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向的名言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志向的名言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志向的名言

志向的名言范文1

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门入室的旅程。

生活不能没有理想。应当有健康的理想,发自内心的理想,来自本国人民的理想。

顶天立地奇男子,要把乾坤扭转来。

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壮志与热情是伟业的辅翼。

沧海可填山可移,男儿志气当如斯。

工作随着志向走,成功随着工作来。

鸟贵有翼,人贵有志

人无志向,和迷途的盲人一样

鸭仔无娘也长大,几多白手也成家。

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丈。

不怕路远,就怕志短。

人生的价值不能与商品的价值混为一谈。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志不立,如无舵这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志向的名言范文2

有时候,我们明明原谅了那个人,却无法真正快乐起来。那是因为,你忘了原谅自己。

有一天你会明白,善良比聪明更难。聪明是一种天赋,而善良是一种选择。

所有的问题,都是自己的问题。

志向的名言范文3

关键词:脂;逐步回归法;储存寿命

中图分类号:TE624.4 文献标识码:A

0 前言

由于战备需要,军队通常要储备一定数量的脂,在储存中脂的质量变化变得尤为重要,但是脂在储存期间的质量变化规律、储存寿命监控方法手段、表征与预测等尚属空白,因此它的研究与制定,将指导部队正确合理地储存及使用脂,同时也避免了储存期间库存量大而积压超期所带来的浪费。以往人们通过测定酸值来预测脂的储存期限,但酸值是一个单一理化指标,不能完全反映出脂的实际使用性能;傅立叶红外光谱法虽能预测脂的储存和使用寿命,但需要专门的分析仪器和专业的分析人员,且分析费用昂贵,分析时间长,对操作者要求高,不能普遍采用[1]。

脂在储存过程中,抗氧剂会发生消耗,以消除脂中产生的自由基,延缓脂的氧化速度。因此,含有抗氧剂的脂根据抗氧剂含量来研究其在储存过程中的质量衰变规律是可行的[2]。本文即以测得的抗氧剂含量为因变量,以各理化指标为自变量,通过多元逐步回归的方法找到各理化指标与抗氧剂含量间的联系,得到对储存寿命影响显著的理化指标,通过对储存后理化指标的变化预测脂的储存寿命,以达到简化监测方法的目的。逐步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是对每一个自变量进行检验,将不显著的自变量剔除,保证最后所得自变量子集中所有自变量都是显著的,这样便得到“最优”自变量子集。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样品

本文依据《地面油料品种简化方案》,选定2号汽车通用锂基脂作为储存试验研究的样品,对其进行实际检测,其理化指标均符合GJB/T 5671-1995 汽车通用锂基脂规范要求。

1.2 实验方法

(1)脂锥入度:按GB/T 269-91 脂和石油脂锥入度测定法进行。

(2)脂分油:按SH/T 0324-92脂钢网分油测定法(静态法)进行。

(3)脂游离酸碱:采用SH/T 0329-92脂游离碱和游离有机酸测定法。

(4)腐蚀:按GB/T 7326-87脂铜片腐蚀试验方法进行。

(5)滴点:按GB/T 4929-85脂滴点测定法。

(6)伏安法测定脂抗氧剂含量。

在容量瓶中称200~300 mg的脂样,分别加入浓度为0.1 mol/L的盐酸和电解液5 mL,再加入少许石英砂,盖上塞子,振荡,静置片刻,使抗氧剂被充分萃取到电解液中,滤掉残渣。待混合体系上部形成清澈的分析液后,将三电极系统插入,让辅助电极以0.1 V/s的速率从0 V扫描至1.6 V。测量伏安峰的高度,即可获得抗氧剂的含量。

1.3 实验结果

对2号汽车通用锂基脂的主要理化指标及抗氧剂含量进行测定,其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

(1)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2号汽车通用锂基脂的滴点降低、锥入度减小、分油增大、游离碱减少、腐蚀呈增大趋势。

(2)储存时间在3年以内时,抗氧剂含量的变化较为平缓,超过3年后,2号汽车通用锂基脂的抗氧剂含量开始下降。但到第4年时,抗氧剂的含量只有新脂的16%,此时2号汽车通用锂基脂不适合继续储存,应提前发出使用。

表1 2001~2005年2号汽车通用锂基脂理化指标

时间滴点/℃锥入度/mm腐蚀游离酸碱NaOH,%钢网分油,%抗氧剂含量,%

2 逐步回归法

逐步回归是从与y有关的变量中选取对y有显著影响的变量来建立回归方程的一种方法。由于电子计算机的普遍使用,这种方法得到了广泛地应用。

2.1 逐步回归分析方法[3]

