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小学职称改革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小学职称改革范文1
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改革突出的特点有哪些现在的教师职称设置从正高级职称到员级5个等级,依次为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一级教师、二级教师、三级教师,与职称的正高、副高、中级、助理、员级相对应。
以往 中小学教师职称晋级最大的不公平,就是高级职称指标的分配不公平,主要被名校所垄断,使得普通学校教师很难晋级高级职称。高级职称的指标基本上被城市学校尤其是名校所垄断,硬软件实力相对薄弱的乡村学校能够分到的高级职称指标非常少。
公开、公平的职称评聘工作,是老师最为关心的话题,没有之一。20xx年出台的教师职称改革政策让不少老师都欣喜不已,因为教师职称是可以拿到职称工资的,与工资直接挂钩。20xx年进行了首次评审和平稳过渡,可见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将在全国全面推开。
但此次改革主要突出以下特点:
一是制度创新。改革遵循中小学教师成长规律和职业特点,统一了自1986年以来一直施行的中、小学两大职称系列,首次设置了正高级职称,从制度框架、评审标准、评价机制等方面对中小学职称制度进行了整体设计。
二是科学公正。改革以解决突出问题为导向,着力提高人才评价标准的科学性和评价机制的公信力,把激励教师长期从教、引导教师教书育人、不断提高能力素质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是转变职能。政府部门主要是建立制度、制定标准、结构比例控制和监督检查,真正把职称评审权交到评委会,把聘用权交到学校。
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取消不可操之过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xx-20xx年)》,全面部署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工作。《计划》指出,到20xx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薄弱环节和短板在乡村,在中西部老少边穷岛等边远贫困地区。《计划》明确,要抓好8方面举措,其中第五项措施,职称(职务)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
目前网上关于取消中小学教师职称的信息甚多。教师工资以职称取酬,由于学校中、高级职称有名额限制的,特别是高级。达到条件的教师远远多于限制的名额,造成资历、学历、能力、工作量、成果差不多的教师之间(尤其农村义务教育的教师)收入差距过大:高级与初级相差接近一半。而且严重影响退休待遇。办好学校,要靠90%以上教师。以教师职称高低定工资,不仅不能真正的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大部分教师职称原因收入差距过大,严重影响工作效率。笔者认为,上述分析夸大了职称工资的副作用,刻意忽视了职称工资的正面作用。职称工资占教师工资的比例不到八分之一,占比较高的是基础工资和绩效工资。最近的工资改革,已经多次降低职称工资的幅度,它对教师的吸引力已经远不如从前,把它视为教师之间(尤其农村义务教育的教师)收入差距过大的罪魁祸首有捏软柿子之嫌。
中小学职称改革范文2
关键词:中职学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secondary school employment guidance < > course teaching theory knowledge exist notice, ignore training skills training; Pay attention to "learn fleeting" planning guidance, ignoring career planning guidance; Pay attention to the common education planning, ignore students' individual guidance, etc. I think this course should combine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training objectives, and from professional teachers heuristic practice teaching, industry experts consultant type training teaching, holiday social practice of practice teaching, learning visual effect evaluation system reform to reform.
