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鲁迅的文章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有关鲁迅的文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有关鲁迅的文章

有关鲁迅的文章范文1

谭静

编者按:这是2013级汉语言文学基地班本科学生谭静交给我的《鲁迅导读》的作业,我觉得她下了功夫,认真读书,有自己的见解,所以在我的公众号上推送,以给其他学生一些启示。推送的文章基本保持了原文风貌,我只加了"知识与权势"的标题(原文题目为《读有感》),对正了个别地方的修改。

《出关》当年的发表引起了很大的争议,鲁迅自己在《的"关"》中说得很清楚(见《且界亭杂文末编》)。争议和"左联"及当时上海的知识群体有关系,也反映了那时知识分子与权势之间的各种纠葛。鲁迅否定了攻击某一个人,也否定了这是自况。那么就告诉我们,这样的理解是不得《出关》要领的。

有关鲁迅的文章范文2

(一) 解释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1. 联系语境。解释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不能“就词解词”,应该联系句子本身及上下文。

2. 分析手法。命题人常常选择带有比喻、双关、反语等修辞手法与象征、对比、讽刺、幽默等表现手法的概念设置考题。考生可通过分析这些“手法”来解释相关概念的含义。对比喻,就要找出其本体;对象征,就要找出象征对象;对反语,就要进行褒贬互换。

3. 借助中心。命题人选做考题的概念常常与文章主旨、文段中心有密切的联系,或呼应标题,或暗示中心,或紧扣文段中心。分析这类概念的含义,如能借助文章主旨或段落中心就方便得多。有的概念表达比较隐晦,但无论怎样隐晦,作者总会在文中露出蛛丝马迹,这也是解释相关概念的重要线索。

4. 注意背景。有些文章有很强的时代感,只有熟悉与作品相关的背景材料,才能弄懂有关词语的含义。如《世间最美的坟墓》开头部分写道:“今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成百上千到他的安息地来的人中间没有一个有勇气,哪怕仅仅从这幽暗的土丘上摘下一朵花留作纪念。”有一道考题问:“‘这个特殊的日子’指的是什么日子?”考生如果注意到写作时间为1928年(副标题),又注意了文末注解坟墓主人托尔斯泰生于1828年,就很容易知道“这个特殊的日子”就是托尔斯泰诞辰100周年。

(二) 解释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1. 注意位置。首句,一般领起下文,有时点题明旨;尾句,一般收束前文,有时升华主题;过渡句,自然承上启下。这些句子的特殊位置,有助于启发考生对句意的理解。

2. 弄清关系。一个句子在一个具体的段落中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几个句子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个重要的句子与其他句子在逻辑上或情感上总是存在着某些关系。弄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对于理解该句的含义是非常重要的。

3. 联系主旨。命题人选做考题的句子常常与文章主旨、文段中心有着密切的联系,或点明中心,或暗示中心,或点击标题,或揭示中心原因或结果。联系与借助文章或段落的中心,也有助于解释相关句意。

4. 分析手法。重要句子中的艺术手法包括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之类,作者运用这些手法,能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形象,直露的意思变得含蓄。但形象、含蓄的语句却增添了理解的难度,正因为如此,这种句子才倍受命题者青睐。所以,考生应学会“剥离”艺术手法,还原本意,在分析手法的基础上阐明句意。

(三)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1. 划分全篇层次。全篇层次一般为“总分式”“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四种。其中“总分式”是常见层次,“并列式”与“对照式”是主体部分的层次;“层进式”既可以作为全篇的层次,也可以作为主体部分的层次。只要将层次划分出来,就能弄清文章结构或作者思路。

2. 划分段落层次。一是句组归纳法,即把句意密切相关的句子按意义归纳在一起,并以此为根据来划分段内层次。二是标志寻找法,如“首先……其次……”“一方面……另一方面……”为并列关系标志;“更”“而且”为递进关系标志;“但是、相反、与此不同”为转折关系标志;“因此、总之、由此可见”为总结上文标志。找出这些标志,有助于划分层次与归纳段意。

