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伦理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伦理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伦理学

企业伦理学范文1

食品产业的GDP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居首位,然而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繁发生,近些年政府在此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但效果并不显著。苏丹红事件、三鹿奶粉事件、饮料苯含量超标等食品安全事件,给食品行业乃至整个中国社会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我国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原因可分为技术因素和道德因素,从实际发生情况看,主要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多因道德因素而起,食品产业是典型的道德行业,有形的技术问题解决起来相对比较容易,而无形的伦理道德障碍则会产生更多不利的影响,一方面导致食品产业的信任危机;另一方面直接影响食品企业本身的经济效益的提升和经营规模的扩大。 

食品经济管理专业的大学生是未来食品行业的经营管理者,其职业素养和伦理素质不仅影响到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更关系到我国食品产业的发展。高校是否进行食品经济管理伦理教育,对于学生在将来的经济活动中的伦理行为和伦理决策能力有深远的影响。在这方面,企业伦理学教学应该而且可以从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高校食品经济管理专业商业伦理教育需要思考的问题 

企业伦理学属于应用伦理学的一个分支,是伦理学与企业管理学的交叉学科,这一性质决定了企业伦理学一方面要以促进企业管理为目的,另一方面则要以伦理考量为基本方法和手段。它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企业管理与经营活动如何平衡各种利益关系,以全面实现企业的责任。 

我国对于企业伦理学教学的学科体系还在不断完善中,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该门学科的研究与对话,形成一套适合我国企业伦理学教育的教学模式。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做法是将商业伦理方面的内容融合在其他专业课程里面,用一章左右的篇幅来讲授,这表明商业伦理课程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企业伦理学教学必须回答三个基本问题:(1)为什么教,即企业伦理学教学的目标应该是什么?(2)教什么,即企业伦理学教学的内容应该有哪些?(3)怎么教,即企业伦理学教学的方法应该是什么? 

目前企业伦理的教学目的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商业伦理认知,以知识的灌输为主。结果一个教学周期结束后,学生的商业伦理知识增加了不少,但是,伦理推理和伦理判断的能力几乎没有提高,将伦理分析的技能应用到真实的情境下作正确的决定的能力并没有提高。一个好的企业伦理学教育需要教师把握本课程的理论基础和课程设置特点,让学生在知识层面、技术层面以及价值观层面进行完善。 

国内的企业伦理学主要突出企业管理中的信息、知识与公平竞争,国内外的伦理学比较,以及跨国经营中的伦理问题,主要采用“理论+案例”的模式。国外的企业伦理学更注重全球环境中与利益相关者之间所遇到的问题,用案例的形式讨论伦理决策等经济大环境中所遇到的问题,主要采用“案例+伦理+案例”的教学方式。对于食品经济管理专业来说,就需要结合食品经济与管理专业的特点以及食品行业的特点,突出强调企业社会责任与食品产业发展、食品安全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设计符合食品经济管理专业的企业伦理课程。 

二、食品经济管理专业企业伦理课程设置的原则和教育目标 

企业伦理学课程有三个层面的问题要考虑,一是学生要肯学,学了以后,要有实质性的提升,不管精神层面的提升、知识的提升还是技能的提升;二是老师要愿教,最好能把专业教学与学科发展结合起来;三是社会要接受,符合人才培养目标。总之,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原则上要能够充分体现食品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和食品行业特点。 

(一)教学目标 

通过企业伦理教学,让商业伦理进入学生的大脑,要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使他们明确自身所扮演的角色和所承担的相应责任,提高学生的道德反思能力。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培养具有新商业文明的新一代食品经济管理人才。 

培养学生食品经济管理的行业伦理意识,使他们形成从企业伦理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行为习惯,能够正确判断复杂情境中的应然关系,善于维护和平衡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和推理判断能力,增加学生了解伦理问题的能力和道德推理能力,将伦理分析技术应用到企业实践中,对伦理两难问题作出正确的决定,使他们在遭遇或面对伦理困境和道德悖论时,能够运用伦理价值和原则提出富有创见的应对方案和措施。 

总之,通过企业伦理教学,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企业伦理思维,从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材料的选择,都服从于一个明确统一的目标,促进学生形成内在的责任意识、伦理意识和伦理思维判断能力。 

(二)教学原则 

1.基础理论知识的把握。只有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学生才能更好地在企业决策中恰当处理伦理问题,对伦理道德水平进行创新。这就要求教师需要有大量的知识积累,综合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管理学、统计学等多门学科,将中外著名学者的观点进行整合,依据社会环境,给学生讲解基础理论知识和学科发展趋势,同时布置理论和案例的阅读材料供学生阅读,让学生认识伦理问题的重要性,形成一定的知识储备,为解决实际问题打下理论基础。 

2.协调经济与伦理的关系。企业处理各种关系,无论就其表面还是其本质来看,都是在扮演特定的角色,承担一定的责任。在关注企业活动领域内各种复杂关系的同时,企业伦理学必须思考和辨析企业与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包括企业所有者、客户、员工、供应商、媒体、消费者、政府、竞争对手、公众、社会等。分析企业应该何时、何地、在什么情况下进行何种伦理决策,为企业今后的伦理问题提供伦理判断原则。对食品行业来说,在教学中就要抓住食品行业本身的特征和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的特点,作出有针对性的分析。 

3.道德情操的开发。企业领导的行为方式直接影响企业的行为,如果企业领导者实行德行领导,正直廉洁、关心下属成长、遵守社会规范和仁厚诚挚,那么这种领导方式将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对企业的忠诚度。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伦理道德能力,如何以一种公开的伦理方式行事,对下属起模范带头作用;如何在组织内有效地设立预警机制和伦理热线;如何为员工建立切实可行的伦理准则;如何开展有效的商业伦理和职业道德培训;如何设立奖惩制度使员工遵从伦理规范;如何有效地向下属灌输商业伦理价值观。总之,通过教学实践,要使学生认识到管理者在企业中的伦理责任,和对企业及员工伦理的影响,并有意识地进行伦理领导,做“经济人”和“道德人”有机统一的德行领导者。 

三、企业伦理学的教学策略 

如何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达到企业伦理学的教学目的,是企业伦理教学的关键。 

(一)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企业伦理课的老师要懂伦理学,还要懂经济学、管理学,能融会贯通,因此,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是进行企业伦理教育必须面对的问题。通过定期举行教学研讨会,通过成立企业伦理学教学与研究组织,使教学与研究的交流活动能够更加正规化,也可以通过建立网站,共享相关教学资源,使教授伦理学的老师有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而教伦理学的老师应该向教其他专业课如市场营销等专业老师传授伦理学知识。通过加强不同学科之间老师的交流,使从事企业伦理学的教师同时掌握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知识是可以并且应该做到的。 

   (二)加强伦理教育力度 

在课程设置中,要对在西方经济学课程中的“经济人”假设进行针对性的分析批判,使学生不仅注重经济指标,更要重视企业社会责任和个人的道德修养,分析我国食品产业出现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对企业的影响是什么,对行业的影响是什么。 

(三)加强商业伦理教育和现实结合的力度 

我国有丰富的伦理教育资源,儒家伦理、社会主义伦理都有大量的宝贵思想可以为我国商业伦理建设实践服务。但是,这必须把商业伦理教育与食品产业健康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不仅重视个人的职业道德教育,更要重视企业的责任教育,不能空洞说教,不然,就达不到企业伦理教育的效果。 

(四)教材选择 

作为选修课程的企业伦理学,并无统一的教学大纲和统编教材。教材往往受编写者个人兴趣、认识和篇幅等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出强烈的个性化色彩,如果只选用一种教材,就难免会使教学内容趋于简单化和片面化;而反过来选用多种教材也不太现实。最好的策略是教师根据企业伦理学的知识模块,用讲座形式覆盖主要教学内容,将教材的有关章节纳入讲座体系作为精读材料;教材中没有的内容则另外指定有关阅读材料。这样安排,除了可以最大限度地使教学内容做到合理、全面外,还在于选修课的课时一般并不充裕,教学活动在某种意义上只是给学生打开一道知识之门,好让那些感兴趣的学生可以继续探索,重在呈现知识的宽度,并不要求在知识深度上作过多挖掘。当然,这样的安排对教师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一方面要对企业伦理学的知识结构形成自己的见解,并据此安排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要尽量全面掌握著作信息,选择其中最佳者作为教材,并有针对性地布置课外阅读。中国文化是我国企业伦理学教学的知识和理论价值来源之一,可以把传统文化引入课程,但是如何与现代市场经济结合需要慎重对待,如何与食品行业相融合需要深入探讨。 

