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没成本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沉没成本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范文1

[关键词]沉没成本 溢出收益

学校附近新开了一家咖啡厅,由于地段不是很好,周围又已经有了几家消费更低廉的奶茶店和茶餐厅,所以门庭冷落,让人不免担忧它还能撑多久。可是 ,某一天,它突然打出了一个广告:早上8:00――10:00为每位顾客免费提供两杯咖啡,10:00以后正常收费。一时间大家奔走相告,蜂拥而至,以致座无虚席。因为大学生的课程总有几天是安排在上午后两节的,而咖啡厅的免费时段恰好是在上课之前的空缺时间之内。有些学生出于经济上的考虑,愿意起早赶来,喝两杯香浓的咖啡提提神,同时也借这个优雅的环境看看书或者和朋友聊聊天。虽然有一些人确实是只喝免费的咖啡而不消费,但是更多的人被糕点美妙的香味所吸引,免不了买几块糕点解解馋。而且,在免费时段结束之后,仍有一些没课的大学生或因为谈兴正浓,或因为喜欢优雅安静的氛围而不想离开,从而继续消费。

咖啡厅的这个举措,看似亏本,实际上利大于弊。因为它本来就是人气不旺,在上午8:00――10:00这个时段更是无人光顾,而咖啡厅的租金、设施、人员工资、水电等各项费用还得照样支出。前述成本大都属于经济学中的沉没成本范畴,意为已经投入并且无法收回的成本。而免费咖啡至多也只是增加了少量原料费用。但是这个免费措施不仅让顾客得到了免费咖啡,也使咖啡厅人气骤升。更重要的是免费措施使咖啡厅产生了轰动效应,甚至吸引了记者来采访,大大提高了知名度,比做广告的宣传效果好多了。这样,本来沉没的成本让几方面都获得了收益,经济学上把这个收益叫做溢出收益。所谓溢出收益,就是指在生产或消费某些特定产品时,有可能对社会产生无须支付费用的溢出或外在收益。

关于沉没成本,有许多生活中的事例可以说明,比如说你在赌场输了100元后,这100元就成了沉没成本,如果这时你能果断离开赌场,至少可以及时止损。可是你心有不甘,为了赢回原先的100元,又掏出100元来继续押注,希望扳回一局,结果又输了。你为了减少损失,而追加投资,结果是造成更大的损失,这就是沉没成本效应。这是沉没成本对行为和决策的非理性影响。

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造成沉没成本效应的心理因素主要有三个:一、认知因素。个体由于缺乏认知需要或认知需要水平较低,从而不能够搜集重要信息,不能对看到的重要信息进行加工,无法认识到自己的前期投入已经成为无法收回的沉没成本,从而陷入错误的决策。二、避免损失及浪费的心理因素。人们对损失比对盈利更为敏感,所以往往有极力避免损失的强烈心理。由于初始的投资产生了损失,人们就会产生尽快弥补损失的强烈动机,从而通过“把事情进行下去”的方式以求极力挽回损失、避免浪费,而不愿意去接受初始投资被浪费掉的事实。三、由于人们存在自我申辩、自我证实的倾向,不愿承认自己以往的决策失误,总是希望与先前的选择保持一致,所以“不到黄河心不死”,“一条道走到黑”。除此之外,心理账户、决策框架、禀赋心理、过度自信、避免事后后悔的心理等等,在一定程度上都也会导致决策者具有成本沉没效应的倾向。成本沉没效应的产生是多种交错的心理因素起作用的结果。

目前对沉没成本的研究,都是注意到了人们面对沉没成本时的非理性心理和行为,聚焦于沉没成本的消极影响,从而提倡人们在决策时不要受到沉没成本的束缚,而应该把沉没成本抛之脑后,做一个“没有记忆的投资者”。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面对沉没成本时,并非只有“继续追加投资”或者“彻底忘记”这两种选择的。如果人们能够摆脱“一定要保本”、“一定不能让自己亏了”、“一定要把损失捞回来”这一类的非理性信念,打破思维定势,不要把焦点“固着”在“如何避免自己的损失”上,而是把思考的焦点放在“我可以让别人有什么收益”的角度上,让自己的沉没成本给别人带来收益,这样自己的行为就不会产生“沉没成本效应”,反而会产生“溢出效应”。而别人在得到溢出收益的同时往往又会进一步消费,于是使最初引起 “溢出效应”一方的收入增加,从而产生 “回波效应”。通俗来说,就是:我的沉没成本让你得到好处,你得到好处后进一步消费,结果让我也得到好处。这样,只需换个角度来想事情,就可以避免“沉没成本效应”及其带来的恶性循环,反而让他人和自己都得到溢出收益,达到“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双赢”效果。

