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议论文素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议论文素材范文1
将时事嵌入学生的议论文中,是让议论文“鲜”起来的一条捷径,但必须讲究一定的方法才行,对此笔者是从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和践行的。
一、掘井式分析――深入分析时事素材,从多角度提炼观点
有学生说我们只知道少数的热点事件,因此写作时没有什么素材可用。其实有时候我们不一定要有很多素材,哪怕只是占有少数的素材,只要我们透彻分析,灵活把握也会使文章丰满起来,就像掘井一样。我们对一则素材的分析也要这样,要全面深入地把所有的点都找出来,然后透过现象去寻求事件发生的本质并选择适合的切入角度,提炼出精准的观点为我所用。
以“内地小孩香港街头便溺遭围堵”这则新闻为例。
2014年4月21日,一对内地夫妻在香港街头让2岁幼童在路边便溺,引来一名香港男子不满,举机拍摄,引发双方推撞冲突,多名香港人围堵内地夫妻,孩子吓得大哭,场面混乱。凤凰网记者隐瞒信息,指责内地夫妻,发表不实报道。后经多名网友发视频证实,小孩母亲没有打人耳光,因厕所排队过长,不得已而为之,母亲专门用纸尿片接住,并且将纸尿片装入袋子里提着。与此同时,小孩父母是因为港人拍到了小孩的才夺走记忆卡,之后也解释了,但围观者仍不依不饶。
由这则材料中的“因厕所排队过长,不得已而为之”,我们可以从政府作为这一角度提炼出“政府应完善配套设施”的观点;由“举机拍摄,引发双方推撞冲突,多名香港人围堵内地夫妻,孩子吓得大哭,场面混乱”和“母亲专门用纸尿片接住,并且将纸尿片装入袋子里提着”这点可以提炼出“小处不可随便,小题岂宜大作?要懂得宽容”,“抛开偏见与歧视”和“以平常心看待,避免矛盾激化”等观点;从“凤凰网的记者隐瞒信息,指责内地夫妻,发表不实报道”可以提炼出“坚守职业道德”等观点。
从不同的角度提炼出不同的观点,再运用到具体的文章中概述材料就有了侧重点,而不是通篇引用材料了。
二、挖河式疏理――寻找素材的契合点,归类整理
与第一类学生不一样,还有一类学生会抱怨:我积累了很多素材,但是太乱,在考场上不知道怎么去用,也不知道用哪些素材。在农村,我们都知道每年都会组织挖河,挖河是整理河道,使得小流与大河能形成很好的回环,以便需要的时候能及时利用水资源。我们在面对众多凌乱不堪的素材时,就要像挖河一样,疏理这些小流,使之流畅地与大河形成一个整体。那么怎么样疏理呢?就是要学会寻找素材的契合点,归类整理。
基于此,学生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有意识地把类似的素材进行归纳整理,透过现象分析本质,概括出其中的核心观点。在论证的过程中,可以从观点出发,高度概括几个例子形成排例,彰显行文的气势,显示作者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出众的文采。比如我们可以将“母亲给儿子一封信:我们只想你能陪我们说说话”“儿子为父母手绘微信使用说明书”和“父母扫雪30里为女儿送行”等素材放在一起积累,概括关于亲情的话题: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总有人感叹,想要尽孝父母却已不在。试问,多年前父母还在,而你们在哪里呢?当母亲写下想要你抽出点时间陪她说说话的信时,你是否才想着推辞聚会,放下手机、电脑与父母共度假期呢?踏着父母扫雪扫出的路,内心翻涌着感动,是否才想起在家时,并未好好地陪伴父母?或许,我们真的很忙碌,但是怎么可以让父母处在这无尽的等待之中?一位儿子为父母手绘微信使用说明书,即使不能经常见面,让他们听见我们的声音不也很好吗?父母老了,可以等的时间也逐渐缩短了,他们也许会忘记很多东西,但从不会忘记爱我们。多陪陪他们吧,他们并不需要我们做什么,只想我们能多陪他们说说话。
