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问题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环境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问题范文1

论文摘要:我国现有水库约8.6万座。这些水库的修建给防洪、灌溉、供水、供电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与此同时,由于片面追求水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水库的修建也给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文章通过对水库建设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该的解决策略。

修建水库作为抗洪防灾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手段,一直是国民基础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我国水资源分布时间、空间显著的不均匀性,水库的建设开发在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一直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近年来,我国水电开发迅速发展,在带来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不科学的水库建设潜在的负面影响也逐步显露出来,如:河流枯竭、泥沙淤积、生态恶化、物种减少等。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日益提高,水库对生态的影响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通过分析水库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能更好地协调处理好水库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建设生态健康水库,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水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修建水库对河流形态的影响

河流自身的健康也是需要用水来维护的,否则就不成其河流,一定的“河道内用水”才能保持河槽的相对稳定。水库拦蓄影响河道行水,以至不能满足河槽相对稳定的最低要求,并且坝库下泄的河水剥蚀下游河床与河岸,使靠近坝址下游的河道偏移、河床涮深、异常的淤积物聚集等会造成下游河道萎缩,降低其行洪能力。同时大坝蓄水对河流流量的调节,使河道流量的流动模式发生变化。筑坝使沿水流方向的河流非连续化,水面线由天然的连续状态变成为阶梯状,使河流片段化。河流片段化的形成或加剧,使流动的河流变成了相对静止的人工湖泊,流速、水深、水温结构及水流边界条件等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二)水库建设对河流水文特性的影响

水库拦断江河后,对天然河流的水文情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种水文变化主要表现在河流流量、河流水位、地下水水位变化等。影响最大的是多年调节型水库,影响相对较小的是日调节型水库。水库水位的变化与天然江河大不相同,这取决于不同类型的调节方式,以防洪为主要目的的水库,其水位的变化在季节上与天然河流是相反的,水位变幅较大,汛期水库处于低水位运行;在汛末蓄水,水库处于高水位运行。与天然情况相比,增加了江河枯水期流量,减少了丰水期流量,尤其对洪峰流量有明显的削减作用,提高了下游防洪标准。同时,还可以提高下游工业生产和农业灌溉的用水保证率,增加水电站的保证出力。由于流域内的地表水与地下水有着密切的水力联系,河流水文条件的改变也会影响到地下水的水位、水质等。坝址上游水库蓄水使其周围地下水水位抬高,从而扩大了水库浸没范围,导致土地的盐碱化和沼泽化。同时,拦河筑坝也减少了坝库下游地区地下水的补给来源,致使地下水水位下降,大片原有地下水自流灌区失去自流条件,从而降低了下游地区的水资源利用率,对灌溉造成不利影响。

(三)水库建设对水质的影响

拦河筑坝改变了河流的水动力特性,河流因建坝而经历的化学、物理和生物变化会极大地改变原有水质状况,主要表现为水库水体盐度增高、水库水温分层、库中藻类繁殖加剧等。

1.盐度的变化。大坝拦水以后会形成面积广阔的水库,与天然河道相比,大大增加了曝晒于太阳下的水面面积。在干旱地区炎热气候条件下,库水的大量蒸发会导致水体盐度的上升。此外,坝址上游土地盐渍化会影响地下水的盐度,通过地下水与河流的水力交换,又会影响河流水体的盐度。

2.温度的变化。通常,从水库深处泄出的水,夏天比河水水温低,冬天比河水水温高;而从水库顶部附近出口放出的水,全年都比河水水温高。

3.藻类的变化。大坝在截留沉积物的同时也截留了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使得水库水体更易发生富营养化现象。在气温较高时,藻类可能会在营养丰富的水库中过度繁殖,使水体散发出难闻的气味。

二、解决当前水库环境问题的对策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水库流域环境整治规划,树立水库环境整治典范

中国大陆水库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对区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水环境治理的投入往往十分庞大,如太湖和滇池的治理已经投入数十亿元,但效果并不显著。日本琵琶湖的治理从1972年到1992年间,总投入高达152,485,000万日元;巴西圣保罗附近铁特河的环境恢复,10年间花费了40亿美元。由于水库水资源和水环境在中国可持续发展中占据重要的战略地位,现阶段从流域整体出发,同时将水库环境整治工作纳入地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心,树立若干区域性水库环境整治的典范,建立不同区域不同类型水库环境整治的模式,带动整个水库环境治理工作健康发展。

(二)重视科学研究,探索水库环境的技术难题

中国水库众多、分布广泛,水库环境问题具有多样性和区域差异性等特点,也存在不同于湖泊的自然属性,并深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在现阶段,要加强对水库环境问题的科学研究,开展对不同类型水库环境的综合研究,对水库环境在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协同驱动下的变化过程和机制、水库污染物类型和来源、环境沉积学和沉积物环境质量基准等方面的科学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面对日益增加的环境治理的需要,要加强水库环境工程治理技术的研究,建立系统科学的水库环境整治技术方案,强化方案的效益-成本分析,用最经济的投入获取最佳的环境治理效果。(三)加强水库流域的综合管理政策、法律和制度体系的建设

水库流域环境整治规划和水库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依赖于实施水库流域的综合管理,应建立行之有效的政策、法律和制度体系,从制度上保障水库环境的根本改善。水库管理部门应负责建立协调水库流域地方政府、企业、研究机构和公众参与的信息沟通渠道,及时发现水库环境隐患和环境污染的累积效应,采取必要措施,积极地改善水库环境。

