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自传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陶渊明自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陶渊明自传范文1

1、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2、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3、环堵萧然答,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4、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5、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陶渊明自传范文2

烂熳(màn) 绯(fēi)红 油光可鉴(jiàn)

芦荟(huì) 不逊(xùn) 匿(nì)名

诘(jié)责 抑扬顿挫(cuò) 深恶(wù)痛疾

磨磨蹭蹭(mócèng) 迢迢(tiáo) 文绉绉(zhōu)

宽恕(shù) 庶(shù) 黝黑(yǒu)

禁锢(gù) 侏儒(zhūrú) 尴尬(gān‘gà)

炽热(chì) 粗制滥(làn)造 藏污纳垢(gòu)

正襟(jīn)危坐 颔(hàn)首低眉 黯(àn)然失色

广袤(mào) 无垠(yín) 髭(zī)

鬈(quán) 锃(zèng) 滞(zhì)留

酒肆(sì) 搓捻(cuō niǎn ) 繁衍(yǎn)

迁徙(xǐ) 觅食(mì) 郁郁寡(guǎ)欢

花团锦簇(cù) 小憩(qì) 冥(míng)思遐想

奁(lián) 朔(shuò)方 胭脂(yān zhī)

褪(tuì)尽 粘(zhān)连 凛冽(lǐnliè)

灼灼(zhuó) 慷慨(kāngkǎi) 伫立(zhù)

睥睨(pìnì) 污秽(huì) 咆哮(páoxiào)

鞺鞺鞳鞳(tāngtà) 迸(bèng)射 播弄(nòng)

虐待(nüè) 雷霆(tíng) 鞭挞(tà)

踌躇(chóuchú) 祈祷(qídǎo) 彷徨(pánghuáng)

罪孽(niè) 霁(jì) 眷(juàn)念

荷戟(jǐ) 稽(qí)首 旸(yáng)谷

一撮(cuō) 翡翠(fěicuì) 蜿蜒(wānyán)

胆怯(qiè) 执拗(niù) 馈赠(kuì)

真谛(dì) 璀璨(cuǐcàn) 镶嵌(qiàn)

酷肖(xiào) 长吁(xū)短叹 千山万壑(hè)

心扉(fēi) 憔(qiáo)悴(cuì) 馈(kuì)赠

蓬蒿(hāo) 咫(zhǐ)尺 美味佳肴(yáo)

萧瑟(xiāosè) 和煦(héxù) 干涸(hé)

吞噬(shì) 裸露 (luǒlù) 媲(pì)美

挑衅(xìn) 相形见绌(chù) 缄(jiān)默

窥探(kuī) 凋(diāo)零 哂( shěn)笑

香蒲(pú) 啮(niè)齿类 狩(shòu)猎

牟(móu)取 蹲(dūn)踞(jù) 酬和(hè)

即物起兴(xìng) 譬(pì)喻 熹(xī)微

淳(chún)朴 龙吟凤哕(huì) 呈贡(gòng)

咂(zā)摸 门楣(méi) 苋(xiàn)菜

囊(náng)萤映雪 车胤(yìn) 籍(jí)贯

腌(yān) 喧嚣(xuānxiāo) 招徕(lái)

铁铉(xuàn) 铂(bó) 荸(bí)荠(qí)

马趴(pā) 合辙(zhé)押韵 囿(yòu)于

饽饽(bō) 秫(shú)秸(jiē)杆 钹(bó)

家醅(pēi) 如法炮(páo)制 挑剔(tī)

枸杞(gǒuqǐ) 薏(yì)米仁 橄榄(gǎnlǎn)

蔫(niān) 怵(chù) 抠(kōu)

缥(piǎo)碧 轩(xuān)邈(miǎo) 嘤嘤(yīng)

鸢( yuān )飞戾( lì )天 横柯上蔽(bì) 疏(shū)条交映

短褐(hè)穿结 箪(dān)瓢屡空 晏(yàn)如

衔(xián)觞(shāng)赋诗 硕(shuò)师 叱(chì)咄(duō)

俟(sì) 负箧(qiè)曳(yè)屣(xǐ) 皲(jūn)裂

衾(qīn) 珮(pèi)环 篁(huáng)竹

坻(chí) 清冽(liè) 蒙络摇缀(zhuì)

参(cēn)差(cī)披拂(fú) 斗(dǒu)折蛇行 犬牙差(cī)互

浩浩汤汤(shāng) 霏霏(fēi) 悄(qiǎo)怆(chuàng)幽邃(suì)

