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的文章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季羡林的文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季羡林的文章

季羡林的文章范文1

7月11日上午9点20分,我第一时间听说季羡林老师去世了,当即便打通了301医院朋友的电话,在得到确切消息后,我的脑子沉甸甸的,泪水不由地流出。我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屈指可算,再过20多天就是季羡林老师的98岁生日。我和季羡林老师约好了,等我写好文章带着鲜花来看他,给他祝寿。可是,这一切都变成了一个悲痛的现实,季羡林老师走了,走得是那样轻盈和安详。

我深深地陷入一种仿佛凝固的悲伤之中,泪水伴着一段段往事涌入眼前。再一次唤起我对季羡林老师的思念……

那还是在1986年,季羡林老师在北大教学之余经常写些短小散文,文风潇洒而又富有哲理,是我追求敬仰的。那一年,天津的《散文》月刊上同一期非常巧合地有季羡林老师和我的文章,这让我兴奋不已。季羡林老师每次在北大对外讲课或学术交流,我只要知道,总是千方百计参加,也就成为季羡林老师的一名忠实的学生。季羡林老师知道我是山东聊城的,总是高兴地不止一次对我说:“我是山东临清的,咱们是一个地区的,是老乡!”

他那带有一丝山东纯朴的口音,每次听他给我讲课时,心里总是甜甜的,有一种家乡人亲切的满足。季羡林老师记忆力非凡,只要在任何场合任何地方见过一面的人,哪怕说过一句话,多少年后他都不会忘,并且能说出对方在何处相见,叫什么名字。这是最让我感动的事。作为一名著名的国学大家,无论是对待什么人,他都平易近人,而且是非常平易近人。这种事发生在学生当中也常见。有一毛,一名新生入学,手里提着行李在办手续。看见一个穿着朴实的老头在门口,便让他帮着看行李,可是开学典礼那一天,那名新生才惊讶地发现,那个替他看了几个小时行李的老头,竟然坐在主席台上,是副校长季羡林。

他就是这么一个人,一个心中无私,装满了“和善”的平凡的老人。我知道,在近十年里,季羡林老师几乎不接受任何新闻单位的采访,凡是一听是新闻单位的人,秘书都谢绝。我也同样遭遇这种谢绝,那天我刚和秘书说是报几个字,秘书就打断道:“对不起,季老不接受记者采访!”

生怕秘书把电话挂了,我连忙更正说:“我是的沉石,季老师听课的学生,不是采访。”

季羡林老师在医院里正在和博士生交流,当听到我的名字时,连忙对秘书说:“快让他进来!”

那一刻,我已经在电话机里听得清清楚楚,心里有一种极大的精神满足。我进到病房见到季羡林老师,第一个动作就是向老师深深鞠一躬,季羡林老师急忙说:“快起来!不用这样!”

我的突然到来打断了他的时间安排,季羡林老师让博士生离去,又一次和我讲起敦煌。秘书走到我身后小声提醒一句:“就半个小时,季老要休息!”

我点点头后,把准备好的关于敦煌的问题受逐个请教老师。

早些年,季羡林老师在北大常讲敦煌学,在校的学生和社会上的一些知名人士也慕名来校聆听。我记得1999年的夏天,敦煌要在国家博物馆举办一个实物与美术造型相结合的展览,国内一些敦煌专家学者,包括日本的学者,来到北大红楼一间不大的会议室里,听季羡林老师谈了许多关于敦煌的故事和学术观点。那一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后来,我几次聆听季羡林老师谈敦煌,并面对面采访了他。季羡林老师讲述的敦煌仿佛把我带入到一种文化的境界之中。我沿着那条漫长的古道戈壁不断去叩拜敦煌的遗迹,倾听黄沙尘世间的那一曲曲悠远的驼铃声。我在寻觅中产生过犹豫,也疑生过一串串反问,何为敦煌文化之魂?

