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性感表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我的性感表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我的性感表姐范文1

表姐与健美教练的相亲定在一间咖啡厅里,落座十分钟后,表姐得知那健美教练开的车是不足十万的比亚迪后,就兴致全无,完全漠视对方儒雅的谈吐和性感身材,要知道此男正契合我心中王子的形象哟,所以任凭表姐在桌下用高跟鞋把我的脚碾疼,我还是很花痴地和教练先生没话找话。对方也颇有涵养,礼貌周到,氛围挺好的,只是气场没在表姐那边,她索性都懒得优雅了,起身去了洗手间。我这才对那位教练先生神秘地说:我表姐喜欢上你了。对方愕然了一下,我解释:我表姐就这样,越是喜欢了,就越矜持,你要有心,可以记下她的QQ号加她为好友。就这样我把我的QQ号给了他,也要了他的号。我想我私下扣了表姐弃掉的莱也算不上不厚道吧。

接下来,我心安理得地以表姐的身份同教练在网上联系起来,不再陪表姐相亲,因为同教练你侬我侬的乐趣远大于蹭吃蹭喝,只好对表姐说对不起了。他果然很是我那盘菜,颇对我口味,各方面也都很合拍。我说旅游,他立即就能说出很多胜地,我说某一美食,他也说爱吃,我还会说很多傻话,他竟也耐心地听,很快我们就一目不见如隔三秋了,当然从一开始他就强烈要求视频,我就关了自己这边的,只看他。这时我心里快乐又忧伤,情话绵绵不绝,我们成了网络恋人。当他提出再见面时,我发过一个不快的表情,警告他过多的要求会夭折我们的恋情。他就没了脾气。

我20岁生日前夕,我告诉他明天我要去月光族酒家参加表妹小伟的生日派对,明天失陪一天了。不忘加一句:就是你上次见过的那个其貌不扬的女孩儿哟。他很快回一句:不,我觉得她很美。让我心暖暖的。

后来我坐在酒吧里,心情满怀期待又忐忑不安,不知不觉两杯扎啤下肚,第三杯端起的时候,手被摁住了,活生生的他就站在我面前。我慌忙起来说道:表姐刚走不远,你追还来得及。他没动,定定地看着我。快追呀!他却T把我拉进他怀里,我挣扎着说:表姐-见了,要生气的。他揽紧我,狡黠地一笑说:我和你表姐都不是对方盘里的莱。我俩相视片刻后大笑,这是我们聊天时我常爱说的话。他说他一开始就知道是我,还说我的精灵聪慧要比浅薄和做作的表姐可爱得多。

那天从酒吧里出来,我们手拉手,信步走来,最后不知怎么就走到经贸学府那片寂静的桦树林里。天已黄昏,夕阳照进林里,美不胜收,他把外衣脱下来,铺在松软如毯子一样的树叶上,扶我坐下来,我抬头时迎上了他炽热的目光,清澈的眸子里满满的欲望如水一样倾泻下来,他的胸脯因呼吸急促也一鼓一鼓的。我有些怯场,起身欲逃,别看我平时动若疯兔,可遭遇了健美教练,只一下就被他逮住接下了,心里只好嗟叹一声,本姑娘要情劫于此地了。可这不正是我许久以来的梦吗?

他扳过我肩膀,我因紧张和兴奋,小脸火烧一样,楚楚可怜地看着他,他温柔地把唇压过来,一向男孩气的我,是不屑于做此事的,可遇到他就不一样了,我乖巧地回应他,因为不得要领,又羞又被动地瞎舔着,他则耐心如兄长,良师一样地引导我,终于我们一双舌得以欢快地你追我逐,乐此不疫。后来他的牙齿咬开我胸前的扣子,宽松的休闲装下娇小的。女儿身就完全展开在他面前,看到他血脉贲张,不能自已地唤着小伟你真美,至此我那豪爽假象下敏感易脆的女儿心才真正安然落地,在爱人的眼里,平常的我一样动人。

我的性感表姐范文2

寻遍了这苍茫洋流里的微光

Find light in the beautiful sea

我选择让自己快乐一些

I chose to be happy

你和我 你和我

You and I,you and I

我们就像天空里的钻石

We’re like diamonds in the sky

―― 蕾哈娜《钻石》(Diamonds)

如同这首大热的歌曲中的歌词一般,蕾哈娜就像是钻石,她在音乐的海洋中熠熠生辉,唤醒人们的耳朵,照亮每一个热爱音乐的灵魂。

蕾哈娜的走红不无道理,她的嗓音带着些许鼻音,性感极了,天生就是歌者。无论男女,都能从她的嗓音中感受到性感的诱惑和吸引,而声音内在的张力又好似积聚着无限的能量,仿佛会在不经意间激活听者内心的力量。更为重要的是,她的音乐风格迎合了时下年轻人的爱好,R&B已然成为了当今流行音乐的主流,她将抒情曲风演绎得深情款款,但更为诱人的是她的动感曲风,时而混杂着电音,旋律明朗,而歌词也是传唱度极高。或许你说不出她的歌名,但如果听到她的歌,你肯定不会陌生,一定在某条大街或小巷,某个酒吧、咖啡馆中听过。她的歌火爆却不喧闹,让人听之不忘,在脑海中单曲循环很久。蕾哈娜从声音到旋律到歌词,都透露着性感,这样的音乐,怎么能不火!

