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增强剂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免疫增强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免疫增强剂范文1

【关键词】免疫增强剂;鸡疫病;防制应用

免疫增强剂并没有抗原性,但其用于抗原中时,可有效增加抗原免疫原性,亦或者是转换为免疫反应种类。且具备免疫增强效果的物质诸多,常见的为左旋咪唑、甲硝唑、蜂胶等,亦有许多中草药均可提高机体免疫细胞生长及其抗体合成,其可有效提高免疫强化效果。因此,探讨免疫增强剂在鸡疫病防制中的具体应用,对鸡疫病防制水平提升有着极大推动作用。

一、鸡疫病防制中应用化学药物

1、左旋咪唑

该类药物属于人工类合成化合物,其具备良好的免疫调节效果,适用范围亦是十分广泛,能够提高鸡体液免疫应答反应,促使鸡抗胸腺依赖性抗原抗体滴度提高。此种药物对鸡新城疫疫苗和马立克病疫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免疫有着很大的作用,连续使用三天左旋咪唑,保持100mg/kg,其并不会影响到前期血清抗NDV抗体滴度,但会延长抗体高峰水平维系时间;若是再次免疫之前使用三天的左旋咪唑,这时鸡的血清抗体NDV特异性抗体提高。且该药物可提高接种鸡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能力。用药后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改变十分显著,其血清中的抗MDV特异性抗体提高。给雏鸡免疫前可持续使用左旋咪唑三天,七天后则可使得免疫增强,这时可运用单用传染性法氏囊病及传染性法氏囊病、ND疫病联合免疫中抗ND,使得传染性法氏囊病抗体提高,且此类药物会干扰到疫苗免疫效果,从而促使病鸡增重,以有效恢复脾、法氏囊免疫活性细胞,确保正常鸡法氏囊治疗系数及脾质量合理提高。

2、西咪替丁

该药物可促进机体免疫能力,亦可有效改善鸡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能力,同时能够改善鸡体T淋巴私包增殖,这时的CD4+含量会提高。其间抑制型T细胞含量会降低,而辅助型T细胞及抑制型T细胞比重提高,鸡PBL白介素-2活性会被提高。着眼于体液免疫来讲,西咪替丁可改善猴子羊群细胞抗体,可促使破伤风毒素免疫猴子体内的破伤风抗毒素滴度有效提高。此类药物能够改善抗胸腺依赖性及非胸腺依赖性抗原体产生,且提高机体体液免疫能力。其可作用与鸡ND疫苗中,采用ND活疫苗免疫前应联合西咪替丁,并将其转为母源抗体,对疫苗免疫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时则可联合西咪替丁降低抗体高峰水平到来的时间,可确保抗体高峰水平维系时间更长;再次疫苗免疫之前,应运用西咪替丁来改善ND疫苗接种鸡体液免疫力,这时血清中的抗NDA特异性抗体提高。

二、鸡疫病防制中应用复方中药、多糖、糖苷

黄芪多糖可有效改善鸡脾及腔上囊发育,从而改善机体正常免疫器官发育,亦影响着免疫活性细胞再次生产,这时则可提高免疫活性,且拮抗免疫抑制剂能够有效修复损坏的免疫器官,更好的维持机体正常免疫功能。黄芪多糖可与多种方式联合使用,以便促使鸡血请ND及传染性法氏囊病抗体效果提高。传染性法氏囊病可合理调节免疫功能,从而提高血清IgG水平,而着眼于鸡疫苗免疫来讲,可将黄芪多糖作为免疫辅助剂,亦或者是作为溶液稀释疫苗,以便提高机体免疫及疫苗保护率,从而合理降低鸡ND死亡率、发病率。采用MD强毒特异性感染出生时间一天的雏鸡,并为其注射黄芪多糖,以便降低MD死亡率、发病率,这时则增强了鸡实质器官、中枢、外周淋巴器官含GSH-Px活性,并改变其各个器官组织中的脂质类过氧化物含有量。

