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首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陶瓷首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陶瓷首饰

陶瓷首饰范文1

关键词:陶瓷首饰 工艺 银泥

陶瓷首饰在市场上还很少见,这也不失为一个首饰发展的方向。虽然用陶瓷制作首饰,对陶瓷的制作要求很高,但一件好的陶瓷首饰作品同样会是一件价值不菲的艺术品。而普通的陶瓷首饰成本也不会很高,只要设计新颖、颜色漂亮,同样会受到消费者的喜欢。

陶瓷首饰基于这些优点,它的发展趋势将势不可挡。中国在陶瓷工艺水平上已经达到先进水平,但由于陶瓷首饰在我国还刚刚起步,所以陶瓷首饰工艺的发展还有待于探讨和研究。

1 工具

与一般陶瓷物品不同的是,陶瓷首饰的造型比较侧重明快、典雅、高贵、精美,自然和谐,在原料选择上多以细腻、视觉效果亲切舒适为宜,俗话说,首饰是流动的雕塑,在设计制作陶瓷首饰时就更加证明了流动的雕塑这一说法,因此首饰制作过程相对其他的陶瓷物品要细腻复杂的多。陶瓷首饰因体积小、变化多,要求制作精细,纹理清楚,因此,成型多以纯手工为主,但要求的工具也比较严格。陶瓷首饰最好的工具除了作者的双手,也需要其他工具以辅助“天然工具”的不足。借助各种工具,挤、压、滚、镂、刻、划,以及雕或塑,依据需要,灵活运用。陶瓷首饰工具根据它在制作过程中不同的用途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造型工具:由于陶瓷首饰属于小而精致的艺术品,所以在造型上使用的工具很重要。陶瓷首饰的造型工具在某种程度上和蜡雕的工具很相似。

修饰工具:刻刀,海绵,砂纸,笔等。

其他工具:小喷壶,细铁丝,牙签,Y行弓,挖空工具等。

2 陶瓷首饰成型技法

陶瓷首饰的成型是设计的一个重要程序。有了好的材料,好的设想,还要通过一定的成型工艺才能构成一件完美的造型。陶瓷首饰装饰追求艺术美,艺术美是首饰里飘逸出设计者所巧妙寄托的内在寓意,是设计者思想感情,审美情趣与客观物体的贯通交融。追求艺术美不仅要借鉴绘画、雕塑和其他姊妹艺术的经验,而且要打破时空限制,突破原有的艺术形式,首饰按照设计者的主观设想、按照自身美的内在规律,强化作品意境。因此动手制作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2.1 塑型技法

陶瓷首饰的塑型基本上都是在泥半干的情况下制作的,在创作一件首饰作品时,主要考虑到的问题,便是该如何成型,如何在烧成之后仍能贴切的诠释出自己的创作意念等,而后才是从所知道的素材中去选取适当的成型物品。在陶瓷首饰中是以形为表现中心的观念,是一般造型设计的重点。因此除了用黏土本身的物质和因为受外力作用所产生的各种变化来做为成型时的装饰手法之外,还有更为广泛的各种装饰手法。

(1)压印法

压印法是通过媒介物转化到坯体上来形成机理效果的。这在首饰设计中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用这种方法更能直接的表现首饰的肌理效果。在现实生活中能转化形成机理的媒介物是举不胜举的,但要求适合首饰的肌理,在选材时需要考虑清楚,一定要符合首饰美的要求。起到装饰作用。如自然界中具有特色的花瓣、叶脉、枝丫或圆滑的曲面等。

(2)粘贴法

这种装饰手法在陶瓷首饰制作成型时,是常用的手法之一。它除了可以修正作品上的比例缺陷外,还可以借着粘贴在坯体表面上的土片、泥条等装饰,增加肌理上的层次感,使作品更富趣味和变化。但粘贴在坯体上的饰物,一定要牢固,以防烧成后脱落,至于所粘贴的饰物,也因作者创作意念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方式。相对普通瓷器来讲,陶瓷首饰就需要更加细腻的表现,而且在制作的过程中,对磁泥的要求也是很高的,陶瓷首饰考虑到佩戴时的要素来讲,一要轻巧,二要美观,因此在制作是一般相对比较细小。因为小而且要美,陶瓷首饰不会像其他的陶瓷物品一样很容易塑型,需要对磁泥的性质有很好的了解和驾驭的能力,才行制作出有首饰味道的陶瓷首饰,不能像市面上某些做瓷器的随便做做就可以做首饰了,这种态度制作出来的首饰很少有精美之作。可见在制作陶瓷首饰时,对首饰这一产品的特征要明确,才更加懂得怎样利用已有的技法稍加改进来适应首饰这一特殊产品的制作技能。

(3)雕刻法

雕刻是在原本光滑的坯体表面上进行的,它类似于汗代画像砖中的阴刻手法,雕刻在陶瓷器物上可以分为很多中,但在陶瓷首饰上,雕刻大多是以浅浮雕或者透雕为主。陶瓷首饰的雕刻手法和其他陶瓷物品的雕刻手法几乎没有什么不同,除了陶瓷首饰需要在很小的物品上外,其他的就再也没有什么要特别说明的了。等之前所做的坯体干燥后,对其进行修整的阶段。这一步骤很关键的,在这一阶段,我们要对坯体进行细致的修整,象做蜡雕一样需要抛磨打光,然后进行表面装饰。

