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减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减肥范文1
People around me are talking about their weight, they always worry about their body shapes, they show me how hard they have been struggling with their appetites, when they want to eat, they just refuse to the delicious food.
In my opinion, people should not depress their appetites, they need to eat when they are hungry. The right way to lose weight is not to refuse the food, on the contrary, people should eat it, but not eat over what they can bear. The person who doesn’t take in food when they are hungry will hurt their stomach, in the long run, when they eat food, they will get fat soon, what’s more, their bodies become weeker. Besides eating the appropriate food, people also need to take exercise, they need to do the regular exercise so that they can keep fit.
The right way to lose weight can help people stay healthy.
翻译:
在我周围的人总是谈论他们的体重,他们很担忧自己的体型,向我展示了他们是如何艰苦地和他们的胃口做斗争,当他们想要吃东西的时候,拒绝美味的食物。
关于减肥范文2
2、高纤维食物减肥法:
(1)胚芽米替代白米饭;
(2)全麦面包替代白吐司;
(3)蔬菜汤替代大鱼大肉;
(4)五谷粥作为三餐主食;
(5)香蕉等水果替代零食填肚子;
(6)凉拌蔬菜作为午餐;
(7)用莴苣与番茄代替三明治中的火腿肉与奶油;
关于减肥范文3
摘 要 运动减肥是一种健康的减肥方式,这种减肥方法既可以有效降低肥胖发生率,也可以有效预防肥胖。对于肥胖症患者而言,可以改善身体形态以及血脂、胰岛素指标等,而对于健康人来说,则可以有效规避这些疾病对自身的影响。本文列举实例,探究与分析通过运动减肥后肥胖患者脂肪肝疾病的改善效果,从而探讨有氧运动改善脂肪肝的效果机制。分析得出患者患脂肪肝的原因,进而为推广运动减肥提供参考与帮助。
关键词 运动减肥 改善 脂肪肝 机制
当前,我国肥胖人口数量不断增加,这就为人们的健康敲响了警钟。每年因为肥胖造成的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及其死亡率相当之高。所以,增强体育锻炼,通过运动进行减肥就显得尤为重要。运动是一种相对安全且有效的减肥方法,因此,对肥胖症患者实施运动干预,可以有效降低其脂肪肝患病概率,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帮助和影响。
一、运动减肥改善脂肪肝的效果机制研究
为了有效研究运动减肥对脂肪肝的改善效果,将肥胖症患者66名,男、女各33名,进行全封闭式运动减肥训练。这些肥胖症患者的体脂率均高于30%,根据成年人正常体脂率范围,男性大约为15%-20%,女性则为25%-30%。所以很明显,这些研究对象的体脂率都相对较高,属于超重和肥胖者。
在进行正式的减肥训练之前,对受试者进行身体形态、运动机能、糖脂代谢等相应指标的测试。其中测试的项目包括身高、体重、体脂率、血压、心率、安静状态下的心电图、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血脂四项等检测。根据每一位受训者不同的身体状态和运动能力,制定出个性化运动方案,从而使得运动方式更加符合每一位测试者的特点。
在实行运动减肥的过程中,需要专业人员对其进行指导和监控,选择标准主要是以一些强度相对较小,但是持续时间相对较长的项目为主要训练项目,比如慢跑、游泳、有氧操、乒乓球等等。通过每天上午与下午各运动一次,且每次之间持续为2小时,坚持四周。当然,除了运动之外,必要的饮食结构调整对于减肥而言也是至关重要的。饮食控制主要是通过专业的营养师根据受试者代谢情况、运动情况、身体消耗情况等,进行饮食方案制定。饮食需要确保热量以及营养的供给,且相应的配比科学平衡。
二、运动减肥改善脂肪肝的效果表现
经过四周运动减肥之后,每一位受试者都出现了相应的身体变化。所以,运动减肥对改善脂肪肝以及肥胖状况有一定的效果,其具体效果表现如下:
其一,经历了四周运动减肥之后,66名测试者的身体形态指标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其体重、体脂率、臀围、腰围、腿围等,都相比较减肥之前有了明显的下降。而这些指标当中,体脂率、脂肪体重以及腰围变化最为显著。男性的平均体脂率下降了17%,女性的体脂率下降了11%。所以,利用运动进行减肥,可以直接对其脂肪含量有所影响。
