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影视观后感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革命影视观后感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革命影视观后感

革命影视观后感范文1

1、《上甘岭》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

1.1 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性格

在我国现阶段,很多大学生是家里的独子。独生子女具有优越的学习条件和生活条件,但也带来了家庭对孩子的娇惯和放纵,从而形成性格上的普遍共性,如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人缺少关爱,团结协作能力差等。在电影《上甘岭》中,在这场战役中,八连已经在山上坑道里坚持战斗了一个月。由于敌人的封锁。部队严重缺水。战士们的嘴唇都干裂了。上级领导派来送水的小分队。队员们一个个牺牲。为了保存实力。八连战士们又得下山去抢水。但是。战士们刚装好水。就被敌人的流弹打中了。后来,师长派人历尽千辛万苦才送上一些水,并特意送给连长两个苹果。虽然连长自己是那样干渴,却把两个苹果分成许多片。分别送到全连每个战士的手上。战士们在那样饥渴的情况下,没有忘记自己的战友,这种阶级友爱是多么高尚。他们真正做到了一切集体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对突变的生活境遇顽强适应的精神。在这里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应该怎样对待同学与老师,怎样对待逆境、怎样学习。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转化为日常的生活理念来教育学生。wWW.133229.COm

1.2 有助于德育水平的提高

影片《上甘岭》生动地描绘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诚挚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非凡的战斗才能。再现了志愿军的顽强战斗与爱国主义精神风范,让人民重温了革命年代激情澎湃的岁月。校园里再次掀起了“志愿军热”。观看影片《上甘岭》,深深激励着广大师生坚定不移地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的决心。同时也让大学生感受志愿军的牺牲与坚韧见证。崇高的品行和情感天地,他们的人格和风范,令人深思。催人向上。

1.3 有助于政治水平的升华

《上甘岭》选取英雄八连的视点去表现上甘岭这场战争史上重要的战役。在本片中,战争场面处理上对视觉奇观的营造带给了观众全新感觉,这部影片先后动用了十一万人参加拍摄。单场最多达到了四千人次。大规模的军队数量营造出气势磅礴的场面效果,震耳欲聋的爆炸画面也冲击着观众的视觉感官。这部影片突出表现了死亡随时来临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八连在最后只剩下了八个人,这种死亡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既让观众感受到他们面对死亡的无所畏惧的高贵品格,也深化了剧情的紧张感,让观众在观影时始终存在着紧扣心弦的担心和继续观看的潜在心理渴求。以平视的眼光去观察其作为普通人的一面,去表现他们为了集体而牺牲个体、为了大家舍弃小家的艰难又坚毅的抉择,这种叙事方法缩短了观众与英雄八连之间的心理距离,其感染力也是更为强烈和质朴的。

2 如何用电影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教育

2.1 开展主题课例研究

“主题课例”是以一部电影为中心,围绕该部电影的背景、人物、制作、主题思想和相关内容等方面专门进行的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在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时。在《上甘岭》主题课例研究中,我们可以开展导看、赏析、主题会等。同学们就可以从以上活动的实施中、从影片本身中悟出了“爱国主义”的可贵,更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爱国精神。在此基础上,还可以组织开展《我的祖国》演唱比赛、电影知识竞赛、电影经典对白表演比赛等丰富多彩的主题班队会活动,评出班级“五大员”:电影故事演讲员、片题介绍员、电影歌曲演唱员、观后感评论员、学英雄树典型先进事迹报道员。并使他们充分发挥带头作用。达到寓教于乐的良好效果。

2.2 组织好影评视评活动

影评视评是深化影视放映效果的一条根本途径。是提高大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能力的有效方法。也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具体要求。在学生观看《上甘岭》后,可以有组织地进行影评视评活动。主要采取召开影视评论研讨会,搞好影视知识智力竞赛,开办“《上甘岭》影视评论园地”,组织撰写影视评论文章和观后感等。要选择好的影评文章进行评比。这样一来。思想教育变得更加具体,艺术性更为增强。学生受到了平时难以接受到的思想教育。

2.3 加强校园文化的熏陶

革命影视观后感范文2

关键词:电影;感染力;大学生;思想境界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11-0115-01

电影作品作为现代媒体的传播媒介,表现手法生动形象、隐喻深远。同时,大学生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尤其要注重自身精神境界的提高。因此,电影作品的广泛普及,恰好给大学生思想文化教育提供了契机,电影业也因此需要提高自身的质量要求。从什么角度解析电影作品,又如何才能制作出更加高水准的电影作品,已经成为了电影产业的当务之急。

一、电影作品对大学生思想境界的提升作用

电影作品较书面文字的最大优势就是直观易感、感染力强。在传播风土人情、宣传道德教育方面也展现了它独特的作用。

(一)打破了时空的限制,拓宽了视野。电影可以天马行空,可以科幻想象,可以打破时空限制,对过去、现在与未来三重时空进行还原或改写。高校里的日常教学中如果要描述一种奇妙的现象只能通过单薄的口头讲述,是达不到电影带给人的那种直观的、身临其境的效果的,学生对知识很难有深刻的记忆与体会。影视制作人可以依靠现代电影,将传统优秀的思想文化纳入其中,通过电影的传输让学生耳濡目染学习到古代优秀文化,观看影片后,学生可以通过写观后感总结自己的心得。

(二)传播了爱国主义思想。学生从小就要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从口号到名人名言,名人事迹再到名家名篇,爱国教育从来没有断过,冷冰冰的句子显得单调又乏味。如果在对学生普及爱国知识的时候,加以影视作品辅助,像一些红色革命题材的电影,将爱国主义化为爱国行动,通过拍摄革命英雄的与革命工作者对革命事业的忠诚不二和他们同邪恶势力做艰苦斗争的影像,反映抗战过程的感人和抗战成果的可贵。播放红色影视对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有很大的成效。

(三)树立艰苦奋斗的精神榜样。如今现世太平,大学生大多成长于安逸舒适的环境,没有多少机会亲身领会到艰苦奋斗的美德,大学生感受艰苦奋斗的精神的途径除了书本之外就是影视作品了,特别是电影作品,在《焦裕禄》这部影片中,由演员李雪健扮演的焦裕禄是河南省兰考县县委书记,他克服地区困难,整治地区腐败,把生命的每分每秒都用在了工作上,强忍肝疼冲在抢险救灾第一线,最终不幸劳累过度逝世。

(四)提供了大学娱乐。大学生活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上课,而大学生活与初高中生活的主要区别就是可以自己安排的自由时间较多,为了让课余生活更加多彩,满足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内容丰富、内涵深刻的电影作品开始走进大学生活。因此电影成了大学生课后生活的一种调剂,为学生提供了许多书本里学不到的知识,更新了陈旧落后的观念,给大学生活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五)缓解了学习压力。大学时期,因为将要面临毕业就业问题,所以学生的学习压力也非常大,除开英语等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等必考,还有像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导游资格考试这样一些专业等级考试。考试、求职、应聘重重压力,一些负面情绪无处宣泄,堆积在心中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心理健康。这时,看电影就成了一个很好的发泄情绪的渠道,特别是喜剧电影,很有治愈的功效。经典的有《大话西游》《东成西就》系列,最新的有刚刚热播过创下十亿票房的喜剧电影《心花路放》,它讲述的是在感情中遭遇背叛,陷入情感危机的耿浩,处境极度痛苦,好基友郝义为了帮他散心,带着他和一只名叫“果汁”的狗开始了一段爆笑的猎艳之旅。导演宁浩用不羁的浪子情怀,来研磨关于情感的始与终,以近乎癫疯的姿态,来构建喜剧的忧伤。

二、借助电影作品提升大学生精神境界的建议

首先,从电影作品制作的内容来看,需要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坚持宣传正能量,才能够安定民心,创建和谐积极的社会环境。加大对模范人物的光荣事迹、社会建设取得的成就、特殊团体的典型事迹等的报道力度,像抗战片、历史片、警匪片等等需要具备明确的价值标准,譬如《集结号》这类军旅题材的战争片,能够弘扬艰苦战斗爱国情深的精神,还有《亲爱的》等家庭题材的影片,教育人们要珍爱自己的家庭,要尊老爱幼。

三、结束语

时间不会停止脚步,时代永远在发展。人类的思维方式和精神内容也随之不断更新变化。有着新思想新思维的年轻大学生们,在接受思想教育时,其方式也应该不断变革更新,意思是不要仅仅向他们宣传马克思思想理论,还应该通过电影媒体的感染力将原有的说教式教育转化为形象教育,寓教于乐。当然,这也对整个电影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符合当今主流价值观,也要对大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起到引导作用,只有这样的电影作品,才是人民需要的好电影。

参考文献:

[1]周晏.电影感染力对提高大学生思想境界的作用[J].电影文学,2011,(10):159-160.