在2008年的第50届格莱美奖上,蕾哈娜获得了包括“年度制作”和“年度歌曲”在内的6项提名,并最终凭《雨伞》夺得了“最佳饶舌、演唱合作”奖,这为她夺得了第一座“金唱机”,也使她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巴巴多斯人。她的专辑一张接着一张,巡回演唱会也场场爆满,她还担任了2012年度维多利亚的秘密内衣大秀的演唱嘉宾。

我的暴风雨中没有云彩

No clouds in my storms

让雨下吧我在浅滩上滑行

Let it rain I hydroplane in the bank

正同指数一起下落

Coming down with the Dow Jones

乌云来时我们走 我们是Roc-A-Fella

When the clouds come we gone we Rocafella

看她展翅高飞

We fly higher than weather

―― 蕾哈娜《雨伞》(Umbrella)

这首《雨伞》堪称蕾哈娜的成名曲,但同时也更像她的自传和自白。在歌曲中,蕾哈娜自称“太阳之女”,此言确实不虚。蕾哈娜出生在加勒比海附近的一个美丽的国家,名为巴巴多斯。充满魅力的沙滩和海岸以及热辣的阳光带给她最为自然的生命力,也使得她的音乐充满了能量。而曲中所提及的黑夜、暴风雨、乌云……也都是她成长过程的真实写照。

事实上,年少的蕾哈娜并不幸福,她成长在一个破碎的家庭,而青春期的孩子更是会遭遇很多难以名状的欺凌,蕾哈娜没有被这些负能量打倒,没有沉沦也没有堕落,反而找到了自己灵魂的出口――音乐。她用音乐宣泄种种的不快,她用大声歌唱来寻找真的自己。音乐的能力难以想象,以至于在成名之后,她依然可以坦然地回忆这些过去:“学生时代,我一直在被大家取笑,虽然我并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这么对我,大概因为我的肤色比一般人浅。但是我并没有因此对他们产生畏惧,反而有些感激。那些经历,就好像上天为了安排我以后进入乐坛提前准备的考验。以至于现在我可以轻松地解决、面对现实生活中留给我的各种烂摊子。”

发现自己灵魂的人,是无所畏惧也是不可抵挡的,接下来的事情,一切都那么顺理成章。当度假中的美国著名音乐制作人伊万・罗杰斯第一次见到蕾哈娜,便给了蕾哈娜一次录制小样的机会,这正是她的成名曲。这张被寄往各大唱片公司的小样,落在了说唱歌手Jay-Z的手上,他几乎不敢相信这是一位新人的作品,于是,蕾哈娜获得了Jay-Z的一纸合约。有了他们的帮助,蕾哈娜的能量一触即发,一战成功之后,在她的战绩表上闪耀的都是耀眼的数字和光芒。

你去哪里了

Where have you been

我一直都没有发现你

Cause I never see you out

你在躲着我吗?

Are you hiding from me, yeah?

躲在人群中的某处

Somewhere in the crowd

你去哪里了

Where have you been

我生命里的他

All my life, all my life

―― 蕾哈娜《你去哪里了》(Where have you been)

明星有称号有昵称,这并不稀奇,比如“小甜甜”“霉霉”“水果姐”“大表姐”……然而蕾哈娜的称号却让人啼笑皆非,虽然有很多人亲切地称她为RiRi,但是她更为人传颂的名头是“山东天后”!是的,你没有看错,她被称为“山东唯一指定天后”,只是这名头的来历,实在让人忍俊不禁。

像蕾哈娜这样的国际歌手之所以与大山东扯上关系,实则因为她几首歌歌名的谐音关系。她的单曲《我们发现爱》(We Found Love)被歌迷谐音翻译成“潍坊的爱”,最新单曲《你去哪里了》(Where have you been)又被网友恶搞成“威海油饼”,硬是说歌词里的内容是“威海油饼,买哦,买哦”。再加上之前她和酷玩乐队合作的《瓷器公主》(Princess of china)被翻译成来自济南大明湖的“还珠格格”,她便俨然成为山东的代言人了。当然,这称号虽是恶搞,但是也反映了广大歌迷对她的无限喜爱。事实上,她和酷玩乐队合作的《瓷器公主》其实应该被翻译为“陶瓷公主”,歌词的内容也是关于一个内心敏感的女孩爱情的艰难。不过歌词内容,像极了《还珠格格》里大明湖畔的紫薇念的一首诗:“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多火。把一块泥,捻一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起打破。再把你我,用水调和。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果然艺术是无国界的,称蕾哈娜为“山东天后”,倒也不是恶搞她。

我希望你能看透这事情

I hope that you see this true

我还能说什么

What can I say?

请认识到我也在努力,宝贝

Please recognize I'm tryin', babe!!!

我不得不去

I have to

工作工作工作

Work, work, work, work, work, work

―― 蕾哈娜《工作》(Work)

世上虽有“完美”这两个字,但是却没有完美的人生。对于音乐精灵蕾哈娜来说,她的专辑张张大火,她的时尚风格深受业内外人士追捧,她的歌迷遍及全球,然而她的感情之路,却充满曲折。

我的性感表姐范文3

从潜力无限到登上宝座

出生于1988年的付小芳祖籍河南,刚上小学的时候,她特别好动,性格有点像男孩子。“我性格大大咧咧的,刚上学那会儿,确实跟其他女孩子不一样,在文化课上也从来没有获得过好名次。”不过,学校里的付小芳也有自己的特长,“学习不行,但体育课上,我可是拿过短跑第一名的,这或许对我现在打台球起到一定帮助。”

15岁时,付小芳离开兰考县白楼村,她的目的地是黑龙江佳木斯,因为叔叔在那里开了一家台球房。“那时候的桌球房确实很乱,有很多人问我,一个女孩子去那种地方安全吗?”付小芳笑道,“其实叔叔对我特别严格,那时我的眼里就只有练球,练球,再练球!”用她的话说,是叔叔带她走上了台球之路,改变了她的人生。“如果不打台球,我不知道现在会干什么,人生的路会走得怎么样。可以说,没有叔叔带我去东北,我就不会走上专业的台球之路,现在也不知道会怎么样。”

毫无疑问,付小芳是有天赋的,拿起球杆,她打出的平生第一杆,球就应声入洞。“很简单的中袋推杆,不过对于第一次拿起球杆的人并不容易,因为大部分初学者都会打偏。”

“那时就觉得打球好玩,还可以赚点生活费。”而叔叔却看到了她的天赋,把她送到了拿过全国冠军的张树春那里学习正规的花式台球。

东北地区以中式八球为主,最初的三年多时间里,付小芳的精力都放在了黑八球上。2006年第三届全国体育大会前,付小芳代表黑龙江参赛,才改打9球,拿了不错的名次。自此,叔叔看到了付小芳的潜质,更重要的是,他也看好中国的台球市场。“现在台球这个项目已经不是街边文化了,静下心来想想,如果等大家对这个项目改观了,我再带她去练台球,那就没有今天的付小芳了。”叔叔对当年带领侄女走专业台球之路颇感自豪。