山岳潜(qián)行 隐曜(yào) 樯(qiáng)倾楫(jí)摧

忧谗(chán)畏讥 琅(láng)琊(yá) 暝(míng)

繁阴(yīn)弈(yì) 觥(gōng)筹交错 阴翳(yì)

浅鬣(liè) 红装而蹇(jiǎn) 者 汗流浃(jiā)背

曝(pù)沙之鸟 呷(xiā)浪之鳞(二): 文学常识

1《藤野先生》作者鲁迅,选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鲁迅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其日本老师全名是藤野严九郎。本学期我们还学过他的一首散文诗《雪》,选自他的诗歌集《野草》。

2《雷电颂》选历史剧《屈原》,作者郭沫若,我国文学家、历史学家

3《海燕》选自《高尔基全集》,作者高尔基,前苏联作家,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母亲》,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和剧本《小市民》等。

4《五柳先生传》选自《陶渊明集》,作者陶渊明,东晋诗人。

5《马说》选自《韩愈文集》,作者韩愈,唐朝文学家。

6《送东阳马生序》选自《宋学士文集》,作者宋濂,明初文学家。

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选自《刘禹锡集》,作者刘禹锡,唐朝诗人哲学家,著有《刘宾客集》。

8《赤壁》选自《樊川诗集》,作者杜牧,唐朝诗人,和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9《过零丁洋》选自《文山先生全集》,作者文天祥,南宋爱国诗人。

10《水调歌头》选自《东坡乐府集》,作者苏轼,号东坡居士,北宋的文学家、政治家。

11《山坡羊*潼关怀古》选自《全元散曲》,作者张养浩,元代散曲作家。

12《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家”之一。

13《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14《醉翁亭记》选自《欧阳修散文选集》,作者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

15《满井游记》选自《袁中郎集笺校》。作者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明代文学家。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被称为“公安三袁”。

16《行路难》选自《李太白全集》。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大诗人。

17《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选自《杜诗详注》。作者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陵布衣”,唐代大诗人。

陶渊明自传范文3

一、指导思想

以“一切为了师生的和谐、全面、可持续发展”为宗旨,努力构建书香校园,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校的办学品位,努力创建“书香校园”品牌特色,促进学校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二、活动目的

1、坚持长期开展“书香校园”的读书活动,逐步形成钱清镇中学良好的阅读氛围和阅读传统,共同创建一个充满书香与花香、文化底蕴深厚的校园。

2、以读书活动为载体,组织*容丰富、数量充实,并取好富有特色的名称,选好图书管理员,健全班级图书管理制度。

4、发放《中学生推荐阅读书目》、《教师推荐阅读书目》。详见附件。

(二)、活动实施阶段:(3月19日—4月上旬)

以语文课、综合实践课为阵地,以班主任为主导,语文教师协助,以学生为主体,掀起学生热爱读书的热潮。具体评比项目:

1、开展“与名人牵手”为内容的手抄报比赛。每班选出1份优秀手抄报,要求8k铅画纸,班级、姓名统一写在标题下面。3.31由年段汇总统一交教务处。学校经评选后获奖作品在宣传窗展示。

(备选名人:鲁迅、冰心、朱自清、、郭沫若、牛汉、巴金、沈从文、汪曾祺、萧乾、琦君、冯骥才、林海音、端木蕻良、丰子恺、王安石、王维、李白、杜甫、陶渊明、苏轼、范仲淹、欧阳修、茨威格、海伦凯勒、高尔基、安徒生等)

2、读书征文比赛。每班选送2篇,每篇字数600字左右。要求打印稿。班级、姓名统一写在标题下面。3.31由年段汇总统一交教务处。

文章主题:紧扣读书精神、读书方法、读书风貌、读书心得等,重点讲述自己的读书经历、购书或借书的小故事,回顾读书对自己*成长的影响,介绍在自己人生失落期间点亮你理想明灯的好书名著。以“我和书的故事”为话题,自拟文题,要求内容必须是自己的亲身感受。

3、“我

的读书名言”征集活动。每班选出5句。要求打印稿。班级、姓名统一写在标题下面。3.31由年段汇总统一交教务处。

向全体学生公开征集自己的读书名言。读书名言范围指关于读书方面的用于激励自己学习的话,可以是自己喜欢的名人名句、古典名著的名句名段、自己制定的激励自己的话语等,经学校评比挑选后将用于展示。

4、“好书共读”活动。(3.22——)。

5、现场作文竞赛(初一、初二年段 第五周,3月17日)

6、以读书为主题的黑板报比赛(第7周)