革命影视观后感范文3

【关键词】影片欣赏语文教育教学积极作用

语文教学离不开情境创设,巧妙的情境创设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而且能创造浓厚的课堂教学氛围,实现教学内容、学生生活体验与教学活动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和谐的环境中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强化学生、文本、教师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借助影视作品能创设一定的语文教学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更易于激起情感上的共鸣,体验会更加深入;动态的事物比静态的事物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更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影视的特点是图文声像并茂,把学生带入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探索,积极进取,使学生愿学、会学和乐学。因而优秀的影片整合融入语文教育系统中,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失为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手段。因此,影视作品可以成为语文教育的有效手段之一,对语文教学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优秀的影片对于学生的审美情趣、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升具有积极的作用

鲁迅曾说过:“用活动电影来教学生,一定比教员的讲义好,将来恐怕要成为这样的。”在语文教育中,突破“静态”的课堂教学模式,而用“动态”直观的,融文化和生活深刻性为一体的影视艺术欣赏,使学生们始终处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提高才智,这种形式对于审美情趣和人文素质的提升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影视作品生动的艺术演义,胜过万言的说教。影视艺术的传播具有认知、“塑型”和社会舆论导引功能,因而优秀的影片对于语文教育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升具有积极的作用。

1.有利于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

影视艺术在审美与文化内涵上往往具有丰富和多层次的特点:伦理道德、美学、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语言学等等。优秀的影片通过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所体现的对真善美的追求,使学生在可见可闻的影像世界中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如影片《生死抉择》成功地塑造出李高成、杨诚等有血有肉、令人信服的优秀领导干部形象,他们在金钱、亲情,友情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浩然正气令人振奋和鼓舞,具有很强的思想震撼力和艺术感染力。

2.有利于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

影视艺术往往借助影像的视听直觉,对社会生活进行真善美的褒扬和假丑恶的针砭,或启迪智慧,或升华思想,或陶冶性情,产生道德教化作用。对中学生来说,影视作品是他们文化接受的重要窗口。面对日趋竞争激烈的现实生活,影视艺术是让学生心情得以放松与舒缓的一种有效的方式。在一些讲述普通人的故事中,学生可以在亲切普通的日常生活里感受的人与人之间怎么和谐相处,遇到矛盾该怎么化解,感受形象而非抽象的人生智慧,培养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学会宽容,学会珍惜,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生命。我在教习电影剧本《一个都不能少》时,特意放映了影片的部分的片段,让学生了解的贫困山区师生学习、生活的艰苦,学生幼小的心灵被深深地震憾了,被那个执着的小魏老师而感动,好几位学生盯着荧屏的双眼却被泪水模糊了,他们懂得了责任和坚守。

二、优秀的影片对于语文教育中生命意识与人文关怀的渗透具有积极的作用。

新课程突出地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为学生发展最重要的目标列在首位,并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养”的课程改革目标。优秀的影片,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通过这些影视作品,学生不但积累了知识,增长了智慧,陶冶了情操,情感还得到了熏陶、升华,进而与自身生活、生命联系起来,使其呈现出一种鲜活的生命态。而具有内在生命态的知识,最能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兴趣、信心和提升他们的主动探求的欲望及能力,从而达到了育人的目的。生命意识在文学中常常集中体现在对生命的眷恋、对死亡的恐惧、对命运的困惑、对情感的深挚等等方面。对于学生而言,这种生命意识就是优良的品格、聪慧的悟性、丰富的情感和敏锐的感觉。

语文学科先天的生命意识与人文关怀是一个重要的教育资源。语文教学理应自觉担负起生命教育的职责。作为语文老师的我充分利用优秀的影片进行生命意识与人文关怀的语文教育。如在这个学期的以“生命的故事”的主题活动课上,我由今年热映的3D版《泰坦尼克号》,谈到这个世界上生命之所以有意义,正是因为有了死亡。因死亡的存在,才告诫我们要珍惜这唯一一次生命、珍惜生活、珍惜自己。剧中的女主人公罗斯在面对杰克死亡的时候,并没有选择与心爱的人一同结束生命,她答应杰克会勇敢地活下去,她体会到了生命的真谛在于爱,在于爱自己、爱别人。在欣赏电影主题曲《我心永恒》了,让学生细细品味剧中精典对话:“答应我,罗斯,活下去啊,不要放弃……”;再让学生讨论怎样对待死亡,正确认识革命烈士的慷慨就义与社会上某些人的轻生自杀有什么区别。讨论发言之后,我播放了《百年情书》影片的推介短片,又结合课文《与妻书》谈到了革命烈士林觉民在国家存亡与个人幸福如何进行抉择,我们该正确如何看待理想、爱情和亲情。最后布置学生在周末利用网络观看影片《百年情书》,并要求学生写观后感,同时也推荐一些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优秀影片如《80'后》、《鸡排英雄》,以此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灵、乐观的心态和顽强的意志。应用电影的艺术在不知不觉中对他们渗透了主流的生命意识和人文的关怀,我完成了语文教育工作者的使命。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影视文化空前繁荣的今天,会出现许许多多的优秀的影片,语文教师应抓住这大好的契机,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要重视和利用这块宝贵的教学资源,占据了教育的先机,把有益的优秀的影片巧用到语文教学中去,采用灵活的教育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突破传统教学的制约,充分发挥优秀影片形象生动、潜移默化的教育引导作用,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质,注重渗透主流的生命意识与人文关怀,在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注入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怀,完善学生的精神世界,最终打开语文教育教学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韦志成,《语文教育艺术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2]万福、于建福《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和平出版社,2000年。

[3]韦志成,《语文教育情景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4]唐晓杰,《课堂教学与学习成效评价》,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

革命影视观后感范文4

[关键词]中美电影;英雄情结;英雄主义;文化交融

一、引言

英雄崇拜的表达是一种常见、广泛的文化心理诉求,创造自己的英雄,如同是对自己文化责任和目标的一种承担。各国不同文化的分歧就在于其不同的价值认同,中美两国在电影中表现的英雄主义最能体现出两国文化的差异性,接下来就结合英雄主义在双方影片中的表现,具体探讨两国文化的差异根源。

二、英雄情结――中美电影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引言中已经指出塑造英雄是每一个国家传达和保留自己的文化价值观的重要手段,这就决定了中美电影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很多英雄题材,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英雄主义都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尽管不同文化影响下的英雄形象各不相同,但我们都必须肯定英雄已经被看作一个民族的支柱,对于中美电影中的英雄主义的对比,笔者首先将分别分析中美英雄的起源问题。

(一)中国英雄主义的起源

中国英雄主义的起源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华民族起源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5000多年的时间里,中华民族靠着这两条河流的养育生生不息,然而水患却也伴随着中华民族的成长,时常发生的灾难造成的损失也是巨大的。时间久了,与水患做斗争成了我们对抗自然灾害的首要任务,因此在对抗自然灾害过程中涌现的尧、舜、禹成了大家心中的英雄。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始终受到儒、道文化的影响,他们宣扬、提倡的“仁爱、宽仁”,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价值观念,国产经典名著《西游记》及由其改编的影视剧作品中的唐僧就是典型儒、道的思想集中体,但是说到英雄,或许也只有孙悟空才能称得上,它曾被鲁迅评价为“中国开天辟地以来第一个英雄”。86版电视剧《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被六小龄童塑造成为一个浪漫的、叛逆的、传奇的英雄角色,这一角色身上也是暗含着佛、道两家精神。除此之外,中国的儒家思想也体现为以他人利益或者集体利益为先,为了帮助他人实现理想甚至可以牺牲自己的利益,假如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更是要竭尽全力地用生命捍卫。

