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范文1
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形态、大小,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物质的变化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 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
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如蜡烛燃烧、白糖加热时融化变色。我们周围世界物质的变化一般分成两类,即化学变化和物理变 化。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很多,最重要的特征是产生新的物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产生种种现象,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产生沉淀物 等。
米饭里面的主要成分是淀粉。米饭、淀粉遇到碘酒颜色会变成蓝色,产生了一种蓝色的新物质。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米饭在我们咀嚼的过程中,变得有甜味了,这是因为米饭中有一种叫淀粉的东西,在被我们咀嚼过程中发生了变化——淀粉变成了麦芽糖。
有些物质混合后不会生成新的物质,如沙子和豆混合;有些物质混合后会生成新的物质,如白醋和小苏打混合。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大量气泡,生成新的气体——二氧化碳,这种气体能使燃烧的细木条熄灭,说明这种气体不支持燃烧。小苏打和白醋发生了化学变化。
我们喝的一些饮料中,就含有二氧化碳气体,当打开汽水瓶盖时,冒出的气泡就是二氧化碳;我们呼出的气体中也含有二氧化碳;蜡烛燃烧也含有二氧化碳气体产生。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二氧化碳具有的特征是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无色透明。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范文2
(2课时)
一.知识教学点
1.化学研究的对象。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3.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二.重、难点
1.重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其应用。
2.难点:如何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3.疑点:物理的变化与物质的性质的区别。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常识性介绍化学研究的对象。
2.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并能运用概念会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3.初步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二)整体感知
作为启蒙化学课的绪言对“什么是化学”,“为什么要学化学”,“怎么学习化学”等问题作出了贴切的回答,借以引起学习者对本学科的兴趣、爱好,使学生产生一个具有良好动机的学习开端。
(三)教学过程
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看录像“走向化学世界”、“漫游化学世界”(北京西城电教馆,17分钟),也可利用幻灯片引入新课,或由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如:化学史、元素的发现史、化学家的小故事、趣味化学、化学与生活等,由学生的发言引入新课。
[教师设疑]:化学是研究什么的?
[学生讨论]:化学是研究什么的?
[讲解]:以空气、水为例说明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板书]:一.化学是研究什么的?
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讲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化学概念、化学实验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的,因此必须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
[教师活动]:下面请大家观察几个演示物质变化的实验,主要观察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并列表记录。
[演示实验]:演示[实验1]:水的沸腾、[实验2]:胆矾的研碎、[实验3]:镁带的燃烧、[实验4]:加热碱式碳酸铜(实验过程中边实验边讲解仪器的名称)
[学生活动]: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
[板书]:2.观察实验的方法:
变化前的颜色、气味、状态,变化时发生的主要现象(如发光、发热等),变化后生成物的颜色、气味、状态。
[提问]:实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实验3、4有什么共同特征?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小结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概念。
[板书]:二.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2.化学变化:变化时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讨论]:这两种变化有什么本质区别和联系?
[板书]:(1)特征:变化是生成其他物质。
(2)现象:发热、发光、变色、发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
(3)与物理变化的联系。
(4)用文字表达式表示化学变化:
a.镁在空气中燃烧:
点燃
镁和氧气———氧化镁
b.加热碱式碳酸铜:
点燃
碱式碳酸铜———氧化铜+水+二氧化碳
[讲解]: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除生成其他物质外,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但不能作为判断一个变化是不是化学变化的根据。
[讨论]:判断一个变化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应依据什么?
[练习]:口答课本第5页习题1、2。
[讲解]:通过四个实验.我们知道水沸腾时能变成水蒸气,而水蒸气遇冷又能凝结成小水滴,胆矾是蓝色的晶体,镁带在空气中能燃烧,碱式碳酸铜受热能转化成三种物质,这些都是物质本身特有的属性,即物质的性质,引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
[板书]:三.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气味、状态、沸点、硬度、密度、溶解度等。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热稳定性、氧化性等。
[讨论]:判断下列描述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A.铜绿受热时会分解;
B.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氧化镁;
D.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比空气重;
E.木棒受力折断。
[板书]:四.为什么要学习化学?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第3、4页内容,讨论:为什么要学习化学?阅读课本第4页内容,了解化学工业的过去与现状。
[板书]:五.如何学好初中化学?