(三)、评比表彰阶段:(4月上旬)

1、评比各类单项奖和校级“读书之星” ,学校表彰。

2、读书节活动成果展示。 钱清镇中学教务处

2011年3月17日

附:《中学生推荐阅读书目》、《教师推荐阅读书目》

《中学生推荐阅读书目》

浙江少儿 第4届冰心作文奖获奖作品集 初中卷

浙江文艺 99个成功育心的经典故事(王菘舟 著)

浙江文艺 特别的猫(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多丽丝•莱辛代表作)

浙江文艺 父亲的荣耀(法国2*0世纪伟大作家的经典自传小说)

浙江文艺 母亲的城堡(法国20世纪伟大作家的经典自传小说)

浙江文艺 传记馆:林肯传

浙江教育 天气与气候 / 科学探索者丛书

浙江教育 地球上的水 / 科学探索者丛书

浙江教育 天文学 / 科学探索者丛书

浙江文艺 地球的故事 /【美】房龙 著 陈瘦石 胡澱咸 译

浙江文艺 热爱生命 /【美】杰克•伦敦 著

浙江文艺 猎人笔记 /【俄】屠格涅夫 著 力冈 译

浙江文艺 百万英镑 /【美】马克•吐温 著

浙江文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苏】尼•奥斯特洛夫斯基 著

浙江文艺 海底两万里 /【法】儒勒•凡尔纳 著

浙江文艺 名人传 /【法】罗曼•罗兰 著 陈筱卿 译

浙江文艺

童 年 /【俄】高尔基 著 木雷 译

浙江文艺 繁星•春水——冰心诗选

浙江文艺 荷塘月色——朱自清散文

浙江文艺 培根随笔 /【英】弗兰西斯•培根 著 徐朴 译

浙江文艺 骆驼祥子•月牙儿

浙江文艺 南方有嘉木 / 王旭烽 著

浙江文艺 季羡林散文精选

浙江文艺 林清玄散文选

浙江文艺 朝花夕拾•野草

浙江文艺 呐 喊

浙江文艺 边城 / 沈从文 著

浙江文艺 初中生必背古诗文50篇

《教师推荐阅读书目》

《教师最关键的18项修炼》,《班主任最需要什么—中处教育家给班主任最有价值的建议》

《教师教育转型研究》,钟秉林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出版

《走向新师德》,檀传宝等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出版

《学习:为人的发展》,郑太年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年2月出版

《教师专业发展的多元途径》,徐斌艳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

《非智力因素与学习》,燕国材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8月出版

《教育十大基本问题》,金忠明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

《教育寻根丛书:过去的教师》,*商友敬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11月出版

《课堂观察——顿悟的艺术》,林高明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

《教师一定要知道的99个健康细节》,祝墡珠、陈兴杰主编,华东师大出版社2009年6月出版

《怎样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美]杰弗里•科特勒等编,华东师大出版社2009年7月出版

《班级生活与公共精神的养成》,卜玉华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11月出版

陶渊明自传范文4

[关键词]正本清源 学生为主 注重体验 张扬个性

个性化阅读将注意力从传统的对“作者—文本”的关注转向对“文本—读者”关系的研究,以读者在整个文学中的重要活动为基点,带来了阅读领域的新突破。《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就要求教师要珍视阅读教学中学生对文本的不同认识和感受,并为之营造与之相应的教学环境,把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引上正确的轨道,在纠偏、匡误的过程中,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那么,如何让学生在阅读活动中,演绎自己的个性化行为呢?

一、正本清源,注重体验

同样作品由不同的人可以解读出不同的结果,这就要求我们在指导阅读教学时应结合实际,注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注重个性化阅读,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

新课改实施以来,体验性学习成为了语文教学的一个发展方向。《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总目标”中提出,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体验”成了语文课改中得到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体验性学习意味着学生亲自参与知识的构建,在亲历过程中体验知识和情感。学生在亲自体验中领悟知识,在体验中形成个性化理解。语文阅读教学,引导学生生成体验的关键,是必须让学生亲自品、读课文,并通过联想和想象,激起自己的生命意识,从而获得情感的熏陶。这意味着教者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也要随之而动,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

个性化阅读教学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依据现代阅读教学理念,实施个性化阅读,要求教师重视、珍视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学生)对客体(文本)的不同认识和感受,并为之营造与之相应的教学环境,即条件、机遇等氛围,让阅读成为个性释放的过程,和张扬个性的舞台,以提高阅读质量。

