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小故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名人小故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名人小故事

名人小故事范文1

孔子学问渊博,可是仍虚心向别人求教。有一次,他到太庙去祭祖。他一进太庙,就觉得新奇,向别人问这问那。有人笑道:“孔子学问出众,为什么还要问?”孔子听了说:“每事必问,有什么不好?”他的弟子问他:“孔圉死后,为什么叫他孔文子?”孔子道:“聪明好学,不耻下问,才配叫‘文’。”弟子们想:“老师常向别人求教,也并不以为耻辱呀!”

虚心好学,肯向一切人,包括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学习,叫“不耻下问”

2、李密牛角挂书。隋朝李密,少年时候被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他生性灵活,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并不懊丧,回家以后,发愤读书,决定做个有学问的人。有一回,李密骑了一条牛,出门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汉书》挂在牛角上,抓紧时间读书。此事被传为佳话。

3、董仲舒三年不窥园。董仲舒专心攻读,孜孜不倦。他的书房后虽然有一个花园,但他专心致志读书学习,三年时间没有进园观赏一眼,董仲舒如此专心致志地钻研学问,使他成为西汉著名的思想家。

名人小故事范文2

1、南朝的祖冲之,在当时极其简陋的条件下,靠一片片小竹片进行大量复杂的计算,历经无数次失败,终于在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2、明代著名的医学家李时珍,曾三次考举人,三次失败,后来立志学医,最终写成了流传千古的《本草纲目》;

3、司马迁初任郎中,后继父职任太史令,终因替投降匈奴的要陵辩解而得罪了汉武帝,不仅被关入监狱,而且受了宫刑。他转而发愤著书,写成了《史记》这部伟大的历史和文学巨著;

4、明代的谈迁用27年的时间编成了五百万字的《国榷》初稿,而被贪婪之徒偷走,他忍受沉重的打击,埋头书案又写十年,再次写成《国榷》的第二稿。之后又进行三年的补充、修改,最后定稿。

(来源:文章屋网 )

名人小故事范文3

【关键词】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 股价指数 实证

金融危机后,即欧债危机期间中国的证券市场表现同样出现大幅下跌趋势,2009年底由于希腊发生债务危机,上证综指瞬间下跌至2009年11月27日的3072.33点;然而到2011年7月欧债危机的逐步深化,上证综指和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指数双双下跌;股价和汇率的有序关联能够促进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影响金融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美债危机和欧债危机引起股市和汇市的异常波动,而且呈现一定的关联效应;所以,笔者希望探讨在危机前后股价和汇率之间的关联效应,分析股价指数和汇率在特定危机事件下的动态影响。

一、数据来源

国内外学者针对汇率和股价的研究文献表明,不同的数据区间、数据指标以及模型的采用往往会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笔者将对本文的研究数据以及研究方法进行具体阐述。

(一)数据选取

样本数据区间分为两段,分别为2005年7月21日-2008年9月15日;2008年9月16日-2011年12月31日期间;剔除了不是市场同时开放的日交易数据,金融危机前的样本数据为748组,金融危机后的样本研究数据为772组,数据选取总体相当,不会因为数据不对称影响研究结论。

汇率指标(HL),笔者采用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指数,数据来源于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股价指标(SZ)选取上证综指,数据来源于CCER经济金融研究数据库;由于股价和汇率之间的动态关系必然会受到其他中间变量的传导,笔者打算引入利差因素(LC)进行分析,我国货币市场的基准利率为7天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采用一周伦敦同业拆借利率为国外货币市场利率,数据来源于Wind数据库。汇率指数与上证综指采用自然对数,同时希望通过高频日数据的分析,能够取得更加普遍、有说服力的研究结果。

(二)数据说明

1.样本数据起始点为2005年7月21日,因为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进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有管理地浮动;同时股权分置改革积极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以此作为时间点能够更加合理地反映股市和汇市的联动关系。