从麦当劳和肯德基的免费厕所,我们就可以看到这种新的思维方式带来的巨大成功。国内的餐饮店,它们的厕所一般只让在本店消费的顾客使用,而拒绝非顾客者的进入使用。这种小气的规定会只会赶跑潜在的顾客。而麦当劳和肯德基则很大度,让所有的人都可以免费使用它们的厕所,不管你有没有在那里消费。其实,厕所作为餐饮店的固定成本,它在投入的那一刻就是沉没成本啦。而让更多的人来使用它,这个沉没成本也不会有显著的增加。但是,人们得到免费使用厕所的好处时,也会对麦当劳肯德基产生好感和感激,觉得它们“界面友好”“兼容性好”,从而更加愿意来此消费。这样,麦当劳和肯德基只需付出一点小小的沉没成本,就成功地得到良好的口碑,并且把潜在的广大顾客变成它们实际的顾客。这种思维方式和中国人古老的智慧不谋而合:给人方便,自己方便。

沉没成本范文2

关键词:沉没成本;机会成本;经济决策

一、引言

沉没成本和机会成本是经济学中常见的概念,但是它们的应用范围并不仅仅限于经济学,在管理学中的应用也是十分的广泛。在传统的决策理论中沉没成本被认为是决策无关的,而机会成本是决策相关的。但是,传统的决策理论一直受到学者的质疑,比如赵亮(2003年)认为沉没成本并非决策无关成本,人们若要做出合理的决策需要同时考虑沉没成本与机会成本。汤吉军(2009年)认为新古典决策学是建立在交易成本为零和完全理性的假设之上的,但是现实中这两个条件几乎无法满足,而人们一般做出的决策是根据长久经验与记忆影响的,而沉没成本在这时就为人们的决策提供有效并可靠的信息,从而使人们更加容易的做出决策,因委托关系的存在,沉没成本可以发送人能力声誉方面的信号,因此人会对沉没成本做出理性反应。李建栋(2012年)认为沉没成本和沉没成本谬误是不精确的概念,忘记沉没成本不能够用来引导人们的决策,指导投资重要依据是关于未来的预期,而这种预期在很大程度上受所谓沉没成本的影响,所以肯定来说沉没成本与决策不相关的说法是不成立的。总之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得出了一个相对一致的结论:沉没成本是影响人们的决策过程的。

机会成本是决策中需要考虑的潜在成本,但是人们对机会成本的认识还有一些需要澄清的地方。比如,机会成本的定义、特点、分类、核算以及与其他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问题等都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只有把这些问题讨论清楚了,我们才能够对机会成本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才能够更好的指导我们的决策活动。

二、沉没成本的内涵及外延

1.沉没成本的定义

沉没成本是指业已发生或承诺、无法回收的成本支出及费用,或因失误造成的不可收回的投资成本支出及费用。例如,设备一经购置而不管使用与否,企业都要发生折旧成本,因此企业在该设备上的投资就是一种沉没成本。一般说来,资产的流动性、通用性、兼容性越强,其形成沉没的部分就越少,购置的固定资产、专用性资产和支出的研究开发费用等都容易形成成本沉没,分工和专业化也往往与一定的沉没成本相对应。

2.沉没成本具有的特性

从沉没成本的定义中我们可以得出其以下特点:

第一,沉没成本与会计的成本概念具有质的不同。沉没成本产生于决策过程之中,离开需要进行决策的前提就不存在。比如,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对于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决策是没有影响的,但是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却属于会计中重要的成本费用项目,必须要进行准确的核算和分摊。

第二,沉没成本是过去决策的产物。沉没成本是已经发生的成本,其结果具有确定性和不可改变性,属于人们必须接受的成本。

第三,沉没成本是不可收回成本。可回收的成本不是沉没成本。沉没成本是决策之前已经存在的客观事实,人们无法改变它的现状,也无法弥补其带来的损失。

3.沉没成本产生的原因

第一,资产专用性是沉没成本形成的根本性原因。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一项资产在用于某种生产活动之后就难以再渗入另一项生产活动中去。威廉姆森提出资产专用性这一概念,他将专用性资产划分为场地专用性、物质资产专用性、人力资本专用性和特定资产专用性四类。沉没成本与资产专用性程度成正相关,资产专用性程度越高,沉没成本就越大。

第二,信息不对称是资产降价变卖时产生沉没成本的普遍现象。其次,在给定资产出售价格不会降低的情况下,交易成本存在也会导致沉没成本,特别是当交易成本降低资产再出售价格。因信息不对称出现柠檬问题,使专用性资产在交易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沉没成本。由于市场交易成本昂贵,需要企业或长期契约等非市场制度的存在,又因交易成本会进入企业中,也会导致因专用性投资被攫取准租金出现敲竹杠行为、以及委托成本等,使投资资本效率下降,造成资本投资损失而产生沉没成本。

第三,交易成本本身也会形成沉没成本。特别需要指出,交易成本本身往往具有沉没成本性质,这是因为,交易成本往往是时间和精力支出,往往具有非货币支出性质,很难转为他用而变成沉没成本。

第四,政府管制和契约承诺也可能形成沉没成本。最后,政府管制、契约承诺,以及税收政策与折旧制度等,都有可能产生沉没成本,其中,契约承诺产生的沉没成本,比如债务关系,都不可能忽略掉的,因债务价格刚性,所以必须偿还。

