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翻译和原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醉翁亭记翻译和原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醉翁亭记翻译和原文

醉翁亭记翻译和原文范文1

要解决这个难题,我们必须对自主课堂教学有一个准确的把握。首先,自主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变换课堂教学形式,反对教师独占课堂,提倡师生换位,让语文课堂的某些部分甚至整堂课完全由学生来掌控,教师只作适当的指导。尽一切可能让学生走上前台,在前台锻炼并提高学生的各项语文能力。其次,自主课堂教学倡导探究性学习,鼓励学生扩读。扩读包括作者介绍、背景情况、评论文章等。教师应要求学生在预习时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为一堂生动有趣的语文阅读教学课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三,为丰富自主课堂教学,可创造性地对文本进行适当合理的改编。改编的实质就是两种文体的互换,它既是一种语文能力,又是一种语文活动。

基于自主课堂教学的这三点认识,我将《醉翁亭记》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为以下二种形式。

一.“我画、我评、我探究”展示课

全教学过程分为五个大的教学步骤:理——理清字词;编——诵读课文;画——展开想象,任选几个景物,画成风景画;评——对照原文评价画的得失,体验文章语言的优美;探——探究思想。其中“理”“诵”部分让学生预习解决,教师课堂检查,课堂上主要解决“画”“评”“探”部分,课堂设计如下:

1.“画”——美丽的醉翁亭景色。

师:《醉翁亭记》借欧阳修之眼之耳,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美不胜收的山水风景图。确实令人向往。文章从滁州城、琅琊山、酿泉的景色,写到醉翁亭的形状以及山中朝暮的景色和四时的风光,给我们提供了一幅幅美丽的风景。请同学任选一景,展开想象,把你心中的景色画出来,看谁画得最好!

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选好画画的对象。经讨论后确定重点,二人主笔各画一幅,一人负责服务工作,一人负责评选优劣。(体现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的形式)在学生绘画过短中,教师应加强指导,明确要求。各小组绘画的内容应避免重复,全文可画15幅以上不同的图画。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以写意和白描的笔法绘画。如“环滁皆山也”一句,可画滁州城地形图,应抓住一个“皆”字,画出特点;“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一句,可画酿泉景观图,应抓住一个“泻”字,画出酿泉奔腾的气势。“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一句,可画太守醉酒图,应抓住一个“醉”字,画出太守的醉态。

2.评——评价绘画的优劣

师:刚才同学们积极参与,充分合作,既动手又动脑,在热烈积极,紧张活跃的气氛中,画出了一幅幅有关《醉翁亭记》的优美风景画,现在我们进入“评”的环节。我们来评一评、说一说我们的小画家们的杰作,看看好在哪儿,不足又在哪儿。

学生的点评可能多种多样,绝大多数可能涉及到绘画作品的趣味性、完整性、想象性、新颖性、创造性等,但容易忽略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点”,这个点就是同学的画中能不能抓住寄情山水的“乐”字和“与民同乐”的“乐”字,学生的绘画中,如果能够透出一种欢乐的情趣,将是上品。

3、探——抓住最后一段中议论性的句子进行探究性学习。

师:本文最后一段中有一段议论“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这段话讲到了几种乐?列举出来并比较一下在思想境界上的高下。

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对“鸟之乐”“人之乐”“太守之乐”的具体内涵进行分析比较,讨论欧阳修到底是乐在自然景色的优美,还是乐在“与民同乐”,从而进行深层次思考:这样的政治理想与现实有没有差距,达到理解欧阳修复杂内心世界的目的。

这种自主课堂教学思路的设计,既突出了一个“活”字,借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突出了一个“新”字,以此展示学生的创造才能。可以说,整堂课或讨论,或绘画,或解说,或激烈争论,互相指瑕……整个课堂氛围热烈而又有节制,活泼而又有分寸,让学生在掌握古文知识的同时又体验到古文课的乐趣,并对文言文概括、生动的语言有了更深层次的体验,同学们的个性特点得到了很好的展示,想象和创造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二.“我是最佳导游”评选课

全教学过程也分为五个大的教学步骤。一、二、五与前一思路相同。第三步为说——介绍醉翁亭;四为评——评价导游的介绍。具体过程如下:

