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艺术设计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艺术设计学范文1
1.艺术设计美学的科技内涵。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使得人们的审美意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开始从科学技术中来寻找美、发现美。应该来说,艺术设计的科技内涵主要是指我们应该找到科学技术与艺术设计之间的契合点,理顺双方之间的关系。从本质上来讲,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实现产品设计中实用功能的必要条件,也是进行艺术设计的核心之所在,它可以为艺术设计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因此,科学技术是丰富艺术设计审美体验的有效手段。近些年来,但凡在世界上获得设计奖项的产品,无不有着高科技的参与和融入。比如,华硕笔记本就有着人性化的科技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同时其外观设计还非常具有美感。这是科学技术与艺术设计进行完美结合的典型代表。事实上,科技是艺术设计实现的最佳途径,有时还可以帮助艺术设计解决一些技术上的难题,它让艺术设计在科技的指导下,获得了更大的选择空间。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与更新,艺术设计将成为新知识、新观念和新方法的有效载体。
2.艺术设计中美学的情感内涵。任何艺术设计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满足人的审美需求,而人是具有情感的动物,因此,我们说,艺术设计中的美学具有一定的情感内涵。它主要体现在艺术设计要符合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其中的心理需要主要是指人们对于艺术设计的精神需求,代表了人们的情感世界。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艺术设计又是情感外化了的设计活动,它将客观存在的事物与所要表达的主观情感有机地联系在了一起,是人们对于客观物象充满情感的诠释和再现。应该来说,艺术设计中的情感与一般意义上的审美情感并不完全相同,它必须基于一定的人性化需求,要能够实现科学技术与设计情感的完美统一,从而建立一种平衡的关系。它是艺术设计师的情感向产品、再向消费者传递的一种高层次的信息输送的过程。一般来说,技术水平与情感需求之间成正比关系。消费者可以从高科技那里获取精神层面和心灵深处的愉悦感和满足感,这样的艺术设计有助于更好地实现产品的商业价值。比如说,手机现在已成为了大众化的电子产品,人们对于它的要求从最初的功能需求更多的转向了艺术设计需要,因此,手机市场上就陆续出现了涵盖了丰富情感内容的手机产品。例如,LG巧克力手机深受恋人们的欢迎,这是因为它在冰冷的科技外壳下,还拥有一层温暖的情感外衣,成为了科技与情感完美结合的典范。
3.艺术设计中美学的文化内涵。艺术设计是人有意识的创造活动,而人必定生活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这就使得艺术设计具有了一定的文化内涵。同时,艺术设计本身与审美情趣也是分不开的,其美学理念与美学体现中必然都会有一定的文化内涵。艺术设计师们在进行艺术设计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特有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的重大影响,一般来说,都会使艺术设计打上深刻的文化烙印。因此,任何一种艺术设计在提升美学境界的同时,都离不开本土文化的参与和融入。可以说,艺术设计的过程就是从艺术理论到实践的转化过程,其集中再现了某一种特定的设计文化氛围。纵观世界,各种成功的艺术设计作品都是文化性、地域性、时代性与创新性的有机统一,正是因为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才使得这些设计作品能够长期屹立于世界之林。比如说,日本的设计师原研哉,其设计的作品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功,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他的作品设计中有着对日本独特民族文化的解读,加上同时运用了现代化的设计元素,最终形成了一种大胆创新又很好地传承了日本本土民族文化的设计风格,使得设计出的产品具有一种现代化的简约之美。因此,我们说,艺术设计的风格与文化之间是互动的关系,应让产品通过艺术设计展现出一定的文化内涵。
二、艺术设计中的功能美和形式美
艺术设计中的美学主要是以设计实践作为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艺术设计实践是美学原理升华的最终结果,其主要目标就在于满足人的需求。因此,艺术设计中的美学属于设计美学中的高级范畴,既具有一般意义上的美学价值,更体现出了独特的艺术审美价值。那么,作为实践性很强的艺术设计来说,其美学基本上包含了功能美和形式美两个方面。功能美和形式美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具体表述如下。
1.艺术设计中的功能美。这主要是指人类在长期的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定的审美体验和审美能力,他们对于美的创造和追求,从简单到复杂,在整个造物过程中体现了人们对于产品的实用性需求。他们在进行艺术设计的时候,最初是出于实际使用的需求,从原来无目的的造物到后来有意识的选择,从改造到制造,都经历了一个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这些过程集中体现了艺术设计中的功能美。一般来说,艺术设计的功能美主要是产生于人们对产品的预定功能需求,一旦顺利地实现了,就证明了该艺术设计的目的性与规律性实现了完美的融合。当人们在使用该产品的时候,就获得了应有的功能,从而满足了人们对于这些产品的使用需求。因此,我们说,艺术设计的功能美具有鲜明的功利性特征,它是在人们对物品的使用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在满足人们使用需求的同时,让人们感到了愉悦和满足。从本质上来讲,艺术设计的功能美是人类造物活动中目的性与规律性的完美统一,是人类根据一定的自然规律对物品进行改造和创造的结果。