三、沉没成本与决策相关吗

在传统的古典决策理论中沉没成本是与决策不相关的,但是古典决策理论是建立在信息完全充分和理性人的假设之上的,而现实中的人是有限理性的,并且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这造成理论与现实的严重割裂。生活中人们常常犯经济学家所说的“沉没成本效应”谬误,就是说人们的决策常常是受沉没成本的影响的。比如在股票市场,股民往往习惯于持有已经亏损的股票,卖出盈利的股票。

不同的学者对沉没成本是否与决策相关进行了不同的研究,他们之间的结论相差很大。有的认为沉没成本与决策无关,比如研究传统古典决策学的学者。但是有些学者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否定了古典决策理论的理论基础,并指出“沉没成本效应”是有相关的理性因素在其中的,这为我们重新认识沉没成本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比如汤吉军(2014年)从风险态度不同、声誉和信息不对称、过去继承下来的遗产、有限理性或有限认知、未来不确定性以及前景理论等六个维度解释了沉没成本效应,并认为沉没成本效应的存在是具备理性内涵的。汤吉军同时指出:沉没成本效应的问题关键不是在于存在不存在,而是沉没成本效应企业的决策影响程度有多大的问题,这是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林鸣、王建秋(2012)从决策的种类和决策者是理性的维度进行分析得出沉没成本决策相关性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沉没成本无关性是建立在两个必要条件之上的,一是,决策者的利益及目标与企业的利益及目标完全一致,二是,决策者的决策是理性的。但在现实中由于委托关系的普遍存在导致很难实现这两者之间的利益完全一致,所以沉没成本决策无关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四、机会成本的内涵与外延

1.机会成本的定义

机会成本这一概念是由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克・冯・维塞尔(Friedrich Von Wieser)首先提出的。他认为,影响决策的成本是为某一目的使用生产要素时所放弃的最为重要的其他选择机会,机会成本是潜在利益的减少而非实际发生的支出。

萨缪尔森从资源稀缺性和多用性的角度定义机会成本,他认为机会成本指的是错过了最有价值的物品或劳务的价值,决策具有机会成本,因为在一个资源稀缺的世界中选择一样东西意味着需要放弃其他的一些东西。

斯蒂格利茨从价值衡量和比较的角度定义机会成本,他认为将一种资源用于某种用途就意味着它不能用于其他用途,因此,在我们考虑一种资源用于某种用途时,我们应该考察可供选择的次优用途,即机会成本。

2.机会成本的特点

尽管学者们对机会成本的定义存在细微的差别,但是从不同的定义中我们可以发现机会成本具有以下几个公认的特点:一是产生机会成本的前提条件是资源的稀缺性和用途多样性,即资源是无限的或者资源的用途是唯一的,那么机会成本就失去了存在的土壤。二是机会成本不是实际发生的成本,而是人们在决策过程中形成的,其计算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三是机会成本不是实际发生的,因此不需要补偿。四是机会成本只存在于理性的决策分析过程之中,离开决策讨论机会成本是没有意义的。

3.机会成本的分类

姚晋兰(2008年)根据经济资源的不同性质,将机会成本分为两类,即作为消费品的机会成本和作为投资品的机会成本,根据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人们的理性程度不同,即分为有限理性机会成本和完全理性机会成本。刘厚俊(2005年)在考虑外部性的影响之后把机会成本分为私人机会成本与社会机会成本。

4.机会成本的衡量问题

衡量机会成本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尽管学者们对机会成本的定义大同小异,但是机会成本的衡量问题却在学者之间引起了很大的争论。比如,机会成本是放弃其他选择所能获得的最大收益还是其他选择的平均收益,是放弃其他选择的最大总收益还是最大净收益?一般学者认为从定义上看是最大收益为机会成本,但是许金叶,郑帆(2014年)认为,因为资源备选方案理论上可以有无穷种,难以确定哪一种方案的收益为最高收益,而备选方案中的平均收益,具有相对的可操作性。所以,选择以其他项目的平均收益作为机会成本可能更加合理。针对机会成本到底是放弃其他选择的最大总收益还是最大净收益这一问题,管豪(2014年)认为,应该把机会成本界定为放弃的相同要素在其他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高净收益,这样的话,如何理解和核算机会成本的难题就迎刃而解了。机会成本与显性成本、隐性成本是从不同角度看待成本问题的,理解和核算机会成本时只需要记住是做出某项选择时放弃的其他选择所可能获得的净收益便足够了,并不需要列出一个机会成本与显性成本、隐性成本之间的关系式。笔者认为机会成本应该是放弃其他所有选择的平均净收益。