二、三位一体,学生为主

阅读在“教师、作品、学生”三位一体的模式中,应以学生阅读为重心,即阅读教学的“学生决定论”。学生的生活阅历、文化修养、美学趣味、性格爱好等千差万别,他们的阅读的感悟也多姿多彩,教师的作用就是在启发之余,充分激活学生的想象能力、直观能力、体验能力和感悟能力。一是通过作品的阅读和诠释,复现理解和体验原作所创造的形象。二是对原作的艺术形象进行开拓补充。三是渗透自己的人格气质、生命体验,创造出更具特色的艺术形象。

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不能强求什么标准答案,而要倡导个性化阅读、个性化审美。如《五柳先生传》中有这样一句话“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五柳先生是谁,课文交代的很模糊。于是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有人说,这篇文章是作者的自传,五柳先生就是陶渊明自己,你认为这一说法正确吗?”这是一个引导多元解读的开放性问题。在讨论中,我请学生根据已经学过的《桃花源记》、《归园田居》等作品,联系对作者的了解和查阅相关资料,归纳出陶渊明是一个怎样的人。然后引导学生下功夫阅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和语言,分析五柳先生的思想性格,最后,学生水到渠成地对老师提出的开放性问题,亮出了自己的观点,大部分学生认为两人之间可以划等号,五柳先生就是作者本人,也有人认为该用约等号,还有人认为该用大于或小于号。学生的这些阅读体验是独特的,但由于是建立在潜心阅读的基础上,因而也是有根据的。由此可见,我在本次阅读教学中,充分的尊重了学生的个体体验,注重个性化感受,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语文教师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做不到以学生为主体,在“三位一体”的模式中,不能突出学生的个性化感受,那么就会将语文教学简单化,不仅会失去语文的生命力,更严重的是僵化了学生的思维,摧残了他们的思维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当然,作为阅读主体的学生在进行阅读活动时,也不可一味地胡乱联想,信口开河,不加思考,甚至是离题万里,而是要尊重文本,个性化的感受要从文本中生发出来,合乎情理,基于文本本身来分析问题和理解作品,这一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抓住时机,利用生成的问题,适当地加以点拨。

三、讲究方法,张扬个性

首先,是坚持学生自主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原则。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先组织学生自学课文,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如描写百草园的景物是从哪些方面、哪些角度进行描写的?“雪中捕鸟”一节,运用“露、支、撒、系、牵、看、拉、罩”等动词,有何作用。解决完这些浅层次的问题之后,教者开始进一步引导学生做更深层次的探究,并提出“文中写三味书屋读书生活的枯燥无味有什么含义?”“写师生读书的场面中所引述的朗读难懂的古文说明了什么?”等深层次的问题。然后师生共同探究,从而使学生在自主阅读中获得知识,提高阅读能力。

其次,是鼓励学生的质疑与批判精神。现代阅读学认为,怀疑、思考和批判是阅读的精神品质。古人云,尽信书不如无书,当文中有和自己的认识和经历出入很大的地方的时候,要敢于提出问题。要让学生自己与课文对话,从自我感受和体验出发。在学生认真阅读了课文之后,可以让他们提出自己的疑点。对于其中有价值的问题,可以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并能够自己解决问题。

总之,实施个性化阅读的方法和策略不论是哪种,其终极目的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只要我们拨开笼罩在阅读上面的层层迷雾,洗尽铅华,还阅读本来的面目,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注重个体的感受和体验,就一定会让文本升值,让学生的发展有更大的空间。

参考文献:

陶渊明自传范文5

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

德国诗人里尔克是托尔斯泰晚辈,1905年,里尔克还年青,风华正茂,与女友莎乐美结伴游历俄罗斯,拜见了垂垂老矣的托尔斯泰,钦佩之至,受益甚深。五年后,托尔斯泰去世,但里尔克始终没忘记托翁对自己的精神赐予,1922年的名诗《致奥尔菲斯的十四行》,还专门向托尔斯泰和俄罗斯大地致敬。

秋日读《战争与和平》,有一个小发现:托尔斯泰和里尔克都特别关心死亡问题。

《战争与和平》第四卷,主人公安德烈要死了,托尔斯泰说:安德烈越来越崇高,仿佛要飞跃人间而去,如同圣徒。我们知道,安德烈其实是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里的一个分身,所以这种对死亡的庄严态度,是托尔斯泰自己的一个憧憬。

