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春天的诗歌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春天的诗歌范文1
[关键词] 唐诗;初春;盛春;暮春;风光无限
在脱下厚厚的冬装之后,一身轻松的人们总是发自内心地钟爱着春天。喜欢着东风暖日,喜欢着嫩草娇花,喜欢着润山碧水,喜欢着紫燕穿柳,花鸭戏水……自古而今,人同此情。因此,历代诗人留下了无数赞美春天的诗篇。特别是在群星璀璨的唐朝,关于“春天”的诗篇更是数不胜数。
一、咏初春的诗
咏初春的诗歌中所体现的情感状态,可用“惊喜”两个字来概括。初春之际,诗人们惊喜地发现大自然中最新引起变化的是杨柳:李白诗曰:“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宫中行乐词八首》)杜甫诗亦曰:“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腊日》)
当然,歌颂初春的诗歌当中最有名的还要数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首诗写得非常精彩!柳干像碧玉妆成,柳条像丝绦垂下,而那一排排整齐、鲜嫩、透亮的绿叶是谁剪裁出来的呢?是二月春风像一把剪刀一样裁出来的。这一比拟,可谓是独出心裁。
这首诗好在两点:一是层次非常清楚,从柳干写到柳条,再写到柳叶。二是言在此而意在彼:歌咏的是绿柳,但实际上歌颂的是春风,这一切的美好,都是春风带来的。而这种创作现象并不仅此一例。如果说贺知章的《咏柳》是一诗双咏,借歌咏绿柳以歌颂春风的话,那么韩愈的《早春》其一也是一诗双咏,借歌咏绿草以歌颂春雨: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第一句用酥油来形容初春细雨对大地的滋润,取喻实在是平常不过,可偏偏收到了奇妙之效。一观此语,自如品味到酥油入喉,百般妙用,心中顿生,实在是绝妙至极;但偏偏下一句更加难得。第二句写经细雨滋润的刚刚萌芽的春草,远望有淡淡的绿色,近看则草色又消失得难以寻觅。这一句体物甚微,一般人不易觉察,更不易道出。状难摹之景,传难表之情。初春的濛濛细雨,初生的茸茸春草,被诗人描绘得生机盎然。
描写初春的诗句,唐朝还有很多都写得非常好,在此就不一一列述了。这些诗的特色是重情趣,唐代诗人多用一种热烈的情感去感受生活,给人以感染。
二、咏盛春的诗
咏盛春的诗歌在情感色彩方面可以用“兴奋”两个字来概括。盛春时节,浩浩春风,蒙蒙春雨,融融春水,一起掀开了春天的帷幕,无限春色一起涌向大地。蓬蓬勃勃的春天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这正是诗人们驰骋才思情致的最好时机。诗人韩翃写道:“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飞花”前加上“无处”来修饰,真正是“乱花迷人眼”的感觉了。白居易写江南春光:“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忆江南》)。“红胜火”虽典出“山青花欲燃”,但似乎已经略胜一筹了。
在盛春里最惹人动情的节日就是清明,古往今来描写清明的诗歌数不胜数,但最脍炙人口的还是唐代杜牧的《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歌写得非常好。第一句中的“纷纷”写的才是春雨,正像杜甫的《春夜喜雨》中所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也像唐代诗人刘长卿所写的:“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别严士元》)这个雨细到人的眼睛都看不见,不知不觉中却把衣服湿润了,体现了春雨和春风的特色。
第二句中的“断魂”,所指感伤特别强烈。行人在外适逢清明,加之纷纷春雨,绵绵无尽,思乡之情无疑更使人凄凉孤寂。想避雨、亦想消愁,于是便想找一个小酒馆小饮几杯。
第三、四句写诗人“借问”,牧童不用言语,只用一个手势作答,更富有形象性。全诗就像一幅《清明春雨图》,素朴淡雅,字里行间饱含着浓浓的春意。