2.艺术设计中的形式美。如果说艺术设计的功能美是外在表现的话,那么,形式美就是对功能美的抽象化表达,它是将具体的物品进行抽象和提炼的审美体验,是人类创造的物品的自然属性和组合规律的集中反映。这些形式美不仅包含了实际的内容,还暗含着丰富的观念。从本质上来说,艺术设计的形式美超越了一定的设计内容,且保留了形式本身所具有的审美意蕴与性格特征。我们这里所提及的艺术设计中的形式美,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构图形式,而是由多种因素共同组成的美的形式,主要包含了造型、色彩、艺术技巧,三者缺一不可,共同调和而成了艺术设计中的形式美。这些形式美越突出,所设计出的产品就越鲜明。它主要取决于设计事物的本质属性,而非量的大小,其对于艺术设计来说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事实上,艺术设计中的形式美首先体现为自然美,但是,自然美只是美的低级阶段,而艺术设计的形式美最终则要通过艺术技巧展现出来,属于一种更高层次的美。它是在一定的美的法则的指引下,所实现的设计产品与设计形式之间的完美统一。它可以通过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来表达一定的设计内容,是对功能美的艺术再现。
三、艺术设计中美学的应用性思考
艺术设计学范文2
一、环境艺术设计素描定义
大百科全书把素描解释为:“素描是单色的徒手画;素描是用线条或块面进行造型的绘画形式;素描主要是以线条表现物体、人物、风景、象征符号、情感创意或构想的艺术形式”。笔者认为,这种解释准确地说是解释了什么是素描作品的问题。参照按照(美)大卫•罗桑德在其著作《素描精艺》对素描的理解,素描这一概念还应该包含“素描的动作或事件”。
对设计素描的认识是从上世纪80年代对艺术设计教育改革和探索开始的。起初,设计素描是作为对瑞士巴塞尔设计学校的素描训练课程翻译介绍而提出的一个词语。这种注重研究对象的形体结构,强调用线条来刻画对象的形体结构的方法和形式也被翻译作“结构素描”。后来,人们约定俗成地把那些更能为艺术设计教育服务的新的素描形式称为设计素描。并在艺术设计基础教育中,把过去沿用的素描教学定义为传统素描或基础素描,努力搜寻设计素描和它们的差异性,以此来界定什么是设计素描。经过近30年的争论,现在人们似乎弄清楚了什么是设计素描这一问题,但至少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设计素描是与传统素描(基础素描)具有明显区别的一种艺术形式,是在观察方法、表现形式和手段、思维方式和方法、素描性质和目的等方面与基础素描有着明显差异的素描形式,如表1所示。
这种认识对艺术设计素描教学起到了决定性的指导作用。但笔者更愿意从设计素描一词的多义性来进行理解:(1)设计出来的素描,强调素描是设计思维在设计程序下的一种产物,重在素描的创作过程。(2)设计的素描,强调是记录设计思维创造过程的一种语言形式。(3)设计素描,强调对素描的设计,是指的一种设计形式。(4)为设计服务的素描,强调了设计素描的目的。(5)设计素描,强调素描,是指素描的一个子系统,一种素描类型。
此外,在设计素描教学改革和探索中,人们还发现艺术设计不同的研究方向对设计素描教学的要求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比如: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需要学生空间、结构、光影、构造和材质上具有很好的认识和运用能力。而染织则需要学生在图形、形态、工艺技术、色彩等方面有过人之处等等。试图把服装、工业设计、环艺、染织、视觉传达等研究方向的设计素描课程按照设计素描的一定程式规范起来不切实际。虽然这种方法可以节约师资力量、有利于教学管理,但却与各研究方向的内在需求和特征不相适应。正是基于上述的这种认识,笔者在环境艺术专业设计素描的教学改革实践中,立足环艺艺术专业的内在要求,从学生的环艺设计综合能力培养和知识体系建构出发,结合设计素描教学的成果,逐步形成了一种观点:即环艺设计素描教学不但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设计创造能力,树立学生的设计观念;要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和认识环艺专业知识中的空间、结构、光影、材质和构造,要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要把素描课程看做专业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素描向专业知识的过渡和桥梁;要使教学内容、培养模式、训练方法和教学目标更能体现本专业的特点;要积极主动地应用相关课程的知识和成果来充实和丰富素描教学。
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笔者从环艺素描教学的角度把环艺设计素描进行如下较为科学的定义。
定义1:环境艺术设计素描的概念
环艺设计素描是以线条、块面来表现环艺题材的建筑、风景、景观、物体、象征符号、情感创意或构想的素描表现形式,是一种徒手绘制的单色绘画或设计作品,是环艺设计素描动作或事件。
定义2: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素描的概念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设计素描是运用一定的素描和设计素描知识,在设计思维和设计观念的指导下,以培养学生设计能力、综合表现能力、素材搜集与整理能力、审美能力、设计观念和专业学习兴趣为目的,服务于环境艺术专业的一种素描训练手段和表现形式,是艺术基础教育和专业设计教育的纽带和强梁,是环境艺术知识体系的一个具体组成部分。
这一概念至少包括以下几层次的内容:(1)素描、设计素描和环艺设计素描组成一个有机的系统。素描是母系统,设计素描是素描的子系统,而环艺设计素描又是设计素描的子系统。环艺设计素描必定包含一定的素描或设计素描知识,比如:画面层次、画面空间、画面构图等。(2)环艺素描的教学内容紧紧围绕着环艺专业展开,把环艺专业中的空间、光影、结构、材质等知识和设计素描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进行设计素描的过程中对这些知识有朴素的认识,并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3)设计观念和设计能力的培养是环艺设计素描的核心。以学生图形创造能力和综合表现能力为重点。这些能力的培养是通过素描训练课题而得以展开的。(4)环艺设计素描是学生进入专业学习的一个过渡阶段,起着学生绘画艺术向设计艺术转变的转化作用。(5)作为一种表现形式,环艺素描具有一定的工程图纸性质,素描所记载的是设计思维的轨迹,体现着明显的过程性和图纸功能。
定义3:环境艺术设计素描的外延
环艺设计素描除了专业设计教学素描这一基础课程主体外,其外延非常广泛。广义的环艺设计素描还应该包括以下的内容:环艺速写、风景素描、建筑素描、构思草图、素描语言表现或具有素描风格的表现图纸和以环艺为题材的素描绘画。
二、环境艺术设计素描的属性
1.空间属性
空间是环境艺术设计的最基本要素之一,也是环境艺术设计中所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环境艺术设计最终要在空间里得以实现。环艺专业设计素描是为专业设计服务的一种训练方法和手段,是表现环境艺术题材的风景、建筑、物体等的素描形式,无疑带有一定的空间属性。这种属性表现在课题训练中就是要善于引导学生对建筑空间、室内空间、景观空间的观察和体验,把它们作为描绘的对象,素材的来源,然后对其进行合乎自己意愿的组合和调整;体现在素描创作过程中的空间意识和空间思维;也体现在环艺设计素描作品的透视空间和画面空间当中,也体现在特定素描形式的矛盾空间里……这种属性是由环境艺术内在的空间属性所决定的。例如,上世纪90年代,鲁迅美术学院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素描教学便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素描作品以室内特定空间等为描绘对象,运用设计化了的素描表现语言重新进行了合乎作者意愿的空间再造,即形成了一种素描形式,也体现了素描为专业服务的目的,自然也让作品带有明显的空间属性。