我永远记得,那天上午,天气格外好,季羡林老师坐在椅子上,扶着小桌听我提到敦煌文化,他显得格外兴奋,将近百岁的老人,他思路非常敏捷,而且谈起敦煌来,仿佛一下子融入到天国之中,有说不完的话。我知道,长期以来,季羡林老师每天都写东西,读书,使脑子思维灵活。在季羡林老师97岁那年,总理去看他,通过与季老谈话,发现他思维敏捷,逻辑清楚,让总理都感到惊讶,询问季老是不是与长期动脑有关?季老说,人老了,就要勤动脑,多读书就能保持思维敏捷。

“季老,您还记得当年第一次见到敦煌的印象吗?”敦煌学是季羡林老师毕生研究的课题。我问得很小心。

那一刻,季羡林老师的眼睛亮起来,说话的声音也很大。他带着山东口音绘声绘色地讲述起来:见到敦煌之前,有关敦煌的文字和图片早已深入人心,几十年梦寐以求的敦煌看在眼里很是激动。那里并没有崇山峻岭,黄沙坡前有几棵千年老榆,虽说四处荒凉,但金碧辉煌的牌楼周围还开着黄花、红花,很是纯洁,像是来到了世外桃源。尽管如此,可通往敦煌的道路很难走,生活条件非常艰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里严重缺水,就连我们吃的水,都是部队的官兵从几十里外用车运过来的。可以说,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和佛像得以保护,是部队的军用汽车不断地运水,才使保护敦煌的几十位工作人员有了生活保障。说到这里,季羡林老师带着深厚的感情回忆道:我很敬佩守在敦煌40多年的常书鸿同志和他的爱人李承仙同志,他们在那个偏僻的荒漠里忍受各种困难,住在低矮的小房子里,办公室、图书室、卧室、餐厅都在那里,为的就是保护敦煌文化和研究敦煌文化。门前院子里有棵梨树,承仙同志说这棵树是他们40年前栽下的小树苗,如今已是粗壮的大树了,而且树枝茂盛,果实累累。

季羡林老师在感叹常书鸿和李承仙为守护敦煌文化付出青春的同时,流露出对敦煌文化的思索与怀念,反复讲到敦煌文化与自然的和谐内涵。我记得很清楚,季羡林老师在《一生的远行》中有一段话――至于千佛洞本身,那真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五光十色,云蒸霞蔚。无论用多么繁缛华丽的语言文字,不管这样的语言文字有多少,也是无法描绘,无法形容的。这里用得上一句老话了:“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洞子共有四百多个,大的大到像一座宫殿,小的小到像一个佛龛。几乎每一个洞子里都画着千佛的像。洞子不论大小,墙壁不论宽窄,无不满满地画上壁画。

说到那里的壁画、佛洞,季羡林老师很激动,似乎变得年轻了许多。季羡林老师说:“40000多平方米的壁画,绘画的时间绵延了1000多年,内容包括了天堂、净土、人间、地狱等等无所不有。我仿佛漫游了天堂、净土,漫游了阴司、地狱,漫游了古代世界,漫游了神话世界,走遍了三千大千世界,攀登神山须弥山。我脑海里堆满了色彩缤纷的众生相,错综重叠,一时理不出头绪来。我置身到壁画和佛像前,一些非常抽象的东西,变得非常具体了。这包括文学、艺术、风俗、习惯、民族、宗教、语言、历史等等领域。”

我曾读过不少季羡林老师的文章,听过他的课,但如今在他的病房里面对面再次聆听他讲敦煌时,我似乎有种潜意识的沟通,灵魂之门仿佛一下子打开了,精神的那种意念也随之在寻找着什么?那一刻,我说不清楚。我望着季羡林老师那充满睿智的目光,联想到他写下的许多文章,还有他与释迦牟尼、玄奘的对话,我真的飘逸到了千佛洞壁画之中了。

那年夏天,我不止一次在佛洞的黄沙古道前寻找那棵菩提树,并且望着蓝色的天空想听到什么?其实,我们心里都明白,但谁也不愿意说明白。

净土,还是那片净土。我试图在敦煌的文化符号里寻觅那片净土,然而,让我心境难以平静的则是错综复杂的众生相,还有那来自城市里的喧嚣。敦煌深处是否有净土?黄沙古墙上是否有尘封的净土?我困惑不已,在那一幅幅千年的壁画中想拉回一个时空的答案。望着壁画中的商人、农民、和尚、官僚等等千姿百态的人物,我真希望他们能从壁画中走下来,还原于他们本真的那份世界。我问过季羡林老师,天堂与人间,净土与地狱在敦煌中的文化内涵。季羡林老师告诉我,他在许多文章中都写到,只有心静时才能读得明白,才能去感受那里的文化之意。人的内心之和谐,要能从敦煌和佛教中获得一个“空”是很不容易,把自己的一切私欲置之度外,寻觅一份精神,这便是境界。我似乎理解了许多,又一次想起了季羡林老师那句“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深刻意味。