注意学习化学的方法(抓好预习、听讲、复习、作业四个环节),重视并做好化学实验。
1.预习指导:做到初步了解重点、难点、划出不懂的问题。
2.听讲:边听、边观察、边思维、边记忆,争取在课堂学会。
3.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四)总结、扩展
区别一种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关键(依据)是看在变化中是否生成了其他物质。物理变化只是物质的状态或外形发生改变,没有生成其他物质;而发生化学变化的特征是在变化中生成了其他物质。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范文3
关键词 化学观念建构 能量观 初中化学教科书 科学探究
1 能量观的内涵
促进观念建构的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层次地理解,更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了形成化学基本观念在化学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化学能量观作为重要的化学学科观念,在九年级学生初学化学期间就开始逐步建构,是认识物质世界、理解科学的关键观念,有利于学生了解从能量的角度研究物质及其转化的思维方法。《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育,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的变化规律,形成化学的基本观念……”山东师范大学毕华林教授认为:化学基本观念,是指学生通过化学学习,在深入理解化学学科特征的基础上所获得的对化学总观性的认识。化学基本观念不是具体的化学知识,也不是化学知识的简单积累,而是学生通过对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在化学知识基础上概括提炼出来的。当学生在多年以后逐渐地将所学的学科知识遗忘,教育所给予人们的无非是当一切学习过的东西都忘记后所剩下来的东西。那这些剩下来的东西是什么?这个时候观念建构就显得尤为重要。
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之一,而且能量观是化学学科的核心观念,是化学学科研究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是研究物质的理科课程的共通问题;然而现在对中学化学的教学研究中,多数偏向于微粒观、元素观、变化观等,缺乏对能量观的研究;有的研究将能量观点纳入变化观之中分析。梁永平教授对中学化学能量观提炼出以下要点:(1)物质的分子或原子具有内能;(2)核外电子按照能量高低分层运动;(3)原子之间的强烈作用使原子处于能量较低的稳定状态;(4)物质转化过程伴随有能量转化;(5)物质分子发生有效碰撞是物质转化的必要条件;(6)物质转化过程中能量是守恒的;(7)原子核内贮存有巨大的能量。梁永平教授认为能量观的建构有利于学生形成核外电子运动的能量思维方式,了解从能量的角度研究物质及其转化的思维方法等。此外梁永平教授还探讨了能量观建构的基本策略。该阐述虽然详尽,但由于能量观基于物理学习,又与微观世界联系,抽象程度比较高,所以多在高中阶段关注,初中阶段则鲜有研究和实践。
学生在九年级初次接触化学,启蒙阶段其实是建构化学基本观念的重要时期。我们在对2011年版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2年修订的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科书进行文本分析、联系的基础上将与能量有关的化学学习内容进行分析、归纳,得出能量观的重要性,有利于丰富、完善初中化学教学的内容。
2 课标与教材中能量观点分模块例析
我们按照九年级化学的“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和“化学与社会发展”5个模块,分别举例对能量观进行阐述。
2.1物质的化学变化
正如上文提及,能量观往往作为变化观的一部分,能量变化是化学变化的重要特征,所以该模块是最直接体现能量观的部分,在课程标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二级主题中,明确指出“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着能量变化,认识通过化学反应实现能量转化的重要性”。人教版修订教材在第一单元课题1阐述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时,明确指出“化学变化不但生成其他物质,而且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点明了这种能量变化可以作为判断化学变化的重要特征,并且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存在多样性。