2.材质属性
早在约翰•伊顿执教包豪斯的初步课程时便设计一个特别重要的练习,那就是“让学生把玩各类质感、图形、颜色和色调”,来进行平面和立体的练习。随着设计艺术的发展和新材料的发现,材质媒介凭借其自身的物理特性和审美价值逐步成为一种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设计艺术表现形式和方法。环境艺术专业中的材质指的是装饰材料,不同的材料质感与触觉产生不同的审美感受,设计师也正是通过不同的材料组合来完成设计作品的艺术创造。在环艺设计素描中不但要追踪这些材料特性,还要突出表现那些有趣味的材质特性,可以把一些材质特性作为素描图形创作的一个题材。在环艺素描教学训练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不同材质的感受能力和组合表现能力。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装饰材料作为素描的描绘对象,然后要求学生任意地进行组合并通过具象写实的方法进行描绘。
3.光影属性
在传统基础素描中,我们对光影的概念并不陌生,正是这微妙的光影关系使得我们的素描作品更加真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没有光影便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素描。对于设计素描而言,光影似乎并不那么重要了,人们借助于抽象的方法把对象概括成单纯的图形,并运用构成原理把这些图形进行重新组合来完成带有装饰性、抽象性、意向性的素描作品。但对环境艺术来说,光影关系是环艺设计的一个基本内容。有了光影可以让人们感受空间、结构、材质,创造空间范围和意境。而在景观照明中,更是把光影当作一个结构形态来加以运用。在素描训练或创作中应体现出对光影的关注和表现。我们可以通过对建筑空间、室内空间、景观空间等的光影进行观察、临摹、表现,运用不同光影来进行二维或三维图形和图像的创造。事实上,约翰•伊顿早在包豪斯任教期间,便认为明暗对比是最具表现力之一。他在教学中强调对建筑空间进行明暗素描的练习,他要求学生们专注于建筑空间的明暗关系和亮度层次表达,忽略对建筑形体的勾画,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个重要的练习——“黑卡纸素描”,即是约翰•伊顿在包豪斯任教期间所组织的一个课题,他要求学生们用白色的或其他亮色的笔来在黑色的卡纸上单纯勾画光的形态和光的丰富层次,每一笔就代表一个光亮度的状态。时至今日,这种方法对设计素描教学来说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4.结构属性
环艺设计中的结构是体现设计风格和满足功能需要的重要手段和表现。对于环艺专业的素描训练而言,不但要理解什么是结构,还要清楚结构的组合方式和集合构成。学生对建筑结构、室内局部结构等内容的观察和临摹,对结构为题材的形态进行加工、概括、提炼、变形、整合出新的结构形态或二维图形,并把这些过程用素描语言记录下来等诸如此类的行为和事件都或多或少地体现着环艺设计素描的结构属性。而对于素描绘画而言,环艺设计领域具有非常多的迷人的结构形式和组合样式,这些都可以转化为有趣味的素描图形或绘画作品,从而让这些艺术充满结构特征。
此外,因为环艺素描是设计思维过程或设计创造过程的具体素描体现,具有记录的功能。再加上广义的环艺素描还包括了设计草图、素描性表现图纸等类型,使得环艺素描更多具有图纸属性而不是绘画属性。
艺术设计学范文3
一、艺术设计实践教学的目的与意义
在应用型专业教育中,理论与实践是互为依傍、互相促进、不可分离的两方面。理论概念需要实践操作的推论验证,实践操作又必须以理论为根本指导。为社会培养有着扎实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能力与创新精神,能充分满足艺术设计行业要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是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根本目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随着近年来教育改革工作在高校的推广,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水平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但由于受长期以来的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育观念和过时教育体制的制约,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工作,尤其是实践教学的发展还不能做到彻底的革新和全面的发展,还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不是生硬的向学生传授空泛的理论知识和空洞经验技巧,而需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根据社会相关行业对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通过合理的实践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充分理解专业理论知识并能够应用到实践活动中,进而激发学生的实践热情和创新精神,发挥个性、自主实践,最终达到培养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兼备的复合型人才的教育目的。由此可见,实践教学是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二、改革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1、更新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内容设置的必要性培养理培养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俱佳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是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所在。因此,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应以这一根本目的为指导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不仅要继续注重专业理论教学、人文科学等课程的充实和完善,更要充分意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加强对实践教学课程内容的重视。