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记承天寺夜游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记承天寺夜游范文1
我披上月牙白的长衫,起身来到屋后马厩,夜晚的空气略有潮湿,冰凉彻骨,没有多想,上马轻喝,哒哒的马蹄声中,承天寺庄严肃穆的剪影已在眼前-----此夜知己,除怀民无人,轻叩门扉,里面几声喟然长叹,烛影摇曳,怀民略有愁意的脸庞笑意蹁跹。
无需多言,我们并肩在庭中散步,灯火阑珊,寂静无声。偶尔有远处农舍的狗犬隐隐传来,一切是那么的静谧、那么安详。月光如梦如幻地投下,我这才注意到,我们二人皆是月牙白的长衫,如出一辙,他似乎觉察到我的注视,相视良久,抚掌而笑。
“今夜月色甚美,让人不忍弃之而睡。”
我们一起停下脚步,仰望黛色的天空,月朗星稀,乌鹊偶尔被一滴夜露惊起,在月下如同幻影,扑棱棱的声音却又仿佛在提醒,这里是俗世红尘。微风复有吹来,潮湿的空气吸入嗓子,有一种微微的清香,让人神清气爽,为之一振,相对无言,不约而同往前走,不久觑见一处小亭,怀民笑道:“这里可是个妙处。”我笑而不答,坐在亭上,四周沙沙作响,抬眼望去是一大片湘妃竹,借着月色可以看到旁有一片残败的秋海棠,枝干挺拔,好像可以嗅到那股清甜的花香。
怀民从石桌下拿出蜡烛点起,暖黄的烛光缓缓跳动,与冰月的寒光交融却不突兀。满地清辉如水,澄澈透明,此时坐于亭中,更是别样韵致,潺潺流水中,仿佛还有许多青色水草随水摇曳,原是松柏和湘妃竹的影子,不知是什么的投影,好像几尾黑色小鱼,而我与怀明的影子也翩然在“水”中,好像是一座水下宫殿,一株秋海棠默然静立,让人心生向往。
湘妃竹的沙沙让我移目,触及那碧玉中的斑点,万千感慨,“梦得,你也到了此地。”
怀民轻笑,十指扣着青花石桌:“今日有幸,还能与你相会,日后还不知如何呢?”他目光灼灼,决然起身负手而立:“如今我们是天涯沦落人,但至少还能做个伴。”他抬头望了望月亮,似乎觉得不该如此伤感。又道,我是“今宵勤把银烛照,犹恐相逢在梦中。”
我们朗声而笑,惊起池塘一只水鸟兀地长啸,清越悠悠,久久萦绕。
夜渐凉,我们拿来一只紫砂壶泡着庐山云雾,两只梅花错银小杯,频频举起,畅通古今。月下自斟,爱马一旁悠然草食,与好友倾诉衷肠,美则美矣,只是我与怀民心中更有难
言的愁郁。
记承天寺夜游范文2
文言文精练的特点决定了要多读,读得准,读得有韵味,进而熟读成诵。一遍又一遍地反复朗读未免太单调乏味,如果每次朗读都带着不同的目的,会使朗读的水平不断地提高:第一次朗读为正音,把文章的字音读准确;第二次朗读,整合古文的现代意思,读懂,读明白;第三次朗读,依据语言的节奏,读出抑扬顿挫来;第四次朗读,依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读出感彩;第五次朗读,要整合,字正腔圆、感情饱满、韵味十足;最后把课文背诵下来。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你读过苏轼的哪些文章?知道苏轼的哪些事?
