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路规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市政路规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市政路规划

市政路规划范文1

关键词:道路设计新思念设计理念

随着城市交通日益发展,对市政道路质量提出更高要求,道路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行车安全,对车辆的燃料消耗、轮胎磨损等也会产生重要影响。而市政道路路线设计又是道路建设之根本,道路建成后将是长期存在的,它对沿线的经济发展、土地利用、居民生活、工农业生产以及自然景观、环境协调等都会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进行公路路线设计时,如何根据地形等条件合理地选用各种线形要素,并巧妙地组合,是道路设计者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质量是道路设计的重要环节

工程设计的好坏, 设计对于施工、 监理和养护对城市道路的质量和路用性能起决定性作用。 深入细致的可研、方案、 扩初和施工图,是保证设计质量的前提。 但在实际工作中,不少项目筹备过程的规范性和科学性较差,业主往往不要求设计单位做可研报告,即使是城市主要道路也不例外,缺乏路网协调性的交通分析。交通分析包括流量、 流向、 车辆组成、 车速、 周边路网等的系统考虑。道路等级的定位、 规模的确定都依赖于交通分析,如果仅给出个规划红线,而忽略了交通分析,就会出现新路修好了,拥堵随后又出现了,设计人员也成了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的工程医师。没有正确的交通分析,是很难做好与周边路网相协调的城市道路设计的。我国现在许多大中城市出现的拥堵现象很多与路网不够协调有关,所以,充分重视交通分析是城市道路设计中十分重要的环节。

二、道路施工的技术问题

1、土方施工

施工前先清除杂物、 植被等障碍, 整理施工现场, 在工程用地范围内的所有草皮、 树木、 树墩、 树根和垃圾予以清除运走。 测量人员按设计图纸定桩测量放样, 标定道路坡度。 按划分的区段用反铲挖土机进行开挖, 机械开挖时,为减少对土层原状土扰动, 底部预留 15cm的保护层, 只能采用人工清理。弃土采用 5t 自卸车运至建设方指定的弃料场或用于场地平整或道路回填。余土采用人工修整, 采用机械打夯, 夯填时一定要控制土壤的厚度, 含水量及压实遍数, 夯填完毕须经质监及建设单位认可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2. 路基、 沟槽回填土沉陷

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是保证路面强度和稳定性的基本条件, 由于城市道路的地下部分铺设了各种不同的管线,因此,其沟槽回填的密实度对道路路基的影响很大, 道路路基施工中, 路堤填筑和管线沟槽回填是路基施工的关键部位回填土压实的质量通病为超厚回填、倾斜碾压、 填土不符合要求, 这些均会造成回填土达不到标准要求的

密实度, 从而导致路基和路面结构沉陷, 管体上部破裂, 无筋管还可能被压扁。其中倾斜碾压会使得碾轮不能发挥最大的压实功能, 坡度越大损失的压实功就越大; 填土中如夹带块状物, 妨碍土颗粒问相互挤紧, 达不到整体密实效果, 另一方面块状物支垫碾轮, 产生叠砌现象, 使块状物周围留下空隙, 日后发生沉陷; 如果回填的土层其含水量是处于饱和状态的,不可能夯实,当地下水位下降, 饱和水下渗后,将造成填土下陷, 从而危及路基的安全。

3、稳定石粉层――纯石粉与6%水泥

水泥石粉在使用前应在施工现场用机械拌制,然后及时运至施工点摊铺。测放稳定层中线及边线,沿中线及边线每隔5m设一指示桩,并在指示桩上用明显标记标出水泥稳定层的设计标高。水泥稳定层石粉拌和料按设计配合比所规定的用量每槽过秤,采用机械拌和。水泥用量与石粉用量按设计要求的6∶94取用,专人负责控制下料。水泥石粉稳定层分两次摊铺,每层压实厚度≯15cm。控制好稳定层的松铺厚度,水泥稳定石粉层的压实系数约为1.3~1.35,因此松铺厚度应为设计厚度乘以压实系数。混合料采用机械松铺摊平后,即使用12t~15t压路机行辗压,其碾压次数应不小于6次,并以平整密实无明显轮迹为止。辗压过程中应有专人负责测量控制完成面标高和平整度,边碾压边进行基面检修。稳定层碾压完成后4小时应进行淋水保养,保持表面湿润。养护时间在平均气温15℃以上时不小于3天,保养期间不得有机械通过稳定层。

4、砼路面

砼路面模板一般采用定型钢模板,安装模板时按道路板块宽度逐板进行。模板应按放线位置垂直支立,支撑要牢固,模板内侧应平直,板底不得漏浆。模板应预留传力杆孔洞,模板顶面高程应为路面设计高程。模板安装完成后,必须进行复测,模板顶面标高允许误差为±2mm,并按设计要求埋设传力杆。摊铺纵向进行,砼路面按照设计板厚一次摊铺到顶。砼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平板振荡器、振尺三者结合振捣致密。振捣过程应同时辅以人工削高填低,大致整平,填补面层应用同时拌和的砼,但要剔出较大的碎石,严禁另拌水泥砂浆填补或撒水泥粉抹面。砼振实滚平后便可做面,做面宜分两次进行。做面前应先清边整缝,填孔修角,然后用磨板压实再用木模板抹平,待砼表面无泌水时,再作第二次抹平。做面后用扫帚在砼路面上作拉毛处理。砼终凝后即可进行淋水或覆盖养护。淋水要连续,使砼经常处于湿润状态。养护不应少于7天,养护期间禁止车辆通行。砼路面切缝在捣筑后1天~3天内(6MPa~12MPa)进行,缩缝每5m设置一道,切缝采用切缝机来进行。