(4)泥浆制作法

在用泥浆制作陶瓷首饰时,那么它的制作特点就是非常薄,首先把泥浆倒在平整的石膏板上,然后使泥浆用铁尺摊成薄薄的一层,等到半干的时候,可以在上面制作想要得形,然后在泥浆半干的时候把它挪到纸上,最后连纸带坯一起拿去烧窑,不需要上釉。这种烧制出来的作品很多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3.陶瓷首饰施釉技法

陶瓷首饰坯体成型后为了使陶瓷表面有玻璃质感的效果,要对其进行施釉处理,这样烧出来的陶瓷首饰似美玉似玛瑙,晶莹剔透,让人爱不释手。陶瓷首饰在施釉方面要求相对于普通的陶瓷物品是比较严格的,因为,首饰是要求通体都能有好的釉色,不能出现没有釉色的位置,当然这种情况也不是非常绝对的,但很多情况下都需要严格的遍体施釉。因此在施釉的方法上就要有更适合首饰制作的技法。其实这些技法与一般瓷器施釉的技法都是一样的,但在个别的细节方面上需要根据不同的产品做不同的技法改进。这里介绍几种最常用陶瓷施釉技法。在陶瓷首饰中稍加改变的一些细节。

3.1 浸釉法

(1)把首饰坯体上的灰尘擦去。

(2)用细铁丝把首饰坯体穿起来再用泥把孔的两端堵住,这样孔眼处就没有釉料,所以在吊烧时孔眼就不会有釉料粘在铅丝上拿不下来。这是与一般陶瓷器物不同在蘸釉方法。

(3)浸到釉中大概3秒钟提起,拔掉堵着的泥再修饰孔边使其釉料均匀。陶瓷首饰的施釉方法大多以浸釉为主。

3,2刷釉法

刷釉是指用毛刷蘸釉涂抹在坯体的表面上,此法适用在同一作品上施多种不同的色釉,采用此法能增添一些特殊的艺术效果。也适合稍微大型的陶瓷首饰。

4 烧成

烧成是陶瓷制造过程的关键,也是整个陶瓷制造的重要工序,在陶瓷行业索有“原料是基础,烧成是关键”的说法。

陶瓷首饰的烧制方法也与一般陶瓷物品不同。一般陶瓷物品采取一次烧成或二次烧成,而陶瓷首饰往往需要多次烧成,最多可达七、八次,目的在于把不同温度下的釉色运用于同一产品装饰上,这是加强表现效果的重要手段。如釉下桃红需要在1 300*(2以上显色效果最佳,而大红、火红只能在900℃左右最为稳定,需要同时获得多种效果,必须采取从高温到低温一次次加烧的办法,

烧成陶瓷首饰时,装窑的方法也和普通的陶瓷器皿不同,一般采用吊烧或支点烧等方法,对于真正了解陶瓷的人来说这种方法是很有意思的。这样的方法,能保证除了有孔的地方没有釉之外,作品的其它部分都会有漂亮的釉面表现。

5 后期处理

一般的陶瓷器物只要从窑里拿出来是成功的那就是最后的结果了,但陶瓷首饰的坯体烧制完成后,还要经过后期装饰处理才能使陶瓷首饰更有魅力。也才能体现首饰装饰之美。不过也有的陶瓷首饰烧成之后就已经决定它最终的效果了。

陶瓷首饰的装饰手法有很多种,对陶瓷首饰的装饰手法的选择是本文研究的一个主要方向。

陶瓷首饰和珠宝的结合,能够使陶瓷首饰更加大放光彩,目前市面上流行的是用各种半宝石等进行粘贴,笔者则选择了用镶嵌的手法来装饰,使陶瓷首饰更加有魅力。

镶嵌,大家熟悉的就是用金、银等为底座在上面镶上想要的宝石,但是陶瓷本身脆性比较大,按理论讲,在镶嵌上只能用传统的金镶玉手法把陶瓷包住,但笔者研究的则是怎么样在陶瓷上镶嵌一个宝石,而不紧紧只是金镶玉镶上金银。镶嵌宝石不是用现在市面上流行的粘贴宝石,而是借助一个媒介来镶宝石,考虑到种种因素及材料的性质,选择了银泥作为这一载体的最佳选材。由于在陶瓷成型时就应该把金银镶口做好,和陶瓷一起烧制成型,但是普通金银在1300度的高温下就会溶化,只能在陶瓷坯体成型时留出镶口。这样烧制出来的陶瓷如图所示的那样,然后在把银做好镶口放进预先留出的陶瓷镶口上。由于银的硬度比较高,要使陶瓷和银能紧密结合,只能使银能随意变形,才能把细小的孔穿过而且结合的又紧密,又不影响它的坚固度。因此银泥在这里就有了它的用武之地。

纯银粘土(Precious meta、简称PMC),到底是银?还是粘土?对于许多不曾接触过这项新材料的朋友而言,是常有疑惑。其实简单来说,纯银粘土其本质上还是银,只是当你打开包装开始用时,它摸起来的感觉如粘土一般,柔软又易塑形,所以称之为(纯银粘土),然而经过窑烧之后,以纯银粘土制作的成品,即恢复印象中银的模样。

6 陶瓷首饰的创新制作

下面的胸针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的地图。众所周知中国的外形是一只雄鸡,因此按照该理念,以鸡的外形代表中国整个大陆的形象设计胸针,但是该设计并没有完全按照中国的地形来设计,而是更加具体形象了。