2.危机的划分时间段为2008年9月15日,2008年9月16日雷曼兄弟的破产倒闭意味着次贷危机转化为全球性的国际金融危机。

3.选取名义有效汇率而不采用实际有效汇率是因为虽然实际有效汇率能够反映实际的竞争力因素,但是市场对名义有效汇率指数做出的反应更加迅速。

4.我国7天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和一周伦敦同业拆借利率的差值表示利差,利差的变化会对该国的汇率产生影响;

二、实证分析

实证分析部分笔者采用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变量检验,通过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检验分析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

(一)平稳性检验

为了避免“伪回归”在进行协整检验之前,首先必须进行数据的平稳性检验,最常用的方法是采用单位根ADF检验;检验结果见表1和表2。

2.ADF的临界值来自软件EVIEWS6.0。

2.ADF的临界值来自软件EVIEWS6.0。

金融危机前、后,原序列ADF值都没有超过5%的临界值,原序列均不平稳;但是一阶差分之后,变量的统计值均大于5%的临界值,此时时间序列均为一阶平稳序列,即一阶单整I(1);

(二)Johansen协整检验

非平稳时间序列都是同阶单整的情况下,其线性组合可能是平稳的,即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笔者采用VAR模型下的Johansen协整检验。检验结果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迹统计量的值48.831显著大于5%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

由检验结果得到的Johansen协整检验的标准化方程为:

SZ=53.45113HL-1.83397LC-259.8124 (1)

式(1)中,上证综指和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的关系为53.45113,表示在长期内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指数对上证综指存在较强的正向关系。

从表4可以看出,迹统计量的值15.854大于15.495(5%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

由检验结果得到的Johansen协整检验的标准化方程为:

SZ=5.438767HL+0.043598LC-33.8612 (2)

式(2)中,上证综指和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的关系为5.438767,表示金融危机期间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指数对上证综指存在的正向关系减弱。

(三)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为了研究变量之间的短期波动,笔者采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指数、利差和上证综指之间的短期波动趋势,检验结果见表5。

表5中金融危机前的数据表明,在上证综指的方程中,ECM(-1)的T值(2.425)显著,但是系数0.001较小,表明上证综指存在由短期向长期调整的趋势;汇率的3阶滞后系数显著不为0(T=-2.198),而且系数为负,短期内存在汇率到上证综指的均衡变动。

汇率方程中,ECM(-1)的系数不显著(T=-0.111),表明金融危机前不存在利差和股价到汇率的短期波动调整。

表6显示,金融危机期间不存在汇率和利差到股市的短期均衡调整,系数不显著(T=-0.462);汇率真实方程中,ECM(-1)的系数非常显著(T=-3.721)存在股价和利差到汇率的短期均衡调整,然而金融危机前不存在股价和利差到汇率的短期波动。

三、结论分析

文章选取利差因素进行考察,通过单位根ADF检验、协整检验以及基于VAR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检验进行全面详细地实证研究,清楚地揭示了股价指数、汇率指数和利差在金融危机前后的不同表现。

人民币汇率和股价指数存在长期均衡。2005年的汇率制度改革以及股权分置改革,2010年6月央行进行的二次汇改,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建立更加稳定的汇率制度,利率市场化取得显著成果。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表明,金融危机前、后,变量之间都存在显著的协整关系,表明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均衡。

人民币汇率和股价指数呈现正相关。金融危机前,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和股价指数之间存在的也是正向关系,虽然我国的经常账户完全开放,但是资本账户也处在渐进开放的过程中,人民币的升值会导致国际热钱等通过非正常贸易、地下钱庄等渠道进入中国证券市场,投资于中国的股市以及房地产市场,此时本币的升值会导致股价的上升。危机后国际资本的流动性增强,同时“挤占效应”会降低利率,从而引起国际资本的外流,本币贬值。

危机前后汇率和股价关系影响程度不同。金融危机前,仅仅存在汇率到股价的短期调整;危机后上证综指和汇率存在波动效应。虽然我国的资本项目尚未完全开放,但是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以及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不断完善,我国的资本账户已经处在渐进开放的过程中,金融危机时国际资本的流动增强。

参考文献

[1]周虎群,李育林. 国际金融危机下人民币汇率与股价联动关系研究[J]. 国际金融研究, 2010(08):69-74.