二十一世纪教学内容与课程改革的目标是更新教育内容、构建科学的教学内容体系并实现教育手段及方法的现代化。作为典型的应用型专业学科,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是以服务市场需求为宗旨,因此,市场需求导向是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内容设置的导向标。从基本教育规律和艺术设计教育的特性来看,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不仅仅是教会学生进行样稿设计,更要求学生对和设计对象相关的材料、工艺,产品生产及流通的各个环节与总体流程,以及产品的市场需求与消费环境等都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和认识。如此一来,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内容的设置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所培养的艺术设计类人才在行业中能否承担起相应的要求。而互联网的普及和网络时代的来临加速了人们社会生活及需求的转变,对艺术设计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更新。因此,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内容设置必须时刻关注艺术设计行业需求的发展变化,并随之进行相应的内容更新和完善,从而保证学生所学的设计要求、设计理念、设计创意等都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
2、注重课程内容设置对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引导创新思维与能力,即是人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和发现或发明新事物的思维方式与能力,这种能力是人类发展进步的关键。设计理念、设计思路的创新,对艺术设计产品的优化,以及满足人类发展的根本利益的社会实现是艺术设计的核心价值。所以,要将学生对人类生活、文明社会发展、自然演化等现实背景作为培养其创新思维与能力的重要切入点,通过对实践教学课程内容的合理设置来引导学生对造物艺术的物质功能及其精神价值等进行实际感受并进行合理分析,增进学生对现实生活背景的感性认知和理性把握。只有具备这样的认知基础,学生才能设计出符合社会生活发展所需要的艺术产品。按照教学任务的要求,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内容要向综合化、应用化方向发展,要将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以及专业核心课程进行综合统筹,以构成一个由浅入深的整体。与此同时,应当学习国际上先进的艺术设计教育理念及方法,开设与艺术设计专业相关的自然及人文科学类的交叉课程,让学生能够广泛接触艺术设计领域的相关内容,从而提供一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的新途径,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夯实基础。此外,还要重视不同学科及行业间的交流吸收和知识体系整合,让学生充分理解艺术设计领域同相关专业领域的依存及相互影响关系。教师也应当根据授课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一些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实践课程内容,以此引发学生对设计的根本目的和意义等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并寻求解答,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逐渐形成理性思考与感性表达相协调的创新思维模式。
三、增强艺术设计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打造专业教师队伍
1、增强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重要性如前文所述,艺术设计是一个强调实用性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专业。因此,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要能够活学活用,能将自身设计知识应用于市场条件下的具体艺术设计工作中,并能与现实需求接轨,满足用户要求,才是合格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兼备的复合型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适应未来的社会工作要求并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毕竟,当今高校毕业后主要是自主择业,学生要面临巨大的行业竞争,就业压力相当大,只有扎实的基础和适应行业需要的实践操作能力,才能够保证学生的工作能力。如此一来,作为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实施者的教师就要承担相当大的职责,要保证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自然也对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也必须与时俱进。教师在进行理论知识教学和实习实训教学过程中,要将两者充分结合,以理论知识指导学生的实训实践,以实训实践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创新思维能力,并积累实践经验。教师要按照更新的课程要求,对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以及考评方法进行合理设计。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参与现场设计、动手施工等实践活动,通过设计合理的实训实践题目,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自身的思考分析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将直接影响最终教学成果。