诸多中草药可联合配置中药免疫增强剂,可以说增强免疫效果的机制及其神经系统、垂体肾上腺皮质机制功能息息相关。人参皂甙可对动物单核-巨噬细胞机制吞噬力,亦可更好的激发其实际效果,黄芪可有效改善淋巴细胞转变,且增强单核-巨噬细胞机制能力,这时的E-玫瑰花环细胞数量增多,同时会诱发干扰素,延长原代细胞培养及二倍体,这时细胞的存活能力更强。

三、鸡疫病防制中应用花粉

花粉可有效加强机体免疫力,从而更好的健全和完善免疫器官发育,比如油菜蜂花粉可促使鼠类对许多病毒性疫病免疫应答反应,这时则提高了鼠类机体免疫能力。应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提取油菜蜂花粉中具备的免疫成分,从而将其和鸡新城疫苗有效结合,形成可用于鸡疫病防制的加强剂,这时则可有效降低疫苗成本。

四、鸡疫病防制中应用蜂胶

蜂胶应用于及免疫防控中十分有效,其作用原理是以自身抗菌杀毒及抑制氧化物产生具体特点,以达到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提高,从而有效刺激免疫细胞,使其产生相应的抗体。蜂胶颗粒于病毒离子会产生一定的相互作用,而这两者均可保持本身结构完善,以便帮助机体吸收各种药物,以达到更好的作用。

五、结束语

鸡疫病是非常复杂且多样的,疫苗研究工作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风险意识,采用科学的科研技术及其理论知识,探寻性能稳定且效果快、副作用小的免疫强化剂,这时便可增强试验强度,再以疫病发病实际情况,配置安全、可靠、适用的免疫增强剂。免疫增强剂及疫苗结合可有效提高疫苗保护效率,比如中药免疫增强剂,其应用于免疫增强中效果良好,我国免疫增强剂在鸡疫病防制中的应用发展飞速,但其间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本文探讨了鸡疫病防制中应用的化学药物,分析了鸡疫病防制中应用的复方中药、多糖、糖苷,并简述了鸡疫病防制中应用花粉与蜂胶,为鸡疫病防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免疫增强剂范文2

一、概念不清

例1 指出下列各式中哪些是代数式,哪些不是代数式.

(1)5x+2;(2)m=8;(3)C=2πr;(4)0;(5)-1

【错解】(1)、(2)、(3)、(4)、(5)是代数式,(6)不是代数式.

【分析】根据代数式的概念,5x+2是代数式;单独一个数或字母也是代数式,所以0和■是代数式;而m=8、C=2πr、-1

【正解】(1)、(4)、(6)是代数式,(2)、(3)、(5)不是代数式.

【点评】凡是有等号和不等号的式子都不是代数式.

二、表述不当

例2 合并同类项:(1)2x-■x;(2)2xy-3xy;(3)5x2-8x2+3x2;(4)3x2-2y2

+5x2+4y2.

【错解】(1)2x-■x=1■x;(2)2xy

-3xy=-1xy;(3)5x2-8x2+3x2=0x2;(4)3x2

-2y2+5x2+4y2=3x2-5x2+2y2+4y2=-2x2+6y2.

【分析】(1)2x-■x=1■x的写法不妥,应把系数为带分数的1■写成假分数■;(2)2xy-3xy=-1xy写法不妥,应把“1”省略不写;(3)5x2-8x2+3x2=0x2,0x2习惯上写成0;(4)错解中将-2y2+5x2交换位置后变为-5x2+2y2,没有带着符号一起走.

【正解】(1)■x;(2)-xy;(3)0;(4)原式=3x2+5x2-2y2+4y2=8x2+2y2.

【点评】合并后系数为带分数的一定要化为假分数;合并后的系数为1或-1的必须省去1;合并后系数为零,结果应为零;多项式中的项交换位置时,符号要一起移动,不能把符号丢掉,不动的项符号也不能动.