全诗中点睛传神之笔,应在于“牧童”这个意象选取得好。这个意象跟整个画面和整个情韵和谐一致,水融。“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天真无邪的牧童,与纯朴无华的大自然浑然一体,确乎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美好的童心和美好的的春光交融在一起,这真是“真、善、美”和谐统一的一幅非常美好的画面。今人有心者,甚至将此诗只以改动标点的形式就点化成一个剧本,这应是小杜当初未曾料到的。
三、咏暮春的诗
咏暮春的诗歌中的感彩可用“惋惜”两字来概括。春天很美好,但任何美好的事物总是要过去的,这是永远也无法改变的。暮春三月,春将归去,引起人了们无限的惋惜和依恋之情,一种淡淡的感伤之情,弥漫在整个暮春诗中。人们不愿意春归,春天也不愿意归去。正如唐代诗人韩愈的《晚春》: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飞。
本诗将草树人格化,前两句说草木知道春天不久就要回去了,所以“百般红紫斗芳菲”,抓住春天剩余的时光更好地开放,想最后展示一下自身的美。写的是花草,表达的却是人不愿意春归去的心情。
但是,春天毕竟要归去,春花毕竟还是要凋谢,令人无可奈何,所以唐代诗人李贺的《南园》曰:
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
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于东风不用媒。
诗人描写像美女腮颊一样美丽娇艳的红红白白的花朵,终于嫣香零落。一般诗词都是以花来形容美女,像“如花似玉”之类,诗人在这里反其用之,用美女来比喻花,把花落比做是女子出嫁,嫁的对象是东风,而且是自由恋爱,不用媒妁。真是出奇制胜,令人耳目一新。
关于春天的诗歌范文2
[摘 要]
一些经常出现又颇具韵味的字眼是韩诗歌的亮点。笔者统计后发现,韩意象繁富密集、章法跳跃多变的诗歌里,蕴含着一种冷艳孤寂的风格,这种风格虽凄凄婉婉却足以沁人心脾。
韩,京兆万年人,字致尧,小字冬郎。其幼年早慧,十岁便能作诗。诗歌造诣得到其姨夫李商隐的肯定。韩诗流传颇广,最早选韩诗歌入集的是五代韦。他所编的《才调集》收韩诗五首:《小隐》、《赠易卜崔江处士》、《寄邻庄道侣》、《夜深》、《残春旅舍》。现存的韩诗歌版本为:《唐音统签》本、《四部丛刊》影印本、台湾中央图书馆藏旧抄本二种,《全唐诗》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嘉庆时王氏麟后山房抄本、《关中丛书》所收的吴汝纶评注本。本文所依据的版本,是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在对韩诗歌的研读中,笔者发现其诗歌的中的一些字眼成为整篇诗的亮点,所以统计了其诗歌中经常出现又颇具韵味的字眼,它们不仅是韩诗歌艺术形态最直接的反映,还奠定了韩诗歌冷艳孤寂的艺术基调。
其中,“寒”出现35次、“独”出现23次、“醉”25次、“难”22次、“愁”20次、“病”17次、“恨”19次、“寂”12次、“伤”14次、“残”13次、“凉”12次……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韩大量的运用了表现寒冷、孤独、愁苦等的冷色调字眼。这些字眼的高频率使用,构成了诗境的孤寂伤感,以此来刺激读者,让读者也感觉到他所观察和理解的世界,并使读者通过字眼出现的次数获悉诗人的真实心理。所以笔者认为,从这一点来看,“孤寂、感伤”就是韩的诗歌艺术特色最直接的表现。
首先,韩诗中多写晚唐灭亡前的混乱和亡国后诗人的悲痛,有意识地表现了诗人无尽的感伤。如:
避地寒食
避地淹留已自悲,况逢寒食欲沾衣。
浓春孤馆人愁坐,斜日空园花乱悲。
路辱渐忧知已薄,时危又与赏心违。
一名所系无穷事,争敢当年便息机。
此诗是韩避乱异地时所作。904年朱全忠专擅政权,战乱不息,作者为逃避战乱而移居江南。此时,诗人所处的环境,处处都是乱世造成的不堪景象,再加上诗人想到快到传统寒食节了,自己却在异乡时,不免会暗自神伤。诗中“悲,寒,愁,孤,乱”不仅反映出了诗人的孤寂与不安,更抒发了作者的愤慨,诗中的字字句句,犹如诗人在悲呤亡国之音,蕴含无尽的感伤。
残春旅舍
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