2、提升教师自身素质,打造专业化教师队伍教师的专业素质对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理论知识完备、实践操作能力强、观察力敏锐并且善于因材施教和引导学生学生的专业教师是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专业人才的根本。这样一来,就要求教师不断的提升自身素质,不仅要及时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了解和学习理论和市场的前沿知识信息;还要不断拓展自身知识广度,除了本专业知识还要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工学等诸多相关学科知识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及方;更要不断整合完善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方法及其技巧。丰富而精深的理论知识体系和娴熟高超的实践教学技能,是引导学习加强专业学习、实现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和融通的两大支柱,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轻车驾熟,既能准确的把握教学的进度,又能自如的应对学生的疑难,从而实现高校的实践教学。将教学拓展到课堂之外,延伸到企业和市场中去,也是提升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更进一步地,由教师承接市场设计项目,带领和引导学生参与项目实施过程并最终指导学生完成项目,在项目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经历了立项、调研、策划、研究、设计到最终定稿的完整过程,不仅能够提升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对行业发展的把握,还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完全真实和市场化的实训实践条件。
四、建设艺术设计实践教学设施,培养学生实训实践经验
1、建立健全校内艺术设计实训中心鉴于实践教学工作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在校内建立设施完备的专业化艺术设计实训中心是必不可少的内容。结合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内容设置,校内实训中心的建立健全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充分应用于实践操作中,不仅巩固了理论知识,又增强了实践操作能力。在实训中心里,学生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实践过程中锻炼自己的创新意识和操作能力;教师也能够根据课程安排和学生的实际表现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指引,做到有的放矢;实训中心也为教师和学生就实践操作的便捷交流提供了最理想的和环境。校内艺术设计实训中心应当配置各种实践教学所需的软硬件设施,尤其是现代化的先进实训教学设备。先进的实训实践条件,可以将设计图像三维成型,设计、制图、建模、贴图、渲染和后期处理等工作流程能够以最直观的方式为学生所感受和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和对现代化设计手段的应用能力。
2、发展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环境从经济特征的角度看,艺术设计工作是一种经济行为。所以,艺术设计必须以市场消费需求为导向,市场的调节和消费需求决定了艺术设计工作的具体实施方式,成功的设计产品必然是合格的消费产品和成功的市场运作。如此一来,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就必须和社会相关行业的实际发展要求相联系并以此为导向。发展校外实训基地,就是保证同行业实际发展保持紧密联系的重要方式。高校可以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建立以本校师资力量为依托的商业化设计工作室,由教师牵头承接项目,根本市场需求规划和制定设计课题和目的要求,引导学生参与到实际的商业化艺术设计项目之中,直观地体验和理解艺术设计工作的操作流程及方法。高校也可以同行业内的相关单位建立互惠互利的合作伙伴关系,以企业为依托,让学生进入到企业内相关工作岗位,在实习过程中落实实践教学的目的。校外实训基地可以让学生在社会工作实践中学习巩固专业知识,积累实践经验,锻炼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在市场经济的调节下不断调整自己的思路,在现实中检验实践的设计成果,从而得到最真实最直接的实践锻炼。
艺术设计学范文4
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
在我国高等教育已趋向大众化的今天,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必须面向市场,寻找社会需求,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职业技术应用性人才为根本任务,以服务社会为宗旨、市场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道路。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完全一致,那就是素质加能力加专长。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艺术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艺术设计领域中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贯穿人文素质和艺术设计专业素质的培养,注意熟练的专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的培养,在专业设置、教学计划、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材的编写和选用等一系列教育环节,都要围绕这个培养目标来确定,为社会培养外向、复合、应用型人才。
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优化专业结构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必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找到它们的最佳结合点,深人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在专业设置上应以市场的需求为导向,以实用学科为主导,调整优化专业结构。
1.视觉传达专业与广告学专业结合的优化整合
艺术设计系视觉传达专业,是在艺术设计高等教育中一个较为成熟的专业。长期以来,以培养从事广告、包装等行业的视觉设计的专用人才,主要研究包装装满等视觉传播媒介外的形式美设计,而很少涉及市场的需求调研、消费者心理的分析以及传播的内容、方式、功能和传播规律等问题。