[2]巴曙松, 严敏. 股票价格与汇率之间的动态关系——基于中国市场的经验分析[J]. 南开经济研究, 2009(03):46-54.

[3]张兵,封思贤,李心丹,等. 汇率与股价变动关系:基于汇改后数据的实证研究[J]. 经济研究, 2008(09):70-74.

名人小故事范文4

在书的第一讲里明确指出要做个尊老爱幼的人,我们且不说尊老,来说说爱幼。“爱幼”顾名思义是爱护幼小的意思。我们身边有许多小朋友,可我们有没有爱护他们呢?我亲眼瞧见到了两个截然相反的事。

一个烟雨蒙蒙的下午,我们放学回家。因为这场突如其来的降雨使得大多数同学没带伞。一路上到处都是抱怨声,我暗自高兴,因为我带伞了。不一会儿一朵朵伞花绽放了出来,同学们都钻进了别人的伞底下,街上的人就寥寥无几了。我站在那儿等我的同学,飘飘洒洒的雨丝掀起了铺天盖地的珠帘,透过这细纱般的珠帘,我隐隐约约看见一个二年级的小同学正焦急的等待着家长,我靠近了一点,雨水顺着他那圆圆的小脸蛋淌了下来。雨骤然间下大了,正当我跑着想去帮他时,忽然一声稚嫩童音传过来:“哎呀,某某某,你怎么淋湿了!”我停住了脚步。一瞧,一位胖胖的小女孩握着把小花伞奔了过来,溅起的泥水弄脏了她的裤子她也全然不顾。“爸爸还没来么?喏,这把伞给你先打着吧!”她把伞送给小男孩后,转身奔跑着消失在雨幕中去。在她转身的一刹那,我看见她肩上的端端正正的“二道扛”,被雨水冲刷的格外耀眼。再看看我肩上的“三道扛”真是后悔当时没有一个箭步冲上前去。这短短的两句话,令我惊讶万分,她才二年级呀,还是一个被人爱护的小女孩儿,居然有如此高尚的美德,平时只有在书上看得到,未曾想过竟真有此事,真是难得。

看见这件事情,我的心里真像是有千言万语,如果说世界上作恶的人能真正懂得中华美德里所讲的尊老爱幼,能想到做坏事给别人带来的后果,我想世界上的恶人也不会增加了。反过来,会发生更多令人感动的故事不是吗?

名人小故事范文5

学生的作业是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巩固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教师检查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之一。现在大多数学生都不愿做作业,有的学生甚至不做作业。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就势在必行。但要做好这一工作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端正学生的作业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

做作业必须要专心,态度不端正肯定不行,但由于小学生年龄偏小、好玩爱动、天真活泼、让他们能静下心来,能专心做作业往往不容易。因此,教师要利用生动有趣的小故事来教育学生做事情要一心一意,集中精力才能做好,如《小猫钓鱼》的故事,古今中外名人小时侯专心学习的故事,另外老师也可自编一些教育人专心做事取得成功的故事。利用上课时对学生进行正面宣扬,树立榜样作用,使学生明白专心做作业又好又快的道理,逐步养成作业专心的好习惯。

二、精心设计作业,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

教师布置作业,是为了让学生复习旧知识,巩固新知识。选择作业时应精心设计:数量、难易适宜;应具有典型性、层次性和选择性,覆盖面要广(其中“层次性”和“选择性”是指基础差的学生也有会做的题,也能获得成功的满足;基础好的学生有深层次探索和研究的习题,更能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切忌机械重复和惩罚性作业。因为机械重复和惩罚性作业不但没有任何效果,反而会打击学生作业的积极性。

三、教会检查,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

不少学生没有认真检查作业的习惯。针对这种情况,一定要经常提醒学生做完作业后要认真检查。作业本发下来,不少学生一般只注意看得分多少,而不留心检查作业中的错误,因此,必须对学生强调:作业本发到手中,要集中注意力去寻找错误、缺点,通过自己的分析思考,认真订正作业,这样坚持下去有利于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同时对学生作业质量也是一个有利的推动。