师:《醉翁亭记》所描述的醉翁亭是一个山青水秀、鸟语花香的大好去处。假定我们全班同学现在就在琅琊山下,即将上山游览。而你却是一位旅行社的导游,现请你做我们的向导,带我们一路游览上去并给予具体解说,要求大家尽量说得生动些和有趣味些。

这一环节,学生可能出现如下情况:直接翻译,无生动活泼的口语,缺乏趣味性;有导语,无结语,缺乏完整性;死扣课文不放手,缺乏新颖性、创造性。针对这些情形,可作如下指导:可以设计给游客讲故事;可以设计为边“导游”边讲解;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调换句序;可以设计为结合实际,引入新故事。总之,在不脱离课本,不违背课本的前提下,可以展开想象,自由选择。

生:个人作准备后四人小组试讲,组员互相补充,再推选一名代表在全班试讲。

2、评——同学以游客身份对导游的解说词进行评价,评出最佳导游。在评的过程中,应以“乐”字为重要依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适当点评。

醉翁亭记翻译和原文范文2

关键词:文言文;传流文华;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1-0062-01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博大精深,内涵隽永,具有很大的现实借鉴与利用的意义。所以势必要学好、掌握好它的载体--文言文。 但学好文言文并非易事,由于不少文言文距离今天年代久远,学生学习它会有距离感,假如不注重办法,势必让学生听讲昏昏然而无所收获。那么,怎样才能激活文言文教学呢·

1.引进写作

不少文言文作品,都蕴涵丰富的写作空间,如能适当引导消化,可以激活整篇文章的学习。如辅导《醉翁亭记》,老师可以利用文章中未显示的信息非常丰富的特点,引导学生写出这些信息,可以写亭建造的历程,琅琊山优美景色,可以写滁人游庞大规模等。学生假如写这些情景,一定要先读懂课文。这样的训练,既领会了文章内核,又锻炼了写作,还培养了想象力,一石多鸟,何乐而不为·

2.添加事例

有些文言文内容比较简单,可是如何让它生动而富有灵性呢·我认为只有添加事例,使它丰满,才可能让原文灵动。如辅导学生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当讲到邹忌的讽谏艺术时,不妨添加庄子以愿当泥涂之龟而辞退楚国使者的机智、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影射梁惠王的善喻以及《克雷洛夫寓言》中乌鸦与狐狸的故事等,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自然也就明白了邹忌的讽谏艺术,从而让学生领悟到语言表达的无穷变化。

3.字词积累

学习文言文就像学习外语一样,没有足够的词汇量,一切都是空中楼阁,纸上谈兵,所以字词积累是学好文言文的基础。注重课文的注释多看多记,每有空闲的时间就随意看看记记。注意前后课文及常用成语的联系,学会归类积累。字词积累分两大类:实词积累和虚词积累。相比较而言,实词又好记一些,而虚词是难点,因为文言虚词意义较抽象,使用频率高,用法灵活多样。这时用一些灵活巧妙的方法也不难记忆。例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一共有23处用到"而"这个虚词,我们可将其用法归纳为五种,就比较好记了。①“溪深而鱼肥”,表示并列关系; ②“日出而林霏开”,表示承接关系;③“杂然而前陈者”,表示修饰关系;④“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表示递进关系。⑤“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表示转折关系。

4.激发兴趣

有些同学抱怨我们今天不用文言文,干嘛去学“之乎者也”·这话不对。首先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所有文化的承载形式。无论是医学、数学、天文、地理都是用文言文写成,流传至今。文言文是渊源流长的瑰丽财富,我们不懂它,又如何领略中国文化的古典深厚,搏大精妙呢· 其次,现代汉语中的成语和典故绝大部分来自文言文。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只有人们自愿做的事才做得好。”激发兴趣的要义,全在于激发出学生“自愿做”的热情。激发兴趣应注意时机的抉择,或在辅导初,或在辅导末,或在辅导中。本人以为最好是在辅导的初始时刻。