(四)实施水库环境宣传和科技服务战略

中国水库多分布在偏远山区或远离城镇,公众环境意识薄弱,因而加强水库环境的宣传教育工作显得尤其主要。地方政府和环境管理部门要让水库流域居民认识水库环境的重要性,并自觉地参与维护水库环境的行动,认真履行水库环境相关规划。管理部门要负责对水库及周边经济活动给予必要的科技支撑,让渔民了解正确的止富营养化的技术方法,科学地进行水产养殖;让农民了解水土流失的危害,有意识地采取措施减缓农业面源污染。同时,鉴于多数水库存在渔业养殖的事实,加强对养殖户的科学技术服务,科学地减少饵料投入,也可以减少水库营养盐的输入,有利于水库水环境改善。

三、结语

水库在发挥调蓄区域水资源、降低洪涝灾害、获得清洁能源等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对河流系统水文情势、形态、地貌、水质以及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利影响。在当前形势下,我国需要对水库的生态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并把生态与民生理念纳入到法制规范中去,同时研究建立一套生态环境经济评价体系,把生态环境经济评价引入到项目评价体系中。对未来水库建设,要把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统筹考虑,保证水库开发建设既能满足人类的社会需要,又起到了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平衡作用。

参考文献

[1]高盈孟,周建.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促进水电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C].联合国水电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文集,2004.

[2]周建平,彭程,陈观福.中国水电规划设计与环境保护[C].联合国水电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文集,2004.

[3]徐泽平.水电工程设计施工中的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C].联合国水电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文集,2004.

生态环境问题范文2

1邛海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1.1入湖河流水质较差,区域水质恶化根据凉山州环境监测站2012年对邛海四个监测点位的监测结果(表1),纳入评价的22项监测指标除CODMn、总氮、总磷、硫化物为Ⅱ类外,其余指标均达到Ⅰ类标准,总体符合国家规定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水域标准。其中青龙寺、二水厂取水口水质略好于邛海公园、邛海宾馆两个监测点位的水质,邛海宾馆处水质相对最差。由邛海历史监测数据,邛海西北岸的出海口处(海河口)由于距离市区较近,周边居民点、单位较多,湿地退化和水质污染相对严重,其水质整体维持在Ⅲ类,部分时段部分指标甚至达到Ⅳ类,已属中度污染水体,为邛海水质最差区域。官坝河、鹅掌河和小青河为邛海三条主要入湖河流,其中官坝河为邛海流域内最大的水源支流,每年的流入量超过总量的50%,其水质对邛海湖影响较大。从2012年监测数据看(表2),官坝河总氮、总磷含量较高,为Ⅲ至Ⅳ类。而西北岸一些小支流由于距离市区较近、居民点较多,现状污染较重,如土城河、干沟河、缺缺河等小支沟冬季枯水期入湖断面水质较差,对邛海水质影响较大。凉山州环境监测站2012年3月对土城河、壕沟河、干沟河等三条小支流的监测结果显示(表2),其DO、CODcr、BOD5、氨氮、TP、高锰酸盐指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等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超标,部分指标劣于地表水环境质量V类标准。综上,邛海水质呈现出整体较好、局部污染较重的趋势,总体水质为Ⅱ类,部分区域和时段总磷、总氮为Ⅲ类;部分入湖河流部分指标劣于V类。区域水质恶化导致部分区域呈现富营养化趋势,严重威胁水环境安全,威胁饮用水安全。邛海现状水质类别大概划分如图1。

1.2湿地萎缩,湖面积减少,生物多样性破坏上世纪6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因围海造田、围海造塘、填海造房和水土流失,邛海面积逐年减少。由历年测绘数据看到(表3),邛海面积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经历了逐渐减小的变化,最小的2002年仅26.76km2。近2/3的湖滨湿地遭到严重破坏,其中东北岸、北岸和西岸比较突出。湿地萎缩、湖体淤积、水质污染等原因导致湖州草滩生态系统和浅水带生态系统面积大幅度缩减,挺水植物群落大面积消亡,湿地生物多样性锐减,多种外来物种如紫茎泽兰、凤眼莲、空心莲子草等入侵且生长势强,在局部地区成为群落的优势种,甚至形成单优群落,成为邛海湖州草滩生态系统和浅水带生态系统保护和重建的严重威胁。邛海生态系统自我调控能力削弱,稳定性和有序性降低,对流域生态环境安全产生严重威胁。近年来通过实施“三退三还”、湿地恢复与建设等措施,水面面积逐步增加,生态系统正在逐步恢复中。

1.3面源污染突出,污染负荷大邛海流域以农业人口为主,农田面源和散户畜禽污染大,再加上湖周自迁人口控制难度大及旅游业的迅速发展,面源污染入湖占流域总负荷的比例COD76.1%,氨氮86.72%,总氮63.99%,总磷67.65%,成为流域污染主要来源(见图2),面源污染控制成为关乎邛海水质安全、饮用水安全的重要控制因素。