我们可以叫“安德烈式的死亡观”。

托尔斯泰还写道:女主人公娜塔莎,还有安德烈的妹妹,眼见安德烈渐渐步入死境,仿佛一步一步进入灿烂的永恒,不但不悲,反而肃穆待之,自身也有神圣之感。这种“升华”或曰“画龙点睛”,我以为不那么可信。这里流露的是托尔斯泰对死亡的畏惧。为了拒斥死亡,赞美之,崇高之,升华之,最后把死亡变成一场道德歌剧。这种克制死亡恐惧的心理策略,人类很常见。

托尔斯泰50岁以后,精神突然大变,转而投身宗教。有人推断是出于对死亡的恐惧,因为人过中年后,死亡如同挣脱不得的寄生虫,气息越来越盛,托尔斯泰最后投身宗教,求得解脱,也是笼中困兽,走投无路。我以为,他壮年时期写的《战争与和平》,便暗示了这种恐惧的萌芽。

不过,托尔斯泰到底是大作家,还算老实,没强迫娜塔莎“升华到底”,成为满嘴冠冕堂皇的圣女。最后,娜塔莎嫁了人,发了福(可以说惨不忍睹),柴米油盐地操劳,吃丈夫的醋吃得凶相毕露……死的庄严,对她如同一场歌剧,看完散场,该咋的还咋的,没什么大改变。

这个,我们可以叫“娜塔莎式的死亡观”。

安德烈是知识青年,娜塔莎是青春少女。两人看待生死,不一样,安德烈严肃忧郁,他的“理想偏执狂”,近似唐僧、堂吉诃德,按一般中国人来看近乎迂腐。娜塔莎呢?属于“享受生活型”,活泼世俗,近似猪八戒、桑丘,生死顺受,没那么大惊小怪。可以看出,托尔斯泰对“娜塔莎式的死亡观”甚不以为然,却无可奈何。

里尔克的杰作,一部是《哀歌》,另一部是《致奥尔菲斯的十四行》,献给薇拉,一名早逝的,这是里尔克的“娜塔莎”。

《致奥尔菲斯的十四行》的主旨是打通生死:“因为我们拒绝关照,死成了未被我们照亮的生:我们应尽可能接近存在的意识,洞悉生与死是两个无限国度,领受它们的无穷滋养。”这种观点在其中一首诗里体现得最淋漓尽致:

只有谁在阴影内,也曾奏起琴声,

他才能以感应,传送无穷的赞美。

只有谁伴着死者,尝过他们的罂粟,

那最微妙的音素,他再不会失落。

倒影在池塘里,也许常模糊不清:

记住这形象。

在阴阳交错的境域,有些声音才能,

永久而和畅。

里尔克这一态度,很安德烈,不娜塔莎。娜塔莎也“伴着死者/尝过他们的罂粟”,不过“最微妙的音素”,她结婚生子,柴米油盐之余,就大失落特失落了。

女儿家,头发长,见识短,懂得什么死的庄严……托尔斯泰如是“腹诽”。

真的,“死生亦大矣”,古今中外,谁不头疼?不过依我看,男人头更疼一些。大约是雄性动物吧,野心勃勃,我们男人不肯对死亡那么束手就擒,总要垂死挣扎的。有的男人否认死亡,说有永生。有的男人假装热爱死亡,如托尔斯泰。有的假装歌颂死亡,如叔本华提倡自杀,也没见他自杀。有的假装豁达,如陶渊明和白居易一首一首写诗宣称自己不怕死(真不怕死,写那么多干什么?)……

大大小小的“安德烈式的死亡观”里,我以为,里尔克的比托尔斯泰自然,也更通达:

假使尘世把你忘记

就对静止的地说:我流

陶渊明自传范文6

【关键词】沈从文 生命意识 乡土 人性 非理性 悲观

生命意识,意指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中所呈现出的种种生命形态作自觉的沉思与探索,它是人对自身生存状态所作的一种返观。生命意识作为一种创作观被得到强调,是因为生命与文学是相伴相生的。文学表达的应当是对万方生命的终极关怀和不倦探寻,真正纯粹的文学精神要求作家用生命的曙光去烛照读者的心灵,借此唤起他们对于生命的热烈向往以及对高质量生命的健康追求。所以,生命意识能够成为我们窥探作家创作观念的一个窗口。下面,我们试着对沈从文创作观中的生命意识作一剖析。

一、乡土:生命的根

作家与故土的联系是一种生命联系,尤其对于一个生长在乡村的作家而言。故乡生活在作家创作中的地位,除了题材倾向的决定外,更为主要的是对于作家人生观与审美观的铸造,对于作家基本生命素质的确定。那么创作中的乡土意识,在深层意义上,它应该是作家对生命之根的一种寻找。