其次,可以将面对相同问题而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同的事例放在一起,以形成鲜明的对比,思考这些不同做法背后的原因,以及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做才是正确的。在论证中将两个完全不同的面展示出来,则会使观点鲜明地展现在阅卷老师面前,从而更具说服力,也更容易使人信服。比如我们可以将“高考状元刘宁求职受挫成流浪汉”与“北大研究生张天一与几个同伴一起在闹市开店卖牛肉粉”两个事例放在一起,概括出“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类似这样的观点,在论证的时候可以采用正反对比论证。曾有学生在练笔中如是写道:
议论文素材范文2
一、过年“接财神”民俗概述
吉林省长春、吉林和图们区域民族众多,但是无论哪个民族,其风俗中都有过年接财神一说。在民间传说中,财神姓赵名公明。他在战争中死后被封为财神,麾下有“招宝天尊”、“纳珍天尊”、“招财使者”、“利市仙官”四员小神供其使唤调遣。他们的职责都与财有关。传说,一年中仅在正月初五这天走下龙虎玄坛一次,而且很随意,不知道去哪一家,所以大家都在此日凌晨五时起床,出门焚香献牲,鸣放鞭炮,抢在前头迎接他。返家之时,一般摘柏树枝一支,象征财神,带回家中,插在神龛之上,每天焚香膜拜,表示一年常青,财源不断。农历正月初五“接财神”的习俗,还有一层含义,即初五(又叫“破五”)之后,年事活动基本结束了,士农工商,一切进入正常的生活,因此“接财神”便成为新一年事业开端的头件大事,表示新一年中财运亨通,前程似锦。这一习俗盛行于明清和民国时期,不过,在商业发达的地区和民间,迄今仍然流传下来。
二、“接财神”风俗的英译原则和示例
“财神”是中国民众心目中主管钱财的神仙。在西方民众的心里,只有上帝掌管世间万物。所以,在翻译“接财神”民俗之时,译者应该注重中西文化的差异,去寻找与西方文化具有最大关联的认知语境,这样翻译出的作品才能被西方人悦纳。根据“关联理论”的基本原则,笔者的英文翻译示例如下:Therearemanynationalitiesinchangjituarea.However,allthenationalitieshavethesamecustomofreceivingthegodofwealthduringspringfestival.January5thinlunarcalendaristhebirthdayofthegodofwealthaccordingtothelegend.AfterJanuary1stinlunarcalendarthemostimportantactivityistoreceivethegodofwealth.Accordingto<fengshenbang>①,thegod’sfamilynameisZhao,andhisfirstnameisGongming.Hediedforfightingagainsttherighteousarmy.Awanderingghostwaspardonedandappointedasthegodinchargeofhappiness.Hehas4subordinates:“zhaobaotianzun”(agodinchargeoffortune),“nazhentianzun”(agodinchargeoftreasure),“zhaocaishizhe”(anangelinchargeofmoney),“lishixianguan”(agodinchargeofmarket).Theirresponsibilitiesareallrelatedtowealth.HewillgetdownfromheavenonlyonetimeayearonJanuary5thaccordingtolunarcalendarbecauseofhislaziness.InordertobethefirsttowelcomeZhaoGongming(thegodofwealth),allthepeoplewillgooutat5inthemorningandburnthefragrancewhentheycontributethedraughtanimalsandfirethecrackers.Whengoingbackhouse,abranchofcypresswhichsymbolizesgodofwealthwillbepickedoffandbroughthome,andtheninsertitintothebaldachineinordertoburnfragrancetoworshipitwiththehopeofendlessfortunecoming.IthasanotherimplicationthatthegodofwealthiswelcomedonJanuary5th.AfterJanuary5ththeactivitiesofspringfestivalalmostendandallthepeoplewilllivenormally,soitisthemostimportantthingtowelcomethegodofwealthforthebeginningofanewyear.ThecustomboomedinMing,QingdynastyandPeople’spublicofChina.Itkeepsthecustomindevelopedareaandamongthepeoplenowadays.接财神是古老的汉族节日习俗。汉族民间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所以过了年初一,接下来最重要的活动就是接财,在财神生日到来的前一天晚上,各家置办酒席,为财神贺辰。
作者:王晓辉 单位:东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
议论文素材范文3
且以作品论英雄
自孔孟以来,我们的阅读方式、欣赏模式大致便是“知人论世”。我们大多认定“文如其人”,这是有道理的,但并不全面。如是我言,逢文先勿论人品,且以作品论英雄。
我们很容易理解“言为心声”,也即作品反映其人品。所谓“郁结乎心而发乎声”,作品本身定然有着作者个人人品的渗透。引美学家蒋勋之言:“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所以成为千古绝句,我认为不是诗歌上的技巧,而是诗人心灵上动人的东西。同样是一堆白骨,很多人走过去了,却没有看见”。试想,若是杜甫没有忧国忧民之心,又何来发自肺腑之言?伟大的心灵,投影在文学上,依然是伟大的作品,是高尚的品性。
然而这并不是说高尚作品背后一定是脱俗之人。我们从小读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读犹太人斤斤计较、视财如命的险恶心肠,末了明白人不能为金钱奴役,要追求人性上、人品上的美与良善——但事实上呢?莎士比亚成名后的岁月一直为钱财奔波。他敛钱如命,甚至发放高利贷敛资,更因一家人无法如期还清财物而气急败坏、对簿公堂。这时候我们再看元好问的“文章宁复见为人”,便显得格外讽刺而引人深思了:高雅的作品并不能看出写就它的笔杆人品如何。如此,你又怎能像孔夫子一样操琴无数、推演其人为文王;又怎能像孟夫子一样“知其人、论其世”呢?
既然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未必挂钩,那又何必纠结其人品如何?人类的文明本身就是宽容的,它看重作品本身。所谓“文以载道”,作品之“道”,为其根本。我们不妨说,如果一部作品传递了人品的真、善、美,读之令人动容、发人深省,那它就已经达到了“作品”所应达到的目的,至于作者本人如何——你无法从作品中推知的情况是可能发生的——并不在对作品的考虑范围之内。作者或许依靠作品而不朽,但文学史最终告诉我们,它保存的,是“不朽的作品”,不是“不朽的文人”。
所以我认为,面对作品时,要且以作品论英雄。我们固然尊敬杜工部的情怀并愿意将其内化为修养,但我们也能从《威尼斯商人》中汲取正义忠诚的不竭力量。作者终将逝去,其人品也会销蚀不见;但一旦其作品高雅,便足以光照千古、惠泽古今。作为重,道为重,人品须臾如苍狗,应以作品论英雄!
赏之以文,考之以史
古人云:“文如其人。”不错,阅读时总有此种体验:朗读唐诗宋词,体会到李白的狂放、杜甫的忧国忧民;品读近现代文学作品,仿佛看见海子的不羁,林徽因的柔中带刚……文章与作者本人总是相似的,好像父母与孩子,血脉思维息息相通。
但,总有例外。
金人元好问就认为“文章宁复见为人”,作品有时甚至会背离人品,呈现出虚伪的作者,这又作何解呢?
实际上,这两种理论并不矛盾。性情确实影响文章,但影响的是“心文”。这种文章本就是作者抒发内心世界所作,字字皆关情。书写之时,作者力求将内心的所感所思用有限的文字极力展现,恨不得泣血成句。如此写成的文章,常常带着某种历史也抹不去的光辉。就好像《报任安书》,哪怕让一个早将司马迁的故事烂熟于心的人来阅读,心痛也是免不了的。
与之相对的是“用文”。这种文章总有某种实际用途。高尚但贫困的作家可能写下流作品换稿费糊口,小人则以修饰之文博取功名。这种文章,如何不背离作者人品?
