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趣味小故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数学趣味小故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数学趣味小故事

数学趣味小故事范文1

【关键词】 学习兴趣;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从而带动学生主动探究. 尤其在数学学习中,兴趣的作用不可忽略. 教师应当不断地积累经验,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激趣生疑,诱发学生学习,构建趣味、实效数学课堂.

一、以情境激趣,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被迫地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 ”如果像传统的教学一样,一味地灌输数学知识,只会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厌烦情绪. 因此,教师要适当地改变教学方法,站在小学生的角度采用合适的教学手段来激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热情.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以情境激趣,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例如:在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圆》的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对圆的周长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在课堂中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小明和小强两名同学赛跑,但是他们两个选择不一样的跑道进行比赛. 小明选择的是边长为10米的正方形跑道,而小强选择的是圆形跑道,小明和小强同时出发. 这时候,教师引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认为谁最有可能先跑完一圈赢得胜利呢?教师将学生们带入到这个跑步比赛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学生能很轻松地计算出小明跑一圈的周长是40米,但是对于小强的跑道周长感到费解. 于是,教师顺势引出了今天的课题内容“圆的周长”,只要知道如何计算一个圆的周长就能够求出小强跑一圈的距离. 学生都迫于知道答案,以猜出谁赢谁输,因而求知欲不断增强. 教师则趁机利用学生这强大的求知欲望,带领学生学习圆的知识,让学生都有效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增强学习效果.

二、以实践激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如今的教学不再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注重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教师应该多为学生提供一些实践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既动手又动脑,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机. 例如:在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圆柱和圆锥》的教学中,在学习圆锥的体积公式的时候,教师为了让学生加深理解公式,引导学生自由结组,小组之间共同合作,一起去探索这些数学知识. 师:同学们,你们每个人自己亲自动手制作一个圆柱,然后再制作一个和这个圆柱等底等高的圆锥. 在制作好之后,小组之间相互合作,可以通过测量的方法来探索圆锥和圆柱的体积公式有怎样的关系. 教师通过让学生亲自实践,在实践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感受数学的魅力. 这种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比教师一味地灌输知识的教学方法效果更强,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由此可见,实践必不可少,教师要让学生在动手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

三、以故事激趣,营造轻松课堂氛围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故事有着特殊的情感,对童话故事尤为喜爱.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在课堂教学中将一些有趣的小故事与数学知识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以此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例如:在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这些知识,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教师将一些数学计算题以小故事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 师:今天大象爷爷想请小兔子来家里做客,于是去超市买苹果和胡萝卜. 大象爷爷算了算,一共需要10个苹果,6根胡萝卜,但家里还有4个苹果,2根胡萝卜. 同学们你们帮大象爷爷算一算,需要买多少个苹果,多少根胡萝卜. 小朋友们要知道,买少了小兔子会不开心的哦. 小学生对故事情景和内容尤为喜欢,于是积极融入故事中,进行计算. 由此可见,教师通过小故事形式活跃了课堂氛围,让数学课堂呈现出一个轻松和谐的景象. 教师要抓住学生心理,在小故事中引入学生们喜欢的一些小动物,让数学课堂充满童趣,将枯燥的数学计算题演变成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使数学课堂变得更加丰富、精彩.

四、以游戏激趣,创建高效数学课堂

游戏教学是近年来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教师在数学课堂中引入学生们比较感兴趣的小游戏,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机,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 游戏教学符合学生兴趣,也符合新课改的理念,即玩中学,学中玩. 在做游戏时,学生可以享受趣味,并轻松地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 例如:在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确定位置》的教学中,教师为了能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这些方位,能够自己确定位置,教师引进游戏. 教师提前引导学生把桌椅移开,腾出宽敞的场地. 师:下面,我叫四名学生听我的指挥分别站到东、南、西、北这四个方位上. 被点到的四名学生立即反映,找准自己的位置. 教师接着说:其他学生,听我的指示,我说出一个方位你们就要派出一个代表站在对应的方位上,比如我说东南,你们就要派出一个代表走到东南方向,每一位学生都要参与一次. 教师通过这种游戏的方式,让学生都有效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不仅激起了学生的兴趣,还提高了课堂效率.

总之,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离不开兴趣的引导. 教师要从兴趣视角出发,优化数学课堂教学,不断地更新、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所在,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对于小学生而言,只有由衷地感受到“趣”与“乐”,其融入课堂的积极性才会更高,也才能学得更好.