5.揭示内涵

当前,不少老师都认为文言文教学的核心在于“翻译”,即将文言文转换成白话文。使用“串讲法”显得条理清晰,能做到“字字落实,句句清楚”,让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课文意思,是最轻松的教学方法,因此文言文的教学就变成字字句句落实的“将翻译进行到底”。然而,在学习参考书众多的今天,学生手中不乏含有文言课文全文翻译的参考书。当学生手执翻译参考书已经了解文章大意的情况下,老师仍然在课堂上串讲翻译,学生对课堂兴趣索然。 “课程目标”中提出,通过在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应能“阅读浅显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通过调查显示,教师在教授文言文的方法是串讲课文,讲解重点字词;而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仍对文言字词感到头痛。通常课文读懂了,考试做题往往不能得分。《课程标准》中提出注重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的能力,换言之即是注重学生阅读和应用文言文的能力。语文考试中的文言文一般要考查的是学生阅读、运用文言的能力。在课堂上单一使用"串讲法",并没能很好地解决文言学习中所遇到的字词句和写作技巧的问题,也未能很好地挖掘文章所蕴含的教育意义。课后缺少反复练习和巩固,使得课堂上的内容没有形成学生自己的理解,加之现代语言环境的不同,缺乏使用的机会,《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学生阅读和应用文言文的能力”的目标就无从实现。

因而,我认为应注重文章的内涵的传授,不必句句落实。这里的“内涵”,是指课文中潜在的、不能从字面上直接看出来的东西,而揭示内涵则是指将这些东西确认出来,使其明朗化,以便于学生理解与掌握。学生毕竟是学生,其温习自学的结果也只能是“有所知”,而不可能“尽知”。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老师的适当点拨,指明内涵,不仅是应该的,而且是必要的。课文中内涵主要有三类:①关键句。如《醉翁亭记》中的“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②段或篇的思想内容。如《岳阳楼记》的二、五两段,《曹刿论战》的一段。③篇章结构、语言及其他。如《桃花源记》的结构艺术、语言特色等等。辅导中,老师适时适度的揭发内涵,无疑会收到使学生在有所悟但所悟不清的情况下,获得一种豁然开朗的感受,而产生继续学习的欲望的成效。

6.介绍文化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文化的关键载体,我国古代的人类活动就是靠文言文记载的。如能在文言文辅导中,适当介绍古代文化,打个比方古代的典章制度、礼仪习俗、器物用具、科举职官、天文历法及衣食住行等文化常识,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7.吟咏诵读

宋代朱熹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古人是聪明的,幼童入学,老师并不多讲理论,而是让其一遍一遍、踏踏实实地去将看上去一字不通的《三字经》、“四书”、“五经”等背得烂熟于心,文章的意思也自然明白了。著名文学评论家、小说家李国涛先生说:“中国古诗古文是不能不背的。当时不懂或不全懂的,先背下再说。”郭沫若老先生也说,“儿时背下的书,像一个大冰山,入了肚子,随年龄增大,它会慢慢融化,一融化,可就是大财富了。”由此可见,学习文言文最简单快捷的方法就是多读多诵,然后就能达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境界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之精妙,可以培养语感,增加积累,涵咏感悟。短文章整体读,长文章逐段读。可以范读、领读、齐读、散读、默读;也可以读句读,读感情,读意境。这样读了之后,学生心里就产生进一步理解课文的欲望,也就有了能意会课文的喜悦,也就能培养学生独立阅读与鉴赏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初中阶段的“背”我觉得掌握课本上的就足够了。在背之前务必弄懂文章的意思,不是知道大意就行。如果你能把整篇文章翻译下来,就会背得很快了。背的时候最好读出声来,记得会快一些。我背书的方法就是先把书上的内容看成一幅画的样子,在背的时候,用“放电影”的形式回想起画面内容。背时不要求一下子都背出来,先看书上的前一句,再背后一句。特别是篇幅长的文章不要心急,可结合文章的篇章结构一段一段过关,否则越背越乱。反正,背古文还是要没有什么巧门走的。

8.利用教具

醉翁亭记翻译和原文范文3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猜译 探索

《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阶段文言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背诵一定数量的文言文,积累常用文言实词和虚词,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显文言文,在理解字词、句子的基础上加强文言文的诵读,培养学生文言语感,使学生充分感受人文精神和民族精神。基于以上要求,新课改下的初中文言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进行“猜译”。

一、关于“猜译”

文言文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原则是忠实于原文的意思,不走样。通常,文言文的翻译采用六字法:留、删、扩、换、补、调。在新课改下的文言文教学中,应注重积累常用文言实词和虚词(辨识多义字、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辨识单音词和双音词),注意常用文言句式(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等)。对于文中的一些尚存疑义或自己把握不准的字词,根据文言文所反映的时代和上下语境,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先根据上下文猜测其意思,然后对照几种理解展开小组讨论和探究,从而更准确地理解字词,进而全面到位地把握全句、理解全文的意思。