1.4流域水土流失严重,泥沙淤积突出邛海流域各子流域中,水土流失面积和流失量主要分布在官坝河和鹅掌河流域。两流域面积占邛海流域总面积的63%,水土流失面积占流域水土流失面积的71%,其中,官坝河流域面积占邛海流域的45%,水土流失面积占52%;官坝河流域和鹅掌河流域年水土流失量分别占整个邛海流域土壤侵蚀量的53.8%和23.08%。中度以上侵蚀面积也主要分布在官坝河流域和鹅掌河流域,分别占到了41%和28%。青河小流域平均土壤侵蚀模数达4713t/km2•a,为流域最高,其次为鹅掌河流域、官坝河流域和龙沟河小流域[5]。水土流失导致邛海湖容减少、湿地锐减,同时还将大量污染物带入湖区,造成水质污染,对流域的粮食安全、防洪安全、生态安全以及人居环境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是流域主要生态灾害。邛海最大水深由上世纪50年代的34米,淤积成2003年的18m,库容由3.2亿m3变成2.93亿m3。

1.5城市和旅游快速发展,保护压力持续加大邛海位于西昌市城东南约3km,属城市近郊湖泊。随着西昌城市发展,邛海呈现逐渐由城郊湖泊向城市湖泊转变的趋势;西昌旅游业发展迅猛,湖周旅游设施建设需求增加,加重了邛海湖盆区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压力,是流域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外部因素。

2邛海生态环境保护思路

邛海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应以维护高原淡水湖泊水生态健康为目标,以饮用水源水质安全保障和生态保育为核心,以污染防治与生态恢复并举为基本原则,以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人口布局和生态环境建设为主要调控手段,实施两大策略:策略一:优化湖泊生态结构,构造完备的生态梯度,实施分区生态保护和恢复。策略二:完善湖泊生态功能,正确处理城市、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3邛海生态环境保护区划

本文根据邛海生态服务功能、区域功能、地形地貌及各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的不同需求,将邛海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划分为水源生态涵养区,污染控制及净化区、湖滨生态保育区、饮用水源保护区、湖体保护区五大区域(图3)。

3.1水源生态涵养区邛海流域海拔1800m以上区域及邛海西岸泸山涵养林带为水源生态涵养区,该区域为邛海流域的半山区、山区,面积约175.14km2,是湖泊清水产生的源头,流域水土流失问题多在该区域产生。水源生态涵养区的主要环境功能是水源涵养,该区域应提高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的功能,开展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构筑保护邛海水体的第一道防线。

3.2污染控制及净化区水源涵养区产生的清水经地表径流流经农业发展区、人口密集区,清水被应用产生污染。该区域主要由农田区、村落、旅游区域组成,人类密度大、活动频繁,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及干扰较大,是流域内面源污染产生的重要区域。

3.3湖滨生态保育区邛海周边正常蓄水位线(海拔1510.3m)以上陆域至最低蓄水位(海拔1509.30m)水深2m以内的水域之间约500m范围为邛海湖滨生态保育区,面积约为14km2。该区域湖滨带湿地的拦截净化功能被破坏,流域的各种面源污染失去最后一道拦截防线,直接进入邛海,是邛海水质污染的重要原因。

3.4饮用水源保护区邛海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水域和陆域)范围形成饮用水源保护区,该区域根据保护要求实施水源地保护措施,一级保护区以卫生防护为主,防护污染源对取水口的直接冲击。

3.5湖体保护区湖体保护区为邛海水面区域,目前正常蓄水位1510.3m下湖泊面积。该区域是流域水环境保护的目标和核心区域,应严格禁止网箱养鱼,限制无序旅游船只进入;通过污染水源涵养区和污染控制净化区等区域的环保措施,减少污染物入湖,使水质稳定达到Ⅱ类,饮用水源地水质100%达标。

4邛海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针对水源生态涵养区,污染控制及净化区、湖滨生态保育区、饮用水源保护区、湖体保护区五大区域环境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生态环境保护方案和调控方案,从调控、监管措施和工程建设两方面出发,统筹兼顾,实施“分级、分区、分类、分期”的分区保护控制措施,实现流域经济及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推动邛海流域生态环境保护。

4.1调整产业结构,改变邛海人“以湖为生”的产业格局邛海流域农村面源污染对邛海污染贡献最大;同时以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已成为流域的支柱产业,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因此应从邛海生态环境保护出发,全面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延伸流域环保产业链发展,构建区域环境准入体制,以生态环境保护区划为基础设定禁止准入、限制准入、优化准入3类主体功能区域,通过分区环境管理,实施差别化的资源环境准入和管理政策,改变邛海“以湖为生”的传统经济产业结构。

4.1.1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作为流域经济的重要产业,积极向生态农业方向发展,发展全产业链高3期竺美等:邛海生态环境问题及保护对策研究93效生态农业。结合邛海湿地建设,开展农业生态工程建设,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提升花卉种植、大棚蔬菜等生态特色产业,促进农业现代化和生态化发展,大力发展有机生态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将邛海流域内的农地纳入当地无公害基地建设和有机食品基地建设。

4.1.2旅游产业调整在旅游产业结构调整上,调整旅游产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化改变;优化布局旅游区域,划定旅游区、限制旅游区和控制旅游区,实现旅游区域生态化,并通过邛海景区及限制性旅游区的差额收费制度最大限度控制对湖滨保护区和湖体保护区的污染和生态破坏,保证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环境健康,促进旅游产业与生态保护的协调。旅游开局如下:旅游区:保持历史旅游区和城市风景区(湿地一、二期),并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生态保护提升,实现旅游区域规范化和生态化;禁止旅游区:在生态敏感区、物种重要生境和重要水体保护区(入湖河口、饮用水源保护区等)设置禁止旅游区,除工作及研究人员外不得进入。限制旅游区:在具备生态和环保功能的区域设置限制旅游区,区域内应严格控制进入数,并采取收费制度,以减少游客量。

