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他人的事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善待他人的事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善待他人的事例范文1

一、善待自己

融人文精神于外语教学,就是要适时地利用课堂主渠道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学会尊重、学会爱、学会感恩、学“做人”,让学生自觉地不断自我完善。同时,还要联系日常的外语教学引导学生既恰当地估价自我,又养成积极进取的科学态度。平时我在教学中每周会发给学生自己收集的诗歌,让他们欣赏和诵读,既从听力上让学生感受英语诗的韵律、节奏之美,又可以让学生反复吟诵,体味其中诗人的情感。

【案例一】

I Am Different

I am different from my head to my toes.

I am different from my eyes to my nose.

I come from a place that is far and wide,

A place where we all smile instead of cry.

I am very different as you can see,

But I still have a lot of love in me!

这是一首教会学生认识自己的小诗,可以让学生反复朗读,体味诗歌的音律美,从而触动学生的情感之弦,达到认识自己、善待自己的人文目的。

二、善待他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竞争和跨文化交际与日俱增的今天,我们应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理解、学会关心、学会合作,这是极其重要的人文素质。“尊重他人,虚心向每个人学习”,毕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唤醒沉睡的爱,让爱的种子发芽

一位教育专家说过:“谁不会爱,谁就不能理解生活。母亲是孩子未来命运的创造者,要让孩子长大以后爱祖国、爱人民、爱人类,就必须让孩子对母亲爱的种子早日发芽、成长、开花、结果。”为了唤起学生对父母的爱,在教学诗歌时,可设计优美的诗歌配乐朗读,同时向学生介绍如何赏析经典文学作品。此外,也为诗歌赏析提供契机。以下便是我课外让学生诵读的童谣:

【案例二】

What does the bee do?

What does the bee do?

Bring home honey.

And what does Father do?

Bring home money.

And what does Mother do?

Lay out the money.

And what does baby do?

Eat up the honey.

通过诗歌的诵读,让学生体味父母那份无私的爱,那份儿女都早已因为习惯而麻木甚至是已经忘却,而父母仍然在默默无私地奉献的爱;同时让学生学会包容、学会感恩,并学会感受人间的一切真爱,回报他人,回报社会。

2.唤起冷漠的心灵, 让学生学会感恩

教会学生常怀一颗感恩的心对待周围的人。我经常引用古今中外的感恩事例,时时发现社会上、学校里、家庭里感恩的故事,一有机会就讲给学生听。这样,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懂得感恩,让他们意识到今天自己获得的一切不是凭空而来的,除了自身的努力,还有许多人在背后的创造和奉献。常怀感恩之心,便会给予别人更多的帮助和鼓励;常怀感恩之心,对别人、对环境就会少一分挑剔,而多一分欣赏。

三、善待自然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界的变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对自然的认识与利用,通常是以人为出发点,最终还回到人身上的。因此,我们要教育学生关爱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自觉增强环保意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案例三】

Animals, Animals

Animals, animals, animals, animals

Animals are big, animals are small,

Animals can walk and fly and swim and crawl,

Animals are special, unique and colorful,

Animals of every kind are all so wonderful

Animals, animals, I love animals.

关爱自然、关爱动物、关爱地球是我们每个人共同的责任。这是一首教会学生认识动物的小诗,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可以体味诗歌的音律美,从而触动情感之弦。

善待他人的事例范文2

一、学会感恩,发现良知

《弟子规》中有很多对孩子孝敬父母的教育,也有父母教育孩子的句子,比如“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也有“子不教,父之过”。于是,我在教学中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父母的辛苦工作及对自己无私的爱,然后谈谈自己是如何回报父母的。再适时地对学生提出要求。如,在母亲节,亲手为母亲制作一件礼物;在父亲节,为父亲洗一次脚;在教师节,为老师送上一句温暖的话。正是在这种感恩的实践中,让学生体会到了自己与同学、与父母、与身边的每一个人之间的交往中,要尊敬他人,善待他人。

二、懂得文明,创造和谐

现在的学生在家都是小皇帝、小公主,父母都宠着他们,什么事情都依着他们。久而久之,他们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很少考虑其他人的感受。在生活中,遇到不顺心、不如意的事情就会躲起来。他们生气发脾气,更有甚者竟说粗口。于是,我引用《弟子规》并结合古今事例对学生进行细致入微的教育。教育学生时刻注重自己的形象,做一个儒雅大方、心胸宽广、行为得体、有礼仪的人。同时,也要用自身的修养,证明给世界看――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礼仪之邦。

三、学会学习,创造未来

现在的中学生都存在一种惰性,他们懒于动手动脑。《弟子规》中有这样的话:“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这些都是教学生读书学习的技巧,意思是说读书要做到心到、眼到、口到,这样,他们在学习中遇到了困难,就会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善待他人的事例范文3