二、教师补充介绍苏轼
苏轼在诗、词、散文方面的成就均达到了那个时代的最高峰,他的散文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为北宋名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开宋一代诗歌新风;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为豪放派创始人。
三、学生朗读课文,纠正读错的字音
荇(xing)×(xing)√
横(heng)×(heng)√
四、学生对照注释自己串解课文,教师强调重点实词、虚词、重点句式,朗读课文整合文言文的现代意思
重点实词:欣然:高兴的样子为乐:作乐交横:纵横交错 闲人:无权、无政事处理,清闲的人
重点虚词:者:的人遂:于是亦:也相与:和……一起盖:原来也:表肯定语气何:哪但:只是耳:罢了
重点句式:“相与步于中庭”是倒装句,“于中庭”状语后置,翻译时语序调整为“于中庭步”;“盖竹柏影也”是判断句,翻译时“盖”的后面加“是”字;“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也是倒装句,“闲人如吾两人”定语后置,翻译时语序调整为“如吾两人闲人”。
五、给文言文语句划分节奏,铿锵悦耳地朗读课文,教师拿出两个典型的句子做示范,然后举一反三让学生自己划分其他语句的节奏
示例:相与,步于中庭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明确:像“相/与”这样断开称为读破,因为“相与”单个不能表达实际意思,合在一起表达一个意思,分开不合古文语法要求;同样“闲/人”也不能断开,同样合在一起表达一个意思。
六、赏析文章内容、形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联系本文写作背景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王安石变法,苏轼由于接触社会生活较少,他从儒家的中庸之道、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出发,极力反对王安石变法,指责新法,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请外任。宋神宗二年,苏轼写诗讽刺新法,被捕入狱,因老臣和王安石的营救,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个官职是个闲职,没有权力,没有公事处理。在贬谪的第四年,苏轼写了这篇文章。
2.设计问题,启发诱导学生讨论、分析文章的内容,欣赏文章的形式。
①苏轼为什么对月色有兴致?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小结明确:因为他闲,没事干,又因贬谪而郁闷,只好睡觉。看见月色,他觉得有事干了,能够赏月,可以寻乐了。
②为何去找张怀民而不找别人?
学生探讨后,教师小结明确:他走了一阵,不很乐,就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是贬谪中人,有着相同的境遇,是一个可以心灵相通能和他共乐的人。
③为什么就苏轼他俩有闲情逸致赏月景?其他人都在忙什么呢?
学生探索后,教师小结明确:他们俩是被贬谪的人,胸中苦闷,又任闲职,无事可做,欣赏自然美景以排解郁闷,表达了他们寄情自然超脱世俗的旷达情怀。其他人都在世俗漩涡中忙于追逐名利。
④文章怎样描写月景的?
学生感悟后,教师小结明确:在庭中散步的时候,看见满院清亮澄澈的水,水中还有纵横交错的各种水草,院子里怎么会有水草呢?抬头看见了竹柏和月亮,才醒悟过来,原来是月光照出的竹柏的影子,是错觉。错觉手法很新奇,不同于人们常写的月光如水。
3.朗读时从语调上体现作者郁闷――欣喜――闲静――感慨等感彩的变化。从写作背景中可知他政治上受到打击,心中很郁闷,所以“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月夜,解衣欲睡”一句读时语调低沉压抑;但他又很旷达,寄情自然,看见月色就欣喜起来,“月色入户欣然起行”。语调庆幸、喜悦;一个人觉得不怎么乐,“念无与为乐者”语调怅然若失;想到了一个可以共乐的人,“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语调高兴,两人漫步庭中,排遣光阴,“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语调欣慰;两人欣赏着院中月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作者融进大自然,心境闲静,语调畅和;由月景想到自己的处境不由发出了深深地感慨“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语调低沉悲凉。
七、整合朗读
把分解的四项朗读任务融合为一体,形成朗读技巧。
八、让学生当堂把课文背诵出来
为调动学生背诵的积极性,展开背诵比赛,最先背会的前三名赏以桂冠,给以冠军、亚军、季军的称号。
九、拓展
1.与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达的思想情感作比较,使学生对苏轼的思想有个完整的认识:他很矛盾,既超脱世俗,又惧寒凉,同时又向往世俗,又恐世俗的排斥与打击。
2.你还知道哪些写月的诗句?