4.2优化城市布局,留足生态发展空间西昌城市迅速发展,邛海呈现逐渐由城郊湖泊向城市湖泊转变的趋势,优化城市布局已经迫在眉睫。邛海生态环境保护实施“一退、二调、三保”保护邛海的重大战略决策,优化城市发展布局,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在《西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修编过程中,突出邛海保护区在建设现代化生态田园城市中的核心地位,调整城市发展重心,将原规划的“东拓(邛海湖盆)西进”的城市发展布局调整为东限西进(重点向西发展,限制向东发展),在东部规划预留出20余km2作为生态田园区用地,扩大邛海东北岸湿地恢复面积,增加600~1000m宽的邛海湿地恢复拓展带,留足生态发展空间。目前,结合邛海湿地恢复和面源污染治理规划,坚持“三个结合”(湿地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湿地建设与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相结合、湿地建设与基础设施配套相结合)的指导思想,邛海流域已经全面开展湖周地区的生态移民工程,大力度实施“三退三还”,对邛海周边五乡一镇村民9000余户,3万余人实施生态搬迁;湖周乡镇集中规划,建设生态文明乡镇及村落,确保清水入湖。

4.3截污治污,保障饮用水源安全以邛海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区划为基础,针对各个区域的环境问题实施污染物三级拦截。针对流域内面源污染突出、污染负荷大的环境问题,实施邛海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环湖截污管网工程,实现环湖生活污水截流处理。实施大兴、大箐、高枧、海南和川兴四乡一镇农村连片整治,减轻农村生活面源污染对湖泊水体的污染。针对流域水土流失严重问题,实施官坝河、鹅掌河、小青河泥沙治理工程,治理规划水土保持面积3197hm2。针对饮用水安全问题,全面实施规范化饮用水源地建设工程,开展水源地综合整治,设置水质监测断面及自动监测系统,保障西昌市饮用水安全。

4.4修复受损生态系统,建立生态安全屏障针对官坝河上游水土流失产生的环境问题,对官坝河上游各小流域进行涵养林保护,主要包括山区坡耕地改梯工程以及封山育林工程。通过涵养林保护工程旨在恢复清水产流区森林植被覆盖率,保育源头清水的产生。实施邛海环湖湿地建设,邛海湿地建设工程分3片6期进行建设。3大片湿地包括西北岸湿地、东北岸湿地、南岸湿地。目前已经完成一期~四期湿地的建设,建设面积497.25hm2。五期湿地(东北岸)、六期湿地(南岸)将在2014年10月全部完工,建设面积约856hm2。邛海湿地建设从生态和环保功能出发,建设具备水质净化功能的湖荡湿地、农田水质净化湖滨带等,拦截面源污染;恢复湖滨入湖河口湿地、鸟类栖息地、鱼类种群繁殖区的生态系统,逐步改善和恢复湖滨缓冲区的结构和功能,实现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和良性循环,形成湖泊最后一道保护屏障,为邛海打造一条“净化带”,保证清水的最后入湖。

4.5加强环境监管能力,提升监管水平湖泊的保护离不开流域有效的监管,因此按照邛海生态环境保护的思路,在外源控制的同时,应开展全流域环境监管与综合管理。结合邛海环湖湿地建设,建设邛海湿地环境科普基地,完善湿地的环境科普宣教功能,科普基地包含了鸟类科研观测站、珍稀植物研究站等科研设施;在邛海东北岸和南岸建设科研监测点,设置土著鱼类科研观测站、濒危土著鱼类繁殖基地、水质监测站,在小青河和官坝河设置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站,加强湿地的环境监测和相关科学研究,为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功能的发挥提供科技支撑。建设邛海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综合考虑污染源,水质安全等多方面地因素,有效地监测区域内水质动态,建立湖泊生态环境信息系统,从根本保障水环境安全。

5结论

生态环境问题范文3

关键词:柴窝堡湖;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

柴窝堡湖位于欧亚大陆腹地新疆乌鲁木齐达坂城区,流域为典型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年均气温5.0℃,年降水量64mm,年蒸发量2716mm,蒸发量明显大于降水量[1]。柴窝堡湖南北两侧均为强烈上升的褶皱断块山地,北侧博格达山最高处达5445m,为流域最高点,南侧伊连哈比尔尕山,最高处海拔4483m[2]。由于流域降水减少,地下水开发利用过度,湖泊水位出现快速下降,湖泊不断萎缩。的干涸湖床含有大量的细颗粒物质,在大风的作用下,容易形成沙尘天气,流域生态环境脆弱[3-5]。在区域经济发展,水资源需求不断增加和气候变暖背景下,作为乌鲁木齐生态屏障,柴窝堡湖面临着水量减少、水质下降和水环境生态系统退化的风险。该研究利用近年来柴窝堡湖水资源、水环境质量和水生态等方面的数据资料,分析了柴窝堡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现状及存在问题和成因,提出了相关管控措施建议,以期为柴窝堡湖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技术参考。