课程标准在本模块里提供了3则与能量相关的学习情境素材。
[例1]生石灰和水反应放出的热量能煮熟鸡蛋
该素材在人教版修订教材中,被安排在第七单元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作为学生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导人实验,学生通过实验的体验有利于消除迷思概念:只有通过燃烧才能获得能量吗。该课题借此明确点明物质变化过程中伴随的能量变化是化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体现利用化学反应释放能量的燃料对于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
人教版原教材曾经应用镁条与盐酸的化学反应作为例证,但与如今的实验相比,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距离太远。生石灰取材于食品干燥剂方便易得,与水的化学反应既是生活中制备澄清石灰水的实验方法,又作为九年级化学中获得碱的重要途径;既是历史典故背后的化学道理,又是生活中即热饭盒的运作原理,也可以作为误服干燥剂带来的伤害解释之一。
[例2]葡萄糖在体内释放能量
作为对人体最重要的化学反应之一,该案例最早出现在生物教材中。但是此时初中生在物理中还没有学习到能量的概念,所以难以深入体会。在人教版化学教材“氧气”课题中,动植物的呼吸作为典型的缓慢氧化之一,并指出放热是氧化反应的特征之一,但是在缓慢氧化中并不容易被察觉。在“人类的重要营养物质”课题中,明确给出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缓慢氧化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放出能量的作用是供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的需要。并且用1g葡萄糖释放的能量数值、糖类提供能量占据人体所需的百分比等数据强化该反应释放能量的意义所在。
由于该模块是化学的学习基础,且与实际问题联系紧密,所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将以上2则案例分散在“燃料及其应用”、“化学与生活”2个单元中。
[例3]干电池和充电电池
电池与化学主要是高中化学课程内的重要学习内容,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一直给出这样的建议,尤其在“活动与探究建议”中列出“观察铜锌原电池实验”。人教版教材没有安排该实验和详细知识介绍,只在“金属资源保护”中介绍了废旧电池的污染。其实该素材能充分体现化学能与电能之间的转化,而且学习物理教材中的水果电池已经对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有初步了解,所以九年级化学教学已经具备了介绍化学电池的基础,沪教版教材在第九章“化学与社会发展”中,针对“能源的综合利用”,并结合生活、科技中几种不同类型的电池、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铜锌原电池实验,引导学生了解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化学反应形式;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在九年级化学教材中的典型案例就是电解水,但教材的重点落在微观解释,也没有对其他电解反应过多阐述。
2.2身边的化学物质
物质转化过程中伴随有化学能与热能、光能等的相互转化,这种认识不是通过告知的方式形成的,而需要在化学变化现象的不断积累中得到强化。在建立化学变化概念的时候,不仅要注意到有新物质生成的关键特征,也要注意到所伴随的热能、光能等现象。所以化学物质的反应事实是九年级化学教学内容中学习、体验能量变化的重要载体。具体事实的学习是化学能量观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没有一定的事实积累,很难形成一定的化学能量观。
[例1]氧化反应
氧化反应是九年级化学最重要的一类放热反应,课标要求“知道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在教材中体现为非金属单质、金属单质、一氧化碳以及以甲烷、乙醇为代表的诸多有机物与氧气的反应。氧化反应的能量释放通过实验现象多有呈现,例如铁丝燃烧时的熔化与火星四射都是能量释放的效果;又如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大量放热,如果不冷却就继续实验,会导致实验误差;碳单质、氢气、酒精、甲烷和一氧化碳等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放热更加是它们成为燃料的先决条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还可以通过光能形式释放,例如镁条、硫黄等物质燃烧中的发光现象。