其二,通过运动进行减肥之后,肥胖患者的血液生化指标也有一定的变化。其空腹血脂以及胰岛素指标显著下降。
其三,运动减肥之后,患者的肝功能指标趋于正常。大多数肥胖患者的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含量都有所下降。男性肥胖患者整体的谷丙转苷酶指标降低为正常水平,而女性在运动减肥之后该指标有所下降,且逐步趋于正常范围。所以这就足以看出,运动减肥,尤其是有氧运动对于改善肥胖患者的身体状况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其四,从肝脏角度分析,运动减肥之后患者的脂肪肝程度有明显改善。之前66名测试者中,有22例患有重度脂肪肝,而进行运动之后,则降低为4例。许多曾经患有轻度脂肪肝的患者,在运动之后也逐步变成无脂肪肝人士,无脂肪肝的人数趋于上升阶段。所以,运动减肥对于改善脂肪肝具有重要作用。
故而,针对以上结果不难得出相应的结论。首先,经历了四周中小强度长时间有氧运动加之合理的饮食控制的减肥训练之后,确实可以有效改善肥胖症患者的身体形态,对于其体重以及身体脂肪含量降低都有所帮助。其次,运动减肥对脂肪肝的改善是最值得注意的。通过中小强度长时间有氧运动可以使得更多的脂肪动员并分解,释放的游离脂肪酸作为有氧运动的能量来源被骨骼肌利用,从而减少了身体中的脂肪含量,特别是肝脏周围的脂肪。当人体内的脂肪含量降低之后,血脂必然也会相应降低,进入到肝脏当中的脂肪量就会减少,出现脂肪肝的概率将会大大降低。
三、结束语
运动减肥是当前社会中比较提倡的一种科学减肥方式,其对于改善人们的身体形态、降低体重、减少因为肥胖诱发的并发症非常有效果。同时对于防治脂肪肝、高血脂、糖尿病等众多疾病也有显著作用。因此利用运动进行减肥,不仅是肥胖症患者需要使用的方式与方法,更是大多数人进行身体健康训练以及降低疾病出现概率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 李蕾,陈文鹤.肥胖症与运动减肥的研究进展[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03:72-74.
关于减肥范文4
关键词:中学生 体育 消费观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人们健康意识和体育意识的增强,以及体育运动生活化、市场化和产业化的深入,人们对体育文化产业的消费需求在不断增长。体育消费是通过参加体育活动、购买体育相关产品或服务以满足强身健体、愉悦身心等需要的过程。狭义的体育消费则指那些直接从事体育活动的个人消费,它包括观看体育比赛或体育表演、购买运动器材、从事体育活动等。体育消费不仅是指人们买票去观看各种体育比赛或体育演出,而更主要的是指人们为了取得身心健康、陶冶高尚情操、获得美的享受、欢度余暇时间、促进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发展而花钱去从事各种各样与体育有关的个人消费行为。
学生的体育消费以实物消费为主,即为满足参加体育活动最基本的需要且以耐用品为主。据调查,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与体育锻炼习惯是制约体育消费水平的一个很关键的因素,爱好体育锻炼的学生必然要为体育锻炼置备一些锻炼工具,如球拍、篮球、足球及运动鞋等。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是学生对健身需要和转化为体育消费行为的纽带,体育锻炼习惯的好与坏,与学生对体育课及课外体育锻炼的态度有着趋同关系,对体育消费的认识、体育消费水平有显著的影响。有良好锻炼习惯的同学在体育消费水平方面要远比没有良好锻炼习惯的同学高。当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可以满足其较高体育消费时,这些思想就会在他们的消费行为上得到充分体现。家长、教师要做好引导与管理,从有利于建立良好生活方式和养成俭廉意识的角度提供物质条件,避免超前消费现象。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消费观。消费观是消费者对消费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态度,是消费者对消费内容、消费目标、消费方式和消费模式等涉及整个消费活动诸因素的一种价值判断的态度。强身健体是学生进行体育消费的首要价值取向。体育消费还是学生的一种社交手段,运动项目是培养和发展合作意识的有效工具,因为交流需要双方能有共同感兴趣的内容,不论是个体运动项目还是集体运动项目,都能从共同切磋的实践中获得彼此的信息,起到互相了解的作用。学生非常愿意通过体育锻炼扩大自己的社交面,培养自己的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体育锻炼对人体心理的影响是积极的,能有效地改善与控制学生不良情绪的发生。
关于减肥范文5
互联网的免费特征,让人们趋之若鹜,似乎只要在网上的东西就应该免费,否则就会被冷落。新闻如此,软件如此,CFan的好文章也是如此。每当我们杂志刚一上市,就有扫描版的CFan出现在网上,我总是又爱又恨地想:这年头6块钱真的那么值钱吗?