3. 借助句子作用。首句、尾句、过渡句与转折句、因果句、递进句各有其具体的表达作用,可借助它们的作用分析文章或文段结构。引用句常常证明观点,可据此分析行文思路。

4. 借助段落作用。首段常常统领全文,引出下文;尾段一般总结全文,深化主题;插入段一般铺垫照应,补充说明。分析这些段落的结构作用,有助于把握全文结构与思路。

(四)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与态度

1. 既要浏览全文,整体感知;又要带题阅读,抓住重点。整体感知指大体了解基本观点、重要论据、主体结构、主要风格;带题阅读指根据考题要求框定区域,避免答题偏走方向。

2. 既要注意答案内容的文本所在,又要注意其他有助于解题的相关要素。论说文的结构一般是总分式,其“总”(往往在文章首尾之处)常常是作者的观点与态度所在;重点段、中心句、关键词(“认为”“感到”“觉得”等)与标题等,都能不同程度地表现作者的观点与态度。注意这些内容,无疑是有助于解题的。作者身份、写作时间、写作动机等(有时在文下注释中有所提示)背景知识,以及论说文阅读测试中的其他两道题目内容,也是解题的信息要素。抓住其中的解题要素,也有助于分析与概括作者的观点与态度。

3. 既要盯准作者的观点与态度,又要区别其他方面的观点或态度。分析与概括作者的观点与态度之时,若能把“其他方面的观点或态度”――比如作者所引文章的作者或另外群体(“人们”或“有人”)的观点或态度――区别开来,就能准确答题。反之,就解释不清作者的观点与态度还是别人的观点与态度。

强化集训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8分)

圣坛上的鲁迅

洪 烛

1936年,一面以“民族魂”命名的旗帜覆盖着鲁迅的遗体。在剩下的大半个世纪里,他并没有死去,反而获得了新的生命。他以影子的形式继续存活,以至人们忘却他的真身。一个完美的鲁迅,如同一尊不会生病的神。

这完全可以理解。危急关头的中国,总是需要旗帜、需要偶像的。“时势造英雄”,用在鲁迅身上颇为合适,他成了首屈一指的文化英雄。

说鲁迅是英雄,似乎一点不为过。他本人是想做战士的,眉宇之间也弥漫着硝烟的气息。而且形容鲁迅的文风,大家也习惯了以投枪、匕首之类比喻。出于时代的需要,他本身也成了一件带有仪仗性质的兵器,用来在思想领域披荆斩棘或镇妖捉鬼。

鲁迅仿佛有两个。一个是作为文学符号的,一个是作为政治符号的。他的政治色彩经常压倒他的文学色彩。然而更多的人误解了他。

作为诗人、小说家的鲁迅,恐怕不愿意自己被误解、被误读;作为唯物主义者的鲁迅,恐怕也不愿意自己被美化、被神化。可惜,鲁迅还是成了中国文化的一个神话。

其实鲁迅也是有缺点的。如果我们使劲掩盖或回避他的缺点,反而会模糊了他的真实性以及可信度。

鲁迅这个人,在任何时代,都不愿意坐在主席台上,更不能接受别人向他进贡或烧香。鲁迅很平凡,只是一个儿子、一个丈夫、一个父亲、一个半途而废的医生、一个爱国者、一个思想者。朴素的鲁迅,其实比那些强加于他的华丽的外衣更有魅力。本色的鲁迅,有什么不好的呢?干嘛非要镀金呢?