[例2]溶解中的能量变化
溶解不是单纯的物理变化,其中伴随的能量变化其实也涉及到微粒的运动与作用力,当然九年级教材只要求从温度表征层面了解即可。课标里在“水与常见的溶液”二级标准中提出的活动与探究建议有“实验比较氯化钠、硝酸铵和氢氧化钠3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人教版教材也有具体的实验探究活动与该建议配套,不仅要求观察溶解过程中的现象,还要求记录溶解前后的液体温度具体数值并加以比较,来了解溶解吸放热的情况——这是一种半定量的实验思维去建构能量观的教材呈现方式。另外,人教版教材在“浓硫酸的腐蚀性”部分,强化突出浓硫酸稀释实验,并提示通过触觉感知、现象分析等途径了解这一典型的溶解放热现象,以此点明稀释要点。
2.3物质构成的奥秘
微观世界同样伴随着种种能量变化,虽然九年级尚未涉及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的问题,但是核外电子运动本身就是一种能量的反映,核外电子按照能量高低分层运动,这在人教版“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中有明确描述。
而分子和原子本身就具有能量,温度越高,原子和分子的运动就越剧烈,物质具有的热能就越大。人教版教材中利用品红在热水中扩散加快的案例进行了例证。
课程标准要求认识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虽然相关知识在物理中已经涉及,但是九年级化学需要学生了解温度对物质微粒运动和间距的影响,从而深入理解其对物质三态转化的影响。
2.4化学与社会发展
能量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基本三要素之一,人类研究能量的最终目的是更好地获取和应用。所以“化学与社会发展”模块与其他模块充分联系,有利于在知识在社会和生活的应用中建构能量观。
[例1]燃烧和燃料
燃烧作为氧化反应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最重要的放热反应之一。笔者认为教学中不应只拘泥于“认识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发生的条件,了解防火灭火、防范爆炸的措施”,还需要了解那些加热释放氧气的化学物质如高锰酸钾、氯酸钾、硝酸钾和双氧水等同样会体现助燃的效果,所以在药品存放、使用安全方面需要注意——这一点在事实水平上能强化学生对燃烧的理解,也能完善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当学生在日后的深入学习中对于原子结构有了一定的理解性认识,就可以在氧化还原水平上认识燃烧现象,从而将发光、发热与原子得失电子等事实联系起来。虽然在九年级化学教学内容中无须从微观层面诠释燃烧和氧化反应,但是在能量观建构中不断发展对燃烧现象的理解,也是强化物质转化伴随有能量变化认识的重要举措。
基于燃烧反应,一些热值高、来源广的可燃物,成为对人类至关重要的燃料。在九年级化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如何“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人教版教材以碳的不完全燃烧为例,指出不完全燃烧导致的燃料燃烧利用率降低,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空气;还从燃烧三要素角度提出燃料充分燃烧的2种方法。
[例2]为人类提供能量的营养物质
课程标准中要求知道一些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的有机物,其中最主要是供能物质,除了葡萄糖为代表的糖类,还有蛋白质和油脂。人教版教材对这些营养物质的供能数据和对人体一日的需求满足百分比做出定量描述,见表1。
2.5科学探究
人教版教材里,科学探究模块的要求除了在第一单元有独立的设置,大部分内容通常渗透在各个课题的教学中。
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外在表征,在“走进化学世界”单元里,能量观渗透在蜡烛和酒精灯火焰的温度测定之中。而作为最常见的反应条件之一的加热,则是一种为反应体系提供能量的方法。
3 九年级化学教学中能量观建构的建议