三、强行合并

例3 计算:-2xy+3x2+4x-5yx+2x2.

【错解】原式=(-2xy-5yx)+(3x2+4x

+2x2)=-7xy+9x2.

【分析】本题的错误是找错了题目中的同类项而造成的,“4x”与“2x2”、“3x2”不是同类项,不能进行合并.

【正解】原式=(-2xy-5xy)+(3x2+2x2)+4x=-7xy+5x2+4x.

【点评】在合并同类项时,首先要抓住“两同”(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分别相同)来正确识别同类项,其次要注意正确运用“一变两不变”(系数相加,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来合并同类项,不是同类项不能强行合并.

四、顾此失彼

例4 计算:4x2-4x+5yx-2x2+7x.

【错解】原式=(4x2-2x2)+(-4x+7x)

=2x2+3x.

【分析】本题的错误是在进行合并同类项时遗漏了题目中没有同类项的“5yx”项.

【正解】原式=(4x2-2x2)+(-4x+7x)

+5yx=2x2+3x+5yx.

【点评】在计算时,式子中的同类项要合并,没有同类项的项也不可丢.

五、误用法则

例5 计算:2(x-x2+1)-(x2-1+3x).

【错解】原式=2x-x2+1-x2-1+3x=-2x2+5x.

【分析】这里有两种错误:一是在运用乘法分配律去括号时只将2与首项相乘,而没有与后面的两项相乘;二是括号前面是负号时,去括号只改变了首项的符号.

【正解】原式=2x-2x2+2-x2+1-3x

=-3x2-x+3.

【点评】在去括号时,如果括号前面是“+”号,要把原来的“+”号连同括号一起去掉,若括号中的首项是正号,必要时要把原来省略了的“+”号恢复;如果括号前面是“-”号,把原来的“-”号连同括号一起去掉,括号中的各项都要取与原来相反的符号;运用乘法分配律去括号时应将括号前的数与括号中的每一项分别相乘,同时还要注意符号.

六、忽视整体

例6 已知A=x3-2x2+1,B=2x2-3x-1,求A-B的值.

【错解】A-B=x3-2x2+1-2x2-3x-1=x3-4x2-3x.

【分析】两个多项式相减时,应把每个多项式作为整体.本题的错误原因是把A=x3-2x2+1、B=2x2-3x-1分别代入A-B时,没有把它们分别用括号括起来.

免疫增强剂范文3

专家认为:免疫制剂预防效果是有限的。

“非典”时期,一些关于“非典”及预防的常识在人们当中迅速普及。“非典”的传染性极强,但是人们注意到一种现象,就是在与“非典”患者“亲密”接触的人群中,有的被染上“非典”,有的人却安然无恙。专家在解释这种现象时认为,这是根据人身体的免疫力决定的。身体免疫能力不强的人就会被SARS病毒击倒;身体免疫能力强的人就会幸免于难。

有人就想到是不是能通过――些增强免疫力的药物或注射针剂来提高自己的免疫力呢?“非典”时期也有不少人曾注射过免疫球蛋白、丙种球蛋白、胸腺肽等针剂。注射这些针剂可行吗?到底效果如何呢?就这个问题,我们访问了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北京市卫生局防治“非典”专家组成员唐耀武教授。

唐教授这样认为:对于免疫力针剂,在使用上要非常慎重,注射这种针剂是作为一个非常特殊的条件下使用的一种手段。注射这种刺激身体免疫力的针剂,是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慎重使用的,并且它应该有一定的适应症,就是哪些人是可以用,哪些人是不宜用的,这都必须有医生的指导。