十、作业
记承天寺夜游范文3
下面,仅以教学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为例,谈谈文言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补白的具体方法。
一、文题补白,揭示意蕴
在文言文文本中,文题往往是全文的眼睛,是我们阅读和品鉴全文意蕴的窗口。因为作者在文题中往往采用高度概括的语言揭示全文的中心。鉴于此,教学时,如果能够有效地把握文题的特点引导学生精心补白,就可以引导学生找到解读文言文的突破口,继之顺利地走近作者、走进文本,与作者和文言文文本进行多层面的沟通与交流,从而为构建美丽的文言文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比如,教学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时,我曾要求同学们在自读课文、对课文的大意有初步理解的基础上,根据下列几个方面的提示对文题进行补白:
1.“承天寺”的地理位置?
2.谁与谁在“承天寺夜游”?
3.谁记录在“承天寺夜游”?
4.谁在怎样的情况下“记承天寺夜游”?
通过这样的提示,学生很快就体味到了文题的含义:宋神宗元丰六年,作者苏轼被贬谪到黄州担任有职无权的、不得“签书公事”的团练副使闲官已经有四年了。在黄州的某夜,苏轼正想解衣入睡,却因“入户”的美丽月色而心动,于是便起了夜游之意。可是,想到没有人一同欣赏,于是就去承天寺找同样被贬的张怀民一起赏月。之后,苏轼以优美的文笔记录下了赏月的闲情逸趣。
这次通过严格的文言文文题补白训练,学生对文题补白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此后,每当学习文言文便会自觉地对文题进行精彩的补白。
二、文中补白,深化感悟
在文言文教学中,引导同学们展开丰富的想象与联想的翅膀,对文章中间部分的叙事或者写景或者心理活动描写或者人物形象刻画等进行合情合理的补白,不仅可以极大地丰富文本的内涵,也可以培养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还可以带来二度创作的审美愉悦,继之,为文言文教学增添光彩。
比如,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我启发学生在课文中写苏轼到承天寺敲门邀请张怀民夜游赏月之处或者两人一同夜游赏月的时候,任选一处进行合情合理地补白,以便引导其更加深刻地体味苏轼与张怀民的友情以及两人的闲情逸趣,加深理解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感受作者虽然身处逆境却豁达开朗的性格特点,并引导学生借此激励自己:在以后的生活、学习、工作中,如果遇到坎坷和挫折,也应该像苏轼一样不仅从容面对,还要自强不息、自得其乐。结果,有的同学绘声绘色地补写了苏轼“欣然起行”“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时相邀的场景,有的同学绘声绘色地补写了苏轼与张怀民月下赏月时的步态、倾心交谈和相互劝慰时的语言和各自的表情等。读之,无不令人动容。
可见,引导学生在文言文学习过程中进行合情合理的补白活动,可以促进学生自觉地运用自己的智慧、心灵、眼睛等感悟文本内涵,并与作者进行近距离的心灵交汇。
三、文末补白,余韵无穷
在文言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与联想,在课文的结尾部分人物活动的场景不够具体、人物对话的描写不够具体、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不够具体、人物的肖像描写不够具体等处加以合情合理的补白,一方面可以使文本的内容更加丰盈、文本的意味更加深远、文本的结构更加完善,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同学们加深对文本中所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所创作的美好意境、所塑造的典型人物形象等愉悦地审美体验,并从中得到美的情感、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等方面的良好熏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与口头或者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继之为我们的文言文教学增色。