通过文本分析,我们发现能量的观点渗透在九年级化学各个模块,且不能通过孤立的知识呈现出来,往往需要不同模块的联系和支撑。例如,课程标准里“物质的化学变化”模块提供的2则情境素材(生石灰与水的反应、葡萄糖的供能反应),在教材中分别出现在“燃料及其利用”、“化学与生活”2个单元中,体现与“化学与社会发展”模块的综合。笔者结合在江苏书人教育集团面向化学特长生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在九年级化学教学中建构能量观的建议。
3.1吸热还是放热
判断一个化学反应吸热还是放热,逐步建构能量观的最简单方法就是请学生去感受实验中的温度变化。生石灰与水反应,让学生用手触摸试管,温度的变化给予学生最直接的体验,而且请同学在不同时间段感受温度逐步升高的趋势;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备氢气,别只局限于实验原理和装置,也让学生摸摸试管——也是烫的;酸碱中和时,不要局限于指示剂的变色这种明显的现象,也让学生触摸试管——热的。几次摸试管就可以引发学生对化学反应的热量从哪里来的疑问和思考,通过温度变化的体验潜移默化地建构化学能量观。
观念建构教学的问题还应有一定开放性和挑战性,使学生能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进行思考,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可以得到层次、范围不同的结论。
例如,在九年级的化学教学中有很多放热反应的典型案例,但是人教版教材对吸热反应只提及一句话:炭和二氧化碳的反应是吸热反应。学生没有感性认识,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建议在这里补充另一个吸热反应的实验:氢氧化钡固体和氯化铵固体在烧杯中研磨,实验前,在烧杯底部放一片硬塑料片,在硬塑料片上滴2滴水,再将固体混合物研磨,过一会儿硬塑料片就和烧杯粘在一起。
由这个补充实验想到:判断一个变化(无论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吸热还是放热,是否只有各种教辅书上提及的温度计的方法?以浓硫酸溶于水放热为例,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放热除了对温度有影响,还会引起气体压强、空间体积、物质溶解度、物质状态等的变化。结合学生的思维我们得出如下几种可能的角度:①温度的变化,除了使用温度计外,用手去触摸感受最直接但是无法定量比较,基于目前化学实验教学的现代化,还可以向学生介绍数字化实验在监测温度变化中的应用——温度传感器可以即时反映温度的改变趋势和变化幅度,是作为研究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重要手段;②气压的变化,我们可以采用如图1的实验装置,由于溶解放热会引起气体压强增大,所以通过观察液面a、b的变化进行判断;③可以通过一个体积可变但压强恒定的容器(例如带活塞的气缸),观察活塞的运动,了解体积的变化;④如图2所示,将烧杯置于涂有石蜡的木块上,再将浓硫酸和水混合,通过观察石蜡状态的变化,判断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⑤如图3所示,将浓硫酸和水混合后的试管放在盛有饱和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观察固体的析出情况。
通过实验表征观察、分析能量变化,是重要的化学学科方法,也是建构能量观的重要途径。
3.2拓展对燃料的认识
九年级化学的“化石燃料的利用”、“能源的利用与开发”教学常常陷入科普化怪圈,如何让这部分内容化学味道浓厚一些?例如以下这些问题就不拘泥于一般的考试题目,但引导学生对化学学科问题深入思考,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和积极性:
(1)燃烧能为我们做什么?
(2)是不是所有可燃物都可以充当燃料?充当燃料必须具备怎样的特征?
(3)联系国内现状,如何综合分析国内大众使用三大化石燃料的利弊?
(4)给出煤气、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的价格和热值,从定量的角度分析家庭使用哪种气体燃料最经济?
如果与其他单元联系,则可以有更有意义的问题衍生出来。观念建构的问题本身应该潜在地体现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经验的联系,同时它又蕴含着新的关系和规律,这种联系不只是针对问题的表面特征,更主要的是针对问题中的深层关系和结构,即在观念层面上有联系。例如与科学探究模块中加热这一操作融合,可以提问:
(1)实验室里有多少种加热的手段为化学反应提供条件?
(2)如何在实验中节省能源?
在复习课的教学中燃料话题可以联系社会与科技发展,既有利于强化能量观,也体现考试的热点。例如秸秆的不完全燃烧造成了烟霾的污染,而充分利用秸秆,是改变条件促使其充分燃烧呢?还是将秸秆转化为其他可燃气体来完成生物质能一化学能一热能的转变呢?