在我读书的那个时代,中小学的语文课本里,选收鲁迅的文章是最多的。他的人被偶像化了,几乎成了文化的“高大全”。他的人格魅力得到了空前的强调,尤其是说了,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也就给众生以“铁人”的印象。古希腊英雄阿喀琉斯还有个易受伤的脚踵呢,而鲁迅连脚踵都是铁打的,一点破绽都没有。鲁迅啊,一个时代的变形金刚,在烈火中永生,在花丛中永生。

鲁迅生前一直呼吁并追求人的平等,死后却被赋予了特权。只是这种特权绝不是他自己所需要的。一个影子的特权,滋养了诸多不折不扣的实用主义者――他们把鲁迅当成公开化的遗产,当成一日三餐的饭碗,当成做生意抑或政治赌博的本钱……鲁迅被改造得刀枪不入,鲁迅又被解构得体无完肤。鲁迅的只言片语,被他们搜寻来作为舍利子,作为镇塔之宝。于是,鲁迅成了先知、导师、民族的佛陀。

这不是鲁迅的错,是时代的错。

1. 从文中看,鲁迅为什么会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神话?(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作者看来,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作简要概括。(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作者认为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像鲁迅这样的文化名人?(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8分)

“文学城市”争议中被忽视的多数

詹丹

不久前,有关深圳在“全国文学城市”排名中“名列第四”的一则报道,引起了网民和媒体热议,许多人质疑提供排名结果的盛大旗下7家网站的公正性和权威性,更对“怎么才算文学城市”的基本标准,发表不同看法。在不少人看来,排名在前的“文学城市”,起码应该有深厚的文化积淀,而这回南京、杭州居然排名在城市发展历史才30年的深圳之后,实在不可思议;而且这30年间,深圳并没有产生过一两个大作家,产生过在全国深具影响的文学大作,凭什么就成了“全国第四”?

我无意否认城市发展中的历史文化积淀,也无意否认大作家和大作品的价值和意义。但我坚持认为,一座城市没有大作家,不等于没有文学影响力。深圳是全国最庞大的打工者集聚地之一,从中涌现出来的文学爱好者和参与文学写作者蔚为大观、闻名全国,其民间写作者人数堪称全国之最。他们的作品除了发表于报刊、网络,还有1000余家内部刊物为之提供阵地,各种文学社团和文学读书会活动也相当活跃。

深圳作为一座城市,历史短暂,但这并不等于城市的主体――市民缺乏文化积累。当打工者从四面八方来到深圳这座崭新的城市,他们承载的内地传统文化与多元地域文化与新环境相激,形成了历史与当下、城市与乡村、内地与沿海等多重张力。他们经历其间、遭遇其间,切身感受所引起的思想感情波澜,诉诸文字、建构成形象,创作出数量惊人又别具一格的打工文学、网络文学。其中的大部分作品,结构不够精致、文字不够精美,但是有来自生活的近乎笨重的质感,有源自生活的并非矫揉造作的悲喜交加。这是在书斋里关门造车,或者去基层草草体验一下生活就动笔的某些职业作家无法呈现的。一些职业作家炫技的所谓先锋作品,虽然很美,但与时代、与大众、与生活相当隔膜,是动漫里的纸花、灯影下的泡沫,缺乏鲜活人生的真切感受。

令人遗憾的是,有些网友和媒体似乎总愿意把他们对文学的敬意献给个人而不是群体,献给如烟的往事而不是鲜活的生活,心中留恋不去个人偶像崇拜和文化精英意识,因此评说起“文学城市”,标准不免单一,视野不免狭窄。他们似乎只愿意看到一个孤独的文学天才在城市中突然跳将出来,然后把这个天才的名字与一座城市联系起来;而对城市里站稳在地面劳作的芸芸众生,对民众涌现出的文学热情,对构成一个城市文学影响力的多数人的文学活动,视而不见,甚至藐视。如果这样的评价标准得不到校正,城市大众参与文学的热情得不到应有的肯定,那么,即便城市中真有文学天才,也会在贫瘠土壤中迅速凋零;而市民文学素养和城市文明程度的整体提升,也会多少受些负面影响。

4. 许多人质疑深圳成了“全国第四”文学城市的理由有哪些?“文学城市”争议中“被忽视的多数”指的是什么?(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文章第三段“所谓先锋作品”比作“动漫里的纸花、灯影下的泡沫”,其目的何在?(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请阐释文中画线句子的深刻内涵。(6分)