从打黑八到2006年开始练习九球,从东北周边的小比赛打到北京稍有规模的正赛,付小芳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刚开始接触九球时,每天最少要练10小时,一天下来从颈椎、肩膀到腰这条线都感觉快要断了。”不过这一切苦,小芳都挺了下来。用她自己的话说,“没有当初的吃苦,就没有今天的我。”就像她最喜欢唱的那首《我相信》,勇敢地大步向前。

在张树春的潜心指导下,付小芳的球技突飞猛进,赛场上屡创佳绩。2009年7月25日,付小芳台球俱乐部在张树春的打理下隆重开张。“有了自己的球房就有了归属感,以后练球也就更方便了。同时也希望通过台球俱乐部发现和培养年轻球员,为台球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付小芳开心地说。2009年6月14日,首届世界九球中国公开赛在上海落幕,中国选手有四人打入16强。备受关注的潘晓婷因背部伤痛及主场作战压力等原因止步八强,而付小芳却在击败多位强手打入半决赛。

实际上,中国公开赛并不是付小芳第一次在国际大赛中取得的佳绩。早在2007年日本大阪公开赛上,首次参加世界九球职业赛的付小芳勇夺第三名,被誉为当年最有潜力的新星。而2009年九球中国公开赛再次打入半决赛后,付小芳的世界排名也随之上升至第22位。4月的全国体育大会成就了她八球和九球的双冠王,9月的九球世锦赛她首登世界冠军宝座。

“我很开心这几年的成长,未来也会更努力实现新突破。”而现在,她已经是中国首位集公开赛冠军与世锦赛冠军于一身的姑娘。

与世界冠军刘莎莎情同姐妹

公开赛决赛最后时刻,一杆漂亮的撞击之后,10号球应声入袋。付小芳还没来得及欢呼,已经被冲上赛场的另一名美丽女孩抱个满怀。激动地在她脸上亲了一口,这个穿着打扮和付小芳如出一辙的女孩不是别人,正是中国另一名九球世界冠军刘莎莎。一口一个“我姐”的叫着,很是亲热。事实上,付小芳还是刘莎莎的启蒙教练。

和付小芳一样,刘莎莎也来自兰考。2006年的时候,不到13岁的刘莎莎不知台球为何物,更没有碰过球杆。只是听说三年前离开村子去东北学球的对门表姐付小芳打球不错。那个时候,付小芳已经是全国冠军,在台球圈里颇有名气。后来,付小芳的妈妈去隔壁问当时还不满13岁的莎莎愿不愿意学球时,刘莎莎马上点头应允。

然而,投奔到付小芳那儿,张树春却不愿意收莎莎,怕分心耽误了小芳。不愿看到莎莎没人教,付小芳就瞒着师父偷偷当教练,一边从师父那儿学,一边把刚学会的再传给莎莎。最后,张树春拗不过徒弟,破格收下了刘莎莎。2009年,刘莎莎先于付小芳获得世锦赛冠军,当时的付小芳比刘莎莎还要激动。“不光只有师姐这个身份,我还是她的姐姐,在比赛的时候我非常兴奋,当时我还对师父说,师父,我非常兴奋,我想喊。为她加油,喊出声来,我说师父你别拦着我,我很兴奋。在比赛开始时我大声地喊,刘莎莎加油!全场人都冲我这边看,好象是在找是谁喊的,我非常激动。”同样的,刘莎莎在颁奖仪式后,把金牌和奖杯塞给姐姐付小芳,“没有她就没有现在的我。”在莎莎心中,小芳才是真正的世界第一。第二年,付小芳也拿到了世锦赛冠军。

而在这次中国公开赛前,姐妹俩也约定,要是碰上姐妹德比,谁输了就罚谁饿肚子。而如果决赛相遇,输的就得洗一个月衣服。

生活和比赛都喜欢展现自然美

虽然正是放飞青春的大好年华,但今年23岁的付小芳坦言自己没想过谈恋爱。“我觉得现在是练球的好时候,台球几乎是我的全部,根本没去想过谈恋爱的事情。”

不过付小芳觉得,爱情该来总是会来的,缘分到了就有了,不必刻意去求什么。“我想谈恋爱方面还是一切随缘吧,也许在不久的将来碰到一个各方面条件不是最好的,但觉得感觉对了,那就对了,就算是我的事业上升期也无所谓,我是一个相信缘分的人。”

台球之外,生活中付小芳喜欢唱各种明星的歌曲,没有特别的爱好。用她的话说,听到好听的歌就会静下心来好好听。“我喜欢好听的歌,有时会跟着学,然后唱好久好久,听好久好久,直到下一首好听的歌出现。”而妹妹刘莎莎则透露,在K歌的时候,姐姐绝对是个麦霸。“我们喜欢跟朋友一起去唱歌,我姐(付小芳)可是麦霸,话筒总在她手里。”

比赛场上,两人会为对方加油,而没比赛的时候,姐妹俩会一起逛街、看电影,跟同龄人一样,享受着休闲时光。和队里不少人喜欢看恐怖片不同,付小芳说自己胆子很小,最多就是看看恐怖小说,鬼片是一点儿也不敢尝试的。“我属于胆子比较小的那种,他们去看鬼片我都不去的。最近我在手机上看了本恐怖小说,直到现在回想故事情节还怕怕的。”

我的性感表姐范文4

澳洲青少年的自由和享乐

我每天乘坐墨尔本的城际列车在居住地北区和市中心之间往返。火车到达贝尔站,上来一群学生。我下意识地看看表,刚过三点半,附近普瑞达中学的孩子们放学了。三五成群上来的男孩女孩,虽然大多穿着校服,但校服之外的部分,五花八门。