关键词:感恩教育;生物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3-0265-02

一、生物学教学应该渗透感恩教育

素质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热门话题,家长和教师往往以为只要激发孩子的探究欲望,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素质教育。特别是生物学教师,天天探讨的是如何在探究的每一个环节上下功夫,恨不得每一节生物课都有探究内容,如果是公开课,少了探究活动就不是优质课了。上课如此,考试评价也是如此,生物学期中、期末考试都有实验探究题。这就是素质教育吗?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只重视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对学生进行做人的教育就更加明显了。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我认为教师教书先要育人,让学生懂得如何做人,学会感恩。当今社会,父母视孩子如掌上明珠,宠爱有加。孩子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回报。感恩却逐渐成为学生淡忘的词语,于是我们从各种媒介中发现了很多的悲剧在我们生活中出现。

李双江之子涉嫌案被刑拘是今年最大的娱乐事件,从中我们可以得到育人多么的重要的启示。从有关的报道可以获悉,李双江夫妇俩对李天一的教育,也是非常重视的,李天一小时候先后学习弹钢琴、唱歌,学什么会什么,很有天赋,书也读得好,成绩优异。可是在孩子做人的教育上,李双江夫妇却犯了极大的错误,太宠爱李天一了,读书在私立学校,出入有专车接送,李天一每一次犯错误李双江都出面护着,替李天一“擦屁股”,李天一习惯在父母的关照下不停地犯错,真有点“父母罩我去战斗”。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提高的不仅仅是文化课水平,更多的是提高做人的素质,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一颗感恩的心,让他们学会爱我们生活的世界,爱我们的父母,爱我们周围的人。让每一个孩子学会感恩已经势在必行。

二、在生物学教学中,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教师要把学生教成一种什么人,自己也应该成为这种人。作为生物教师,我的身份首先是教师,要教书更要育人,所以我从自身做起,做到怀有感恩之心,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用实际行动给学生树立榜样。

九年义务教育是一项功在千秋立在万代的事业,无论贫穷和富贵,每一位孩子都可以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安心地接受素质教育。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会觉得这是应该的,而忘记了现在能够读书应该感恩于国家。每当我们生物学教师走进教室准备上课时,如果发现地上有粉笔头,如果熟视无睹的话,那么就失去了进行感恩教育的机会了,千万不要认为这不是生物学教师应该做的事,而是要心平气和地弯腰去捡起,告诉学生国家为了每一位孩子能够读书投入了巨大的资金,实属不易。告诉孩子老师小时候有很多同龄的孩子没有读书的机会,因为家里太穷了。让孩子知道如果国家不出钱,现在教室里有些孩子就不能上学了。只有努力学习才能报达祖国,只有勤俭节约才能让更多的孩子走进学校。教学环节中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恩教育。

久而久之,我们老师的努力会改变学生,这样教育下的学生会变得富有爱心,懂得了尊敬师长,关心父母,懂得破坏公物可耻,学习也会加倍努力,因为他们知道了感恩。有了老师的模范带头作用,学生会在感恩的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宽。

三、在生物学教学中挖掘生物教材,开展感恩教育

生物学科是一门自然学科,里面有不少可以挖掘的素材,用得好,效果往往很好。我们生物学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因为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再好,人品不好又有什么用?我们身边有太多这样的典型事例。所以我们教育工作者要从身边的典型事件中感悟到社会上还有许许多多的学生需要我们的帮助。在生物教学中挖掘感恩教育的因子,生物学教师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1.动之以情,让孩子学会感恩父母。如今的孩子由于父母过多地代办与溺爱,造成了霸道、任性和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轻则与父母背道而行,我行我素,重则呵斥、打骂父母,他们眼中的父母只是一部提款的机器而已。八年级生物学上册有一节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特地引用了藏羚羊的例子:藏羚羊是我国宝贵的濒危动物,但还是有不少偷猎者暗地里捕杀藏羚羊,有一次,一个偷猎者举枪对准了一只藏羚羊,这只藏羚羊并没有逃离,而是跪下来面对偷猎者满面流泪,这让偷猎者感到惊讶,但偷猎者还是开枪射杀了这只藏羚羊。后来在藏羚羊的肚子里发现了一只小小的藏羚羊。原来是只母藏羚羊,为了肚子的孩子,母藏羚羊在没有能力逃跑的情况下,选择了祈求,这让偷猎者感到了震惊,偷猎者从此不再偷猎。我介绍了偷猎、滥捕是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的原因后,并没有接着往下上课,而是问学生对这件事有什么的感想,学生们议论纷纷,对偷猎者表示愤慨,对母藏羚羊表现出来的母爱感到钦佩。“野兽尚且如此,何况人呢,你们父母对你们好吗?”我问。学生一时感慨万分,想想平时父母的唠叨,父母的责备,纷纷发言,逐渐对父母表示理解的多了,怨恨的少了,大都表示愿意以相互理解的方式对待和父母的磕磕碰碰。空洞的语言似乎已经没有太大的说服力,因为他们道理都懂,他们缺少的不是理论,而是感悟和行动。我们已经学习过做米酒的技术,我要求学生再做一次,问他们现在最想做给谁吃时,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父母、老师”。一位家长曾在电话中对我说:“老师,我吃到了孩子做的米酒,太让我感动了,觉得孩子懂事了。愿意和我交流看法了。”我想如果孩子们都知道体凉父母,那我们的感恩教育不是就得到目的了吗?

