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教学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长相思教学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长相思教学设计范文1

关键词:《长相思》;教学内容;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长相思》是纳兰性德的代表之作,其人其词评价极高。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这样评价:“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沈轶刘、富寿荪在《清词菁华》这样评价:“(性德)小令为清一代冠冕,奇情壮采,一无往前。”《长相思》上片描写的是词人白天在跋山涉水,目的是是山海关。下片承接上片的“夜深千帐灯”,描写的是夜晚风雪交加,嘈杂难耐,恶劣聒噪的环境勾起了词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长相思》在小学思乡的作品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表达方式,它是通过“聒”来刻画外面恶劣聒噪的环境,外面的环境不给词人想家的机会,所以词人内心对家乡思念的深度更加深刻、对家乡思念的时间更加长久。在教学这篇词时,应该紧扣这个特点来展开教学。

二、学情分析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就词而言,这是继四年级《忆江南》学的第二首词,对于词的特点有一点点的了解,所以在教学时应该提及一二。就思乡的题材来说,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是陌生的,再加上前面学了《泊船瓜洲》和《秋思》,学生对于思乡的感情基调的把握以及词的节奏和韵律是没有问题的,学生比较难懂的就是,如何理解“不给词人机会想反而让思念更长久”这样的表达方式,正是这样的表达方式才让纳兰性德的思乡作品在众多思乡题材中与众不同。

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感情,并且能够熟读成诵

2.理解词人思乡之苦、思乡之深、思乡之久的感情

3.理解词人表达感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词人思乡之苦、思乡之深、思乡之久的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词人表达感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王安石借吹绿了岸边的江南景色来表达自己的思念家乡的感情,张籍借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来表达自己的思念家乡的感情,那么在纳兰性德眼里,他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乡感情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长相思》。

(二)介绍词人和词的特点

1.介绍词人

纳兰性德,纳兰氏,字容若,号饮水。清朝宰相之子,是满洲贵族子弟,也是皇帝的贴身侍卫。跟贵族子弟不同的是,他性情细腻、多愁善感,他的词也大多抒发凄凉哀愁的感情。 他被称为“清词第一人”,不过天妒才华,31岁英年早逝,代表作有《饮水词》《纳兰词》。

2.词的特点

(1)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词调(词牌)。一般来说,词调并不是词的题目,仅只能把它当作词谱看待。

(2)词牌的字数和句子的长短都是固定的,有一定的格式。

(3)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

(4)词的句式参差不齐,基本上是长短句。

(三)诵读全词,整体感知

1.按照要求,自由读词(第一遍:读准字音,注意字正腔圆 ;第二遍:读准节奏,注意内如停顿 ;第三遍:读出韵味,注意轻重缓急 。)

2.指名朗读,老师相机指导

(明确:“更”和“聒”的读音,“身向榆关”和“聒碎乡心”的后面停顿,“夜深”和“故园”的后面停顿)

3.播放名家配乐朗读,深化感受

(四)结合注释和插图,读懂词意

1.思考:词人白天在做什么? 晚上在想什么?

2.词人白天在做什么?

(1)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明确:跋山涉水)

(2)体味“山一程,水一程”

(明确:跋山涉水的艰难漫长)

(3)指导朗读上片

(明确:两个“一”字要读得长一点缓一点,“夜深”读得轻一点缓一点。)

3.师:白天的跋山涉水,如此得艰难漫长,本该搭起帐篷好好睡一觉,可是夜深了,词人却……?(夜深不寐)?那么他在想什么呢?(思念家乡)

(五)品味关键字词, 了解表达方式

1.过渡:师:是啊,夜深了,词人的内心本该可以安安静静的享受他自己的小世界,本该可以静下心来好好思念自己的家乡,可是外面的环境给词人提供了一个安安静静想家的机会吗?(没有)外面的环境又是怎么样的呢?