一个新的问题产生了:人们究竟是喜欢免费呢,还是更喜欢不用花钱所带来的各种便利呢?电子杂志多数都是免费,但始终不温不火,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很不方便,安装软件,注册用户……繁琐的程序磨灭了阅读,假如这时候又蹦出来支付的窗口,你喜欢上它的概率有多大?在额度不大的钱财面前,人们更关注它能带来多少便利,而不是能省多少钱。信用卡如果不出现,可能不会有那么多还不起钱的卡奴,就是因为信用卡使用太方便了― 一刷就好,钱包不瘪,花钱不疼。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比如人们说iPod救活了音乐产业,其实它只是提高了便利性,花费很少的钱买到足够的正版音乐,而且够方便,会有组够的人愿意买的。
据说深圳的山寨厂商很头痛,总在犹豫该造山寨电子书还是山寨iPad,不知国内有实力的大厂如何打算。我倒觉得整合信息才是出头之处,不管是多少钱买来的阅读器,都会有在网上找不到的信息。前一阵子看了一本不错的职场书籍,网上一搜,找到的所有版本的都是缩减版,即使想花钱购买也没有地方。假如有一家厂商的电子书可以收集足够多的正版书―假如能到90%,那这就是中国的Kindle,而它就能成为中国的亚马逊。
有的时候,便利比免费更重要;有的时候,用户一点也不吝啬。
正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手机上发来短信:“国家知识产权局提醒您:今天是第十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世界未来的竞争是知识产权的而竞争,让我们共同尊重、创造并运用知识产权。”
名博论语
熟悉的“山吧”
我们北京山吧度假村于2010年4月23日午间发生部分用餐客人中毒。现初步查明为降压药品可乐定中毒。我们再一次向此次受到中毒伤害的顾客表示最深的道歉。
―北京水岸山巴
(注:CFan编辑们曾经两次前往山吧旅游,都能幸免,真是拖广大读者的福呀)
北川男人在玉树的“免费餐馆”
4月21日,免费餐厅开业了。4月23日中午的午饭,切了十多斤肉,打了六十个鸡蛋,炒了二十多斤豆芽、佛手瓜三十多斤、青椒七八斤、西红柿五六斤。
―褚朝新的博客
哈勃太空望远镜的秘密
很多人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不把哈勃对准月球上的阿波罗落地点,让那些说美国人登月是谎言的人们闭嘴?第一,美国宇航局和天文学家们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第二,哈勃不能看到那些人造物,因为他们实在太小了,直径只有4米。唯一的办法就是返回月球。
一年内买房都是在买“套”
关于减肥范文6
《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印发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积极评价,《意见》要求的有效落实需要政府、社会和科研承担单位的共同努力。近年来,随着高校获得各类科研经费投入的持续快速增长,其投入使用过程中的经费浪费和流失等违规违法问题也不断显现,影响着科研经费使用效益的提高和高校教学科研事业的健康发展。本文结合2014年国发11号文件要求,在深入分析高校经费投入使用管理问题及其根本原因基础上,着重从监管主体、监管方式、监管基础和监管内容四方面,就高校建立健全科研经费内部监管体系提出对策建议。
一、我国高校科研经费内部监管面临的形势
(一)高校科研经费投入使用现状
高校科研经费投入方面,总体上存在着结构失衡问题。首先,基础性科研经费投入比例偏低,基础性研究经费和应用性研究经费结构不合理,存在重“横向”轻“纵向”现象。其次,个体经费配置相对集中态势比较严重,易造成科研经费滥用和流失。我国竞争性科研经费支持政策导致“学术大腕”易于争取经费,以及多部门分散支持科研工作造成“多头申报”科研经费,因此容易导致比较严重的集中现象和贫富不均问题[1]。再次,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结构不合理,间接费用补偿和人力成本补偿不到位,易造成教学资源被挤压占用和福利待遇“票据化”。《关于调整国家科技计划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若干规定的通知》(财教[2011]434号)规定:“间接费用是指承担课题任务的单位在组织实施课题过程中发生的无法在直接费用中列支的相关费用。主要包括承担课题任务的单位为课题研究提供的现有仪器设备及房屋、水电气暖消耗,有关管理费用的补助支出以及绩效支出等。其中绩效支出是指承担课题任务的单位为提高科研工作绩效安排的相关支出。”此规定适当调整了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结构,提高了间接费用比例,增加了对科研人员的激励性绩效支出。但在课题实际申报过程中,由于规定的模糊性和课题立项审核的严格性,导致由课题申报人主导的课题经费申报中的间接费用比例偏低,远远低于高校实际承担的间接成本支出[2]。