二、“猜译”例举

1.语境释义

文言文中的字词不能脱离文章所反映的时代和上下文的语境来理解,并且有一些字词在文言中比较活跃,只有通过语境中才能确定其含义,以便总结该字词在文言文中的用法。“而”字,在文言文中主要作连词,表示前后词句修饰、并列、递进、承接、转折等关系。如“佣者笑而应曰”(《陈涉世家》)中“笑”是“佣者”的表情,“而”表示修饰关系;“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醉翁亭记》)中指“泉水香甜,酒水清洌”,“而”表示并列,可不译;“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同上)中“而”后的内容较前更进一层,可译为“而且或并且”,表示递进关系;“水落而石出”(同上)中“水落”和“石出”有先后顺序,“而”在其中表示承接关系;“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同上)中“而”字前后意思有了转折,可译为“可是或但是”等。“为”读“wéi”作动词时非常活跃,依上下文语境变换其意思。

如“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隆中对》)中《梁父吟》是古歌曲名,“为”在这里应释为“唱”;“为坛而盟”(《陈涉世家》)中“坛”是盟誓的高台,“为”即是“修建”之义;“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陌上桑》)中“青丝”和“桂枝”都是名词用作状语,是“用青丝”和“用桂枝”的意思,而“笼系”和“笼钩”是罗敷手所用器物,“为”在这里应是“做”的意思。

2.因义定音,因音定义

古汉语中一些常用实词,因处在不同的时代和语境音不同,义也不同。有时可以根据字的读音而知其义,有时可以依据字的意义而知其音。正是在读音的变化中,字义也在发生着变化。对于“觉而起,起而归”(《始得西山宴游记》)中“觉”字的理解,有的同学读“jiào”,意为“睡觉”,而有的同学读“jué”,意为“睡醒”,两种意见争执不下,前者说“睡觉起来”,后者说“睡醒起来”。通过讨论,根据上下文,学生明确此处“觉”应读“jué”,意为“睡醒”。借此机会,我向学生解释了古汉语“觉醒”二字:觉,本义为睡醒;醒,本义为酒醒,后来引申为觉悟、醒悟。

3.常用通假知音义

古汉语中的某些字,如果用它的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不能解释时,我们就应该考虑它是否是通假字了,况且许多字在古汉语中已成了通用的通假字了。如:亡──无、尔──耳、见──现、说──悦、直──值、反──返、食──饲、邪──耶、不──否、曾──增、女──汝、要──邀、信──伸、被──披、衡──横、有──又等。如此之例,不胜枚举,在文言文中应该培养学生在释义的同时,及时总结通假字使用的情况,提高辨别文言文中通假字的能力。

4.词类活用释义

醉翁亭记翻译和原文范文4

    摘要: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语言文字、文情语境、事理逻辑、客观史实等方面。因此作注者要慎于选择,用注者要学会评判,要有训诂学知识做指导。

    关键词:中学语文;文言文;注释

 

    李运富,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我国的古籍绝大多数是文言作品,现代虽然不再使用文言文,但为了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各级各类教学大纲都规定受教育者应该掌握一定的文言知识,具有相应的理解文言作品的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材就选入了简短的古诗文,初中、高中逐步增加,大学中文系的古代汉语和古代文学课程也要接触大量的文言作品,可见在现代教育中,培养学生具有读懂文言作品的能力是一个重要目标。

    使用白话文的现代人阅读古代的文言作品,自然离不开注释。作注的人,也就是编写教材的人,应该研究古代的语言文字,了解所注作品的内容和背景,并用规范的方式在适当的地方写出有助于理解原文的注释。读注的人,就是使用教材的教师和学生,他们知道注释的基本体例和方式,了解注释的内容和意图,然后利用注释来读懂原文。但读注者,特别是教师,对于注释不应该只是机械地接受,而应该对注释本身的是非优劣作出评判,发现错误的或不足的注释要予以更正或补充,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理解注释,进而理解原文。