5、路边石边石必须稳固、顺直、无折角,顶面应平整无错牙,边石之间用水泥砂浆填缝,边石背后回填必须密实。铺砌预制边石预留1cm缝。破损、变形、尺寸不合格的边石不得使用。施工时边石必须湿润,基层座浆必须饱满,抹缝严密。5、人行道首先需对人行道的土路基进行机械压实,保证土基密实度达到国家标准。然后铺设10cm厚的水泥石粉稳定层,检平压实后再用3cm的砂垫层调平砌筑人行道预制砖。铺设人行道预制砖时应轻轻平放,用木锤轻敲压平。铺砌人行道预制块时,应纵横通线,确保预制块砌筑顺直。铺设人行道完成后,应及时养护三天后方可通行。铺砌应平整稳定,不得有翘动现象;人行道面层不得有积水现象;人行道的纵、横坡应符合设计要求。预制砖表面不得有蜂窝、露石、脱皮、裂缝等现象;不得使用变形、烂边、断角等预制件。

三、市政道路设计新思路

3.1 自主创新

在当今环保、 节能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有关职能部门、 行业协会、 设计单位、 业主部门大力提倡自主创新,鼓励合适的新技术、 新工艺、 新材料、 新方法在道路工程设计、 建设中的运用,是很有必要的。

3.2 灵活设计

我国南北气候差异大,东西地理特点多,所以在使用规范时要有一定范围的灵活性。值得探讨的国内设计道路的标准是按全国的城市道路的设计规范或公路有关的设计规范,各省市区的设计单位、 设计人员都得按规范设计,这在设计中不免出现雷同,所以要求在设计中要有灵活性。

四、结语

城市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决,原有的设计理念及规范已渐渐的不适应这个时代,我们的设计工作者也应在施工中做到施工组织严密,全员质量意识增强,各个环节不放松,这样就一定能铺设出既经济耐用又安全舒适的城市交通线。

参考文献:

[1]闫丽《市政道路施工技术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

技》.2007.(06)

[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北京:人民交通出版

社,1996.

市政路规划范文2

    论文摘要:随着城市交通日益发展,车流量加大,市政道路的质量面临着更大的挑战。道路的路基施工质量直接影响了路面的使用品质,要做到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的稳定和坚固,就要合理规划设计,精心施工。本文分析了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合理的规划方案和设计方法,对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的施工作业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我国市政道路工程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市政道路工程现代化建设的开展如火如荼,其工程质量与建设速度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何合理规划设计路基路面,避免市政道路的路基路面建成后发生病害,我们需要根据以往的始终能够道路路基路面工程施工当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经过深入地分析、总结,在施工过程中把握每一个环节,控制路基路面工程的施工质量。

    一、市政道路工程规划应遵循的原则

    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主要包括三大部分:道路的纵、平横断面的设计、路基路面工程和道路的配套基础设施。其中,路基路面工程必须根据市政道路工程的总体规划原则进行设计和规划,市政道路工程的设计原则包括:

    首先,要在满足城市的总体规划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设计道路交通,土地的使用要满通运输需求。要充分发挥城市的道路交通对于土地开发强度的制约与促进作用,完善和优化城市的用地布局,使城市的运转效能得到提高,改善城市的环境,提供高效、经济、低公害、舒适和安全的交通条件。

    其次,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同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结合,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形成个体交通和公共交通优势互补的多元化客运网络。

    再次,要充分考虑道路的无障碍设计,保证行动不便者能够安全、方便地使用城市道路,达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互结合的目的。

    最后,城市的配套基础设施和城市的道路交通要紧密结合。与城市的主干道相互结合的城市基础设施主要包括:电信管广电线、电力管线、雨水管线、污水管线、给水管线,结合城市的美化亮化道路灌溉及绿化设施、景灯设施、路灯及交管红绿灯控制设施等。

    对各基础设施进行综合规划,除景灯、路灯、绿化及部分电信、电力设施设计在路面以上,其他的管线设施都在路面以下,以保证道路的视线通畅、环境良好,道路设施功能完善、齐全,环境优美,引导城市的空间向纵横延伸,确保城市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二、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设计关键点