开始设计时,并没有想要镶嵌珍珠,但是在后来发现这些鸡蛋正好用珍珠来代替,所以在制作的时候,就把原本坯体的鸡蛋去掉,留出镶嵌珍珠的位置,为镶嵌珍珠做好准备。这款首饰本想在下边把中国的台湾与海南也用珍珠表现出来,但是由于时间比较仓促,就没能制作出来,其实制作这样的款式是比较简单的。还有很遗憾的是,在挑选珍珠的时候不能挑选出自己心仪的大小,这也是因为自己平时注意不够,导致此款设计的最终实现与想象的有很大的差异。

在陶瓷上镶嵌珍珠,其实这要比镶嵌宝石容易得多,珍珠钻孔,然后用504胶水粘在银针上。最初想用银做底板,按照陶瓷预留出来的孔在银板上焊接银针,可是没有一个像作品大小的银片,如果银融化后,再在压片机上压出银片的话,那么银片很难压平整,就会有薄有厚,就不能完全吻合的镶嵌在陶瓷后面。所以我找到了现成的铜的薄片,直接划好眼孔的位置,然后钻孔,焊接。在焊接的时候由于铜片的面积大,散热快,焊了半天也没能焊接上一个银丝,后来,在导师的指导下,我把铜片镂空,把没有孔眼的部分去掉,然后把所有的银丝同时插在孔眼里,用焊药、硼砂同时焊接,很容易,银丝和铜结合得很好,而且也很轻,一举两得。

陶瓷首饰范文2

如今,首饰的形式已趋于多样化。自然休闲、个性化,古朴的风格渐渐受到大家青睐。陶瓷首饰已悄悄进入我们的视野,成为新宠。

陶瓷材料可以营造出多样的图案及色彩变化,独有的釉色使每件作品都有其个性。减少了人口矫悄。因为陶瓷,首饰不再是珠光宝气的代名词,它也可以充满温婉,冷感十足的质地又为夏门增添了清凉美丽。

陶瓷首饰冲破传统首饰的窠日,成为首饰领域中的一枝奇葩。陶瓷首饰有着自身的优点;其中,泥料的可塑性强,它个会辜负创作者的创作思维。材质丰富。生产方便,各人陶瓷产区都有陶瓷首饰的生产能力。黑陶、灰陶、红陶、白陶、紫砂,还有各种瓷,都可以做出效果各异的作品。其一,其釉色十分丰富,每个釉色都有它固定的配方,稍一改动配方中的成份,就会自各种不同的变化。其颜色的数量,犹如调色板上的色彩,是不计其数的。其二,就是火的魅力,各种不同的坏体,经过不同种烧法,其效果也是不一样的。煤气窑烧法、电窑烧法、乐烧、品烧、柴烧、苏打烧、坑烧、熏烧等,效果各异。陶瓷首饰经过窑炉烧制,再经过一天的等待降温出窑,也是经过一番历练吧!其四,陶瓷首饰成本,较其它贵金属、宝石成本低得多,对原料的要求也不严,烧成又不占窑位,其经济效益却较高。其五,陶瓷首饰被称为“绿色首饰”,它危害低,环保、节能,健康。陶瓷材料取材大自然的土石,原本就对人具有一种特殊的意义。其原料中所含有的微量元素,有益于人体健康。有研究证实,陶瓷对人体有改善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等保健作用。而金属材料长期与皮肤接触对人体有害。长时间佩戴的首饰,往往会发生变脏、变色的现象。这是由于首饰中某些金属元素的化学变化,引起其光学性质的变化。以金首饰为例,一些放射性元素如钻,钋,镭等,常常与金矿共生一处,在金矿开采,冶炼和首饰的制作过程中,由于提纯精度有限,少数放射性物质可能残留在首饰上,使金银首饰中存在放射性,通过使用,很容易使佩戴部位受到放射性损害,如在体内积蓄,达到一定剂量时,引起病变。而陶瓷首饰能够在常温下放射出对人体有益的红外线,它与人体自身发出的红外线的波长基本吻合,这样,当陶瓷首饰接近人体时,就能产生共振现象。陶瓷首饰是一种新兴的时尚健康首饰是毋庸质疑的。陶瓷材料有泥、釉、火的几种特质,它可以模仿很多材料。虽说陶瓷首饰的优点不胜枚举,可它也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弱点:比较易碎。但也有方法可以避免,泥料可以选用优质骨质瓷,它的机械强度比一般的瓷要高三倍,而且更加白润剔透、质感好,一般性坠落不会有任何损坏。另外,制作日常佩戴的饰品时,考虑成型的合理性,尽量避免出现过薄。过尖锐、过纤细的形式。首饰是人们用来佩戴的,是应该珍惜爱护的,其易碎的特点,恰显其珍贵。一件好的艺术品,就是要人们去呵护的,佩戴时要尽量避免碰撞。

陶瓷首饰的发展趋势

陶瓷首饰范文3

所谓“ATB回合”就是在回合战斗中加入了时间概念,即时间槽设定。此设定的融入可以实现回合战斗不读秒以及多次行动、同时行动的全新功能体验。加快战斗节奏,赋予回合制更多战斗策略的运用空间。“ATB回合”曾在次世代游戏《最终幻想》中广受玩家好评,回合网游采用该战斗玩法预示着次世代回合时代已经来临。

4月9日,搜狐畅游旗下冰动娱乐最新次世代回合《桃园》将开启一日限时体验活动。活动尚未开始,就已经吸引了数万的热切玩家关注。《桃园》是运用虚幻引擎3研发,拥有电影级华丽画面。同时推出的“ATB回合”玩法革新了近10年来回合网游传统的30秒玩法,战斗不读秒,战略节奏都有所提升。“ATB回合”曾在次世代游戏《最终幻想》中广受玩家好评,回合网游采用该战斗玩法预示着次世代回合时代已经来临。据悉,这款游戏将在4月底开启内测。

回合不读秒!一触即发!