2.风一更,雪一更。 (聒)

(1)风雪交加的声音非常嘈杂

(2)狂风暴雪让词人非常烦躁、厌恶

(3)指导朗读下片

(明确:两个“一”字要读得长一点缓一点,“风”读得急些,“雪”读得轻些,“无此声”读得轻缓些。)

3.明确表达方式

(1)师:词人内心是思念故乡的,但是狂风暴雪让词人非常烦躁,以致于词人想思念家乡,可是却不给他这样的机会。

(2)问:不给词人机会去想念家乡,难道词人就不思念家乡了吗?(不是)反而让词人思乡的程度更加深刻、思乡的时间更加长久,也增添了词人思乡的苦楚。

(六)课堂总结

1.结合板书自己说一说你对整首词的理解

2.结合板书跟着老师一起总结整首词

3.带着词人思想之深刻、思乡之长久的感情诵读全词,并尝试将全词背诵。

(七)布置作业

收集纳兰性德的《饮水词》或《纳兰词》的部分诗词来读一读,抄一抄。

板书设计:

长相思

白天:跋山涉水――艰难漫长

聒(不给机会想)

晚上:夜深不寐―

长相思教学设计范文2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高年级;课堂导入;新手教师

一、课堂导入的内涵

关于课堂导入的内涵,国内外学者都有不同的见解。笔者认为课堂导入是教师在一个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开始时,运用各种教学媒体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一种教学行为

二、课堂导入的作用

精心设计的导入能触动学生的心弦,使其情绪高涨,精神振奋,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一)吸引无意注意,关注学习内容

巧妙独特的课堂导入能通过教学刺激新异、情趣等因素,迅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其对所学课题的关注,产生鲜明而清晰的学习反应,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获得良好的学习开端。

(二)激发参与兴趣,产生求知欲望

成功的课堂导入,通过熟悉的生活情境,精辟的措辞,设置的悬念使学生思维活跃,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为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奠定基础。

(三)启迪学生思维,作好新知铺垫

精妙的课堂导入,能找到新旧知识的“关联点”,选取新信息走进学生经验世界的切入点。以其知喻其不知。让新知识顺利植入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为学习新知识作好铺垫。

(四)诱导积极情感,营造和谐氛围。

富有艺术性的课堂导入,通过导入内容的生动形象、丰富有趣、新颖奇特,通过教师投入的神态,中肯的语言、恰当的动作及交往中互相的依赖、有力的支持、耐心的期待,使学生被宽松、和谐的气氛所陶醉,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后续的学习情知交融。这样的导入,由为知识学习作准备为主转达向情感诱导为主,由关注知识技能转向关注情感态度的发展。

三、有效的课堂导入方法

对于新手教师而言,笔者认为应走先模仿后创新的路线,现呈示以下几种课堂导入方法:

(一)利用旧知识导入

此方法是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由旧知识引出新知识的导入方法。

例:《长相思》导入

同学们,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到了张籍笔下,乡愁又成了那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请大家打开书,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

(二)利用课题导入

此方法是利用课文题目的关键词语或根据课文题目提出一列问题来导入新课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可以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课文的中心。

(三)通过介绍法导入

该方法就是将文章的时代背景、人物的生平事迹以及远离学生生活的事例,做一番简单的介绍。目的是为了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视野,缩短学生与陌生人的感情差距和时代距离,让学生从人物或事件的介绍中有相应的情感体验。

例:《詹天佑》导入

生活中有许多事是需要我们永远铭记在心里的。比如说1861年在江西婺源就诞生了一位伟大的工程师。他面对帝国主义者的讥讽和嘲笑,毅然接受了那个看似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克服重重困难,主持修筑第一条完全由我国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当京张铁路提前两年竣工,举国欢呼之时,一个伟岸的身影悄然倒下,是他,用生命捍卫了祖国的尊严,用血汗洗刷了中国的耻辱,用成功给帝国主义者强有力的回击。他就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铁路工程专家詹天佑

还有一些常识性的说明文,为了便于学生掌握,也可以采用介绍法导入。

(四)通过创设情境导入

在教学中教师采用与课文有关和富有激情的语言,精美的彩图,录像多媒体课件来导入,使学生受到气氛感染,把学生带到形象,生动情境中。

例:《再见了,亲人》导入

孩子们:让我们一起把历史的画册翻阅到五十多年前,就在第1950页至1958页上我看到了漫山遍野的金达莱花,花丛中我看到无数的中华英雄儿女:他们中有为争夺391高地在烈火中英勇牺牲的;有上甘岭战役中不惜用胸膛堵住敌人枪口的;有英魂至今仍铸守在朝鲜这块热土的……当1958年最后一批中国人民志愿军撤离朝鲜回国时,朝鲜人民送了一程又一程。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平壤来感受中朝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来学习课文《再见了,亲朋》。