比如,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我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与联想,凭借自己对《记承天寺夜游》中所蕴含的苏轼与张怀民的处境与心境的体味、苏轼在文中所寄予的情感和所描写的至美的月景等审美体验,运用自己富有表情的语言在文末续写一个合情合理的结尾。结果有的学生重点补白苏轼与张怀民二人夜游至天亮才依依不舍地道别时的情景,有的则重点补白苏轼与张怀民道别时互相劝勉互道珍重的场面等。总之,所补写的情景或场面都非常感人。
记承天寺夜游范文4
1、遂的意思:于是,就。 出处: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
2、原文节选: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3、译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日夜,可不译),(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照在门上,(于是我就)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
(来源:文章屋网 )
记承天寺夜游范文5
在分析用词的精当前,有必要对作者身处的政治环境作一简单介绍。
宋神宗元丰二年七月,苏轼被逮捕入狱,罪名是御史中丞李定等人弹劾苏轼以诗诽谤新法。经过长达103天的审问,没有明确证据证实苏轼诽谤新法,由于宋太祖所定国策“不得擅杀士大夫”以及同朝正直官员如吴充、王安石等人甚至病重的曹太后的竭力营救,这年的十二月苏轼终于获释出狱,但不得再担任京官。他被外放到黄州任团练副使。该职仅相当于现在的民兵自卫队副队长,且不得“签书公事”以及擅离安置所,实际上就是被流放到黄州。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在作者被贬到黄州的第四年,写下了这篇《记承天寺夜游》。
因作者有职无权,形同流放,过去一同唱和的朋友不愿再与之交往,因此整日门庭冷落,无所事事。为了打发时光,当然更为了生计,他带领家人在城东坡地开辟了一块荒地,每日里耕种营生。“东坡居士”自号即由此所得。《记承天寺夜游》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当时投闲置散的失意处境。下面就对本篇用词作一较详细的分析说明。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中的“夜”,扣住了标题中的“夜”字,而这时的作者“解衣欲睡”,却有“月色入户”。“月色入户”中“入”字写尽了作者当时的寂寞。寒夜寂廖,周边没有一个同气相投的朋友,似乎只有月亮善解人意,通人情,知心曲,主动来与他相伴。所以作者对月也是情有独钟,明月常出现他的笔下,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明月有情,所以作者的反应是“欣然起行”,一个被朝廷、被朋友淡忘了的“罪人”,见到毫无势利之心的月光在寂寥的寒夜里依然来造访他,他的喜悦和兴奋确实是无法言说的,但作者只用四个字就写出来了。可见他用词的简洁、精炼。
“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无与乐者”再一次写出了当时的寂寥,无人唱和。作者当时是万人敬仰的文坛名士.风光时家里经常是宾朋满座,一同划拳行令,写诗唱和,现在竟然“无与乐者”,想找一个同乐的人都找不到。反差是何等强烈!由此可见他当时的寂寞、凄清。这就加深了见“月色入户,欣然起行”的喜悦和兴奋之情。“寻张怀民”中的“寻”包含三重含义,首先作者要寻的这个人,面对良辰美景,不会在家蒙头大睡,肯定也在赏月,可在哪里赏月呢?作者要“寻”;其次,“寻”字有一种急欲找到东西的空落感,写出了作者渴望和知心友人共同赏月的急切心情;第三,我们再一次看到,苏轼此时知心朋友很少.志同道合的朋友很少,只有同是被贬被朝廷遗忘的人才心意相通,并感同身受。于是作者便想到了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一个“亦”,写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心有灵犀。似乎早就约好了似的,知道作者要来,要知道这时已是农历十月的冬夜,在一个毫无娱乐的时代一般人早已上床入睡了,可张怀民竟然也未睡觉,两人行为是多么默契啊!“相与步于中庭”也再次表明了两人友情的深厚、亲密无间。这种友情不是富贵时一起推杯换盏,宴饮酬唱,而是在经历了相同的患难后所建立的真挚情谊。它如同发酵后的白酒那样,历久弥香,浓得似乎再也化不开。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积水空明”写出了月光的清澈皎洁,“藻荇交横”用白描手法写出了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这两句,一正写,一侧写。无论正写还是侧写,无一字提到月。