1数据资料与评价方法

为了解柴窝堡湖水质状况,收集整理了2019年湖东北、湖东南两个监测点位水质监测数据,来源于乌鲁木齐市生态环境局,监测项目包括水温、pH、溶解氧、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氟化物、铜、锌、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硫化物等。柴窝堡湖水资源数据来源于乌鲁木齐柴窝堡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和相关文献。水质评价和综合营养指数计算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中的评价方法,各水质类别划分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2结果与分析

2.1柴窝堡湖水资源现状与主要问题

柴窝堡湖为封闭型的山间集水洼地湖泊。由于湖区年蒸发量远大于年降水量,湖泊水量主要来自山区地表径流和地下水渗流补给。地表径流主要来自天山博格达山南坡的白杨沟、三个山沟、柳树沟和苏拉夏沟等4条季节性河流以及天山喀拉乌成山北坡的乌什城沟、张家沟和小东沟等地表水体。受季节性冰雪融水影响,河流入湖水量少并且呈季节性变化,其入湖水量占柴窝堡湖补给水源的比例低。由大气降水和冰雪融水形成的地下径流从四周汇入柴窝堡湖,是柴窝堡水量的最重要来源,占入湖水量补给的90%以上[6]。流域南北两侧的山区降雨较为充沛,是区域地下水的补给区[7]。湖泊水资源及水量的收支变化可以通过水位、水面面积的变化反映。柴窝堡湖面积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本世纪前10年基本稳定在29.5km2左右[6],2010年开始湖面面积出现萎缩,2013年急剧缩小,相比于历史平均面积缩小了52.3%。2014年枯水期首次完全干涸,湖面面积缩小至6.97km2,湖面水位下降了2~3m。城市生活和农业生产用水消费量的增加,导致生态用水被挤占和自然补给水量减少,是造成柴窝堡湖水面面积萎缩、水位下降和水资源减少的重要原因。位于柴窝堡湖区域的柴西和柴北两个水厂,为保障城市居民饮水,持续高强度开采湖区地下水,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过度。同时湖区域周边分布农业用机井,用于农田耕地、人工林地的浇灌,农灌水利用系数较低,水利用率较低。随着农田耕地和人工林地浇灌用水需求增加,都明显减少了柴窝堡湖入湖补给量,造成生态水位严重不足。自2017年以来,随着湖区周边农用机井关停、休耕农田补湖、种植生态防风林以及乌鲁木齐河分洪补湖等水资源恢复工程实施,柴窝堡湖水量补给持续增加,湖面面积持续扩大,至2020年达到20km2左右。但与柴窝堡湖全年平均生态水位为1093m,对应湖面面积为29.5km2,生态环境需水量(耗水量)为4804.61×104m3的目标相比,柴窝堡湖生态水量满足程度虽逐年增加,但尚未完全保障生态需水要求。

2.2柴窝堡湖水环境质量状况与主要问题

柴窝堡湖是洼地型湖泊,受水位下降和水资源减少的重要影响,柴窝堡水体流动性减弱,交换能力不强,湖泊自净能力低,水环境容量小,易发生湖泊水质污染。2019年柴窝堡湖水质为重度污染,湖泊营养状态属于轻度富营养级。柴窝堡湖主要污染物指标为化学需氧量(COD)、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和总磷(TP)(如表1所示),其中反映有机物污染的化学需氧量和五日生化需氧量超标达到4.3~5.2倍。湖水矿化度在升高,属强咸水。从空间分布看,湖东北、湖东南这两个监测点位的水质均为重度污染,水质状况差异不显着。柴窝堡湖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是自然补给水量锐减,导致湖水水位明显下降,蓄水量显着减少,湖泊自净能力变差,湖水中污染物逐渐浓缩富集所致,并不是入湖污染物的持续排入。

2.3柴窝堡湖水生态状况与主要问题

柴窝堡湖水位和面积明显下降之前,柴窝堡湖浮游植物种类丰富,具有藻类植物92种,群落结构属于硅藻-绿藻-蓝藻型,夏秋季节进水区和岸边区浮游植物生长优势较为明显[8]。柴窝堡湖湖东区及湖北岸沿岸沼泽区的进水区及流水水坑中分布有新疆高原鳅和小体高原鳅等土著鱼类,存活状态差。主要原因是柴窝堡湖面积萎缩、水位明显下降,生态结构脆弱,湖泊水源涵养功能、生态服务功能差。目前,柴窝堡湖水位和面积都没有达不到最小生态水位和相应面积的要求,近年来柴窝堡湖的生态需水量满足程度为零。生态水位不足的主要原因是水资源配置不合理。由于地下水超采严重,柴窝堡湖补给量锐减,生态水位不足,湖水矿化度极高,造成水域生态环境恶化,水生生物栖息生境丧失,原有的水生生物种类消亡并出现向咸水种类演替的趋势,水生生态功能大幅度降低,湖区已不适宜水生生物栖息繁衍。