(五)注重基本概念的教学,充分发挥其知识枢纽功能 

概念是特定知识系统对研究对象的独特把握方式。企业伦理学的基本概念是理解和运用企业伦理学知识的关键路径和工具,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可以先运用准确的语言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突出其关键特征,再呈现概念实例;也可以反过来,先举例再分析共同属性,最后揭示概念。 

(六)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 

教师教授商业伦理时通常使用课堂讨论、教师讲述、阅读指定课本、案例分析、商业剧情讨论、专家报告及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教师必须根据认知发展规律,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师的讲述可以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课堂讨论可以帮助学生培训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案例分析可帮助学生分析伦理困境和发现可行的解决方案;邀请企业界的经理人员与学生分享他们在实践中面对的伦理问题以及解决方法;角色扮演法可帮助学生熟悉伦理困境情况,帮助学生透过不同的立场去讨论伦理问题而作正确决策。 

教师讲述知识传授是企业伦理学教学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方法,但离开具体情境和对现实问题富有说服力的思考,就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案例教学无疑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师可带动学生主动学习理论知识并运用于案例的实际操作中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把握现实问题的主动性。此外,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搜集企业运作过程中产生的伦理问题,或激励他们针对现代企业中普遍遇到的伦理的热点问题采用故事讨论、道德讨论等方式进行研究,并就其核心问题提出初步解决方案,再进行小组讨论。教师在此过程中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让学生在学习中畅所欲言,在业务中掌握企业伦理学的专业知识,了解他人对企业伦理与社会价值的见解,丰富自己的道德观。教师还可以吸收学生参与教师管理咨询项目,使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培养伦理选择能力、伦理判断力、伦理推理能力以及伦理评价能力。在案例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及时给予必要的指导,将学生引入讨论的重点中来,并最终作出点评。 

除了案例教学外,老师还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工作实践或媒体报道中选择一个热点企业伦理问题,围绕问题写成一个小组报告,包括问题描述、伦理分析等内容,然后在课堂上陈述,其他学生可以向他们提出问题。为增强学生对现实伦理问题的敏感性,可以布置个人作业,要求学生描述一个现实中的伦理问题,要求必须是自身经历或观察到的问题进行讨论。 

在教学组织中,还可以让学生置身于道德冲突的情境中,进行情景模拟和命题辩论。首先可由教师展示从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所经历的真实事情,从中提取出案例或情景,教师不直接告诉学生该如何行动,而是让学生分成小组,通过讨论决定其伦理判断,学生每次辩论的时候,都会涉及好多企业伦理学知识,教师从中做点评引导。 

四、结语 

对食品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企业伦理学的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掌握企业伦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熟悉食品行业道德职业规范,从而培养自身的伦理意识,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使他们形成从食品企业伦理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行为习惯,能够运用伦理价值和原则提出富有创见的应对方案和措施,体现企业伦理学教育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邬勇.美国商学院的商业伦理教育及启示[J].江苏商论,2005,(4). 

[2]周祖城.面向现实问题的MBA企业伦理学教学[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4). 

[3]欧平、周祖城.全国MBA企业伦理学教学研讨会综述[J].伦理学研究,2008,(1). 

[4]张增田.工业企业伦理学的基本问题与教学策略[J].教育与现代化,2008,(9). 

[5]刘雪梅、宋玲、蒋春艳.对我国MBA《企业伦理学》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展望[J].当代经济,2009,(11). 

[6]柯丽敏.电子商务专业大学生商业伦理教育现状和课程设计分析[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9,(11). 

 

Thinking of the Business Ethics Course of the University Student in the Food Economic Management Speciality 

 

JIANG Qi-jun 

(Economy management college,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Shanghai 201306,China) 

 

企业伦理学范文2

大凡成功的企业都有一套管理哲学,因为哲学基本上就像一只罗盘,能指引企业经营的正确方向,帮助企业迎接挑战,可以获得职工、消费者、社会的大力支持,从而帮助企业追求成功。“爱的循环”的提倡者吉田忠雄是YKK拉链公司的总裁,YKK拉链公司制造的拉链占世界总产量的35%,他将利润分成三份:三分之一是以质量较好的产品以及低廉的价格交给消费者;三分之一交给销售我们产品的经销商和商;三分之一用在自己的工厂。“不为别人得益着想就不会有自己的繁荣。”如果我们撒播善的种子,那么,善还会循环归还给我们的,善在我们之间不停的循环运转,使大家都得到善的实惠。

企业管理哲学不仅仅关系到企业一般的经营理念,而且涉及到企业对内和对外的一种生存的哲学思考,它关心的不仅仅是管理层面的因素,还有企业伦理等方面的内容,它是企业的辨证思维方式,是企业处理企业与社会、员工、顾客和相关利益群体各种矛盾的方法。不仅在国内可以适用,而且在国外也能大行其道。这也正是我们在跨国经营时代所应强调建设具有很强适应性的企业管理哲学的根本所在。

二、中国企业管理哲学建设的必要性

1.中国企业跨国经营迅猛发展的需求

经过“改革开放”20年的发展,中国不少企业已经初具规模,已经具备了开展海外投资的条件。中国已被联合国评为新兴的海外投资国,其中一批优秀企业,如海尔集团、上海广电、万向集团、杉杉集团、东方集团等,都已不同程度地走向跨国经营。在讨论企业跨国经营的有关问题时,笔者以为,中国跨国企业的企业文化与理念体系构建是比较重要的一方面,它对企业在迈向跨国公司的重大转型过程中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我们更应该强调构筑自己的企业管理哲学和管理文化,以免被别的国家文化所同化而失去自己的独立性。

2.西方企业在中国本土经营的成功启示

据统计,世界上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已有400多家在中国登陆,中国企业面临着全球跨国公司的技术、资金、人才管理、经验和哲学的严峻挑战。加入WTO后,形势更加复杂。中国企业的竞争对手都是具有超强实力的巨型企业,它们有着雄厚的资本实力和强大的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世界跨国公司咄咄逼人的进攻势头,使中国处于起步和初级发展阶段的跨国经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还有一个更为突出的挑战是中国的企业在西方多国公司面前是亦步亦趋还是自我崛起,这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制度问题,也是一个企业发展高度问题,任何一个问题不能妥善解决好,都会影响中国企业的长久生存。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借鉴西方公司的做法。西方公司不仅愿意采取国际统一的标准化管理,而且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入乡随俗创立相应的管理模式。比如:把人员流动作为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的一个不变因素;扩大招聘范围,不只局限于招收名牌大学毕业生,着眼于立足本地和长远发展的需要;改变过去的一贯做法,减少外国经理的数量,多给中国员工晋升的机会,避免中外冲突;与中国的大学合作,建立自己的培训机构等。这些做法对于中国的企业怎样在本土各地经营以及走出国门开展异地经营都是很好的借鉴。西方公司在中国经营的本土化成功,直接打压着中国企业的生存空间。如果我们仍一味模仿西方公司的经营方式,不去做挖掘深层的本土和异域的生存土壤的努力,形成一种更能符合中国本土和国外文化的企业文化和哲学,中国公司的生存、发展道路将会变得比入世前更为艰难。

3.体现赋予本民族文化传统特征的内在要求

一个企业的生存发展首先应该是能够充分挖掘与利用本民族的文化特色,能够建立起符合全体国人的企业哲学。中国传统的企业文化,讲求以伦理为本位,强调社会需求和集体利益,讲求道德诚信,崇尚美德,而诞生于西方文明下的西式商业精神,在被中国企业照搬进来时,却忽略掉了一些重要而基本的前提,这使得理念变形的情况比比皆是。况且,即使这种学习不走形,以西式商业精神为视角的亦步亦趋,也很难造就出强大的可与跨国公司相抗衡的中国企业。盲目照搬导致的直接后果是画虎不成反类犬。事实上我们有太多的企业并没有很好的利用我们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来构筑企业哲学和文化,因此,在市场竞争中找不到自己的特色、地位和方向,其成效显得非常有限。一个连自己本民族的文化特征都缺失的企业,它是不可能在国内立足的,更谈不上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

三、企业管理哲学的阶段性构建分析

在讨论怎样构筑企业管理哲学时,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企业的发展有其阶段性,因此,在不同阶段企业应该具有不同的文化和哲学价值追求,给它们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赋予不同的意义,否则,我们在构筑企业管理哲学时发挥不了管理哲学的正确引导作用。