而广告学专业的教学是一门以研究大众传播媒介、广告策划和创意、广告管理执行为主的新兴学科。它更注意培养学生理性的市场调研、市场分析、产品形象定位和广告策划与管理。同时也强调广告的创意和创造性方法的训练,主要培养从事广告策划创意和管理的广告人。如果视觉传达设计注重的是纯审美的设计与制作,那么广告学则注重创意与策划。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人发展,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所从事的广告、包装、平面设计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已不再是昔日的单纯的广而告之和商品装满,而已扩大到企业或机构的一切产品服务及事业推广等各个领域,已逐渐成为与企业、市场营销密切相关的,整合营销、传播设计的一部分。客观上,市场所需的优秀设计人才是既有视觉形式美的设计能力,更要懂得消费市场、消费心理、广告策划、媒介传播、经济营销和设计及相关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根据市场经济的需求,我们将广告学专业的内容介人到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体系中,把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从孤立的艺术设计范围中纳人至整合传播、市场营销与视觉设计的集合体,并从传播、市场、创意、数码技术等方面注人生机,使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和广告学专业在教学结构上优化整合,形成新的学科特点,并根据市场的变化,将课程溶人到专题设计中进行,从理论教学与实践两方面考核学生的设计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艺术设计与计算机应用双专科
二十一世纪,随着整个人类社会进人信息时代、电子化、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影视化等多媒体艺术设计,对传统的艺术设计教学模式提出了质疑,培养什么样的艺术设计师?艺术设计师应具备什么样的专业素质?如何改变艺术设计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具有我系特色的,符合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要求的新的艺术设计新体系,是本项目研究的重点。在本项目立项的同时,于2001年9月招收了第一批学制四年的艺术设计与计算机应用双专科学生,2(X)5年7月,首批学生将圆满完成学业,获取双专科文凭。
计算机辅助艺术设计其应用主要有图形图像、视频音频、二维三维、静态动态等任意形式的组合,为艺术设计增添了一种全新的媒介,使影视、广告、动画、网页、产品、环境乃至各种图形图像和文档设计的表现有了质的飞跃,我们在重视培养学生手绘技法和模型制作的传统技能的同时,要求学生学习各种计算机软件,目的是将学生从传统的“绘、写、刻、印”等概念中解放出来,从而获得表现的自由和便利,并运用计算机辅助手段进行全新的创作,掌握和精通计算机艺术设计的技能。
经过几年的探索与不断地革新,使计算机辅助艺术设计的课程以实用性、实践性、先进性、复合性、创造性为主要特色,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该课程于2002年7月获南洋职业技术学院优秀课程一等奖,近几年又不断充实新的内容,进行国际交流,由德国资深平面动画设计师Mr.瑙。,月Cke在我系开设多媒体与动画课程。同时派相关教师到上海交通大学学习多媒体互动课程,了解国内最新的多媒体设计信息,充实到教学中去,该课程的教学课件已于2004年9月获得江苏省高等院校优秀课件的“好课件奖”。20()3年7月艺术设计与计算机应用双专科的学生参加江苏省高校大学生计算机竞赛中荣获二等奖,对于民办院校的学生能在这种比赛中脱颖而出是很不容易的。
3.根据市场需求,增设多媒体设计专业
去年下半年在学院领导的统一部署下,我系组织学科建设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对无锡新区及有关企业、苏州高新区、苏州工业园区及有关企业、上海有关设计公司等进行调研,深人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寻求新的专业增长点,通过对苏州鸿鹰动画制作有限公司、苏州宏广动画制作有限公司、无锡火鸟动画制作有限公司,无锡圆造动画制作有限公司、无锡东强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的考察,我们发现这些单位缺乏经过高校培养的,有系统专业知识的设计师和技术人员,经过充分的调研、论证,我系和无锡东强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无锡火鸟动画制作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我们和这些公司的设计人员一起讨论培养计划,制定教学大纲,进行课程的规划和设计,并确定教学实践的时间和具体事宜,同时邀请这些公司有实践经验的设计人员担任我系有关课程(例:动画造型设计、动画技法、动作设计等课程)的教学,打破专业教学只有同类专业教师主讲的惯例,使学生能及进了解到设计最前沿的信息、表现形式、操作技能,同时定向为公司培养他们所需要的合格人才,互相合作、互惠互利,我系于2以抖年9月正式招收多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
三、抓好课程建设,加大课程改革力度
课程建设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是确保人才培养规格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本项目研究了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相匹配的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把抓好课程建设作为研究的重点。
为了使我系设计教学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就必须从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在设计教学观念上进行根本性的转变,对设计教学进行再认识。建立“以学生为本,实践第一”的教学理论,研究教学与实践的最佳组合形式,逐步形成支撑和构成具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框架。
1.根据市场经济的变化,对“建筑室内设计”课程重新整合
随着现代装饰技术、材料的不断突破与发展,设计思潮的不断更新,高等教育中原有的室内设计类课程已远远跟不上时展的步伐。本项目根据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对“建筑室内设计”课程从课程内容、授课方式、指导实践环节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与创新。