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可以分为三大类,即前进法、后退法和最优子集法。从理论上讲,最优子集法求的解应该是全局最优的,但它的计算量是随着自变量数目而成指数级增长的。本文自变量个数不多,计算量不大,因此选用最优子集法评价各自变量的优劣。最优子集法即设有m个变量,产生一切自变量排列组合的回归,共2m-1个回归方程。在所有这些回归中找出一个最好的,它所包含的自变量即为所求。

2.2 最优子集评定方法

相关系数法是通常用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特别是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评价所得到的线性回归方程的好坏的一种方法。但是,相关系数随自变量的个数增加而增大,因此当在回归方程中引入一些无用的自变量时,相关系数也会增大,所以不足以判定最优变量子集。为此可采用全修正相关系数或平均残差平方和进行评价。

(1)全修正相关系数:

R2=1-(1-R2)nn-s

式中:s――引入回归方程中的自变量个数加1;

n――训练回归方程的样本个数;

R2――是相关系数的平方。

在各个自变量子集中选取R2达到极大的作为最优变量子集。

(2)平均残差平方和:

Q=1n-s×Q

式中:Q――残差平方和。

自变量子集的平均残差平方和越小越好。

3 逐步回归分析[4]

以抗氧剂含量为因变量Y,以滴点(X1)、锥入度(X2)、铜片腐蚀(X3)、游离碱(X4)、钢网分油(X5)为自变量,依照显著性检验水准0.05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筛选有显著意义的影响因素。

由于腐蚀级别是非量化指标,但它又是一个衡量脂储存性能的重要指标,因此需要将它量化,以引入数学模型中。

表2 铜片腐蚀量化指标

级别新脂1a1b2a2b2c2d2e3a3b4a4b4c

量化值000.51.01.21.41.61.82.02.53.03.54.0

注:可将量化值的单位看作是 “1”。

表3 最优变量子集回归结果

相关系数RR2F残差平方和F0.95(3,12)R0.95(14)

0.95660.915143.10280.24163.490.4973

回归方程为:y=12.63788+0.4224x3+16.5424x4-4.73414x5。

相关系数R接近1,R0.95(14)=0.4973, R=0.956598>R0.95(14),说明观测值与回归方程拟合很好,整个回归结果非常显著。

方差分析表明,F0.95(3,12)=3.49, F=43.10284>F0.95(3,12),说明回归效果显著。

全修正相关系数R23=0.8868达到各个自变量子集中的极大值;Qs=0.0201达到各个自变量子集中的极小值。则由回归方程可知对因变量y有显著影响作用的是x3,x4,x5 ,根据回归方程的回归系数可以看出x4对其影响最大,x5次之,x3对其影响较小, x3、x4对y的影响皆为正向,x5对y的影响为负向。

4 结论

运用数学方法和专业知识得出结果基本一致,即脂理化指标与储存寿命具有相关性,游离碱含量、钢网分油和铜片腐蚀对储存寿命有显著影响,其中游离碱对其影响最大,钢网分油对其影响次之,腐蚀对其影响最小。对脂储存寿命的监测可以简化为重点对这三个指标的测定,提高了监测效率和准确性。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参考文献:

[1] 朱永利,郭小川,张洁.脂氧化安定性的伏安法测定[J].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06,22(3):36-39.

[2] 朱永利.地面装备脂储存安定性和储存期限预测研究[D].重庆:后勤工程学院,2006.

[3] 冯新泸,史永刚.近红外光谱及其在石油产品分析中的应用[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2.

[4] 朱永华.应用数理统计[M].武汉: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出版社,1999.

STUDY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PHYSICOCHEMICAL INDEXES AND STORAGE LIFE OF LUBRICATING GREASE

LI Jing1,2, GUO Xiao-chuan1,2, LI Zheng-jia3, GAO Ming1

(1.Logistical Engineer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16, China; 2.Chongqing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of Oil Application, Chongqing 400016, China; 3.Unit 91280, Zhanjiang 524031,China)

Abstract:The change rule of the lubricating grease's physicochemical indexes after storing is discussed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antioxidant content and physicochemical indexes is found out through the method of stepwise regression. And the antioxidant content is consonant with the storage life of lubricating grease. Consequently, the method for monitoring the storage stability is simplified and the scientific and credible data for forecasting the storage life of lubricating grease are provided also.

志向的名言范文4

煲“心灵鸡汤”,

为执行任务的战友减压

记者(以下简称记):你被媒体誉为“谈判专家”,在公安局具体从事哪方面工作?