Keywords: secondary school employment guidance course teaching reform
中图分类号:H1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现在中职学校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已经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但是大多中职学校就业指导课存在很多问题。几年来的教学深知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必须进行改革。
一、中职学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现状
1、注重理论知识教学,忽视实训技能训练。中职学校就业指导课程理论教材众多,但实训教材很少。绝大多数教师讲课时注重理论知识灌输,强调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课堂操作实践性和互动性不强。然而,实训技能训练和操作才是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计的最终目标,技能的培养,态度、观念的转变,才能最终帮助中职学生认清就业形势,量体裁衣,合理定位,找准自己的立足点,实现高质量就业。
2、注重毕业前的就业指导,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长期培养。因就业形势的严峻和岗位的竞争激烈,各中职学校都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就业指导课程尤其重视给学生讲解毕业求职前的面试求职技巧,这使得不少毕业生很注重个人简历的“包装”,以提高自己就业的机会。这就好比考前的突击复习,是一些外在的因素的体现,忽略了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趋势、行业职业发展前景以及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内容的研究,忽略了对学生在知识结构、组织能力、心理素质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进行的自我完善,然而这一系列的内在综合素质的提高,是需要学校长期地、有规划地培养的。
3、注重学业学涯规划指导,忽视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中职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阶段可称作学业生涯阶段,而职业生涯阶段是学生毕业后开始工作至退休的阶段。很多中职学校混淆“学业学涯”与“职业生涯”概念,在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中,过于注重对学业生涯的规划指导,而真正的职业生涯阶段的规划指导所占篇幅较少。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应该教育学生从人的一生做规划,而不仅仅限于学生期间。
4、注重规划共性教育,忽略学生个别指导。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的设计大多数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和单一的教育模式,局限于全体而忽略学生个性差异。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从本质上看就是要发现学生的独特性及个性特长,让学生充分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帮助学生找到一条促进其潜能充分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路线。因此,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就不仅应在教学方式上有所突破,也应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上有所突破。
二、中职学校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改革
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不应局限于课堂内完成,而应该走出课堂,使他们在遇到就业问题的时候,随时可以找到所学专业的教师或专家的答疑解惑,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认知、职业兴趣、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
1、加强职业指导工作的师资队伍建设。职业指导课程涉及多科知识,要求职业指导课程的教师拥有较高的素质,然而目前职业指导课程的教师的素质明显低于需要。加强就业指导的师资队伍建设,要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又有较强动手操作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就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这支队伍应该是“双师型”教师队伍。除了提高教师专业水准,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之外,要针对目前职业指导课程教师队伍的现状,要配置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理论与实践结合,专兼职相结合,多学科相结合,从师资上满足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的需求。