善待他人的事例范文4

现阶段,就全国特别是中小城市和乡镇高中来看,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并未得到很好的发挥,德育效率有待提高,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

1.1思想政治课程本身地位不高

由于文理分科的局限,以及高校文理科招生人数的悬殊,使得在大部分的高中学校内,学习理科的人数远大于学习文科的人数。而对于文科的学生来说,数学和英语又是他们的两大拦路虎,地理的偏理倾向又让他们难以把握,这就导致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重视程度远低于其他科目。

1.2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脱离实际

高中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时期,也是好奇心旺盛的时期。现在的社会,科技发达,信息流传速度快,网络上充斥着各种难以区分真假的所谓“新闻”。十几岁的学生,还是缺乏成熟的判断力的时候,容易受到各种不良社会信息的影响,从而认为德育脱离社会实际,是没有用的。而这也正是在提醒我们,一定要提高对德育的关注,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1.3思想政治课教学方式落后

虽然新课程改革已经推行多年,但仍有相当多的学校教学方式较为落后。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传统的教学方式磨灭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打击了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热情,对其中的德育就更是不感兴趣了。这就要求教师要积极思考,主动改变,提高思想政治课中德育的有效性。

2如何依托思想政治课强化高中德育

高中的思想政治课主要是在的指导下,让学生在了解和把握经济、政治、文化和哲学的基本知识的同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教师依托思想政治课堂强化高中德育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转变教学理念,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应该转变单纯注重学生升学率的观念,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学校教育要培养的,绝不是善恶不分的书呆子,而是爱憎分明、是非分明,有强烈的道德感和责任感的新时代人才。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真正发挥对社会的推动作用,致力于祖国建设。教师应谨记,教育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需要关注的不仅仅是成绩,更重要的是成长。因此,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德育目标,帮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2.2关注时事,理论结合实践

思想政治课教学绝不能仅仅满足于书本内容的教学和知识的传递,而应理论联系实际,紧跟时事,与时俱进。教师应该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在关注时事,了解时事的基础上,将具有明确导向性的时事与教学内容自然地有机结合,让学生通过鲜活的事例学习知识,接受心灵的洗礼。例如可以在讲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相关知识时,列举知名企业各种慈善捐款和“产品质量门”,通过正反两方面的材料,让学生理解承担社会责任和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在讲到“人生价值”时,可以播放《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等节目的片段,使学生在感动中体会人生的真谛,认识到人生的意义绝不在于索取,而是奉献,奉献让生命更加美好,使人生日益丰盈。

2.3采用多元的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新课程改革并非完全否认讲授这一教学方式,而是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元的教学方式,在不同的环节,面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取最为合适的教学方式,通过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的辅助,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学生动口和动手的时间,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在现阶段的教学活动中,可以使用多媒体展示图片、音频或视频,使学生能够形成更直观和深刻的感受,使抽象的理论和宽泛的说教变得生动而具体。例如在讲到“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时,播放相关的视频,可以使学生迅速了解各个阶段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这就能提高教育的有效性从而强化德育功能。

2.4深入挖掘教材,把握德育切入点

高中思想政治课本里的德育内容,渗透在很多章节里,这需要教师深入挖掘教材,寻找和把握德育切入点。这其中除了比较明显的价值观,还有爱国主义教育、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公民意识教育等大量的德育切入点。想要利用好这些切入点进行良好的道德教育,需要教师认真备课,有目的的设计教学环节,寻找和使用和教学内容相互呼应、相得益彰的事例。经济生活中用社会中拜金主义的反面事例让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将国家财政的作用和权利与义务相结合,通过名人偷税漏税的事例,让学生设想如果大家都不按照规定交税会出现什么情况,从而提高学生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公民意识;文化生活中,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中“仁”、“孝”等思想的分析,结合现实中“老人摔倒扶不扶”的现状,让学生进行换位思考,从而“乐于助人”。教师通过对教材的挖掘和对时事的掌握,可以随时开展诸如此类的活动,让学生自己探索,从而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2.5提高个人素质,完善个人品德

善待他人的事例范文5

关键词: 班主任后进生自信心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 G45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2(c)-0000-00

1案例分析

开学初始,学校第一次安排我当班主任,第一次当班主任心里异常的的兴奋,但接下来等待我的并不是值得兴奋的事。开学第一天,班上有个学生叫李某,当时因为她在我讲话的时候插嘴,我批评了她几句,她当时就和我顶嘴,虽然不是恶意的顶嘴,但是对我这个新班主任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当时我想,一个刚上大专的学生,胆子竟然这么大,当着全班学生的面和老师顶撞,我很生气;但我没有和她正面发生冲突,因为我对她不是太了解,如果当时和她发生冲突的话,万一这孩子脾气比较犟,对彼此都不是太好。所以当时我就叫她下课后去办公室找我。