郑向阳(以下简称郑):我这个“谈判专家”是老百姓“推举”的。除了在突发事件中扮演“谈判专家”的角色,我在局里做的更多的是为同事提供心理咨询。警察这一特殊职业遇到的心理问题来自于“四高”:即高风险、高负荷、高强度、高投诉。警察最容易受损的几种权利是:生命权、人格权、名誉权、休息权、报酬权,其中以休息权被侵害最为普遍。一个生活在“五权”受损、随时可能发生各种突发事件下的警察,很难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解决好他们的心理问题,也是提升战斗力的一种措施。我的任务就是及时为同事消除心理障碍,为他们送去“心灵鸡汤”。

记:这项工作需要丰富的心理学知识,你是科班出身还是“半路出家”?

郑:我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系。写毕业论文时,我曾到几家少年管教所深入调研,晚上就住在女生宿舍,深入了解她们犯罪的心理,以及诱使她们犯罪的主客观原因。大学毕业后,我到大连市人民警察学校当了10年教师,然后被调到市中山分局当了一名预审员,一干就是10年。现在社会形势复杂,犯罪活动猖獗,一线民警经常超负荷工作,很多民警身心处于亚健康状态。2004年,分局成立心理咨询中心,把我抽调过来,专门从事心理健康方面的咨询工作。

记:警察最容易出现哪些心理问题?

郑:民警因为处在维护治安的最前线,遇到突发事件或面临的危险较多,精神方面容易出现焦虑、强迫症等心理问题。我到心理咨询室不久,就有一位分管治安的同事咨询这样一个问题。在前不久的一次出警中,这位同事遇到了一个要跳楼自杀的人。这位同事在楼顶近距离和那个人谈了近一个小时。当他觉得那个自杀者要回心转意的时候,突然见那个人朝他双手抱拳道了谢,又向离他稍远的亲人挥了挥手,然后飞身一跃,从十多层的高楼跳了下去,一个鲜活的生命转眼间魂归天国。目睹眼前发生的一幕,那位同事心里充满了自责和内疚。那段时间,他工作时心神不宁,眼前老是浮现出自杀者飞身跳楼的情景。时间一长,他变得郁郁寡欢。我很清楚,如果不对他的心理进行干预,帮他进行有效的心理调节,这位同事很可能陷入抑郁之中。随后,我对他进行定期心理疏导,并使用音乐疗法、心理暗示等手段,逐步使他摆脱了抑郁状态。

记:能否讲一个你遇到的最具挑战性的个案?

郑:2008年6月,我接到一个为战友进行心理干预的任务。战友大李在处置一起劫持事件时,为了保护受害人的生命安全,果断开枪击毙了歹徒。这是大李平生第一次在执行任务时开枪。我国对警用枪支的使用管理非常严格,有的民警可能一辈子都没有在执行任务中开过枪,一旦开了枪,就会给他的心理造成极大压力。开枪事件发生后,大李出现了情绪低落、坐立不安、胸闷、手心出汗、失眠、食欲不振等症状,不能控制地想发脾气,每次睡前或突然惊醒后均会出现心悸现象。同时,他也承受着自己及家人会遭受报复的强大心理压力。接受任务后,我先和大李进行了沟通,肯定了他开枪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不受侵害的正确举动,以消除他内心的紧张及惊惧感。然后,我从外显症状入手,通过心理状况评估,采取认知疗法、系统脱敏疗法等措施,对大李进行心理干预和放松训练。经过近两个月的疏导、干预,大李释放了其不良情绪和压力,缓解了焦虑,心情舒畅了,变得刚强自信起来。

记:你如何看待警方谈判专家在处理暴力、劫持事件中的作用?

郑:我平时爱看报纸,而且也有一个习惯,只要看到有关警察反劫持一类的报道,就会剪下来收藏。我最受不了的是看到同行、战友流血牺牲。两年前,我看到东北某地发生劫持人质案,当地公安接警后在处置过程中,一位民警与手持匕首的歹徒搏斗壮烈牺牲,另有两人被刺伤。我当时就觉得在劫持人质案件处置中,民警不能单靠勇敢和体能硬拼,而应当运用谈判技术解救人质,既可以安全解救出人质,又可以减少或避免流血牺牲。这种情况下,心理谈判专家往往会起到重要作用。后来,我把这个想法写成论文,很快在公安部的内参上发表了。

悬崖边、楼顶上,

女谈判专家成了“心战奇兵”

记:作为警方的心理谈判专家,第一次出警是什么样的情形?