蓬头垢面的那几个,只是懒散而已。头发染成深紫或者鲜红,有点扎眼。一个男孩硕大的耳孔,更为引人侧目,上面塞个酒瓶塞式的耳环,堪比人民币一元硬币的大小;并不满座的城际火车车厢里,另外两个穿着短裙、情愿坐在地上聊天的女生,指甲染成乌黑,妆浓得跟咱们大熊猫一般,令我不禁想起自己的少年时光。初三时候,年长九岁的表姐到家里做客,纯粹为好玩儿,用开得正盛的蔻丹,给我染上红指甲。身为资深医科教授的父亲,当着24岁的表姐,甩了我一记响亮耳光,跳着脚叫喊着要拔掉我全部手指甲,并毫不留情地批判表姐“年纪轻轻就追求资本主义思想”,叫她以后不准“用资本主义的恶习”把我教坏了。放声痛哭自己的冤屈,同时,我却为所谓“资本主义”的洪水猛兽而迷糊和恐惧。时隔二十年,作为大城市里的小小资,我每次在外面做完指甲美容回家,还是会被母亲婉言规劝,只不过理由伪装成“香蕉水对身体有害、常做指甲容易引起甲沟发炎”等等。

他们很多人的书包,还不如国内小学生的书包沉重和庞大。浓妆女孩用的时装包,帆布的,大大敞开,里面各种七零八碎的化妆品、大发刷、定型水、零食、饮料、iPod、手机,一应俱全。书本占的地方,可以忽略不计。“那条裙子好性感。唉!妈妈说没有钱买。她总是这样。”“那还是我妈对我好,要什么买什么。上个星期还给我买了这双新鞋子。”仔细听听男孩子们,交谈之间,几乎无人在谈论课堂、讨论作业或学习。曾经听说,这里的老师会给家长留言,叮嘱家长别强求孩子们完成家庭作业――如果他们不愿意做的话。

注视着眼前的中学生们,让人既不由自主地羡慕这些学生的轻松与自在,又为他们那些无力管束的父母们担忧。

高福利、高保障的社会,使得人们生存压力相对较小。一方面给了需要的人们坚实的后盾,比如老年人、障人士、单身母亲;另一方面,惰性令人不思进取,降低了当地人的生存竞争意识和能力。人们将对于独立个体的个人兴趣、自由意志的尊崇,上升到无限的高度。具体到青少年学生、本土的家长和教师,给小学生的任务,就是玩儿,是尽情地享受快乐童年。上到小学三年级,写不全自己的名字,也不足为怪。对待中学生,同样是尊重个性的选择、不以成绩分数论英雄。他们绝大多数不会像华裔家长那样,永不停歇地拼搏、奋斗,并将所有对生存生活的担忧及不断发展的紧迫感,和唯有“读书高”的观念代代相传。

我辅导过澳洲人的孩子。上到九年级,数学课没有课本,家庭作业是纸印的。课堂抄回来的板书,把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题,列了七八个等式解出来。待到我运用公式,只用两个等式解出同样的题目,她表现得异常惊诧、欢欣鼓舞,好像在看变“魔术”。再看过她的课堂笔记后,轮到我不可思议。因为她的老师本身没用过公式,也没有公式可以传授给学生。她带着我的“秘密武器”去学校,面对国内初中生烂熟于心、天天运用的常用数学公式,她的老师连连称奇。

都是未婚先孕的少女

在政府针对辍学孩子设立的助学部门工作过一段,让我对本地青少年的就学状态有所了解。平日为部门的辅导员们做录入、资料更新和数据库维护,可以读到她们每天外出约见学生和家长,与他们促膝交谈,为他们排忧解难而作的谈话记录,其内容五花八门。

简单概括辍学的原因:家庭经济、父母离异、个人学习能力问题,同时包括无法接受周围同学或入读学校,自愿做花工、木匠而不愿意继续读书学习,还有心情不好也可以作为拒绝上学的理由。对已经读到九年级的辍学者,辅导员更多地会提供技校专业培训及未来就业的信息,不会一味地劝说他们回去念完高中。那些配合辅导的家长,有些表现出忧心和焦虑,更多的是无可奈何和听之任之。

缺少压力的学习环境、宽松的家庭教育,加上充裕的自由时间,给了青少年“寻欢作乐”的充分条件。

最新的消息来自活生生的现实和身边的朋友,我们没有感到shocking(震惊);巧合的是,两天之后从电视里又看到相关的专访,反而叫人嗟叹不已。人权至上的国度,法律庇荫之下的青少年,过度地“享受”不受约束的自由,使得青少年辍学、吸毒、滥性、犯罪的恶果遍地,其中少女早孕生子,尤其成为许多澳洲父母的梦魇。

节目中的三个女孩,一个15岁,怀孕6个月,与男友已分手,对流产深为恐惧,完全依赖于母亲的支持和照顾,她保留了孩子;她的同龄好友,刚怀孕两个月,处在犹豫与选择之中。孕婴商店里,她们与另一个年仅17岁的女孩子相遇,推车里睡着她一岁半的宝宝,免不了一番“经验”交流。

镜头反复扫过大肚子女孩那满口的正畸牙箍,以及属于她本人的粉红的、典型少女风格的房间,撒满阳光漂亮的公主床,毛茸茸的超大兔子公仔以及鲜艳时尚的芭比娃娃们。母亲面对采访,倦怠的面容上挂着深深的无奈,与女孩挑选婴儿用品时的兴奋开心形成鲜明对比,叫人无法不感慨万分。

相比采访者――46岁的高龄产妇琳达,这些自己还是孩子的女孩子们,显得更加无所畏惧。琳达的结束语伴随着衷心的祝福和感同身受的忧心忡忡:“有政府的补贴,经济困难不是抚养孩子最主要的障碍。可是,这些孩子自己还没有长大成人,怎么能够懂得养育一个孩子长大成人的全部责任和意义呢?”