5.机会成本与显性成本、隐性成本的关系

针对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不同学者之间的观点差别十分明显。大部分国外的学者将机会成本定义为经济学上的总成本,也就是将机会成本等价于经济成本,其值为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之和。至于国内学者一般也是持此看法,比如池峰(2011年)认为,将机会成本定义为隐含成本是对机会成本的理解误区,生产成本与机会成本并无异同,只是对经济成本的不同分类与解释,隐含成本只是构成机会成本的一个部分。在池峰看来,机会成本与生产成本具有内在一致性。但是管豪(2014年)认为,机会成本不是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之和,而仅仅是隐性成本的一种,把显性成本加入机会成本中很显然不符合机会成本的定义。笔者的观点和管豪比较接近,即机会成本不包括显性成本,只包含隐性成本。

五、沉没成本与机会成本的关系

由上述分析可知沉没成本与机会成本是一组对立统一的矛盾体。它们皆产生于理性决策的过程中,只是对决策来说影响不同而已。在古典决策理论中沉没成本是决策无关的,机会成本是决策相关的。但是在某些情况下机会成本是受沉没成本影响的。比如矿产资源的勘探支出属于沉没成本的范畴,但是勘探支出的金额大小对勘探工作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而勘探工作的质量好坏会影响下一步的开采成本,即影响到未来发生的成本,此种情况下沉没成本对机会成本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沉没成本决策无关论是建立在信息完全对称、人是完全经济理性的“空中楼阁”之上的。但是在现实中,不仅仅机会成本影响人们的决策行为,沉没成本对决策影响力也是不容小觑的。总之,沉没成本与机会成本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联系,不能够割裂开来看问题。

六、结论

通过上述的详细论证,笔者认为,人们对沉没成本、机会成本的概念需要一个系统化的认识,相关概念基本的内涵与外延,在不同的学者之间应该取得共识,否则对于后来者的研究是十分不便。此外,不仅机会成本属于决策中要考虑的因素,沉没成本同样影响人们的决策过程。

参考文献:

[1]赵亮.沉没成本的决策相关性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第8期:45-46.

[2]展广军.沉没成本对投资决策的影响.山东煤炭科技,2005年10月25:73-74.

[3]林鸣,王建秋.沉没成本与沉没成本相关性的概念及成因的研究.国际会议学术交流,2012年3月26:1223-1227.

[4]汤吉军.沉没成本相关性的新制度金融学分析.当代经济科学,2009年3月15:29-35.

[5]汤吉军.成本会计中沉没成本效应分析[J]..财会学习,2014年第10期:13-17.

[6]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萧琛,译.经济学(第18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沉没成本范文3

【关键词】沉没成本管理 企业财务管理 对策

一、沉没成本管理与企业财务管理概述

(一)沉没成本管理概述

1.沉没成本的概念。沉默成本(Sank Costs)是指已发生或承诺、无法回收的成本支出,也就是在初级市场上购买资产时的价格和在二级市场上卖掉资产的价格的差值,通常与历史、现实时间变化等因素有关,决策时成本能否被完全补偿直接决定了成本是否会发生沉淀。如果投资所消耗的成本在决断时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弥补,成本就会出现沉淀。

2.沉没成本存在的原因。(1)一般来讲,当经济主体呈现有限理性、准理性或者环境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时极易使成本沉淀。一方面决策者并不按照通常标准的决策方式来决断,比如数学逻辑推理、贝叶斯规则等等,而是用简单方式进行的启发式推断(Heuristic),这就会给投资者的认识的理解带来局限性,对于未来的判断只能依靠感觉加以猜测,导致投资风险巨大甚至失败。另一方面,任何投资都具有真实性,所以当环境中包含较大比例的不确定因素因素时就会给经济管理行为产生巨大影响。通常情况下,每个行为的变化发展都是变幻莫测的,谁也不能未卜先知。尽管这次投资没有失利,但是并不保证下一次另一个领域的投资就会成功,仍然会有可能导致成本沉没。所以,以往的投资经历就会成为以后很宝贵的投资经验。但是,固定资本投资依旧会随着时间的增长,市场价值也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发生贬值,资本在无形中损失一部分,这也是典型的沉没成本。(2)当交易成本带来资产售价提高时,沉没成本也会因为交易成本的存在而出现。市场交易成本一般比较高,需要建立契约、协议等制度,并且企业中的交易过程成本,也可能出现被敲竹杠、委托成本等,导致投资资本效率下降,产生沉没成本。交易成本通常需要付出精力和时间,很难转为他用,所以自身一般具备沉没成本的性质。(3)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相关政策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带来成本的沉淀现象。

3.沉没成本管理的历史现状。人们通常选择一个参比点而不是最终资产来评价决策。相关人员研究表明,先前的投入和付出会影响人们之后的决策,于是提出了时间性沉没成本效应;此外,他们认为个人通常总是认为之前的投入是有效的,所以在做选择时会考虑沉没成本。还有人认为由于人类心理的作用,不愿承认之前决策的失误,之后做选择时往往还会和以前很相似。最近研究认为:人们在决断过程中对于投资和免费的建议的反应大相径庭,而这种不同之处正是沉没成本带来的。综上所述,考虑到之前的成本和收益,决策者通常会思考一旦投入会有什么危害及其影响力大小,更会考虑最终利润。