2、专业教师启发式实训教学。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应该自始至终地贯彻在整个学校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从入学那天起,就应该为其指定一位本专业的教师作为他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直至毕业、就业、成功,所遇到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问题都可以由教师给出适合其个性特点的参考性建议。专业教师作为中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不但能够给学生带来最新的本专业前沿资讯,而且能将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过程中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时地补充到专业教育的教学计划中。专业教师能够从学生最现实的利益出发,将科学的就业理念灌输给学生,教给学生科学的职业规划方法,这对于学生步入社会和一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行业专家顾问式实训教学。校企合作已成为中职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必由之路,许多中职学校都在努力抓住机遇,与专业行业、企业进行教学改革合作,成效显著。校企合作不应该仅仅成为中职学校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发展的唯一途径,更应该将专业行业、企业的业务精英引入中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实训课程,让有行业企业工作经验的精英成为中职学生的行业、企业辅导员,成为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专职顾问,让他们在学校学生中扮演辅导员的角色,因具有来自企业的工作经历和背景,所以属于兼职的辅导员。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与自己的企业辅导员保持联系并且汇报自己各阶段生涯规划的修订和完成情况,同时还可以定期邀请企业业务骨干到中职学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专题讲座,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杂志、报刊,成为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又一个引路人。
4、假期社会实践直观式实训教学。目前,不少用人单位在招聘中往往强调“有工作经验者优先”,但许多中职毕业生是没有工作经验的。为了提高就业竞争力,不少学生选择考证来增加“实力”。然而,这并不能解决本质问题,因为他们的社会实践缺乏职业方向性和重点,注重量的积累而忽视质的要求,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中职在校生应该充分利用每年的寒假和暑假,到具有一定规模的行业知名企业进行社会实践,以取得该行业知名企业对自己实习期间工作认可的证明书,而这样一张证明书将会成为自己就业时强有力的“经验”。同时,学生应认真撰写社会实践报告,交给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专业指导教师,由教师对自己的社会实践过程和取得的效果作出综合评价,并纳入就业指导课程成绩的总分。
4、学习效果评价体系改革。与中职学校教育中的其他课程不同,学生就业指导是一门特殊的课程。它不要求掌握系统的知识,而是侧重于让学生对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自身职业发展可能性有清晰的认识,达成正确的就业择业判断。它不是一门通过考试来判断学生学习效果的课程,其效果主要体现在学生对就业的真正态度和意愿、求职的技巧上,它需要激发学生的热情,因为学生要实现成功的就业,必须要先具备就业的责任心和紧迫感,充分认识到就业对自己乃至家庭和社会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知识和技能,成为毕业时顺利就业的动力。因此,对就业指导这一课程的学习效果的评价是贯穿到学生与专业教师、行业辅导员接触和沟通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价值观和就业观的变化,同时也体现在假期社会实践效果和行业、企业认可程度上。基于这些客观的事实来的对一个学生的学习评价,才能真正体现中职学校就业指导这一课程的学习效果。
总之,我们应立足中职教育实际,积极探索,不断深化中职学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切实增强中职毕业生就业能力,从根本上推动中职毕业生就业数量和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中小学职称改革范文3
关键词:中职学校 高素质技能人才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2(a)-0209-01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事业迅猛发展,对于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面越来越广。但是,目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实训课程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学生的技能水平薄弱、设备短缺、就业不畅、发展缺乏后劲等情况。中职学校的学生是国家各个领域各个行业中的基本力量,他们的技术水平将决定着国家企业的兴衰,他们是国家建设者的主力军,是国家发展的未来和希望。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提高中职学校实训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因此,要求中职学校在学生操作技能、综合素质及教育方法上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并根据市场的要求确定人才培养规格,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为社会培养数以亿计的专业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这样才能换发勃勃生机,获得长足发展。因此,本文针对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的实训课程改革,并结合中职学校的办学特点,探讨了中等职业学校进行实训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途径。
1 要做好市场调研,根据社会发展需求进行针对性技能培养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工人的操作性质在逐渐发生变化,从以前落后的、低效的生产方式,逐渐发展到现在的机械化、自动化、现代化的流水线生产。面对这种新形势,中职学校的学生应具备更多的职业技能,要保证学生有一个好的就业市场就必须求变,这才符合现代市场的发展需求。
首先,在教学模式上要求变。例如:对于专业课程在一学期当中可进行分段式学习。三分之一的时间可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剩下时间进行技能培训。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牢固的掌握技能,而且还可以大大的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