最后,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整个民族几乎是伴随着外敌入侵和民族战争而逐渐崛起的,其中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影中的英雄主义就表现为保卫人民,抵御外敌入侵。国内的许多抗日大片中的英雄塑造得十分典型,如《南京!南京!》《一九四二》《集结号》等作品就塑造了一系列的伟大抗敌英雄。

(二)美国英雄主义的起源

同样,美国英雄主义文化也是起源于自身丰富的历史传统。

首先,美国是个全新的移民国家,很多美国人都是移民者的后代,并且还有新移民源源不断地进入美国。他们成为美国居民之后,肤色、信仰、原籍都成为其真正融入美国社会的阻拦,内心也肯定是存在挣扎和认同危机的。影片《超人》告诉大家,外星人都可以融入美国,移民者还害怕什么呢?鼓励人们不要害怕,只要信仰自由、平等的进取精神,社会就是美好幸福的。

其次,美国人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和探索精神。美国建立一个世纪以后,人们还生活在所谓的“黑暗时代”,西部边疆对美国人来说是神秘的,所以他们更乐意把探索西部世界的人崇拜为英雄。早期的西部影片中,牛仔成了美国人心中英雄的代言人,他们表现出不屈不挠、勇敢坚定的求索之心,这体现了美国大众认可的高贵品质。

最后,美国没有佛教文化,但是他们虔诚地信仰基督,美国人民始终坚持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美国电影中的英雄大多是以实现人类解放、追求普世幸福为目标,所以牺牲自我、成全他人的英雄在美国影片中很少出现。除此以外,美国重视人权,主张每个人都有实现自身价值的权利,并且应该把个人的人生理想作为首要的目标来实现。这其实容易造成美国部分科幻片中的角色走向极端个人主义。

三、中美电影中英雄主义的异同点

根据之前讨论的两国英雄起源分析可以看出中美电影中的英雄主义是存在较大差异的,最明显的差异可以体现为以下两点:

(一)成就英雄的逆境差异

美国电影中的英雄塑造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成为英雄之前必然经历挫折,或许是因为美国人认为一帆风顺的生活无法成就英雄,只有能在挫折和逆境中培养坚韧性格的人才有成为英雄的机会,如电影《蜘蛛侠》中皮特开始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也是在经历了被毒蜘蛛咬、叔叔被谋杀等挫折之后才具有超能力。假如把这样的挫折更加具体化,则可以分为几种类型:虚构的绑架人质、夸张的全球自然灾害、恐怖袭击等都成了美国影片中制造的逆境舞台。

在中国电影中,造就英雄的时代背景却相对单一了许多,例如《赵氏孤儿》中,故事年代就设定在春秋战国时期;《霍元甲》《黄飞鸿》则是发生在清末民初;《满江红》中的大英雄岳飞就成名于抗金的战场。可见中国电影喜欢在战争中塑造英雄,英雄们都是身处战乱的年代,面临国家受辱的危险困境,正应验了“时势造英雄”这一警句。

(二)英雄对待命运的态度差异

两国电影中塑造的英雄对待命运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特洛伊》中,母亲对即将出征的阿喀琉斯说道:“如果不去攻打特洛伊,将平安度过一辈子;如果去,将会战死沙场。”面对这样的艰难抉择,阿喀琉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战死,最终成为英雄;电影《老人与海》中的老人桑提亚哥,是一个精神的强者,他与凶恶的鲨鱼展开了三天三夜的斗争,从来不屈服,这样不计后果的勇敢精神常常出现在美国英雄电影中。相比之下,中国的英雄普遍缺少义无反顾抗争的精神,更多的是理智变通。如《西游记》中孙悟空能力广大、无所不能,他的英雄形象被塑造得接近完美,孙悟空不同于美国的超人,他走的道路开始是逆天而行,后来经历了磨炼,被锻炼出了佛性,乖乖地做了唐僧的大徒弟并护送他去西天取经;《三国演义》中的英雄关羽被曹操包围以后,却投降了曹操,并没有和他决一死战,这样的智取也可以说成是中国英雄的独特个性的集中体现。东西方英雄态度的差异取决于文化的差异:西方强调个人主义,自我拥有选择、决策的权利,在这样个人本位思想的指引下,美国英雄无所畏惧地向坎坷的命运挑战;而东方强调的是天人合一,人要顺应自然,不可以违背自然规律,社会追求高于个人追求。所以悟空最后顺应了天庭,完成了社会定义下的英雄任务。

(三)道德层面的要求标准差异

中国塑造的英雄几乎已经被神化,他们无所不能却也无欲无求,在中国文化中,英雄的七情六欲、私心都是应该被抛弃的。例如,红色革命题材的影片中塑造的英雄基本都是高大全的全能型人物,他们身上找不到缺点,思想高尚、意志力坚韧,甚至可以牺牲自己成全别人。然而在西方影片中却降低了英雄的道德标准,如《超人》《蜘蛛侠》中的主角都是生活在大家周围的普通人,在危难时刻才去做一个英雄应该完成的任务;又如《加里森敢死队》中漂亮完成任务,给德军沉重打击的英雄们,前身却是囚犯,导演这样设计有他的用心,或许是想通过电影告诉我们,每个平凡人都可以成为英雄,不管你是否做过错事,只要诚心改正,愿意为人类美好的正义事业献身,都是可以成为英雄的,这无形中就拉近了英雄和观众的距离。

凡事都存在两面性,我们也应该从差异中看到相似性,首先,两国影视中的英雄人物都具有非凡的品质,中国的成龙、李连杰、甄子丹和美国的施瓦辛格、史泰龙等,从这些成功的武打影星受欢迎的程度可以看出中美塑造的英雄具有相似性――超人的体格和过人的智慧。其次,双方影视剧中的英雄都具有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力,这或许是他们可以被称为英雄的最基本的条件。最后,英雄们体现出来的独特个性也是相似的,他们不同于一般人,而是具有更加细致敏锐的思维与聪慧的智商,进而能够临危不惧,克服多重困难,将敌人击败。

四、如何看待中美影视剧中英雄文化的交融与差异

(一)正确看待双方文化差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发现两国因为文化不同,影片中塑造的英雄主义也不尽相同,但是我们必须承认二者之间没有明显的高低、优劣之分,盲目地对比只会让我们陷入极端不能自拔,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这样的英雄文化差异呢?

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吸取中国和美国影片中的优势之处,去除两国英雄电影中的劣势。比如,中国的英雄主义最大的缺点就是过于强调牺牲个人利益而成全社会理想,这样以幸福生活作为代价的英雄主义观是有些偏激的,因为这是一种专属于英雄的奇迹,是常人无法复制的。在今天这个和平的时代下,我们呼唤更多的平民英雄,因为只有当每一个人都愿意成为英雄的时候才是一个真正的英雄时代。我们呼唤全民英雄的时代,因其可以复制和模仿;对于美国英雄电影来说,拼搏、顽强、进取的精神是需要我们吸收借鉴的,但是过分地强调个人主义,也容易导致极端的个人主义出现。我们认为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合理适当地重视个人利益,但也要顾及群众利益,不可以为了个人利益不择手段,当青年人看到西方个人英雄电影时,我们应该正确引导,不要一味地模仿追寻。

(二)期待中美影视剧中英雄文化的交流融合

当今世界逐渐呈现为多元的文化格局,但是这并不代表着不同文化之间的对立和冲突,而应该是在交流中、优势互补、相互借鉴,最后达到文化融合。东方影片《花木兰》可以看作中西方文化交融的一个例子: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带有西方个人主义英雄的色彩,但影片坚持的忠孝原则却还是中国悠久历史积淀下的文化内涵的本质体现。又如《亮剑》中的李云龙不同于一般英雄形象,他不再是完美者的化身,而是具有普通人的缺点――语言粗俗、狡猾。这可以看出影片对他的道德要求已经降低,使得中国影视中的英雄也能接近现实生活。这样的融合不仅体现在中国电影中,在美国电影中也有很多例子。如《垂直极限》中,救援部队为了营救成功,最后牺牲了三个人却只救活了一个人,这就借鉴了东方那种牺牲自我的无私奉献精神。