《桃园》战斗采用回合制经典的“暗雷”模式,进入战斗后,基于“ATB回合”战斗系统,用户不必再像传统回合制那样等待读秒,直接实现开战。位于用户HP、MP下方的“时间槽”将决定玩家的行动。在一个队伍中,每位玩家根据自身角色属性的不同将实现不间断的攻击效果,让战斗更为刺激爽快!

实现多次行动,同时行动!!

“ATB回合”最早在主机游戏《最终幻想》中获得玩家广泛好评。因为它革新了传统回合制“打桩式”的玩法,可以在战斗中实现多个角色同时行动、多次行动,加快回合节奏。

《桃园》作为一款次世代回合网游,将次世代标志性玩法“ATB回合”在网游中实现,将带给玩家前所未有的新体验。由于“ATB回合”决定行动的要素是时间槽,所以玩家无需等待读秒、同时将打破“你一回合我一回合”的固定模式,回合双方都可以同时发动行动,交错战斗。因此,也就没有了单回合一动的设定,实现了回合多次行动的全新玩法!

“ATB回合”赋予的同时战斗,让玩家可以在《桃园》中实现方圆阵、犄角阵、鱼鳞阵等多种阵法,提升回合制战斗的策略性。

陶瓷首饰范文4

中国画对陶瓷绘画的影响自清代乾隆年代逐渐盛行,由于当时的粉彩完全成功,色彩极为丰富,彩绘及手法相当完备,便使装饰风格转变,突破了“单线平涂”这一古彩的限制,能作浓淡渲染的表现,给没骨写意画开辟了道路,于是国画技法逐步吸收到瓷饰上来,直至今天,仍然有很多的陶瓷爱好者将中国画当作画好瓷器的基本功之一来苦练,所以说景德镇陶瓷绘画风格和形成大部分吸取了中国画的营养,从而渗透和发展到陶瓷艺术上开花结果,

珠山八友之一的刘雨岑先生,他在粉彩花鸟画的基础上,为了使瓷器上能达到像国画在宣纸上作画晕染的艺术效果,他将清代画家恽南田、任颐的没骨画技法运用到陶瓷粉彩上,采用玻璃白直接在瓷面上作花,而在花上面加洋红点染,这就是当时名噪一时的“水点桃花”,此技法一直沿用至现在,景德镇青花大师王步先生运用中国水墨画的表现宋画青花。像国画一样“墨分五色”,他将青花料水也分五色,力求水墨韵味“着意研究清代画家山人,黄慎等人的笔墨殊途,以豪迈沉郁的气格,简朴雄浑的笔墨,为花鸟传神”。

在19s6年出版的《景德镇陶瓷艺术名人名录》中介绍的陶瓷美术家王隆大,他的陶瓷美术以古装人物为主,兼及花鸟、 山水,其作品给人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朴素自然的美感,用笔苍劲古拙,立意气势磅礴,能融绘画、金石、 诗书为一体。王隆文是一位多才多艺的陶瓷美术家,事业心极强,经常通宵达旦在家画国画,他的写意花鸟讲究“形神、笔意”艺术造诣较高,可见他在陶瓷美术上的创作成就,也得力于国画基础。

究竟如何从中国画吸取陶瓷绘画营养,经探索发现中国画的表现手法非常适合陶瓷绘画。

一、运用散点透视手法构图

中国画的散点透视在画面上不要求只有一个固定点和一条明确的视干线,正是由于中国画这种移动的散点透视,运用到各种造型的陶瓷器皿上,作者才可以在不同造型、不同体积的花瓶、瓷缸、餐具等瓷面上,从不同的角度和视点进行正面描绘。

二、“汁白当墨”的艺术法则

中国画不画背景,画山水不画天空,强调虚实关系和“汁白当墨”,这一艺术法则,基本上也适合陶瓷装饰所强调的质地美,特别是“青花”瓷还必须留白,使蓝色的青料与白色的釉面互衬托,以达到相映生辉的独特艺术效果。

三、写意、传神

中国画艺术是写意、传神,强调“似与不似之间”神在形似之外,形在神气之中。像“山人”的写意画廖廖数笔,出神入化。如画人,一个圆圈是头,一撇是发,两点是眼,重笔撇成倒转入字,是舞动的双手,再随着两条下窄上宽的长线,便是身躯和脚,这便是《婴戏图》画中活泼多姿的孩童的全部用笔,凡是中国画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特点都可以在陶瓷绘画上找到。

四、饱满均衡的构图

中国画的构图饱满均衡,一般运用散点透视的表现手法,采用平面布局,强调主宾方,虚实呼应,开合,汁白当墨等构图的法则,这非常适合陶瓷绘画的造型手段。

五、重线条画结构

中国画强调线条的作用,在线描技法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历代有吴道子的“吴带当风”,李白麟的“人物十八描”等,这都是陶瓷绘画上所运用和借鉴的线描技法,无论是古彩、粉彩、新彩还是画青花都离不开线条的运用,这一点对陶瓷绘画至关重要,例如“古彩”一般以中锋为主,线条刚劲有力,是古彩技法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造型手段。