其次,现在国营、民营、合资企业的发展都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所以要深入密切关注市场需求的变化。每年中职学校教师必须进行市场调研,下到工厂与企业看看哪些专业急需,哪些专业走热,哪些专业相对要求不大,相应做出教学调整,并尽可能地在每一年针对毕业形式做出实训实习调整,以降低学生就业压力。在做市场调研时还要有一定的前瞻性,能够预测到未来几年内社会的需求,而不能盲目的追热,能够准确的抓住社会的发展趋势,把握住社会脉搏,做出正确的判断,进而为中职学校的教学改革提供第一手资料。
2 要适应社会需求掌握各种现代化加工技能
当前乃至今后,社会需求是要求全面发展的新型技能人才,而不是单一型人才。单一型人才在飞速发展的今天势必会受到排挤。因此,在这方面要做好准备、做好调整,这就要求中职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仅仅只掌握一种技能,而要求掌握多种加工技能。要让中职学生在掌握车、铣技能后再进行数控车、加工中心或数控铣的技能训练,让他们所掌握技能能够正常的衔接下来。相反,简单的培养数控操作技能而不进行传统机床的实习,会造成对基本加工工艺和基本加工方法的不清楚,进而不能最大发挥出数控机床的优势。
掌握现代加工技能不仅仅是要求学生掌握了数控车床和加工中心就可以了,还需要尽可能的培养学生特种加工方面的训练,如电火花、线切割等加工方法的培训,其掌握起来相对其它机床容易,而且社会需求也有一定比例,尤其是在模具制造加工中应用极其广泛。在社会现代化发展的今天,模具产业已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所以将来在此方面将有一个很大的空间有待填补。
3 要抓好办学特色
质量是办学之本,没有良好的教学质量就谈不上能培养出一流合格的技能人才。这就要求中职学校在教学环节中一定要抓好质量关。毕业生具备了良好的综合素质,使聘请单位满意,深受各企、事业单位的欢迎。这样就会在社会中形成正面影响,以此扩大了社会的知名度。
在抓质量时,首先定位要准,在抓质量的时候不能一头热,下的力度要大,相应的硬件软件措施都得满足才行,缺一不可。只有好的硬件(教学设施、环境、条件),没有好的软件(教学方法、教师水平)就会造成资源浪费,而只有好的软件没有硬件则只会纸上谈兵,同样是虚幻的东西不可取。这就要求两方面都要抓,并尽量做好两方面的互补。
硬件方面,要求中职学校尽可能创造教学条件,满足教师的教学条件,购进先进、符合现代技术要求的教学工具、设备,并努力的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给教师一个良好的教学土壤。
软件方面,要求教师更多的掌握现代加工方面的知识,懂得更多的现代加工发展的趋势,给学生更多更广的视角。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和辛苦,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同时也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励他们勤学苦练、大胆实践、勇于创造。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想象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在教与学中注重发挥互动,让学生忘记学习的枯燥感。
4 要加强团队协助精神
团队协助可以成倍的提高加工效率,这就要求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团队协助精神,增加他们的沟通能力。中职学校的学生基本是90后的一代,都是非常自我的一代。而在现代的企业中员工之间的沟通要求也越来越多。这就要求在这些方面给学生锻炼的机会,在有机会的情况下让学生参观大中型企业加工车间,并组织他们参加集体活动,加深他们对团队协助的认识,让他们充分体会到其中的乐趣,逐渐形成他们的团队协助精神。
5 要注重基本手工操作技能
传统手工技能操作绝对不能完全放弃,因为再复杂的设备都得通过人的手工调试才能运转起来。这就要求中职学校的学生有一双灵巧的双手,而且手工操作可以锻炼学生的手脑协调能力。目前,发达国家都没有放弃纯手工操作,就是证明在现阶段要完成纯自动化还是有一定困难的。而且在一些机加工行以中要想让机器完全取代手工操作是不可能的,如精密装配和精密研磨加工中还无法被取代,在机床调试与调整上也离不开手工操作,所以说在手工操作方面我们还不能完全放弃。
6 结论
通过实训教学的深化改革,使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更加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进而满足社会人才发展需要,极大地促进中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葛道凯.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中小学职称改革范文4
关键词 计算机课程;中职学校;教学形式;实践操作
中图分类号 TP3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3-0332-01
提高计算机课程教学效果,重点在于教学对象的分析以及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但由于受学生层次不同等诸多原因影响,往往学生在课堂上虽然学会了,但到实践操作时又不会操作,学习效率低,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1 改进教学形式
通过对教学对象的了解,并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可以在教学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1 教学对象的分析
在临夏州农业学校中职生和大专生中都开设计算机课程,因学生的能力层次不同,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也应有所不同。为了照顾到不同水平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中职学生在计算机水平方面差异大,基础好的学生对一些常用的软件已经有了一定的使用能力,而基础差的学生,甚至还没接触过计算机。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等方面的差异,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
1.2 教学方式的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通过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和方法,既调动了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了其学习激情和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能把抽象而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到生动有趣的实践过程中,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使学生在实践中锻炼了动手能力。