3.3放热反应与反应类型
中考化学复习需要知识的系统化归纳,需要针对大量的化学反应进行分类并分析其中规律。从能量变化角度分类是一种体现能量观建构的新颖角度。在“物质的化学变化”模块复习中,可以提问: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中各有哪些放热反应的典型实例?再举出2例不属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放热反应。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范文4
教师应树立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观念,要爱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开发创造自由、民主、宽松、和谐的环境。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每个学生在展示创新潜能方面都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一、创设趣味实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注意力是人人皆知的一种心理现象。学生注意听课,他们的心理活动就指向和集中于教师的讲述;学生注意观察实验,他们的心理活动就指向和集中于教师的示范操作上。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以往有学生反映,学习化学很困难,对教材内容不理解、记不住,在完成作业时常常由于不注意或没有留心而出错。而创设趣味实验,教学效果较理想。例如在讲授酒精性质时,将一块棉手帕放在盛有30%酒精的烧杯中浸泡,待均匀湿透后取出。展开手帕,用镊子夹住两角,在火焰上点燃,当火焰熄灭后,手帕完好无损。奇妙的实验表演引起一片哗然,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产生了探索科学、揭示奥秘的兴趣,进入了最佳状态,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
1.设置悬疑式导语,激发学生求知、探索、创新的欲望。在教学中利用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的实例,设计问题导入新课,例如在学习燃烧的条件时,利用点燃湿棉布和干棉布及魔棒点火实验,给学生设置问题:“湿棉布为什么不燃烧,而干棉布为什么能燃烧?魔棒为什么能将酒精灯点燃?”从而使学生主动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思维得以深入发展。
2.设计情境化实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演示集色、态、味、光、声于一体的化学实验,给学生强烈的感官刺激,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巧妙地利用化学实验,深入浅出地进行分析、讨论和钻研,引导学生探索奇妙的化学世界,使学生感到化学不是抽象的、枯燥的,而是充满魅力和灵性的。例如,在学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测定时,可以提问:“我们使用什么样的药品才能较为准确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这样的物质具备怎样的性质?”“如果选择其他药品能否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如果能请给予解释,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这些问题使学生思维得以拓展,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
3.多角度拓展延伸,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如理论联系实际,讲解化学在尖端科技、工农业生产、环境保护、日常生活中的巨大作用。另外,化学教师良好的教师形象;生动、准确的讲授;热情真诚的关心鼓励;幽默大方的举止等因素在培养和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动机,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等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积极鼓励,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不盲从教师、不盲从书本、不迷信权威的思维品质。例如在学习“物质的变化“这一节内容时,课本上通过对火柴梗被折断、水的三态变化、石蜡熔化成液态蜡油及食糖在水中溶解现象的观察,给出结论:物质发生变化时没有生成新物质.这种变化叫做物理变化;通过对火柴梗燃烧、镁条燃烧两个现象的观察,给出结论:物质发生变化时生成新物质,这种变化叫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在总结两种变化之间的关系时,给出了这样笼统的结论: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是相互联系的,二者常常同时发生。那么这两种变化之间到底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提出这一问题后,我鼓励学生对这些现象进行观察,要动脑筋,认真分析,并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物理变化的这几个现象中,除了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外,其共同点是变化过程中都是物质的形状或状态发生了变化。相比之下,在化学变化的这两个现象中,都生成了新的物质,同时物质原来的形状也发生了变化。再以火药爆炸这一化学变化为例,帮助学生总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的区别是:一个有新物质生成,一个没有新的物质生成;两者的联系是: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伴随者物理变化,而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伴随化学变化。通过讨论和分析使学生明白教材结论的局限性。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逐步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四、改进实验仪器,在实验设计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范文5
一、化学反应现象
现象,是事物表现出来的,能被人感觉到的一切情况(包括看到、听到、闻到、触摸到的).