在公司创业初期,重要的是生存与扩张,是产品和市场,所以出现了索尼的开拓、独创精神和松下的饥饿精神,也出现了华为的压强精神。但当一个公司的规模扩展到相当程度,即它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已成为或即将成为一种“社会力量”的时候,企业文化和哲学的探讨就被赋予更高更新的含义。对内而言,随着企业的扩大和员工的增加,企业领导者迫切需要一个发挥增强企业内聚力、形成企业思维以统一员工思想、确认工作评价标准、确认接班人标准等作用的企业自身价值体系——即企业的文化体系,对外而言,此时,随着企业在业务过程中触及的社会利益日益广泛,人们已从文化的角度评价其合理性和利益的得失,企业文化中的使命与宗旨、服务精神、社会意义等因素凸现出来,文化又成为对外营销问题,部分企业甚至以自身的企业哲学作为营销主要述求点之一,使之成为企业形象的重要标志。爱的循环精神就为企业的成功获得了国内外的强大哲学支持。

到了企业跨国经营的时期,对企业的管理哲学就变得更为迫切和重要。此时的企业经营管理哲学不仅只是关注国内的可接受问题而且也应关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国外认同问题。构建一种更具普遍性的体现本土化全球化的实质性的企业管理哲学可以说是事关企业跨国发展时期生死成败的核心问题。世界许多成功的企业发展到跨国公司阶段时都已形成自己能被尽可能多的民族认可的独具特色的“管理哲学”,并发展出一整套“企业理念体系”。如IBM公司“尊重个人、服务、追求卓越”企业哲学;美国麦当劳的“质量、服务、清洁、价值”的理念。那么,中国众多企业面临跨国经营时,应该建立一种什么样的经营哲学呢?以什么样的形象展现在国际大舞台呢?笔者以为结合中国正处于向外发展初期,中国企业的经营哲学应该体现出一种饥饿精神、自主独立的精神和敢于搏强的

精神。这主要从下面三个方面考虑一个企业经营哲学的构建:产品研究与创新性上,追求自主,我们不仅要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与专利,而且更要主张自我开发与创新;生产上,要自创品牌,延长自己的生产链,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不能过于满足贴牌生产;营销上,可以借助国外的营销渠道和手段,但不能完全依附,否则,企业的独立性永远难以实现,在国际上仍无法展示自己的身影。总之,反映这种经营态势的企业管理哲学,应该是一种力求自主、拼搏图强的哲学观,而不是一种盲目屈从国外大公司的经营范式。随着经济的一体化,我们的企业在经营时应该审时度势,及时转变自己的经营指导思路,不惧怕诸强,拼搏挤压,构筑起能反映目前自身经营特点的企业哲学理念,指导本企业打造为世界真正强大的成功大企业。

参考文献:

[1]罗长海.企业文化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黄伟文.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文化准备[J].决策借鉴,2001.

[3]仇勇,张浩.中国新时代:中国企业跨国梦.

企业伦理学范文3

[关键词]企业伦理 伦理建设 道德难题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1-0155-02

国内外学者关于企业伦理的研究已有几十年的时间,对于企业伦理的研究主要围绕企业伦理概念的界定、企业伦理的建设以及企业的道德难题等问题展开讨论。本文将围绕上述问题,结合近年国内外关于企业伦理研究的文献资料,对学界关于企业伦理的研究进行简要的综述。

一、国外企业伦理学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企业伦理的研究起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经过发展也产生了不少学术著作,如加瑞特(Garrett T.M)等人编写的《企业伦理案例》、乔治•恩德勒(Enderle G.)等主编的《经济伦理学大辞典》、P.H.沃恩(P.H.Werhane)和R.E.弗里曼(R.E.Freeman)主编的《企业伦理百科辞典》、霍尔斯特•施泰因曼(Horst Steinmann)和阿尔伯特•勒尔的《企业伦理学基础》、詹姆斯•E•波斯特(James E•Post)等人编著的《企业与社会:公司战略公共政策与伦理》。目前,国外对企业伦理的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展开,即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此外,国外学者对于企业伦理的研究则更偏重于实践应用的层面上,并将企业伦理融入到日常的管理之中,通过对大量案例的分析,更真实反映出企业伦理在企业运营中的作用,其内容主要涉及到产权制度、企业员工的权利与义务、企业社会责任以及企业与环境等问题。对于企业的道德问题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霍尔斯特•施泰因曼(Horst Steinmann)和阿尔伯特•勒尔(Albert Lohr)所著的《企业伦理学基础》谈到企业非伦理行为的根源是基于制度压力、组织上的局限以及经理的道德这三个方面。制度压力指的是当今的社会制度造成了当前市场上的竞争经济,为了取得利润最大化而产生的不道德行为。组织上的局限从组织结构上的障碍和组织文化上的障碍分析企业在组织结构上存在的问题,如对劳动分工问题、决策权限分散、企业文化价值定势等问题做了分析。经理人的道德则是从构成企业主体的个人道德阐述不道德的产生,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经理人的行为方式说明了道德在不同企业中的不同的作用。作者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的层次论述了企业非道德行为产生的根源,其理论得到了学界的一致认可,无论是国外还是我国学者大多也是从这三个层次展开论述的。

詹姆斯•E•波斯特(James E•Post)等人编著的《企业与社会:公司战略公共政策与伦理》第五章讲到企业经营中的伦理困境的原因是基于四方面的原因:1.个人获利和个人利益。2.盈利和竞争压力。3.经营目标和个人价值观。4.多文化交叉矛盾。从这四个方面讨论了企业伦理问题的性质,并列举了相关案例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罗伯特•杰克考尔(Robert Jackall)的《道德困境―公司经理的世界》一书中介绍了一个成功的经理人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内部员工的处事原则问题,从公司运营的每个环节揭示了在激烈的竞争之下企业所面临的道德上两难的选择。

国外对于企业道德研究大多从公司的管理角度出发,从实践的层面分析公司在治理的过程中存在的道德问题,只有认清这些道德问题才能正确处理好经济与伦理之间的矛盾。但是国外学者对于理论层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仅仅指出了其中的问题而没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

二、国内企业伦理问题研究现状

我国关于企业伦理问题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学界主要围绕企业伦理的概念、企业伦理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如何开展企业道德建设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一)关于企业伦理概念的界定

对于企业伦理这一概念的界定国内学者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一些学者将企业伦理视作一种道德规范,并从行为约束的方面对企业伦理进行界定。我国学者朱贻庭认为“企业伦理是以企业为行为主体,以企业经营管理的伦理理念为核心,企业在处理内、外关系中的伦理原则、道德规范及其实践的总和”。此外美籍学者成中英教授、陈荣耀、周祖成教授、李萍也都从道德规范这一角度对企业伦理进行了界定,从企业道德规范的层面指出企业在处理各种关系时所应遵循的道德准则。

2.从企业伦理的结构上对企业伦理的整体进行解读。欧阳润平教授提出“企业伦理是企业利益及利益相关关系存在于发因素构成企业伦理的整体结构,并呈现出相互影响、交互联系的循环状态”。学者李健认为“企业伦理是指在企业全部生活中所蕴含和活跃着的道德意识、道德准则与道德活动的总和,它是一个具有复杂的内在结构的系统”。二者都从企业伦理结构的层面加以界定,更清晰地从企业伦理的整体上对其进行解构。

上述定义是从不同的角度对企业伦理的含义进行的界定,但是二者并不矛盾,对于企业伦理的含义的界定,大多数是从道德规范上来讲。但是这样界定是不全面的,企业伦理不仅仅只是一种行为规范,更应该内化为一种软的约束力量,应当成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念,指引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结合以上学者对企业伦理含义的分析,本文认为企业伦理是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处理其与利益相关者关系的善恶价值取向及应遵循的行为规范,是企业有机组成的一部分,是与企业生命力息息相关的一种企业文化。所以企业伦理不仅仅是约束制约企业行为的规范,而是两者的相结合。

(二)企业伦理与企业利润的关系

一些观点认为企业作为社会的个体,无需承担企业道德责任,企业的惟一目标就是获得经济效益,而不用在乎盈利的手段。还有人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的压力反而使一些讲道德的企业难以立足,对此企业伦理和企业利润真的是不可调和的产物吗?围绕这些话题一些学者展开了讨论。

陈炳富、周祖成在《企业伦理与企业经济效益的关系》中指出不讲企业伦理有损企业长远经济效益,企业不讲道德是一种短期的、自杀,长此以往,企业必定处理不好与相关利益者的关系,自然也不能长久的自足,遵守企业伦理反而能获得更高的利润,并且超越单纯的经济效益。可见二者并不矛盾。

王学义在《企业伦理学》中指出企业经济关系受到一定的道德原则支配,企业伦理目标是企业经济目标的调节器,企业只有通过道德的作用来配置社会物力、人力等各种资源,使这些资源都尽可能大地产生经济效益,推动社会的繁荣,这才是企业获取经济利润的应有之义。

龚天平教授从另一种角度分析两者的关系,通过对近年来对国外学者关于企业伦理与经济绩效关系的总结指出,目前国外的观点大致有三:企业伦理阻碍经济绩效的提升,两者呈负相关关系;企业伦理促进经济绩效的提升,两者呈正相关关系;企业伦理与经济绩效之间不存在确定的正相关或负相关关系,而是复杂多变的。通过研究龚教授并没有直接指出企业伦理与经济效益是否有相互促进的作用,企业伦理不能成为企业谋取经济绩效的权宜之计,而必须成为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基本目标。

关于企业利润与经济利润关系许多学者大多从理论的角度上来分析,因为目前没有实际的资料和可量化的数据证明这两者的关系不冲突,但是从伦理的层面来讲,企业经济利润的获取终究不能脱离道德的层面,即使企业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谋取了暴利,也只是一种短期行为,并不能使企业长久地立足于整个市场。

三、企业伦理建设问题

关于企业伦理的建设问题,主要是从管理学和伦理学的角度展开的。

(一)基于管理学的角度谈企业伦理的建设

陈炳富、周祖成在《企业伦理学概论》中谈到阻碍企业讲究伦理道德的因素,从宏观上说企业的短期行为、我国法制不够健全、地方保护主义、金钱的压力和诱惑成为了阻碍企业伦理发展的因素。微观方面主要从小团体利益、责任不明确、对伦理道德的认识不足以及非伦理决策等方面分析。针对这些制约因素,从伦理领导、企业伦理守则、伦理决策、伦理道德教育和伦理控制这几个方面提出了企业伦理建设的。夏绪梅在《企业伦理建设途径探讨》中指出构建企业伦理需要从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探讨。外部建设是基于国家目前的环境,通过完善法律制度、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以及强化消费者的严密监督构建企业伦理。内部建设是企业就自身来讲一要提高企业内部管理的制度化,二要加强人员伦理道德教育及路训。三是设置伦理机构、配备专门的负责人。刘红叶在《企业伦理概论》中指出企业伦理的构建首先要完善组织结构,为企业伦理建设提供制度保障,构建学习型组织。其次提高管理者和员工的道德素质,最后要实行伦理化的决策模式。徐金发在《企业伦理学》中也谈到企业伦理决策与建设的问题,并重点叙述了企业管理决策中伦理的作用。朱金瑞在《当代中国企业伦理的历史演进》中提出了中国企业伦理建设的基本原则。徐大建的《企业伦理学》也分析了企业伦理建设的战略以及企业伦理的价值体系、对策的伦理评估等问题。

以上学者针对目前的国内环境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及对策,为推动我国企业伦理建设指明了方向,从我国经济宏观调控和企业管理的模式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二)基于伦理学的角度谈企业伦理的建设

基于伦理学的角度谈企业伦理建设问题主要是从企业文化的构建方面分析的,王学义指出构建企业伦理要塑造伦理型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一个动态稳定的状态,企业文化应该让每一个员工认可,并从员工本身得到体现,同时指出要塑造道德型企业家。陈雷的《理解企业伦理》具体分析了民族文化与企业伦理的关系。赵德志在《企业文化与企业伦理》中认为企业行为是否合乎道德,一方面取决于企业领导者的道德状况,另一方面也取决于企业其他各级管理人员和全体雇员的伦理意识与道德水平,而这一切也受到企业文化的影响和制约,企业文化从根本上决定着企业的伦理状况。综上所述企业只有树立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有正确的价值观指引,从伦理角度而言企业伦理建设自然也会在正常的轨道上进行。

目前对企业伦理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然处于不成熟阶段。在国内外一些学者的研究当中,一些研究者把企业伦理看成是伦理学的基本原理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应用,并认为企业伦理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建立企业道德规范,把道德规范变为外在的、强加给企业的枷锁,如果将企业伦理只停留在道德规范的层面,并以此为标准去评判企业的行为,人们对企业道德规范就会有反感而逃避责任。目前学界对企业伦理问题的研究还处于比较宏观的层面,还不能将企业应有的道德责任、社会责任及法律责任真正地落实到实践当中,提出的解决方案也只是泛泛而谈。企业道德问题的解决远不是理论学术就能解决的,只有将其上升到实践的层面,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在伦理问题上遭遇的困境。

【参考文献】

[1]欧阳润平.企业伦理――实现义利统一的理论与方法.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周祖城,陈炳富.企业伦理学概论.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朱金瑞.当代中国企业伦理的历史演进.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

[4]夏绪梅.企业伦理学――转型经济条件下的企业伦理问题.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5]霍尔斯特•施泰因曼(Horst Steinmann),阿尔伯特•勒尔(Albert Lohr)(著),李兆雄(译).企业伦理学基础.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6]P•普拉利(著),洪成文(译).商业伦理.中信出版社,1999年版.

[7]理查德•T•德•乔治(著),李布(译).经济伦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五版.

[8]吴新文.国外企业伦理学三十年透视.国外社会科学,1996(3).

企业伦理学范文4

一、相关教学模式分类

(一)系统教学模式

該教学模式的着眼点在于充分挖掘人的记忆力、推理能力与间接经验在掌握知识方面的作用,使学生比较快速有效地掌握更多的信息量。该模式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在介绍讲解性的内容上运用这种模式比较有效,当期望学生在短时间掌握一定的知识去应试时比较可行。其优点是:学生能在短时间内接受大量的信息,能够培养学生的纪律性和抽象思维能力。缺点是:学生对接受的信息很难真正地理解,不利于创新性、分析性学生的发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大多采用这种教学模式,但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辅以其他类型的教学模式。

(二)自主学习模式

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独立进行学习的模式。其优点是:能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能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得到强化,促进创新能力的养成。缺点是:学生如果对自学内容不感兴趣,可能在课堂上一无所获且需要较长的时间。该模式需要教师非常敏锐地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必要时进行启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针对不同学生进行讲解和教学,所以很难在大班教学中开展。

(三)问题教学学习模式

该模式是一种以提出问题为教学切入点,然后展开问题,解决问题并进一步引申引出相关问题的教学方法。它能够自始至终使学生注意于教学过程,不断的去思考,去表达,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特别是学生能够主动的在课外、课前学习。问题教学法的关键是要提出有意义、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但不是每一部分教学内容都存在符合条件的问题,这导致此种教学只是对部分课程的部分内容有效。如在企业管理课程决策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可采用这种方法。首先由老师 给出一个工商企业决策的实际案例,然后指出案例中所用的决策方法引入问题,随之进行深入细致的讲解和分析。

(四)合作学习模式

合作学习模式是指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小组或团队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策略,有利于学生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使个人和他人学习得到的成果最大化。对涉及较高的认知能力的学习目标,宜采用合作学习模式。这种模式的优势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高级认知技能、健全人格和情商,以补充课堂讲授和个别化学习之不足;能产生良好的学习氛围,发挥群体动力和群体促进作用;便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在整个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是学习的促进者和教学过程的主导者,教师分配学习任务和控制学习进度。

(五)案例教学模式

案例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有关基本知识和分析技术的基础上,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进一步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正确的管理理念、工作作风、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的教学方式。其基本原则有两条:其一,用案例而不是依赖演讲和读书作为主要教学手段;其二,通过自学和相互学习使学生深入参与整个教学过程。案例教学法对教师有很高的技能技巧的要求,同样对学生要求也很高。它调动学生成为积极参与者,而不是消极被动的听众。案例教学的关键是案例的选择,所选择的应该是真实的、开放的典型案例。

(六)情景式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由如下环节组成:(1)创设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2)确定问题在上述情境下,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选出的事件或问题就是锚,这一环节的作用就是抛锚。(3)自主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并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4)协作学习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5)效果评价。实物、图片、幻灯、录像、多媒体、表演等可以作为情景式教学的手段。