    (一)控制路基面层裂缝

    根据实践总结的经验,市政道路路基路面工程施工当中的裂缝控制,关键要采用稳定性能较好、收缩性较小的结构作为基层,而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对这种类型施工材料裂缝的原理给予充分考虑,其出现裂缝最主要的原因是材料收缩。材料收缩有两个主要方面:温缩和干缩。无论是哪种收缩,都同施工材料塑性指标和含水率有关。所以施工材料的选用中要对施工材料的塑性指标等进行相关的试验和检测,经检测符合标准的才可以采购。另外,在施工的过程中可以添加具有减水、缓凝性能的外加剂来确保施工材料能达到符合施工要求的含水率。只有保证了施工材料这两方面的指标参数,才能够保证很少甚至避免出现裂缝。

    (二)控制基层平整度

    路基是道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稳定性和强度是确保路面稳定的条件。所以,在设计与施工上都要保证路基质量。而面层平整度的好坏对行车的安全和舒适有着直接的影响,对于控制路基路面的平整度,要对不同的基层区别对待。

    由于石灰稳定土为基层的工程,其平整度的要求和标准较低,所以石灰稳定土为基础的工程平整度质量比较容易控制,可以使用平地机进行刮平,直到平整度合格即可。

    但是对于水泥稳定碎石为基层的工程,其平整度质量比石灰土要难,要求也比较高。而且,水泥稳定碎石对面层的平整度影响较大。水泥类的稳定材料不同于石灰土或者粉煤灰、石灰,稳定类材料施工对压实的时间要求并不严格,而终压时间对水泥类稳定材料施工影响非常大,稍控制不好就会影响强度。所以,水泥类的稳定材料接头一般较多,对平整度产生影响。可以用缓凝减水剂延长初凝的时间。通过现场的试验,初凝时间平均为二百七十分钟,至此,可以设计摊铺长度和压实程序。基层用摊铺机进行摊铺时,要注意摊铺的宽度,过宽时,布料器的转速会加快,使两侧的混合料离析进而对成型和平整度产生影响。

    为了保证路基、路面的稳定性和强度,必须非常严格地控制路基压实度,尤其要注意路堤与人工构造物衔接处的压实,减少衔接处沉降错落影响。

    路基经碾压以后要进行密实度、纵横坡度、几何尺寸、标高等指标的检测,检测合格后才可以进行路面结构的施工。

    对于各种路面材料要进行必要的试验与施工检测,对不符合要求的,要果断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三)对软土地基的处理

    通过对大量的市政道路工程调查表明,软土地基的路段由于地基沉降引起跳车的现象主要是由于施工图的设计过程中地质钻探的布孔太少,钻探不深,软土地基没有被及时发现,或者对软土地基的深度、范围和物理力学性质等没能准确探明,致使没有对软土地基进行相应的加固处理或处理方法不够完善。

    另外,软土地基的加固处理计算参数和计算方法与软土地基实际情况或多或少存在一定差距,软土地基的处理很难达到技术要求及预期效果。另外,雨水侵蚀导致路基填充材料流失和强度降低,也是导致市政道路工程的路基沉降一个主要原因。各种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适的适应性和机理各有特点,在施工的过程中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有选择地采用。下面以江苏某公路工程的第1标段为例进行说明:

    江苏某公路工程的第1标段,长2km,流塑状淤泥与欠固结灵敏或者高灵敏淤泥质土的分布比较广泛,厚度大,属于软土路基,而且沟壑、鱼塘众多。

    针对这种难以控制路基稳定与固结时间的路段,可以用真空联合的堆载预压的方法进行加固处理。真空联合的堆载预压法具体操作是在软土地基的表面先铺设好砂垫层,之后埋设垂直的排水通道,然后在砂垫层的顶面铺设密封薄膜隔绝大气,薄膜的四周埋入土里,通过砂垫层埋设的吸水管道,使用真空装置抽气,形成真空。抽真空的时候,排水通道和砂垫层会先后形成压差,土体中空隙的水在压差作用下有排水通道不断排除,最终使土体固结。

    (四)路基路面排水

    路基的稳定性和强度受到水的影响,很多路基的病害都是水的侵蚀导致的。另外,从不损害当地的农田水利设施和保护环境的角度考虑,必须要做好路基的排水,并且要与地区的排水规划相互协调,形成完善的排水系统。在路基施工中要重视施工排水,避免水患给路基和路面的施工造成多余的损失。

    1.地面排水

    常用的地面排水设施有急流槽、对于一级公路和高速公路的排水沟渠,通常都要求铺砌防护。浆砌片石加固应用非常广泛,如今,水泥混凝土预制板块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

    2.路面排水

    路面排水要做到迅速排除在路面范围的降水,减少路面渗入,避免水冲刷路基边坡。路面排水通常有两种方式。首先是分散排水,通常应用于我国西北地区地势较平坦的长路段,除了加固路基边坡和硬化路肩,也要考虑到边坡下部植物的生长是否会挡住横向排水的通路,导致路面积水。对应措施是硬化路肩并设路肩排水沟,加大沟坡排水。另外一种为集中排水,硬路肩的外侧可以设置现浇沥青混凝土拦水带或者泥混凝土预制块,使其同硬路肩路面形成三角形集水槽流水,隔30—50m的间距设置一道泄水口,和路堤边坡的急流槽相互衔接,将雨水排放到坡脚的排水沟中。