高校科研经费使用方面,局部上存在着支出失范问题。目前,高校科研项目种类繁多,科研经费使用规定也不尽相同,导致科研承担单位和科研项目负责人在使用科研经费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出现违规违纪违法行为。
(二)高校科研经费监管面临的内外部压力
一方面,外部监管越来越严,一是经费资助部门和主管部门等政府监管越来越严,除加强科研项目结题结算财务审计外,近年来,财政部门、教育部门、纪委监察与审计部门等都对高校科研经费投入使用情况加大了审计力度、开展了财务巡视、专项审计等工作,查处了一批科研教师、通报了一批案件;二是社会监督越来越深入和广泛,新闻媒体不断曝光一些高校科研经费腐败问题、浪费问题以及低效问题等。审计等外部监督的力度在加大,对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责任追究、结果公开等越来越重视,也越来越规范。同时也在根据外部监督发现的问题不断改进和完善现行科研经费管理政策,从政策角度保证科研经费得到有效投入使用。可以说,外部监督的加强对高校加强科研经费监管发挥了“倒逼”作用,促动并强化了内部监管工作。另一方面,科研事业稳定发展需要加强监管,一是高校自身的监管责任越来越大,高校作为科研承担单位,其法人责任更加明确;二是高校科研实力不等同于科研经费到款额度,高校将逐渐从追求科研经费到款转到追求科研创新、科研成果上来,必然需要高校加强管理,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既提高科研教师的科研积极性、自主性,又保证科研经费合规合法有效使用。
因此,在高校科研经费存在诸多不良状况的情况下,无论是为了适应外部监督的需要还是自身管理的内在需求,高校都应该建立和完善科研经费内部监管体系。
二、高校科研经费监管失灵的原因分析
高校科研经费投入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是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社会问题在科研领域的反映,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进程中的问题,既有外部宏观管理政策不合理、监管不到位原因,也有高校自身特性、内部制度粗放、监管宽松造成的。
在外部宏观管理层面,首先,科研经费投入的多头管理以及科研经费投入使用政策的多样性,增加了科研经费监管的难度。其次,我国目前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与科学研究活动本身的规律不适应。如,科研经费的“分散投入、多头管理”的管理体制,造成管理制度的不统一和管理单位间的政策冲突,易产生“多头申报”和科研经费“过度集中”等后果[3]。再次,国家对科研项目监管缺乏力度,监督检查不深入、不彻底,在促进科技创新和提高科研人员积极性下,对科研经费使用中的违规违纪事项处罚较轻,易使得部分科研人员产生侥幸心理。科研经费外部监管的虚化,进一步造成高校内部监管力度下降,重视不够,进而使内部监管长期处在“宽松”状态。
在高校内部管理层面,第一,课题制造成监管弱化。课题制在保证课题负责人或课题组在申报项目、项目研究以及经费专款专用自主权方面,曾经发挥着重要作用,激发了科研人员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推动了广大科研人员积极申请科研、开展科学研究,但同时也易造成课题组权力过于集中[4]。课题负责制和法人责任制之间的对立,出现课题组“老板”化,诱发科研人员动用科研经费公款消费,发生违纪违法行为,严重违反了学术道德,败坏了学术风气[5],削弱了学校的监管责任和动力,降低了学校在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中的法人责任。特别在大力争取科研经费背景下,学校监管往往会被进一步弱化。第二,学术行政化导致监管矮化。高校越来越多的科研大腕担任行政领导,这种“学术权和行政权”在管理高层的交叉导致各部门在科研经费管理方面不愿坚持原则、不能坚持原则、不敢坚持原则。第三,利益共享导致监管虚化。很多学校为提高本校科研竞争能力,获取更多的科研经费进入学校,避免科研经费“体外循环”,在政策上鼓励教师多争取科研资金,重视科研资金获取、忽视科研经费使用管理[4],通过降低间接费用承担比例、提供科研经费到款奖励、放松经费报销审核力度、对支出采取“形式上的审核”,对支出的合理性、真实性和相关性审核不到位等方式,为教师重复申报课题提供便利。第四,信息不畅导致监管盲化。由于我国科研项目存在多部门多头管理问题,一旦不同项目资助单位以及项目承担单位在科研项目立项、评审、结题、经费使用、经费审计报告等方面的信息封闭,易造成经费资助部门和社会监管存在盲区,必然易导致重复立项、分散立项等问题,也易导致校内监督、同业监督和社会监督不够。第五,职责不清导致监管分化。目前,高校内部各部门在科研经费管理方面存在职责不清、协同配合较差等问题,造成科研管理中的项目负责人、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等之间相互脱节、各自为政,相关部门在经费监管中分化,科研经费监管缺乏全面、系统和连贯。