(七)管理模拟教学模式

广义的管理模拟教学包括各种模拟教学方式在工商管理教学中的应用,它是指利用一定手段和模式,将经管活动的具体工作进行高度提炼,通过一定手段和形式尽可能逼真地再现在特定的实践场合,人为创造某种经管活动的仿真环境,使学生在比较接近真实的情形下,亲身体验实际业务流程,从而达到在实践中巩固知识,锻炼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目的。这是一种典型的亲历性教学方法,其具体的实现方式多种多样,如角色扮演、公文处理、即席发言、现场会议、管理决策竞赛、敏感性训练、拓展训练,以及模拟宾馆、财务管理模拟实验室等现场模拟手段等,但更主要的是采用计算机进行模拟实践教学。

狭义的管理模拟教学法,就是指运用计算机软件技术模拟工商企业的经营环境,供学习者进行企业经营决策活动的教学和训练方式。这是一种应用前景极广的教学方式。计算机模拟可以通过复合各种影响要素、对作业结果及时反馈、虚拟现实和超文本的特点,提高模拟教学的仿真性、系统性、超时空性、自主性和安全性。学生可以在模拟的管理实践的条件与环境中,在脱离现实风险的情况下,综合运用各方面的管理知识,自主地进行重复训练,在成功与失败的体验中,检验理论知识的水平与应用,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专业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目的。

二、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应用

企业伦理学范文5

[关键词]比较的视角 当代经济伦理研究 兴起

[中图分类号]B82-0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539(2013)04-0109-08

所谓“当代经济伦理研究”,可以从形式和内容两个角度来理解:从形式上说,它意味着一个专门的理论领域,并逐步扩展为一门学科即经济伦理学;从内容上看,它面向当代经济生活中的伦理问题。本文拟从三个方面人手,以比较的视角来说明当代经济伦理研究的兴起。其一,从经济伦理思想发展的角度,通过纵向比较以揭示当代经济伦理研究的理论特点。其二,当代西方经济伦理研究的横向比较。一是韦伯的经济伦理研究与当代西方的经济伦理研究;二是以叙述美国经济伦理学的兴起为主,比较当代美国、欧洲和日本经济伦理研究的理论特点。其三,通过比较中西经济伦理学的兴起与发展,揭示中国自身经济伦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一、从经济伦理思想的发展看当代经济伦理研究的特点

在人类各大伦理学传统的初建期经济伦理思想就已出现,但在传统经济伦理思想之中,缺乏专门的经济伦理概念。这可以从传统社会生活的特点来解释。传统社会生活以政治为中心,经济生活的运转笼罩于政治权力之下而缺乏独立性。经济生活中的伦理问题,如果不联系政治权力的运作与政治制度的设计问题,就无法得到清晰的说明。同时,传统社会的经济发展程度较低,经济生活中的焦点问题是保障大多数民众的生存。反过来说,这一问题对社会伦理生活的影响,让人们首先关注的是经济公平,而不是经济效率。在此情况下,经济生活中伦理问题之解决,要求政府始终发挥主导作用。由此,传统的伦理思想、政治思想与经济思想往往是融合在一起的。

随着传统向现代社会的演变,经济生活表现出愈益独立的倾向,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也逐渐增强。这一点在西方社会的现代化时期表现得最为明显,并得到了当代各种西方现代化理论的普遍认同。近现代经济生活的变革使经济伦理思想的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就西方思想史看,传统的经济伦理思想往往被归为伦理学或宗教伦理的范围,而近现代的经济伦理思想主要在政治经济学的范围内展开。如现代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其代表作《国富论》即划归于政治经济学。马克思的《资本论》也属于一种政治经济学研究。政治经济学仍是联系政治来探讨经济问题,但突出的是经济制度及其运行在政治考量中的重要地位①。与传统的经济伦理思想相比较,近现代经济伦理思想中经济的维度更突出。在西方的近现代时期,中国的经济伦理思想还没有发生类似西方的转变,也没有从中分化出特定的学科。但就宋明以降的伦理思想史看,经济伦理问题之重要性较为突出。如朱子强调“义利之辨,乃儒者第一义”(《朱子文集·与延平李先生书》)。朱子与以陈亮、叶适为代表的“功利学派”争论的焦点便在于经济政策中的伦理导向。而“理欲之辨”、“公-私”关系问题也成为其后的重要论题。这些都是宋明之前从未出现的思想状况。

当代经济伦理研究的理论基础及其观念之建立,离不开传统以及近现代经济伦理思想的滋养。在此意义上,它也可以视为经济伦理思想发展之中的一个特定形态。而正是在其“特定”的意义上,它有着不同于以往的特点。可以通过社会背景的比较作进一步的解释。

经济伦理问题的性质与社会生活的变革息息相关。社会生活的政治、经济、伦理三大领域及其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相对重要性和相互关系,直接影响到人们对经济伦理问题性质的判定。

相对于传统与近代,当代社会生活之中三大领域之间的关系已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经济领域显示出前所未有的重要性,发挥着重大而广泛的影响。简单地说,传统社会生活是以政治为中心,政治与伦理或宗教的关系最为重要,经济生活处于相对从属的位置。在近现代的社会生活中,经济领域逐渐由边缘转向中心,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日见其重要性,并逐步取代了原来政治与伦理或宗教之间的关系所占的地位。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经济领域即使还难说已取代政治先前所占据的位置,但毋庸置疑,它已成为社会生活的中心,而伦理领域则相对而言日益被边缘化了。经济领域的中心地位不仅意味着经济领域在社会生活中彰显出其独立性,而且使得当代的经济生活与伦理生活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一方面,它已由传统的“以伦理驾驭经济”的状态转为以经济为主导,经济考虑不仅左右着人们行为的目的,而且对人们的价值观和意义世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整个社会的伦理生活表现出明显的“经济化”趋势。另一方面,社会伦理规范对人们经济行为的导向作用大大削弱。这不仅表现在当代主流的伦理学研究已逐步远离现实的经济生活,难以产生对经济实践具有解释力和指导意义的伦理规范,而且伦理规范是否应当对经济实践发挥指导作用、发挥到何种程度,都成为颇具争议的问题。当代经济与伦理之间的这种不平衡的关系,从前一方面看是两者的关联日益紧密,就后一方面说却是日益脱节。这也说明当代经济伦理问题表现出高度的复杂性。

伴随上述变化,当代经济伦理研究的问题重心已经转移。从当代关于个人与公共领域的划分来看,传统社会中探讨的经济伦理问题集中于个人生活领域,公共领域中的经济伦理问题集中于政治运作的层次,从属于对政治与伦理关系的思考。近代社会中经济伦理问题的重心逐渐由个人生活转向了公共领域,其关注点仍集中于政府的层面,但从属于对政治与经济关系的思考。当代经济伦理问题的重心虽集中于公共领域,但其关注点在于非政府组织的层面,即企业制度与经营的层次,而对其中经济与伦理之间关系的考量,不再附属于政治考量而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社会生活的样态不同,经济伦理问题的表现方式必然有别,思想家观察和思考经济伦理问题的视角亦不能不因此而有所调整。就此而论,只有了解当代社会生活不同于此前时代的特点,才能理解当代经济伦理研究的问题意识之所在,以如此而非如彼的方式着手解释和说明经济实践的缘由,才可能切实把握经济伦理思想史发展的脉络,弄清当代经济伦理理论与传统及近现代伦理思想的关联与差异。但无论如何,传统经济伦理思想中缺乏专门的经济伦理概念,这可以说是与当代经济伦理相区别的一个标志。

二、经济伦理概念的提出以及当代西方经济伦理学的兴起

专门的经济伦理概念由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于20世纪初提出。韦伯于1904-1906年间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论文,其后又于1915-1919年从文化比较的角度开展了相关研究,发表了一系列作品,并归之于“世界诸宗教之经济伦理”的课题之下。所有这些研究成果结集为《宗教社会学论文集》,于1920年出版。其中,经济伦理最初是说明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之间关系的一个核心概念,在其后拓展的比较研究中则是课题名称的主题词。可以说,韦伯的经济伦理概念主要服务于其宗教社会学研究。