    3.地下排水

    路基地下排水多用渗井、渗沟、盲沟、暗沟等,特点是渗透式的排水。水流较大时多采用有渗水管的渗沟。传统砂砾料的反滤层大多改用了具备反滤功能土工织物。带有滤布、钢圈与加强合成纤维所组成的加劲软式的透水管很适合在地下排水中应用。

    三、结语

    总之,公路的路基路面质量深刻影响着公路的使用性能,因此,进行路基路面的施工时应当严格按照相应的规范和设计进行,并针对不同的工程具体情况有选择地采用相适应的具体措施。通过大量的工程实践积累经验,总结路基路面的施工设计方法,对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公路使用性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参考文献:

    [1]张迎秋.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的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0(09).

市政路规划范文3

关键词:低碳城市;城市规划;碳汇;紧凑型城市;低碳经济示范区

中图分类号:X32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低碳城市是指城市经济以低碳产业为主导模式,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以低碳社会为建设蓝图的城市。目前我国城市发展普遍存在过度开发、摊大饼、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这增加了城市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强度。低碳城市规划的目的一方面是通过自身低碳经济发展和低碳社会建设,保持能源的低消耗和二氧化碳的低排放;另一方面是通过大力推进以新能源设备制造为主导的“降碳产业”的发展,为全球二氧化碳的减排做出贡献。郑州市是我国中部地区较具代表性的城市,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面临着资源能源短缺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突出问题,如何建立合理的低碳城市发展框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郑州市城市规划存在的问题剖析,探讨低碳城市规划的思路,以供城市规划及管理部门参考。

1郑州市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1.1郑州市建成区过度蔓延,城市规划不合理

郑州市城市发展飞速发展, 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环境影响与评价报告[3]显示:郑州市公布的暂定中长期规划中,2020年建成区面积定为450平方公里。但这一数据有所变动,新近修改的总体规划表明,到2020年,郑州市建成区面积将达542平方公里,约是2006年282平方公里的1.9倍。在城市扩展的过程中,城市内部部分用地如商业批发区,都市村庄改造、组团结构等存在在不合理的地方。

1.2产业结构不合理,碳排放强度较高

郑州市高耗能产业如煤炭工业、炼铝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等行业的能耗较高,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郑州市的碳排放压力。同时,郑州市以纺织业、汽车行业、服装业等轻工业为主。,总体而言,产业层次低、链条短,工业企业规模小、布局分散。因此,需要在城市规划中进行合理的安排和布局,以适应低碳城市发展的要求

1.3郑州市的绿地系统的碳汇功能需要进一步加强

郑州市老城区绿化面积不足,不能满足居民对绿地景观的要求;没有充分利用郑州市北部临黄河区;对郑州市内河流、湖泊没有做好保护和绿化措施;高新技术经济开发区绿化不足;郑州市农业、园林业面积逐年减少及没有建立足够的碳汇基地等。

2 郑州市低碳城市规划的思路和对策

本文结合郑州市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低碳发展的理念,从低碳型产业体系规划、低碳型道路系统规划、低碳型市政设施规划、低碳型绿地景观规划、低碳型用地布局规划及紧凑型城市等几个方面构建了郑州市低碳城市规划的方案。

2.1低碳型产业规划的思路

郑州市产业规划应以高技术经济为主要内容,以循环经济为理念,采取清洁、无污染、碳排放量低的新型能源。采用和开封组团式发展模式,打造郑汴低碳经济示范区。以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及上街产业集聚区为依托,构筑企业、园区、城镇三个层面的循环经济体系。企业层面,选择龙头企业,按照循环经济模式进行试点,推广清洁生产,逐步实现“资源加工废料原料”多次利用的良性循环。园区层面,加快推进产业园区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农业、工业示范园区,构建环境友好型产业群。城镇层面,加强废旧物质的回收、加工、利用,特别要加快污水处理和综合利用工程,提高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水平。

2.2低碳型道路系统规划思路

为了降低城市碳排放量和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善郑州市交通体系,从而建成快速、通畅、碳排放量低、污染小的郑州市交通系统,在完善城市路网交通的同时,实现城市低碳交通发展目标。

(1)在客流量大的路段建立公交快速通道;(2)严禁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占用彼此车道或其暂停在非机动车道,造成相互干扰。根据情况,适当扩宽非机动车道;(3)对于繁忙道路,合理分配车流量,以分担其车流量压力。建立快速、通畅的交通。加快修建地铁等运量大、速度快、碳排放量低、污染小的郑州市高速交通,缓解郑州市商业中心、服务中心、市级功能中心及客运中心的客运压力;(4)建立专用步行道。在城市中车速快、交通量大的快速路和主干道上,行人过街严重影响机动车流,且易发生交通事故,应建立人行天桥或地道。

2.3 低碳型绿地景观规划思路

城市绿地为公共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风景区、山林绿地及滨河绿化等等。城市绿地面积大幅提高,形成了以道路绿化为骨架,公园、广场、游园均匀分布,滨河公园贯穿市区,点线面结合,市区园林与城郊绿化结合,大树大绿、三季繁花、四季常绿、具有中原地域特色的城市园林绿化体系。