这使我想到季羡林老师写过的一段小故事,这是季羡林老师站在壁画前的一种奇妙的感悟。文字这样写道:“最使我吃惊的是一件小事:在这富丽堂皇的极乐世界中,在巍峨雄伟的楼台殿阁里,却忽然出现了一只小小的老鼠,鼓着眼睛,尖着尾巴,用警惕狡诈的目光向四下里搜寻窥视,好像见了^要逃窜的样子。我很不理解,为什么艺术家偏偏在这个庄严神圣的净土里画上一只老鼠。难道他们认为,即使在净土中,四害也是难免的吗?难道他们有意给这万人向往的净土开上一个小小的玩笑吗?难道他们有意表示即使是净土也不是百分之百的纯洁吗?”

读过季羡林老师的每一个字,我又回味他对我说过的话,我渐渐体会到了敦煌中沉淀着超人的文化智慧,尤其是那一幅幅活生生的壁画意境。我寻觅中,已经有一扇文化之门在开启,他不是宗教,又来自宗教;他不是壁画,则相印在壁画。这一切都缘之于“敦煌”,古代的与现代的交融,仿佛向人们述说着净土之外的那些故事。我好像不是从季羡林老师的书中读的,而是从季羡林老师的眼神里读到的,是从交织的灵魂中读到的。

季羡林老师说:“在那些洞子里的壁画上,我们不但可以看到中国境内各个民族的人民,而且可以看到沿丝绸之路的各国人民,甚至离开丝绸之路很远的一些国家的人民。比如我在上面讲到如来佛涅以后,许多人站在那里痛哭,这些人有的是深目高鼻,有的是颧骨高而眼睛小,他们的衣着也完全不同。艺术家可能是有意表现不同的人民。当年的新疆、甘肃一带,从蒙昧的远古起,就是世界各大民族汇合的地方。世界几大文明古国,中国、印度、希腊的文化在这里汇流了。世界几大宗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在这里汇流了。世界的许多语言,不管是属于印欧语系,还是属于其他语系也在这里汇流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文学、艺术、音乐,也在这里汇流了,等等。所有这一切都在洞子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

季羡林的文章范文2

【关键词】国学传统文化;大学生;人文素质;季羡林国学院

1996年德洛尔代表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处,明确了大学的本质在于培养高素质全方位的人才。现代教育的新理念旨在培养和谐发展的人,大学必将承载着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任务,其中育人是关键。据此,本文通过探究国学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弥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整体性缺失的意义,介绍了陕西服装工程学院依托季羡林国学院这一宝贵丰富的国学传统文化资源,通过多种途径在全校师生中进行全方位国学传统文化教育和熏陶的具体做法,成效显著。

一、当前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水平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德智体美四个方面,其中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然而,当前大学生的人文素质、道德水平状况却不容乐观,究其原因,不仅与社会风气和高等教育体制有关,也与大学生自身对于主流价值观的甄别有关。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主要体现在思想道德水平上,具体来讲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学习态度方面,大学生普遍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博闻强识,善于接受新生事物,适应性较强,能积极主动参与课堂互动和课外实践活动。但不足之处却体现为在待人接物方面担当意识不强和解决处理问题批判精神和独创能力相对缺乏。

在“三观”方面,虽然高校通过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和积极营造丰富多彩有内涵且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校园文化,但效果不是很理想。总体来讲,当前大学生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信仰缺失、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淡化,未能树立牢固的是非观和道德观。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两点:(1)思政课的开设重理论轻实践,加之绝大多数学校采取的考试形式仍然是传统的笔试,使学生对思政课避而远之,产生不重视的态度。(2)一些高校寄希望于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来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但无奈校园文化的多元化和多样化选择使得大多数活动的举办都流于形式,最终未达到预期目的。

在心理素质方面,由于种种原因,有的同学可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比如自卑、自负、抑郁症、恐惧症、恐怖症等心理疾病,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大学生处于特定时期,生理发育日趋成熟;心理面临从校园生活向社会过渡的转变,认知各方面都不成熟却急于证明自己。最近几年校园频频发生的大学生故意杀人事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水平下滑的事实。