我们面对有差异的两种文化时,不应该是简单地评价谁对谁错,首先应该做到的就是正确地看待差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差异中寻找共同点,在相互碰撞中借鉴融合,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新的艺术作品,完善自己的文化价值体系。

五、结语

通过对中美电影中英雄主义异同的分析、比较,以及对各自英雄主义缘起问题的探究,我们对两国文化的差异有了一个全面透彻的总体认识。中美两国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孕育了不同的英雄形象,这些英雄身上体现的精神可以看作两国文化中最精髓和宝贵的部分,同时英雄主义也成为一种强大的力量鼓舞着我们为国家和人类做出我们的贡献,所以当今宣传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就显得尤其重要。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多种文化碰撞以后,必然会引起分歧和矛盾,这时候需要我们理智地看待文化融合问题,不可以全盘西化,也不可以完全闭关自守。我们在日后应该培养影视创作者的全球性眼光,包容地理解文化之间的差异并且不断地反思,从而把最精髓的文化保留、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 楚立峰.好莱坞商业电影中的个人英雄主义剖析[J].商业时代,2011(08).

[2] 王海莺.美国灾难片中的个人英雄主义[J].电影文学,2011(18).

[3] 张博文.电影《阿凡达》观后感――兼谈美式个人英雄主义价值观[J].文学界(理论版),2010(06).

[4] 史莹娟.美国电影中的英雄主义[J].艺术评论,2010(11).

[5] 崔海涛.美国英雄主义电影的成因[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11).

革命影视观后感范文5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电影传播;病毒式营销

中图分类号:G114文献标识码:A

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里,全球化进程对我国的政治、文化、社会生活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国电影业在世纪之交也开始了艰难的体制化改革。自2004年深化改革以来,民营与外来资本的介入不断增多,振兴文化产业的政策强力推出,中国电影的产业道路在全球化进程和科学技术革命的双重挑战下不断发展,营销方式也随着整个社会经济模式与大众传播媒介格局的变迁出现了新的变化。电影“病毒式营销”诞生的背景审视中国电影业所处的社会传播大环境,目前还处于变动性很高的转型时期。早在20世纪后半期,“信息革命”的发生,经济全球化成为一种趋势,使社会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随之发生变革,也影响着传统媒介在社会传播中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在传统传播技术的条件下,印刷、广播、电视三大媒介相互独立,各霸一方,新媒体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一现状。伴随着世界网络人口的与日俱增,全媒体时代下的新媒介格局已经宣告形成。媒介融合趋势促使传统媒介单打独斗的局面得到改变,传统媒介与新媒体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已成为全媒体时代下的新趋势。

网络的出现不仅影响了新媒介格局的形成,其技术革新还促使电影营销方式的改变。经过短期的发展,互联网已经从初期的web1.0时代,历经web2.0时代的P2P技术,革新至现在的web3.0时代。在web2.0时代,P2P技术已经支持点对点传输与下载,极大地方便了网民观看网络视频。而如今web3.0技术的更新,不仅使应用程序变得更小、运行速度更快,还可以将其放到任何设备上(PC或者移动电话)运行。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技术的更新使得应用程序可以利用社交网络与电子邮件等进行病毒一般的扩散。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2011年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突破4.5亿大关,达到4.57亿;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4.3%。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3.03亿。手机网民较传统互联网网民增幅更大,构成拉动中国总体网民规模攀升的主要动力。”①日益攀升的上网人数,让商家看到了蕴藏于网络中的巨大商机,网络营销随之兴起,并对传统营销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电影行业也看中了网络营销的优势,也应时地将触角伸向互联网,开始利用网络营销中常用的“病毒式营销”手段来进行影片的宣传造势。

一、何谓“病毒试营销”?

所谓“病毒式营销”,就是利用用户口碑传播的原理,让信息在用户之间自发性地宣传、递送,这种快速复制增长的方式使得信息传播如同病毒一般,成为一种几乎不需费用的网络营销手段。高效传播加上费用低廉,用户主动参与加上网友集体被“病毒”注脑,这几个特点使“病毒式营销”手段自诞生以来就被电影营销人员充分地应用在影片的“口碑营造”、“热点制造”、和“网络营销”上。影史上投资回报率最高的美国电影《女巫布莱尔》可以说是运用电影“病毒式营销”的鼻祖。紧随其后的《科洛夫档案》、《第九区》、《鬼影实录》等电影都通过网络营销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在看到中小成本电影初尝“病毒式营销”带来的甜头后,好莱坞各大制片公司也开始运用网络来推广自己的电影。詹姆斯·卡梅隆和克里斯托夫·诺兰两位大导演也不能免俗,《阿凡达》、《蝙蝠侠黑暗骑士》、《盗梦空间》等影片都对这一营销方式进行了充分挖掘,并通过“病毒网站”、“病毒视频”、“微博互动”、“虚构新闻”、“现实互动”等宣传手段的运用使“病毒式营销”得到进一步发展。

伴随《阿凡达》与《盗梦空间》在中国上映后引发的商业狂潮,两部影片的美学风格、技术手段与市场营销方式等都被国内电影从业人员所关注和研究。2009年,新浪先见性地运用web3.0的精神推出了新浪微博,并于2010年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普及,给电影营销人员提供了SNS人际传播工具的平台,推动了电影“病毒式营销”在我国的实施。从2010年到2011年,多部高票房国产影片的营销团队纷纷利用网络平台频出奇招,众多导演、明星和网民也积极参与其中,使中国电影在营销手法上亮点倍出,这也更加体现了全媒体时代下的创新精神。

二、“病毒式营销”成为电影营销中的重要方式

Web3.0技术的研发大大提升了互联网传播的广度与速度,使上网变得更加轻松与自由。网络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来自某大型发行公司一份未经公布的调查表明,有60%的观众从网上搜集电影资讯。”②在网络用户的群体构成中,青少年占据了主体地位。这些伴随着电视、电影成长起来的网络一代,既是电影营销的目标客户群又是“病毒式营销”的主要传播者,这也使网络营销在电影营销方式中更加凸显了其优越性。由于各类别的社交网站、网络游戏是这群客户常出没之地,网络与传统媒体相比更容易获得较大的受众覆盖面。基于对这些目标受众特点与需求的考虑,中国电影营销人员也应时地在社交网站上利用人际传播进行电影“病毒式营销”的尝试,在电影的“网络超市”中运用微博、病毒网站、病毒视频、论坛、博客、现实互动等为电影宣传,并且获得了不错的效果。

(一)微博互动

作为web3.0时代的产物,微博的迅速流行让电影营销人员找到了与观众、市场沟通的更直接的方式。由于网络的主要用户都以年轻人为主,从用户需求上考虑,电影的网络营销需要更注重趣味性、更讲究创意以适应目前人们快节奏的生活。区别于传统媒体的内容,漫画、诗歌、微小说、凡客体广告、戏仿海报等都已经成为微博电影营销的内容。每条微博的字数在数十字到一百来字之间,可以配发图片或视频,使用十分便捷,加上其人际传播的精准性,不少大导演和明星也都参与其中,利用微博为影片宣传。这些大导演和明星充分发挥明星效应,利用粉丝群进行影片的信息传播。如果一个博主拥有百万的粉丝,那传播的到达率就可以数以亿计,非常可观。③