2.4柴窝堡湖水生态环境问题的管控对策

随着湖泊水位下降,湖面面积减小,湖泊水质污染和周边地区土壤碱化、沙化、植被退化等水生态环境问题愈发突出,动植物资源锐减,水生生物多样性破坏,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9-12]。2.4.1水资源恢复与保障措施继续实施柴窝堡湖周边农用机井关停、休耕农田补湖和乌鲁木齐河分洪补湖工程,持续增加柴窝堡湖水量补给,保障湖面面积持续增加,湖泊生态系统不断好转,生态水量得到保障。推进调水工程,为保护地下水资源,保障生态基流,推进头屯河和白杨河调水工程。逐年减少柴西和柴北水源地地下水开采量,依据经济发展规划,结合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社会需求,进一步完善功能区划,满足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对水域保护功能的要求,实现水域生态环境系统良性循环。2.4.2水环境质量保障与控制措施持续增加柴窝堡湖水量,提高湖泊自净能力,有效降低污染物浓度。柴窝堡补给水源水质良好,柴窝堡湖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是自然补给水量锐减,湖水水位明显下降,蓄水量显着减少,湖泊自净能力变差,污染物逐渐浓缩富集所致。要继续采取关停机井、休耕补湖和调水补湖等措施,持续增加柴窝堡湖水量补给,改善湖泊生态系统,提升湖泊自净能力。开展水环境监测工作,对柴窝堡湖水环境质量、水生态系统进行采样监测,及时掌握湖泊水环境质量变化,积极采取有效的水污染防治措施。2.4.3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措施针对柴窝堡湖水生生态系统完整性被破坏,生态结构脆弱,湖泊水源涵养功能、生态服务功能差的问题,须通过关停机井、休耕补湖和调水补湖等项目持续增加柴窝堡湖水量补给,保障湖面面积持续增加,水位上升,湖泊生态系统不断好转,生态水量得到保障。在柴窝堡湖流域干流、重要支流和附属水体,调查鱼类、底栖动物、水生植物、浮游生物等物种的组成、分布和种群数量,对水生生物受威胁状况进行全面评估,明确亟需保护的生态系统、物种和重要区域。建立水生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掌握重要水生生物动态变化情况。加强湖岸带生态保护及修复,科学指导休耕农田土地修复,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实现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问题逐步解决,生态环境质量逐步改善。

参考文献

[1]吴敬禄,马龙.新疆干旱区柴窝堡湖沉积记录的150年来气候环境特征[J].第四纪研究,2010,30(6):1137-1144.

[2]王苏民,窦鸿身.中国湖泊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557-561.

[3]蔺卿.新疆干旱区水生态文明建设探讨[J].水利规划与设计,2020(10):43-45,134.

[4]杨梅花.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演进过程及其动力机制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7.

[5]常玉婷,范武刚,安海燕.新疆干旱区地表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分析[J].干旱环境监测,2021,35(2):75-81.

[6]李均力,胡汝骥,黄勇,等.1964—2014年柴窝堡湖面积的时序变化及驱动因素[J].干旱区研究,2015,32(3):417-427.

[7]蒋显忠,夏平.乌鲁木齐市柴窝堡湖水文地质条件分析[J].地下水,2020,42(2):41-42.

[8]马晓东,陈亚宁,黄适,等.新疆柴窝堡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4):191-195.

[9]马龙,吴敬禄.30多年来柴窝堡湖演化特征及其环境效应[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11(4):649-653.

[10]王天娇,胡潇涵.柴窝堡湖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探索及对策建议[J].新疆环境保护,2020,42(3):46-50.

[11]马晓东,陈亚宁,黄适,等.新疆柴窝堡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23(4):191-195.

生态环境问题范文4

关键词:公路建设;生态环境问题;对策

1.公路建设过程中常见的生态问题举例

1.1生态破坏。公路建设期中,生态破坏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首先是植被的破坏,从而使得原有的水土流失加剧。为了保证公路建设的顺利进行,免不了需要设施施工便道,这就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而且在工程结束之后我们并没有办法复原这类土地的生态能力。此外路基的修筑需要大面积的取土、切割山体,这不仅会破坏原有的植被,更会改变施工区域的地貌,如果这类问题处理不好就等于给公路工程买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其次公路建设会破坏水资源,我国境内河流纵横交错,所以说很多公路都免不了需要依河而建,甚至是跨越河流以及湖泊。但是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工程废渣,如果一旦侵占河道,必然会对河流原有的流速以及流量,这样的改变对于河流流域内的水生生物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在公路建设期重视这部分问题,才能够真正让公路工程发挥其该有的作用。1.2环境污染。我们可以将环境污染的问题分为噪声污染以及大气环境污染这两部分,所谓噪声污染主要是施工机械以及车辆的运转、对于边坡爆破而产生的噪声对施工区域周围的居民产生的影响。公路建设工程的施工区域大都是在人流量比较密集的地方,所以这一点是不可避免的。通常对于噪声污染施工单位所采取的办法主要是严格限定夜间工作时间,以此来降低对于周围居民的影响。而大气环境污染,主要是指的公路施工场地之中因为物料以及废料的运输所产生的尘土飞扬的现象,这些粉尘能够对施工场地附近的大气产生不同程度的污染。

2.公路建设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原则

2.1以防为主。应对公路建设期中环境保护问题最有效的举措就是在综合考虑总体状况之后,进行科学合理的路面规划。这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实地考察,根据真实的数据和资料信息进行相应的设计和调整,将工作做在事前,贯彻“以防为主”的重要原则。真正将公路建设以及公路投入运行所造成的污染减小到最低。2.2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任何一项工程的建设,国家相关单位在其政策之中对工程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了强制性的要求,我们通常称其为“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也就是相关的企业和建设单位必须提供真实数据对工程环保工作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再由国家相关单位审核是否要批准投入正式的建设。环境影响报告书是对环境影响的评价标杆,也是检测相关企业道德素养和社会价值的重要尺度,企业如果只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很显然这方面的要求是很难达标的。今后的公路建设之中我们既需要为人民群众带去便利又应该去保护我们的社会环境,这也是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重要意义。2.3综合治理。公路建设之中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必须在法律允许之内采取综合性的措施来实现环境保护,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保证措施的技术性。其次为了真正让生态环境问题达到满意的效果,实际工作之中在治理技术的选择之上我们要尽量做到多样化。综合现有的技术,从而保证我们的工作效果。2.4经济与技术的合理性。在公路建设期中进行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于具体方案的选择我们一定要从经济以及技术这两个方面对环保方案进行论证,这样能够保证环保工作的经济效益以及环境效益。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完善方案的论证工作也能够降低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也就等于在无形之中提高环保工作的质量。