《残春旅社》作于后梁太祖乾化二年,“树头蜂抱花须落, 池面鱼吹柳絮行”。景物刻画精美细腻而又自然,但均含象征意义。诗人在咒骂那些依附的小人,如蜂抱花须,何能坚牢,自然会堕落;鱼吹柳絮,能行几时,必将沉溺。这些景物自然会让诗人“恍然心地忆咸京”,突如其来的对故都的思念让诗人哀国之情强烈。“酒冲愁阵出奇兵”, 一个“愁”字,足以表现诗人此刻心里的纠结,但是再纠结也无力回天,只能以酒浇愁, 借酒麻醉自己的伤痛,借酒安慰自己的希望,“拂拭朝簪待眼明”, 期待山河重光、唐室恢复。诗人深深的感伤中隐藏着对逝去的唐王朝的执着追求。
其次,韩诗中多次出现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感慨,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的孤寂。如:
息虑
息虑狎群鸥,行藏合自由。
春寒宜酒病,夜雨入乡愁。
道向危时见,官因乱世休。
外人相待浅,独说济川舟。
“春寒宜酒病,夜雨入乡愁”,“春”给人万物复苏的感觉,而作者感觉到得“春”却是“寒”的,这个“寒”深刻反映了作者悲凉的心境。欲借酒消“愁”却又在雨夜时怀念起故乡,这时的作者除了深深的哀思外还有说不尽的愁情。诗人是北方人,却由于躲避灾祸深居闽南,语言不通本来就让诗人“失语”,再加上“外人相待浅,独说济川舟”如此的人情世故,更是让诗人倍感孤独。
幽独
幽独起侵晨,山莺啼更早。
门巷掩萧条,落花满芳草。
烟和魂共远,春与人同老。
默默又依依,凄然此怀抱。
这首诗的题目就已经点明了主题――“独”。幽静的小村庄早上异常安静,只有山莺的啼叫稍显生气,门遮挡住了满眼的萧条,但遮不住诗人心底的孤独。“烟和魂共远,春与人同老”此句可见诗人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随后不禁自己慨叹自己生活的凄然。诗中自始至终都表现出了两个字,那就是孤寂。
第三,韩诗中对四季的描写以春秋居多,隐现了诗人感伤、孤寂的情怀。
在韩入仕后的二百三十五首诗歌中,描写四季的诗歌占全部诗歌的三分之一,而其描写春、秋的诗歌又占四季诗歌的80%,从中可见诗人对春、秋的情有独钟。
读韩诗能很明显地体会到诗中悲秋伤春的意蕴,诗人通过对春、秋的诠释,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他淡淡的感伤。如:
伤春
三月光景不忍看,五陵春色何摧残。
穷途得志反惆怅,饮席话旧多阑珊。
中酒向阳成美睡,惜花冲雨觉伤寒。
野棠飞尽蒲根暖,寂寞南溪倚钓竿。
韩以“伤春”开题,并且一连用了六个感伤色调的词语“不忍看”、“摧残”、“惆怅”、“阑珊”、“伤寒”、“寂寞”,字里行间都流露出诗人的感伤之情。除此诗之外《过茂林》中也再度提到了伤春,“不悲霜露但伤春,孝理何因感兆民。”诗人不为霜露的短暂伤悲,却因春天而感伤,由此可见,诗人是特意将自身的感伤情绪,潜移默化的转移到自己诗歌中的“春”里,使得它突破了传统意义上,春天欣欣向荣、万物复苏的形态,给春天绘制了另一种感伤的情愫。
除“伤春”外,诗人也多写“春寒”。其实它是伤春的另一种表达,但不同的是,它的内涵和意蕴更加强烈,如:《春阴独酌寄虞部李郎中》“春阴漠漠土脉润,春寒微微风意和”。《息虑》“春寒宜酒病,夜雨入乡愁。”《和王舍人抚州饮席赠韦司空》“楼台掩映入春寒,丝竹铮向夜阑。席上弟兄皆杞梓,花前宾客尽鸳鸾。”等。在这里,诗人将“伤春”升级为“春寒”,不再是一味的叹息美好事物消逝的感伤,而是有寓意的表现诗人心中深埋的悲哀。诗人借“春寒”或慨叹国家的命运或感慨离乡的孤独或叹息年华的虚度,诗歌内容丰富、鲜明,诗人形象的运用“春寒”一词,不仅表现了自己的无奈与愤恨,最重要的是诗人营造出了一份凄美的意境。
秋霖夜忆家
垂老何时见弟兄,背灯愁泣到天明。
不知短发能多少,一滴秋霖白一茎。
韩诗中关于秋的诗歌,多有意用冷、悲来表述。此诗开篇就写了对兄弟的思念,后一句“愁泣到天明”更是将韩的悲伤推上了,秋天总会让人联想起暮年,所以此时的诗人深深感慨时间的即逝,悲秋的情怀涌上心头。除此诗外,《即目》、《惜春》等诗歌都能表现出诗人悲秋的意蕴,特别是《惜春》中的“年逾弱冠即为老,节过清明却似秋。 应是西园花已落,满溪红片向东流。”诗人爱花,当秋天花落,溪中满是残花时,诗人情不自禁流露悲秋之情。
关于秋天,除了上述诗人“悲秋”的主题外,韩另外一些描绘秋天的诗歌却有意在表现秋季的闲适。其实诗人的用意在于,用闲逸的环境来反衬诗人内心悲伤,这种表现手法能更加强烈的表现诗人的哀思,如:《秋郊闲望有感》就恰如其分地点出了题中的“闲”。以闲适的暖秋为大环境,抒发故国衰败,整首诗歌打破常态,更有对比性,更能突出诗人的哀思。全诗没有激昂的语调,没有荒芜的写照,却流露出浓浓的感伤。