冯小刚可以说是2010年使用微博为自己影片宣传最多的导演。在《唐山大地震》和《非诚勿扰2》上映前,冯小刚每天都会更新微博,跳过媒体直接给关注他的数百万微博粉丝讲述电影相关的内容。可以想象,哪怕这数百万微博粉丝中只有一百万的粉丝对这些内容进行转发,而这些粉丝又将信息传递给各自拥有的关注群,那么冯小刚所传递的电影信息的到达率就相当可观。影片《唐山大地震》最后也取得了6.7亿元票房的好成绩。在电影《西风烈》上映时,导演高群书也带头与大批圈内人士一起在微博上对影片进行讨论,用微博炒热影片的知名度。张一白执导的电影《将爱情进行到底》更是充分利用了微博的特色,不仅在影片上映前在微博上展开“微情书”征稿,还结合了时下流行的“凡客体”推出“将爱体”,为影片造足声势。“将爱体”推出后,在微博上被网友广为转发,如病毒般向各大网站蔓延。2011年票房黑马《失恋33天》,更是利用微博营销创造了以小搏大的奇迹。不少业内人士在微博上感叹:“地球已经无法阻止《失恋33天》了。”如今,新浪微博用户已经突破一亿人,腾讯、搜狐等网站也将微博作为其业务发展的必争之地。微博营销作为电影“病毒式营销”的最主要方式或将成为未来电影营销的流行趋势。

(二)病毒网站

网站是推广病毒营销的一个常用平台,不少电影制片方都选择与新浪或搜狐合作为自己公司出品的影片量身打造“病毒网站”并辅以高频率的更新。这种利用病毒网站为影片造势的潮流突出地反映在2010年的贺岁档影片上。12月3日上映的《大笑江湖》拉开了贺岁档之争的序幕,该片不仅制作了影片官网,还与视频网站新浪娱乐合作,推出电影的专属网站。在网站的设计上,主创方颇费心思地结合了时下流行的武侠游戏元素,在主页上设置了“江湖传说”、“幕后高手”、“贺岁好礼”、“比武大会”、“侠影在线”、“大侠动态”六大板块,让网友在点击动态页面选项时更有游戏般的娱乐体验。

此外,片方还在网站上前后推出了11款风格各异的海报,再配上两首由小沈阳深情献唱的MV,使得网站一经推出,就得到了网友粉丝们的争相追捧,点击率如同病毒蔓延般直线上升。在百度的搜索频率上,《大笑江湖》最高达到四十万次。④最终,《大笑江湖》上映一个月取得累计票房15,895元。⑤电影专题网页和电影主题网站为网络门户提供了电影信息平台,极大地方便了目标消费者对电影进行深度检索,稍显不足的是,官网更新比较缓慢,对传播效果有一定影响。

(三)病毒视频

视频网站是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的结合。麦克卢汉的媒介后视镜理论形容每一种新的媒介的诞生都能看到旧媒介的影子。视频媒体能综合网络和电视的优势,观众可以不受电视台播出的时间限制、随时访问电影的花絮、预告片、和电影相关的电视节目。⑥随着视频分享网站的流行,为了迎合观众的猎奇心理,在电影上映前各种创意十足的“病毒视频”层出不穷,预告片、花絮还有网友模仿恶搞的视频等都充斥在新浪、搜狐、土豆、优酷、奇异、56等几大视频门户网站上。其中,热门影片《大笑江湖》和《让子弹飞》都将“病毒视频”做得有声有色。“兵哥版大笑江湖”、“胖哥版大笑江湖”等“江湖类视频”都获得了很高的点击率。《让子弹飞》在影片进入宣传季之后,每周爆出一个花絮,分别用不同的侧重点吸引观众。在明星阵容、台词、男色、美女、导演等方面都有所涉及。影片在上映后还十分有创意地制作了一段观众观影视频,将观众观影后的反应捕捉下来,各地观众观影后兴奋激动的表情和对影片的好评在视频中被表现地淋漓尽致。这些观众的观影反映要比影片画面更具说服力,让人充满了好奇和期待。网友和粉丝对“病毒视频”的积极上传与转发,也使得影片的关注度不断攀升。

(四)论坛炒作

“麻匪帮”在网络上的横空出世及其带来的轰动影响力使得电影《让子弹飞》和“麻匪”成为2010年贺岁档的新闻热词。而论坛作为公共话题的平台,从web2.0时代开始就积累了较多忠实的追随者,论坛病毒帖简短、雷人的草根风格使其在传播过程中极具感染性。在百度上输入名词“让子弹飞”,仅百度贴吧就有相关主题13000多个,贴子11万多篇,“麻匪”近6000人。随着网友在论坛上对影片讨论的热情不断增长,这个网络平台也吸引了电影营销人员的关注。论坛目前已经成为大制作影片必须占领的一块阵地,专业的论坛宣传公司也应运而生,每部影片收费10万元至20万元不等,负责发动大量水军,注册马甲,制造话题,并养护帖子,以期获得吸引眼球的传播效果。⑦在2011年电影《关云长》上映的时候,“黑水军”也开始活跃在论坛上并对影片进行大量的负面评价。这些“黑水军”的观点是观众真实想法的写照还是自己公司的刻意宣传或是竞争公司恶意地“泼脏水”还尚待研究。尽管10万元至20万元的论坛宣传费用对一些大片来说是九牛一毛,但对我国大多数中小成本的影片来说,这笔费用的支付还是有些困难的,何况论坛炒作的病毒式营销对一部影片的票房收益究竟能起到多大效果也还很难考证,论坛的受众和电影观众间的关系也不好确认,因此小成本影片在选择将论坛作为营销平台时需谨慎处理。

(五)Blog影评

自web2.0时代博客的诞生以来,一些专业影评人与网友在Blog中发表的影评或电影观后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观众是否会走进电影院观看影片。除了Blog之外,国外的IMDB、国内的时光网和豆瓣网也都成立了电影发烧友社区,扩宽了电影网络营销的平台。国内运用Blog影评将“病毒式营销”发扬光大的电影无疑首推《让子弹飞》。影片还未正式上映,数十名国内知名影评人就在第一时间给出五星满分,如此大规模一致的“交口称赞”在整个中国电影史上怕也没有几个。在影片上映期间,据不完全统计,时光网上的影评超过一万篇,正面影评较多,共有二万多人参与打分。豆瓣影评超过3000篇,简短评论70088篇,正面评价很多,且打分较高,总分9分(满分10分),共有超过17万人参与评分。腾讯网也有超过一万人对电影进行评分,打分为8.8(满分10分)。网友在网站上对影片的评分、留言和评论都与影片的票房收入紧密相连。那一段时间,关于《让子弹飞》的新闻铺天盖地地抢占着娱乐版头条,溢美之词数不胜数。影片最后也毫无意外地在票房上获得了巨大成功,刷新了中国电影单片票房纪录,这也成为2010年度中国电影最成功的营销案例之一。

(六)现实互动

成功的电影“病毒式营销”活动,不仅需要网络平台的媒介基础,还需要线上与线下的配合,在现实中进行互动。影片《杜拉拉升职记》改编自同名畅销小说,在不被看好的四月档期获得1.5亿元的票房,被业界公认为“影片的营销好于影片本身”。由于电影讲述的是发生在职场的故事,导演徐静蕾与监制张一白不仅有效地利用网络为影片宣传,还在线下邀请了13位世界500强企业的人力资源总监和高管担任名誉编辑,请来电影《穿PRADA女王》的造型师为影片做服装设计,并打出了“王菲牌”,用一首《将爱》吸引了众多王菲迷的关注。线上的微博营销加上线下的名人效应,极大地增强了影片在金融界、时尚界和娱乐圈的影响力。有了这些总监、高管、世界级大牌设计师和“天后”的加入,影片在目标观众群体(职场女性)中得到了有效的传播,知名度迅速提升。

除《杜拉拉升职记》外,电影《大笑江湖》在网络上将海报、预告片以及主题曲MV相继曝光之后,影片发行方又特别制作了100万份报纸发送到全国影院。这些免费观看的《江湖快报》在设计上鲜明夺目,并用无厘头的搞笑风格将影片的卖点表现得生动有趣。这种新颖的营销手段一出现就成为观众的热门讨论话题,再加上100万份报纸在数量上的海量传播,电影《大笑江湖》在现实中也将“病毒式营销”手段运用得淋漓尽致。