    那么,怎样才能发现文言文注释中的问题呢?这需要读注者具有一定的训诂学知识,同时也需要掌握一些诊断注释毛病的技巧,知道应该从哪些方面来进行分析。例如某些中学语文教材的文言文注释其实就存在不少问题,有注释对象方面的,有注释内容方面的,有注释理据方面的,有注释结论方面的,也有注释表述方面的,如果教师具有一定的训诂学知识,并且懂得从这些方面去观察分析,应该是不难发现这些问题的。下面以注释结论方面的问题为观察对象,举出一些实际病例来加以分析(其中有些病例在新版教材中已经得到改正,这里举出只是为了说明相关问题,没有批评教材的意思,所以例句都不标明出版信息),并且归纳出若干条,希望能对使用中学文言文注释的读者有所启示。

    注释结论是作注者的看法,它告诉读者被注对象是什么、有什么或跟什么相关,读者可以根据这些结论去理解原文或了解别的知识。注释结论是否正确无误,可以从语言文字、文情语境、事理逻辑、客观史实等方面进行验证。

    一、看是否符合语言规律

    所谓语言规律,包括构词规律、句法规律和表达规律,也涉及语言的形式即文字和语音规律。在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中,有的不合语法,例如:

    1.《六国论》:“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高中语文第二册注释:“[此言得之]这话对了。得,适宜、得当。之,指上面说的道理。”今按,如果把“得”解释为“适宜、得当”,那就是形容词,不应该带“之”为宾语。既然认为“之”是“指上面说的道理”,即“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欲急”等语,那“得”就应该解释为动词,否则不合语法。其实“得”就是得到的意思,可以翻译为“说中”“说出”等。

    2.《种树郭橐驼传》:“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陪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高中语文第二册注释:“[既然已]已经这样做了。既,已经。然,这样。已,(做)完。”今按,作注者把“已”看作这句话的主要动词,那么“然”就是修饰“已”的状语。但这是不符合古汉语语法规律的。“然”作为指示代词总是谓词性的,如“虽然”“既然”“然则”“然而”等,从来不作修饰语用。因此这里的“然”也应该是谓语,而“已”则是语气词“矣”。

    3.《项脊轩志》:“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高中语文第二册注释:“[垣墙周庭,以当南日]院子周围砌上墙,用(北墙)挡着南边射来的日光。垣墙,名词用作动词,砌上垣墙。垣,矮墙,也泛指墙。”今按,依注释,“垣墙”是动词砌上垣墙,“周”是名词周围,“庭”是名词院子,那么对应原句连起来就是“砌上垣墙周围院子”,虽可意会,但恐怕不成辞例,不合语法。其实,“垣墙”仍是名词,句中作状语,“周”为动词,围绕之义。全句的意思是:用围墙围住庭院,以便遮挡南边射来的日光。这样就文从字顺了。

    有的不合辞例,或者说跟其他同类句例的意思不合。例如:

    4.《晏子春秋·晏子使楚》:“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又:“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初中语文第三册注释:“[王曰,何为者也]您就问,‘干什么的?’”又“[缚者曷为者也]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曷,同‘何’。”今按,光从语法上分析,把“何为者”解释为“干什么的”并不算错,但问话是“干什么的”,而回答的都是“齐国人”,似乎答非所问。考察这种问句的使用情况,我们发现古汉语中“何为者”习惯用来询问人而不是事,应该翻译为“是谁?”或“什么人?”其中的“何”当“谁”讲。同类的例句有:《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史记·樊哙列传》“客何为者”作“客为谁”。《史记·平原君列传》:“楚王谓平原君曰:客何为者也?平原君曰:是胜之舍人也。”可见“何为者”是古代问陌生人的一种习惯说法。

    5.欧阳修《醉翁亭记》:“射者中。”初中语文第六册注释:“射者中,射的射中了目标。这里指宴饮时的一种游戏,射中的照规定的杯数喝酒。”王水照《宋代散文选注》:“射,古代一种投壶的游戏,用箭状的筹棒去投长颈形的壶,按投中的次数来分胜负。”教材的注释虽然没有明说是什么游戏,但从“射中了目标”这类表述可以推知也认为是投壶游戏。《礼记》有“投壶”篇,记述此游戏甚详。但历来这种游戏只称“投壶”,不称“射壶”,投壶之人亦不称“射者”。如《后汉书·祭遵传》:“对酒设乐,必雅歌投壶。”王禹《黄冈竹楼记》:“宜投壶,矢声铮铮然。”古书中用“射”则是指另一种游戏“射谜”,即“猜谜”。“射”有猜度义。也专指猜谜游戏,古书中用例甚夥,不烦举。语言表达是有规律的,是社会约定俗成的,既然别的言游戏的“射”都是指猜谜,那么《醉翁亭记》中的“射”也应该是指猜谜。[1]