六、装饰性的色彩

至于色彩,陶瓷绘画与中国画的颜色都具有强烈的装饰性,对某些色彩是加以夸张和想象变化来运用的,具有单纯、明快,富丽堂皇装饰性的艺术效果,比如在画陶瓷时,国画中房屋顶的色彩可以用赭石,但在画陶瓷中,可用烧成后的色彩类于国画中填房顶色彩的紫金釉,在国画中树叶可以点红、绿、本色。在陶瓷绘制中也可以在树叶上点红料、绿料及本色。

七、诗、书、画、印、笔(中国画的独特形式)

可以说只有中国画方有题字、盖印的做法,不仅文入画可以显示其诗、书、画三大绝之长,题字和诗句可以提高补充观者对作品的欣赏和理解,也丰富丁构图的变化,起到了互相衬映,互为显彰,点缀与平衡构图的多方面作用。

陶瓷首饰范文5

(阜阳师范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安徽 阜阳 236041)

摘 要:通过近几年的努力,界首彩陶与寿州窑陶瓷在传承与保护中都取得了一定成效.在现行措施中有较多相似之处,但由于其主要传承人的学识、地位等背景的不同,也给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带来较大影响,导致其现状的差异.如相比于界首彩陶,寿州窑陶瓷的传承人受教育程度高,社会地位较高,因此在陶瓷的创新设计上有重大突破.不同的思想使他易于接受新的观念与合理的建议.另因其采用的原料来源地、各地政府职能部门的决策的差异、侧重点的不同、创新思路等的不同都会给两种非遗的保护工作带来差异.但就其现有的保护措施与实施效果来看,创新思路是传承创新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 :界首彩陶;寿州窑;生产性保护;对比

中图分类号:TB48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2-0080-03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13BG074);阜阳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媒体与设计研究中心课题(2014MTYSJ04);高等学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重点项目(2013SQRWO41ZD)

非遗文化的保护和抢救需要合作与交流,各地不可能独善其身,应打破地域的限制和行政壁垒.通过同行之间的对比,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从对方的身上发现自身的问题,从而达到相互学习、借鉴的目的.在对界首彩陶和寿州窑陶瓷的对比研究过程中,我们找到了弊端,也得出了差异,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是最终目的.

1 界首彩陶与寿州窑陶瓷传承现状与艺术特征对比

1.1 相似的地域表征

淮河在我国东南部南北分界的地理区位,大自然赋予了淮河文化鲜明的地域特色.北方的刚烈、雄浑、苍劲,南方的宁静、轻柔、婉约.经过融合与兼容,形成了淮河文化独特的风格特征.界首彩陶与寿州窑陶瓷同属淮河流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具有相同的地域背景和人文环境.长江与黄河的千年融合赋予了淮河文化兼容并包的特性,也赋予了它们古朴大方、浑厚典雅的艺术特色.

1.2 不同的本质属性

界首彩陶与寿州窑陶瓷在起源初期都属于陶器的范畴,与瓷器有着显著的区别,如原料、质地、烧成温度等.近年来皆采用先进技术使原料配方有所改变,从而达到提高窑炉温度,使之烧成温度可以达到中温瓷甚至高温瓷的温度,以提升产品质量.粗犷且不缺乏精细是界首彩陶与寿州窑陶瓷作为北方陶瓷的共同特征,却与南方陶瓷的细腻有着明显的不同,如温润如玉的景德镇青瓷、雅致的青花等.原料、制作工艺、地域的区别造就了它们不一样的审美特性.

1.3 生产现状对比

1.3.1 界首彩陶

界首彩陶始于隋唐,盛于明清,并流传至今.以质朴典雅的艺术特色名扬海内外.但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与思维观念也有了改变.工业产品逐渐取代了各种手工艺品,界首彩陶的生产人员大量减少,主要传承人为卢山义的子女与老艺人王京胜.界首工艺陶瓷厂因未能及时调整产品结构与市场定位,出现了产品积压,资金周转等问题.政府曾提出招商引资,却被一些业内人士以保护传统的名义抵制,而未取得预期成效.另外以老艺人王京胜为代表的家族作坊目前已注册公司但职工仍以家族成员为主.其它家庭式小作坊均未形成规模.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新型手工艺品出现,界首彩陶面临巨大的挑战,在其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传承人方面.彩陶的传承主要以家庭传承和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老艺人们有精湛的技术但是缺乏科学的做陶知识,传授的是老一辈一直流传的技术和方法,使彩陶难以创新.另外,辛苦的制陶劳动与不成正比的报酬使大多数年轻人选择放弃老祖宗的手艺,外出另谋生路.随着老艺人的逐渐老去,体力与精力的不支亟需新的接班人出现时却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局面.这将是传承面临的最大的困难.因此传承人选择范围的扩大与学校教育的结合至关重要.从历时性来看,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要靠世代相传保留下来,一旦停止了传承,也就意味着消亡.

受现代工业化的冲击.陶制品因材质本身的缺陷使用笨重且容易摔碎,有很多的局限性.无法与塑料等其他新材质相比,界首彩陶也是如此.由于生产设备低下,制作周期长,人工耗费高等特点不能进行大规模生产.所以无法在数量上取胜,更不能打价格战.另外,现阶段彩陶表面的釉面因为温度等原因只能维持四五十年,质量偏低.呆板的产业结构使产业受设备、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的限制,无力在市场上占一席之地.