1.3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中职学生的知识水平,安排一些比较适合自学的内容供其自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自学时应指导学生循序渐进,由简单内容逐渐向复杂内容过渡,培养其自信心,使学生能够在自学过程中体验到自学的快乐,让其慢慢养成自学的习惯。当其逐渐适应自学并喜欢自学后,就会在自学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开始独立思考,会查阅网络或是相关资料,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解到该问题时,学生就会更加仔细地听,并向教师提出自己的疑惑,及时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提高了教学效果。
1.4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4.1 本末倒置法。本末倒置法就是先让学生知道结果,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然后再通过教学来指导学生自己去探索,使其自己找到制作的方法,增强其自信心,满足其成功欲。例如在“Word的图文混排”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行做好几幅作品,当学生看到教师制作好的作品,就会思考教师是通过什么样的制作方法来达到那样漂亮的效果,然后再由教师讲解正确的制作方法,并让学生自己操作,既让其动脑思考,又让其记忆深刻[1]。
1.4.2 鼓励学生多接触课外知识。组织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假期可以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如去一些计算机公司、软件公司等,在实践的过程中了解更多的关于计算机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丰富自己,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使其更喜欢钻研专业知识。
2 加强实践操作
2.1 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法是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式。其方法是:在实训课时给学生布置一项或几项任务,学生在强烈的求知欲的驱动下进行自主探索学习,在完成即定任务的同时又产生新的任务。这种方法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相对独立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通过竞赛提升技能
定期举行计算机操作技能竞赛,内容包括打字、编辑排版、表格数据处理、图表制作、幻灯片制作等,通过竞赛促进学生更扎实地掌握操作技能,并积极应用到相关的任务中,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2]。
2.3 开展实用的课外兴趣活动
为了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若干个兴趣小组。每个小组以学生自学为主并配备专门的辅导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参加1门较为实用的计算机课外兴趣小组进行培训[3-4]。如:汉字录入培训、常用工具软件使用、网页制作、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2.4 根据学生的特点及课程的特点,进行分组辅导
在辅导过程中根据所上课程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组。分组的依据是在教学过程中观察所得:有的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遇到问题,更愿意与同学讨论和询问,而不去问教师。根据这一点,上机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决定自己的座位,选择自己的前后同学。在完成任务时,鼓励学生向教师提问,并让完成任务好的学生去帮助操作能力差的学生。在帮助完成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转换角色,让能力好的同学充当教师的角色,学习差的同学扮演学生的角色,这样既锻炼了学生,又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实践的效率,教师也可以抽出更多的时间对操作能力差的学生进行重点辅导[5]。
2.5 利用“电子教室”软件辅助指导
“电子教室”软件是在计算机网络室中安装使用的一种专门用于教学的工具软件,特别适用于计算机教学。如:黑马、极域、红蜘蛛等。它以窗口方式广播时,学生可以跟随教师的操作进行练习,达到“边看边练”的效果。教师也可通过教师机监视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时遥控纠正并加以辅导,达到“即学即会”的目的。
计算机作为现代高科技的产物,其理论知识和专业性强。授课教师首先应该转变观念,不断充实自己,更新自己的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并结合计算机课程更新、更快、实践性强的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灵活的教学方法,选择合理的辅助教学软件,把理论和实践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便达到中职教育的目的[6]。
3 参考文献
[1] 申翠岗.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J].广西教育,2011(15):100-101.
[2] 杨建忠.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兴趣的几点认识[J].湖南农机:学术版,2012(5):182-183.
[3] 张炜.对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探索[J].华章,2012(12):201.
[4] 陈桂珍.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福建电脑,2009(3):189-190.