(二)企业财务管理概述

1.企业财务管理的概念[1]。财务管理(Financial Management)是为实现一定目标,对资产进行购置(投资),融通(筹资),营运以及分配利润的过程。

企业财务管理就是都是通过企业特定的财务部门来管理控制,保证公司整个财务能够良好运行。财务部门具有其显著特点,其本身并不会给企业带来多大利润,但是管理层需要从财务管理中来了解公司的最新情况。因此,企业财务管理具有隐性。

2.企业财务管理的意义。(1)股东财富最大化。合理经营财务,能让企业及其股东赚取更多利益。作为企业的所有者,股东投资的目的在于赚取更多利益,股利和用股权换取现金就是常见的途径。(2)企业价值最大化。合理经营财务,优化财务管理方法,不仅能保证企业稳步前进还能使企业价值实现最大化。一般来讲,财务管理目标涉及范围较广,它通常与许多人利益密切相关,所以协调好利益个人或集团的内部关系十分重要。(3)企业经济增加值率最大化。企业经济增加值率最大化是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想要实现的最好结果,一般具备相关性号、可控性强、效率高等特点。(4)企业资本可持续有效增值。合理经营财务可以使企业资本长期有效实现增值,财务管理中的众多指标也是评价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有效标准。(5)资本配置最优化。新时代背景下,经济体制的转变对于企业财务具有重大影响。在这种背景下应该积极转变传统理财观念,跟进时代步伐,合理经营财务,使资本配置实现最优化。

3.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快速发展,各行各业为了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满足时代需求,都相应地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体制进行了改革与创新。(1)在项目成本管理上,企业有机地将生产经营责任制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核查结算结合在一起,建立全面系统的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制度。(2)在企业财务管理上,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逐步走向世界的舞台,全面建立了系统的财务报表模式,成功地迈出了我国企业依据自身情况建立财务管理制度体系的第一步。(3)在企业资本运营管理上,顺应时代潮流,逐渐建立健全了资本金体系,与此同时,在公司财务运转过程中恪守资本保值、增值、保全的原则不改变。并且,及时有效转变过往传统的针对性的存储制度,将所有资本全部归属企业,统一管理,合理科学规划部署。(4)在资金募集上,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保证企业稳定健康运营,各行各业企业遵循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统筹建立和科学的资金募集方法,比如发行股票、债券等等,这就给企业增资途径带来不少光明,有益于企业资金更好实现周转。

二、当前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2]

(一)财务控制薄弱,职能部门权责不清

在我国的众多企业中,一般都存在管理管理过于集中的现象,这可能导致某些政策或策略的决断与实施包含很多独断专行的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政策或者策略是有一定偏差甚至是完全错误的话,将会给企业带来莫大的损失。

(二)财务风险广泛存在,融资困难

虽然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于各行各业企业的发展已经给予了不少支持,但是相对来讲,我国对于中小企业的支持与帮助仍然存在较多缺口,这些中小型企业的发展与大型企业、国企等相比较而言依旧十分落后。再加上,中小型企业本身经营规模较小,资金链有时会出现周转不灵等状况,没有良好的声誉募得更多的资金等等都是中小型企业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

(三)沉没成本管理不够完善

与合作方的合作中断或者产业链不能正常流动都极易引起成本沉没。一项投资往往尤其特定的用处,如果交易或合作突然中断,那么先前的投入很可能付诸东流,带来沉没成本。所以需要完善沉没成本管理制度,避免给企业带来一定程度的财务损失。

三、沉没成本管理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3]

(一)沉没成本投资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和克服机会主义行为,从而提供稳定的长期关系

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很可能导致企业的投资和声誉受损,甚至影响好不容易建立起的合作关系。所以,沉没成本数量越多,机会主义行为和交易成本就会越少。进而可以使企业间保持良好稳定的合作关系,降低交易成本。这种稳定性可以增多专用性活动行为的发生,降低风险。与此同时,这二者之间相互作用。双方对义务和责任的承担就意味着稳定关系的产生,这种对义务和责任的承担通常通过契约、合同和协议等方式来实现。对声誉和品牌商誉等投资通常要依靠以往经历,这些专用投资是为生产某种品牌产品而进行的。这类投资的进行可以有效地削弱机会主义行为,建立企业间良好的合同式合作关系。

(二)沉没成本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进行沉淀投资包括未来成功或失败的可能性,所以沉没成本影响决策会产生累积效应

当采用不合理的激励制度来一味追求私利导致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难以实现时,效用最大化可以展示出沉没成本的相关性,如果产权结构不合理,会导致问题越来越严重,沉没成本相关性恶化。