根据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模式和培养计划的特点,本项目注重研究如何提高学生建筑室内设计的实际的设计能力,以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加综合素质的养成为主线来设计课程,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减弱学科理论的系统性、严密性和完整性,在课时上压缩理论教学课时,增加设计实践的教学时间,同时强调理论教学要为实践教学服务,使本课程改革紧扣实时性、应用性、规范性、实践性、创新性。
(l)教材内容改革:由于建筑室内设计是一门实时性很强的课程,为了充分体现先进性的特点,我们不断进行教材的调整,把当前最新的设计新技术、新材料、新思维替换原有的相关内容,不断更新原有的知识结构,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与时代同步的专业信息。此外,我们也选择了一些其它室内专业书籍,作为可看的参考资料,向学生推荐,这样学生的知识面就会有更大的扩展,同时也锻炼了学生自学能力和习惯。
(2)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本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利用详实的图片作品,方案实例,工程剖析,使学生更直观的理解设计原理。在训练学生手工绘制方案的同时,加强学生利用电脑制图的技能,为他们走出校园,更好的适应社会需要打下坚实的基础。
(3)课程前期考察:在进行一项设计之前,我们都要求学生对相关设计内容、地点、相关材料以及当地的人文、地理、气候等情况有一个充分、有效地考察。这样设计出来的作品才能更好的体现文化内涵,人文色彩和地方特色,使作品散发长久的生命力。
艺术设计学范文5
对如何确定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定位问题,应看到现今世界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设计时代,整个世界正由过去谁产品物美价廉的时代进入到谁拥有良好的设计就拥有市场的时代。各国政府把设计教育作为政府的工作重点,很多大企业都把其作为企业兴衰存亡而倍加重视。因此我想我们对设计人才的培养模式也应根据时代的要求来培养。设计人才主要有三种类型:实务型、管理型和决策型。社会上企业的设计人员主要是实务型人才,也是普通高校培养的主要目标。这类设计人员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包括敬业献身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其次还要有设计理论知识、工程知识、人机工学知识、管理能力、造型能力、综合能力等。
但随着开办设计类规模的扩大,另一方面的问题又提出来了,就是艺术设计类学生的培养与纯艺术类的教育有何区别的问题,在这当中主要是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配制置问题,一般在设计类与纯艺术类的基础课就是指素描、色彩等一些课程,在此我认为就目前主要是突出以并引起多方老师的关注有下几点问题:一是基础教学中素描、色彩、教学课时是多了,还是不足的问题;二是基础教学到底是安排一学年为好,还是一学年半为好的问题或者是按照现目前通常的两年基础课程;三是能否在现阶段的基础课程教学系部改变成一个纯艺术系使学院成为一个全面的造型设计学院,如现在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在这几种看法中我认为应根据自身学校的具体条件,生源的方向、质量来确定。现在一些省级包括一些地方院校多是根据大艺术院校的系部编制,课程的设置照搬。实际上地方性艺术设计院校,无论这些院校在办学条件上还是生源质量上,与国家部属院校相比,如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的确是有一定差别的。以中国美术学院来讲其每年的生源是其实际入学学生的大几十比一,光浙江省就号称有十万美术考生,再有它自己的附中,加上其在全国各地开的生源班,这一批学员都是有好几年的基础训练的,可以说在他们考之前其美术基础已经比地方性美术院校的学生高出一节,一般进入学校就可以马上进行专业学习了,基础课程素描,色彩等就放得很少了。而大部分的地方性美术院校恰好相反,生源与入取学学生比率也都是在三或四比一上下,一大部分学生也是高中生经一两个月的素描头像,色彩静物的训练而考进的,在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对美术的理解,都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从这一点上说,他们的美术基础是可想而知的,我想如果不加强其基础训练反而会影响其专业课程的学习,太快进入专业学习反而是一种拔苗助长,适得其反的效果。所以我认为目前一些地方性艺术设计院校要根据自己的情况不能用拆东墙补西墙的办法,而是不减少基础课程的前题下,调整时间的安排课程顺序,比如以前各美术学院所采取的前两年上基础课程后两年上专业课程的模式。
众所周知我国艺术设计专业起步比欧美和邻国的日本、韩国都晚。设计教育改革我们从社会实际需要出发,按照实用性、实践性的原则和专业技能培养的实际需要,对课程设置作一些调整,突出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在新的教学体系中,主要加强以下几项改革:一是注重理论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加强计算设计教学,使学生具备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能力;二是调整原有的产品质量管理和市场营销的教学内容,根据当前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使学生掌握建立现代企业组织管理知识的基本原理,掌握艺术设计基本方法和原理,掌握艺术设计项目管理的基本方法和原理,使学生进一步提高对设计市场意识和经济意识;三是在以施工操作技能培养为基础,强化施工技术指导。在教学过程中,以校内操作实验室为依托,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通过实践,提高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初步掌握施工操作规程与适应人才市场需求。
艺术设计的教改应准确定位设计人才的培养,在不减少基础课程的前题下,用调整时间的安排课程顺序的教学方法,是当前最可行的办法。努力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更重要的是高等学校必须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和自身条件,确定办学层次和类型,大胆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培养出受社会欢迎、有特色、高质量的人才,创出学校的声誉和特色。但同时要考虑到在美术基础教学中,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手段,都要考虑到艺术设计教育的特殊性,特别是艺术设计教育院校的教育如何定位问题,更应是在教学上提供多种艺术的观点及设计思维,让学生有足够的自由想象空间,更扎实地去掌握美术的基础。