两种文章鱼龙混杂,被蒙骗是免不了的,因此,我们才要赏之以文,考之以史。
“赏”,文章是“赏”的。我们阅读,便是在欣赏,欣赏文辞佳句,并试图从字里行间拼凑出作者的形象。但这形象也只作欣赏用,若拿来作严谨的论述,未免太过轻率。在未分清心文与用文之前,这个形象只是我们的美好期望,并非作者本身。此时,考之以史就是必要的了。史料中记载的作者生平、他人评价是比文章更直接的存在。就像一句打猎俗语所说:“熊大窝里怎样,才是怎样。”作者在生活中怎样,人品才怎样。
高尚的作者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心文中均是高尚的,此时考之以史能更深地剖析他的精神内涵,将他的文章与人品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是有益无害的。而就算遇上用文,我们也能了解到个中缘由,作出客观的评价。伪造者在史料面前是无处遁形的,花言巧语的功名,骗得了一世,骗不了百世。
赏之以文,但文章并不是全部;考之以史,史文结合,作者的真实才清晰浮现。以如此客观之态度品读古今作品,我们才能真正了解作者,获得超越区区一纸文字的精神体验。
殊途同归
青瓷缸中戎戎水影,养的是水仙清丽;污泥塘里深深沼洼,养的是白莲洁净。倘若人品是哺育艺术的土壤,为何白莲见不到泥土色,闻不见土壤气?性情急徐固然可从字里行间略窥几许,而人品一说,实难揣测。然而我们欣赏艺术,并非一定要读作者生年,只要骨子里渴望开出一朵好花。
“诗歌只与诗人有关的想法是反诗歌的。”马尔克斯如是说。尤其到了革命时,艺术的种子似乎满战场撒播。犹记得铿锵的《马赛曲》响彻巴黎,《自由引导人民》的画作擎起战旗,然而法国国歌作曲词者鲁热,不过是个上尉,甚至在战争的后程抵触革命,像个懦夫一样度完余生;画家德拉克洛瓦倒是“法国革命的种子”,自信勇敢,连素描的笔触都不愿收敛,作品的格调趣味惊人地一致,可性情人品确是云泥之别,可见艺术,从不是人品忠实的镜子。然而我想,作品之所以得以流传,必有其的批判标准。肥沃的黑土,美丽的红壤乃至贫瘠的黄泥,因为一致的追求,都能生长出哺育人性的大麦、稻谷与青稞。
作品的格调趣味未必与人品一致,却一定与内心的追求吻合,国家危亡之时,懦夫鲁热的笔下也流淌出了“向前,向前,祖国的儿子!”这般的字眼,而在浩瀚的宇宙真理面前,好与人计较、抬杠的牛顿才俯首为真理海边拾贝的孩子;法律的殿堂前,口吃敏感的毛姆滔滔不绝,语带机锋;书法的恣意中,好顺手*字画的米芾潇洒挥毫,尽是大家之风。
因为追求了共同的自由、真理与美,作品才被称为艺术,而追求,从来不由人品决定,忠实于内心的艺术家当然可以字如其人,言为心声,而被生活的苟且压弯了腰,被人性的阴暗绊住了脚,依然追求着正直与光明,不正是艺术烈痛苦的诗意吗?
北大教授孔庆东近日发微博称莫言常说的家境没落、常日饥寒全是谎言,还附图一张,上头的小莫言穿着棉袄,*虎脑,很是可爱。所以我们该要求艺术家什么呢?村上春树说:“我们是一群日复一日真诚地制造虚构的人。”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人品很难达到一致,但我们可以在虚构中要求真诚,那是一颗热忱地为人类共同的光明挣扎的心。莫言的村庄充满了人性的残酷与温暖,既然有所收获,便不必苛责作者的童年是否充满谎言。诚如不必劝凡·高戒酒,让鲁迅戒烟,要知道他们都是脚踩在污泥之中,而把手伸向满天星辰的人啊!我们自己都是这般口是心非,便只顾欣赏艺术,何苦纠缠于多变的人品。
艺术家一生都在难以实现的格调与人品的一致中挣扎,而他们因为同样高尚的追求觅得一致的归途。
议论文素材范文4
一、高中生议论文写作现状
1.学生论证理论基础不足
在现阶段的高中生议论文写作中,许多学生对于最基本议论文的认识还存在很多问题。一些学生甚至对于议论文的基础,如何设置论点、围绕论点进行论证、论据的使用等还都掌握不熟练,对于议论文的语言组织和使用存在着较大的缺陷,对议论文的组织结构认识程度太低,并且存在对于议论文文章结构的理解困难。致使学生创作出的文章条例不够清晰,叙事结构混乱不堪。
2.学生组织语言苍白乏力
学生议论文写作能力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差,在议论文的写作练习过程中,很多学生进行写作的语言往往是苍白乏力、缺少说服力,很多教师在审阅学生的试卷中往往都没有审阅的欲望,致使学生的文章拿不到高分。造成W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缺少长时间的练习,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他们的脑海里面没有清晰的思路,即使在练习的过程中也不能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
3.中心论点把握不住
中心论点是议论文的核心内容,但是在进行议论文写作时,很多学生都不能很好的把握中心论点,经常会出现跑题的情况。致使学生的作文得不到高分,甚至会因为偏离中心论点而产生零分作文。