三、我国高校科研经费内部监管体系构建
本文在分析高校科研经费监管失灵原因的基础上,结合《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文件(以下简称《意见》),着重从监管主体、监管方式、监管基础和监管内容四方面建立健全高校科研经费内部监管体系。
(一)明确监管主体职责
《意见》明确提出:“项目承担单位是科研项目实施和资金管理使用的责任主体,要切实履行在项目申报、组织实施、验收和资金使用等方面管理职责,加强支撑服务条件建设,提高对科研人员的服务水平,建立常态化的自查自纠机制,严肃处理本单位出现的违规行为。”科研经费监管主体,从高校内部来看,主要有科研管理部门、财务管理部门、审计部门以及经费使用部门和课题组等,其既是科研经费监督者,又是使用者。高校科研经费监管者存在的主体同一化现象,往往易造成内部人控制,特别在学术行政化背景下,学校科研大腕往往又是学校校级领导或部门领导。所以,明确监管主体职责,建立健全内部治理结构往往就是成功关键。
(二)改进监管方式
《意见》规定要改进科研项目资金结算方式,实行“公务卡”以及银行转账方式结算;完善科研信用管理,建立“黑名单”制度;完善覆盖项目决策、管理、实施主体的逐级考核问责机制,建立责任倒查制度;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和向内部公开接受内部监督。从高校监管角度来看,需重点运用好信息公开、内部审计、“公务卡”结算等三种方式,关注全过程监管。
1.完善科研项目全信息公开。完善科研项目全信息公开,关键是做好全过程信息公开和全内容信息公开。在项目指南确定环节,包括指南征求意见阶段,科研资助项目一旦确定,应及时向社会公开,减少信息不对称导致的申报垄断、权力寻租和不同部门科研项目资助的相同重复;在项目申报环节,应及时向社会公开不同项目的申报单位和申报人,以及申报书内容,减少虚假申报,减少预算经费编制的不科学;在项目评审环节,在做好事前保密工作的同时,对于评委评审结果应及时公开或反馈申报人,接受社会监督,减少学源者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互换;在项目结题环节,除公开项目结题验收成果、专家意见外,应公开经费使用、仪器设备购置使用以及项目研究成果等情况信息。
2.加强科研经费专项审计监督。当前,高校科研经费专项审计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绝大部分科研项目尤其是横向科研项目和限额以下、级别以下纵向科研项目尚未开展审计工作,高校内部审计也基本没有将科研经费投入使用纳入经济责任审计范畴。加强科研经费投入使用的专项审计监督,充分发挥学校纪检监察和审计人员对科研经费的监管作用,让审计部门参与科研经费投入使用管理的全过程,组织有关人员定期审计科研经费使用情况,实现科研项目结题财务审计双签字制度,实现内部审计人员对科研经费监管的常态化和制度化。
3.大力推行“公务卡”结算。公务卡是财政监管主导下,银行面向高校在职职工发放的,主要用于日常公务支出和财务报销业务的信用卡,是一种新型的财政管理手段和工具。利用公务卡进行经费使用结算,可实现对资金使用的监控,避免虚报冒领劳务费和专家费、公款消费以及以虚假票据和业务套取资金等,实现从资金流上对科研经费投入使用进行有效控制。
(三)夯实科研经费监管基础
1.加强科研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建设。一是宏观上,建立跨部门的全国性科研管理信息平台系统,促进各部门科研项目统筹,减少重复投入、重复申报和虚假申报。二是高校内部建立财务业务一体化的科研管理信息系统。高校应在建立财务综合信息化系统的基础上,实现科研管理信息系统与财务管理综合信息系统、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等有机系统的有机整合,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通过信息化实现学校科研经费的全过程管理。
2.加强科研经费监管组织协同建设。高校科研经费的监管是一项专业性、政策性、系统性很强的工作,在明确高校法人监管职责和部门职责的基础上,需要加强科研部门、财务部门、审计部门和资产部门之间的业务协同,进一步整合监管措施[6]。首先,需要协调科研经费资助方(政府部门)、学校内部科研管理部门(包括科研管理部门、科研经费管理部门和审计部门、课题所在院系)以及科研项目组之间的关系。其次,完善学校内部科研经费管理岗位,可在财务处内部设置科研经费管理科,横跨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负责科研合同、预算编制与审核、预算执行与决算审计工作。再次,高校在科研经费监管中要充分发挥学校内部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的作用,建立科研经费审计监督制度,将科研经费投入使用管理情况纳入学校或院系部门负责人离任或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范畴。