(1) 一座城市没有大作家,不等于没有文学影响力。(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即便城市中真有文学天才,也会在贫瘠土壤中迅速凋零。(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关鲁迅的文章范文3

这时,我们换个话题:你知道多少有关巴金、老舍、鲁迅的故事?你知道多少有关《巴黎圣母院》《哈姆雷特》《浮士德》的情节?这个问题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哑口无言。

这就是荧屏和网络高度普及的今天,这些自诩为新新人类,寻求个性、独树一帜的年轻人,面对传统的尴尬与无奈,他们的知识结构和层次发展是极为不平衡的。

所以,现在知道“周迅”的人越来越多,而知道“鲁迅”的人越来越少;知道“关之琳”的人越来越多,而知道“卞之琳”的人越来越少……人们似乎面对流行的、能带来经济效益的文化便趋之若鹜,而对传统文化却越来越淡忘,这是一种严重的文化失衡现象。

列宁说过:“忘记历史等于背叛。”那么,忘记传统,这难道不算是背叛吗?这种不平衡看似不伤大雅,然而,照这样发展下去,我们的文化就会一点点遗失或是磨灭,即使流行文化再怎么蓬勃发展。

重新找到我们知识结构的平衡吧!不期望每个人都如郭沫若一般把《红楼梦》倒背如流,但作为一个现代人,应该对历史的传承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很多人抱怨名著的过时,试问,相对流行歌曲,《论语》《孟子》经大浪淘沙,还被我们一代又一代地传诵着,这算过时吗?相反,有哪一首流行歌曲能够穿越时空,这样经久不息呢?

2011年,鲁迅作品从中学教材中“大撤退”,就在我们忘却鲁迅时,德国人却在反思:为什么我们没有“鲁迅”?就在我们只隐约记得春秋时有位叫孙武的名人时,美国西点军校却早已把《孙子兵法》定为必读教材,西方的商家也纷纷用《孙子兵法》来指点迷津。也就是我们在对外来文化津津乐道之时,西方学者却出人意料地提出了一个令我们震惊的命题——二十一世纪必将是儒学的世纪。

当然,社会在发展,人们也应该接受流行文化,但社会再怎么发展,也绝不能丢失祖先留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

从现在起,重拾那些遗落的传统文化,做一个知识结构平衡的现代人,这才是真正的新新人类!

有关鲁迅的文章范文4

有关鲁迅的快乐课堂

江苏南京 王思倩

一次课改引发的争论,在高中段闹得沸沸扬扬;针对鲁迅作品在某地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数量的减少,大家更是褒贬不一。

我对鲁迅及其作品并没有很深的理解。但学他的文章,却总是感到快乐;因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阿长与(山海经)》……王老师总能将这些冗长的故事讲得妙趣横生。

一旦课文勾起这个“老男人”的回忆,他就像骑上了马,野马,鲁莽地冲进自己的童年。

那时候,我特别喜欢游泳,可我妈不让我到河里去。我就把屋后的洼地灌满水。像泥鳅一样在里面扑腾乱搅……

那时候,我经常到菜地转悠,偷人家的白菜心吃,菜心可真甜啊!有时还往菜卷里拉屎。包好,一点也看不出来……

那时候,我们去野地捉野兔,结果把别人的家兔给逮了。怎么办?还能怎么办,把它烤来吃了呗……

啊,还有,还有,跟《阿长与》里的隐鼠一个系列的鼹鼠,个头大点儿,龇着龅牙。抓一把泥巴包起来,直接烧烤;里边冒烟后。皮一拈就下来了;再一口下去,这就是活剥生吞了。真香!