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常常会伴随发生一些现象.(1)颜色变化:酸碱指示剂,如石蕊溶液遇酸紫色变红色;干燥剂,如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色.(2)发光、发热,如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酸碱中和放热.(3)产生气体,如双氧水与二氧化锰混合产生氧气.(4)产生沉淀,如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有浑浊.(5)温度变化,如天然气燃烧可以做饭.(6)性质变化,如柔软的泥坯放入窑中烧烤制得陶器;等等.其中只有一部分是能用肉眼看得出的现象,主要有以下这些:产生气体,改变颜色,燃烧,沉淀,浑浊,溶解,吸收气体,凝固等,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二、化学反应现象与结论
实验现象是人通过感觉器官(如眼、耳、鼻等)所感知的特征.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等人可以感知,而物质的结构、组成却是不能被感知的,并且生成物的名称是通过实验、经过分析,推断得出的.因此不能用实验结论代替反应现象.
例如,锌与稀硫酸反应的现象是产生气泡,锌粒逐渐消失,描述成“生成了氢气”就成实验结论;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的反应现象应是绿色粉末逐渐变黑,试管内壁出现无色液珠,同时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叙述成“生成黑色氧化铜,同时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就是实验结论.
三、化学反应现象的描述
化学反应现象十分复杂,有些现象易被忽视,要对实验现象做出准确的描述,首先要学会科学地、认真地观察实验现象.(1)关注物质的性质(反应物、生成物),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等,以及能否燃烧、燃烧产物的状态等.(2)关注物质的变化.(3)关注物质的变化的过程及其现象,对物质在变化前、变化中和变化后的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并进行比较分析和记录.变化前:记录物质的名称、形态、外观;变化中:观察并记录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以及其他现象;变化后:记录生成物的名称、形态、外观.
在描述实验现象时,要仔细全面,学会尽可能用简洁的语言说明什么物质在什么环境下发生什么反应,同时伴随什么现象.
第一,要注意准确地描述实验现象.如放出热量(气体)、发出白光、冒出气泡等,避免用词不当.
例如,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后看到的只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描述成“出现白色沉淀”就不妥当.
第二,要注意表达的完整性.如描述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可先描述发光(或火焰)的颜色,再描述放出热量,最后再描述生成物颜色、状态、气味等.同时,要正确区分“发光”与“火焰”,“烟”与“雾”等的不同,避免张冠李戴.“发光”是指固体微粒被灼热的结果,没有产生火苗.“火焰”是气体燃烧时伴生的现象,即平常所说的“火苗”.如点燃镁带称为“耀眼的白光”,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称为“火星四射”.硫在氧气中燃烧,硫先熔化再气化,实际上燃烧的是硫蒸气,现象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烟”是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气体中产生的,“雾”是液体小液滴分散在气体中形成的.
例如,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这种白色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氧气中,其实验现象是“产生大量浓白烟”,不能称为“产生白雾”.
又如,打开装浓盐酸的瓶塞,实验现象应产生“白雾”,而不能说“白烟”,因为看到的是盐酸中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水蒸气结合形成了盐酸小液滴.