但处处是写月,写出了月的空灵、清丽、淡雅、皎洁。清代王国维曾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作者在这里描写了一幅色彩柔和的水墨画,一幅用暖色画成的画,它真正的目的不过是为了反衬自己与张怀民此时的寂寞、失意罢了。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体现了名家用词的精妙。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一个“闲”,包含多重含义。什么是闲人,即清闲的人,真的清闲吗?不,这闲包含着作者极其复杂的心境,它写出了作者遭贬谪后的愤懑、失意、落寞。作者是在政治上有所追求的人,他入仕是为了实现儒家的“经世济民”、“兼济天下”的理想,现实与理想差距是如此巨大,有心报国,却无法为朝廷尽忠,他怎能安闲自适?所谓赏月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之人的罢了。但名士毕竟是名士,黄州是苏轼思想的一个转折点。此前,他以儒家思想为主导,此后,佛道思想明显增多。这使他在短暂的愤懑、落寞后,能迅速调整心态,做到了自我排遣的达观,以及有闲赏月的自得。但此时他的心境仍是复杂的、微妙的。在超然物外的旷达背后,苏轼还能坚持着对人生、对美好事物的积极追求。我们从他在这一时期创作的作品之多也能看出。
记承天寺夜游范文6
笔者认为:这里的“竹柏”不是我们所说的竹子和柏树两种植物,而应该是一种植物。对此,笔者翻阅历年的此文翻译想找出我需要的答案,但是,我看到的始终是“竹子”和“柏树”,直到最近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买一些花木准备装点自己的办公室时,我认识了一种植物,它就是竹柏,当初我听到此植物时,我为之一震,真有这么巧,正是众里寻它千百度,那“竹柏”就在眼前。深绿色的条状叶片极有竹叶之神韵,树身又有柏树之挺拔。为此我特地向卖花的大姐再三询问,这真得就是竹柏吗?对方也是很肯定的说正是此树。再看此植物外形,更让我眼睛一亮:它不就是竹和柏树的完美的结合物吗!?
以下,我对此次发现做一些事实证明,特请大家予以指正。
一、植物“竹柏”的相关的知识
竹柏,学名:Podocarpusnagi(Thunb.)Zoll.etMorexZoll,别名:罗汉柴、大果竹柏、山杉、竹叶柏。因叶脉平行似竹叶而得名。松柏目、罗汉松科、罗汉松属植物。竹柏为古老的裸子植物,起源约1亿5500万年前的中生代白垩纪,被人们称为“活化石”,是珍贵稀有濒危树种。竹柏叶形奇异,终年苍翠,树干修直,树态优美,叶茂荫浓,抗病虫害强,为常绿观赏树木,可在公园、庭园、住宅小区、街道等地段内成片栽植,也可与其它常绿落叶树种混合栽种。竹柏是有名的景观树与行道树种,为常绿乔木,生长缓慢,高20米。喜温暖环境,不耐湿不耐旱,稍耐寒。产于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川等地;竹柏性喜温热湿润气候,大概分布于年平均气温18~26℃,性耐阴、喜湿润、但无积水的地带生长。
二、《记承天寺夜游》写作年代和地点考证
此文是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后带罪被贬到今天的湖北黄冈市(当时是黄州)任团练副使,不能签发公文以及行政职权,是一个地道的“闲人”。苏轼在黄州五年间是他创作井喷期,《念奴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等都是在这期间创作的,此文是他在黄州的第四年(1083年)创作的。今湖北黄冈也正在亚热带温带气候范围内,适合竹柏生长要求。再者,作为当地有名的承天寺,寺内一定会有花草以及相应的行道树用来美化寺院,那么作为“活化石”的景观树很有可能被栽植在此,更何况竹柏这种景观植物把苏轼先生一生挚爱的两种植物都囊括在一身呢!
三、文本意境分析
皎洁的月色下,竹子和柏树混在一起能否达到文本中意境呢?我一直对此感到怀疑,每次学习此课时,我心中总有疑惑。首先,竹林竹叶在皎洁的月色中可能会形成疏密有间的斑驳的影迹,在大艺术家苏轼眼中就形成一种优美的意境;然而,柏树在我们的印象中大都是宝塔式的,在皎洁的月色中我认为他一般会形成一片浓阴,哪能还会有斑驳的影痕呢?这更难让人想到水中藻荇的样子(藻荇: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略呈圆形,呈带状浮在水面,根生在水底,花黄色,蒴果椭圆形。)如两者混在一起的话,很难能实现文中的诗情画意,更难让人想到水中的藻荇之状了。然而,笔者今天发现的竹柏,它就不一样了。它的叶神似竹叶,对称有秩序地排列着,枝叶繁茂,疏密有间;另外,此树的俊挺、高大,在皎洁的月色下一定能营造出作者想要的诗情画意的境界。
四、可能导致翻译出差错的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