(五)联系实事(国际国内)导入

教师运用准确而精炼,生动而富有感情的语言将最近国际国内实事与课文相关内容进行整合,达到抛砖引玉、一石二鸟的目的,既了解实事又有助于学生学习课文。

(六)综合性导入

它是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和实际需要把几种导入反复的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办法。灵活地运用这种导入方法教学效果会更好。

长相思教学设计范文3

崔峦说:“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大道至简’,返璞归真。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杨再隋说:“平平淡淡教语文,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教语文,轻轻松松教语文。”

于永正说:“教语文,其实很简单。”“‘简单语文’不是新流派,它是呼唤人们回归语文教学的‘宗’,即‘熟读、静思、博览、多作’。”薛法根说:“语文,要追求深刻的简单!”

我想,我们不妨试着给语一回减法。

一、教学准备简单些

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特别是对教材的研读,要钻入文心才行。这就需要我们在课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花费不少时间和精力。但是,给学生布置大量的预习任务,合适吗?

我们常常会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特别是公开课前,要求至少诵读多少遍课文,读准生字,查字典理解词语,搜集背景资料,甚至写好读后感这种任务都有。从培养学习习惯、形成学习能力的角度讲,这些任务好像都是合理的,所以我们布置的时候心安理得。

我们做得有依据吗?让我们看看课标。《语文课程标准》里,没有出现“预习”这个词。也就是说,这个是真空地带,我们怎么做都行。当然,换一个角度讲,我们让学生预习,是推卸教的责任,违法。

语文书里倒是有预习这个要求,但大多没有明确预习要达到什么程度。由此可见,预习是个弹性很大的学习方式。周一贯提出:“预习无疑是一种极具个性化的行为和习惯,预习因人而异,能养成习惯固然大有益处,但不可成为一个刚性的、划一的教学环节。”老师可以提倡和引导学生做好预习,但不宜指令预习,以此延长课堂教学的时间,强行增加学生课外的学业负担。

学习新课前,学生字,描红,查字典,读通课文,搜集背景资料,这么多任务,花费时间不会少,而且其中好多内容本应是在语文课上由教师指导学习的任务,现在全都推给学生在课前去做,效果不会好,老师也有不负责任的嫌疑。

周一贯指出,如果每门学科都这样让学生做大量预习工作,学生就难以应对,结果是好习惯没养成,马虎应付、厌学的态度却由此抬头,得不偿失。

既然如此,我们布置的预习,是不是应该简单些?

二、教学用语简单些

我们常常追求课堂语言的华丽和精确,希望既有窦桂梅的激情,又有于永正的朴实,外加王崧舟的诗意,最好还能兼有支玉恒的严谨,薛法根的幽默。最后发现,过于纠结语言的技巧,反而束缚了正常的表达。

课堂语言过于诗意,听上去很美,却不一定有效果。薛法根在《语文教育随想录》一文中讲述了他在杂志上看到的两段教学评语:“不知不觉中,我们发现自己变得更加聪慧、更加自信、更加个性,变得更加复杂也更加单纯,变得更加细腻也更加大气!”“读了以后,他会让你见前所未见,闻前所未闻,思前所未思,得前所未得;它会让你豁然开朗、怦然心动。”这样诗一般的空泛的语言究竟有几个学生听得懂?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薛老师认为,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语言首先应该让学生听得明白无误,其次才是优美动人。学生听不明白,再有诗意的隽语也没有作用。与其说那些学生听不明白的诗句,不如说简简单单的白话更有效果。

网络有流行语,课堂也有。我们常常不由自主地跟着流行跑,却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做。有位特级教师在上展示课时说了一句话:“让我们聚焦这个词语。”然后师生围绕这个中心词进行研读感悟,一步步走进文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个“聚焦”成了全课最大的亮点。展示课后,“聚焦”这个词语成了流行语,这位特级教师去听课时,发现十有八九会“聚焦”这个词语,甚至一、二年级的小朋友们也在“聚焦”。他风趣地说:“聚焦过了头,会散光。”