(七)微电影

Web3.0时代的另一个催生儿“微电影”也运用“病毒式营销”在2010年引起了很大的关注,并很有可能成为一种新兴的电影营销手段。2010年,一个名为《11度青春系列电影》的行动吸引了11位年轻新锐导演执导系列新媒体短片,其中一部叫作《老男孩》的短片不仅受到青少年的热捧引发了一波怀旧热潮,还在网络视频市场中提出了“微电影”的概念。微电影又被称为微型电影,与传统电影和电视相比,微电影的根本区别在于3“微”(微时、微周期制作、微规模投资)特征,使得过去曲高和寡的单项度的艺术殿堂回归到了真正具有互动和体验特点的、人人皆可参与的“草根秀”时代。门槛低、互动性强、传播范围广等特点充分满足了当下人们追求精神自由和交流体验的感性诉求。这些极具创意的视频短片通过病毒式营销的方式蔓延于网络,不仅改变了人们对于电影的传统认识,也进一步影响着网站与企业的营销理念。

笔者认为,“微电影”与web3.0的关系和当年“潮流电视”⑧与web2.0的关系如出一辙,核心精神都是“媒介融合”及“大众参与”,因此,也将“微电影”定义为“潮流电影”。从首部“微电影”《一触即发》,到莫文蔚的《66号公路》再到姜文的《看球记》,可以看出“微电影”的投资商均为广告主。“微电影”在这个层面上说也是一种高级的广告形式,只是使用了电影的拍摄手法来传播其广告商的品牌理念。由于“微电影”是为广告商服务,也逐渐成为了一种新型的电影融资渠道。网络观看的免费性,也使“微电影”中的植入式广告不易引起观众的反感。其区别于传统电影的3“微”特征也能通过网络的病毒传播特点赢得更多受众。清华大学传播学院尹鸿教授认为,由于“中国电影的年人均观影次数仅0.14次左右,平均每人10年才进一次电影院,但《四夜奇谭》却能够达到2.1亿的点击率,这是一个非常良好的运作态势,大大提高了观影人次”。

基于“微电影”具有以上优势,笔者认为利用“微电影”进行电影的“病毒式营销”应成为电影营销的新手段。例如为一部100分钟的传统电影拍摄一部“微电影”(可以是短片、宣传片或MV的形式),在影片上映前先将“微电影”放到网络上进行“病毒传播”。具体操作时还可以与几大网络视频门户合作,“微电影”的制作方可以将播映版权卖给视频门户,或者让网络视频门户用宣传平台来置换。影视制片公司可以有效利用微电影植入广告的优势,在与广告客户合作时,可以提出将广告植入在微电影中而减少长片中广告呈现的方案,进而还能降低电影植入式广告过多引起观众反感的可能性。此外,3“微”特点还能使“微电影”在拍摄时将web3.0精神玩得更为彻底,可以学习当年的“潮流电视”,直接邀请观众来参与“潮流电影”的创作,在电影开拍时就把影片炒热。2011年,多部打着“微电影”旗号的视频已经陆续推出,web3.0时代新的掘金点或将由此诞生。

三、“病毒式营销”在中国电影营销中的利弊

电影营销是电影产业链中所必需和关键的环节,是一部影片从制片阶段的生产定位、资源整合到发行阶段的宣传推广、商务合作、版权经营等推动影片作为一个商品产生其价值的全过程。⑨纵观中国电影市场营销的发展,经历的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中国电影营销方式的变迁是随着整个社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而实现的。直到新世纪初,我国电影才真正走向了产业化道路,开始尊重市场规律来创作电影。从2002年《英雄》的重金首映礼,到冯小刚电影对植入式广告的运用,再到2010年“病毒式营销”和“微电影”的兴起,中国电影于8年时间内在电影营销上的渐进式发展中取得了一定成绩,其中不乏一些营销亮点和惊喜闪现。例如在刚过去的2010年,中国电影不仅在票房上首次突破100亿元,跻身世界十大电影市场,在电影营销手段上也多有突破,既出现了如《让子弹飞》这样在营销成本上首次突破影片总投资额三分之一的影片,又出现了影片推动旅游业发展的现象。可以说中国电影在票房收入外,靠营销获得的收入比例已大幅增加。在全媒体时代的带动下,新兴媒介平台为电影的“病毒式营销”带来更多可能性,这个可能性也激励着电影营销人员为此进一步挖掘创新思维能力。如果能从电影项目开发的初始阶段就对其进行整体、深入、全程的“病毒式营销”定位,不仅可以有效地规避风险,还能减少资源浪费,创造出更大的利润空间。

诚然,“病毒式营销”在电影营销中具有众多不容置否的优势,但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给电影营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能忽视。从业者在做电影的“病毒式营销”时一定要警惕预热过度引起的反效果,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作品的创作本身而不能让宣传大于内容引发观众的集体逆反心理。此外,大众审美品味的引导也十分重要,切勿让电影营销走向“娱乐至死”的境地。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电影的“病毒式营销”并没有单一固定的模式,手法的创新与多宣传平台的灵活运用才是使其保持生命力的核心要素。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电影的“病毒式营销”要避免走向被等同于宣传的误区,宣传只做到了“营”,中国电影在“营”与“销”的结合上尤为欠缺。因此我国电影将来在对“病毒式营销”运用时,必须更加注意销售的系统化与专业化,争取在未来几年内实现中国电影的“整合营销”和“大电影营销”。

①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②王大勇、艾兰《电影营销实务》,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1年版,第57页。

③中国电影家协会产业研究中心《2011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第100页。

④数据来源:艺恩咨询 http:///views/a/8857.shtml。

⑤数据来源:艺恩咨询 http:///588499/。

⑥同②,第60页。

⑦同③,第100页。

革命影视观后感范文6

数字化的舞蹈表面上以技术的名义冲淡了剧场和人性的力量,另一方面也以多样的手段延伸和扩充着人们的感知。很多人涉及到技术的因素而抱有成见和观望的态度,但数字化舞蹈或是多媒体舞蹈不是一个神秘的事物,随着录影技术的数字化,所谓多媒体的舞蹈概念也在更大范围或是在数字化艺术范畴之中得到发展。舞蹈电影和录像舞蹈(下简称舞蹈录影)的发表者之间的合作和相互激发,舞蹈多媒体中的更多技术因素和设计的加入,使媒介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改变了我们的发表方式,同时舞蹈的发表也在改变媒介的性质并赋予了媒介涵义。

作为影像的舞蹈

不可否认,如今我们与舞蹈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越来越多的发生在电视机、投影和网络的媒体之中了。舞蹈电影录像的发展、历史和主要人物对于舞蹈自身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舞蹈影像波及范围及其快捷程度都远远超过了舞台的形式,并且传播了舞台舞蹈,推广了现当代舞蹈,同时产生全新的艺术形式。关于舞蹈录影的说法众说纷纭,定义的方式已经不太适合某些艺术的发展,或许说明它的来源和范围更为客观,更有助于新形式的发展。德国著名的科隆舞蹈电影和录像节提到了以下的几种关于舞蹈录影的说法:

1、舞台、摄影棚的拍摄记录stage/studiorecording完整记录舞台行为,用一台到两台摄像机对舞蹈进行记录,不对舞蹈本身,及编舞进行改变,保持记录的原汁原味。

2、镜头改编CameraRe-work为了适合镜头的角度,而对原有的舞蹈作品进行改编和删剪。

3、为录影而编舞ScreenChoreography专门为拍摄而设计构思而编排舞蹈,用镜头语言的思维角度以及互动的交流为主。

所以有了上面的几种分类,也就明晰了记录、改编和发表之间的区别。舞蹈录影在中文当中似乎比舞蹈电视更能够体现这种舞蹈媒体艺术种类,体现舞蹈与影像之间的介质关系,舞蹈录影原文是videodance,其实更包括了电影和录像两种手段和介质,通称为videodance即舞蹈录影。舞蹈录影把舞台舞蹈和电影交融出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舞蹈录影的意义早已超出了记录舞蹈的局限,成为了参与到某种编舞行为和影像角度的独特观察,是发表性的。