总之,在韩绝大多数诗歌中,都能表现其冷艳孤寂的艺术风格。诗人用冷艳的字眼反映自己的孤独、离愁以及思乡之情,让读者为之动容。由此,笔者认为在韩意象繁富密集、章法跳跃多变的诗歌里,蕴含着一种冷艳孤寂的风格,这种风格虽凄凄婉婉却足以沁人心脾。
参考书目:
1、韩内翰别集[M].四库全书[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关于春天的诗歌范文3
冷冷的铁轨躺着王的尸体
喂着马儿的农民
守着麦田守着野花的秘密
哀悼着一个世纪伟大诗歌的离题
长翔以外飞翔着雄鹰
盘旋在麦地的上空
等候王的苏醒
不肯停息的诗句
匍匐在腐烂土地的边缘
我顶礼膜拜
黑夜歌唱的王 已涅没于远方
我们的思想便开始颠沛流漓
流浪、太阳、王位、引领着另一条诗歌的道路
火车却轰鸣而过
他乡的诗人于是迷失了方向
亦或此刻世界便支离破碎
亦或此刻灵魂深处的孤独便蔓延开来
亦或此刻太阳重新燃烧着梦想
再一次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嘲弄那破碎的缩命
关于那尸体与梦想的东西
从来没有发芽长大
而你
如此野蛮而悲伤的海子
这么长久地沉睡
关于春天的诗歌范文4
流涛的呢喃,永远不及我史诗般的吟唱
二
不刻意地绽放,不炫耀地与蝶共舞
总是在时间的节奏里惊醒
冬眠后的声音在这个节骨眼上伸展
我听见如雷贯耳的脚步声敲响了洱海的心脏
三
看岸边的竹子是怎么低低细语的,只有我能 听懂
看水中的小鱼是怎么窃窃私语的,只有我能 听懂
看海边的鲜花是怎么甜言蜜语的,只有我能 听懂
高一声,低一声
长一声,短一声
在我的心田浅吟低唱
四
流水的芳香像百年的老窖,在今天开封
空气的清香像千年的佳酿,在今天开封
而我则开始保藏你的秘密
我把它们放入流涛深处,等千万年后的智者
来亲手挖掘
这个如梦的日子像江南的细语撩拨着我的心
我看见百万波涛奔跑的洱海此起彼伏
微风把胜利的旌旗插在每一个人的心头
我们的心灵把洱海留恋得辽阔浑厚而耐人 寻味
五
洱海的歌声余音缭绕,我的吟唱声醉人心脾
所有关于洱海的心事,所有关于年轻的心事
将镌刻在我不老的记忆深处
洱海的声音,有人吞没
我们的声音,有人吞没
你有没有发现在有些地方,或者就这里
有人在哭,有人在笑
或许就是你的笑脸
将洱海的浩瀚胸襟点亮
六
想起小时候在洱海的怀抱中蹒跚学步
想起小时候在洱海的怀抱中咿呀学语
想起小时侯在洱海的怀抱中手舞足蹈
夜晚数满天玛瑙般亮泽的星星
白天听春天少女般诱人的呼吸
总幻想能牵着春天的手走得很远很远
总幻想在春天去岸边放风筝
永远牵在我的手中
我完全忽视了自己的能力,其实我自己
也可以在浩瀚无边的洱海飞得很高
七
有一朵花是在今天凋零的
于是整个春天凋零了
我想起了关于洱海所有的诗歌
我想起了关于洱海所有的赞歌
而这一切的一切
也在今天凋零了
有一朵花是在今天绽放的
于是整个洱海绽放了
美丽的蝴蝶开始诉说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
蜜蜂的圆圈舞将春天的音量调到了最高
我踩着春天,踩着洱海的节奏跳舞
我将成为这个世界最优秀的舞者
洱海美极了
第一个苏醒的人就是历史永恒的里程碑
第一个踏青的人就是历史永恒的里程碑
而我绵绵不绝的吟唱
将成为里程碑上千古流传的字句
八
感觉到春天了吗?城市在绽放,森林在绽放
洱海在绽放,你们的心和我的心也在此刻
迅速绽放
无法把洱海所有的感动收入囊中
无法把洱海所有的心动收入囊中
无法把洱海所有的灵动收入囊中
在洱海灵动和成熟的地方
我听见所有的音乐声同时响起
而今夜我将枕着洱海的呼吸入眠
漫漫长夜里灯光由远及近,照射在我甜蜜的 梦乡中
我的梦在这个如诗的季节开始发芽
去年的春天在去年降落了,我在凹处吟唱
今年的春天在今年上升了,我在凸处吟唱
洱海在一瞬间把这个世界涂得五颜六色
我看见三月的风吹开了洱海的春天的扉页
而我们都急急忙忙把自己的名字
刻在上面
错过了去年的春天,千万不要错过今年的春天
我们有理由,为这个精彩的日子鼓掌
九
燕子去了还要回归
春天去了还会轮回
我将在时间的缝隙里描画美丽的洱海
我将在时间的缝隙里描画洱海的美丽
我将在时间的缝隙里听洱海永远有力的心跳
洱海的呼吸在吟唱声和碰杯声的缝隙中均 匀地洒落
我把洱海的气息放入酒杯一饮而尽
这一醉,便是千年
十
春天到来的时候请大声歌唱吧
这个季节是上帝最美的恩赐
我要在洱海的额头吟唱
春天到来的时候请和我一起大声吟唱吧
这个季节可是上帝最美的恩赐啊
关于春天的诗歌范文5
关于最新优秀《繁星春水》读后感范文 从前听过这样一段话:
春天的早晨,
怎样的可爱呢!