4.论点叙述不够深入
许多学生对于论点的写作存在问题,论点叙述不够深入,究其原因是学生没有认识到进行论点分析的重要性,只是想当然的认为论点叙述及时简单的写出论点然后辅以相应的材料论证观点。致使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随性而为,缺乏系统的知识点罗列和论点的分析,文章的结构首尾脱节。
二、帮助学生掌握议论文写作基础知识
唐代大文豪杜牧曾说过“意不先立,止以文采辞句绕前捧后,是言愈多而理愈乱然”这几句大意是:写文章如果不首先确定思想内容,只用一些华丽的辞句前绕后捧,那么词句越多文理越乱。写议论文先要确定主题思想和思想内容,如果光在堆砌辞藻上下工夫,就会越说越乱,使读者不知所云。然而在实际的议论文学习中,很多学生对于议论文的基础知识并不能很好的掌握。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找出几节课堂教学的时间,对学生进行议论文写作基础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具体的议论文写作方法,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对议论文写作方法掌握不牢靠的问题。
许多学生因理解能力的不同学习的积极性不同等问题,在最初学习知识时掌握的基础知识牢靠程度不一样,导致学生之间的写作能力也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很多学生在学习中往往是盲目的跟风,模仿成绩好的同学的写作方法,或者套用例文的写作模版,这样不但不能够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还会导致学生的文章单板僵硬,毫无新意。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作用,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引导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写作方法。笔者在教学中遇到过这样一个学生,学生在写作课的课堂学习中非常认真,学生在课后收集写作素材时也非常的认真,但是学生的写作能力却一直得不到提升,在对学生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后发现,导致学生写作能力得不到提升的原因是学生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方法,学生在写作时总是生搬硬套范文的叙事结构,导致自己在写作时思维被束缚在范文的叙事结构当中,写出来的文章自然就很僵硬呆板。针对这一情况我首先告诉学生写作训练时不要太过于依赖范文,范文只是参考,不要让范文束缚住自己的思维。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写作方法,其写作能力出现了明显的提升。
三、议论文表达能力训练
在进行议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不能够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自己的一些观点,学生的文章更多的是词句的堆砌。很多学生虽然能够有着清晰的创作思路,但是学生缺少语言组织能力,学生的表达能力差不能够将自己的观点凝于笔尖。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表达能力的训练,使学生能够将自己的观点准确的表达出来。使学生的议论文的文章更加出彩、语言更为深刻凝练。笔者在教学中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提升学生的议论文表达能力,首先,收集在理解高考中优秀的文章,带领学生对文章进行分析,并根据学生的不同写作习惯为学生选择符合学生I青况的写作方法,如2011年江苏省的优秀高考作文《拒绝平庸》,文章开头“如果燕雀拒绝了平庸,是否会像苍鹰一样翱翔于蓝天?如果小溪拒绝了平庸,是否会像大海一样汹涌澎湃?如果我们拒绝了平庸,是否会让自己活得更精彩,更有魅力?拒绝平庸,我们需要什么?”文中作者用了充满着朝气和拼搏精神的假设来引出文章,激昂的措辞间有彰显出作者独特的见解,真正做到了紧扣主题开门见山。其次,在学生进行了优秀文章的品析后,教师会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见解,对文章写一个读后感,并根据文章的写作要求进行小练笔,使学生做到学以致用,让学生在不断的练习中提升自身的创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议论文素材范文5