    有的注释由于不明古人修辞方法而曲求深解,结果当然也是有悖于语言规律的。如:

    6.《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高中语文第一册注:“[念悲其远也]惦念着她,为她远嫁而伤心。”按照注释,原文应该表述为“念之,悲其远也”,这恐怕并非作者原意,也不合古人行文之法。其实“念”也是“悲”,古人习惯把两个意义相同相近的字连在一起使用,它们表达的是一个复合的整体意义,不能分别解释为两种不同的含义,这就是王念孙父子所说的“凡连语之字,皆上下同义,不可分训”。因此这里的“念悲”就是悲伤的意思,人还没离开,也不到“惦念”的时候。“念”字单用也有悲伤的含义,如《乐府诗集·横吹曲辞·陇头流水歌辞》:“念吾一身,飘然旷野。”元朝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念窦娥身首不完全。”这些例证虽然时代较晚,但应该是古义的留存。

    与此类似的情况很多,中学教材注释往往分训连语之义,有的虽然勉强可通,其实不合古人造句之理。如《明夷待访录·原君》:“向使无君,人各得其私也,人各得其利也。”《论积贮疏》:“大命将泛,莫之振救。”《触龙说赵太后》:“少益耆食。”《愚公移山》:“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吕氏春秋·察今》:“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世说新语·周处》:“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史记·项羽本纪》:“常以身翼蔽沛公。”司马光《训俭示康》:“人皆嗤吾固陋”“人争非之,以为鄙吝。”等等,其中的“向使”“振救”“少益”“穷匮”“岂遽”“并皆”“翼蔽”“固陋”“鄙吝”都是同义连用,而教材注释大都把它们分别当作了不同义的两个词语。同义连用还有三个词连用或单音词跟双音词连用的现象,注释中也应该把它们当作一个意义整体来对待,如:《史记·陈涉世家》:“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借第令”都是“即使”的意思。《史记·屈原列传》:“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曰”和“以为”同义。然而中学语文教材注释大都处理错误,值得读者注意。

    二、看是否符合文情语境

    所谓文情语境,包括话题主旨、文脉思路、上下文关系、本句意思是否顺畅等等。中学文言注释有的跟话题主旨不合,例如:

    1.《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高中语文第一册注释:“[王]为王,使天下百姓归顺。”这条注释不能算错,但“为王”究竟是称王、做王还是达到王道、实行王道?“使天下百姓归顺”是“王”本身的含义还是言外之意?表述欠明确。于是有的教师把它讲成称王、登上王位之类的意思。而实际上“梁惠王”本来已经称王,早就处于王位了,所以这里谈论的不是当不当王的问题,而是怎样达到王道的问题。梁惠王问的是为什么自己的老百姓没有增多;孟子的观点是,要使自己的民众比邻国多,就必须实行王道,怎样才能达到王道呢,为王者必须首先做到让普通老百姓“不饥不寒”,而年长者能“衣帛食肉”,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王道,才能让天下的百姓归顺。可见他们谈话的主题是王道,“然而不王者”的“王”,就是上文“王道之始也”的“王道”,因此应该注释为:王,指王道。这里用作动词,实现王道,也就是让百姓归顺的意思。

    2.《史记·项羽本纪》:“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高中语文第二册旧版注释:“王之,就是‘以他为王’。”今按,怀王之意不在以“王位”诱人,而是用秦国长期经营的故地激励诸将。“鸿门宴”的起因是“沛公欲王关中”,可见刘邦跟项羽之争也是争关中之地,而不是王位。因战功而封王者肯定不止一个,但在关中做王的却只能有一人。《汉书·项籍传》:“初,怀王与诸将约,先入关者王其地。”原本说得很清楚,是“王其地”而不是在别的地方做王。《史记·高祖本纪》刘邦责项羽:“始与项羽俱受命怀王,曰:先入定关中者王之。项羽负我,王我于蜀汉,罪一。”又:“吾与诸将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可见刘邦不满的正是“当王关中”而结果却只“王我于蜀汉”。因此把“王之”解释为“以他为王”不符合怀王说这话的意图。新版高中语文第一册注释改成了:“[王之]做关中王。之,指以咸阳为中心的关中地带。”改得好。[2]