融洽的风,
飘扬的衣袖,
静悄的心情。
读完这段话,我不禁感叹:啊!好美啊!是哪位诗人的诗篇,能让我的心弦又一次颤动!后来才知道,这是著名诗人冰心的诗集《繁星》的一小段!日后看到别人对她文章的评价有3点:对母爱和童真的歌颂,对大自然的崇拜与赞颂,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我怀着对她文章的好奇和崇敬,这几天,我读了她的著名诗集——《繁星·春水》。
这本书总能让我在失意时开朗起来,在喧闹时平静下来,在寒冷时温暖起来……
这本书分为诗歌,散文,小说三部分,但我最感兴趣的就是她的诗歌。读她的诗歌,我了解到她的心是金色的;读她的诗歌,让我感到自己的心总是暖洋洋;读她的诗歌,让我觉得天特别蓝,花特别香,草特别绿……我觉得她懂我们,她有一颗美丽的童心。
她的诗歌总是从景物上写起:美丽的春夏秋冬;纯洁的雪花;快乐的孩子们;金色的阳光;翠绿的大树;娇人的荷花;还有那来无影,去无踪的风……我总能从她的字里行间里看出她的心灵美,我觉得我们这些成长的孩子很幸福!因为有这样一位美丽的诗人懂我们这些孩子,她发自内心的想让我们快乐,她总是把我们比作凡间的精灵,让我觉得世界真美好!
读她的诗歌,总觉得有一股扑面而来的春风,有凉爽,有舒适。但仔细一看,她的诗歌从来都没有过华丽的词藻,我不禁要问:“为什么不加一丝修饰的文章读起来竟如此的生动?”这也许就是她的美丽所在!她在用心去感受世界的一切事物,她在用双臂去拥抱崭新的明天!在这本书的第一页,有这样一句话:有了爱,便有了一切。——冰心。
是啊!我们也应该学会去爱生命中的一切,去接纳生命中的一切,并且我们也应该保持一颗美丽的心,一颗善良的心,一颗懂得包容的心,一颗快乐的心,一颗永远灿烂的心……
《繁心。春水》带给我的不只是一些优美的文章,更让我学会怎样去生活,怎样去面对,怎样去感知世界!我细品着……我回味着……
关于最新优秀《繁星春水》读后感范文
夜,即将入睡,月光洒在书桌上,我拿起那本闪闪发亮的书,翻开了……这本书是冰心的《繁星·春水》。
《繁星·春水》是冰心平时随便记下的“随时随地的感想和回忆”。后来,她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启发,觉得自己那些三言两语的小杂感里也有着诗的因子,这才整理起来,而成为两本小诗集。今天我细细品味了《繁星·春水》,一翻开,几行黑色的字体,把我的心都拉过去了:“梦里采撷的天花,梦醒来不见了——我的朋友!人生原有些愿望!只能永久的寄在幻想里!”“残花缀在繁枝上;鸟儿飞去了,撒得落红满地。”一时间,脑海中立刻浮现出那凄凉又带有些美丽的画面:春,已过去。干枯的枝干七零八落的,上面只点缀着五六朵残留的花朵。鸟儿拍着翅膀飞离了,仅留的花朵也飘落满地,地上是一片鲜红的,温馨的,又凄凉的。鸟飞花落只剩干枯的枝干,这仅仅在一时之间。
我继续看下去“生命不也是这般的一瞥么?”这反问,问得我心头一颤!是啊!生命不也是花开花谢这么短暂的一时吗?在做作业时,我总是想着今天别做了,反正还有明天,出去玩玩吧,每次都是在最后几天里手忙脚乱地赶作业,赶得又累又困却又无奈,谁叫我刚开始不抓紧时间呢!常常悔之晚矣。
“嫩绿的芽儿,发展你自己!”;“淡的花儿,贡献你自己!”;“深红的果儿,牺牲你自己!”是啊,人生是短暂的,他需要我们去热爱去发展,我们必须抓紧时间。
冰心女士在一个雨天看到一张大荷叶遮护着一枝红莲,就写下了这么一首诗:“母亲呵!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无遮拦天空下的阴蔽?”我才领悟出了这首诗的'含义:母亲,在每个人的心目中,是人生唯一可靠的避难所。
继续读下去,更是明白了许多道理。
冰心的诗含蓄深刻,字里行间透漏着作者的独具匠心,不知为什么,看了这繁星春水,我的心深深触动了。深夜,我捧着这本书——《繁星·春水》迟迟不能入睡……
同学们!在这美丽的世界上,我们更需要的是自信呀。它不仅是灯的照亮,更是照亮后的燃烧,燃烧后的宁静,一步步,一步步,走向成功。
关于最新优秀《繁星春水》读后感范文
在这个寒假中,我读了《繁星春水》这本书。这本书中写的全部都是诗,像这种书我从来也没有读过。