而某些文献和研究资料当中,涉及到了更多的舞蹈影像内容,都融入到泛化的舞蹈录影影像的内容当中。他们分别涉及到好莱坞的歌舞电影、励志型的舞蹈电影、介绍舞种的舞蹈电影、音乐电视中的舞蹈、舞蹈作品当中的投影影像、舞蹈排练厅中的排练影像、为了编舞而做的舞蹈录像笔记等等。其中象好莱坞歌舞电影《出水芙蓉》、《一个美国人在巴黎》、(又名《花都舞影》)、《雨中曲》、音乐剧电影《西区故事》、《歌舞线上》等,《周末狂热》、《霹雳舞》更是风靡一时,麦克尔.杰克逊的音乐舞蹈录影《月球漫步》更是带领了新的舞蹈风格和舞蹈录影的模式,当代的街舞和流行舞步的推广,都离不开音乐电视中舞蹈的帮助。90年代的法国《舞者》、西班牙的《弗拉明戈》、美国的《中央舞台》、《比利.艾略特》到最新的上榜之作《热力四射》都是优秀的舞蹈电影,印度更是一个歌舞片产量惊人的大国。当代的舞蹈电影可以是商业操作的歌舞娱乐,同时也可以是使用胶片为介质的艺术舞蹈,不仅在舞蹈的种类和样式的呈现上着色,更是对舞蹈精神的描绘,强调舞蹈对人个性和命运的改变,在人类精神中的地位。舞蹈不仅以身体的愉悦凸现,更以精神的自足面对世人。

舞蹈录像艺术的发展,是更为个性化的历程。在中国被称之为“舞蹈电视”,由于借用了音乐电视的称谓,舞蹈电视的流行借助中央电视台的舞蹈电视比赛传播到全国。舞蹈影像从欧美40年展以来,跟随者录像艺术的脚步,实验电影运动家的作品、后现代编舞家的趣味和实践,以及多媒体高科技技术的发展。从一开始就不是什么记录性的艺术行为,而是完全创造和互动的双向对话。

美国的默斯.堪宁汉、比尔.T.琼斯、英国DV8身体剧场、乔纳森.贝劳斯(原为英国皇家的舞者),加拿大人类脚步啦啦啦、法国的安德林.普雷约卡伊、鲁道夫.努日耶夫、德国编舞家皮娜.鲍希、Sasha.waltz、瑞典的马茨.埃克等等,都是当代较为活跃的舞蹈录影编舞家和观念的先导。这些是作为舞蹈录影发表的舞者和编舞家,体现着和延伸着他们的舞蹈观念和舞蹈形式,同时有更多的舞蹈录影的录影导演的参与,表现着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发表观点。

更有早期的始作俑者实验电影美女先驱玛雅.德润用16毫米胶片在1945拍摄了短片《舞蹈录像编舞研究》和1958年的以芭蕾为题材,反转效果的《夜之睛》,开创了舞蹈录影方面的先河,虽然她本人更多的作为先锋电影的人物,但与舞者的合作,制作的无声舞蹈影像,场景之间的切换,动作与镜头的默契关系,屋中舞蹈和自然环境的跳接,都令人耳目一新,确是一部启蒙灵感之作。玛雅作为美国战后的先锋艺术人物和实验电影的独行者,这部研究舞蹈的短篇,却成为了舞蹈录影发展史上的重要的一部经典文本。1968年由加拿大蒙特利尔的动画制作艺术家、摄影师诺曼.麦克拉伦发表的“双人舞”更是呈现了动画幻觉的摄影术和剪辑技巧,更是以抽象简约、接近动作本质,近似在黑夜里感受动作的神秘和温度一样的风格,深深影响了舞蹈界的舞蹈录影的视觉观念。在90年代末,默斯.堪宁汉《手绘空间》、比尔.T.琼斯《魂灵捕》都是创造了结合更新的电脑技术作品,动画、三维到动作采集,作品不仅在意念上越走越远,同时在技术水平上也钻研雕琢。

欧洲在舞蹈录影上的发展似乎更加多元,更加天马行空,无拘无束。德国皮娜.鲍希的舞蹈录像更是充满反思的沉重和戏谑的力量。80-90年代英国BBC中心的舞蹈频道制作的大批舞蹈录像作品,风格多样,象《男孩》、《反转》、《清一色男人垂死梦》、《手》、《暴风雨》等等作品,涉及到各种年龄的人群、社会问题、爱情、传说、抽象理念、动作游戏等等。这一大批的作品对于舞蹈录像艺术的发展影响颇深,也提供了研究舞蹈录像风格特性的文献。

诸多的舞蹈影像展或是舞蹈电影节更是推动了舞蹈录影的发展。美国的舞蹈电影协会、德国的科隆舞蹈电影录像节、洛杉矶西部舞蹈影像艺术节、加拿大的舞蹈电影节,英国的“荧幕上的影像”艺术节、舞蹈荷兰世界舞蹈电影节、挪威、阿根廷、西班牙都有诸如此类的舞蹈影像艺术节。其中以维也纳世界音乐中心为基础的世界舞蹈影像比赛为著名,从1990-2002年分别在法兰克福、里昂、科隆、摩纳哥等地举办过舞蹈影像比赛,并发展出摩纳哥舞蹈录影论坛等等系列,成为世界巡回举办和展示的舞蹈录影艺术节。

最近出现在众多的舞蹈电影录像节上的舞蹈电影作品合集,《为了摄影机的舞蹈》(又名《舞照》)用舞蹈电影新生代的六部经典之作,强调和表明了舞蹈与镜头之间的关系。其中的作品选自欧洲和北美电影艺术节,这些舞蹈电影向我们呈示了别样的幽默、美丽、戏剧性、内在节奏……完全不同于舞台上的某种力量,对于舞者和摄影机来说,都是充满了挑战性的视觉体验。作品包括:瑞士的派斯克尔.迈格尼《白昼皇后》,美国的33种眩晕咒语《衡量》,英国、荷兰的安尼克.万姆《平静中安息》,加拿大的劳拉.泰勒《乡村三部曲》,麦克尔.唐宁《死角》,瑞士的派斯克尔.迈格尼《对侧伤》。

这六部作品长短不一,有的20分钟,有的只有5分钟,每个作者的角度都很坚定和独特,也成为了当代舞蹈录影艺术中鲜活的例证。《白昼皇后》由田园的静寂慢慢苏醒,三对散漫却好动的男女,在倾斜山坡的青草上,失重的快乐着,全是呼吸,身体滚动的声音,下坠,滑落,然后向山顶继续奔跑。简单的快乐里,睡意朦胧的小动作,在自然的景色当中,透出了一点悲情。舞蹈在失重和滚动当中完成,一次次美丽的冲撞。一些游戏打闹亲昵的小动作构成了轻松的情爱气氛,也在唤醒这每个观者回忆爱的味道和动作。凌乱舞步到清晨水中的寂静之舞,烛光遍布的水面,三位少女为舞蹈而动容,为舞蹈而虔敬,或者说是我们对舞蹈的某种感动,感动舞蹈之人在未可名状的命运面前的坦然和纯真。《衡量》则在一个走廊之中玩耍着同一组的动作游戏。同一组动作,我们想象的角度,在安静和踢踏的变奏当中,影像在特写、透视里似乎在预言着某种被我们忽略的发生。生效的力量凸现得很生动。《平静中安息》用一个葬礼的寓言让我们回到了记忆的深处,死亡带给我们的是悲伤和恐惧之外,还有很多留给在世之人的意外和真实。《乡村三部曲》则是一场群体的诗意合唱,黑白粗糙的影像,空旷的工厂,梦境恍惚的丛林,一些非职业的普通人在田园的寂静、欢乐和阳光中翩翩起舞。《走投无路》利用黑白影像,一个方向错乱的墙角,在玩耍视觉游戏。人在倒错的空间里慌乱惶恐。《对侧伤》则是一部都市的情感变奏,温情和暴力共存,记忆和现实对抗,偶然和命运相爱,在愤怒咒骂,用舞蹈来替代暴力之后,一切依然无法恢复平静。