沈从文的生命意识孕育在他那片风貌独具的湘西故土中。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使湘西一隅的地域色彩显得异乎寻常的浓厚。在地理分野中,湘西和黔北、川东接壤,有“中国盲肠”之誉,边域荒僻,却不乏大自然的灵秀之气,万山细流,亦处处洋溢着生机,湘西的山与水、城与乡,均非贫瘠偏僻所能概括。人文方面,山民们猎兽充饥,对歌定情,在原始野性中爱与被爱,凭着山民特有的胃口品尝着生命的种种欢愉和忧伤,他们强悍但却充满深情,他们粗犷但却懂理,他们不乏野性却具有璞玉般的品质,湘西人在自己独特的生存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土人情和独特的生命体验,湘西的人与事、哀与乐,亦非蛮悍蒙昧所能表达。雄浑而又灵动的湘西山水,自由流动的生存形态生成了一种独特的生命氛围。沈从文,一个“在这地面上”过了二十年日子的青年毫无选择地在其中完成了自己生命意识中最基本的铸造。

沈从文对乡土的依恋并不意味着他对那种近于原始的生命形态的完全认同。事实上,沈从文着眼的是现代人生命结构的建设,只不过他是站在昨天的时空里,力求从过去提炼出于今天有益的精神元素。按照沈从文的说法,他是在倾心于“国家重造的设计”。沈从文凝结在乡土情绪中的寻找意识一方面是对现代文明的怀疑,因而强调它的缺陷,比如《八骏图》里八位教授均心灵空虚,行为乖离,精神异常,由于断了传统之根而害了很蹊跷的病。在沈从文看来,他们共通的病是现代文明对自然人性的压抑和扭曲,但沈从文又并非反对文明的现代进程,他只不过是从建设的角度探讨如何保存和发展自然人性及其他生命素质,使之成为现代人的生命要素。另一方面,沈从文对于故园乡土的眷恋又并不能使我们据以判定作家是在亲近以儒家思想为正统的传统文化。事实上,童年时代的沈从文就已开始抵触《诗经》、《论语》、《幼学琼林》一类的教材了,并且形成了自己“一生性格与感情的基础”。此外,湘西特异的地域环境也使这片土地相对较少地受到儒家文化的熏染。沈从文借乡土以寻生命之根的特殊性就在于他力图从一个地区性的少数民族(苗)的观点出发,考察一个较大的文化,在最广泛的意义上,这仍然是在中国文化内部对中国文化所作的批判。怀疑现代化文明却非主张原始性的回归,寻找传统之根又非对正统文化的盲肯,这就是沈从文乡土意识的基本特征。

沈从文的乡土意识具有典型性。一方面,沈从文的乡土情绪源于对我国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历史过渡的思考,带有明显的现代中国特色,它有别于西方后工业社会那种彻底的原始主义态度。另一方面,由于传统文化心理的积淀,沈从文的乡土意识又能让我们窥见一些传统的精神基因。作品中某些超然的气息,让人想到道家的生存哲学,作家对生命的苦苦探索,让人联系到屈原的上下求索,作家对自然风情的亲昵描绘,又让人忆及陶渊明的与万物同化。所以传统文化中关于自然与人生的理解依然流淌在沈从文的乡土意识中。沈从文乡土意识中的时化印痕与民族色彩使他能够成为乡土小说作家群中的特立者。

二、人性:生命的内核

既然沈从文要用一支笔去解剖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复杂多方”的生命现象,那他就不能不涉足人性的领域。虽然文学与人性是一道复杂的创作命题,但沈从文依然凭着“乡下人”的任性,热情地去表达自己对人性的理解和追求,重视“人性”为自己生命意识的内核所在。他这样写道:“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在沈从文的创作观念中,人性应当是文学生产的起点和归宿。他说:“人心与人心的沟通和连接,原是依赖文学的。人性的种种纠纷,与人生向上的憧憬,原可依赖文学来诠释启发的”,“一部伟大作品,总是表现人性最真切的欲望,――对于当前社会黑暗的否认,以及未来光明的向往”。正是出于这样一种对文学使命的理解,沈从文方自称为“人性的治疗者”。