(1)重点是郑州市老城区绿地景观规划,确定该规划的布点工作以现有绿地和规划绿地服务半径500米覆盖范围之外的居住地段为重点,充分挖掘附属绿地的使用潜力,着力解决游憩绿地奇缺地区的问题。(2)积极推进城市空间立体绿化,按照谁建设、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开展屋顶绿化、墙体及其他建筑物的垂直绿化工作;(3)保护西北、西南、南部、东南、东北等核心森林组团,规划北部黄河生态文化农业旅游和生产基地。形成防护林,建成郑州生态城;(4)尽量维持郑州市湿地公园现有面积,将水源地保护与湿地系统相结合。保护郑州市原有林业,扩大郑州市林业面积。由于城市化,建城区的面积逐年增长,占用耕地和林业,应尽量避开林业区级发展防护林。在原是纺织、金属、机械、煤等厂区的老工业地,将拆迁地部分规划为公园绿地,满足居民的需要同时成为碳汇地。在全国的号召下,建设郑东新区为低碳经济示范园区,成为重要的碳汇基地。

2.4 低碳型用地布局规划思路

加强对建设用地的管制,使其按照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有序利用;大力开展土地整理,确保规划确定的耕地平衡指标;加强建设用地挖潜,充分利用存量土地,在商业中心,开发地下空间;按规划保护基本农田和永久性绿地,保证农副产品的有效供应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总之,郑州市布局强调土地混合使用,争取以达到就业与居住平衡,以减少居民的出行距离和时间,降低城市碳排放量,并且能够满足居民多样化的活动需求。交通出行的方式和目的地的选择与城市的空间结构或土地使用布局有关。特别是在2km的的范围内的土地使用对人们的日常活动有很重要的影响。

2.5 紧凑型城市设计理念

建设郑州市紧凑型城市应在城市空间紧凑化按照城市结构尺度及规模体现在不同的空间层面上,分别为都市区域层面、城市空间层面、社区空间层面及组团空间层面等四个维度。对于郑州市都市区域空间层面,通过对城中村合理的城镇空间布局、产业结构组织及基础设施的合理安排,引导郑州市各类要素向城镇空间集聚,形成区域性空间等级与层次的空间格局,形成不同等级城市间横向联系的网状格局。对于郑州市空间层面,积极引导城市各项功能的合理分区,完善基础设施布局,避免城市规模过度扩张和功能的单一化。对于郑州市社区空间层面,强调混合使用和适度高密度社区开发的策略,打破传统方式上的功能分区,不同的社区组团作为城市最小功能体,依靠公共交通联系,减少私家车使用,发挥城市区域的地缘优势。

以多样化的土地集约化使用为根本特点,强调空间使用上的集约化、空间功能的整合、现有空间的转型。但现在的问题是大城市核心区的地面建筑密度和人口密度已经严重超标,除了一部分地区可以经过老城改造获得功能上的整合和空间转型外,大部分城市功能的实现要通过开发地下空间来完成。由于地下空间的开发,不仅可以节约地面上的土地使用,而且可以扩大绿化面积和城市广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最终实现自然、历史、人文和现代的和谐共存和共同发展。针对郑州市周围城镇建设,应采用城镇密集区空间布局结构,建立“一核三组团”、“三带一组”的空间布局结构,一核即中心城区,三组团即西部上街—荥阳组团、东部郑汴—中牟组团、南部航空港组团,三带指中部城镇发展带、北部黄河生态农业旅游带、南部生态防护带,一轴指沿主要交通通道的南北发展轴。切实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集约化利用土地,成为河南省主要经济区、绿色区。

市政路规划范文4

今年来,全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工业化为总揽,以园区建设为平台,努力克服特大洪灾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全力扩大招商引资,着力发展民营经济,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奋力推进“三化”进程,市域经济仍然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

救助全面铺开。社会保障成绩突出,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社会保险面不断扩大,工伤、生育保险顺利实施;就业再就业工作成效显著,城镇新增就业人员5650人,城市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文化事业蓬勃发展,蔡侯祠被授予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播电视事业不断进步,农村有线电视网络建设全面实施。市志工作成绩喜人,被评为“全国地方志系统先进集体”,《某某市志》(1986-xx)编纂工作进入扫尾阶段。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加强,城市环境质量不断提高。电子政务全面启动,“中国·某某”门户网站运行顺利。贸促工作得到加强,“和谐某某”电子展馆成功启动。八件实事成效明显,各项考核指标超同期进度。安全监管工作全面加强,煤炭安全生产整治有序推进,基本实现依法、科学、规模、安全开采,交通、建筑、消防等其它生产领域安全状况明显好转。工作全面加强,法制建设继续深入,打黑除恶工作取得重大突破,破获了建国以来最大的以严小军为首的黑恶犯罪组织,社会治安进一步好转,社会大局持续稳定。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859.85元,同比增长9.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318元,同比增长8.5%。

