体框架,大小不一样的长方体纸盒(也可是实物:土豆或萝卜)

,引导小组合作操作,通过比、画、切、猜(交流),学生会发现长方体体积大小与它的长、宽、高有关

。因为创设了适时的合作契机,人人有兴致,出现“你出谋划策,我摆弄”的热烈气氛,操作和思考是建

立在合作之中,合作使思维深层化,解决问题的思路被明确化了。可见,创设能激发学生合作内在动机(

学生单靠个人力量完成有一定困难或有迫切的愿望需要同别人研讨、交流时)的情景或交流的意境,能使

学生感到合作的必要性,自觉地去合作。

三、适时引导,提高合作交流学习的质量

合作意味着参与,意味着一种师生之间的共同体验,从而可以使学生生成新的知识与技能。因此,在

新课程的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合作是极为重要的,教师始终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无论是在

有组织的小组讨论中,还是在日常的学习交流中,教师都必须牢记引导者的职责,要参与学生“学”的全

过程,而不只做事后评论员,这样可以防止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出现东拉西扯的思想混乱,进一步提高合作

交流学习的质量。

四、学会倾听,增强合作交流学习的实效性

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现自我,这正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

的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很多同学在宽松的氛围中思维显得异常活跃,再

加上极强的表现欲和较差的自控能力,所以往往会出现一学生在回答问题,而其他同学的手依然高举,甚

至也大声发表自己高见的现象。因此,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他人意见是非常必要的。作为教师,我们应有意

识地加强对学生“学会倾听”的训练,把训练听当作一项教学常规来抓,让学生“学会倾听”,做到:一

要细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听完整;二要耐心,特别是当同学的发言有错时,一定

要等其把话说完了,再用适当的方式指出不足;三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

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四要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也不能盲从,做到有选择地接受。高效的课堂

不但要鼓励学生“爱讲”、而且要引导学生“会听”,倡导学生“多思”,应追求一种内在的、深层次的

“思维的灵动”,使我们的合作交流学习更富有实效。

五、明确合作交流目标,训练求异思维

在合作交流学习中,教师首先应使学生明确合作交流目标,要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从不同的角度

去探究可能隐含的知识点,然后再进行全班交流。

这种在个人独立思考基础上的合作交流,更有利于拓宽学生思路,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

六、提供时间保障,让合作交流学习从形式走向实质

合作交流充分体现了教学民主,给予了学生更多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相互交流的机会,是学习数

学的重要方式,但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在进行合作交流时,一定要有足够的时间作保证,切忌流于形式

走过场。。如一节实践活动课《我们去春游》。教师呈现问题情境后,立即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设计游玩

方案。结果有的小组是一个优生在发言,其他学生只当听众;有的是几个人在人云亦云,不知所言;而有

的小组对问题还不甚了解,根本无从说起。更有的教师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氛围正浓时,便匆匆叫停,这

种只顾形式的合作交流学习,不但不能优化课堂教学,反而会使学生产生厌恶情绪,影响教学效果。作为

教师我们要把学生当成主人,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把握最佳时机,组织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让小组合作学习真正从形式走向实质。

总之,合作交流学习方式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适时、恰当地采用

夏感课件范文5

一、继续转变工作作风,促进“两为”活动开展。为企业解难题、为群众送服务活动,是市委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有效举措,也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内容。为把“两为”活动引向深入,扎实推进“五个一百”企业行活动。机关各科室、所属各单位及科技投资公司,要向相关企业下发征求意见函,进一步完善和拓宽政府与企业联系的绿色通道,开展调研座谈,广泛征求企业存在的困难问题及意见并及时进行梳理,通过实施“五个一百”企业行活动,真正为企业解决一批实实在在的问题。局作风办实行“两为”活动定期报告制度。机关各科室、所属各单位及科技投资公司,对征求企业意见情况、为企业解决问题情况、干部联系企业情况、项目推进情况等,要登记造册,跟踪问效,并按时向局作风办上报。

二、严格落实“十个严禁”要求,进一步规范行为。抓好“十个严禁”的核心是改进作风和树立形象。按照市委干部作风建设年的要求,我局把“十个严禁”在显要位置进行张贴,并把“十个严禁”和市《机关工作人员问责办法》下发到机关各科室、所属各单位及科技投资公司,要求组织学习,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违反禁令、不作为乱作为的现象仍有发生。为此,我们要加大对“十个严禁”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进一步规范党员干部行为,树立机关良好形象。一是加强学习和教育。机关各科室、所属各单位及科技投资公司,要认真组织党员干部对“十个严禁”和《机关工作人员问责办法》的学习,熟记于心,规范行为,自觉严格遵守,使之成为不可逾越的“高压线”。二是加大检查力度。局作风办特别是监察室,要不定期进行检查,随机查访,特别是对少数党员干部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和违反工作纪律等问题,发现一起,通报一起,以达到干部自律、公众监督的实效。三是建立落实作风建设责任制。对少数党员干部屡出问题、屡教不改,给科技局带来负面影响的,按照《机关工作人员问责办法》相关条款,既要严肃查处违纪党员干部,又要追究科室负责人的责任。