沈从文对人性有自己的理解。在时间和空间两方面都共通处多、差别处少的共通人性,是这位作家在他的文学世界里不倦探索的主题,同时也正是这一“共通人性”一度给沈从文带来了“抽象人性论”的批判。时展到令天,随着人性探讨的深入发展和人们人性的不断趋于科学与合理化,那种否定人性存在、将人性等同于阶级性的庸俗社会学人性已被摒弃,阶级社会中的人性除了带有阶级性外还存在共同人性的观点已为众多人所接受。相应的,在对沈从文人性探求的评判中,人们已经能够运用永恒性与历史性、理想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事实上,认为沈从文的人性表达既包含了特定的社会内容,反映了某种历史生活的真实,又客观地存在抽象化的瑕疵这种评判已成为共识,我们认为,这是一种科学的解释和辩证评价。

这里我们想谈及的是鲁迅与沈从文两位文学巨匠在人性领域里的不同探索。著名学者金介甫在研究沈从文时指出:鲁迅和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唯一可以比肩的两位巨人。如果说鲁迅的伟大在于他毕生用作品表达了对中国人的恨,那么沈从文的伟大则在于他表达了中国人的爱。尽管这一说法不无商榷之处,但却正确地发现了这两位作家独特性的巨大反差,如同沈从文自视为“人性的治疗者”一样,鲁迅致力于“国民性”的探索,是要“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但他们的思维角度及侧重点明显迥异。鲁迅遵循的是历时性原则,在他看来,所有的人类社会都沿着从落后、愚昧的“原始”向进步、文明的“现代”这一进化轨迹演变。这种进化论的生命信念恰如摩尔根所表达的:由于人类是同一起源,因而他们的经历也基本相同。尽管发展不同,但在所有大陆上发展渠道是一样的。人类所有部落和民族都发展成极为相似的进步形态。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明的差异在于他们所处的人类文化发展阶段不同。前者被后者取代也是历时性逻辑上的必然。鲁迅着眼于国民性的改建,而不考虑人性的普遍性,原因正在于此。与此相反,沈从文在作品中则灌注着共时原则和共同人性的观照,他更愿意关心的是全人类在经济时代都共有的普遍的人性,即生命的自然本质和原始形态的现代遗存。他曾表达过这一信仰:因为我说到这世界里有所爱。美丽、清洁、智慧以及对全人类幸福的行影,永远是一种德性,也因此使我们永远对它崇拜和倾向。可以说,沈从文对于人性的共同性的关注和鲁迅对于人性的历时性探索互补地形成了现代文学史上对人性问题比较完整的表达。

三、非理性:把握生命的方式

沈从文声明,他要“用一支笔来好好的保留最后一个浪漫派在二十世纪生命取予的形式”。在这位作家的视野里,生命不是一种合逻辑、合理性的客观存在,而是弥漫了无限的抽象性,是一种精神的生命力,在感官上,它是火焰,是闪光。简言之,沈从文明显地流露出他对生命的非理性把握。

沈从文非理性地观照生命,首先表现于他有将生命审美化的明显倾向。我们所谓生命审美化,一方面指作家在非艺术活动中对生命具有审美化意义的体验,另一方面则指作家在艺术生产过程中对于生命审美化的表达。“美在生命”是沈从文对象化的诠释,同时也是对生命的审美化理解。沈从文关于生命与美的这一等价判断即是作家对自己生命审美化倾向的告白。

如同泰戈尔一样,雪泥鸿爪,晨烟暮霭,莫不让沈从文感到一种生命的躁动和柔美。在非艺术活动中,一切生命,于自然的雨露阳光下萌发、生长、跳跃,这一切均使沈从文醉心神往。他可以从昆明寓所园子里那只跳跃于树枝间的小松鼠,“证实生命存在的快乐”。他也会像《绿魇》中的“我”那样,躺在绿色土坡上,从蚕豆发芽,水里的浮游生物,阳光下的瓢虫,感受着生命的意义。《从文自传》这样写道:“蝙蝠的声音,一只黄牛当屠夫把刀进它喉中时叹息的声音,藏在田塍土中大黄喉蛇的鸣声,黑暗中鱼在水里泼剌的微声,全因到耳边时分量不同,我也记得那么清清楚楚。因此回到家里时,夜间我便做出无数希奇古怪的梦。这些梦直到近二十年后的如今,还常常使我在半夜里无法安眠……”

沈从文曾经对周作人的“普遍趣味”表示欣赏:在路旁小小池沼负手闲行,对萤火出神,为小孩子哭闹感到生命悦乐与纠纷。不同的是,沈从文没有“绅士有闲心情”,也不具备“僧侣模样领会世情的人格”,他是怀着一种童心般的惊奇和热情去打量生命的种种。“为什么骡子推磨时得把眼睛遮上?为什么刀待烧红时在盐水里一方能坚硬?为什么雕佛像的会把木头雕成人形,所贴的金那么薄又用什么方法做成?为什么小铜匠在一次铜板上钻那么一个圆眼,刻苑刻画得整整齐齐?”这种童年的疑问与热情作为一种异常珍贵的禀赋一直留存在作家的大脑中,深刻地影响了他在作品中对自然与人生的审美化表达。