虽然舞蹈影像的制作和活动已经有一百年的历史,但是关于其技术的发展以及舞蹈影像作品的文献资料却是凤毛麟角。主编朱蒂.米托玛整理出《电影和录像中的可视化舞蹈》这样一本至今为止,最为全面的囊括了舞蹈录影的有影响力的作品,从大制作到低成本,都在这本书的视野之内,包括早期的先驱人物作品,同时也最大限度的包容了“可视化的范围”,不限定于舞蹈录影的作品意义,而是把歌舞电影、舞蹈记录片都包容进来,也不失为一本详尽的资料。其中又介绍了书中所列作品的制作背景和流程,可读性极高。

《舞蹈电影和录像作品指南》则是Towers,Deirdre发表于1990,其中的作品和名字术语,都已过时,但是超过2000部的舞蹈电影录像作品的记录文献,却具有珍贵的资料性和使用价值。美国《为录影而舞蹈——舞蹈电影录像指南》则是Spain,Louise主编作品。在台湾,焦雄屏著书《歌舞电影纵横谈》也是详实地记述和分析了好莱坞歌舞电影的类型发展和时代意义。

舞蹈录像的制作教学,在西方的艺术教育当中,很早就存在于艺术系中的视觉艺术或影视制作当中。至今在综合大学艺术系的舞蹈学科中,已经有颇为系统的教学体系和详实丰富的资料咨询。2003年12月美国加州大学艺术系的舞蹈博士丽莎.玛丽.纳格尔和约翰.克劳福德曾到广东亚视举办舞蹈录影制作的工作坊,对于中国这方面的教学亦有建设性和拓荒性的贡献。短短的两周时间,从舞蹈录影艺术的渊源流变到实际操作,都进行了快捷的普及和交流。他们在加州大学亦有11周严密科学的舞蹈电视课程,舞蹈电影和录像的认知、作品的观后感、从舞蹈电视编舞、舞蹈录影脚本的写作、分析舞蹈电影和录像的镜头语言、学习设备和剪辑、完成作品等等,有很多文本和资料可参考。目前,他们将软件工程、技术言语融入舞蹈录像新作——《上升》,以及其他为数不多的媒体作品和动画制作作品。

北京舞蹈学院近年也在中国大陆首次开设了舞蹈电视专业,蓄势迎接一个舞蹈的数字化时代。

20世纪90年代中国跳舞毯的狂热潮流,几乎达到每个人都需要一张塑料制成的,带有简单传感器的脚印图。似乎一夜之间,每个人都可以达到自己的跳舞梦想,曾经羞于见人的舞蹈训练过程,完全可以在无人的家中完成,然后到公众场合充满自信的展示,不再在一群拥挤的、汗流夹背的群体中间挣扎着减肥和锻炼美感,而是独自享受卡路里的消耗,就像在黑暗中跳舞一般。跳舞毯借助了一个简单的制品,看到了所有人跳舞的力量,流行的力量。然后来自日本的大型舞蹈游戏街机亮相世界,著名的舞蹈街机制作商科纳美公司研制出诸多的舞蹈游戏,例如“舞蹈革命”系列之独舞版本、对战版本,“曼波舞蹈”、“舞蹈狂热”系列、“80年代”舞蹈节奏、“啪啦啪啦天堂”等等种类繁多、而又分类精细的游戏街机,包括按照舞蹈音乐又有浩室、电子、放克、放克爵士、嘻哈、雷鬼等等,舞蹈人物多变,节奏复杂,游戏的界面色彩花哨、角度多变、热闹非凡。许多青少年在复杂的脚下变化的同时加入了诸多的手臂和躯干的动作,在游戏现场,如果是对战的模式,气氛也颇为火爆。这种被动跟随电脑指示舞动到主动的进行加工发表,完全是人本的某种改变,舞蹈发表成为了某种本能的反映,从手忙脚乱、受制于高难度的节奏和步伐变化,到不满足于征服和完成动作,而是加上了自己的风格和喜好,增加了机器之外的难度,准确地说,是乐趣,发表的乐趣。

随着韩国街舞和流行文化的大举复兴,韩国的“爱舞”网站推出了著名的三维动画人物舞蹈教学和舞蹈桌面的系列,人物制作精美,而且不厌其烦的重复动作,可以慢放,可以从不同角度观看,并且动画人物带有韩语的动作解说。舞者跳舞的场景可以自由转换成地铁、舞厅、城市街头、舞台等等。而且按照音乐电视中流行舞蹈的完整套路进行教学。在“爱舞”网站的舞蹈软件有些名气的时候,网站的互动,无限制下载就变成了会员制,付费下载新的舞蹈段落和舞蹈人物,包括舞蹈背景等等。按照商业化的路线扩大和稳定。舞蹈游戏有时也是舞蹈形象的推广。许多著名的舞蹈演出,比如“大河之舞”的网站也推出了踢踏舞的舞步记忆游戏。电子技术的进步和电子游戏的普及,舞蹈也在通过着全新的形式接近大众,通过全新的媒介和大众对话。

舞蹈的网络阅读和网络互动

网络舞蹈的发展借助于动画制作、互动网络艺术的影响和网络速度的大幅度提升,主要体现在形象宣传和提供与观众交流窗口;利用数字化技术在网上提供教学,提供大量的网上舞蹈资源;提供观众参与发表的互动界面,改观发表观念;利用网络传输进行的远程舞蹈的现场发表。网上舞蹈的模式集合了讨论舞蹈、观看舞蹈、学习舞蹈、创造舞蹈等多种交互功能一体,体现了全新的接触舞蹈的形式。

在线服务的发展,虚拟现实(VR)技术的进步,世界上的各个知名或是不知名的团体都可以借助网络宣传自己的舞蹈,散播自己的舞蹈影像,无论是皇家的芭蕾舞团,还是当代的小型舞团,无论大型的舞蹈节宣传,还是个体的作品展示,网络成为了一个平等的活跃的表演空间。“舞蹈之声”、“伦敦舞蹈”等网站都存有一定的当代舞蹈家的舞蹈作品片断。舞蹈作品的片断和舞蹈教学的片断在网上颇为流行,“另类爵士”则是以不断更新的舞蹈组合片断吸引着舞者和学习者的兴趣。舞蹈网站“电子芭蕾”,也曾经用简单的三维人物不停地重复每一个基本的芭蕾动作。网络舞蹈以媒体流(舞蹈作品),以过去时的状态,进行网上传播交流互动之外,还有实时当下的呈现,还有进行状态的跟进。很多观众对舞蹈排练很感兴趣,舞者也在期待着某种了解。所以无论是作品的需要,或是魅力的噱头,很多舞团的排练场安装着摄像头,网络实时在线播放着舞者的排练。这些令我想起了曾经路过的一个网站,网站上可以24小时看见纽约广场某个角落的场景。上班族,车辆,游客,日复一日的生活,摄像头平静地展示着生活的脸孔,没有表达,波澜不惊,网络的舞蹈和心灵,只是你在观看和关心别处的心灵。

互动和数字化的另一个影响,就是企图改变与观众的审美关系,以极端的自我去争取最大的民主发表,企图放弃所谓的艺术发表的完整性。观赏还是发表,主动还是被动,网络舞蹈的主要焦点放在了“分享”或是“共享”。共享资源,共享创意,共享记忆和情感,共享过去和生命中的某一刻。允许观众的情感经验和灵感的介入,在共同主题之下的某种分享。笔者在99年参与的杜赛尔多夫舞蹈剧场的作品“卡夫卡研究”和后续作品中,也是通过在舞蹈团体的网站上大量的公开排练计划,排练内容和进程,通过论坛采取网民的意见,不断的改进作品。

远程舞蹈发表是基于网络在线播放和传输技术之上,使几个不同地域同时发生的舞蹈表演发生关系。现场投射的远程影像和现场表演的当地舞者,时间和空间在这里发生了某种错变和重组,远程舞蹈并非是传输影像的形式,而是在追问舞者现时的发生,追问在传输的过程当中我们的表达是否还那么真实和可信,我们再次怀疑和质问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