中小学职称改革范文5
学校课堂教育改革给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目标及要求,而现行的体育教学则很少考虑学生的年龄性别特点,体育课练习密度普遍偏低,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身心素质,也很难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体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人依据自己多年体育教学实践体会,就中学体育教学的目标和方法提出了以下观点。
一、体育教学的目标
学校体育主要由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组成。体育教学的任务与目标是进行健身知识技能的传授以及运动教学,课外活动目标是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同时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活跃学生生活、提高体育知识的认知深度及协调人际关系。所以学校体育的目标宏观来讲应是促进学生体格体能的完善和发展,培养体育的情趣、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社会情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对每一个学生而言,要通过体育锻炼达到以下四个目标:1、身体的发展。有很好的适应能力,包括适应不同环境不同气候不同岗位的身体和心理能力,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和康复能力,对疲劳的抵抗力;2、获得良好的运动技能,提高工作劳动的效率,进而提高生活质量;3、掌握科学的健身养生知识,提高智力素质;4、培养正确的社会情感,形成民主、公平、竞争的意识,能不断自我发现、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概括地说就是:全面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掌握体育卫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形成良好个性。
二、现行教学方法的单调
教师上课“放羊式”,因为目标太高无法实现,教师心中茫然学生亦然,场地器材条件差,加之天气等原因,体育课一盘散沙。过去考什么练什么,对于教材规定的十二项必修教材则抛在一边,吏无选修课与素质练习课,仅仅是为应付教学竞赛和教学检查才上几次考试项目之外的内容,学生学得少、练得也不多,起不到什么作用。因此体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三、游戏法教学是比较适合的方法
游戏是一种遵循很简单的规则让人有很大自由活动余地的运动,可以随意支配动作的难易与数量,比如双人摇绳跳,只不允许踩死跳绳,而进出的方向、跳动的次数均不加限制;“网鱼”游戏规定在一定范围内运动,而跑直线还是折线、曲线,是急停急起还是跑跳结合均不加限制,只要跑动者不被围捕者逮住即可。游戏法特点之一是参加者全体在运动,这保证了练习的密度与强度;二是动作难度自己控制。比如“贴膏药”,速度快的与追捕者离得远可以多绕几个圈,速度慢可就近处置;三是在练习中学习,不会作游戏的人,只要参加了一次练习,也就会作这个游戏了,学习效率比单纯的组织学生学要高很多。其基本过程是“练习一学习一练习”,实用性大,练习次数多,而不是学示范动作那样“学习一练习”;四是不同气候不同场地条件下均可作游戏,受外界的限制较小;五是游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可以活跃气氛,提高练习效果;六是可简化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兴趣。比如篮球投篮练习,将篮球框降低到易于学生投进去的高度,学生即易于投中,又可练习扣篮,既是游戏,又是教学内容,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体育教学中使用游戏法,可以激起学生运动热情;但当学生很活泼时上体育课,又必须集中其注意力并稍抑制其激情,这时可用集中注意力游戏;素质练习很枯燥乏味,可用游戏法进行调节,如追逐跑练奔跑能力、听信号追逐跑练反应速度与动作速度,队列中的反口令练习能够锻炼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反应能力能否敏捷。结束部分用音乐伴奏做放松操来放松肢体。
班级体育活动中亦可引入体育游戏,比如跳绳、拔河、小群体的竞赛等均可协调学生关系,增强凝聚力。
中小学职称改革范文6
关键词:会计专业;课程改革
随着我国经济的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中职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会计政策法规改革力度加大,中职生源的变化,现行的中职会计课程设置暴露出不足之处,已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岗位要求。做为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学校课程改革更是迫在眉睫。下面结合我校学生会计专业学习情况和就业情况,浅析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课程改革。
一、会计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及弊端