目前有人注射的这三种制剂,其作用、适应症都是不一样的。特别是胸腺肽的使用,我觉得要特别特别慎重,因为它毕竟是对免疫力低下的人或免疫力有缺损的人使用的药品,它必须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来进行。当然,目前对那些高危的人群来说, 比如某些一线的医务人员,他们在那种非常高危的环境下,作为一种特殊的使用,我觉得无可非议,但是要把它当作一种普通的药品去使用,我觉得是不妥当的。至于免疫球蛋白、丙种球蛋白,先说说它们是怎么制作的,它们是从人的血液中提取的,有更强的针对性,,比如有针对肝炎的免疫球蛋白,或是针对其他疾病的免疫球蛋白,它是有针对性的从血液中提取的。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SARS是一种新的传染病,从血液制品中所提出的抗体来看,它并不具备这种抗体。所以像这样的所谓免疫球蛋白制剂,要达到一种特异性的预防效果,我个人觉得是有限的。

免疫增强剂范文4

关键词:冬虫夏草,灵芝,香菇,菌丝多糖,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作用

Abstract:Objective: Effect on the lymphocyte proliferation induced in mice ConA by polysaccharose of Cordyceps mycelium and Ganoderma lucidum mycelium Lentinus edodes mycelium,effect on the content of serum hemolysin in mice and promoting effects of antibody producing cell, and influence of phagocytic index of macrophage phagocytosis of chicken red blood cell in mice macrophages, etc. show that three dose groups of polysaccharose of Cordyceps mycelium and Ganoderma lucidum mycelium and :Lentinus edodes mycelium could significantly enhance the proliferation ability of lymphocytes induced by ConA, could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content of serum hemolysin in mice and promote the generation of antibody producing cells, and could obviously enhance the phagocytic index of macrophage phagocytosis of chicken red blood cells of mice. Conclusion: polysaccharose of Cordyceps mycelium and Ganoderma lucidum mycelium: and Lentinus edodes mycelium can enhance immune function.

Keywords: Cordyceps sinensis, Ganoderma lucidum, Lentinus edodes, polysaccharose of mycelium, Enhance the immunity function

本实验我们分三个步骤:第一,从采集的新鲜冬虫夏草子实体上分离得到的一种冬虫夏草菌―蝙蝠蛾被毛孢,经过液体发酵培养得到虫草菌丝体,对其菌丝体进行提取得到虫草菌丝多糖;第二,对灵芝、香菇分别进行发酵菌丝培养得到灵芝、香菇菌丝发酵液,过滤得到菌丝,对其菌丝进行提取得到灵芝、香菇菌丝多糖;第三,对虫草、灵芝、香菇菌丝多糖增强免疫功能作用进行研究实验。

1. 材料和方法

1.1 样品:

虫草菌丝多糖,由冬虫夏草菌―蝙蝠蛾被毛孢,经过液体发酵培养得到菌丝体,对其菌丝体进行提取得到虫草菌丝多糖;灵芝、香菇菌丝多糖,分别对灵芝、香菇进行发酵菌丝培养得到灵芝、香菇菌丝发酵液,过滤得到菌丝,对其菌丝进行提取得到灵芝、香菇菌丝多糖;对虫草、灵芝、香菇菌丝多糖提取浓缩成棕红色液体,成人推荐每天摄入2次,每次10ml。按成人60kg体重计,即0.33ml/kg.bw。

1.2试验动物:

清洁级BALB/c 小鼠,雄性,250只,18~22g,购自湖北省实验动物研究中心,合格证号为医动字第19-006号。

1.3 剂量选择:

试验设三个剂量组:10倍人体摄入量(3.33ml/Kg.bw)组、20倍人体摄入量(6.67ml/Kg.bw)组、30倍人体摄入量(10.0ml/Kg.bw)组,以及阴性对照组(蒸馏水灌胃)和溶剂(11%醋)对照组。小鼠灌胃体积为0.2ml/10g.bw。

1.4主要仪器与试剂:

1. 5实验方法:

1.5.1 迟发型变态反应(DTH):

1.5.2 半数溶血值(HC50)的测定和抗体生成细胞检测(Jerne改良玻片法):

1.5.2.1半数溶血值(HC50)的测定:

1.5.2.2抗体生成细胞检测(Jerne改良玻片法):

1.5.3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实验(半体内法):

1.6 实验数据统计:实验所得数据采用SAS软件进行分析.