下课后她很准时的来了,我仔细打量了她,她穿的衣服比较朴素,而且衣服不干净;我首先问她父母在哪工作,问到母亲时,她眼睛里流露出了一丝莫名的伤痛,我顿时感觉这个问题有点敏感,我马上想另转话题时,她开口了;她说她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从小就未见过她的妈妈,因为她当时才一两岁,根本不记事,也从来没享受过母爱;爸爸在外打工,她和年迈的奶奶的生活在一起。可能就是由于家庭不完整引起的自卑心理,导致了她心灵世界的荒漠,让她看上去跟其他同学有所不同;一个正值少年的孩子,正是享受母爱的时候,却因为母亲的去世而变成让所有人都同情的孩子;了解以上这些情况后,对于她的顶撞,让我再也气不起来了!我觉得我应该做些什么帮助这个学生。

在以后的相处中,我就特别留心这个从小失去母爱的孩子;接下来,她又相继地出现了一些违规的事情。一次上课看杂志,被我巡视时发现;校运动会,她的同学不小心被人撞了下,她替同学出头,与另一个同学闹矛盾;老师布置的作业经常不能按时完成;才一、两个月的时间,她犯的错误就不少了。针对这类学生,我们不能一味地去责骂他,这样的教育方法是无事于补的,要认真想分析找到正确的教育方法。

首先,真情投入,让她感受别样的爱。

平时,我经常留心她,利用空闲时间找她谈话,告诉她,母亲的去世是不可挽回的,现在你应该好好学习,不能让辛苦的父亲操心;平时作业上有什么不明白的或是做错的,我都会尽力帮她讲解,直到她懂为止;利用自己的真情,让她感受到老师的关心;用情感关怀的态度;亲切温和的语气;尊重理解的氛围;让她感受到老师和同学们都是自己的知心朋友,是最可信赖的人,这样我们的感情才能更容易交流,她也容易接受教育和指引。

其次,更多的鼓励,增强她的自信心。

当选班委时,因为是新生班级,对学生不熟悉,所以我就让学生们自己毛遂自荐。当我提到劳动委员时,她便自告奋勇地举手了。一个人不是生来什么都会做的,能力是靠后天锻炼的。为了鼓励她认真学习,我当时就同意了;通过后来的考察,发现她能力还是比较强的,最重要的是非常有集体荣誉感;慢慢地,她成了我的得力助手。实践证明,每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孩子都渴望被父母肯定,被老师肯定,被社会肯定。只要能针对孩子的优点去夸他、肯定他,他必然会变得更好。通过交流我深深的认识到,即使一个幼小的孩童也会有极强的自尊心,尤其是长期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带有很强的自卑感,自尊心也极其脆弱,他们往往被周围孩子们的小群体冷落,幼小的心灵对周围的一切充满怀疑和抵触;我们都知道情感教育要从培养“换位思考”开始;具备“换位思考”的人,能够在认知自我情绪的基础上,体会他人的情绪,并进而将自我情绪传达给他人。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应该多激励他,鼓励他,不能打消他的积极性。应该让他树立自信,快乐成长。

最后,找到她的优点让它闪光。

又一个月后的一次班会课,我把一些事情说完后,就让学生们自己上讲台讲自己的理想、对身边的事情的感受等,当时班上鸦雀无声,没人敢做第一人,这时,她举手并大步走到讲台前,向大家讲了一个这样一个事:她说,最近班级有抄作业现象,更有甚者有的同学让别人作业,然后她请其他同学发表意见。最后她还总结说,这个做法不对,别人虽然帮你写了作业,但这毕竟不是自己的思考等。当时我坐在下面,感觉以前只知道刚开始她确实犯了不少错,还不知道她还有些优点;她既大方,又有思想,是一个有主见的人。如果不是母亲去世,她现在可能是一个很优秀的女孩子,但现在也不迟啊,相信通过的正确教育与引导,再加上她自己的资历,她一定也能成功。事后,我对她在班会课上的表现,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她;并教育她说,一个人要自立、自强,要有思想、有报负;只要自己努力拼搏过,改掉以前一些不良习惯,重新做起,相信你定会成功。

在三个月多的时间里,这个孩子树立了较强的自信心,也受到了其他同学的尊重,变得有自信了。由于有比其他孩子更强的自尊心,所以她更懂得珍惜这种进步,在学习和纪律方面做得比其他同学更好了。

过年后的新学期,她简直就像换了个人;教室里、操场上经常看到她活跃的身影,校园里遇到老师也会礼貌的打招呼了,班级里经常主动的帮助学生,积极的参加班级活动;上课认真听讲,性格也变得越来越温和;再加上所有任课教师不失时机的表扬和鼓励,上学期期末考试,这个学生的考试成绩竟跻身于全班前十名之列,上升了差不多二十名。

是啊,孩子的执着,孩子的火热,孩子的爱,让我深深的感动了……这就是当班主任的乐趣。

2 案例反思

用爱心感化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手段,也是最有效的方法;班主任以善待学生,关注学生,学会换位思考来教育学生、感化学生,不愧为一成功案例。

善待他人的事例范文6

考点一 珍爱生命

〔考什么――常考点扫描〕

1.生命需要相互关爱:(1)世界因生命而精彩,生命是地球上最珍贵的财富,地球上的生命丰富多彩,人类是其中的一部分。(2)生命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3)在地球的生物链中,各种生命共生共存、息息相关。(4)践踏地球上的生命就是在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最终受伤害的还是人类自己。