啊,还有,还有,乌鸦不好吃,猫头鹰、四脚蛇也不怎么样,最美味的,还是半熟的小麻雀……

显然,王老师的童年可不像我们这么循规蹈矩、了无生趣,比如在屋檐下搂个QQ熊,幻想骑扫帚的帅哥将自己带走,然后甜甜蜜蜜地长大。我们还在天空下发呆的时候,“老男人”已经重启了时光机器,纯真的心开始跳动,让胜负未分的俗世争斗从沧桑的脸上退去。他神情愉悦,全身散发着纯天然的美丽光彩。于是,课堂四十分钟,总让我们感到快乐。

鲁迅的文章之所以让某些人感到痛苦,我想是因为某些莫须有的深层次解读在作怪。鲁迅是不是思想家我不关心。有些所谓真理我现在也不明白:我只希望能快乐地学习语文,走进一个与我们年龄相匹配的知识世界。选择哪些课文进教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讲;当专家们不再那么学究、迂腐和专横的时候,老师和学生才能拥有真正的快乐课堂。

半期考试之后,王老师要给我们讲鲁迅的《故乡》,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学习这篇课文。我们又会跟“老男人”一起。像被自由放养的土鸡一般。调皮地上蹿下跳,在田间柔声歌唱。

有关鲁迅的文章范文5

关键词:直译;鲁迅;翻译观

中图分类号:I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4-0020-01

目前,学术界大部分学者都认为鲁迅的翻译多半为直译,因为通读鲁迅的翻译著作,我们会发现鲁迅翻译的文字多半比较艰涩,与其创作的文字形成鲜明的对比。就连鲁迅自己都不止一次提到过“硬译”。然而从“牛奶路公案”中,我认为,鲁迅的“硬译”有着更深刻的内涵。

“牛奶路公案”指的是20世纪,鲁迅与赵景深关于翻译的一场大规模的争论。赵景深在1922年将契诃夫小说《万卡》中的Milky Way一词译为“牛奶路”,1931年鲁迅鲁迅先生在《风马牛》一文中对此提出了批评,从而引起了翻译界的大讨论。Milky Way一段反映万卡写信时回想起在农村与祖父一起的美好时光,译文如下:……The whole sky spangled gay twinkling stars,and the Milky way is as though it had been washed and rubbed with snow for holiday……赵景深译为“天上闪耀着光明的亮星,牛奶路很白,好像是礼拜日用雪擦洗过一样。” “Milky Way”milky 可译为“乳白色的;像牛奶的;加牛奶的;分泌乳汁的;温顺的;懦弱的”way可译为“路;方式;方向;态度”。如果按照直译的方法,译成“牛奶路”一点都没有错,那么一贯被认为采用直译方法的鲁迅为何要针对自己赞同的东西进行批判呢?并且鲁迅本人将Milky Way翻译成“神奶路”,这是因为鲁迅清楚地认识到,翻译的文本是具有特定的文化背景的,Milky Way在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中也有着特殊的寓意,Milky Way的出现会使人联想到一系列关于奥林帕斯山以及山上众神的故事,而“牛奶路”这一译法虽然是直译,但是却忽视了这个词的文化内涵。由此我认为,鲁迅一贯自封的“硬译”并非生搬硬套、逐字翻译,而鲁迅的翻译观也并非朝夕形成,而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

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文学创作是以翻译开始,也是以翻译结束的。正如鲁迅博物馆的馆长孙郁先生所说:“懂得鲁迅或许永远是不可能的,但了解作为一个翻译家的鲁迅,或许是我们离这位文学巨匠更进一步的一条捷径。” 鲁迅的一生几乎一半的篇幅都涉及翻译活动,特别是在鲁迅生命的晚期,他几乎每天的活动都与翻译有关。在临去世的前三天,他还在为前苏联文学作品的翻译集写序言。鲁迅的一生中,一共翻译介绍了十四个国家的二百多位外国作家的作品,总字数达五百多万字。

鲁迅早期翻译风格和手法深受林纾的影响,林纾虽然不懂外文,但是通过朋友帮助翻译了大量的西方文学作品,他翻译的作品滋润了鲁迅那个时代的一批青年。随着外语程度越来越好的周氏兄弟发现林纾译本的误译很多,因此也就越来越不满意了。