2.结果

2.1虫草、灵芝、香菇菌丝多糖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以及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DTH))的影响 ,见表1。

表1 虫草、灵芝、香菇菌丝多糖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X±S)

注: *表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 p

表明与溶剂对照组比较, p

淋巴细胞增殖实验的OD差值经方差分析,F=6.14,P

2.2虫草、灵芝、香菇菌丝多糖对小鼠体液免疫功能(抗体生成细胞测定以及小鼠半数溶血值测定)的影响,见表2。

表2 虫草、灵芝、香菇菌丝多糖对小鼠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 (X±S)

注: *表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 p

表明与溶剂对照组比较, p

溶血空斑数经方差分析,F=21.42, p

2.3 虫草、灵芝、香菇菌丝多糖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功能(小鼠碳廓清实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能力)的影响,见表3。

表3 虫草、灵芝、香菇菌丝多糖对小鼠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 (X±S)

注: *表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 p

表明与溶剂对照组比较, p

小鼠碳廓清实验吞噬指数经方差分析,F=2.11,P>0.05。各剂量组与两对照组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吞噬率经方差分析,F=3.96,P

3. 结论

1) 小鼠细胞免疫功能实验表明,在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中, 10倍、30倍剂量组OD差值明显高于两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20倍剂量组OD差值极显著高于两对照组。迟发型变态反应实验表明,耳肿程度与阴性对照组相比,10倍、30倍剂量组有极显著性差异,20倍剂量组有显著性差异;三剂量组与溶剂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呈阳性结果。

2)小鼠体液免疫功能实验表明,在抗体生成细胞实验中,虫草、灵芝、香菇菌丝多糖10倍剂量组脾细胞溶血空斑数显著高于两对照组,20、30倍剂量组脾细胞溶血空斑数极显著高于两对照组;小鼠半数溶血值测定表明,三个剂量组的HC50值与两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差异,呈阳性结果。

3)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功能实验结果表明,在小鼠碳廓清实验中,虫草、灵芝菌丝多糖各剂量组的吞噬指数与两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小鼠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试验表明,10倍剂量组的吞噬率与两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20倍剂量组的吞噬指数显著高于两对照组,10倍、30倍剂量组的吞噬指数极显著高于两对照组,呈阳性结果。

由以上结果判定虫草、灵芝、香菇菌丝多糖具有增强免疫力功能。

参考文献:

1. 胡奇 王玉翠等,冬虫夏草增强免疫功能实验研究,《内蒙古中医药》,2008年,第24期

2. 魏 涛 唐粉芳等,冬虫夏草菌丝体改善肺免疫功能的研究,《食品科学》,2002年,第23卷,第8期

3. 谭志勇 何焕清等,虫草灵芝孢子粉的食用安全性和免疫功能研究,《中国食用菌》,2009年,04期

4. 张录璐,低分子量香菇多糖免疫增强作用的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免疫增强剂范文5

[关键词] 药物;不良反应;胸腺肽

[中图分类号]R595.3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09)05(b)-125-01

现将胸腺肽注射致性格改变1例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患儿,男,6岁,自出生3个月起至今反复出现感冒,每年反复数次,自身抵抗力差,2008年以来由于常年反复治疗,患儿对治疗药物的敏感性逐渐下降,治疗所需时间也越来越长。家人为提高其机体免疫力,增强抵抗能力,来我院要求注射胸腺肽,给予每次10 mg,每天1次注射,连续注射5 d后,家人诉患儿出现性格改变,由以往安静、内向变得暴躁、易怒、爱发火,打骂同班小朋友,停用 2 d后,性格恢复。