(三)由于委托关系的存在,沉没成本可以发送能力声誉信号,人会对沉没成本做出理性反应

能力声誉信息效应越大,沉没成本相关性越大。反之,能力声誉信息效应越弱,则沉没成本相关性越弱。

(四)在道德风险和信息不对称情况下,财务预算约束越硬,沉没成本相关性越明显。反之,财务预算约束越软,沉没成本相关性越弱

如果财务资源有限或短缺,并且企业目前在该项目已经付出较多心血和精力的时候,那么企业一般不会放弃当前投资而去重新选择一个新项目新领域。并且更多的付出会被用来完成当前项目。所以,当企业对沉淀项目的付出越大,企业就越不愿意放弃,不愿看到曾经的努力付之一炬,反而可能会有更大倾向继续为该项目付出,出现沉没成本的决策相关性。虽然有时一些其他投资项目看起来利润更为丰厚,但是对其进行投资无法实现更大的价值,而产生锁定效应。

(五)沉没成本效应对企业进入市场,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以及企业投资改扩建项目都有重要的影响

(六)案例分析

事件:2000年8月,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做出由发展干线飞机向支线飞机转变的决策,引起多方关注。该公司在1992年就已经开始和美国一家公司合作生产MD90干线飞机。接下来几年从项目的开展、首架飞机成功起飞到第二架飞机试飞成功及单机适航证的办法的整个过程,使得我国的干线飞机制造业突飞猛进,昭示了我国的干线飞机制造技术的迅速提高,逐步与世界接轨。但是,不幸的是,此时由于MD90项目的停止带来了外界无穷的争论。从这些争论不断反映着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进程和发展过程中各种各样的经济财务问题。

沉没成本范文4

如果你的餐盘掉下来,你又无力挽救,那你该怎么办?

最佳答案就是:用尽全力,把餐盘抛向离你最近的没有妇女和孩子的方向。

这道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如果你已经损失,那就让自己的损失少一点。

如果这道题变成这样,你会怎么回答?

如果一份工作、专业或者感情,已经确定不是你想要的,你该怎么办?

最佳答案就是:用尽全力,用最快的方式放弃。

这显然和我们的经验不符合,我们身边满是不愿意放弃的人。我们不愿意放弃明知道不合适的工作,因为“我们毕竟做了这么久”:我们不愿意放弃专业,因为害怕“四年白读了”;我们也不愿意放弃一份完全绝望的感情,因为“我们在一起太久了”。

我们为什么这样热衷于根据过去的投入,而不是未来价值来做决定?经济学有一个专门的术语来解释这种现象,叫做“沉没成本效应”。

想象你今天晚上经过电影院,你决定进去花50元随便看一场电影。刚坐下来15分钟,你就发现这部电影无聊透顶,周围的人不是在打呼噜就是在二人世界,你确定继续看下去对你毫无价值。现在请你做一个决定:

你是会继续看完,还是会马上离开?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如果你已经确定电影毫无价值,最明智的选择就是马上离开。因为当你进入电影院的瞬间,50元已经损失了(沉没成本)。至于你坐下来15分钟以后,如果你选择离开,还可以节省一个半小时;如果你继续坐下来,你会继续浪费接下来的一个半小时,这个叫做追加成本。

沉没成本其实是已经损失的成本,为了这个损失而追加成本,最后只会头破血流。

已经投入并且损失的价值,会造成我们对未来投入的判断。这就是沉没成本模式。由于害怕损失,所以继续投入,到后面损失却更大。这是我们常犯的错误。

你有没有这样的购物经验?兰§你走过商场,看到里面“直降300元!最后一天!”的牌子,你的内心是不是有一个声音在小声说:注意!今天不买,损失300元l结果你一激动花1000元买下这件衣服,却发现自己损失更多――你其实不太喜欢这件衣服,你穿两次就不穿了,而你衣柜里面因为害怕吃亏而买回来的衣服,已经远远超过因为喜欢买回来的衣服。由于害怕损失300元,结果你损失了1000元。

你有没有这样的生活体验?为了隐瞒一件小事情,而撤了一个小谎。然后为了不让自己的小谎言被揭穿,于是继续撒一个更大的谎来弥补,最后你终于无法收拾,一败涂地。所以千万不要为了一个谎言,而再说一个谎言。

哀叹是不是一种沉没成本?无比怀念上一个恋人是不是沉没成本?面子是不是一种沉没成本?抱怨过去是不是一种沉没成太?

现代的工业社会深谙这种损失的小心理,所以他们发明出来超市这样的购买方式。原本你需要从货架上面拿下来,然后付钱,这个时候你会感觉到损失。但是今天在超市里,你只需要从货架拿下来,然后丢到车里,在结账台,你拿出来一张信用卡刷一下――你几乎感觉不到有什么损失。一直到月底的时候,你才发现,超支了!银行继续不怀好意地说,不要紧,你可以以后再还……

我们都知道:Don’t cry overspilled milk,(别为打翻的牛奶哭泣)。但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为打翻的牛奶哭泣的人?