关键词: 论据库 议论文写作 积累收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学生来说,如果平时没有注意收集积累一些写作素材,那么在写作时必然无从下笔,只好胡编乱造,写出来的作文自然就言之无物,读起来就索然无味。
唐代诗人李贺才思敏捷,据说他每次外出,总爱带一个小布袋,随时将观察所得写在小纸片上,放进布袋。这些小纸片就是李贺收集的创作素材,久而久之,“库存”充足了,写作时运用起来便得心应手。这就是他文思敏捷的“奥秘”所在。
这个事例告诉我们:平时应该注意构建一个写作的材料仓库,那么写作时便可随手拈来,不会有“用时恨少”之憾了。
议论文写作同样离不开素材积累。
议论文是进行议事说理的,它要求我们做到“有理有据”,“有理”就是论点正确,议论合乎情理,合乎逻辑;“有据”就是有事实和道理根据。只有这样,文章才会有说服力。
学生在写作议论文时往往可以做到“有理”,但做不到“有据”,所以写出来的作文缺乏说服力。“据”从何来?其实并不难,只要平时注意收集积累筹建一个论据库,那么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在指导学生作文的教学实践中,我一直非常重视作文素材的积累,强调要学生自己筹建一个“材料仓库”。现就指导学生写作议论文的实践谈谈怎样筹建一个材料仓库――“论据库”的问题。
议论文的论据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即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道理论据是公认的某种道理,包括名言、谚语等。事实论据要求真实可靠,有代表性。明确了它的类型,就可以着手进行收集工作了。
我在指导学生筹建论据库时,着重从以下几方面指导。
一、收集内容
结合学生写作实际需要,我把收集内容大致分类,每一类都给取一个标题,共有10个:理想立志篇、惜时勤奋篇、信心恒心篇、艰苦奋斗篇、团结友谊篇、钻研创新篇、谦逊礼貌篇、爱国情操篇、其他篇。
确定了收集内容,学生对收集的材料进行分析、思考后,再对号入“座”,归入其中就可以了。
二、收集途径和方法
(一)收集内容确定了,还必须指导学生一些收集的途径和方法,收集材料的途径大致如下:
1.从教材中收集。学生手头有一套比较完整的教材,必须充分发挥它的作用。语文课上议论文范文所用的道理和事实论据就是很好的材料来源。如《理想是奋斗的阶梯》一文,谈到刻苦勤奋,有马克思、诺贝尔的例子;谈到珍惜时间,有爱迪生、鲁迅、巴尔扎克的例子,有富兰克林的名言,有朱自清散文《匆匆》中的论述;谈及迎难而上的,有伽利略、布鲁诺、高尔基、华罗庚、道尔顿、爱伊斯坦的事例。其他范文可收集的论据也很多,其他科目如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等,也有许多生动的事例和精辟的名人名言。只要充分利用好手中的材料,注意把有用的东西收集起来,数量就很可观。
2.从报纸、杂志、电视等新闻媒介中收集。报纸、杂志、电视等新闻媒介紧贴时代脉搏,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有极强的可读性。其中一些材料就可以收集入“库”以备日后写作之用。
3.从日常生活中收集。要积累材料,就要充当生活的主人,而不是做一个旁观者。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生应扩大生活面,多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多接受一些信息,多收集一些生动的材料入库。
(二)收集材料的方法可以有:
1.个人独立收集。个人独立收集,可以确保材料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2.集体交流收集。一个人的精力和阅读面毕竟是有限的,收集的材料必然是有限的。因此,可在个人独立收集的基础上,每学期开一次“论据交流会”或搞一次“论据展览”,就学生各自收集的一些材料进行交流,谈谈自己的体会,互通有无,这样可以扩大收集面,提高效率。
(三)明确了收集内容和收集方法,还必须强调筹建论据库的一些事项:
1.要有“论据”意识。平时在学习和阅读时要懂得随时把一些有价值的材料收集入库,不能让它们与自己失之交臂,这种意识要自觉培养强化。
2.要确凿无误,真实可靠。平常收集材料时,一定要认真,保证材料的可靠性与真实性,不能靠道听途说。
3.要持之以恒。收集材料是一项长期工作,不能靠一朝一夕之功,因此要注意眼勤、手勤,要注意坚持不懈。只有长期积累,论据库的材料才能丰富起来。
此外,要求学生准备一本比较好的记录本,以便长期保存。还可以指导学生在记录本的边边角角配上一些小插图,使之既实用又美观大方。
(四)筹建论据库,好处很多:
1.可以为学生提供写作议论文所需要素材,消除学生作文中有理无据的现象。
2.可以拓宽学生知识面,开阔学生视野。