1、现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职业教育应以职业技能、岗位需求为本位,专业课程设置应与企业需求接轨,课程内容的选择及编排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及就业的实际需要,在理论知识够用、实用的前提下,我们应该“教学生有用的,教学生能学的,教学生想学的”作为教学的工作方针,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然而,课程设置呆板欠灵活、脱离实际,一些不该学习不该设置而设置了的课程挤掉了最该学习课程时间。在目前我校会计专业设置的课程中,《审计》、《统计》、《财务管理》这三门课程是学生不能学、学不了、学了没用的。《审计》通俗的说就是查账,一般是诸如注册会计师类高端人才运用的,而我们的学生可能连基本记账流程还没弄透彻,这无异与让正蹒跚学步的幼儿练习百米赛跑般不宜。《统计》生涩难学且与会计业务毫无瓜蔼,一个丝毫不懂《统计》的人,半点也不会防碍他成为会计精英。《财务管理》学习内容难度高,学的是对企业各种形式资金运筹管理,如筹资,投资,运营,分配等。一般为会计高端工作岗位如财务经理、财务总监类运用,可以预料学生以后在此类领域工作可能性极小。所以,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促进会计人员的发展,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2、对学生稳定率的影响
乍看之下,会计专业课程设计的不足与学生稳定率牛马不相及,但实则联系密切。“稳定率”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能否让学生感到“学有所成”、“能学到东西”,进而提高学校在学生心中美誉度、提高社会对学校评价,这是能否把学生留在学校关健,与“稳定率”息息相关。目前我们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及其他情况恰恰与此背道而驰,对“稳定率”有不小负面影响。如:学生在校坚持把书念完了,工作也如愿的找到了,但突然却发现自已根本不会做。这样的结果,对于那些生长在农村,信从老师鼓动、笃信“技能改变命运”而坚持读完三年中专、试图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 命运的学生的打击、失望可想而知。而经学生、家长口口传播后,对我校的社会认知、社会评价所造成怎样负面影响可想而知。
3、对学生就业的影响
十几年前的中专,那是精英学生才能读的。时至今日,初中毕业的均可读中专,初中未毕业的也可读,只要愿意,大字不识几个的也可读。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入学门槛的降低,是教育公平、社会进步的体现。但如果课程设置不合理,不该学的学,该学的不学,因循守旧、拘泥于不合时宜的框框,就会导致应该好好学、认真学、安排多点时间学的很有用的基础性东西被挤用了时间,而不必要学的却占耗了本不充足的学习时间。这样,中职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后,很多都只能作为普通劳动者工作在流水线上,会计专业对口就业不容乐观。
二、会计专业对口课程改革的方向
1、以适合、够用、实用为原则,适当调整课程。
以“适合、够用、实用”作为教学工作中的主导思想、方向路标,建议取消《审计》、《统计》、《财务管理》三门课程,适当增设《商品流通企业会计》、《会计岗位实训》,《税务会计》等课程。另外,,增加计算机课程,重点学习WORK、EXCEL,作为会计人员,不会这两个办公软件是难以想像的。通过这些课程的调整,就可以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专业教学的效益性和经济性,体现培养人才的实用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就业的筹码,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求。
2、添置必要的教学辅助设备。
会计教学工作需应用到大量表格,特别是《基础会计》、《成本会计》、《会计模拟实训》与《会计岗位实训》。这些表格较为繁琐,绘在黑板上几无可能,因为规范绘完每个表格需十几二十几分钟。而一个教学课时少的可能要应用到五、六张,多的甚至为几十张。如拿在老师手里向学生展示,巴掌大的图表需学生拥有金星火眼才能看清。这点在《基础会计》给学生展示一套完整套账时特别困难,涉及多达百张凭证、账簿。台上老师“指点江山”,下面学生雾里看花。下课后一切如旧,如同没上。教学质量受到影响可想而知。如有实物投影仪辅助这些问题将得到最大程度解决。所以,在教学上应该多运用多媒体,实物投影仪等教学设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以便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
三、改善实训条件,提高实训教学效果
学生刚毕业不经实习马上胜任工作,无论是中专还是大学,也无论哪一专业(有人指导的例外),这是不可能的。从我校会计专业学生就业情况看,过程是可以找到工作,但没能力保住,最终的结果是找不到工作,对口就业率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校未能为学生安排实习。没经实习,直接进入会计岗位会让人手足无措,但是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特殊性又决定了会计专业的学生不可能大批量地、随时地到企业实习实训,所以,学校必须重视会计专业实训室的建设,改善会计专业实训条件,满足实训教学的需要,通过提高实训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会计专业课程必须与时俱进,适应新时期、新形势的要求,必须以“就业”为导向,紧贴实际工作,提高学生理论知识,增强动手操作能力,提高综合处理能力。通过教学促进会计专业学生的知识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会计后备力量。(作者单位:广西灵山县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戴波《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研究》.商场现代化,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