单身母亲和早孕的女儿

朋友Ralph(罗夫)和他的女儿来我家喝中国茶。于是,罗夫,他女儿爱玛――一个十年级女生,我,三个人引发一场讨论。

“知道吗,你表妹瑞总算回家了。不过带着个大肚子!”罗夫对女儿爱玛说。

“啊?”爱玛颇有些吃惊。

“啊!”正在添茶的我,反应没有爱玛那么大。

罗夫的侄女Rain(瑞)半个月前,在离家出走七个月后,回到家里找妈妈――带着五个月的身孕。

“你去年说她离家出走。为什么走的?”我问。

“她比我小一岁,应该上九年级,学不上,她去哪儿了?”爱玛问。

“她妈妈怎么没拦着?”我又问。

“她妈妈把她宠坏了。妈妈当着老师,总会要求她对学习认真点,作为女孩子要收敛些。就因为这个,她听得烦,跑出去一直没回家。跟个15岁的男孩同居,那个也是同样的辍学离家。可能baby的爸爸也是他。”罗夫说。

“怎么拦?咱们的法律支持保护青少年的自由权益。自由意志、自由行动、自由选择等等……”罗夫带着气愤与揶揄的口气。

“哪怕是危险或愚蠢的离家出走的选择?”我问。

“只要孩子们愿意,他们随时可以离家出走,哪怕只有8岁、10岁,你都没权利阻拦。”罗夫回答。

虽然瑞尚未满14岁,可是计算胎儿的月份,已经超过三个月,除非怀孕者有智力或健康障碍,澳洲的法律不允许医院为她的孩子引产。这当真应验了罗夫当时的预言。只不过瑞跟她妈妈相比,是“青出于蓝更胜于蓝”。

罗夫的亲妹妹Kathy(凯斯),两个孩子的单身母亲,曾在14岁的年纪初次怀孕。两年后,再度怀孕,孩子分属于两个男人。作为子女众多、生活艰难的小农场主,她的父亲老罗夫,拿起猎枪,虽扬言要为女儿讨回公道,但其勇气和决心,还不如平日里对狩猎野猪来得强烈。当初凯离家去追求自由人生,老罗夫没有表现出父亲应有的威严,为一大家子人的生计穷于奔波,使得他顾不上对凯加以决意地阻拦,即使有过反对意见,也阻拦不住。

更可恨的是,凯的两个男人,在孩子们呱呱坠地的当儿,踪影全无。那不过是两个曾经仅仅凭着小恩小惠,利诱哄骗无知的姑娘,毫不怜惜地掠夺少女身体的老棍而已。瑞和母亲的区别仅在于,对方是自己同龄的小男生。即使与瑞的性关系属于违法,年方15岁的他,却未达到承担责任的年龄,更遑论对于孩子的抚养。

“瑞怀孕初期,怎么没有马上回家救助呢?”我问。

“懵懂无知!瑞对这种事儿,根本没有头脑、没有概念。凯因为两个女儿没有爸爸,从小到大惯着、纵容着她们。特别是小女儿瑞。凯自己是老师,却从不强求她好好学习。想上学就上学,不想上学就放任她自己玩儿,又从来不跟她们讲社会上的混乱和复杂,女孩子应该怎么警惕那些不怀好意的人、怎么照顾好自己等等,她本人的教训那么深,也没说去避免在她的小女儿身上发生。”罗夫一说起这些就愤愤不平。

“坏就坏在,就算她想管,法律保护着她们的人身权利,既不让你打骂,又不让你限制她们的自由、不让你把她们锁在家里。怎么管?瑞,一个小屁孩儿,马上就要有自己的小屁孩儿,未来怎么办?”

闻者无语。罗夫身为父亲,感慨、顾虑的,并非只是妹妹和侄女的境况吧!

自由需要代价

我自己的童年和整个青少年阶段同周围所有的孩子一样,慑于家长的威严、老师的师道尊严,为父亲巨大的手掌和老师的谆谆教诲,而恐惧而厌烦,但我们受到的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没有教会我们叛离或反抗,我们在压抑和逆来顺受中磨砺、成长――并沿着应有的正确轨道与方向。直到人近中年,我自心灵深处,真正臣服于父母当年严厉到近乎苛刻的管教方式。

我的性感表姐范文5

我和徐朗从未吵过架,朋友们对此很是羡慕,已婚的朋友甚至把我们当成了模范夫妻的典型。

一直以为徐朗的退让、沉默是老公向老婆低头服软、息事宁人的姿态,甚至把这视作他爱我的体现。几天前发生一件事,我才大胆推断出,他不跟我争执吵闹,不是不肯而是不屑,他在沉默中保持着傲慢的高高在上。

周末,徐朗的几个哥们杀到我们家,嚷嚷着要吃我做的三鲜馄饨,我给足徐朗面子,笑着扎起围裙下厨弄了几个下酒菜。这几个大男人挺会来事儿,一口一个嫂子地叫着,说我做的菜国宴水平,辛苦了,敬杯酒。我是个沾酒就上头的人,但徐朗发话,别抹了人家面子,干喽。左一杯,右一杯,我顿时觉得心口突突猛跳。

酒桌上的气氛很活跃,有人提议立个酒令,谁违规罚他叼着自己的鞋子围着屋子转三圈。我脱口而出,徐朗的鞋不能叼,一叼鞋里的两寸增高鞋垫就曝光了,他的高大全形象就毁了。话音一落,四座起哄,大家调侃了徐朗一番,也抖搂出一两件自己的小隐私。

徐朗送人回来一头钻进书房。我收拾完找他说话,滔滔不绝了半天,他一点反应也没有,仿佛我是空气。我突然警醒,他生气了,可生什么气?我捧着发烫的脑袋从头想到尾,莫非是增高鞋垫的事?我跟他解释,他起身去客厅打开电视,还是没搭理我。

按照以往经验,徐朗一旦“沉默是金”,总要有个三五七天不搭理我,过了这股子气性,我给他把梯子,他也就势下来了。

几天后,表,送来我这个电脑盲托她在淘宝上买的内衣,她额外递给我一套豹纹捆绑式胸罩和。这小丫头昂着头声讨徐朗,姐夫,表姐的内衣都是纯棉、老式的,都说看一个女人的内衣就知道她的婚姻是什么样子,你太无趣、不尽责了,表姐嫁给你好可怜。我想制止这丫头再疯言疯语下去,可徐朗的脸色已经比我手上的豹纹还黑一块白一块。

说实话,我跟徐朗的夫妻生活的确了无生趣,每个周末的晚上十点,在卧室床上,从不变换姿势,在沉默中开始在沉默中结束,像是一件不能省略的家务。

表妹走后,徐朗厉声道,我真没想到你是这么浅薄的女人,这种事也能跟外人说,你不要脸我还要脸呢!我百口莫辩,我疯了?怎么会跟一个浑浑噩噩的小丫头说这种事!徐朗把卧室门摔到了我鼻尖上,等门再次打开时,他手里多了条被子,把那张空荡荡的床留给了我。

我真想跟他大吵一架,哪怕飙脏话摔东西,至少能发泄怨气解开心结,可徐朗像入定的老僧,再也没看过我一眼。

2 怀疑他在外面有了女人

我怀疑徐朗在外面有了女人,他已有两个多月没碰过我,如果不是被外面的女人牵绊住,他怎有如此定力?