三、教学设计简单些

在“全国首届中华经典诗文教学观摩研讨会”上,王崧舟的一堂《长相思》引得满堂彩。事后王崧舟却说,那次上课,是“在尚未形成完整、连贯、一气呵成的思路的尴尬中”走上讲台的,结果呢?“没想到,真没想到,就在课的行进过程中,思路竟然自然地、悄然地流淌出来。现场效果,竟然出奇的好!”

成功的原因,王崧舟自己总结为“菩萨保佑”,事实是他对于语文的思考已到达了一定的境界,以至于“过去许多刻意的、需要强有力的意志去设计去驾驭的教学行为、教学策略、教学模式、教学构架已经内化为自己深层的、潜意识的、融入到整体生命中的自然行为了”。一堂好课,精巧的教学设计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教师的功底。

很多老师都听过苏霍姆林斯基的书里的那个故事:一位有30年教龄的历史老师上了一节非常出色的公开课,有人问他:“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堂课?”那位老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

15分钟,来不及设计什么别出心裁的环节,也来不及谋划什么标新立异的出彩点,更来不及制作绘声绘色的课件,有的,只是30年的积累,只是对教学内容特有的专业敏感,这就够了。

于永正的教案常常很简单,他说:“不少教师想看我的教案,但经常让他们失望,因为多数写得比较简单。备课过程中,好多东西教案上是没有的,是无法写上去的,我称之为——隐性备课。”语文专家张郁芳提倡过课前备“小案”的做法。她要求老师们在备好课的基础上,走进课堂前,对备课进行最后一次研究,并把几个大环节和要特别注意的要点写在小纸条上,这样上课更有计划和目标。

语文专家朱华贤说:“课堂不是以设计技巧的高超而取胜,而是以对文本独特的理解和领悟而取胜;不是以蓄意安排的转折、推进、而赢得喝彩,而是以无数随意碰撞出的智慧火花而得到首肯。这样的设计,课堂是清淡的,但值得咀嚼和回味;这样的设计,似乎没有艺术匠心,但意味深长,有一种自然天成的大美。”没有预设,就没有生成;过度预设,阻碍生成。事实上也不可能全盘预设。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研读教材上,把准了脉,抓准了魂,至少就不会跑偏。对于我们每天都上的家常课,不必刻意雕琢,“功夫在课外”,只要方向准,简单易行的设计同样有效。

四、教学媒介简单些

多媒体在课堂中的运用是越来越多了。对于多媒体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老师们正越来越理性,画面、声音的选用,会更多地考虑实际效果。先前那些不时响起的声音、一张接一张的画面、密密麻麻的文字,暗藏在画面下左一个右一个的交互按钮,正逐渐被简化。

薛老师在教学《卧薪尝胆》一课时,原想制作一个“奴仆”的教学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现古代“奴仆”的悲惨生活,让学生通过直观的画面领会“奴仆”的含义,进而体会勾践夫妇在吴国三年为奴的悲惨境遇。然而制作课件的老师说需要几天时间,薛老师一时等不及,就改变了教学方法,把“奴”和“仆”两个字“画”给学生看。薛老师先画了一个“奴”字的甲骨文,解释说:“一个女人,被一个男人用大手抓着头发,想打就打,想骂就骂,甚至想杀就杀。这样的女人,在古代就被称为‘奴’。”薛老师再画“仆”字的甲骨文,说:“有这样一群男人,每个人头上都插着几根毛,表明他们或是战俘,或是囚犯;每个人的屁股上还插着几根毛……”课后,薛老师说:“这个‘奴仆’的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普普通通的黑板、粉笔,加上教师平实的解说,充满了浓郁的语文气息,学出了语文味。那一笔一画的书写过程,是在娓娓讲述一个汉字的故事;教师板画汉字的过程,是一本最好的教科书。而这些是多媒体课件无法取代的,至少课件里面就体现不出教师对汉字的独特理解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