1.3.2 寿州窑陶瓷

寿州窑曾以“寿州瓷黄”闻名于世.它创烧于南朝陈,停烧于唐末,前后历时350年.在唐代南青北白的影响下,寿州窑由于种种原因突然间销声匿迹,烧制手艺也随之失传.如今在其传承人的努力下,终于找回失传多年的技艺并发扬光大.为寿州窑的恢复烧制做出重大贡献的传承人有两个,一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沈德亮先生.年过六旬的沈师傅沈氏第五代传人,祖上曾在上窑镇创办过“沟东窑”沈氏瓷器作坊.目前沈师傅主要从事寿州窑手工技艺的发掘和传承;另一位传承人是寿州窑陶瓷研究所所长崔怀伦先生,他成立了寿州窑陶瓷研究所,主要从事寿州窑制陶技艺的挖掘、研究、传承.着重对寿州窑的黄釉瓷进行开发利用.研究所多年来硕果累累,产品在国内外重大展会上屡获大奖.目前,寿州窑研究所有科研人员七名,分工明确细致.所内现有硕士窑两座,圆形倒烟窑三座,推板窑两座,可烧制各种类型大小不同的陶艺产品,目前是寿州窑主要的生产基地.

2 界首彩陶与寿州窑陶瓷保护方式的对比

通过近几年的努力,两种非遗文化在传承与保护中都取得了一定成效.在现行措施中有较多相似之处,但由于其主要传承人的学识、地位等背景的不同,也给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带来较大影响,导致其现状的差异.如相比于界首彩陶,寿州窑陶瓷的传承人受教育程度高,社会地位较高,因此在陶瓷的创新设计上有重大突破.不同的思想使他易于接受新的观念与合理的建议.另因其采用的原料来源地、各地政府职能部门的决策的差异、侧重点的不同、创新思路等的不同都会给两种非遗的保护工作带来差异.但就其现有的保护措施与实施效果来看,创新思路是传承创新的首要任务.

2.1 宣传方式

界首彩陶:博物馆一直是向公众展示的一个良好平台.界首彩陶的精品展示厅汇集了各个时期的彩陶精品.举办展览并参加皖西北投资贸易洽谈会、深圳文博会等各地展览,展示彩陶精品与彩陶的制作技艺,让公众近距离的接触彩陶、了解彩陶.另外还建立了“界首彩陶网站”,制作专题纪录片.通过这一网络信息化平台,开展图文展示、对外宣传及学术信息、产销信息的交流,为界首彩陶走出国门,与世界接轨,提供更便利、快捷的途径.

寿州窑陶瓷:博物馆虽为传统的一种展示方式,而淮南市博物馆却在传统的基础上有了创新.为还原寿州窑的烧造历史,系统展示其独特的工艺成就和研究成果,分中国陶瓷发展简况、寿州窑烧造历史和成就、寿州窑生产流程和关注互动四个单元,全面展示了淮南地区隋唐寿州窑的烧造历史、工艺成就和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并在展厅的设计上采用黄色等明快色彩做基调,使观众一进展厅就能感受到寿州窑的特色.为烘托气氛,还采用了丰富多样的展具辅助.有照片文字展板、陆羽人物蜡像和品茶场景,滚动播出的专题片大型液晶电视,多媒体触摸屏,幻灯机等.为加深观众对寿州窑陶瓷文物形制的了解,提高观众的参与热情和兴趣,复原了寿州窑的生产场景,还特设观众互动区,复制了多种寿州窑主要器物并把它分成带磁性的碎块,让观众在观看寿州窑生产过程时可动手拼复寿州窑器物.这一环节引起观众的极大兴趣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寿州窑陶瓷专题陈列的人性化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宣传力度和公众的认知度.

2.2 传承人的保护与选择

界首彩陶:界首政府对非遗传承做了很多努力,制定了很多政策,但有些政策却因种种原因迟迟没能够实施.这给老艺人的创作带来很多困难.也降低了年轻人学习的积极性,如已制定的医保制度等.传承人的现状及素养是顺利传承的基础.目前界首彩陶在传承上没有完全打破老规矩,对于继承人的选定,应实施打破家族传承,以“师带徒”的形式,尽快培养可用之才.

寿州窑陶瓷:寿州窑陶瓷的传承在民间而并非家族传承,主要采用师徒学艺的方式传授.与界首彩陶相比,这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人才,扩大了传承力度.从崔怀伦先生的创业故事可以得知,传承人的选择很关键,层次与学识也很关键.有人认为年轻人不愿意从事陶瓷的制作是因为不愿意跟泥巴打交道.但对比同行现状就可得知,关键不在于泥巴,而在于这些泥巴所诞生的是什么层次、什么品位的东西,能不能吸引从而留住他们.

2.3 与高校等机构的合作

界首彩陶:目前界首彩陶与各地高校的合作已经开始实施,如各地艺术专业的教师利用假期在界首陶瓷厂进行创作,周边高校的学生定期参观彩陶制作基地,并现场观摩彩陶制作流程.界首彩陶还与高校合作产学研项目,有利于非遗产业化的实施.并请老艺人定期请来校举办讲座、现场示范拉坯制作等.学生兴趣浓厚,可以更加直观、深入的了解非遗知识,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宣传力度.