四.认真批改作业,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

名人小故事范文6

一、历史故事选择的原则

历史故事选择得是否适当,决定了初中历史教学的效果,通常来说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来选择历史故事,即真实性、针对性和趣味性。

首先是真实性,这是应用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首要选择。学生所选的故事必须要和史料的记载相一致,如果有出入一定会伤害学生的情感,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历史故事必须要以历史事实为前提,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适当的想象和合理的推测。

其次是针对性,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历史故事的内容要和课本的内容有关联,这样才可以从故事入手,将课堂要讲述的内容导入进来,使二者之间不至于脱节。为了保证所选择的历史故事的针对性,我们要保证故事和教学主题相符合,以课本内容为基础来挖掘故事。例如,在讲解《夏、商、西周的兴亡》这一课的内容时,我们可以讲述与姜太公有关的故事,同时注意和学生的思维相符合,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开阔学生的历史眼界为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在选择故事的时候,我们应尽量和现实相结合,达到以古论今的效果,历史学习不仅仅是要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历史来对现实生活进行指导。

再次是趣味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后,学生自然就更愿意学习历史知识,所以要保证历史故事的足够有趣,这样可以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保证情节生动、内容引人入胜,并且要有一定的新鲜感。

二、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引入历史故事的作用

(一)通过有悬念的历史故事将新课导入进来

一堂课的开始对于一堂课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要想让课堂教学更加有效,从一开始就要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起来。例如在讲授《伐无道,诛暴秦》一课的时候,可以向学生讲述与秦始皇相关的故事。例如秦始皇之是如何一统天下的,通过悬念设置来讲将学生的注意力都吸引过来,然后再将相关的课本知识导入进来。在过程中注意设置悬念让学生产生疑问,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对历史学习更充满兴趣,对于知识的掌握也会更加深刻。

(二)通过历史故事化解课堂教学中的难点

例如,在讲述中国近代史的时候,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名词,教师如果单纯的讲解概念会效果不会好,学生很难理解其真正内涵,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小故事来将当时的社会状况反映出来,例如我国当年沿海很多地区都被外国列强所占据,这就可以让“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个概念变得更加具象,使课堂教学中的难点也得到了解决。同时名人小故事也更有助于文化史部分的学习,可让文化史从枯燥无味变得妙趣横生。

(三)巧妙在课堂结束部分设置历史故事,引发学生兴趣

课堂只有一个完美的开头是不够的,还要有一个完善的收尾,想要保证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良好,就可以在课堂结束的时候设置一些有趣的历史故事,让课堂收尾更为有效。通过故事将课堂内容和结尾巧妙结合起来,既可以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又可以让学生更期待下一节历史课。

三、应用历史故事的具体策略

(一)合理对历史故事情节进行处理和构建

一个历史故事运用地是不是成功,能不能吸引学生,情节的合理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比较看重形象思维,所以更要保证历史故事的情节结构。教师在进行历史故事讲述的时候,开头一定要有足够的吸引力,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情节要充实不可太空洞,讲解的过程要逐层铺开,详略得当;故事要首尾呼应或者设置一定的悬念,通过教师的解释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所以教师对历史故事要有足够的了解和掌握,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上述要求,在尊重历史原貌的前提下适当地对故事情节进行润色。

(二)把握好讲述的时机

一堂课有很多不同的环节,教师要注重把握课堂结构,才能保证课堂教学效果的良好。历史故事不应该只是用来在课堂上提神的,教师应该充分地将其作用发挥出来,既可以用历史故事来引入一堂课的知识点,也可以用历史故事来诠释教学中的难点内容,并且课堂结尾还可以用历史故事来承前启后,对学生的情绪和注意力进行调控。

(三)采取合适的语言表述策略

在历史故事讲述过程中,使用的语言是否得当对学生的反映有着直接的影响,尤其是初中生。所以历史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技巧,从而将教学效果也一并改善。首先要保证教师的历史文化底蕴非常深厚,对自身任教的学科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这样才能做到旁征博引、举一反三;并且要保证语言表达的精炼性和准确性,这样才能将故事完整准确地讲述出来;最后是语言生动活泼富有感情,在讲述的过程中对要学生进行引导,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