沈从文对生命的非理性把握还表现为他创作活动中的宗教色彩。在《从文自传》中他坦言:“我就是个不想明白道理却永远为现象所倾心的人,我看一切,却并不把那个社会价值搀加进去,肯定我的爱憎。我不愿问价钱上的多少来为百物作一个好批评,却愿意考察他在我思想上使我愉快不愉快的分量。”换言之,沈从文不是通过一种固定的思想观念,而是带着宗教奇观接近生活、接近人生的,这样,沈从文的生命意识便或多或少地带上宗教色彩。他谈到:“须用神情去接近美(而‘美’在生命),这种美或由上帝造物之于所产生的一片铜、一片石头、一把钱、一组声音,其物虽少,可以见世界之大,并见世界之全。或即‘造物’最直接最简便那个‘人’。流星闪电刹那即逝,即从此显示一种美丽的圣境,人亦相同。一微笑,一皱眉,无不同样可以显出那神圣境。”从作品中我们亦不难感受到沈从文的宗教气息。据沈从文l957年的回忆,早期在北京,他的两个伟大“师傅”中,其一便是《圣经》,在沈从文早期短篇小说和后期文章中点缀着不少“旧约”、“新约”的语句。《蒙恩的孩子》即是典型的充满着基督爱的作品。此外,道、佛等宗教气息也不时地流溢于沈从文的笔端。总之,宗教倾向使沈从文从事观照生命的非理性的色彩愈益浓郁。

四、悲观:生命的困惑

沈从文是用“悲悯”的目光凝视着生命的长河向不可知的远方蜿蜒流去。他执著不倦地探索生命,因为他信仰生命,但沈从文对生命的追寻与沉思给他带来的不是充满激情的生命断想,却是流溢着悲观情绪的生命迷惑。

沈从文徘徊在乡村与都市之间,是这两个风貌迥异的两级世界酿就了他无可奈何的“悲悯”。沈从文以“乡下人”的目光打量着那些营养不足、睡眠不足、生殖力不足的现代都市人,他感到“永远不能同谈‘子曰’的城市中人爱憎感觉一致”,“对于城市中人于狭窄庸懦的生活里产生的做人善恶观念,不能引起多少兴味。一到城市中来生活,弄得郁闷不像一个‘人’的感情了”。于是这位“乡下人”一边盲失,一边向自己的读者展示“文明人”的生命形态。《有学问的人》中的×××先生及其同类,“教育修正了他们的身份,却并不能克服他们的本能”,不过身份、教育以及名声之累又不能不让他们去防御诱惑的侵袭,所以×××先生那暧昧的野心稍有萌发时,他只好礼貌地制止了放肆,而去嗅另一种新鲜的“酒”了。沈从文从自然性的观点出发去庄严地包装了的生命残疾。如《八骏图》中故事主角达士先生所写的:“这些人虽然富于学识,却不曾享受过什么人生。”教授已不无地捡起一只为红色浴衣的赤足女郎所踏过的蚌壳时的姿态,教授丙想从希腊爱神雕刻照片中那大理石胴体凹下凸出处发现些什么的精神,均让人很不愉快地感受到一种绅士阶级的病态情趣和畸变人生。

不幸的是,当沈从文带着对都市文明的失望感将目光投向故园乡土企图去找寻心灵的抚慰时,现实人生又一次让这位“悲悯”的作家感到忧伤。沅水,湘西人的生命之河,它的流淌已显得有些沉重,湘鄂西并不能因为万山环绕而“天然依附”、“独立存在”于现代文明的时空之外。沈从文感到“一切皆用一种迅速的姿势,在改变,在进步,同时这种进步,也就正消灭到过去一切”。1934年沈从文第一次探视故乡,便感到一种“在变化中的堕落趋势”,而当他于1937年再访故园时,已感到“四年前的一点杞忧,无不陆续成为事实”。于是沈从文这样向读者幽幽地诉说:“地方的好习惯早消减了,民族的热情也下降了,所有女人也悛悛的像大城市里女人,把爱情移到牛羊金银虚名富事上来了,‘爱情’的地位显然已经堕落,美的歌声与美的身体同样被其他物质战胜成为无用的东西了……”

上一篇休闲食品

下一篇团委辞职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