另外,当前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不合理也是造成大学生人文素质水平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尤其是一些理工科大学针对具体理工科专业设置的课程中往往缺乏人文类的课程,致使理工科学生对最基本的文史常识都不懂,在研究学问过程中只注重发扬“求真”的科学精神,而没有注重“求善”的人文素养的培养。

二、在高校范围内开展国学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自上世纪90年代起,我国高等教育对于推进素质教育方面的改革探索已经展开,一些高校通过设立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引进西方“通识教育”的理念,加强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与试点改革。在推进素质教育比较成功的做法中,北京大学开设的公共基础必修课《科学通史》成为北大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历程经过高校自身及社会各界的努力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仍旧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文章的创新之处就在于通过传统文化方面的教育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增强大学生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将继承国学传统,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当做当前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

当代大学生迫切需要树立新时期道德规范,在传统文化熏陶中汲取有益的思想养分,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指导当代大学生如何安身立命、为人处世的人生哲学。对于高校而言,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一环是以德育人,以德育人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传统文化中伦理道德是高校进行德育教育的最好教材。

三、季羡林国学院对于推动陕西服装工程学院开展素质教育的具体实践

坐落在陕西服装工程学院的季羡林国学院以“季羡林纪念馆”为核心,是目前国内保存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生前遗物和作品最多、最完整的纪念馆。该馆的设立以整理、研究和弘扬季羡林国学思想为重点,是学院师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场所,是提升师生文化素养,培养新一代品德高尚,内涵丰富的人才教育基地。国学大师季羡林说过:“对于本民族文化的珍视是一个国家屹立千年的基石.......国学教育将把民族文化的种子播撒在希望的田野上,并在下一代的心里生根发芽。春华秋实,它的作用在不久的将来必会凸现,为这项工程所做的任何努力,都会使安放我们灵魂的精神家园更加美好。”体现了国学教育对提升大学生思想的重要作用。季先生还说过“对于学习国学,我看大学生,不论工科、理科还是文科,大学一年级开始要把国学作为一门必修课,要开始就要学习国学。”体现季先生对大学生学习国学的殷切希望。

基于此,陕西服装工程学院通过开设《季羡林国学思想基础课程》这一必修课和以季羡林国学院为平台构建校园文化新特色,对全校所有师生进行素质拓展教育。

(一)围绕《季羡林国学思想基础》课程的开设进行课程体系建设

《季羡林国学思想基础》课程的开设涉及到课程体系的完整性,首先需要确立课程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为体现陕服鲜明的育人特色故开设季羡林国学思想基础课。由学院相关教学部门承担起《季羡林国学思想基础》课程的教学、管理、科研工作。围绕《季羡林国学思想基础》,先后成立国学传统文化教研室,制订教学大纲,聘请专任教师、尝试编写系列讲义,完成校级重点课程的立项、校级教改项目的立项,以及目前正在进行校本课程教材的编写工作。目前该课程已经在11级本科生范围进行,期末考核分两部分进行:开卷考试和撰写心得报告,从课程期末考核结果来看,学生从这门课中收获确实不少,获得预期效果。

(二)以季羡林国学院为平台构建校园文化新特色

学院围绕课程进行一系列相关实践活动,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季羡林纪念馆,聆听名家讲座,用传统国学文化浸润心灵,举办季羡林国学思想高端研讨会,把季羡林国学思想融入学生骨干的教育培训之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举办“国学传承思想,激发理想信念”演讲比赛,配合“世界读书日”举办国学主题活动,校园网开办“季羡林国学院”专栏等方式营造具有丰富人文气息的校园文化氛围,不仅使得学院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迈出新的一步,更让师生受益匪浅。

(三)依托季羡林国学院开展素质教育取得的成效与经验

季羡林国学思想基础课自开设以来受到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使季羡林国学思想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欢,切实受益的课程。通过演讲比赛、读书活动、聆听报告、参观纪念馆等实践活动,在师生群体中引起广泛赞同,对广大学生起到良好的自我教育,自我激励作用,推动了季羡林国学思想的普及和传播,同时也丰富了校园文化活动,在全校掀起了学传统,讲爱国,促学习的良好风气。与此同时,也提升广大教师的素质。教师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深受启发,明白为人师表应具备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等,如完美的人格品质,崇高的敬业精神,师德远比能力更重要。