寿州窑陶瓷:寿州窑陶瓷积极与大中小学联系,定期组织学生前往博物馆参观,鼓励他们从小了解家乡的非遗文化;与地方企业合作,设计生产各种新颖产品,得到市场的认可.如淮南市文景天宝艺术品有限责任公司,也是以生产寿州窑陶瓷为主.企业的参与加快了寿州窑陶瓷的产业化进程,也拓宽了寿州窑陶瓷的销售渠道.但就目前总的局面来看,在学校教育中,非遗宣传的力度还不够,应该在各院校尤其是高等院校设置相关的专业课程,并可设置全校的选修课,以便搜罗更多的对此感兴趣的青年人士.相关部门也可考虑把当地的非遗知识列入教科书中,使他们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一部分载入史册.

2.4 销售模式及渠道

界首彩陶虽也通过展销、拍卖等形式进行销售,但更多的还是以公务礼仪性等用品形式走向市场,这种形式的作品销售受政策影响较大,同时也很难以商品形式走向普通民众,因此给彩陶制作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带来阻碍,也限制了彩陶制作队伍的扩大;与界首彩陶相比,寿州窑陶瓷的销售渠道相对比较完善,实施了制作销售一体化模式.寿州窑陶瓷研究所下设“淮南市寿州窑陶艺厂”,直接进行工艺品的制作,并在国际商贸城、义乌设有寿州窑陶瓷产品对外销售窗口,很好的解决了产品的销售问题.另外,寿州窑也通过网络宣传、专题报道等方式增加公众知名度,并参加展销会及比赛以扩大影响,促进销售.

2.5 创新方面

界首彩陶:近几年,界首彩陶在釉色上有了一定创新,也沿袭韩美林先生的作品风格创作出一些新颖的异型作品.但总体来讲,思路没有拓宽,没有与应用很好的结合,新的作品出现不能以界首彩陶的名义很好的进入市场流通,所以没有解决根本问题.建议通过举行彩陶创意比赛等形式汇集学院派的新思路,切实的立足现代生活的需要,进行产品档次、多元功能、产品衍生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为彩陶的设计开拓新路径.

寿州窑陶瓷:寿州窑陶瓷的恢复生产,不仅仅是找回了原有烧制的老技术、老工艺、老方法,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创新.如寿州窑陶瓷研究所的部分作品,造型新颖,即保留了寿州窑独特的风格魅力,又与使用相结合,与现代人的需求与审美相结合,还在功能上有所突破,如获奖作品《会唱歌的龙凤壶》等.因此寿州窑的恢复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研究打入国内外市场的现代产品是寿州窑生产的宗旨和目标.

2.6 界首彩陶与寿州窑陶瓷在地方产业中的应用

界首彩陶:界首彩陶作为馈赠的佳品,传统造型的产品更具地方特色,因此可以作为地方各部门的礼品用瓷,但单一的礼品瓷使销路过于狭窄.实施地方文化与产业相结合的方式,才能拓宽销售渠道,有效的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如地方旅游产品的开发.可借助政府部门已经批准的“界首彩陶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区”和“中国界首彩陶村”等项目的实施推动旅游产品的开发,为彩陶的开辟销售新路径.

寿州窑陶瓷:寿州窑陶瓷借助企业,在宣传和创新上都有较大成效.淮南市文景天宝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就是采用寿州窑传承人沈德亮的寿州窑制坯技艺,大批带徒、批量烧制.在“2011年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暨中国旅游商品大赛”上,他们的寿州窑研发产品“仿青铜器文具”、“凤鸣壶”、“龙尊”等大获好评,市场前景十分好.该公司艺术总监朱志杭说:传承手工技艺,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我们正在学习用市场的眼光看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死本本,只有激发其活力,才能让其焕发出青春.如金种子集团的醉三秋,有龙窖和凤窖系列.龙凤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因此其包装选用传统的陶瓷材质体现.可在此基础上与地方特色文化相结合,把龙凤的元素体现在酒瓶的造型设计中,再选用界首彩陶或寿州窑陶瓷的材质与特色来体现.借助产品的销售传播非遗文化,以非遗文化提升产品的档次,实现双赢.包装的品位可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如贵州茅台等知名企业都曾为酒瓶包装招募过全国的优秀设计.因此可以扩大招商与宣传,争取与各地企业实现合作关系,打造文化与生产企业相结合的产业链,把淮河流域的非遗文化推向世界.

3 结束语

非遗文化的保护热潮让淮河流域的人们对家乡的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界首彩陶和寿州窑陶瓷研究的对比,我们发现,差异是存在的,差距也是存在的.找出问题解决问题是共同发展的目的.这种方法不仅仅用于区域内,还可以对南方各大瓷器的保护措施进行学习,提高淮河流域的非遗文化发展,尽快实现全面彻底的产业化道路,为地方经济服务.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任重道远,我们正努力让优秀的传统艺术走出博物馆,走进千家万户,走进国人的心里.

参考文献:

(1)界首县志[M].安徽:黄山书社,1996.

(2)康保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3)孙建君.中国民间美术教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4)赵冰.四艺纹刻画彩釉陶盆与界首彩陶烧制技艺的历史渊源[J].收藏家,2008(01).

(5)高峰.界首戏曲人物纹饰彩陶的成因及其艺术特征[J].装饰,2012(01).

(6)高峰.界首彩陶艺术及其文化生态情景下的保护[J].民族艺术研究,2010(03).

(7)陈华文.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几个问题[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0(9).

(8)李荣启.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途径[J].文化学刊,2012(9).

(9)陶治强.简论隋唐时期寿州窑的发展[J].文物春秋,2011(01).