从最初受林译小说影响、到模仿林译小说,再到后来的逐渐产生了林译小说的不满,鲁迅翻译思想的经历着不断成熟与深化。从《域外小说集》翻译开始,鲁迅的翻译观由意译转向了直译,也可以说《域外小说集》是鲁迅翻译观转变的一个分水岭。鲁迅在1932年写给增田涉的信中提到:“《域外小说集》发行于1907年或1908年,我与周作人还在日本东京,但是中国流行林琴南用古文翻译的外国小说,文章确实很好,但误译很多,我们对此不满,想加以纠正,才干起来的。”可见,《域外小说集》在发行之初,鲁迅就已经有着很明确的目的性了。

在鲁迅翻译的后期,他明确地提出并坚持自己的“直译”翻译策略。鲁迅在他所翻译的卢纳察尔斯基的《托尔斯泰之死与少年欧罗巴》一文的译者跋语中写道:

……但因为译者的能力不够和中国文本来的缺点,译完一看,晦涩,甚而至于难解之处也真多;倘将仂句拆下来呢,又失了原来的精悍的语气。在我,是除了还是这样的硬译之外,只有“束手”这一条路――就是所谓“没有出路”了,所余的惟一希望,只在读者还肯硬着头皮看下去而已。

有关鲁迅的文章范文6

嶙峋的脊骨,生硬的线条,如绍兴那一块块青灰色的石板路,坚硬、冰冷。

他脱下了白大褂,用锋利的笔尖做武器,闪着凛冽的寒光,直刺敌人的咽喉,直指人心。

然而一个古老的水乡却沉蕴着柔美的风景。粉墙黛瓦,流水人家,糅杂着草与土的芳香,眼前的悠悠碧水,耳畔的?乃浆声,勾画出一个充满诗意,纯粹柔情的绍兴。

但水乡软玻璃似的明镜里,曲曲折折地倒映出棱角分明,一派豪情的鲁迅。那柔软的水玻璃上折射出一把明晃晃的刀,不,比刀更有杀伤力,“哗”地从水中掠起,撩开了众人的羞耻心。

曾经,也是这片柔情的水乡,人民看见烈士的血从侵略者刀尖淌下,却仍是一副麻木的表情,甚至有人会用血裹着的馒头治病!

一声呐喊,划破了寂寥的长空,激起满城碧波,也激起了鲁迅的愤恨。

任人宰割的民族,没有骨气和灵魂,竟麻木地生活在狰狞和丑恶的社会之中!鲁迅暴怒了!他的笔锋直刺向这个暗无天日的社会,以笔的力度宣示着一个中国人的铮铮傲骨!!他最终登上了思想舞台,向旧中国开火,他不畏惧死,也不可能在文坛中倒下,他挥舞着笔,敌人被鲁迅打得满身血痕,魂飞魄散,但鲁迅还要用笔斗争下去,深思凝重的背影,震耳欲聋的话语,振兴了中华民族!也振奋了每个国民的心!

提起鲁迅,往往会使人想起巍峨的华山,冷峻而稳重。他又似山巅上的一棵雪松,俯瞰神州。

在他的故乡里,他写下了许多不朽的文章,但在他童真的记忆里也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

随江南的水波在心头荡漾,随恬淡的月光濡染出宁静的水乡。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少年时套着银项圈的闰土,在雪地捕鸟中遗留下小小的秕谷,还有桑葚,皂荚,覆盆子,童年的纯真也不逊于笔锋的尖锐。

鲁迅在弥漫着硝烟,却又无硝烟的战场上浴血奋战。“横眉冷对千夫指,俯着甘为孺子牛”,就是他一生的写照。

鲁迅的早逝可能与他的尖锐有关。然而鲁迅的灵魂永远在天边微笑,他内心的仇恨在九泉之下也会与恶势力相拼。

我认为鲁迅不是绍兴人,因为他的豪迈粗犷与绍兴的碧波柔情不相匹配。

然而绍兴翡翠似的活水配上鲁迅的锐劲不就酿造成一碗浸透着绍兴悠久历史和豪气的酒了吗?

酒气绕梁,千日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