四、结语

十以来,先后对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多次论述,充分表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时代的主题。高校必将承担起对师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使命,国学传统文化也将会弥补高校素质教育中的短板,其中,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将起到关键作用。2014年12月5日,季羡林国学院被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授予第二批“陕西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下一步,学院还将充分发挥季羡林国学院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和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的教育功能作用,广泛开展国学教育,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提高学院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生人文素质水平,加强内涵建设,创办一流大学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 黄俊杰.全球化时代的大学通识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 张成.国学启蒙[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季羡林的文章范文3

文化就像一条河,源头是汩汩清泉,一路上汇聚雪水、雨水和小溪,悄然壮大,泛着浪花奔向前方,永不停止。它孕育了两岸的生命,带来了无限的幸福和希望。若要说出河的两岸哪边更为美丽,实在是难以让人决断。时而是这边草原的郁郁,时而是那边峭壁的威严,时而流连于这边的秋色斑斓,时而沉醉于那边的白雪皑皑,若论欣赏风景,你又如何说得出哪边更美?

季羡林老先生近年长期考虑义理之学,写出了一系列谈东方文化将重现辉煌的文章。这些文章的核心是主张文化起源的多元论、文化交流论,认为东方文化的综合思维方式可以弥补西方文化分析的思维方式之弊端。其影响最大的就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观点。

阅读本书,有如泛舟河上,顺水行舟,把两岸的美景一一赏玩。本书收编了季羡林老先生关于东西方文化发展趋势的论述,从东方文化的起源、演变、核心思想等多个方面阐述了东方文化的发展以及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特点和历程,详细论述了中国文化发展的特点和趋势,翔实的论证了东方文化将要复兴即“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观点。书中阐释角度全面,主要包括对东方文化深入浅出的介绍、对东方文化“天人合一”思想精髓的分析、从书院制度到对于现代教育体制的借鉴意义以及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分析和展望,涉及文学、历史、哲学、语言学以及自然科学等众多学科,丰富而绚丽。

季羡林老先生是我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尤其在语言学方面有着突出的成就,这在本书有着很好的体现。书中文章均是古朴大方之作,用词精确到位,文字清新自然。虽为语言大师,用字却非常朴实,大有返璞归真之感。书中对于许多文学概念和文字的含义,均有深入的讲解,每每引经据典,跨越了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老先生的睿智、博学从字里行间渗透出来,那种东方文化的神韵由书中喷薄而出,蔓延开来,笔者不知不觉便在这文化河中徜徉了。对于语言,老先生不仅仅限于中文,对于英文也相当精通,书中多次提及和讲解一些英文词汇的形成、衍变和特点,不由得让人佩服。

季羡林的文章范文4

这年头,经得起素读的书越来越少了。书店越开越大了,书的装帧也越来越花哨,徜徉在偌大的书店里,争奇斗艳,常有误入烟花柳巷的错觉以及无可措手的茫然。这个时候,最好是走马灯转一圈,拣几本素眉素眼的,赶紧走人。

素,不仅要有勇气,还要有资本,就像虢国夫人素面朝天,那是嫌脂粉污了天生丽质。比如我最近买的书:黄裳的《白门秋柳》,张中行的《负暄絮语》,季羡林的《清塘荷韵》,封面清一色的素――三位老头儿,学界泰斗,学富五车,任何花头,都嫌多余。书的封面分别以素描的植物做装帧,《白门秋柳》是柳,《负暄絮语》是兰,《清塘荷韵》是荷,都是花中君子,树中高士,尽显素雅。对应于三位老人,黄裳,“宛如一位风流名士在款款而行”,恰如银柳拂风,张中行,“是高人、逸人、至人、超人”,还“既是哲人又是痴人”,堪比兰草的格调,季羡林呢,大学问家,大散文家,卓识与深情之人,犹有清荷的品相。江苏文艺出版社将这套丛书命名为“大家散文文存”,可谓名副其实。