(10)姚为俊.寿州窑陶瓷工艺的分析与解读[J].巢湖学院学报,2013(04).

陶瓷首饰范文6

关键词:陶瓷粉彩装饰方法存在不足发展方向

在陶瓷粉彩发展过程中,对于装饰手段与方法而言提出很多的挑战,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对于装饰的概念也同时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对于创新的观点融入时期发展的核心部分。在陶瓷粉彩原有的创意与理念中,对于造型与绘画两方面的要求并不是十分重视,而对整体艺术效果的要求却十分严格,对于当今时代的发展陶瓷粉彩自身的装饰效果已经成为了影响发展前景的重要因素,是决定陶瓷粉彩发展方向的关键所在。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对当代陶瓷粉彩装饰手段以及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是导致陶瓷粉彩传承与发展过程中不断取得创新与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

艺术形式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离不开创新,其创新手段以及方法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需要被更为广泛的人群所意识到,然而陶瓷粉彩装饰手段是其艺术表现的主要体现形式之一,将其装饰手段进行不断更新是推动陶瓷粉彩发展的重中之重。

装饰理念的落后是导致陶瓷粉彩装饰效果较为单一,后期发展速度受到严重影响的关键因素,理念的落后直接导致实施过程不够重视,从而发展思路也会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在传统陶瓷粉彩装饰理念中对于新时代的文化元素融合过程并没有得到深刻的认识,同时对于色彩以及造型上的观念较为模糊,导致传统的陶瓷粉彩艺术自身的艺术价值不能够得到很好的体现,特别是当今时展的大环境中传统文化对于当代人群而言并不能够完全接受,所以传统的陶瓷粉彩装饰理念就制约了陶瓷粉彩的发展脚步以及发展方向。

陶瓷粉彩得到不断发展的过程首先应该在造型上进行积极的改革与拓展,进而也是陶瓷粉彩装饰手段得到不断进步的具体表现,而传统陶瓷粉彩的装饰手法中对于造型的要求并不高,往往仅是以较为常见的盘、碗等实用主义为主要造型。这些造型特点过于单一,使得艺术气息不够浓郁并不能够被更多的人所接受,从而装饰效果也并不能够得到更多人的满意。在传统的陶瓷粉彩装饰造型上看不仅仅是单纯地存在装饰造型较为单一的现象,另外还存在装饰效果应用范围较为狭窄这一主要弊端,往往陶瓷粉彩装饰效果只是体现出使用价值,并没有从观赏性价值出发,使得造型效果过于简单不能成为一种艺术修饰品,这也是当今陶瓷粉彩装饰手段以及方法存在的另一不足。

在传统的陶瓷粉彩制作过程中,对于装饰方法与手段方面显得较为老套,通常仅以单一的绘画以及精湛的二次煅烧过程为主,在这样的条件之下陶瓷粉彩装饰并不能够突出社会主题,陶瓷粉彩制作装饰缺乏创新点并不能够达到吸引眼球的作用。而对于传统的陶瓷粉彩装饰手段而言根据其造型特点并没有达到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往往装饰效果通常千人一面,并没有更好的特点展现给人们,陶瓷粉彩装饰手段和方法需要得到不断的创新才能够达到不断发展的效果,只有让艺术效果不断得到肯定才能够被更多人接受并且喜欢,这是时展为陶瓷粉彩装饰过程提出的具体要求,这一点也是陶瓷粉彩装饰方法以及手段存在的主要不足之一。

在陶瓷粉彩装饰方法以及装饰手段的革新过程中,首先应该对其装饰理念进行不断的研究与挖掘,深刻认识到当今时代的发展过程中怎样的装饰风格以及装饰方法能够顺应其时代的发展,将艺术的魅力以及品味能够得到不断的提升过程,这是陶瓷粉彩装饰手段以及方法得到创新的关键前提。在进行陶瓷粉彩装饰手段的研究过程中首先应对市场需求进行进一步的了解和掌握,通过对陶瓷粉彩自身的造型以及样式进行不断的拓宽,使得从实用主义逐渐向欣赏主义进行转变,这样的装饰方法理念才能够满足更多人的需求,也是其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陶瓷粉彩艺术价值的体现并不是将传统的艺术得到更好地传承就能够对其发展起到全部的作用,而往往发展需要顺应时代背景以及时代文化,这样才能够满足陶瓷粉彩传承以及发展的要求。在时展过程中对于陶瓷粉彩装饰方法与手段提出了很多的新要求,对于其色彩以及艺术价值和时代元素的融入都提出了更高的挑战,这是社会发展对陶瓷粉彩的新需要,在进行装饰过程中结合时代文化特点进行色彩的合理搭配,同时对于时尚元素与传统文化的融入应得到进一步的重视,这是当代陶瓷粉彩装饰方法创新的关键之一。

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时代文化背景,对于陶瓷粉彩艺术而言装饰手段以及装饰方法依然要遵循这一规律,在思想以及理念上得到更新,对于社会发展方向进行准确的研究与判断,这是陶瓷粉彩装饰方法以及手段创新的核心所在。通过本文研究其观点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希望能够得到广大学者们的积极意见与建议。

【参考文献】

[1]赵中良;青花瓷装饰的艺术美[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8年04期

[2]刘寒雪;中国古代陶瓷荷花纹装饰特征演变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09年

[3]吴兴安;浅谈粉彩装饰的审美内涵[J];陶瓷研究;2009年04期

上一篇爱情没有对错

下一篇人身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