从表面看不出任何端倪,徐朗如常上班、下班,在饭桌上以最快的速度结束战斗,在书房一呆就是一晚上,有同事或朋友的电话打进来,他也不刻意压低声音回避,偶尔出去应酬一下,他会短信通知我,手机从不关机。我像只没头苍蝇左突右撞,心里苦得发涩,不是没有可倾诉的口风严实的闺蜜,只是一想起这冷战的因果,我就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了。

百转千回之后,我拐弯抹角跟闺蜜梅子开口,梅子,我一女同事的老公有点家庭冷暴力,你说他外面会不会有女人了?梅子快人快语,这“女同事”就是你,“女同事老公”就是你们家徐朗吧。我啐了她一口,就你长了颗玲珑七窍心,快说,怎么办。两个女人谋划来谋划去,也不外是查手机通讯记录、查他QQ、查他信用卡。我胆战心惊地一一照做,一时希望赶紧发现他出轨的证据,一时又希望最好什么也别找到。幸好,第二个希望实现了,我舒了口气。

这时,梅子抛出一计,申请一个新QQ号,加你老公聊天,看他是不是坐怀不乱的柳下惠。我犹豫,能行?梅子也豁出去了,我老公就是被我使这招给查出来的,男人不出轨,开水不烫嘴!经过几天的内心挣扎,我把徐朗的QQ号码透露给梅子,她以一个都市单身女郎的身份加了徐朗的QQ,我又沦入坐卧难安的境地,生怕-真被梅子这个乌鸦嘴言中了。

半个多月过去,梅子垂头丧气举了白旗,你家徐朗到底是不是男人啊,我这么牺牲色相,他都一点不为所动,太不给面子了。我得意地笑,他嗓子上有喉结,肚子上有腹肌,在床上能吃人,你到底是不是女人?!

一颗悬着的心落了地,他还是爱我的,他只是太要面子、虚荣心过剩,比起别的男人花心、豪赌、打老婆等弊病,这实在是瑕不掩瑜。

当晚,我做了几个徐朗爱吃的菜,先他之前躺到客厅沙发上,占据了他的“根据地”。他挠挠头,转了一圈,就回到了卧室那张大床上。等他均匀的呼噜声响起,我夹起被子上了床。

卑微并不可耻,偶尔让他做一下国王他才能试着拿你当王后,哪个女人没有为了爱情低眉敛眼过?这样默念着,我克服了蔓延的羞耻心,蜷缩在他身旁睡去。

3 不可思议的自控力

这晚,我翻出那套豹纹性感内衣悄悄穿上,觉得有些不自然,又套了一条睡裙,在床上摆出诱人姿态,决心讨好他,讨好这场走到三岔口的婚姻。

卧室的小电视正播放《非诚勿扰》,一外籍男上台就宣布自己28岁,是,秀了一张自己兼职男模的八块腹肌照。乐嘉点评,能练出8块腹肌的男人自控能力很强,女人们要小心了,他掌控局面和把握女人的欲望更强烈,他要么不为要么必得。

等了很久,徐朗没有过来,我去书房。推开书房门,呛得我直咳嗽,徐朗抽了很多烟,在看下载的电影。我把一杯热茶放在桌上,少抽点烟,别总熬夜,早点睡。徐朗点点头,眼睛依旧盯着电脑屏幕,丝毫没注意到我放下杯子时深V领口下的春光无限,以及一个爱而不得的女人的期艾眼神。

我回到那张清冷的床,眼泪就掉下来了,没结婚的女子永远不会懂得一个已婚女人的隐忍相欢。不是因为这个男人有多好,恰恰是透过这个男人对所有男人都失望,不愿走到离婚这一步是不想分割拥有过的幸福,不敢再奢望下一场婚姻会更好。

就这么默默流着眼泪睡着了,不知道睡了多久,再醒来时浑身发冷,已是午夜一点半。我直起身子,听到书房传来的响声,顿生疑心,他是不是在跟某个女人聊电话?

我打着赤脚弓起身子,像猫一样悄俏来到阳台,贴到书房窗户上。窗帘露出一线破绽,我向里窥视,电脑屏幕上映出的是AV画面!他在自己满足自己的生理需要!

没错,他就是以这种方式报复我。

我像个鬼魂一样飘荡,满脑子都是乐嘉的点评。

4 恨我不如负我

一夜都在做各种稀奇古怪不着边际的噩梦,是徐朗把我叫醒的。他没事儿人一样开了口,赶紧起床,早餐做好了,吃完回我父母家,今天是我妈的大寿,家里来了不少亲戚。

我像个牵线木偶一样跟着徐朗踏进他父母家,随着此起彼伏的打招呼声,徐朗的臂膀亲昵地盘在我肩膀上,一点都不生硬。他得体地微笑,亲切地与人交流,十足好老公形象,衬得我像个呆头鹅一般,艰难适应从冰冻三尺到热情炎夏的环境转换。

徐朗的大舅妈打趣道,徐朗,你年纪轻轻的已经混到公司中层,有房有车还有个漂亮媳妇,是时候给你妈生个大胖孙子了,是不是你们年轻人思想前卫,避着不愿意生啊。徐朗赶紧解释,舅妈可真能编排我们,我是很传统的男人,生一个哪儿够,一定要―儿一女凑成一个好字,不信你们问她,我们可是有空就努力造人。徐朗的手居然在我平坦的小腹上拍了拍,动作有些猥琐。

不知哪儿来的勇气,我用力甩开徐朗的手,正色道,大家别听徐朗的鬼话,我们已经有好几个月没在一起了,因为我的口无遮拦,因为他疑心别人知道了我们的闺中之乐,他就以不理睬我不碰我来进行报复,我倒宁愿他去外面找野女人寻欢作乐,他嫌弃我负了我也比恨我强一百倍,他不惜以的方式让我无地自容,所以,我决定跟他离婚!我丢下一屋子目瞪口呆的人,逃了出去,有出笼的,也有孤身上路的凄凉。