2 讨论

胸腺肽(Thymosin)是从健康猪或小牛胸腺中提取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多肽类激素,为免疫增强剂,能促进淋巴细胞分化成熟,调节人体免疫功能。临床主要用于肿瘤辅助治疗、抗病毒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治疗,亦可作为免疫增强剂应用、重症感染及败血症等辅助治疗,近几年还试用于治疗艾滋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1],慢性肾炎[2]的辅助治疗。硫普罗宁注射剂和胸腺肽注射剂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有报道,胸腺肽主要不良反应有:过敏性休克,皮疹,发热、寒战、畏寒,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头痛、发绀等过敏样反应等。

希望通过胸腺肽提高机体免疫力来预防感染,其愿望很好,但往往达不到预期的目的,甚至由于药物滥用而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人体是一个有机统一体,机体免疫系统保持动态平衡,这种平衡一旦被打破,会发生免疫功能失调,如过强或低下。儿童盲目应用胸腺肽等增强免疫功能的药物,机体的免疫功能会进一步增强或亢进,机体的自稳态失衡,最终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更易患各种疾病。合理运动,坚持锻炼,才是增强体质的途径。

[参考文献]

[1]李爱华,于迎红.胸腺肽临床应用报告[J].实用医技杂志,2005,(4): 120-121.

免疫增强剂范文6

草鱼是当前我国养殖量最大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年产量超过400万t,在草鱼的饲养过程中,苗种阶段的饲养至关重要,该阶段幼鱼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且这时期水温逐渐升高,水体中病原微生物复杂多变,幼鱼病害较多(肠炎、出血、烂鳃和白头白嘴病等),病死率高。为了提高该时期苗种的成活率,养殖户通常会采取一些预防性措施,比较常规的措施就是在该时期的幼鱼饵料中适量加入一些抗生素药物来降低病害的发生率,然而随着当前抗生素药物的使用逐渐受到限制,一些免疫增强剂逐渐被人们关注。免疫增强剂是一个有着广阔应用前景的新兴领域,水产中较常用的免疫增强剂主要有合成化学剂类、微生物类衍生物、动植物提取物、维生素和乳铁蛋白等,它们的生物相容性好、可降解、不会造成环境污染且对人类安全,并且能显著提高细胞吞噬活性和溶菌酶活性,增强机体清除超氧化阴离子的能力。免疫增强剂主要通过非特异性免疫因子来达到防病和抗病目的,虽然不产生免疫记忆,但却能够在短期内显著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酵母免疫多糖就是一种富含β-葡聚糖和1,3-甘露寡糖的天然免疫增强剂,由于其使用方便而日渐受到人们的青睐。文章就酵母免疫多糖在草鱼苗种中的应用试验来探讨酵母免疫多糖对草鱼生长性能及免疫功能的改善,从而为提高苗种阶段草鱼的成活率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饲料配方及试验设计

基础饲料1为含4%鱼粉的实用饲料,基础饲料2不含鱼粉,其组成及营养成分含量见表1。饲料原料全部经粉碎,过60目筛,微量成分采取逐级扩大法添加,与大宗原料混合均匀后,加工成直径为1.5mm的颗粒,经600℃烘干、破碎和过筛,最终筛选出直径在0.3~0.45mm的颗粒置于-20℃冰箱备用。根据不同的酵母免疫多糖添加量,分组进行试验,其中2个对照组,7个试验组,共9个处理,分别为含有4%鱼粉试验组的4个处理(0、0.5、1和2g/kg酵母免疫多糖)和不含4%鱼粉的试验组的5个处理(0、0.5、1、2和5g/kg酵母免疫多糖)。