【参考文献】

数学趣味小故事范文2

在数学教学中,我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尝试,我认为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的兴趣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微笑教学。

培根说过:“和蔼可亲的态度是永远的介绍信。”微笑往往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无论课前发生什么烦心事,都要统统抛在脑后,老师要有饱满的激情,面带微笑,走入课堂。用饱含慈爱的、童趣的语言与学生沟通。微笑、风趣、幽默的教态都带给学生一种亲切感,瞬间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教师的举止言谈能感染学生,能使课堂的学习氛围变得轻松愉快。在课堂上如此,在课外更要如此,比如说有意无意地和学生打成一片,不时地参加到学生们的小游戏中去,“课上是老师,课下是朋友”。使学生“爱屋及乌”,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喜欢上数学老师,喜欢上数学课。

二、巧设情境。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最佳状态的有效方式,它是教与学的起点。成功地导入新课能迅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渴望学习的心理,为整堂课教学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因此,教师在设计导人新课时,必须体现趣味性原则,要根据教学内容,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创设问题情境,设计能吸引学生的问题,增强新课导人的趣味性。

低年级学生,天真烂漫,爱听故事是他们的本性。一年级的数学教材,给我的印象是:它就像是一本卡通故事书,每一课学习内容、每一道练习题都可以用一个小故事来把它表达出来。以讲故事开头,来导入新课,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讲课的正题中。通过小故事开头,营造出了浓郁的课堂学习气氛,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如我在教《7的认识》这一课,考虑到《葫芦兄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它与7的分解与组成又能联系上来,于是我就准备了7个不同颜色的葫芦兄弟,并以葫芦兄弟瓜熟蒂落的动态形式出现,把学生带到一个“引人入胜”的境地,学生在愉快的情景中掌握了书本的知识,学得积极、主动。

教师创设情境,为学生搭设快乐学习的平台,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动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三、多变教学。

对于学生、特别是一二年级小学生来说,他们年龄还比较小,稳定性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他们更多关注的是“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因此,教学活动的安排中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和趣味性,使其在自由、宽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感知、探索、发现数学问题,从而使他们感觉到学习数学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从而愿意接近数学。

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能抵制学生“喜新厌旧”的情绪。如通过讲故事、多媒体课件、动手操作、数学游戏、小组竞赛等方法,使学生不会产生厌烦感,从而提高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并保证数学教学的顺利进行。例如,在教学“有关0的加减法”时,编了一段这样的小故事:一天,猴妈妈有事外出,它给三个孩子每人准备了3个桃,并对它们说:“孩子们,今天妈妈有事外出,每人3个桃是为你们准备的午餐和晚餐。”小猴一听,非常高兴。中午时,老大吃了1个,老二吃了2个,而老三呢,一口气吃了3个。小朋友们,你们猜猜,晚上它们各吃几个桃?小朋友们个个跃跃欲试,积极性很高,也都知道小猴们各吃几个桃,从而知道“0”表示没有了。

四、恰当评价。

心理学家盖兹说的: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强满足的感觉,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及时抓住学生特别是“希望生”思维的闪光点,给予表扬、鼓励,就能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每个小学生都希望能听到老师的表扬,那么老师的表扬与鼓励应用在恰当之处。例如:当一名学生很好的回答上一个问题时,我会投去亲切的目光并且说:“你真的很棒,你回答的太好了。”当学生没有回答对问题时,我同样也会亲切的语言的对他说:“你很勇敢,下次努力或者老师相信你下次会回答正确的。”仅仅几句简单的话,激励着学生前进,使他们渐渐的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五、拓展提高。

巩固练习是知识升华的重要过程,教师还应注意习题的设计要力争新颖创新、有梯度。重复单调的练习,学生会产生厌烦情绪,注意力不集中,有时白白浪费时间。如学习数的组成时,可以让学生边打手势边对口令,再穿插接力赛,小猫凑数等有趣的练习,使学生的思想处于积极的兴奋状态。要使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还必须减轻学生的负担。

数学趣味小故事范文3

一、结合电子白板践行趣味教学法

要想构建一个充满趣味的初中数学课堂,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而创造和谐教学氛围的关键则在于数学教师能不能有效调动初中生数学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即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我利用电子白板践行趣味教学法,且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成效.