沉没成本范文5

机会成本边际成本占优策略

1成本会影响学生做出决策

1.1机会成本会影响学生在学习中选择

学生在学习中经常面临取舍,花费时间娱乐,可以放松身心,但无法带来分数增加的好处。在数学上分配更多的精力,就要丧失非数学科目上相应的收益。订立的学习计划不一定是有效的,文理科相互调换时,曾经的努力舍不得放弃,艺术考生换考不同的专业科目时,专业之间的转换很艰苦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让人困扰。学生在学习中面临取舍只是说出了一个事实,但如何取舍,结果并不总是显而易见的。“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例如,一个学生在数学上花费100小时可以取得50分的成绩,花费同样的时间学习语文可以取得40分的成绩,那么学习数学的机会成本就是40分。换句话说,学生为了获得50分的数学成绩,必须承担丧失非数学科目40分的收益。显然,机会成本会影响学生在学习中的决策。

边际成本是增加一单位的产量随即而产生的成本增加量,在生产实践中,很多的时候是符合边际成本递增的,经济模型假设,生产资料会有最优配置,最优状态以后继续增加成本,将导致边际成本增加。有趣的是,学生在学习中会发现,这一规律同样适用。当学生在精力、时间分配的比较合理的情况下,身心更加健康,学习效果也很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开夜车,反倒会影响学习效果。

令人迷惑的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则在这里似乎遇到了麻烦,和吃面包的效果相反,学生对分数异常迷恋,永不满足,类似学生喜欢明星海报,无论怎样的收集都不会带来厌恶的感觉。从直觉上来说,边际效益递增规律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本文更给出的一个解释是,在目前的教育格局下,分数是构成学生评价的最重要因素,近乎于唯一的因素,具有高度的垄断性。分数表现优秀的学生可以获得老师的表扬、家庭的宠爱、同学的尊重、进入更高深的学府,甚至物质上的奖励。赢家通吃的市场上,小小的差异能造成回报上的极大差异。

1.3沉没成本会影响学生在学习中的选择

经济学原理认为,当成本已经发生而且无法收回时,这种成本就是沉没成本。一旦成本沉没了,它就不再是机会成本了。学生在学习决策时不应当再考虑沉没成本了。例如,数学补习班的学费500元,但学生发现教学风格不适应自己,面对这种情况有两种选择,一是无效果听完课程,二是学习其他课程,可以获得40分的分数。可以看出,如果坚持听完课程还要多损失40分的收益。

沉没成本告诉学生在决策的时候,纠结于沉没成本不仅毫无效果,还会使得损失进一步扩大。学习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对课程进行调整,面临新的形势进行选择时不必考虑沉没成本。但是,已经做出的决策并非一无是处,它提供的经验可以使学生更加有利的学习,当然,这已经和探讨的沉没成本没有关系了。

2学生在学习中交流中的决策

2.1交流可以有效的解决偏科现象

偏好指消费者对商品或商品组合的喜好程度。消费者对商品的偏好可以根据某些客观指标,也可以基于因心理感受而给出的主观判断。偏好如何形成的,没有很确凿的证据,可能是因为家庭环境的影响,生理结构,也可能是成长环境甚至阅读习惯。但依然可以通过对结果的观察取得一些结论:一是偏好是确实存在的,学习中的偏科现象是客观存在的,承认偏科现象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对解决问题是有益的;二是偏好是可以引导的,一个绣口锦心、满腹才华的老师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个言语苍白、无质无文的老师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来自学习实践的现象应当具有极大的说服力量。

偏科现象引入了比较优势的经济学原理。比较优势的经典例证是种植土豆和养殖奶牛,揭示出交易双方不可能同时拥有比较优势,如果各自生产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将带来整体效益的提高。比较优势原理启示学生,在不同科目具有比较优势的学生如果进行学习和交流将来带整体效益的提高。

2.2整体效益的提高不会必然带来交易

因为理性的人是基于各种的“私利”做出决策,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满足各自的“私利”要求?为了满足这一点,必须把交易的价格合理定位在两种机会成本之间。直接的解释是两个学生通过学习交流带来的分数要在各自的机会成本之间,否则交流行为不会发生。

2.3囚徒困境原理使得学习交流更加困难

囚徒困境揭示人在合作的时候会选择占优策略,即“无论其他参与者选择什么策略,对一个参与者都为最优”。学生在交流中如果选择少提供经验和方法,可以获得相较于对方更好的结果。实际上,对双方有利的信息共享必须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一般来说,愿意交流的学生并不多,他们害怕自己的成绩被其他人超过,并且不愿意相信其他人是无私的。但是在亲密的圈子里他们是愿意交流的,因为他们相信自己的朋友是无私的,即使是无法做到信息完全对应,他们也是愿意的,因为其中包含着友谊的因素,当然这已经超出了经济学的讨论范围。

沉没成本范文6

[关键词]非正规金融 农村金融 发展现状 对策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提出应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大力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非正规金融组织顺应农村金融需求,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创新适应农村需求的金融组织形式,已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迫切需要。