在随后的西方理论研究中,围绕韦伯经济伦理的探讨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关于宗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现代资本主义的缘起之间的关系;二是伦理文化与经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第一方面的研究首先开展于德国,是德国史学界争论的一个重要问题。二战后,帕森思将韦伯的理论较为全面而系统地介绍到美国学界。美国转而成为韦伯经济伦理研究的重镇,研究的重点则从第一个方面转向了第二个方面,并逐步与美国兴起的现代化研究合流,成为现代化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①。这两个方面的研究对韦伯经济伦理概念的使用略有不同。前一个方面基本上沿用了韦伯宗教社会学的原意,侧重从文化史、经济史的角度探讨韦伯的经济伦理;后一方面则对韦伯的经济伦理概念从规范的方向上做了延伸,其中的经济伦理实际上已被理解为解释社会结构的一个功能变量。但总的来说,它们都属于社会学的范围,与韦伯的经济伦理研究之间有着明确的关联。但是当代西方的经济伦理学与韦伯的经济伦理研究之间并无直接关联,可以通过回顾前者的兴起历程来说明。

当代西方经济伦理学发轫于美国。作为美国经济伦理学的奠基者之一,德·乔治(Richard T.De George)对美国经济伦理学的兴起做过细致的探讨,分别见于其代表作《经济伦理学》和两篇论文即《对经济伦理学过去和未来的定位》(The Status of Business Ethics:Past and Future,1987)和《经济伦理学的历史》(A History of Business Ethics,2005)。这三处讨论的侧重不同:在《经济伦理学》中是介绍性的说明;1987年的论文重在论证经济伦理学的学科地位;2005年的论文则结合对经济伦理的理解,从比较的视角勾画了当代美国经济伦理学的发展轨迹。

德·乔治指出,“business ethics可以多种方式来使用。使用的方式不同,其历史也就有别”。总的来说,其使用方式或者说被赋予的含义有三:“商业中的伦理”(ethics in business);学科形态的经济伦理学(business ethics in an academic field);作为一种运动的企业伦理(business ethics as a movement)。从不同的含义出发,business ethics就有不同的发展史。

“商业中的伦理”意义上的经济伦理,可理解为日常道德或伦理规范在商业中的应用。如果按照这种理解,经济伦理可谓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至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关于正义之德的论述。亚里士多德指出,经济关系和商业贸易中正义之德的体现是交易前后都遵循公平原则。中世纪基督教思想家如阿奎那等强调诚信贸易,对贫困和财富、所有权等问题多有讨论。近代思想家关于商业道德的讨论更多地与政治思考结合在一起,如洛克关于捍卫财产是一种自然权利的研究,斯密对个人权利的强调,穆勒、康德、黑格尔对于经济事务和正义分配问题的讨论,19世纪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对剥削的谴责等。其中,宗教经济伦理思想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最大,如阿奎那、路德、尼布尔等的经济伦理思想,以及包含于各种宗教规训中的经济伦理思想,如《圣经》、1891年教皇利奥十三世(Pope Leo XIII)的《新事通谕》(Rerum Novarum)、教皇约翰·保罗二世(Pope John PaulⅡ)分别于1981和1991年的《论人的工作》(Laborem Exercens)和《百年通谕》(Cenlesimus Annus)等。美国大众通常在这种意义上来理解Business ethics。

学科形态的经济伦理学的历史相当短,其发展可划分为五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前学科时期,20世纪60年代以前企业经营中的社会问题引起关注期,20世纪70年代的学科萌芽期,20世纪80年代前半叶的学科初步形成期,以及1985年之后的学科确立期。前学科时期又被德·乔治称为“商业中的伦理”阶段,其中关于经济伦理的讨论主要在天主教和新教的社会伦理之中展开。

就学科形成来看,经济伦理学作为一个学科概念是在20世纪70年代由医务伦理学的提法演化而来。其中促进学科形成的大事有:1974年11月举行了首次经济伦理学会议,随后出版的会议论文集被用于课程讲授;1979年出版了3部关于经济伦理学的合著;1982年出版了2部关于经济伦理学的个人专著;首期《经济伦理学杂志》(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于1982年2月出版。随着经济伦理学在多个层次的制度化,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这一学科已基本形成。其标志是全国至少有500所院校开设了经济伦理学课程,学生人数达到4万;出版了二十多种经济伦理学教科书,十多种案例读本;成立了研究经济伦理学的协会、中心和杂志。其后美国经济伦理学又有了重要的进展,如在其影响下欧洲成立了欧洲企业伦理学网络(EBEN),并于1987年召开首次会议;1989年成立国际企业&经济与伦理协会。到1990年,经济伦理学作为一个学科领域已完全确立。

在美国,作为社会运动的企业伦理,其渊源可追溯至20世纪初关于企业家社会责任的探讨。但直到20世纪60年代以前,这些探讨并不系统,影响范围也有限。60年代初,企业经营中产生的社会问题开始引起公众的关注。到70年代,企业伦理问题已成为一项重要的社会议题,得到了各社会团体和组织的响应与讨论。许多其他领域的专家学者也积极参与这一研讨,从而扩展为学术研究中的一个问题领域,关于这一领域的理论和思想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到80年代,“有关经济伦理学的活动空前高涨,足以称之为一场运动”。

德·乔治指出,学科形态的经济伦理学有其自身的定位,可以通过与另两者的比较来说明。先看它与“商业中的伦理”的区别。作为“商业中的伦理”的经济伦理,其最新进展主要见于宗教神学和宗教伦理。它用宗教伦理或训诫来指导和规范商业活动,其理论附属于宗教伦理,可用于商业,也可用于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因而它并非学科化的形态,可归入经济伦理思想的范围。学科形态的经济伦理学则有其专门的问题和理论目标,且已发展出属于自身的理论框架。其基本问题是探讨伦理与经济的互动关系;其理论来源是多方面的,除宗教伦理理论之外,还可以来自一般的哲学和伦理学理论。这种意义上的经济伦理学,有其自身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可定位为一门交叉学科,定性为一种专业伦理学或应用伦理学。其研究对象可划分为微观(个体经济行为和决策)、中观(企业组织)和宏观(经济制度)三个相关联的层次,由此还可衍生出第四个分析层次即国际经济伦理。就已取得的成果看,则可概括出五个方面的理论内容。

再看它与作为一种运动的企业伦理的区别。后者以企业社会责任为主题,围绕由企业行为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展开讨论。学科形态的经济伦理学则不同,德·乔治对此有三点概括:其一,“经济伦理学力图提供一个明确的伦理框架,并在此框架之下去评估经济活动尤其是企业的活动”;其二,“至少就其潜力而言,这一学科对经济实践的批判力比企业社会责任的方式要强得多”;其三,“这一学科也关注负有责任和权利的管理者与员工,但更多地聚焦于企业的组织和活动,包括企业经营的所有功能性区域”。

当代西方其他国家经济伦理研究的学科化都是在美国经济伦理学的激发下启动的,其学科发展轨迹与美国经济伦理学大同小异,其理论旨趣和重心则因各自文化传统和社会经济背景的不同而有别。可以美国经济伦理学为参照做个简要的比较。

美国经济伦理学表现出很强的应用面向,注重运用发展出来的经济伦理理论来分析案例以及美国现实的经济伦理问题。就构建理论的来源而言,美国经济伦理学的主流观点是道德原理多元。也就是说,可用来发展经济伦理学分析框架的哲学伦理学理论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但道德原理上的差异并不意味着相互排斥,用它们来评价经济实践,其结论往往殊途同归。由此美国的经济伦理学理论有着多样化的特点,如德·乔治在其《经济伦理学》中重点发展的经济伦理学方法分别来自功利主义、道义论、罗尔斯的正义原则;唐纳森(Thomas Donaldson)和邓菲(Thomas W.Dunfee)在《有约束力的关系》中的契约论方法;鲍伊(Norman E.Bowie)在《经济伦理学》中的康德伦理学方法;所罗门(Robert C.Solomon)在《伦理与卓越》中运用的亚里士多德美德伦理学方法;弗里曼(R.Edward Freeman)的利益相关者方法;等等。美国经济伦理学的理论重心在于中观层次。具体说,其初期集中于企业经营的层次,其后兼及对经济制度即宏观层次的思考,但未成体系,也不占主流。

欧洲大陆的经济伦理学以德语区(包括德国、奥地利、瑞士)为中心,其学科启动晚于美国,但此前欧洲就已发展出深厚的经济伦理理论传统。仅就20世纪以来的发展看,有两大理论传统产生了重大影响:一是宗教经济伦理研究的传统。其中影响最大的当数韦伯的宗教经济伦理研究。其后则有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德国基督教两大教派新教和天主教就经济伦理问题展开的深入论争。二是反思和批判市场经济的思想传统。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这方面影响最大的当数法兰克福学派的阿尔都塞、哈贝马斯等的批判理论及其对手卢曼的社会系统理论。而美国经济伦理学的理论原理,其根源多在欧洲。因此,有学者指出,经济伦理学的产生可解释为一个“从欧洲传到美国而后返回”的过程:从欧洲传出的是非学科形态的经济伦理思想,从美国返回的则是学科化的经济伦理学,后者转而促进了欧洲相关研究的学科化。