例如,在执教《我们与数学同行》一章的时候,我并没有直接进入正题,而是对学生喜欢的明星进行调查.我问道:“同学们一定都有自己喜欢的明星吧?”同学们齐声回答:“是的.”我接着说:“既然这样,我们请每个同学快速走上讲台,在电子白板上写下自己喜欢明星的名字.每个人只能写一个.”听到我这样说,大家非常兴奋,终于可以自己使用电子白板了.几分钟的功夫电子白板上就写下了很多明星的名字.接下来,我让学生对电子白板上各个明星的选择数进行统计,看看哪个明星最受学生的喜爱.经过统计,周杰伦获得了最高的票数支持.学生看到自己统计的数据,个个脸上都充满了得意的笑容.课堂气氛非常和谐.看到学生的热情如此之高,我很高兴,看来教学效果达到了.于是我趁热打铁,说道:“事实上,我们身边还存在很多数据,今天我们就进行这一章的学习——《我们与数学同行》.”

二、结合数学故事践行趣味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初中生对于一些数学故事非常感兴趣.想到这里我异常兴奋,在课余的时间里通过互联网尽量多地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数学故事,然后利用这些数学故事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趣味教学法.

例如,在执教《勾股定理》一课的时候,我结合数学故事创设了下面这个教学情境:“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一次去朋友家吃饭,在吃饭的过程中大家都在谈笑风生,唯有他默默地低头好像在思索什么.主人非常奇怪,想问他究竟在想什么,可还没等到主人开口毕达哥拉斯却突然离席走了,让主人非常纳闷.”故事说到这里,我停了下来,问道:“同学们知道毕达哥拉斯为什么会这样做吗?”问题抛出之后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不知道!”看到此种情况,我接着说:“事实上,当时毕达哥拉斯低头正在看着主人家的地板.并且在观察地板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著名的数学规律,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学生的回答依然是不知道.虽然两次学生的回答都是不知道,但是我的故事已经深深地激发了大家的学习兴趣.于是我接着说道:“事实上毕达哥拉斯那次宴会上所发现的数学规律就是——勾股定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课,请大家和我一起打开课本.”

结合数学故事践行趣味教学法需要我们的初中数学教师有着丰富的知识储备,这就需要我们在上课之余多阅读一些数学小故事,这样在践行趣味教学法的时候才能够得心应手,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结合社会调查践行趣味教学法

数学趣味小故事范文4

[关键词]趣味教学法 小学数学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8-047

何谓“数学概念”?百度百科中给出如下解释:“数学概念是人脑对现实对象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特征的一种反映形式,即一种数学的思维形式。”对于小学生来说,很多数学概念均较为抽象,短时间内很难对其进行有效的理解。所以,概念教学无疑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

一、结合道具模型应用趣味教学法

对于数学教学来说,道具模型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数学概念,课堂上只要有合适的机会,我就会结合相关的道具模型,运用趣味教学法进行教学,受到了学生的普遍青睐。

例如,教学“圆”这一数学概念时,我将事先准备好的生活中的圆形物品搬到了讲台上,有圆形的盘子、锅盖、篮球、乒乓球等。看到这些生活中熟悉的物品,学生立刻兴奋起来。然后我将这些物品发放给学生,让他们观察这些物品有何特征。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之后,有学生说道:“它们都是圆形的。”学生能够得出这样的答案在我的预料之中,我再要求学生认真观察这些物品,并让他们归纳出圆究竟有何特征。有的学生说:“圆心到圆上各点的距离都相等。”有的学生说:“圆是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还有的学生说:“圆没有棱角。”……学生在观察和总结中快乐地掌握了圆的概念,然后我通过有效的引导,使学生对圆这个概念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二、结合故事应用趣味教学法

小学生普遍喜爱听故事,结合相关的故事应用趣味教学法,也是数学概念教学中一种主要的践行方式。有人也许会说:“结合故事进行数学概念教学,这一点是很难办到的。”事实并非如此,只要运用得当,就可以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有效结合故事应用趣味教学法,所取得的成效往往也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企及的。

例如,教学“体积”这一数学概念时,我在给学生讲乌鸦喝水的故事后提问:“有谁可以告诉我,乌鸦最后是通过什么手段喝到水的?”问题提出之后,有学生立刻回答:“因为乌鸦在瓶子里投入了大量的石子,石子占用了瓶子的空间,水面上升,最后乌鸦就成功喝到瓶子中的水了。”听到这样的回答我非常满意,继续说道:“这位同学说得很对,他这里所说的‘空间’事实上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体积。”说到这里,学生已有所感悟。通过这个趣味小故事,提高了学生对“体积”这一数学概念理解的有效性。结合故事应用趣味教学法,对数学概念教学来说无疑是一种新的尝试,虽然这样的教学方式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并未得到普遍运用,但是对于这样的教学方式教师不妨多做一些尝试,让学生在快乐中掌握和理解相关的数学概念。