1.2试验鱼的饲养管理

试验共设9个处理,每处理组设4个平行,相应安排36个水族箱(70cm×35cm×95cm),每个水族箱容水量为200L,静水,氧气头不间断增氧,每天换掉1/3的水并及时加注新水。饲养试验在安琪酵母公司当阳试验场进行,试验用鱼为草鱼幼鱼,试验鱼从鱼塘取出时先经药液浸浴消毒后,暂养在水族箱中,用基础饲料驯化2周,待鱼安定并习惯后开始试验。每箱放养30尾,试验开始时幼鱼平均体质量(4.10±0.10)g,试验鱼规格整齐且健康活泼,随机分配到各水族箱中,每天投饲量约占体质量的2%,日投喂4次(早上07:00、中午11:00、下午15:00和晚上19:00),每次投饵时做到少量多次,让幼鱼尽量饱食,幼鱼不抢食时停止投食。每周定期消毒2次,养殖试验期间水温(27±2)℃,溶解氧>5.0mg/L、NH3-N<0.3mg/L,昼夜持续供气,饲养时间2010年8月20日至10月1日,共40d。

1.3样品收集和分析

在养殖试验开始前及结束后,将各处理组的幼鱼称质量,统计各处理组的增质量情况,试验期间每天统计各组鱼的采食量。试验结束后,鱼禁食1d后称质量,每个试验水箱随机取出3尾鱼用MS-222麻醉后从尾鳍静脉取血,血样放置在4℃冰箱中保存约3h,待血清充分析出后,在3000r/min下离心15min,分离出上层血清转入1.5mL离心管中,用日立HITACHI7600-1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血液生化指标测定。

1.4测定指标与方法

试验开始后,每天统计各试验组幼鱼的死亡情况,死鱼及时捞出并测定其体质量,并以此来矫正试验结束时该试验组的总增质量。饵料系数=总投饲量(g)/(末质量-初质量)(g);病死率=试验幼鱼死亡数/试验初鱼尾数×100%

1.5数据处理和统计方法

试验结果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试验数据通过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析,数据先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处理,百分数需经过平方根反正弦转换,若组间有差异,再用Duncan氏多重比较法检验不同酵母免疫多糖添加量下草鱼幼鱼的生长性能、病死率及血液各项指标间的差异显著性,P<0.05为显著性水平。

2试验结果分析

2.1草鱼幼鱼存活率

从表2和表3可见:经过40d饲养,在含有鱼粉的饲料中添加酵母免疫多糖能减低幼鱼的病死率,0.5‰~2‰不同梯度多糖添加对幼鱼的存活率影响不大,且随着添加量的增加,累计病死率逐渐降低。而在不含有鱼粉的草鱼幼鱼饲料中添加酵母免疫多糖对病死率影响较大,对照组40d试验期间累计病死率达到20.83%,是所有处理组中病死率最高的,在不含鱼粉的饲料中添加酵母免疫多糖后,与该对照组相比草鱼幼鱼的成活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并随着添加量的增加各组幼鱼病死率有逐渐降低的趋势,5‰添加组在整个试验周期未见幼鱼死亡。

2.2草鱼幼鱼生长性能的变化

从表2和表3可见:在含有鱼粉或不含鱼粉的草鱼饲料中不同比例添加酵母免疫多糖能有效降低饵料系数,其中在含有鱼粉的饲料中添加0.5‰酵母免疫多糖降低饵料系数的比例最大,与鱼粉对照组相比降幅达12.4%,不同酵母免疫多糖添加量间的饵料系数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0.5‰多糖组表现出最佳的生长性能,幼鱼病死率低,增质量最明显。在不含鱼粉的饲料中使用酵母免疫多糖也能显著降低饵料系数,其中5‰多糖组的生长状况最佳,整个试验结束时未出现死亡情况且增质量最明显。鱼粉添加组幼鱼的生长性能普遍好于未添加鱼粉组,从表3可见:酵母免疫多糖的添加极大地改善了无添加鱼粉组幼鱼的生长性能。