3.应对公路建设中存在的生态问题的具体对策

3.1统筹规划,合理设计。公路建设能够按照规定的期限完工并且投入使用,需要在正式开工之前对施工方案进行详细的规划。包括基本的选址以及后期各种保障设备的供给问题都应该落实到位,所以说方案设计人员要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对工程方案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安排,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对于道路建设地点的选择要进行综合的考量,避免选择一些水土流失严重,土质松软的区域。不仅如此也要尽量避开农耕用地,给予农民合理的经济补偿,保障他们的权益。3.2做好施工区域的排水以及坡面绿化工作。我国很多地区在夏季都会迎来丰富的降水,公路建设因为施工周期长的特点,所以很难避开这段时间来进行施工。因此在雨季进行施工时,要做好施工区域的排水工作,重点关注天气的变化。对于一些容易发生山体滑坡的地段,要挖好排水沟,这部分的工作应该安排专人进行检查以保证落实到位。对于新建公路路堤坡面的防护,国内并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方案,通常情况下都是通过坡面绿化的方式来加强坡面牢固度的。在坡面上种植根系较为发达的植物,不仅能够降低雨水对其的冲刷作用,也能够起到一定的绿化效果。这对于公路建设中的生态保护是非常有帮助的。

4.总结

公路建设期出现一些生态问题是难免的,但是如果我们能够重视这部分工作,从完善细节出发去克服这部分问题。这样我们在给公路沿线的居民带去便利的时候就不会“拿”走他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所以说重视公路建设期的生态环境问题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上文是根据笔者的经验对这类问题进行的总结,希望能够对改善当下公路建设的现状有所帮助。

作者:李红涛

参考文献

生态环境问题范文5

中图分类号:X1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 (2010)04(a)-0000-00

引言:土地开发整理主要是人类在利用土地实践活动中不断进行配置土地和建设土地的过程,土地开发整理主要是为了获得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者之间的统一协调的综合效益原则,并以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进而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改善农业的生产条件,并以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为主要的目标进行土地开发整理规划。

一、土地开发整理的生态环境效应

土地开发整理作为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的主要方式,对提高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改善生态环境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通过科学实践证明,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土地开发整理不仅可以增加耕地的利用率,而且对改善土地的质量,提高农产业的生产量,而且对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土地资源的利用具有重要的价值。但是由于土地开发整理的过程中,由于土地开发整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所以将会改变生态环境原有的生态系统的格局以及组成,因此,土地开发整理不仅会带来有利的一面,而且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的影响。土地开发整理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水环境和水资源的影响

在土地开发整理的活动中,水利水电、坡地垦殖、农田灌溉工程以及梯田建设中很容易对地表水系结构造成影响,因此对原有的水系统以及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而且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工矿的开发、建设、村镇以及城镇的建设都会带来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从而造成水环境收到污染。

(2)在土地开发整理的过程中为了提高耕地垦殖的利用率,荒地开发以及村镇的迁并等,将会导致自然植被以及人工植被等大面积植被退化或者减少,并且很多植被被农作物代替,景观减少,并且荒地开发、道路的修建等将会对原有的植被格局造成变化,从而使植被的空间格局和数量结构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对地表的植被造成很大的影响。

(3)对土壤以及生态的影响

由于在土地开发的过程中,对土地的调配以及平整将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对地表的扰动将会造成地表土层结构的变化,并且开发整理后的耕地也会对土壤造成改变,而且由于农作物需要长期的耕作、灌溉、施肥等不仅会对土壤造成污染和危害,并且还会导致土壤中大量的微生物消失。更为严重的是在耕地休耕或者撂荒的期间,地表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的,从而也会造成气候发生变化。

二、加强土地开发整理,促进生态环境平衡的对策

(1)加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开发整理的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建立科学的土地开发整理环境影响,并制定相应的评价规程,从而使土地开发整理的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具有可行性项目决策项目验收以及规划设计等。并且在土地开发整理的过程中应把有利于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作为项目管理的一项重要的目标,并坚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环境评价一票否决制。

(2)采用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在使用土地时,应该根据土壤、地形、地质以及水资源等自然条件进行确定土地利用形式,比如在水资源缺乏的地带,不能进行改造水田,或者将土地开开发整理成水田,对地下水位较高的或者有盐碱化危害的地区,应该采取基塘台田的形式。

(3)保护好水资源的平衡性; 在进行土地开发整理中不能只考虑开发地带对水资源的需求,还应该水资源的平衡性进行分析,不仅应该分析流域尺度和区域尺度对水资源的需求情况,还应该考虑过境水的引用,应该综合考虑生态用水和下游生产用水的需求。