离婚后,一个人过活,多了很多充电的时间,在《一日重生》中看到一句话,原来在拉丁文中,离婚这个词的词根不是来源于分割,而是来源于改道。我―直以为结婚是一种结合,离婚必然是一种分割,却原来不是。改道,我突然如释重负。

我的性感表姐范文6

拍摄了《被人遗忘的人》、《在路上》、《四季》三个部分的系列作品,以完整而宏大史诗般的规模,仿佛象征了人类今天的“精神现状”,象征了作者期望“人类伟大精神复归”的三部曲。我怀疑这世界上有没有第二个艺术家,能以这样庄严的态度来对待艺术创作?所以,当吕楠把这三部作品放在我的面前时,它给我的震撼,让我久久不敢动笔,对于他特立独行的15年,我的任何文字都是微不足道的,幸好他的作品能够印刷成册,让大家仔细观看。

吕楠用了整整七年时间,拍摄了反映农民生活的《四季》,从春播到秋收的场景,从吃饭到家庭亲情,囊括了农民生活的很多细节和方方面面。在7年时间里,完整的秋收他拍摄了四年次,春播他拍摄了两年次。最后一次,他在连续工作达9个月之久。他靠地图选择拍摄地,用比例尺来计算和选择能够靠步行走到的村子,他一个村挨一个村地走,最远的村子他竟步行了7个小时。而且几乎每天下午他都冒着沙尘暴,往返不同的拍摄地点和驻地。在拍摄的剩余时间里,他每天还要花4到6个小时学习柏拉图,歌德的著作,听巴赫的音乐。正是这种宗教般的虔诚,才让他把如此枯燥和寂寞的工作过程,变成与古典主义伟大精神的一种对话方式,把拍摄变成对庄严肃穆的精神体验。

由109幅作品组成的《四季》。以一年时间为顺序,把农民的日常生活,变成一部劳动和日常生活的“经典”既结构完整,又幅幅像西方伟大古典绘画和雕塑那样,经得住观看和仔细推敲。结构完整,是指109幅作品,组合得像一部伟大的日常生活史诗和交响乐,既主题贯穿,又把宏大与细节安排得节奏分明。

我理解的经典,就是吕楠能把劳动和日常生活,日常情感变成一种具“永恒意义”的美感。因为,《四季》超越了我们通常看到的一个局外人对于的猎奇角度诸如突出的宗教活动、原始感觉,粗壮的体魄之类,以及超越了通常摄影师对一个事件的关注,而以一种敬畏的心理,突出了农民劳动和日常生活的诗意和神性。照片的诗意和神性,是靠作者在捕捉对象时,去除画面所有类似突发事件般的动感和偶然因素,强调劳动、日常生活和日常情感与人类普遍情感的关联,并以类似古希腊、文艺复兴绘画和雕塑那种稳定、完美的构图,凝重的影调表现出来。如我问他拍的难度在哪儿?他回答说:难度“就是它没有任何事件、普遍得不能再普遍了,所有家庭环境都是一样的,而且同一时期所有家庭干的活都是一样的,就这一点特别难。但是,《四季》能把这种普通变成不普通,把日常生活变成“经典”。作为人类永恒的目标,劳动超越了通常意义上的养家糊口和辛劳,变成具有神性感觉的诗意,既是吕楠在拍摄农民日常生活过程中的体验,也是吕楠不断与西方伟大古典主义传统对话的过程。《四季》对劳动过程神性诗意的表现,首先体现在春播、秋收等劳动场面中。在这类作品中,劳动者“体态的庄严和肃穆”,是吕楠非常强调的。如《播种的夫妇》,画面中的牦牛,一抑一扬,在协调中增加了对比,使整个画面的劳作动态,既舒展又节奏分明。尤其妻子撒种的动作,轻盈、矫健,但并不夸张。而且由于大面积灰色调子,所衬托的重色调动作,以及厚重的着装,使《播种的夫妇》的画面处理,并不显示一般意义上的喜悦和生动感觉,而是强调节制的力量和稳重感觉。此类强调劳动“体态庄严和肃穆”的画面,在春播和秋收等劳动场景中比比皆是,你会觉得这些劳动场面,并不是拍出来的一瞬间,而是反复推敲画出来的,如《拾麦穗的女人》,让人联想到米勒的《拾穗》;《降神师和前来降神的人们》让人联想起伦勃朗的《蒂尔普教授的解剖课》。虽似曾相识,但迥然不同。似曾相识,在于吕楠对“庄严肃穆”画面主要情调的控制,迥然不同,是你无法在《四季》中,真的找出几幅相近于西方古典绘画的作品。相似的只是感觉,因为吕楠在乎的是,从农民日常生活中挖掘出那种“伟大的真实”,它具体、实在得与任何一个地域的生活不同,但却有着与西方古典艺术乃至所有好艺术品共通的人文感觉。

另外在捻线、打茶之类家庭劳作的画面中,吕楠更多强调的是人物在劳作时的动作,尤其是手的动作和表情的关系,配合着手的姿态,是表情的愉悦、专注,或平静、坚定,画面气氛的温暖和祥和,都让我们感动。

几乎占《四季》总数近半的作品,表现了日常生活中人与人相互间的亲情和融洽的关系。在此类作品中,吕楠非常善于把握能体现人物关系的瞬间,去突出人物之间的爱和亲密。此类作品在《四季》中最多,都着重人与人之间在各种生活细节中的爱、亲情、理解、关怀、融洽等关系。诸如《梳妆的表姐妹》中对美的共同愿望,以及相当多幅的《奶奶和孙子》、《爷爷和孙女》、《抹擦脸油的奶奶和孙女》,表现了隔代人之间孝敬、融洽的关系,画面非常感人。吕楠在处理此类作品时,继承了文艺复兴到19世纪西方写实主义绘画的传统,善于通过典型瞬间,去把握人物的心理和主题,即小人物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的伟大人类之爱,爱劳动,爱亲人,爱每一个人,甚至爱小动物,爱自然的一草一木……。吕楠在和我聊天时,特意提到他在注意到的一个生活细节:“比如对生命的一种尊重,有一个村子里所有的猫都是骨瘦如柴的,没精神连走路都晃。有一天我刚去一个村民家,看见他家的瘦猫叨着一只老鼠,猫终于吃到东西了。你知道他做什么吗,他把老鼠放了,猫还想追,他给挡住了,老鼠跑了。”这种对生命一视同仁,既来自宗教,也来自农民相互之间,以及与自然动植物之间形成的一种和谐关系。这是吕楠在拍摄农民生活中体会到的。