2.3草鱼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

从表4可见:血清中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的活性及免疫球蛋白含量,随着酵母免疫多糖添加量的增加有降低的趋势,其中2‰多糖组的以上2指标显著低于其他低剂量组(0.5‰多糖组和1‰多糖组)和对照组1,而0.5‰多糖组、1‰多糖组和对照组1三者间在这2项指标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随着酵母多糖添加量的增加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其中1‰多糖组及2‰多糖组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1及0.5‰多糖组。从表5可见,2‰多糖组及5‰多糖组血清中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2和酵母免疫多糖低剂量添加组,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含量及碱性磷酸酶活性有随酵母免疫多糖添加量的提高而增加的趋势,特别是多糖添加组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

3讨论

酵母免疫多糖是酵母细胞壁的重要组成部分,占酵母细胞壁干质量的40%,因提取方式的不同,其组成也有所变化,其主要成分为β-葡聚糖和甘露寡糖。酵母细胞壁多糖能激发和增加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力,对细菌、真菌和病毒引起的水产动物疾病及运输、分塘、气候变化和养殖水环境变化等引起的应激反应产生非特异性免疫力,从而降低由应激导致的疾病发生率。

3.1酵母免疫多糖对草鱼幼鱼病死率及生长性能的影响

通过试验可见,在草鱼饲料当中适当添加酵母细胞壁多糖确实能提高草鱼幼鱼的生长性能,降低幼苗阶段的病死率。尤其是对于没有添加鱼粉的饲料组来说,酵母免疫多糖的添加不仅有效降低成本,而且显著降低了饵料系数,促进了幼鱼的快速生长。酵母免疫多糖能提高草鱼苗种的成活率和生产性能,可能主要由于酵母免疫多糖的添加激活了幼鱼自身免疫系统,从而提高了幼鱼对周围应激及养殖病害的抵抗能力,一方面减少养殖病害的发生,另一方面减少了机体在应对病原菌方面的能量消耗进而间接促进了生长性能的提高,与李海燕对丰产鲫的研究结果相一致。酵母免疫多糖的添加增加了饲料的适口性,进而增强了幼鱼采食饵料的主动性并提高采食量。在日常投饲过程中我们也发现添加了酵母免疫多糖的饵料明显具有诱食作用,草鱼幼鱼表现出集群和抢食等现象,而没有添加酵母免疫多糖的对照组幼鱼采食不积极。推测主要是因为该酵母免疫多糖中还含有未被完全分离的酵母抽提物,而酵母抽提物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核苷酸能显著改善饲料原料的适口性,促进动物采食。Brunt等2005年也报道了用含酵母免疫多糖(2.5‰的添加量)的饲料作为虹鳟幼苗的开口饵料能显著提高幼苗的摄食量,最终提高幼鱼的成活率及体长和体质量。

3.2酵母免疫多糖对草鱼幼鱼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关于酵母免疫多糖对水产动物的免疫效果的影响,以前已经做过一些试验,试验表明:酵母免疫多糖对提高水产动物的免疫能力效果明显。试验也再次验证了这一结论,表明在草鱼幼鱼饲料中添加酵母免疫多糖,对提高摄食量和增质量及降低病死率和料重比有明显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一定质量浓度的酵母免疫多糖,能够显著降低病死率和料重比,同时增加草鱼的摄食量,对草鱼的肝功能也有一定改善效果,这与异育银鲫的研究结果相一致。血清中酶活性主要来源于肝胆系统,试验显示,饲料中添加酵母多糖能显著降低谷丙谷草转氨酶的活性,预示着具有保护肝组织结构完整性和改善肝功能的作用。碱性磷酸酶是一种重要的代谢调控酶,与DNA、RNA、蛋白质和脂质等的代谢有关,对水生动物的生长有重要意义,也是溶菌体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免疫反应中发挥作用,试验中与对照组相比酵母免疫多糖的添加提高了碱性磷酸酶活性,使机体处于良好的生理状态,维持机体旺盛的代谢功能,草鱼幼鱼从而表现出良好的生长状态,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也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