二、2012年工作设想

2012年我市将坚持以工业化总揽经济工作全局,以项目建设为依托,开足招商引资和民营经济两大引擎,突出园区建设、国企改制、农产品加工三大战略重点,全面推进“三化”进程,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以文化旅游为特色的第三产业发展,推动和促进全市经济和社会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市政路规划范文5

关键词:市政道路, 规划与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道路规划设计应综合考虑区域路网规划,沿线的交通现状,在坚持设计标准的前提下,因地制宜,新旧设计结合,远近期工程结合,注重环境保护达到工程建设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设计中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设计具有前瞻性,系统新,安全性,先进性和经济性。

1从道路交通功能正常发挥的要求来讲,道路网络系统必须是一个有机协调的系统。首先,必须具有合理的等级结构、功能结构和布局结构。合理的城市道路网络应由各类道路应各司其责,有机结合,实现道路功能结构与等级结构的协调统一。其次,每一条城市道路都有多重特定的功能。城市道路规划建设应以实现其合理的交通功能为主要目的,同时兼顾市政管线、绿化、景观、日照、防灾等其他附属功能。城市道路应根据其应赋的道路功能来确定合理的道路红线、横断面形式和分配等,决不是越宽越好。第三,城市道路交叉口是影响甚至决定道路网交通容量的关键。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必须与路段的通行能力相匹配,否则,要么会造成路段通行能力的富余和浪费,要么造成交叉口的严重阻塞。第四,城市道路要慎重处理好于城市空间、土地开发、历史风貌、遗产保护等之间的关系。

2 市政道路网存在的常见问题

2.1 路网等级结构不合理,造成道路系统功能紊乱。路网级配不合理,导致就会城市道路交通功能的紊乱。交通生成点与干路系统缺乏过渡性连接设施,城市交通集中在几条贯通性干路,不仅不利于机非分流系统的形成,也不利于不同出行距离交通的相互分离,更不利于不同类别道路系统交通功能的发挥。

2.2 路网节点不畅,路段与交叉口通行能力不匹配。我国传统市政道路设计缺乏交通工程理论的指导,交叉口红线、车道数与路段上完全一样。这样设计的结果,交叉口由于相交道路间的交通流要相互等待或避让而导致通行能力大打折扣。2.3 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不合理,导致道路功能效率不能有效发挥。道路横断面的设计,直接影响道路的通行能力和土地资源的利用。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仅仅局限在道路工程设计,缺乏交通工程设计的理念和要求,导致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尤其是横断面设计极不合理,

3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与改进

3.1 道路节点设计。

1)道路节点功能分类。从功能角度讲,城市道路交叉口可分为四大类。第一类为快速路系统内的路径转换节点,其规划建设应保障各个流向车辆能高速、连续、顺畅地通过交叉口;第二类为进出快速路系统的集散节点,其规划建设应考虑快速路上、下匝道通行能力与临近路网的匹配;第三类为干路与干路相交的节点,其规划建设应保障“点”与“线”的通行能力匹配;第四类为支路或特殊道路交叉口,其规划建设应考虑交通管制与交通组织。

2)道路交叉口规划设计原则。针对性原则:交叉口规划设计方案必须符合城市实际情况,必须充分利用现有的城市规划交通规划、交通政策研究成果。综合性原则:城市道路交叉口应根据相交道路的等级、分向流量、公共交通站点设置、交叉口周围用地性质、管线布置、防灾要求等确定交叉口的形式及其用地范围。协调性原则:干路交叉口必须进行渠化规划设计,通过增大交叉口进口道车道条数来扩大交叉口空间资源,以空间资源换取时间资源,使路口通行能力与路段通行能力相匹配。系统性原则:路口改造、立交建设必须成系统,不能孤立改造某个路口,将交通矛盾转到其它路口。节约性原则:尽可能通过平交路口渠化来挖掘既有设施潜力,能不建立交尽量不建立交。现有平面环型交叉口应尽可能予以保留,宜采用“环交+ 信号灯”控制方式。立交设计应保障主流方向的交通顺畅,立交结构形式应美观、简单、充分利用地形地物,以便节约用地、节省工程投资。以人为本原则:道路应根据红线宽度来设置行人过街设施,通过交通岛绿化设置及高架桥绿色挂篮设置来形成城市新景观。远近期结合原则:道路交叉口改造近期实施方案必须考虑远期交通需求,必须研究规划设计方案的近远期过渡。近期无法进行渠化的远期应控制交叉口用地。平战结合原则:立交建设应与城市防灾相结合。

3.2 关于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城市道路横断面分配也是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的关键。城市道路横断面要素通常包括: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中央分隔带、机非分隔带、路缘带等。这些要素的尺寸分配要根据道路功能,综合考虑道路通行能力、交通安全、交叉口渠化、港湾公交车站设置、地上地下市政管线布设、绿化景观等因素来确定。因此,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实际上交通工程设计、道路工程设计、市政工程设计和景观绿化设计的综合体,而不是简单的道路几何设计。一个好的城市道路设计应当成为是功能和艺术完美结合的优秀作品。为此,必须把握好以下关键:

1)基于对通行能力、行驶速度的适应及节约土地资源的客观要求,确定机动车

行驶的合理宽度;

2)基于对道路交通量的预测及实际管理措施的考虑,原有的车道数也需要调整;

3)基于车种的变化及人们不断提高的生活需要,各种车道及分隔带在断面上的分配比例需优化;

4)基于环保及行车、行人安全考虑,要考虑分车带、绿化带的布置形式的调整;

5)基于节约资金及土地资源的考虑,必须考虑分期建设的需要及对现状道路的合理改造;

6)考虑道路附属设施布置的客观要求变化及维修、维护需要,要考虑断面各

部分的比例调整;

7)为适应各种先进的交通组织及管理要求,要考虑道路断面与路侧建筑物特性、土地利用性质、公交专用道、公交停靠站、路边停车带、道路交叉口的匹配等一系列问题。

3.3 关于城市快速路规划设计。城市快速路是城市道路中的最高等级的道路,是为了保证城市长距离的机动车出行者在相对可接受的时间内完成其出行目的(或过程)而建设的、能相对快速、连续(也可不完全连续)通行的道路系统。城市快速道路的设置适用于快速疏解现代大城市中大型片区间长距离、大流量机动车流或者穿越大中城市的过境车流。所谓长距离,也即机动车出行距离至少超过5~7 公里,所谓大流量,也即在高峰小时同一机动车交通走廊内,超过5~7 公里的长距离单向机动车出行交通量至少要大于1000~1500 辆当量小汽车/ 小时。一个城市是否需要快速路,要综合考虑这个城市的规模、形态、布局、机动车发展水平和综合经济实力等因素,必须慎之又慎。如果确实有必要设置快速路,则要解决好四个关键的技术问题:1)快速路的选址和布局;2)快速路规划的系统性和协

同性(包括其自身的和与整体路网的协同性);3)快速路的标准问题;4)快

速路的几何形式问题等。

结束语: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是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中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城市路网的主要骨架,在城市交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城市道路设计直接影响到整个城市交通系统,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 CJJ37-201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2] 景国胜.城市道路横断面的问题与规划对策[J].城市交通,2004,1.

[3] 应周杰,林春娥.市政道路规划设计与建设改进分析探讨[J].价值工程,2010,29(18):95-95.

[4] 张林志.市政道路存在的问题与规划改进设计分析[J].民营科技,2011,(9):277-277.

[5] 席永红.浅谈市政道路的无障碍设计[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34(4):13-13.

市政路规划范文6

关键词:铁路多元化 会计核算 原始凭证

铁路会计系统作为国有资产的具体管理部门更应充分发挥好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这两个职能的作用。随着铁路政企分开改革的深入落实,铁路所有制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和电子商务在铁路系统的逐步应用,铁路会计的原始凭证遇到复杂化、多样化等问题,如何在铁路会计工作中做好会计原始凭证规范化问题成为目前铁路会计核算的一个重要课题。

1 会计应提供合法、真实、准确、完整的会计信息的要求

1.1 审核原始凭证的票据真实性

原始凭证是在经济活动发生过程中取得并填制的,用以证明或记录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情况的文字凭据。原始凭证的真实性是指原始凭证的业务内容真实和原始凭证的票据真实。审核原始凭证是铁路会计核算基础性、经常性工作,不仅是维护铁路财经制度和财经纪律的重要保证,也是维护国家税收、稳定铁路多经收入的需要,更是确保铁路企业内清正廉洁的重要环节,意义重大。

原始凭证按照来源不同可以分为外来和自制两种,自制原始凭证是指本单位业务部门和人员填制的仅供本单位内部使用的原始凭证。对原始票据审核的第一步就是审核原始票据本身的真实性、合法性。真实性、合法性审核,需要注意的有以下几点:绝对禁止使用一般的收据(个别部门核发的统一收据除外);第二要掌握区分发票的真假。机打的发票多存在于电子商务类和指定物品采购单位,一般情况下都是真实的。手写发票主要通过看票面的内容,如先看发票监制章,字体为正楷,字迹清晰,颜色纯正。如果没有监制章或监制章的字迹模糊、颜色不纯正的一般都是假票。再看发票的纸质,可与标准的票据对比,如果纸张厚薄度不均、颜色太浓或太淡、纸质粗糙的就是假票。最后看发票的底纹、水印和防伪标志。具体方法是用验钞机的紫外线灯照一下,看发票上有没有水印的防伪标志。没有水印的肯定是假票据。

1.2 审核原始凭证记载的业务内容真实性

铁路多经系统涉及的业务种类比较全面,财务人员需要在了解各项业务基础上识别出业务内容的真实性。结合铁路工业系统和多经系统的业务知识,总结出识别业务内容真假的方法是“两查”。一是查多联式票据反面是否复写,是否是报销联,防止头大尾小的票据。如果票据没有用复写纸复写,而是用钢笔填写的,就有可能是鸳鸯票,也就是存根联与报销联内容金额不同;二是检查审核票据与所附的附件内容是否一致,如有漏洞或出入即为假票据。