    有的注释不合文脉思路。例如:

    3.《石钟山记》:苏轼“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者,周景王之无射也;坎镗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高中语文第二册注释:“[汝识(zhì)之乎]你记得那些(典故)吗?识,通‘志’,记住。”今按,前文写苏轼父子听到“大声发于水上,噌如钟鼓不绝”,归途中又听到“有坎镗之声,与向之噌者相应,如乐作焉”,接下来就是苏轼问其子苏迈“汝识之乎”。如果这里的“识之”意为“记得那些典故”,似乎有些衔接不上,前面并没有交代什么典故,这样发问,苏迈能明白其意吗?从行文脉络看,这里所问应该是指对前面听到的各种声音能否辨识,后面的解释“噌者,周景王之无射也;坎镗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就正好是对“识之乎”的回答。因此,“之”是指代前面所听到的各种声音,“识”应该注解为“识别”“辨识”。这样,前后思路才能顺畅。

    有的注释连本句的意思也讲不顺畅,当然也是不合语境的。例如:

    4.《六国论》:“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高中语文第二册注释:“[当]如果。”今按,依作注者的看法,“当与秦相较”意思是“如果跟秦国相比较”,联系上下文,语意滞涩难通,因为“则”后是两个偏正式短语,若“当与秦相较”另起一个话头,那“则”后的意思就不完整,好象被突然掐断了。其实,这段引文整个是一个条件复句,“向使”领起条件分句,直到“良将犹在”,“则”引起推导结果分句,直到“或未易量”。在结果分句中,“胜负之数、存亡之理”是主语部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是谓语部分。因此,“当”是“应当”之义,“相较”是“相当”“差不多”的意思,全句的意思是,“如果韩魏楚三国……,那么(六国)胜负存亡的机遇,应当跟秦国差不多,也许难以估计谁胜谁负谁存谁亡。”

    古人行文习惯连续使用相同的结构或句式来表达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关的意思,这是一个可供注释家利用的语言环境。但中学教材的古诗文注释有的没有顾及这种语言环境,致使上下文不能和谐统一。例如:

    5.杜甫诗《登高》:“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高中语文第三册注释:“[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繁霜鬓]两鬓白发不断增多。繁,这里作动词,增多。[潦倒]这里指衰老多病,志不得伸。[新停]刚刚停止。杜甫晚年因肺病戒酒,故谓‘新停’。”今按,这两句诗虽属七律的尾联,但也对仗工整,因此有关词语的解释应该前后照顾,保持一致。例如后句的“新停”指“刚刚停止”,则前句的“苦恨”应是“非常遗憾”的意思。同理,我们可以推知教材对“繁霜鬓”的解释不妥,因为它无法跟后句的“浊酒杯”相对。“浊酒杯”显然是偏正词组,指装浊酒的杯子。那么“繁霜鬓”也应该是偏正词组,即“如繁霜般的鬓发”,“繁”指“霜”的厚重而言,不可能是动词“增多”的意思。

    6.志南《绝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初中语文第二册注释:“杨柳风,指透过杨柳绿吹来的柔和的春风。”朱自清的散文《春》中引用了“吹面不寒杨柳风”这句诗,初中语文第一册在《春》这篇课文里注释说:“杨柳风,吹动杨柳的风,指春风。”两处注释都强调吹拂杨柳的动态感,以为这是把春风叫做杨柳风的理据。但夏天杨柳枝叶更为繁茂,风吹杨柳的动态感更强,为什么不把夏风叫做杨柳风呢?所以这里我们应该联系上句的“杏花雨”来一起考虑,这是两个对仗非常工整的句子,“杏花雨”跟“杨柳风”的结构关系和语意关系都是一致的。“杏花雨”大家都理解为“杏花开放时节所下的雨”而不是“打落杏花的雨”或“透过杏花飘飞的雨”,那么同样,“杨柳风”也不应该是“吹动杨柳的风”或“透过杨柳吹来的风”,“杨柳风”实际上也是指时节而言,即“杨柳发芽时节所吹的风”,这当然就只能是春风了。[3]