一、非正规金融的概念

根据亚当斯和费奇特(Adams & Fitchett,1992)的定义,正规金融是指受到中央货币当局或者金融监管当局监管的那部分金融组织或者活动,非正规金融是指处于中央货币当局或者金融监管当局监管之外发生的金融交易、贷款和存款等金融组织或活动。本文中的非正规金融泛指不通过正规金融机构的一切非正规金融形式及活动,包括农户民间借贷和各类非正规金融组织的金融活动。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主要包括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和民间金融四类金融组织形态,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以下两种组织形式:一是以合作性金融为基础,以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为重要组成部分构成的正规金融;二是以民间借贷、私人钱庄、民间集资等民间金融为主体构成的非正规金融。

二、非正规金融的发展现状

1. 非正规金融的市场集中率分析

根据笔者对2005―2007年我国农村金融市场集中率()的分析 ,在县域贷款市场中,仅非正规金融机构所提供的贷款就占了40%左右的市场份额;并且,从发展趋势来看,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中非正规金融的市场集中率有逐步提高的倾向,由2005年的38.35%上升至2006年的41.32%、2007年的42.10%。

2. 非正规金融的市场进退壁垒分析

如上所述,非正规金融是内生于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各种金融组织形式的总称,其存在、发展与国家宏观金融政策密切相关。下面主要分析非正规金融组织转换组织形式通过正规途径进军农村金融市场,进而获得合法经营地位并接受规范监管的进退壁垒。

(1)进入壁垒分析。进入壁垒(Barriers to entry)是指相对于企图进入的新企业,现有企业所具有的竞争优势,或者说是新企业进入所面临的各种不利因素。农村金融市场准入壁垒是指阻止新金融机构进入农村金融市场的各种因素或障碍,即有利于农村金融市场现有金融机构而不利于潜在金融机构进入的各种因素之和,主要分为经济性壁垒、政策性壁垒,等等。

第一,经济性壁垒。经济性壁垒是指由于诸多经济因素导致潜在竞争者不能自由进入特定市场或有关产业的经济,即产业内现有企业阻止新企业从潜在性进入变成明显性进入的经济因素。结合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实际,我国农村金融市场规模经济壁垒主要表现在新农村金融机构进入方面,有以下两种形式:首先,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由于规模经济优势的存在,使得建立新型金融机构的筹资渠道困难;其次,新型金融机构在客户偏好上处于劣势,短期内无法取得规模经济,成本必然高于市场上现有的金融机构。

第二,政策性壁垒。政策性壁垒是指政府在经济管理过程中,为了保证资源有效配置,利用法律法规等政策手段调整企业关系,因此给企业进入设置的障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进入壁垒主要为国家法规及审批管制所构成的政策性壁垒,从而限制了农村金融机构多元化并直接导致农村金融体系竞争力不足。

(2)退出壁垒分析。退出壁垒(Barriers to exit)是指现有企业在产业前景不好、企业业绩不佳时准备推出该产业,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阻碍,资源难以转移出去,这些阻碍现有企业退出产业的因素,就构成退出壁垒。

第一,沉没成本壁垒。资产往往具有专用性,用以生产特定的产品,当企业退出时就会产生沉没成本。在产业组织理论中,企业经营失败后,其资产转卖不出去或只能收回少部分投资时,企业就要承担较大的固定成本损失,这部分损失或无法收回的成本叫沉没成本。金融企业沉没成本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成本、无形资产、金融资产出售后的沉没成本等。由于一般金融企业的金融资产具有同业通用性,固定资产相对工业企业规模较小,因此金融企业资产较易转让,沉没成本壁垒相对较低。

第二,政策性壁垒。首先,当前农村金融市场上企业结构单一、机构数目较少,任何一家金融企业甚至其分支机构的退出,都会对农村经济产生较大影响 。其次,农村金融市场以信用为基础,金融机构要是因破产、倒闭而退出市场,会给整个农村金融市场带来不稳定情绪,破坏金融安全,易发生挤兑现象。因此,基于发展农村经济和保证金融安全方面的考虑,政府对于农村金融采取保护措施,不会令其轻易退出市场。

三、非正规金融的发展方向

非正规金融进军农村金融市场由以下几种组织形式可供选择:(1)村镇银行;(2)贷款公司;(3)农村资金互助社。

2006年12月,为解决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银监会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引导各类资本到农村地区投资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这就为非正规金融组织进军农村金融市场提供了政策保障,由非正规金融组织控股、筹资组建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地蓬勃发展。非正规金融组织通过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有利于解决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覆盖面低、有效金融产品与服务供给不足、金融市场竞争不充分等问题,通过引导民间借贷、促进民间资本向正规金融市场投放,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贷款难、融资难,支持农民(户)创业增收,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性格局的形成,对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靖: 引导非正规金融健康发展的最佳途径[N].上海证券报,2009-03-06

[2]郭沛: 农村非正规金融:内涵、利率、效率与规模[OL].中国研究服务中心网,2006-02-09

[3]张瑞 陈卓: 农村金融市场结构测度与优化途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9.11(31)

上一篇他什么了作文

下一篇小说笔名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