【参考文献】
艺术设计学范文6
关键词: 艺术设计 内容创新 教法创新 毕业设计 反馈
中职教育的重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如果教师能通过调整教学内容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课堂任务安排适中,再加上及时合理的检验考核,那么课堂教学有效性将大大提高。下面我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从几个方面谈谈艺术设计课堂教学的方法策略,不够成熟之处还望批评指教。
一、教学内容勇于创新,认真准备付诸行动
我们在课堂上传授的知识要与时俱进,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努力把新旧教学内容合理融入课堂教学当中。本学期我校教务处再一次对广告专业教学改革进行了大胆尝试,继上学期分为装潢平面和动画几大方向之后,本学期又把装潢分为室内设计和室外景观设计两个分支,进一步符合社会对设计人才的实际需求。
我有幸担任教授室外景观设计课这个全新的任务,面对挑战,我积极全面地进行了准备。分析中职学生的特点,再加上教学时间仅为一个学期,我没有在深奥理论的教学上徘徊太久。介绍了景观设计的基本知识之后,便开始景观设计专业软件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有扎实的实际操作能力。相比大学景观设计毕业生基本从事景观设计工作,学生学成之后刚好填补了一个行业的空缺――绘图员,这是我对学生学习景观设计的一个定位。
整个教学过程大概分了三个步骤。首先,通过制作景观小品和单体别墅的模型等进行软件基本操作的学习。其次,通过制作新校区各楼房的模型,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这个软件,并且根据图片推测尺寸比例等,做到学以致用。最后,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我校新校区的景观,并制作出大尺寸的效果图。
通过一个学期的认真学习和他们的刻苦努力,期末的景观设计毕业展引得学校师生竞相驻足,很多学生还用手机拍下来上传到微博上。参观的同学都在互相议论这个不错,那个更好,还互相问着这个的作者是谁,那个又是谁设计的。广告班的学生一下子都成了小明星,学习的成就感倍增。经过系统学习,同学们都牢固扎实掌握了知识,具备了景观制图员的能力,为毕业就业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方法勇于创新,别出心裁创趣味
中职艺术设计专业有很多软件操作方面的技能需要学习,一板一眼地教软件的操作难免枯燥呆板,不但学生听着乏味,教师在连续教了几个学期的重复内容后也恐怕难以提起兴趣。我们要根据不同软件的特点并结合学生感兴趣的新鲜事物教学,根据不同年代学生的文化背景更新观念,如针对“80后”学生的兴趣点对“90后”未必管用,我们在备课前要先备学生。以我教的CAD课为例,备课时我就把很多枯燥的命令配上有意思的实例,把操作CAD比做和电脑聊QQ,CAD下面的命令提示行就是对话框。同学们对这门课一下子有了亲近感,对繁多的命令操作不再排斥而是很感兴趣,每次的作业都百分百地上交。在第二次课上,我会对上次的作业进行评讲,让同学们相互欣赏作业,并进行讨论,提出问题。这样,同学们都巩固了知识,增强了成就感,做作业的兴趣更高。
随着内容的深入,一、两种方法往往维持不了多久兴趣,特别是做到比较复杂的实例时,有些同学干脆放弃,出现厌学情绪。这时结合实际向同学们说明CAD的作用和价值,并利用教师自身的条件拿一些真正有经济效益的实际项目给他们做,让他们看到自己学习的价值,进一步强化信心。课上,同一个项目学生分成几个不同的组PK,各组进行比较,组内各成员之间又有内部比较。当然,组内各成员在比较的同时还互帮互助,极大地刺激他们的争胜心,课堂氛围空前火热,课堂教学效果自然得以增强。
三、通过毕业设计综合考核、拾漏补遗
毕业设计是职业中专两年半专业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职业中专学生的“成人礼”,是日常教学的综合体现。我们不能仅仅把毕业设计当成一种展示,只追求最终展现出来的效果,而应该把毕业设计作为一种考核,不仅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考核教师的教学情况,做到对整个中职阶段所学知识的拾漏补遗,从而进一步升华所学知识。如三维设计,就能体现学生对造型基础、建模、灯光材质、排版、色彩搭配一系列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其中任何一门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都会影响三维设计毕业设计的制作。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我们要及时发现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补课。毕业设计既是穿针引线,让学生将点状的单元课程连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又是将两年半所学加以综合运用,最后集中在一个发力点上进行突破,也是对他们知识网上断线漏洞的修补。
我们从毕业设计工作反观日常教学,会得出一个结论:日常教学是毕业设计水平的基础,毕业设计是日常教学的综合体现。日常教学作为支撑毕业设计水平的基础,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对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程度如何,都会在毕业设计中直接反映。学生对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深入研究和学习,可以梳理毕业设计思路,分析和解决毕业设计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创意,提高设计水平。比如,在包装装潢设计课中,如果让学生深入认识和理解专业知识,学生的毕业设计作品就不会出现艺术创意脱离使用功能和价值的现象;就会避免出现设计作品只强调包装材料的豪华和结构的繁杂,不讲求人性化使用功能;避免不考虑受众利益、不考虑产品市场定位的状况;就不会出现设计作品只追求唯美装饰和过度包装,造成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给人类可持续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忘却设计者对社会应有责任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