三、结合多媒体应用趣味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在二十一世纪之后逐步进入我们的中小学课堂并迅速普及开来,它的有效运用赢得了广大师生的普遍欢迎。为了让学生理解相关的数学概念,我经常结合多媒体应用趣味教学法,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方式引导之下真正掌握了相关的数学概念,所取得的教学效果令我欣喜异常。

例如,教学“分数”这一数学概念时,我事先制作了一个精美的多媒体课件,然后通过多媒体开展相关的教学:“同学们,从多媒体画面中可以看到有6个盘子和3个苹果,现在需要你们将这些苹果平均放在这3个盘子里,并用击掌的方式告诉我每个盘子里平均应该放多少个苹果。”看到多媒体画面中那红彤彤的苹果,一些学生不免留下了口水,看到这种情况,很多学生都笑了起来。但是笑归笑,学生在大笑之余却始终无法用掌声表达出一个盘子平均应放多少个苹果。看到学生犯难的表情,我微笑着说道:“同学们都明白每个盘子应该平均放半个苹果,但是这半个苹果用掌声是无论如何也表达不出来的,是吗?”听到我这样说,学生立即表示赞同。随即,我在黑板上写下了“■”并告诉学生这就是分数,然后点击多媒体课件的按钮出现这样的画面:每个盘子里面放置了半个苹果。在上述教学中,由于受到多媒体画面的直观影响,学生很快就明晰了分数的概念。这样的教学方式是充满趣味的,比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分数的概念效果要好很多。

数学趣味小故事范文5

一、创设氛围,激发阅读兴趣

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认为营造良好的数学阅读氛围,可以让阅读的意识渗入学生的心底。例如我在教室里的墙报上开创一块数学墙报,墙报内容丰富多彩,图文并茂。内容有“知识园”“趣味园”“故事园”“思考”“想一想”“智慧的火炬”“数学园地”“数学之窗”“数学苗圃”等,我把这些板块分小组承包给学生,让学生把阅读中认为重要的,需要注意的知识点,或者是一些学习的小经验都记在小卡片上,再贴在这里;或者轮流制作一些小卡片贴在这里,每张小卡片上都写上一道趣味数学题,让大家一起来动动脑筋,几天后卡片小主人再公布正确答案;或者把阅读中搜集到的有趣的数学故事,都放到这里和大家一起来分享。这无疑给学生提供了互相学习、互相督促的平台,起到互相欣赏,互相鞭策,互相激励的作用。在这样的氛围下,将学生的课外阅读慢慢内化为个人的自觉行动。

二、与生共读,让阅读成为习惯

美国最佳教师《第56号教室的奇迹》作者雷夫·艾斯奎斯提出“培养终身阅读的孩子”,他认为“我要我的学生爱上阅读,阅读不是一门科目,它是生活的基石,是所有和世界接轨的人们乐此不疲的一项活动。”为了做好学生走进书籍世界的引路人,我经常在教室里和他们一起认真地阅读。买新书了,我会兴致勃勃地告诉他们——我的书橱里又多了几个新朋友……经过一段时间,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学生课桌上的书渐渐丰富起来。孩子们的转变也深深地影响了父母。不少家长也参与到读书活动中来,在师生共读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另一种阅读方式——亲子共读。我在班里建立班级图书角,让孩子们将自己心爱的读物带到教室,班级图书角的书是动态的,新书被不断地带来,而学生阅读过的“旧书”则被定时清理出来,由学生带回去或者捐给希望小学。学生在早读课背完一定的内容就拿出课外书读,做完作业也拿出书看,每天下午的自习课,更是学生徜徉书海最快乐的时光。

三、结合课堂,体验阅读乐趣

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挖掘教材与课外读物有联系的因素,许多生动有趣的课外阅读材料,经过老师有选择地引入课堂,使之与课内教学有机结合。老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把一些与教学内容有联系的数学阅读材料呈现在课堂上:讲一点开头、讲一个小故事、讲一点精彩的内容等,然后介绍阅读的材料,让学生课外阅读。在教学实践中我通过开展讲数学故事、趣味题竞赛、演讲比赛等系列活动,激励孩子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课外书的阅读活动中。对于故事性强的作品,教师可以介绍一个有趣的开头,引起学生的兴趣。如:在分数乘法应用题学完后,我给学生讲了阿拉伯民间故事“分羊遗嘱”的故事开头,面对学生急切求知的心情,我向学生推荐了《数学趣味故事》。简要讲一些学生前所未闻的知识,激发学生兴趣。如:在学习了质数知识后,我向学生介绍了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哥德巴赫猜想”,许多学生觉得不过瘾,课后查阅了资料、上网获取更多信息。榜样能使学生产生向上的心理,我向学生介绍陈景润、华罗庚、祖冲之等数学名人的故事,以这些名家的实际行动来激励学生的行为。