醉翁亭记翻译和原文范文5

摘要: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但从中高考来看,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如何加强文言文教学,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呢?本文试从激发兴趣、强化诵读、鼓励质疑和教会方法四个方面进行探究。

关键词:中学; 文言文;教学;有效性;浅探

文言文教学不但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中学生学习文言文提出明确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但从近几年各地语文中考高考情况来看,文言文考试得分率一直“居低不上”。如何加强文言文教学,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呢?本文试从以下四个方面作简浅探究。

一、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决定学习成效。教师只有让学生对文言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呢?方法多种多样,如,可以从学生熟悉的《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聊斋志异》等影视剧中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导入,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阅读原文的欲望和热情。这样,老师就可以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引导学生从阅读浅易白话小说开始,逐步扩大阅读范围,依次学习一些较为简短易懂的文言短篇,如《论语》、《孟子》中的一些小短文,然后再学习《岳阳楼记》、《出师表》之类较长的美文,让学生在不断学习中感悟文言文的精美,在潜移默化中掌握文言文的词汇,了解文言文在传承中华文明智慧与文化财富中的历史作用,从而把学习文言文变为自己积极自觉的行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强化诵读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前人读书经验的总结,对我们今天文言文教学仍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由于年代相隔久远,学生不熟悉文言文的语言习惯,对文言文的理解掌握存在一定难度。因此,教师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从指导学生积累大量的感性语言材料入手。没有必要的语言积累,学生根本无法真正领悟课文内容;而要进行必要的语言积累,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强化朗读和背诵。如在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课文时,学生就会为文章中那些整齐的句式、明快的节奏、优美的语言和高远的立意所陶醉,很容易感受到文章的形式美、语言美和意境美。再如《出师表》一文中大多为对称短句且长短句结合,结构条理分明,读起来朗朗上口。在教学过程中,可先让小组分别朗读前五段,然后教师自己范读后四段。当教师用真诚恳切的语气、语重心长的口吻范读时,尤其是朗读到末句“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时,学生定会身临其境,沉浸其中,为诸葛亮忧国忧民之心所感动。因此,在教学中重视诵读,让学生在诵读中反复体味,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使学生初步了解全文内容,而且可为分析、理解课文打下很好的铺垫。

三、鼓励质疑

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充分利用学生知与不知的认知矛盾和好奇心理创设情境,大胆鼓励学生质疑,共同探究,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如,准确诠释文言文字词句,对于刚刚接触文言文的学生来说是一种挑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灵活采用“小记者采访提问”等形式解决――每组选出一个代表,对本组无法理解的字、词、句向老师或同学提出问题,让全体同学积极参与到字词句的诠释中,从而充分调动学生课前自觉预习和课堂主动质疑的积极性,促使学生通过思考比较、举一反三,提高知识“迁移”的能力。在热烈的质疑、探究和解答氛围中,在尝试成功的喜悦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主动性必然得到提高。

四、教会方法

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与其传授给学生既有的知识,不如传授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语文大师叶圣陶也告诫我们:“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文言文教学也应注重“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终身受益。如,对于文言文的翻译,除了要让学生明白翻译的基本要求是“信、达、雅”外,还要掌握常用方法:(1)留――即是保留。凡是意义古今相同的词,以及帝号、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度量衡单位等,译时都可保留下来,不必译。(2)补――即是补充。有两种情况:其一,将文言文单音词补充为相应的现代汉语双音词。例“吾尝终日而思(思考)矣”。其二,将省略成份或内容补充出来。例“(鲁庄公)十年(的)春(天)”。(3)删――即删除。将不能硬译和不需译的删去。例 “夫战,勇气也”中的“夫(发语词)”、“也(表判断语气)”均删去。(4)换――即是替换。有两种情况:其一,不少文言词所表示的意义现在还用得着,可是现代汉语不再用原来的词表示,而用另外的词表示。例“齐师(军队)伐(攻打)我”。其二,同一个词,在文言文和现代汉语里都常用,但表示的内容有差别,不能以今度古,导致误解。例“阡陌交通(交错相通),鸡犬相闻”。(5)调――即调整词序,按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调整。例“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如果学生掌握了这些,相信翻译不会再是难事!

总之,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真正“爱”上文言文,才能切实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