3.加强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体系建设。改进科研经费监管工作,核心是科研经费投入使用的制度建设和并能有效落实。在制度建设层面,一方面主要是解决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政策缺陷,现今除完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结构,增加间接成本补偿和人力成本报酬支出外,关键是建立全国统一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明确各环节规定;另一方面是各高校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科研经费使用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增强制度的针对性、适应性、协调性和可操作性。在制度执行层面,一方面应建立健全制度培训服务制度,增强制度的接受性、理解力;另一方面要加强执行过程中的惩罚力度,严格制度执行。前者是监管的依据,后者是监管的重要落脚点[7]。
(四)明确监管重点,做好科研经费全过程监管
科研经费监管工作应该伴随着科研项目的全过程,包括科研项目立项前、立项申报中、立项审批中、项目执行中、项目结题以及项目结束后的六个阶段。对于项目承担单位的经费管理来说,主要涉及项目经费支持额度及结构确定、项目申报预算审定、项目预算经费下拨、项目结题财务审计、项目结余经费收缴等监管环节;对于高校来说,涉及科研项目申报预算编制、项目预算经费使用、项目结题财务决算报告编制以及结余经费上缴等监管环节,包括经费预算管理、经费支出管理、科研成果管理和科研绩效评价管理等工作。
1.加强科研项目预算的全过程管理。高校科研预算管理主要包括科研项目立项申报阶段的预算编制管理、科研项目实施阶段的预算执行管理和科研项目结题验收阶段的预算决算管理三阶段。首先,预算编制监管方面,科研项目在立项申报阶段,需要根据立项申报要求以及申报研究项目特点,科学合理准确地编制预算。一方面,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和审计部门应加强对项目申报预算编制的服务工作,包括政策解读、知识培训和编制指导等。另一方面,做好科研项目预算编制的审核工作。建立项目申报预算审核审批制度,所有待申报项目预算都必须经过财务部门和审计工作的共同审核。其次,预算执行监管方面,确保经费开支严格按照预算标准、范围和进度列支是监管的重点。一方面,财务部门应及时反馈科研项目经费执行进度,服务科研人员做好经费支出安排或预算调整,避免出现应付未付、串账户支付等问题;另一方面,加强预算执行审核,严格审核科研经费是否按照批准的预算执行。再次,预算决算监管方面,加强科研经费预算执行决算监管是正确确定结余经费、应对财务结算审计的重要环节。
2.加强科研项目经费支出审核控制。加强科研经费支出审核,是保证科研经费支出符合项目预算,避免违规违纪违法使用科研经费的重要保障。第一,明确项目负责人、会计审核人员的审核监督职责,注重科研经费支出是否符合预算规定及相关规章制度。第二,加强审核力量,包括会计信息系统建设,增加专职科研经费管理科室和人员,对科研经费支出项目进行严格审核。第三,实现项目预算结构化控制模式,通过会计核算与预算结构化控制相互控制,实现按照项目预算结构实时控制支出。第四,及时反馈科研经费支出进度,加强经费支出过程性控制,减少科研项目结题财务决算审计过程中的调账发生以及科研结题时经费报账滞后等问题造成的部分经费没有使用完等问题。第五,加强会计基础规范建设,严格票据要素内容和报销手续,严格资金支付手段,全面推行“公务卡”报销制度。
3.加强科研经费成果管理。科研成果包括科研经费形成的固定资产和技术成果,加强科研成果管理,不仅关系到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关系到科技创新,更关系到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一方面要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我国科研成果转化率平均仅为20%,实现产业化的不足5%,专利技术的交易率也只有5%,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8]。另一方面要加强科研成果产权管理,防止科研成果私自转让、无偿转让和流失,维护国家、学校和科研人员的合法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