四、化学反应现象与反应
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常常会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 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发生, 但有些化学反应却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如要证明氢氧化钠和稀盐酸能发生化学反应,可借助酚酞指示剂指示反应的进行,或通过测定实验过程中溶液的电导率等方法进行检测.同时,应注意到物理变化也常伴有发光(电灯)、放热(摩擦)、放出气体(启开汽水瓶盖)、颜色变化(氧气变成液氧)、产生沉淀物等现象,只是没有新物质生成,这是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范文6
一、强化课标意识,把握中考命题特点
中考化学复习应强化课标意识,紧紧围绕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实施复习。在平时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实际对部分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甚至提高目标层次,拔高教学要求,注意将有关内容及要求回归课程标准,要防止因对超标内容和习题的关注和强化而干扰正常复习和误导学生,应引导学生把有限的精力和宝贵的时间用在对双基深层次的理解和更广泛的应用上。如课程标准对“化合价”的目标要求为“说出几种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因此,对化合价的复习,就不能像以往中考复习那样,把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对化合价定义的理解、记忆,以及对化合物中化合价规定的分析判断上,而应该把重点放在“应用化合价书写化学式”的技能巩固上。
二、抓要求,分清概念层次
初中化学教材中有60多个化学基本概念,根据《考试说明》里的“考试要求”,可以把这些概念分为以下四个层次。
1.常识性介绍层次。如风化、潮解、原子团等,均属于“常识性介绍”层次的概念,对这些概念只要求有大致的印象。
2.了解层次。如混合物、纯净物、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都属于了解层次的概念,对这些概念应该知道是什么。
3.理解层次。如化合反应、化学变化、单质、质量守恒定律等概念,均属于理解层次,对这些概念必须懂得为什么。
4.掌握层次。如溶质的质量分数,属于掌握层次的概念,对其一定要能够灵活应用。
因此,在复习时,同学们应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学习《考试说明》,明确考试范围和要求,不要随意增加复习难度和扩大复习范围,以免造成复习时间的浪费。
三、初中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复习备考策略
1.建立网络,理顺关系。
化学基本概念之间的联系是千丝万缕的,复习化学基本概念的首要任务就是理顺相关概念的关系,也就是对相关概念按一定的从属关系或衍生关系进行系统整理,使之形成网络。这样,既能帮助记忆,又能加深理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浓缩要点,强化记忆。
记忆是理解的仓库,要准确理解概念,必须强化记忆。为了取得最佳记忆效果,需要用自己的语言去精炼定义,浓缩要点。如,关于“催化剂”这一概念,可将其浓缩为“一变二不变”。“一变”是指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二不变”是指催化剂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发生改变。浓缩、提炼概念的要点,要求我们在强化记忆的同时,又能将要点准确“还原”为课本语言。
3.对比分析,加深理解。
化学中的许多概念是容易混淆的,它们之间既有本质不同的一面,又有内在联系的一面。通过对比能充分认清其间的联系和本质,复习时切忌孤立地去理解。有些概念是非常相近的,如化学性质与化学变化;有些概念貌合神离,如饱和溶液与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与稀溶液;有些概念既有本质的区别又有联系,如同种元素的原子与离子。所以,在复习时应进行全面分析,横向比较、纵向联系,找出知识间的异同,理解其实质,防止概念的混淆,从而加深记忆。
4.抓住关键,全面理解。
化学概念和原理是用十分简明、精辟的语言高度概括出来的,在复习时不能简单地死记硬背,而应着重抓住它们的本质,仔细推敲概念和原理中的关键字词,准确理解其中的含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如:理解“固体的溶解度”概念应抓住“温度一定、溶剂100克”,“形成饱和状态”,以及溶质的单位“克”。又如“质量守恒定律”这一概念,其中的“参加”、“生成”几个字就非常关键,忽视了这些关键的词语,就不可能正确地理解这一概念。
5.精选习题,训练巩固。
在化学总复习中精选习题,应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解释一些实际问题,是强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环节。主要突出两点:其一,针对不同专题,所选择例题、习题要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而且要把握标高、选题难度适中,还要点面结合,灵活多样。其二,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训练学生思维严密性和开放性,拓展学生思维,提高解题灵活性,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四、优化复习方式
1.重情景创设,在联系实际的应用中激发学生的兴趣。
注意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体会、学习化学,是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广大教师要做有心人,一方面要开阔视野,扩大信息来源,多渠道、多方位地关注生产、生活、社会和科技中与化学有关的内容,丰富复习教学情景,可借助于图、表、卡通画、漫画等各种形式,联系生活,聚焦社会热点,对化学知识进行考查。另一方面要根据复习教学的特点,开动脑筋,多在情景的整合上下功夫,让同一知识融入不同的情景中,或用同一情景来呈现不同的知识。
2.重问题设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活学生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