1.3 审核原始凭证的时效性

原始凭证的时效性是指原始凭证所具有的时间要求。每一笔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后,取得的原始凭证就必须及时送达财会部门办理报账手续。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过时的原始凭证,影响了会计信息质量,时间过长无法查清责任。审核原始票据的时效性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审核:

①严格审核票据所载经济业务的时效。

如欠条的法定年限是两年,所以要求财务人员接手欠条后要及时入账,对于两年内没有收回的库存,两年后其欠条就失去效力不能入账。

②审核票据的印制时间和有效时间。

各地的财政票据和税务票据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更换不同的版本,新票据出来后,旧版票据就自动失效。所以要审核票据的印制时间和有效时间,仔细辨别是否有过期作废的发票,防止有人钻空子又拿来使用。比如说长春地区的定额发票已在右下脚注明在XX年底前使用,而且定额发票左边的发票号码的数字应与右边也就是兑奖联下方的位置模样相同,只不过右边的阿拉伯数字比左边数字小一点,还有刮开定额发票右边的密码,假的发票密码是相同的,真发票即使是连号的密码也不相同。

2 审核原始凭证的技术性

对原始凭证应具有的内容、逻辑关系和附件等诸多要素所构成的技术性要求称为原始凭证的技术性。审核原始票证的技术性方法是:

2.1 票据的行业性质与发票类型要对应正确

有时销售方本身没有发票而是在别处讨借的发票。比如维修费等工业发票开的却是商业销售发票、住宿费等服务行业应使用地税发票开的却是国税发票等,这些都是不合法的。

2.2 审核票据凭证填制的内容

原始凭证的内容包括开票日期、客户单位名称、经济业务的内容、单位、数量、单价、金额大小写等必须齐全。不能漏填或重填,有的只写名称、金额,不写数量或者只写大概念,不写具体商品名称,就很可能是故意隐瞒不能报销的内容。如购买文件夹、计算器等文具时,不写品名、单价、数量等,只填写办公用品或文具。还有只填写金额无任何内容,必定是不可报销的内容在里面。

2.3 审核开出凭证单位的公章或开票人印章、签字是否齐全正确,是否符合计划预算和成本费用开支范围

如果原始凭证上的印章模糊或不清晰的;或不按规定使用专用印章而乱盖其他行政印章、合同印章的或者不盖印章的,可能是虚构的业务绝对不能作为报销的原始凭证。作为原始凭证的发票背面要有经办人、验收人和业务主管签字,同时写明经济业务用途。报销单要由报销人、财务主管和单位领导签字。购买实物的发票若没有注明实物明细时,必须附有与发票金额相符的明细表,同时应有验收证明。办理诸如设备大修、投资和工程结算必须有项目竣工验收纪要、设备维修验收交接单、施工决算等与大修决算相关的资料,土建工程大修和投资还要有审计报告和审计意见作为附件。经过审核后,对于真实、合理、合法,但是内容填写不全、手续不完备和计算差错等技术性错误,应将原始凭证退还原经办的部门或人员,并由其负责补办手续;对于不合法、用假票据违反财经法规制度的、涂改或伪造等弄虚作假严重违法的原始凭证,以及超计划预算或者超过成本费用开支范围的各项支出,会计人员有权拒绝受理。

3 电子发票在当前铁路财务领域的应用

随着铁路客货运系统电子商务的逐步应用,铁路多经物流企业的电子商务化发展,铁路多经财务已经开始了电子发票的时代。由于电子发票具有速度快、准确度高、处理简单等优点,所以是铁路多经财务系统未来的发展趋势。由于沈阳局铁路多经物流单位规模大小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有的已经具有了稳定的供应链和客户群,有的还刚刚起步,因此对于不同的单位应采用不同的电子发票流程和系统方案。现就笔者目前所在的单位规模和业务性质对发票的电子流程作以下设想:

①应设计一个专门的系统将本单位业务范围所辖各个车间(分点)所要提供的传统原始凭证进行扫描,完成发票的电子化存储。或者将发票内容转化为PDF格式的电子发票或仅转化成一串数据代码,再将代码传递给财务部门作为合法的电子发票。

②各车间(分点)可以将各种含有发票信息的文件(如写明金额、数量、供应商和客户名字的电子邮件)转化为发票。

4 结束语

原始凭证是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功能实现的最重要的基础工作,由于记账凭证记载的是会计信息,因此由原始凭证到记账凭证是经济信息转换成会计信息的过程,是一种质的飞跃,只有适应原始凭证电子化、多样化的新形势,才能够使财务人员从繁重的手工方式解放出来,才能够提高会计水平,真正实现会计的核算和监督功能。

参考文献:

[1]齐晓晶.企业会计核算所需注意的问题探讨[J].中国外资.2011年.第15期.

[2]孟静.浅谈铁路会计核算有关问题[J].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第22期.

[3]郭蕾.电子发票的发展分析[J].财务与会计.2012年第6期.

上一篇我心中的梦

下一篇服饰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