《繁星春水》这本书最先写的就是冰心的自序,上面写了冰心和弟弟谈论泰戈尔的《迷途之岛》,认为自己的零碎的思想也可以像泰戈尔那样写下来,印在纸上发表。这本书中令我印象最深的诗句就是”小孩子!你可以进我的园,不可以摘我的花——看玫瑰的刺儿,刺伤你的手。“这几句诗看起来很通俗易懂,实际上却表达了冰心那颗关爱儿童和爱护花草的心。
读了这么多诗我感觉冰心写的诗每个人都会写,那么如果我也像冰心一样把心里想的给写出来,是不是我也可以发表我写出来的东西,也可以成为诗人呢?
关于春天的诗歌范文6
摘要美国著名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的诗歌中大量使用白色的意象,如白色的雏菊,白色的霜冻,身穿洁白婚纱的新娘等。诗人以这些白色意象象征爱情和死亡,从而深化了她的诗歌主题。
关键词:艾米莉・狄金森 诗歌 白色意象
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美国19世纪著名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 ,1830-1886)生前默默无闻,终老独身,死后被发现留下了近两千首诗歌和一千多封信件,后来陆续结集出版,倍受评论界好评。狄金森终身未婚,从30岁开始一直到她去世为止,她永远都身穿一袭白裙。女诗人对白色的情有独钟也反映在其诗歌创作中,白色的鲜花、白色的霜冻、白雪、一身洁白的新娘等白色意象,在其诗中比比皆是。许多评论家都注意到了这一现象,但是究竟是为什么,狄金森却从未向世人袒露心曲,评论家们为此各执一辞,但却未能达到共识。著名评论家查尔斯・安德森在他的专著《惊奇的台阶》一书中曾说:
“白色对狄金森的重要性是难以一言蔽之的,白色渗透在她所有的作品中,具有多层含义:有时她用白色喻指死神,‘白色的掠夺者’,有时喻指上帝,‘白色的造物主’,在她写了那首‘白色拣选’的诗歌后不久,她从此直到去世的最后二十年的日子里只穿白裙,这其中的含义是耐人寻味的。”
笔者认为,狄金森的诗歌中的白色意象,是与死亡,爱情,自然等主题紧紧相连的,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狄金森诗歌中的白色意象来解读她的诗歌主题。
一 白色的雏菊
狄金森喜欢鲜花,也经常在自家的花园里劳作。在她的诗歌中,提到的鲜花种类不下20种,但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花有5种,即玫瑰,雏菊,三叶草,水仙花,百合。而她本人又较为偏爱白色的花,如雏菊和百合。
在美国传统文化中,雏菊一直是纯洁无邪的象征。雏菊的白色花瓣使人联想到纯洁的少女。美国作家亨利・詹姆斯的小说《狄西・米勒》中的女主人公狄西与雏菊同名,她天真纯洁,不谙世事,最后成为上流社会尔虞我诈的牺牲品,长眠于开满了雏菊的墓地。在狄金森的诗歌中,雏菊也和墓地等死亡场景同时出现,因为雏菊是狄金森家园附近最常见的野花。而每年春天,教堂的墓地周围满眼都是白色的雏菊,所以,诗人总是有意无意地将雏菊和死亡联系在一起。
狄金森喜爱雏菊,在诗歌和书信中也经常提到这种花。在她1858年―1861年期间的三封写给一位她暗恋的“导师”的信中,她将自己称为“雏菊”:
“如果我一身洁白地向你走来,你该怎么对待我呢?雏菊会让你失望吗?不,不会!也许不该告诉你,你并没有来,也没有告诉我为什么不来。”
这些信似乎是失恋的诗人在诉说自己的心情。“我们可以在天堂里碰碰运气”,“请宽恕……在进入坟墓之前”这些字眼表明了诗人对尘世的爱情已经绝望,寄望在死后与心爱的人团聚。
在狄金森四首关于“雏菊与导师”的诗歌中,都隐含着她对爱情的渴望和死亡之意。在这些诗中,狄金森的心中情人“导师”经常以红日形象出现,灿烂夺目,富有男子气,而她的女性叙述者雏菊则静静地绽放洁白的花蕾,表现出谦卑柔弱的女性气质,翘首等待他的垂青。“太阳――雏菊”这个比喻源自于一个古老的神话传说故事。传说太阳神阿波罗的女仆克莱蒂出于对太阳的爱恋,变成一朵雏菊,或是一株向日葵,以便时时受到阳光的沐浴和。在第106首诗中,诗人说:
雏菊静静地追随太阳――
当他结束金色的旅程――
她羞怯地坐在他脚旁――
他――醒来――发现那朵花――
为什么――掠夺者――你在那里?