(4)在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中,应该采取平整的方案进行设计,从而可以减少对耕地层的影响,并且应该针对不同耕作田块和地形选择不同的平整方案,并且还应该做好表土回填和剥离,从而可以有效保证耕地土壤不被破坏,保证农田的地力,并且对于一些新耕地,应该加强土壤的改良,从而可以提高耕地质量。

(5)提高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认识

土地开发整理必须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出发,土地开发整理必须保证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并且生态环境和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应该满足人们的生活要求,并且土地开发整理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的方法,因此在开发的过程中必须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进行,所以在土地开发整理的过程中,应提高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认识,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土地开发整理,从而可以有效避免或者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提高耕地质量,改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 徐翠兰,朱成立;土地开发整理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对策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7):3837--3839

生态环境问题范文6

(一)工业废气、废物的大量排放破坏城市生态环境

近些年虽然在环保方面不断加大治理措施整治环境污染,但是在很多城市尤其是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城市中仍然存在很多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环境的不合理行为,如工业废气、废物的大量排放都给城市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很多重工业城市以及资源型城市都过度依靠工业开采、工业加工发展经济,虽然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促进了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特别是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但也造成了大量的废气、废物。如山西、东北甚至京津冀地区每年都会因为工业生产而产生大量的工业废气、废物。还有一些偏远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缓慢、很多行业都没有兴起,致使这些城市往往依靠简单的工业生产、加工来发展经济,同时为了节省成本也不会在环保治理上面投入太多,这都给城市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二)汽车尾气、生活垃圾的大量生成

随着经济的发展,每年我国都会新增加大量的汽车,城市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不仅给交通治理带来困难也产生了大量的汽车尾气,这也是当前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的主要方面之一。当前大量汽车尾气的产生一方面和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有关,另一方面也和目前清洁能源的利用有限有关,很多汽车仍然使用汽油作为主要动力的获取点,电力能力以及其他清洁能源的使用仍然较低,这样就无法减少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进而就会对城市的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另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居民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可以说在城市中生活垃圾随处可见,并且很多都是随意丢弃的。

(三)水质污染不断加剧,废水排放严重

在很多城市中,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生活污水以及工业废水,这些污水很多都没有经过处理就被排放出来,这都给地下水质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污染。在很多城市中,人们都会看到很多臭水沟,这些臭水沟大多来自工厂,其不仅产生了巨大的臭味影响居民生活的同时还会对地下水产生很强的污染,并且很多地区仍然没有采取有效的管制措施。另外,居民生活中产生的废水也往往会随意排放,尤其是一些饭店或者其他餐饮场所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废水,这些废水往往没经过处理就被排放出去,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生态环境。

(四)植被破坏严重,噪音污染不断加剧

虽然植被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很多人都知道,但是一些城市为了面子而大肆侵占绿化用地兴建高楼大厦以及工业厂区,这些高楼和厂区虽然为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但却阻碍了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另外,部分城市还会做表面文章,经常在城市中安放一些人工植被,甚至是直接将植被植入土地中,不愿意花费时间去搞绿化,等到这些植被影响城市建设的时候会马上移除掉,这种现象在很多城市都是存在的。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噪音也随之出现,无论是汽车噪音还是工业噪音以及生活噪音都伴随着城市居民,然而噪音污染还没有得到人们的足够重视,从而使噪音污染不断加剧。

二、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策略

(一)完善环保治理,提高产业的低碳环保

工业生产的废气、废物仍然是影响城市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之一,同时很多城市还没有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基于这一点,笔者认为当前还应加大环保治理的力度,对于不重视环境保护、环境治理的企业以及工厂可以进行严格地惩治,如罚款甚至是强行关闭等方式可以有效治理环境污染。同时,政府还要鼓励企业积极开展环保,在生产之后可以加入废气、废物技术减少有害气体、固体的排放。由于工厂治理有害气体、固体排放中需要承担很大的经济压力,政府可以采取财政补贴、减少税收等办法减轻企业的经济压力,这样也能提高企业进行环保治理的积极性。

(二)大力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以及垃圾回收治理

对于城市汽车尾气大量排放的问题,笔者认为要从源头上想办法,也就是要从产生污染的能源上进行改变。鉴于当前汽油仍然是汽车尾气产生的主要源头,可以积极引进清洁能源代替汽油的大量使用。当前很多城市已经开始建立汽车充电的电站,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人们也开始不断接受电能汽车,为了减轻城市的环境压力可以号召更多的城市加入进来。对于汽车生产企业来说,新能源汽车的出现也为很多汽车生产商提供了巨大的商机,企业也可以参与到城市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中来。对于城市居民垃圾的大量產生,笔者认为可以加大垃圾回收利用,建立更多的垃圾回收利用站点,做到对垃圾的及时回收利用,确保生活垃圾的有效回收。政府可以采取与社区合作的形式鼓励社区参与到生活垃圾的治理中来,明确各个社区的职能与义务,明确责任人,划分责任区,这样才能促进城市生活垃圾的有效回收利用。

(三)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保护城市水资源

对于每天都产生的大量废水,政府应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明确要求工业生产要对产生的废水进行有效处理再排放。对于污染严重的企业可以进行罚款以及强制关闭的处理方法,同时政府还要积极鼓励企业引进污染净化设备处理污水,对于有责任心主动进行环保的企业可以进行表彰以及政府扶持,这样也能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

(四)加强城市绿化以及有效控制噪音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