三、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抓好“窗口亮化工程”。以优化发展环境、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为目标,加强服务窗口软硬环境建设,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和工作水平。一是加强窗口人员教育,提升服务理念。以提升窗口人员素质,提高服务质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窗口人员公共服务礼仪教育,做到举止规范,仪表端庄,热心接待、耐心解答、诚心服务。开展廉洁自律教育,做到规范办件,依法行政,廉洁服务。建立健全窗口工作人员选派机制和业务培训机制,使工作人员熟知政策法规、业务程序、办件时限、工作标准,真正做到高效、务实、清廉。二是完善基本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服务承诺必践制、岗位责任制、一站式服务制、首问首办负责制、AB岗工作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考核评议制、责任追究制等基本管理制度,并结合提速、提质、提效的要求创新制度体系。三是精简服务环节,提高服务时效。局服务窗口要认真梳理所属服务事项,根据法律法规、事项办理的逻辑顺序,尽力简化程序、减少环节、缩短时限,压缩申报材料的数量。同时,公开承诺服务内容、标准、程序、时限。属于行政许可项目和非行政许可的审批事项还要公开依据、收费标准、责任人、监督方式,做到办事程序公开,实行阳光操作,实现服务环境规范化,服务理念人性化,服务机制健全化,服务程序最简化。

夏感课件范文6

要使上述现象得到改观,就要求写作主体本身是有血有肉、和着欢笑、和着泪水的有着丰富情感的人。能为每一次的太阳升起而欣喜,为每一次的日落而悸动,每一阵风吹过都能让他的心湖泛起阵阵涟漪,每一声蝉叫鸟鸣都能激起他翩跹的思绪,周围的一切是那样的容易刺激他们的感官,触动他们的心绪。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也许可以这样轻轻敲醒他们沉睡的心灵。

端正学生写作动机教育的问题不仅仅是教育的问题。而是时代的问题,是社会的问题,是文化的问题,是制度的问题,是每一个人对教育的文化理解和行为取向的问题。以往的那种纯功利性的写作动机极大地伤害了学生的情感,对学生的创作产生了误导。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的感受和真切的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无疑似一阵春风,让我们感到了作文教学的希望。我们要把握这一时机,用新教材的思想重塑自己,用新教材的理念指导学生,帮助学生端正写作动机,把自然、社会、生活的清泉注入学生的心田,让学生的生命活力得以充分张扬。

一、革新教师教学方法

新课标的出台,对学生作文评价采取了灵活、多元的方式,为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提供了一个更为健康明朗的天地,也使教师的教学终于摆脱下种种束缚,为我们自觉地去探索作文教学的改革之途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我们也在尝试着:1.在阅读教学别珍惜学生自己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和理解,避免用抽象概念化的语言强硬地灌输给学生,简单的告诉学生“是什么”“为什么”,而是把学生当成有机的主体,“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是组织者、指导者、辅导者、促进者,教师的作用是利用情景、协作对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运用于各门学科的知识和思考策略以便更有效地主动建构他们所学知识的意义”。例如我们在教授何其芳的《秋天》这首诗时是这样设计的,先让学生反复阅读找出诗中写了哪些具体事物;这些事物状态如何,然后让学生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形成画面,再让学生谈谈他在这幅画面中感受到的氛围和作者想要传达的情感。总之,力求用生动真实的形象感染学生,也具体可感的使学生领悟到诗歌是用具体意象来抒感的。让学生的触角变得细腻些.情感更丰富些。2.作文的命题、写作方法的指导、评价都向能使学生个性得以充分发展这个方向努力。命题“学生的每一次作文,是否能够把内心积蓄充分表现出来,反映出自己的真实水平.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的命题是否切中学生的实际”;因此我们在命题中,尽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出一些他们了解和感兴趣的,关注到社会现实与未来的、比较实际的、容量较大的、富有启发性和批判性的、能充分展示自我的题目,来唤起他们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个性化的文章。这样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活跃而自由的氛围中,很容易写出自己特有的东西来。在评价作文时更多地是根据每次的训练目标对学生的作文给予评价。只要学生的作文达到这一阶段目标,即给予鼓励。

二、熏陶学生情意心智

美学家罗丹曾经说过:“用自己的眼睛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作文同样如此,要让学生能够从平凡普通的事物中发现生活的真谛,产生与众不同的情感共鸣就必须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对学生的情意心智进行陶冶。1.教师的熏陶作用。国学大师季羡林曾说:人才不是在课堂里教出来的,而是在大师所创造的氛围中熏陶出来的。没有一流的大师,就没有一流的学生。)在教学中,我们远远称不上大师,但在学生个性的培养上,完全可以给学生创造出良好的氛围来熏陶学生。我们可以指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生活,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生活,用自己的头脑去分析生活。在作文教学中,不要用固有的思维模式去禁锢学生的思维.不要用现有的道德规范约束学生的道德评判,鼓励学生灵感的闪现,甚至是不成熟但具个性的思想的出现,让学生真正写出“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文章来。2.书本的熏陶作用。作文中讲求个性,并不是天马行空、刻意求异求怪,真正有个性的文章应该根植于深厚的文化土壤之中。阅读多方面的书籍,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先辈的情操、为人的求索、英雄的形象、历史的屈辱,从而拨动沉睡的心弦,产生多方位、多层面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