欧洲经济伦理学更为注重自身的基础理论建构。它植根于欧洲大陆的思想传统,表现出重理论思辨、讲求界定和系统论证等特点。如它对经济伦理学(Wirtschafts)与企业伦理学(Unternehmensethik)就作了较为明确的区分。其一般观点是,在严格意义上经济伦理学的定位是经济秩序伦理学,企业伦理学则研究与企业组织及其活动相关的伦理问题,与前者是并列关系。欧洲的经济伦理学与企业伦理学在译为英文时,可分别确切对应于Economic Ethics与Business Ethics。美国学界则不注重两者的区分,往往通称为Business Ethics。欧洲经济伦理学的理论重心在于经济制度方面的探讨,而后才逐渐扩展到企业伦理研究。而欧洲的企业伦理研究,其关注点在于与企业相关的具体经济制度及企业内部的组织制度,鲜有像美国经济伦理学那样讨论微观层次上具体个人在两难情境下的经济伦理行为抉择。两者的这一差异,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企业现实的经济制度环境不同。欧洲的市场法律法规较严,对企业的规范问题一般都是在制度的层次解决;美国市场经济制度的约束则相对宽松,留有更多企业自由选择的空间。二是文化背景的差异。与美国相比,“就社会变迁的动力而言,欧洲文化更相信制度,而不是自由行动的个人”。

日本的企业伦理实践二战后就已启动,其方式是将日本的家庭伦理推广到企业予以拓展和应用。日本的这一传统,实践上说是重视企业内部的文化建设,理论上一般被理解为管理哲学。日本经济伦理研究的学科化始于20世纪90年代,其形成标志是1993年日本经营伦理学会的成立。日本企业伦理学的理论重心在于微观的个人行为层次,注重经验实证研究的方法。这相应于日本企业伦理传统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即企业伦理偏重于积极的义务而忽视消极的责任;也就是说,传统的主流理解是:企业行为的伦理性体现在企业对社会的额外付出,如慈善、公益活动等,而不在于对自身行为的约束。其肇因至少有二:其一,二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之前,日本一直推行的是经济发展优先的国策,企业责任限于法律规定的范围,而无需考虑外部性问题;其二,在日本20世纪80年代的泡沫经济时期,企业管理“高度重视在企业内外各方之间建立合作而灵活的关系”。

总之,作为当代西方经济伦理研究的三个重镇,美国、欧洲和日本的经济伦理学经历了相似的学科兴起与发展历程,但表现出不同的理论特点。可以说,依照经济伦理学三层次的划分,欧洲、美国和日本的经济伦理研究,其理论重心构成了一个从宏观到微观的系列。而本文之所以倾向于将美国学科化的business ethics译为经济伦理学,主要考虑有二:其一,它虽偏重于中观的企业层次,但对宏观的制度层次也有所探讨;其二,它应当与作为一种运动的企业伦理研究区分开。后者集中于企业的层次,且随着探讨的深入,其基本趋向是微观层次,表现出重视经验实证和管理操作的特点。在此意义上,后者与日本经济伦理学有着相似的研究旨趣。总体上说,当代西方的经济伦理研究与韦伯的经济伦理研究迥然有别。前者不仅有着另外的概念渊源,而且其问题意识、研究方式、学科性质和定位都与韦伯的经济伦理缺乏交集。

三、结论及其对中国经济伦理研究的启迪

综观前文,可得出如下结论;其一,当代经济伦理问题因社会生活不同于以往而具有高度复杂的特征,需要专门的研究和系统的思考才能予以有效应答。在此意义上,当代经济伦理研究的学科化乃大势所趋。其二,当代经济伦理研究与韦伯的经济伦理研究有实质性的区别。后者就其内容而言可归于经济伦理思想的范围,形式上说经济伦理虽然也是作为一个专门概念而提出的,但属于宗教社会学,而非经济伦理学。其三,当代经济伦理学兴起的直接诱因乃是西方发达国家在其现代化过程中经济伦理问题的不断积累、扩大和深化。它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了自身的基本理论框架,并发展为一门面向应用的交叉学科。其四,当代西方各国的经济伦理学,其学科化的轨迹相似,但理论形态和理论面向各有特点,这主要是因为文化传统和经济制度上的差异。上述结论对于当代中国的经济伦理研究至少可以提供三方面的启迪。

首先是对当代经济伦理学学科发展史的理解问题。国内经济伦理学界往往将当代经济伦理研究的缘起追溯到韦伯经济伦理概念的提出,这其实是个成问题的说法,易误导人。要将两类没有直接关联的研究建立联系,必须有所交代,梳理相关的思想史,否则只会造成理解上的混乱和概念的混淆,进而将经济伦理思想与经济伦理学混为一谈。

要从经济伦理学的角度讨论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也必须意识到类似问题的存在。当代西方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探讨有其自身的传统和发展历程,其研究方式实际上更接近企业管理,而有别于学科形态的经济伦理学。因此,德·乔治称之为“作为一种运动的企业伦理”。它更重视经验实证,贴近企业的经济实践。而责任总是对应于自由。企业社会责任的限度及其落实必须考虑的一个前提性问题是社会经济制度给予企业的自由选择空间有多大。美国的经济制度较为自由,因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讨论较深入,社会反应较强。欧洲企业伦理学重视对企业的制度性约束,企业伦理实践的自由选择空间较小,因而欧洲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有其特殊的困难,并对主流的企业伦理学构成了挑战。

在中国经济伦理学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讨论是近年的热点之一。但存在着理论解释和实践操作两方面都难以落实的窘境。理论上说,我们借用的西方相关研究成果不少,但很少考虑经济制度和文化传统的差异而做出相应的讨论和调整,因而对中国企业伦理实践的解释力和指导意义有限。从实践上看,我们的经验实证研究不少,但企业的反应并不积极。其中一个关键问题在于未充分考虑企业伦理选择的自由度。参照当代西方经济伦理学的学科史来看,我们须先厘清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各个理论层次,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经济制度和文化传统的因素予以综合考量,我们的研究才能充分展现其现实生命力。

其次是如何确立有自身特色的经济伦理学理论。从当代西方经济伦理学的发展看,经济伦理学要有理论活力,就必须立足于自身的文化传统,形成有自身特色的理论。如美国从道德原理多元论的态度和实用主义哲学传统出发,构建出了多种理论应用型的经济伦理学框架;欧洲的经济伦理学基于其批判哲学传统,表现出重理论思辨和制度分析的特点;日本经济伦理学重经验实证和企业实践操作的特点,也与此前形成的企业文化建设传统有关。中国经济伦理研究开展近三十年,在建设自身的经济伦理学理论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存在明显的不足。

中国经济伦理学主导理论的根基在于中国的传统,其特点可概括如下:其一,用来分析和说明的理论术语源自中国的。其二,其基本立场和依据也来自对中国的理解。如就经济与伦理的关系来看,其基本思路是在语境中从讨论道德与经济的关系问题人手,认为经济是基础,道德对经济具有反作用。由此中国经济伦理学有一个常见的命题,即经济与伦理同构,它意味着伦理与经济的一致性或应当保持一致。其三,在经济伦理学研究对象的问题上,典型的观点是“四环节”说:“经济伦理的研究对象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诸关系中产生的道德现象、道德原则和规范及经济伦理的发展规律、伦理理念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等问题。”由此形成的理论框架大致可辨识出两个理论层次:一是与第二点相对应的宏观层次,主要探讨经济与伦理的关系以及经济伦理学的学科定位等问题;二是在第三点指导下的衍生研究,由此有生产伦理、交换伦理、分配伦理和消费伦理的专题研究。