吕楠被现实中的庄严肃穆、虔诚和爱所感染,但没有因为拍宗教而皈依宗教,宗教只是他选择的题材,题材对于吕楠并不重要,或者说题材的重要,在于“它是否能帮我解决问题,它只是我解决问题的手段”。吕楠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一个摄影师能否在稍纵即逝的瞬间,把握住现实中具有更深刻更伟大一点的东西,这是摄影成为艺术的理由,也是摄影师成为艺术家的理由,这就是吕楠的信念,也是吕楠的宗教。什么是现实的“真实”?不同艺术家,不但看到的现实不一样,由现实引起的感觉更是千差万别。艺术而不是所有摄影图片的价值,在于对现实场景、生活瞬间的不同选择,以及由感觉不同,而发生的表达方式上的不同,看艺术就是看不同艺术家眼中的形象,及其形象所隐含的作者感觉。如吕楠所说:“我一直认为照相机只是一个工具。如果说利用这个工具做出的东西没有达到其他领域的水准,那么不是工具有问题,一定是使用工具的人出了问题。比如说摄影包括对真实的认识,往往照相机是最会骗人的,真实需要的是挖掘。摄影师的工作方式,决定了影像要在一瞬间形成,但不意味摄影师总要捕捉稍纵即逝的瞬间。心灵的思考是必然性,不是偶然性。我是要关心人们根本、持久和本质的东西。照片传达出来的 都是一种不确定的东西,总是偶然的表象的,我希望能解决解决这些问题。”

吕楠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摄影史要解决的问题。我同意吕楠的看法:“苏珊桑塔格在摄影论里说在一个摄影展览上,题材与题材之间留下的是巨大的鸿沟。”“艺术是以整体向世界说话的,它形成不了整体。”摄影在以前“存活只能为报纸和杂志工作。接受人家的委派你才能拍照片你才能存活,他面临这么一个困境。实际上当时的摄影没发现这个问题,但是摄影在20世纪60年代电视出现的时候,得到一次解放,但是也很难。到了80年代就已经有人积累出作品了,个人已经有连续性了,可以谈到摄影家啦,比如说辛迪舍曼。”“一个重大事件可以谈照片,不能谈摄影师。”“摄影一直谈照片,不能谈摄影师。”在这里,吕楠涉及到两个问题很重要,一是摄影师的个人感觉,以及相关的语言、风格等因素;一个即所谓“真实”的问题。第一个问题,艺术个性的重要性,涉及到艺术的一般规律,此不赘述。摄影师证明自己是艺术家,而不仅仅是一个摄影师,你得靠个人感觉的独特性,以及语言的独特性,你才可能弥合像苏姗桑塔格说的“题材与题材之间的巨大鸿沟”,而获得吕楠说的“整体性”――即整体的个人特征。当然,做摄影师――照相馆里的摄影师和相当数量的新闻摄影师,是另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真实”对我来说,是一个概念,任何作品都没有空泛的“真实”,你必须在作品中给出“真实”的具体性,而这种具体性,虽然涉及对现实的社会学分析,但在我看来,摄影成为艺术,其“真实”性主要涉及到一个摄影师的个人立场。如果一个偶然场合,恰好发生了一个偶发事件,你偶然拿着相机,你拍下了一张或者若干张照片,或者,你拍摄了常人看不到的新奇的现实场景,因为它成为绝无仅有的事件见证,使照片显得弥足“珍贵”。也许从社会档案、新闻的意义上,这种真实性依然不容置疑,所有的区别在于谁更专业――焦距、光圈、影调、构图等等,但在我看来,摄影首先是超越社会档案意义上的“被雇佣”关系时,才能被称为艺术。就是说,真实,哪怕是涉及到对一个事件的见证,摄影师作为艺术家,他的个人立场,独到的视角,也是首要的尺度。因为人类生存的每个时间段,大多数个人,只是被特定意识形态言说的个体,所以,真正的个人感觉和自由心境,才牵涉到艺术的“真实”。

我问吕楠在拍摄过程中是否注意到影调或者构图、造型处理上的技术问题,他回答说:“什么都看不到,什么光影,我从开始做的时候就什么也看不到。我看的是整体,我的作品需要的是景深,所有的东西都是有意义的,人在这个整体里的处理是很难的。我一个镜头可能要拍几个胶卷。而且我的照片不剪裁。”但整体感是一个不断地选择、取舍、凝练的过程。如秋收,他拍了四次,就是说他在四年的时间内,会连续拍同一个场景。我粗略计算一下《四季》中的秋收场景,吕楠大概选了二十几张,我们无法确知吕楠是从多少张照片中选择出来的,但我们会知道这个比例是惊人的。我的意思是想说,对一个场景的惊人拍摄量,其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突出、完善自己想法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是吕楠和拍摄对象的对话过程,也是吕楠确立表达语言和他自己内在灵魂的对话过程,同时是吕楠和西方伟大古典传统的对话过程。这三个过程,缺一不可,使吕楠逐渐清楚了他要的东西――劳动成为劳动自身、爱,亲情等,这是今天日渐消失的,却是农民日常生活中异常突出的人类“伟大情怀”,所以,对于吕楠,只有庄严和肃穆,才能表达他看到的这一“真实”。如果哪一天,我们能够把吕楠在同一个场景中“淘汰”的照片,和他选择的照片,作一个详细比较,我们会更清楚地看到吕楠如何在一连串日常生活的偶然瞬间中,寻找到他心中具有“庄严”感觉的瞬间。我以为这是《四季》能保持整体感觉的一把“钥匙”。

上一篇抗日手抄报

下一篇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