3.可以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学生在写作时,消除了无材料可写的后顾之忧,写出来的作文就会有所进步,写作的兴趣也会越来越浓厚。学生尝到收集素材的好处,充分调动收集素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议论文素材范文6
议论文是语文课本中经常出现的文体,它用来发表意见、阐述道理、分析问题。议论文通常含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在行文过程的特点是"文道并进"。特别是在语文课本中出现的议论文通常是以短小精干为主,所以在教学的时候要根据议论文的特点有所取舍,进而体现出教学的高效性。一、 明确论点、寻找论据
论点是论文作者在最鲜明的提出自我见解和主张的话语,好的论点的提出可以起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作用。论点是文章的灵魂,是一句完整的话语,在语文课本中的议论文的论点都是段落开始或者结尾。论点是学生掌握文章的抓手也是提高思想认识的关键。实事论据是语文课本中经常使用的事实论证方法,所选的实例通常是真实、典型、新鲜的特点。
在教学的时候是论点到论据的顺序进行,在教授学生议论文写作中是正好相反,教师要提供大量丰富的写作素材,引发学生的"心动",才能让学生的更好的完成写作,因为同一件事情上不同的人的观点也可能是不一致的,不能偏激的规定某一论点写作。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写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所以教师在备写作素材的时候要"合时"和"合事",还要"动得了心"学生感兴趣才会关注才会深入的揣摩思考与领悟。例如,在讨论时下学生中比较流行的"穿越体"时,学生都是很感兴趣的特别是当堂读一段穿越体的文章后学生更是兴趣盎然。然后教师再通过合理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合理的引导,使之"心动",学生们有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由此可见只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现象和实例,只要教师合理的引导,学生就可以心动。教师在这里要备实例,要经过筛选、分类和归纳,最重要一点是要"鲜"只有这样学生们才有话说。二、 抓特殊句式,理顺行文结构研究事物之间的关系是通过语义来实现的。句子是一种特殊的形式的符号,不同类型的句子各有其特点,在议论文中为了加强语气通常采用的是反问、设问、感叹的强烈意义表达的句型结构。议论文要有清晰的写作思路,大众化的写作思路现在高考中已经是很难出彩的,所以教师要在和学生共同探讨中发现既符合规律又独特化的写作思路。路德庆认为,"议论文就是议论说理的文章,议沦文写作的基点,应放到怎样说清说透道理这一点上"。现在的学生写的议论文有着很多的逻辑漏洞,这有应该如何解决呢?
在进入高中第二学期的语文课本中出现了议论文,也让学生自己学者写作议论文,但是很多情况下学生却很难中规中矩的议论文,分析其原因大部分是对论点进行的自我演绎,没有能站在读者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所叙述的文章大部分还是只从论点、论据、论证的方面罗列。逻辑情况的不严密是出现的最大的问题,所以在行文结构中,要从第四个方面"释疑"来从新进行行文。教学中的立证是我们以前强调的,现在的"释疑"是我们要在行文中注意的,从读者的角度写还有哪些问题是应该澄清的,只有这样的文章在逻辑上才是严丝合缝。三、 找对写作对象和目的
现在的高中议论文教学中出现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写的议论文完全就是演绎,没有特点的读者和受众。这对于学生来说写了文章并不解决任何的问题。有语文教育学家就提出了在社会中写作的任何文章都是有一定的目的,写给一定的群体,解决一定的问题。在学习写作的时候也是要有明确的目的。首先要想一下这个文章的的受众是谁,要处理什么问题,把这个定好了行文的语言和措辞都会有一定的改变。同样是谈"包容"在给国内各族群众来看就需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方式,如果受众是其他国家就应该谈论、相互尊重,营造和平的国家环境;同样是谈努力学习,在学习较好的同学来说是要在扎实的功底下的创新,对于学习较差的同学来说就要持之以恒、善于积累、循序渐进。只有文章有着明确的论点和写作对象。文章才可能有的放矢,有的话说就不怕写不好议论文。四、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