但这一理论的说服力有待加强,存在着需通过进一步思考来解决的问题。其一,对本身的理解问题。从理论根据看,它尚未完全摆脱辩证唯物主义教科书式的理解。这种理解的根源在于苏联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影响,并非马克思的本意。正如葛兰西所认识到的,“这种将自身理解为精确的历史科学,自此马克思的思想精髓消失了。它必然是排它的(尤其排斥更高明的理论)……阻碍着理论和实践的展开”。可以说,以为根基的经济伦理学理论,要增强理论说服力以说明当代中国的经济伦理实践,就必须克服教科书式的的消极影响,采取对话而非独白的姿态,以包容和吸取当代其他形式的的有益成果。其二,与相关学科的理论对话和沟通能力不足。经济伦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需要吸取其他学科尤其是伦理学与经济学的理论资源。中国的经济伦理学的宏观层次主要采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模式。说到底这是一种社会哲学的研究范式,其观察角度、致思趋向和理论术语都不同于一般的伦理学理论。其衍生层次则属于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模式,也与当代主流经济学理论的研究范式迥异。因此,固守原来的理论样态,势必与当代伦理学与经济学的理论相隔膜,更不要说对话和沟通。这许不是说的理论过时了,而是说不能采取简单套用的方式,必须注意理论形式的转换。如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也属于政治经济学,当代有美国学者从经济伦理学的角度来研究亚当·斯密的思想,但其所关注的并不是亚当·斯密具体的理论方法和理论术语,而是梳理亚当·斯密思考经济伦理问题的思路。要发展的中国经济伦理学,其关键也应是抓住马克思思考和解决经济与社会问题的基本思路,而不在于具体的表述和结论。这样才能有效地切入当代的经济伦理问题。通过对话来吸取其他学科的成果,从而展现出理论活力。其三,其基本命题“经济与伦理同构”值得商榷,至少需要厘清和交代。作为理论根据的基本命题,应经过充分而明确的论证,但“经济与伦理同构”的解释却失之模糊笼统。就现实而言,当代经济伦理学的兴起所针对的恰恰是经济与伦理的不一致。理论上看,如何算是“同构”并不清楚,而且缺乏对“如何能够实现两者一致”的解释,由此从理想的“应当”意义上来讲“同构”也有落空之嫌:一种“不能做到的应当”只是一厢情愿的空洞承诺。综而言之,这一命题要有充分的理论说服力,就应该在分清理论层次的基础上予以论证和说明。

最后是中国经济伦理学的现实针对性问题。中国经济伦理学的兴起与中国的改革开放息息相关,面向的是中国市场经济转型及其带来的各种观念问题。按时间顺序,2000年以前大致有: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市场经济的道德性问题、如何理解斯密“经济人”与“道德人”及其关系问题、由“书伯热”引发的儒家伦理与现代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市场经济中的诚信问题、制度伦理问题等。2000年以后,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如何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问题日益突出,企业社会责任和生态伦理问题成为中国经济伦理研究中的热点。慨括起来说,2000年以前探讨的问题集中于宏观的制度和观念层次,2000年以后有向中观的企业层次偏转的趋势。若参照欧洲经济伦理研究的划分,则前者属于经济伦理学,后者属于企业伦理学。

企业伦理学范文6

从总体上而言,高职院校学生与本科类大学生一样,都有着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追求独立自主的人格,善于从各个渠道学习新信息,但是,与本科类大学生相比,他们也有不同的特点,这表现在几个方面:

1.1生源质量参差不齐

在国家招生政策的调整下,高职院校生源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既有高考最后批次的高中生,也有参加中职升高职的三校生,也有部分高职院校联合单独招生的学生,各个层次学生受教育程度存在差异,从生源角度来说相对复杂。

1.2学习动力不同

按照目前招生政策,高职院校学生大部分是由于高考成绩不理想不得已选择,先天上就对高职院校缺乏客观、正确的认识。他们或多或少的存在自卑心理,对未来没有明确的目标。同时,高职院校的学习方式,以“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主动学习为主;学习环境、人际环境的突变,使得很多学生很难转变、适应;同时,高职院校在校时间相对比本科短,学习压力大。这都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动力的专注度和力度。

1.3部分学生自我管控能力不足

高职院校学生大多都是在18~20岁左右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向成熟期转变的过程,独立但不成熟,有个性但不健全。同时,离了家长的约束,开始放松自己,缺乏合理的管控能力,难以抵御外界的诱惑,使得沉迷于网络,对学习漠不关心的学生数量不少。

2高职学生管理与企业管理融合与对接的现实意义

可以说,高职院校是应市场而生的教育产业,是能够为企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基地,而企业则是吸收、消化这些人才的市场。这样的供需关系就决定了高职院校在培育人才时,必须要按照企业的需求,而企业也要参与到学校教学工作中,两者的互相渗透能够实现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和谐共生。学生管理工作属于高职院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工作态度、责任意识、职业道德、团队合作、情感态度等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鉴于此,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特点与企业用人需求促进高职学生管理与企业管理的融合与对接可以为企业培养出合格人才。

3改制学生管理与企业管理的融合方式

3.1首先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在学生管理理念中融入职业成长意识

通常情况下,高职院校以专业设置对应一个或者多个职业岗位,通过自身刻苦勤奋的学习对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道德以及行为规范等方面不断地完善。但是,仅仅掌握这些,还不足以让学生充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还需在此基础上,通过职业内涵、职业情感和职业习惯等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这就要求学生管理部门及工作者,必须谨记“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工作理念,要以学生的专业为平台,组织和开展学生工作时时刻贯穿培养学生的职业习惯养成的这一主线。如在学生活动的组织上,对于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的学生,可以组织其开展“接触网工”技术比武,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吃苦精神;对于铁道车辆专业的学生,可以组织其开展“车辆制动装置”专业知识大赛,使学生能够进一步对专业知识进行巩固;这样的专业技能大赛,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的对所学知识进行掌握和了解,而且还能够进一步深化对职业要求的认识。在活动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促使学校的培养目标与企业的需求相吻合。

3.2其次夯实基础,多手段,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学生管理中最能体现与企业融合的手段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作为重要的第二课堂,其不仅是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主要途径,而且对于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也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高职院校社会实践形式一般有:在校人兼职、专业实习、实地见习和社会调查。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不仅能够深入到一线、企业和社会发展中,切实感受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且还能够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因此,学生管理工作一定要牢牢抓住这个关键的第二课堂,在充分完善制度、积极搭建平台,不断充实现有的社会实践形式下,积极探索新的手段、方式、内容,加大了对社会实践的投入力度,增进校企合作的深度,如,实行“2+1”教学模式,即两年在校学习相关专业知识、技能,一年到企业进行生产定岗实习,这不仅能进一步巩固、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也能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企业、对职业、对岗位的全方面的认识,帮助学生更深一步的认识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意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增强学生的专业认知,培养职业责任感,而这些是在学校课堂上所无法实现的。

3.3最后吸纳百川,多元化将企业文化的理念渗透到学生心中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内部气质的呈现和外部形象的展现,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必须提高对企业文化吸收、融合、对接的意识和具体的落实。而落实可通过学生社团来实现。学生社团有发展快、覆盖面广、学生人数多、灵活多样的特点,是最好结合和呈现企业文化的载体。但就目前社团的实际情况来看,与企业文化的结合还达不到预期的目标,载体作用未能体现。为此,在社团的开设上模拟企业团队、参考企业的组建;在社团活动内容的设计上,应该尽量将其与企业文化充分联系起来,使其成为学校与企业联系的桥梁,在校园里渲染企业文化,营造职业氛围方面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4加强校企合作,创新“订单”教育模式,深化学生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对接有效措施

近年来,为了提高的教学质量和学生就业率,高职院校会采用校企合作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订单”教育应运而生。高职院校与企业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进步、共赢的关系。随着合作的深入,企业在学生管理活动中所占据的地位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就目前企业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服务形式来看,大致包括以下几种:

①利用自身资源,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提供平台。

②为学校开展的各项教育活动提供经费和相关的技术指导。

③设置企业奖学金,挖掘优秀人才。

④投入贫困帮扶工作,开展企业助学活动。

因此,我们需不断挖掘、创新企业在学生管理中的其他服务功能,提升企业与学校的融合度,在管理中体现企业文化。在以往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其管理内容往往都是学生在校期间的管理,管理主体几乎都是高职院校的各个管理部门,很少有企业参与其中,这样的管理模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了解与掌握,但在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上却存在明显不足。企业参与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是学生管理工作的形式上的创新,符合学生实际需要,有利于学生接受,管理效果会更明显。目前,企业参与学生管理主要以以下形式:校企结合的学生活动,如校企联合举办的专业技能比武和文体联欢活动;企业人士参与学校思想教育或职业生涯指导教育活动,企业先进工作者开展榜样宣讲会、专业技能讲座、职业意识讲座等等;按照企业要求开设的定向培养的“订单班”、“半订单班”培养模式,也是目前比较常见的一种企业高度参与学校管理的模式之一。

5结语

上一篇乐乐狗

下一篇对祖国的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