因为,先生,爱情是甜蜜的!
这首诗充分展示了女性温柔的品性和对于甜蜜爱情的渴盼。而在诗人另一首“雏菊与导师”的诗中,已经去世的“导师”被埋葬在墓地,当冬日的大雪覆盖了墓地,诗人希望春天快点到来,好让白色的雏菊来陪伴逝者。
在狄金森的诗歌中,雏菊静静绽放着白色的花蕾,它既是生者的好友,也是逝者的伴侣。它既象征了狄金森心中理想的爱情,也和死亡的脚步一起来到人间。白色的雏菊消减了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使人们能平静地接受死亡。
二 白色的霜冻
比起白色的雏菊,在自然界中,霜冻是最不受欢迎的。秋日里,每当霜冻来临,花草便枯萎凋零,失去了生机。在狄金森的诗歌中,霜冻就是死神的使者,它将冷漠,恐惧和灾难带给人间。在写于1884年的一首诗中,诗人将霜冻拟人化地形容为“白肤金发的美女杀手”。
显然毫不意外
对于任何无忧的花朵
正嬉戏时被霜冻砍了头
偶然的力量
白肤金发的美女杀手经过
太阳无动于衷地前行
又过了一天
上帝同意了
在这首诗中,“无忧的花朵”和“无动于衷的太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自然界中残酷的杀戮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发生,但是太阳却极其冷漠,颇具反讽意味的是,就连上帝都默许这样残忍的事件发生。
霜冻不仅给自然界中的花草带来了死亡,在狄金森的一些诗歌和书信中,霜冻也和人间的死亡息息相关。在第509首诗歌中,狄金森回忆一位去世的好朋友,她的音容笑貌宛然眼前,她清楚地记得朋友走路的姿势,周日去教堂做礼拜时她穿的衣服,她们一起说过的悄悄话。但是她伸出手时,摸到的却是朋友那冰冷的尸体,和被冰霜冻住的永恒的笑脸。无论亲人怎样呼唤,逝者却再也不会醒过来。
1861年底,狄金森的家乡阿默斯特镇上的许多年轻人都去了前线。1861年12月,狄金森听说邻居亚当夫人的两个儿子在安那波里战争中受伤相继死亡的消息,她非常震惊和难过。在写给表哥的信中,诗人流露出她的担忧,“仁慈的耶稣啊,请不要带回一具冰冷霜冻的尸体”,她担心哥哥的好友弗雷泽的安危。结果一语成谶。三个月后,在写给表哥的信中,诗人提到了弗雷泽的死讯。另一首写于南北战争期间的诗歌“胜利来的太晚”也提到了冰霜覆盖的嘴唇的意象,诗人对于那些在战争中牺牲的年轻的生命感到痛惜,他们未曾品尝过胜利的喜悦就阵亡了。
在狄金森的诗歌中,霜冻是死神的使者,是死亡的冰冷的外衣。白色的霜冻的意象出现,总会直接或间接和死亡有关。
三 白雪
冬日的白雪也是狄金森的家乡最寻常的风景之一。在她的笔下,白雪也和死亡紧紧相连。1882年,当狄金森的母亲去世,她写信给表姐:
“她从我的手指尖滑落,就像一片雪花被风带走了,她去了那个永恒的地方。”
在这封信里,狄金森用飘落的雪花形容母亲的离世,她的悲伤溢于言表。在她写于南北战争期间的诗中,她也用雪花形容那些在战场上牺牲的士兵们,“他们像雪片般纷纷飘落”。在狄金森的诗歌中,有时白雪只是像一块毯子,静静地覆盖在大地上;而有时,巨大的雪毯却带给人们一丝恐惧,因为它带给人的感觉是生死永隔。如第411首诗:
坟墓的颜色是白色――
我是说――外面的坟墓――
从飘扬的雪花中你无法知晓――
在冬日里――直到日出――
融化了狭长的墓穴――
高出地面――
每个突起的小房子里――
留下了一位朋友
坟墓里的颜色――
我想――完全一样
不是所有的雪都把它变成白色
不是所有的夏天――绿色
在这首诗中,白雪覆盖了墓地,乍看和落在每个地方的雪是一样的。但是,太阳很快会融化墓穴上的雪花,裸露的墓碑会提醒人们,墓穴里长眠着一位诗人深爱的朋友。死亡是无法更改的事实,无论是冬日的白雪还是夏季的绿茵都无法换回逝去的友人。在这些诗歌中,白雪的意象即象征着死亡。
四 一身洁白的新娘
说到白色意象,不能不提到狄金森诗歌中出现的身穿洁白婚纱的新娘。狄金森的诗歌中有12首直接出现了“新娘”的字眼。这些有关新娘的诗歌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三类:第一类是关于求婚,尘世的婚姻;第二类是关于死神在寻求自己的新娘;第三类是和宗教有关,神圣的婚姻,关于天堂里的结合。如在第1496首诗中,关于尘世的婚姻,新娘表现出了复杂的心态:
我所做的一切
是回顾
他迷人的心灵
我熟悉他的眼睛
我曾探索过的地方
已紧紧地推向身后
没有港湾
没有飞翔
而他主宰那里
无所不在,躺在那里等待,
她变成新娘
在这首诗的开头,叙事者以“我”的身份讲述她即将跨入婚姻殿堂时的心情,然而到了结尾部分,自信的“我”却变成了被动的“她”,人称代词的变化生动地体现了新娘的心理变化,最初的自信渐渐消失,因为她知道,在婚姻生活中,他将“主宰”一切,而她则将失去熟悉的“港湾”和“飞翔”的翅膀,除了无望的等待,她别无选择。这首诗也反映了狄金森对于爱情和婚姻的矛盾心理。一方面,她向往爱情,渴望有一天能身穿洁白的婚纱,成为新娘;另一方面,她对即将到来的婚姻又心生恐惧,生怕婚姻是一副枷锁,从此失去自由。在她另一首有宗教象征意义的诗歌中,新娘在等待新郎的同时,也在等待死神的降临。
黎明时分我将成为――妻子――
日出――你能否给我一面旗子?
午夜――我还是少女――
刹那间便成为新娘――
于是――午夜――我从你那里
走向东方,胜利――
午夜――晚安!我听见她们在呼喊,
天使们在大厅喧闹――
我的未来轻轻拾级而上
我搜索儿时的祈祷
转瞬已不再是孩童――
永恒,我来了――先生,
救世主――我见过那面容――以前!
在这首诗中,年轻的女孩在等待“未来”,她的内心既充满了担忧,又带着胜利的期待。诗歌表达出新娘渴望在午夜时分完成人生的神圣转折,经历从少女变为妻子的过程。但是和一般诗歌不同的是,新娘听到一群天使的呼唤。她们似乎在为新娘指引方向,护送她进入永恒的天堂。一身洁白的新娘不仅是普通意义上的新娘,而且是神圣的新娘,将和耶稣结合,是天国的新娘。这其中的宗教含义不言而喻。
五 结语
狄金森其人其诗都是一个谜,吸引了无数的评论家和读者从不同角度解读她的作品。她的诗歌中大量白色的意象出现,具有多层次的象征意义。当她失去了爱情并从此隐居后,她以只穿白色衣服隐含自己对爱情和婚姻的向往。但是白色也是死亡的颜色,无论是白色的雏菊,还是白雪和霜冻总是与死神一起来到人间。因此,在狄金森的诗歌中,白色既象征了爱情,也象征了死亡。
注:本文系宁夏大学2006年度社科基金资助项目(资助编号为SK068)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Anderson,Charles.Emily Dickinson’s poetry:Stairway of Surprise.Westport: Greenwood press,1982.
[2] Dickinson,Emily.Emily Dickinson Selected Letters.Ed.Thomas H.Johnson. Cambridge:Harvard UP,2002.
[3] Dickinson,Emily.The Complete Poems of Emily Dickinson. Ed.Thomas H.Johnson. Boston: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60.
[4] Wolosky,Shira.“Public and Private in Dickinson’s War Poetry.”A historical guide to Emily Dickinson.Ed.Vivian Polla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5] Dandrand, Karen,“New Dickinson Civil War Publications.”American Literature 56 (1984):18-27.
[6] Leyda,Jay.The Years and Hours of Emily Dickinson.United States:Archon Books, 1970.
[7] Miller,Cristanne.Emily Dickinson:A Poet’s Grammar.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