数学趣味小故事范文6

关键词:数学课堂;趣味性;故事教育

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专业性质来看是科学的一种,是人类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数学这门课程作为一门中国教育制度下基础性的学科,它将会是伴随我们从小学到初中、高中、大学,甚至更高的课程。所以学好数学对它保持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在小学数学课堂里,如何让初次接触数学这门课程的小学生对它产生兴趣是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众多从事小学数学教育的专家学者及任课老师需思考的最重要的问题。

数学故事教育的模式,在目前看来不失为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它以数学故事为切入点,通过数学故事吸引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跟随老师的思路开始学习,同时又会使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活泼。相比较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数学故事教育模式更加适合小学生这个年纪比较爱玩爱、听故事的心理,可以通过故事的趣味性带他们走进小学数学课堂,用一个简单又有趣的数学故事来抛出观点,讲解原理,传课授业,使学生在寓教于乐中学习到数学知识,使学生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学习。

但是采用故事模式授课也是很有技巧的,它必须明确故事模式只是一个手段并不能喧宾夺主,而且一定要注意的就是故事的选取一定是小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在时间上也要把握得当,不能花费过多的时间,让学生对故事有一种依赖性。对于数学故事模式,笔者在此提出如下两个观点:

一、数学故事,引导学习

在我们传统的课堂中,数学老师一般会用一种叫做衔接导入的方法授课,即用上节课的知识作为导入开始这节新的课时。这种方法直接切入课程,虽然效率会比较高,但是课堂开始就会让学生觉得压力比较大,课堂氛围就比较枯燥压抑,从而对新课时的内容乃至对数学这门课程失去应有的兴趣。相反的,数学故事导入法则显得比较圆滑且有一定的趣味性,更贴合学生的学习习惯、兴趣,使学生以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和高度的兴趣进入接下来的课程学习,再加上任课老师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帮助,教会学生结合实际情况去学习数学这门课,把数学与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有兴趣、有动力。比如,在教学“二十内的加减法”时可以讲一个小故事:在西游记里面的一个小片段,师徒四人经过一片果园的时候,一个果树上有17个果子,悟空摘了8个,问果树上还留有几个果子。孙悟空作为小说里的英雄式人物,深得小学生的喜爱,用他来引导开启数学课程,学生会对数学课非常感兴趣。

二、名人故事,鼓励学习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老师在采用故事教育模式的时候,除了利用数学故事导入课程,还可以给学生适当地讲一些关于名人圣人的数学学习的故事来鼓励他们更加有信心地去学习,可以激励他们勇攀高峰并且不畏艰难,在面对数学课堂当中遇到的一些难题,会变得更加有勇气去面对并且解决它。比如,在学习“数字排列规律”这堂数学课的时候,可以给学生讲一讲当代著名的数学家高斯的故事:在高斯先生很小的时候由于家庭贫穷的原因导致高斯自学所有的课程,数学老师当时提出一个相对于他们这个知识水平来说比较困难的问题就是从1一直加到100,求和。高斯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和思考在很短的时间就解决了问题,他采用首尾相加的办法,也成就了现在的求和公式,当时的高斯只有9岁。这个故事可以激励学生,有时候数学的学习和年龄并没有太直接的联系,只要努力认真思考,勇于探索和发现,有志并不在年高,即使小年纪也可以有大成就。

总而言之,数学故事的教育方法是一种适应新课改形式的模式,它改变了传统的数学课堂的枯燥无味,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运用这种教育模式对老师能力的考验度较高,需要任课老师认真地理解教材,做好充分的准备,使数学故事紧扣当堂课的数学原理,完成教学目标,适当安排时间,不要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明白数学故事只是一个辅助手段,旨在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一定要回归数学课堂中心。

参考文献:

[1]刘纪平,程志娜.数字故事制作实例及其应用意义探讨[J].2014(8).

[2]蔡顺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