2.人的生命具有独特性的表现:(1)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2)突出的表现:人的生命最具有智慧,人具有无穷的智慧和巨大的创造力。(3)更多地表现为,每个人的个性品质、人生道路、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都是与众不同的。

3.生命的意义及体现:(1)生命的意义在于对社会的贡献。(2)当我们发现自己能够为他人带来快乐,为家乡和社会做出贡献时,就更能体会自己生命的价值。一个人的生命价值是通过对自我、他人、集体、社会的合理需要的满足和贡献体现出来的。(3)我们应当努力为他人带来快乐,为家乡、社会和国家做出贡献,向周围的生命奉献我们力所能及的关爱,不断延伸生命的价值。

4.珍爱生命、实现人生的价值的途径:(1)在肯定自己的价值,珍爱自己的生命的同时,应该善待他人的生命。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强化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尊重、关爱其他生命,特别是珍稀野生动植物。(2)永不放弃生和希望,无论遇到多大困难、挫折,都不轻易放弃生的希望。(3)为国家、社会和他人做出贡献,追求生命的质量,实现人生的意义,不断提升生命的价值。

〔怎样考――命题规律揭秘〕

本考点在中考中常常以选择题形式出现,运用典型事例或情景、漫画考查珍爱生命、善待其他生命、关爱他人生命、延伸生命价值等核心知识。

〔怎样学――学习方法点拨〕

1.掌握高频考点,走出知识误区。如:人的生命最重要;个人的生命永远是第一位的;珍爱他人生命就要勇于做出牺牲。

2.结合自我保护、战胜挫折、保护环境等知识综合理解珍爱生命的必要性和做法。

3.结合救灾、校园安全、先进人物事迹理解生命的意义。

4.收集相关的漫画、社会热点或设置相关生活情景进行训练。

考点二 认识自我

〔考什么――常考点扫描〕

1.青春期身体变化的主要表现:(1)身体外型的变化。(2)身体内部器官的完善。(3)性机能的成熟。

2.正确认识青春期心理矛盾:(1)是我们成长过程中正常的心理现象。(2)它们构成了我们向前发展的动力。(3)处理不好会成为妨碍我们发展的阻力。

3.解决青春期心理矛盾:(1)向父母、老师、亲友以及社会寻求帮助。(2)学会当自己的“心理医生”。

4.认识青春的内涵:(1)青春更多地体现在一个人的心态、气质、想象力和情感中。(2)青春是活力的象征,它蕴含着智慧、勇敢和意志。(3)青春更多的是梦想、是激情、是幸福。(4)我们要珍惜青春,并努力开创属于自己的灿烂人生。

5.正确认识、评价自己:(1)用全面的眼光看待自己;看到自己的外在形象和内在素质;看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2)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每个人都是变化发展的;通过不断发扬优点、改正缺点来完善自己。

6.认识自我的方法、途径:(1)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2)通过他人(态度和评价)了解自己。(3)通过集体了解自己。集体对一个人的评价往往更全面、更客观。

7.发掘自己的潜能:(1)发现自己的潜能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2)经常给予自己积极的暗示;在心中想象出一个更好的“自我”形象;培养有利于激发潜能的习惯,从小事做起,不断尝试、勇于实践。

8.科学规划自己的未来:(1)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实际确立个人成长目标。(2)制订详细科学的初中生活规划。(3)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9.正确认识追星现象:(1)喜欢明星是很正常的心理现象,因为明星往往有着美丽的外表、大方的举止,其中一些人还具有高超的专业技能、高昂的工作热情和高尚的人格。(2)人无完人,偶像也不例外,我们应善于从不同榜样身上学习不同的优点,不断完善自我。

〔怎样考――命题规律揭秘〕

本考点在中考中常常以选择题形式出现,运用典型事例或情景、漫画、名人名言等考查珍惜青春、认识自我等核心知识。

〔怎样学――学习方法点拨〕

1.掌握高频考点,走出知识误区。如:青春意味着烦恼;他人的评价不可靠;追星是幼稚的表现。

2.结合理想、自信、悦纳自己等知识综合理解全面认识自己的必要性、如何科学规划自己的未来。

3.结合具体生活情景、典型案例、漫画理解调控心理矛盾、珍惜青春的做法。

4.运用全面的观点认识青春期心理矛盾、他人的评价、追星现象,运用发展的观点看待青春的美好。

考点三 调控情绪 提升情趣

〔考什么――常考点扫描〕

1.情绪的基本类型:喜、怒、哀、惧。

2.情绪对人们的行为和生活的影响:(1)积极影响:充实人的体力和精力;提高人的活动效率和能力,促使个人健康成长。(2)消极影响:使人感到难受,抑制人的活动能力;降低人的自控能力和活动效率,做出令自己后悔甚至违法的事情。

3.青少年的情绪尤其需要调控的原因:(1)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花季,我们在拥有五彩缤纷的生活的同时,也经历着丰富的情绪变化。(2)情绪会给我们勇气、信心和力量,也会使我们忧郁、懦弱、冲动,甚至做出一些违背道德和法律的事情。(3)情绪需要调控,对于情绪多变的青少年来说,更应如此。