“素”之二,体现在内容上,三位老人都放下了大学问家的文化身份,回归到作为男人、父亲、丈夫、友人的普通人情怀,可谓“素面朝天”。书中收了三位的生活照,比如张中行跟驴子合影,季羡林抱着白猫,黄裳在品茶,都是素淡的生活细节。黄裳不再叙写书话、剧评、题跋,而是记游、写人,表现出传统文人的风流情调――爱游山玩水,爱美丽女性,爱名优们的优美吟唱和婀娜多姿,爱在印有漂亮图案的纸笺上给友人写漂亮的信。张中行也不谈禅论佛,评儒议道,而是继续篱下谈天,闲话桑榆,写自己的痴,爱,情,固执,忏悔,对自然生命的热爱与对将逝风情的缱绻。季羡林的笔下,自己更不是旷世鸿儒,而是顽童、农民,是幽默、自嘲、伤感的老头,喜爱动物花草,经常为一些小猫小狗小花小草惹起万斛闲愁,更常为师友之谊和母亲之恩泪湿青衫。三位老人,文章行云流水,情思绵邈深切,读来平易,亲切,让人想起寺庙的素餐――清淡,可口,隽永,有一种清灵之美与禅悦之味。

季羡林的文章范文5

关键词:作业;减负;心理负担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4-0096-01

一、学习有兴趣,越负越有趣。

从古至今,从中到外,从来不缺刻苦学习,不以为苦的故事。明代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写道“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小学语文课文《一定要争气》中写道“童第周17岁才进中学。他文化基础差,学习很吃力,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平均成绩才45分。校长要他退学,经他再三请求,才同意让他跟班试读一个学期。第二学期,童第周更加发愤学习。每天天没亮,他就悄悄起床,在校园的路灯下面读外语。夜里同学们都睡了,他又到路灯下面去看书。值班老师发现了,关上路灯,叫他进屋睡觉。他趁老师不注意,又溜到厕所外边的路灯下面去学习。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赶上来了,各科成绩都不错,数学还考了100分。童第周看着成绩单,心想:“一定要争气。我并不比别人笨。别人能办到的事,我经过努力,一定也能办到。”

这些人,学习的压力绝不会比现在的学生少,然而他们并不以此为苦,甚至以此为乐,只因为他们知道要学习,以学习为乐,以学习为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李开复先生在《给中国学生的第三封信》中说“当你对某个领域感兴趣时,你会在走路、上课或洗澡时都对它念念不忘,你在该领域内就更容易取得成功。更进一步,如果你对该领域有激情,你就可能为它废寝忘食,连睡觉时想起一个主意,都会跳起来。这时候,你已经不是为了成功而工作,而是为了“享受”而工作了。毫无疑问的,你将会从此得到成功。相对来说,做自己没有兴趣的事情只会事倍功半,有可能一事无成。即便你靠着资质或才华可以把它做好,你也绝对没有释放出所有的潜力”

所以说,减负要让学生热爱学习,享受学习。当他们不厌恶学习时,我们的减负就获得了成功。这时,那重重的书包不再是压力,而是享受。

二、不求一致,多点宽容,因材施教是兴趣的根基

李开复先生在:《给中国学生的第三封信》中写道。“中国社会有个通病,就是希望每个人都照一个模式发展,衡量每个人是否‘成功’采用的也是一元化的标准:在学校看成绩,进入社会看名利。尤其是在今天的中国,人们对财富的追求首当其冲,各行各业,对一个人的成功的评价,更多地以个人财富为指标。但是,有了最好的成绩就能对社会有所贡献吗?有名利就一定能快乐吗?真正的成功应是多元化的。成功可能是你创造了新的财富或技术,可能是你为他人带来了快乐,可能是你在工作岗位上得到了别人的信任,也可能是你找到了回归自我、与世无争的生活方式。每个人的成功都是独一无二的。”一个模式的通病在学校中表现则是,看统考成绩判断是不是一个优秀的学生。而成材的模式并非是一样的,只有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加以发挥。发现他们的不足,采取相应的措施,才可以使每个学生都觉得学习有兴趣,学习是享受。