4.情绪与个人态度的关系:(1)采取的态度不同,人们的情绪表现也不相同。(2)可以通过改变态度来调控自己的情绪。

5.调控情绪的方法:(1)人的情绪具有相通性和感染性,我们要学会在合适的场合、用合理的方式表达情绪。

(2)调控的方法有:注意转移法、合理发泄法、理智控制法。

6.情趣与兴趣的关系:(1)情趣是以兴趣为基础而产生的。(2)情趣通过兴趣表现出来。(3)高雅的情趣体现一个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心理。

7.高雅的生活情趣对人的积极影响:(1)高雅的生活情趣,有益于个人的身心健康,符合现代文明的要求,符合科学精神和科学生活的要求。(2)能愉悦身心,有益于我们身心健康。(3)能开阔视野,增长智慧,有助于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4)能涵养品性,有利于提高道德修养。(5)能够形成乐观自信、活泼开朗的健康心理,从而使人更加热爱生活。

8.庸俗的生活情趣会给青少年带来哪些危害:(1)生活情趣低级、庸俗的人,往往看不到生活的丰富多彩,也看不到生活的美好选景;只看到眼前的事物,只图暂时的感官快乐。(2)低级、庸俗的生活情趣,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甚至损害身心健康。

9.追寻高雅生活情趣:(1)培养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2)善于将好奇心转化为浓厚的兴趣,并学会鉴别不同的兴趣爱好,避免盲目从众。(3)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领略生活的意义和情趣。(4)在对美德的追求和感悟中,提升情趣,陶冶情操。

〔怎样考――命题规律揭秘〕

本考点在中考中常常以选择题、简答题形式出现,运用典型事例或情景、漫画、名人名言等考查调控情绪、提升情趣等核心知识。

〔怎样学――学习方法点拨〕

1.掌握高频考点,走出知识误区。如:情绪是不被控制的、不可捉摸的;从众心理和行为只有消极影响。

2.结合珍爱生命、学习压力、民族精神、文化建设等知识综合理解调控情绪、提升情趣的必要性。

3.结合具体生活情景、典型案例、漫画理解调控情绪、培养高雅生活情趣的做法。

4.结合相关社会热点(书香社会、健康中国、“路怒族”等)、生活情景进行训练。

5.运用全面的观点认识情绪的两面性、调控情绪的必要性、生活情趣的雅与俗。

自尊自强

考点四 自尊自信自立自强

〔考什么――常考点扫描〕

1.认识自尊

自尊即自我尊重,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自己,自尊是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自尊与被人尊重都是快乐的。

2.自尊的表现、作用:(1)表现:注意容貌上的修饰、举止的文雅、行为的后果。(2)作用:能激励我们奋发向上,形成健康的人格;有了自尊,我们才能更好地立身于社会。

3.自尊的意义:(1)激发自己通过努力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2)让自己赢得别人的尊敬,感受自尊的快乐。

4.尊重他人的意义:(1)是自尊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2)要想赢得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3)每个人都要通过他人的尊重、欣赏、鼓励、期望来感受自尊。(4)尊重可以使人理智,尊重可以使人悔过,尊重可以唤醒人的良知,产生无法估量的正面效应。

5.赢得自尊的途径:(1)知耻而不虚荣。(2)维护人格最重要。(3)自尊要适度。(4)善于尊重他人。

6.培养自尊的品质:(1)做到不图虚荣,拒绝沾染不良习气,绝不可丧失人格,做有损人格的事。(2)承认世界因为差异而精彩,不要太在意他人的议论和态度,养成一种豁达、开朗的性格;对待议论和批评,要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7.做到尊重他人:(1)最基本的要求:对人有礼貌,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人格。(2)做法:善于站在对方的角度,感同身受,推己及人;善于欣赏、接纳别人;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情。

8.自信的含义及表现:(1)含义:自信是人对自身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件事,实现所追求的目标。(2)表现:思想上相信“我能行”,行为上表现“我能行”,情感上体验“我能行”。

9.自负、自卑与自信的区别:(1)自负的人自以为了不起,往往过高地估计自己,自以为是;自负者所依据的事实是虚假的,追求的目标是根本不可能达到的。(2)自卑的人轻视自己,往往看不到自己的能力,可以做得很好也不敢尝试。(3)自负者和自卑者,都是以自我为中心,这使他们远离成功,而自信有助于成功。(4)自信者能够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包括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自信者所追求的目标是真实的。

10.自信的作用:(1)自信是成功之基。(2)自信有助于成功,自信者具有乐观、好奇、专注的心理品质。(3)自信的人能够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既不自傲、自负,也不自卑、自弃。

11.培养自信心的途径:(1)看到进步与长处,发现自己的长处,是自信的基础。(2)增强信心与实力,实力是撑起信心的最重要的支柱。

(3)做自信的中国人,把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发展结合在一起,在国际交往中不卑不亢、落落大方,绝不做有损国格的事情。

12.认识自立: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依靠自己的力量生存,依靠自己的劳动生活,独立处理自己的事情。

13.自立的表现:(1)独立地科学地安排自己的生活,解决自己生活中的问题。(2)自主地处理自己所遇到的社会问题,处理自己学习中的问题。

(3)自主地处理自己遇到的社会问题,开创自己的事业。

14.自立的作用:(1)能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能锻炼我们的心理品质和道德品质。(3)人生需要自立。

15.依赖思想的危害:(1)会使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和精神。(2)会使人缺乏生活的责任感,造成人格的缺陷。(3)会使人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甚至危害社会和他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16.培养自立的能力、精神的途径:(1)主动拒绝和摒弃依赖思想。(2)遇事有主见。(3)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4)最基本的就是要立足于自己当前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小事做起,大胆地投身社会实践。(5)在父母和老师的帮助下,自觉地储备自立的知识,锻炼自立的能力,培养自立的精神。

17.自强的含义、表现:(1)含义:自强就是对未来充满希望、奋发向上、积极进取。自强是一种精神,一种美好的道德品质,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巨大作用。(2)表现: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丧气,自尊自爱、不卑不亢,勇于开拓、积极进取,志存高远、执着追求。

18.培养自强精神的意义:(1)自强是一个人活出尊严、活出个性、实现人生价值的必备品质。(2)自强是我们健康成长,努力学习,将来成就事业的强大动力。(3)自强不息是几千年来熔铸成的中华民族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备经磨难而更强,豪迈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4)自强是我们通向成功的阶梯,自强的人不会自弃。

19.培养自强精神的途径:(1)树立坚定的理想是自强的航标。(2)战胜自我是自强的关键。(3)扬长避短是自强的捷径。

20.明辨是非善恶的意义:(1)只有明辨是非善恶,才能把握好自己生活的方向,实现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2)只有明辨是非善恶,才能在生活中自觉用道德和法律约束自己的行为,杜绝不良嗜好,抵制不良诱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3)只有做到明辨是非善恶,并积极同丑恶现象做斗争,才能使自己逐步成为一个正直的人。

21.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1)明确正确的判断标准,心中有一把“尺子”,即道德标准和法律标准。(2)勤奋学习,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积累社会经验。(3)加强道德修养,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辨别能力,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4)不断增强自控能力,正确的行为必须坚持,错误的行为坚决摒弃。

22.对自己的行为负责:(1)加强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对自己的行为后果做出正确的判断。(2)增强责任意识,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认真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3)学会控制自己,对他人、对社会有危害的事,坚决不去做。(4)由于自己的错误行为给他人或社会造成了损失,就要敢于承担责任,并及时改正。

23.明辨是非,铸就良知的标尺:(1)以美好的道德陶冶自己的心灵。(2)懂得法律规范,我们的标尺就不会弯曲变形。(3)选择善良正义的人作为自己的榜样,我们就能避免误入歧途。(4)学会理性分析,懂得思考不同的价值选择导致的不同的后果。

〔怎样考――命题规律揭秘〕

本考点在中考中常常以选择题、简答题形式出现,运用典型事例或生活情景、漫画、名人名言考查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等核心知识。

〔怎样学――学习方法点拨〕

1.掌握高频考点,走出知识误区。如:自尊是虚荣的表现;自立就是拒绝接受任何人的帮助;只有残疾人、伟人才需要自强。

2.结合认识自己、民族精神、礼貌礼仪、责任等知识综合理解自信、自强的必要性。

3.结合具体生活情景、典型案例、漫画掌握培养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做法。

4.运用全面的观点理解自信与自负、自卑的区别,明辨是非的必要性。

考点五 正视挫折 磨砺意志

〔考什么――常考点扫描〕

1.正确认识和对待挫折:(1)挫折与人生相伴,是人生的一部分。人就是在不断地认识挫折、战胜挫折的过程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2)挫折是意味着失败还是孕育着成功,关键取决于人们对待挫折的态度、个人意志品质和采取的具体应对措施。(3)面对挫折,胆怯、懦弱的人一蹶不振、束手无策;意志坚强、有坚定信念的人善于把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变成垫脚石,并寻求应对挫折的有效方法,从而获得成功。

2.造成挫折的因素:(1)自然因素:不能预测和及时防范的天灾。(2)人为因素:学校的、家庭的、社会的因素。(3)个人因素:道德品质、智力、体力、外貌等。

3.挫折对人的影响:(1)积极影响:能磨砺意志,增长才干和智慧。(2)消极影响:使人前进的步伐受到阻碍,产生忧愁、焦虑、恐惧等消极心理。

4.战胜困难和挫折的方法:(1)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2)正确地认识挫折,采取恰当的解决办法。(3)全身心去探索、创新、创造。(4)善于自我排解、自我疏导,将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增添战胜挫折的勇气。

5.意志坚强的主要表现:(1)自觉性,对自己行动的动机和目的认识深刻。(2)果断性,在复杂情景中沉着冷静,处事果断。(3)自制力,胜不骄、败不馁,自我调控力强。(4)坚韧性,顽强拼搏,百折不挠。

6.坚强意志的作用:(1)是克服干扰、战胜挫折、实现人生目标的保障,是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2)是坚持正确的人生方向的需要。(3)是走出失败的阴影的需要。(4)是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需要。(5)是成就一番事业的需要。

7.磨砺坚强意志的途径:(1)必须树立明确的目标。(2)从细微之处做起,从小事做起。(3)善于管理自己,制订并按照计划做事,坚持下去形成习惯。(4)主动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