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撰写《季羡林的学生时代》中披露在济南第一师范小学读书期间,季羡林是颇让老师头疼的孩子,用小刀在课桌上刻画,在课本上画小人头,那对他来说还都是小事。在读小学的时候,季羡林居然还成功地做了几次小买卖,他怎么做的呢?他把婶婶给他的一些零花钱攒起来,在上学的路上,看见有卖花生的一个铺子,就买一大包花生,然后把它分装成小包,到学校里加价卖给自己的同学,赚了点钱。 读小学时候的季羡林还经常打架,当时他因为年龄小,个子也小,经常被人欺负,但是他一直要把欺负他的人,打服了为止。而且,他还主动去欺负别人,他自己也承认。他打架的时候是抱着双拳,闭着眼睛,一副滑稽的样子。受武侠小说的影响,季羡林一直梦想着当个绿林好汉,在家里用大口袋装满了黄豆和绿豆,苦练打拳。他也不知道从哪儿听说的,说你只要把手指,在米缸里经常这么插,时间一长,你把那个米换成沙子,你接着再插,到最后可以练成铁砂掌,而到了这个境界,你只要用手指一戳,一棵树都可以戳倒。季羡林信以为真,结果一直练到指头出血,铁砂掌依然遥不可及。这也让季羡林先生死心塌地相信,自己成不了武林高手,武的不行,他才一门心思改练文的了。1930年,季羡林参加高考时,数学仅考取了4分。如果强求一致,我想季羡林也就考不上大学,成不了大师。

不强求致,才可以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发展空间,能按自己的喜好去学习,才会觉得学习是快乐而不是恶梦。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不是一个简单的算术题。做一下加减便解决了问题。想要让学生不以书包为重,还是要先让学生不以书包为苦而以书包为乐。让学生从心里上喜欢学习,则书包之负,不再为重。

参考文献

季羡林的文章范文6

一、课内外结合,激发阅读兴趣

阅读是一种自主学习、自我提高的过程,没有阅读主体——学生强烈持久的兴趣作依托,势必流于形式、点缀或猎奇。当然阅读客体——文本的品位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通过实践,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地方的内容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

在同类题材处拓展。学习《桂林山水》一课后,学生陶醉于桂林山水展现出的美,非常想了解桂林其它景物特点和祖国名山大川的特点,于是明确课后开展“名山大川”为内容的拓展阅读,进一步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多姿。

在同体裁处拓展。《新型玻璃》等一系列儿童科普文章,都是运用生动的语言介绍一些科学知识,一系列科普类的文章与此结构以及写作办法都比较相似,组织学生运用阅读科普文章的办法来阅读这些文章,能使学生在运用中切实掌握这种读书的本领,以后就可以更快、更好地阅读类似的文章。

在有关背景处拓展。如《一夜的工作》一课的学习,学生对生平事迹知之甚少,即使知道也是较为零碎,很不全面的。为此,教师确定拓展阅读的方向是“伟人”,想了解哪些内容,便是本次阅读的相关主题了。

在文章作者处拓展。对一些名家写的文章可采用此法,如学习了季羡林先生的《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后,阅读方向便是读一些季羡林先生写的其他文章,如《怀念母亲》《红》等一些写关于季羡林先生的文章,从而更能了解季羡林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二、授予课外阅读方法

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被调动起来了,但光有兴趣而毫无目的、不求方法地在茫茫书海中“潇洒走一回”,我想收效是微乎其微的,课外阅读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常有家长反映:老师,我给孩子买了许多书,而他也都喜欢看,可怎么就没觉得他各方面能力有提高呢?我想问题大多由于学生的阅读方法不对。因此,我们教师应授予学生阅读的方法,让他们不仅爱读书,而且会读书,从书中汲取所需的营养。

指导精读。就是说在每句阅读时,先理解每字的意思,然后通解一句之意,又通解一章之意,相接连作去,明理演文,一举两得”这是传统的三步精读法。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在课堂上教师就已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谈感受。对于课外阅读,教师可鼓励学生将课上所学得方法加以运用,养成认真有效阅读的好习惯。

指导速读。在现代社会当中,对信息的筛选能力和筛选速度尤其重要。如果每篇文章都字斟句酌,则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跟上时代的步伐。作为教师的我们应指导学生根据自身所需选择读物进行速读,当然在速读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对内容的理解,这样学生们就能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

指导写读书笔记。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可以摘录下来,积存进自己设立的“词库”中,为以后的作文准备了丰富的语言积累。目前许多学生将读书笔记作为一项硬性任务,我想我们可以将读书笔记做得更鲜活一些,比如做贺卡、书签等,这样阅读就会变得更精彩,更有实效。

三、重视课外积累

广读博取,摘录摘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强调的是要多读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明了“多读”的作用与效果。因此,教师要经常要求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增加阅读的量,因为只有量增加到一定的程度才会有质的提高。但是,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生书读多了,许多有用的东西也不一定记得住,因此,教师要求学生养成摘录摘抄的习惯,把好的东西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