〔怎样考――命题规律揭秘〕

本考点在中考中常常以选择题、简答题形式出现,运用典型事例或生活情景、漫画、名人名言、故事等考查战胜挫折、磨砺意志等核心知识。

〔怎样学――学习方法点拨〕

1.掌握高频考点,走出知识误区。如:生活中的挫折越多越有利于成功;磨砺意志就是吃苦。

2.结合珍爱生命、调控情绪、自我保护等知识综合理解战胜挫折、磨砺意志的必要性。

3.结合具体生活情景、典型案例、漫画掌握战胜挫折、磨砺意志的做法。

4.收集相关的漫画、名人名言、生活情景、哲理美文进行训练。

5.运用全面的观点理解挫折对人的影响。

学法用法

考点六 感受法律尊严 知法懂法守法

〔考什么――常考点扫描〕

1.法律的基本特征:(1)由国家制定或认可。(2)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3)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2.我国法律的本质: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3.法律的重要作用:(1)规范作用:法律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2)评价作用:法律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3)保护作用: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4.法律对我们的基本要求:(1)应尽的责任:学法、用法、守法。(2)应采取的态度:爱法。(3)应坚持的价值标准:以守法为荣、以违法为耻。

5.违法行为的含义、类型:(1)含义: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事情都是违法行为。(2)类型:一般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犯罪行为)、违宪行为。

6.犯罪行为的含义、特征:(1)含义: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2)特征:严重危害性(本质特征);法律标志是刑事违法性;必然后果是刑罚当罚性。

7.刑罚的含义、类别:(1)含义: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实施惩罚的一种强制方法。(2)类型: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8.道德水平与违法犯罪的关系:(1)道德水平高,法制观念强,就会追求上进,不犯或少犯错误,就不会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

(2)道德水平低,法制观念淡薄,就会追求低级趣味,难免犯违反纪律的错误,发展下去就可能违法,甚至陷入犯罪的泥沼。

9.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的联系:(1)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都是违法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2)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一般违法行为可能发展为犯罪行为。

10.远离犯罪(原因):(1)犯罪是对人类文明的挑战。(2)犯罪是侵害社会健康肌体的毒瘤。(3)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4)我们要懂得,犯罪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都有严重危害。(5)我们要在心灵深处憎恶违法犯罪,行为上远离违法犯罪。

11.青少年要做到防微杜渐,拒绝违法犯罪:(1)自觉树立法律意识,维护法律的尊严,依法自律,做一个守法的人。

(2)加强修养,践行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3)自觉遵纪守法,谨慎交友,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

〔怎样考――命题规律揭秘〕

本考点在中考中常常以选择题、简答题形式出现,运用典型事例或生活情景、故事、案例等考查法律、违法犯罪等核心知识。

〔怎样学――学习方法点拨〕

1.掌握高频考点,走出知识误区。如:违法必然导致犯罪;犯罪是受到了刑罚处罚的行为;小错不断,大错不犯;不违法,法律就与我无关。

2.结合珍爱生命、公民权利、公平正义等知识综合理解防微杜渐、远离犯罪的必要性。

3.结合具体生活情景、典型案例、时政热点(反腐败、扫黄打非)掌握法律的特征、作用和犯罪的危害。

4.运用全面的观点理解法律的作用、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关系。

考点七 拒绝不良诱惑 法律护我成长

〔考什么――常考点扫描〕

1.不良诱惑的危害:(1)对待金钱,如果不能做到取之有道,就可能沾染不良行为,甚至触犯法律。(2)沉迷于电子游戏,会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学习成绩和人际关系,甚至会诱发寻衅滋事、勒索钱物等违法犯罪行为。(3)吸毒的危害性极大,严重损害身心健康,容易引起盗窃、抢劫等违法犯罪行为。(4)赌博一旦上瘾,就很难回头,可能使人一步步走上骗、偷、抢的违法犯罪道路。(5)“黄色海洛因”侵蚀着人的肌体,毒害着人的精神。(6)不良诱惑会损害我们的身心健康,阻碍我们的成长发展,影响我们的幸福生活。

2.坚决抵制不良诱惑:(1)必要性:学会分辨并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才会有健康幸福的生活;否则,我们会为之付出沉重的代价。(2)要求:科学的态度,坚强的意志,清醒的头脑,正确的方法。(3)方法: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充实自己;联想后果法;转移视线,避开诱因;婉言谢绝朋友,提高自制力;专时专用,改正不良习惯;提高认识,端正动机;主动寻求帮助法。

3.身边的险情:(1)自然灾害: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等。(2)意外事故:交通事故、火灾、溺水、中毒等。

4.避免灾害和伤害的方法:(1)要对险情保持高度的警惕,一定要有紧急避险的意识。(2)冷静判断、镇静应对是我们成功避险的重要前提。

(3)掌握有效的逃生急救知识和技巧,是科学避险的关键。

5.加强自我保护(要求):(1)积极争取社会、学校和家庭等方面的保护。(2)保持高度警惕是避免侵害的前提。(3)保持冷静,机智应对。

(4)当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要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