郑:那是2007年2月15日下午3点左右,我接到通知,说是在大连市老虎滩鸟语林蹦极塔处有个大学生欲跳崖自杀,让我过去和轻生者谈判。我赶到后,逐步向那个欲轻生的小伙子靠近,而他冲着我歇斯底里地大喊:“你别过来,再前进一步我就跳下去!”我清楚,这种精神已到崩溃边缘的人千万不能刺激。我马上冲他喊:“你放心,我不会向前走的,我就站在这里和你聊聊。可是风太大,我又怕你听不见。”他仍激动地喊叫着:“我不需要和任何人聊,不需要你来劝我,你走吧!”我假装顺从地说:“我不会对你说教,也不会劝你,你一定想知道我要对你说的是什么。现在风很大,说话不方便,咱俩电话里聊好吗?”经过我的委婉劝说,对方接受了我手机里聊聊的建议。我俩聊了一会儿,他提了一个要求,让其他警察撤离现场,让我一个人过去和他好好谈谈。

记:他情绪激动,你走过去和他在悬崖边谈话很危险啊。

郑:当时,我把那个小伙子的要求和局长说了,局长也担心他一激动抱着我跳下悬崖。我笑着对局长说:“你放心,通过交流,对方的极端情绪已经缓解,他只是情感上需要宣泄,应该不会做出过激的举动。”局长再三叮嘱我注意安全,然后带人下山了。就这样,我和那个小伙子坐在悬崖边谈了近两个小时。原来,这个读大二的小伙子和同学、舍友人际关系紧张,被孤立了。而他的女友一开始对他不错,后来觉得他人比较闷,和他在一起不快乐,就提出了分手。他受了打击之后,对人生感到绝望,就跑到这里寻短见。小伙子倾诉的时候,我一直认真地听着,顺着他的话题,我也讲了自己刚进大学时,由于相互不了解、生活习惯不一样,和同学关系紧张的情况。然后,我把和别人沟通的技巧和经验都说给他听……两个小时后,我和他牵手一同走下了山崖。几天后,那个小伙子给我发来了短信:“郑警官,我很感激你,是你用真情挽救了我的生命,让我重新回到了人间,我一定要好好生活。”

记:你曾在楼顶挽救过一个轻生的外地男孩,他对你的三次评价挺有意思的,能讲讲吗?

郑:2008年7月22日下午1点10分左右,110指挥中心接到报警,说一名少年爬上一幢16层高楼,试图跳楼自杀。局长通知我赶往现场,实施危机心理干预。我和现场民警简单沟通后,得知少年因与女网友发生感情问题想不开要轻生。随后,我在两个男同事的陪同下,乘电梯登上了16层外阳台的西门。哪知我刚亮明身份,那个少年马上警觉起来,嘴里冒出一串粗话:“看你一点也不专业,劝不了我,我今天死定了!你叫她马上来见我!马上!”通过这几句话,我看出这是一个任性、冲动、固执、自以为是的孩子,又有着同龄人少有的狂妄、狡黠和蛮横。我知道对这种过早辍学的孩子不能简单说教,得采取“领悟法”。从谈话中,我得知这个男孩是从湖北来到大连,约会两个月内在网上建立恋爱关系的女网友。哪知见面后女网友对他很失望,便躲着不见他,他就想跳楼死给她看,想让她感到内疚。为了让这个少年明白为感情轻生的行为是荒谬、愚蠢的,我问他:“你跳楼的目的就是给她看、让她内疚,可是你能确定对方像你一样想吗?”这句话击中了少年的要害,他低头沉思起来。稍顷,他说出的一句话让我乐了:“其实你挺专业的。”

记:从不专业到挺专业,你的攻心战逐步奏效了。

郑:至少他的态度松动了许多。其实每一个自杀的人在决定了结生命之前,都会拼命地寻找继续活下来的理由,这时谈判专家就是要给他们心理暗示,帮助他们找出活下来的理由。最终能否成功,要看轻生者当时的眼神。如果他们的目光能从大海、从楼外收回,就有希望。我观察到这个少年伸向楼外的一条腿不自觉地缩了回来,就借机说:“天这么热,我俩又说了这么长时间,你一定口渴了。”然后,我将一瓶矿泉水扔到他的脚下。少年确实渴了,便身体下倾用一条腿去够那瓶水。等他弯腰取水的时候,站在我身后的两个民警马上扑过去,紧紧抱住了他,将他解救下来。当晚,我继续为少年做心理疏导,让他意识到两个月的网恋抵不过无情的现实。随后,那个少年和母亲通了长途电话。他在电话里哭着对母亲说:“妈,我想您,晚上我就回家。”临上火车前,那个少年说了一句话:“阿姨,您太专业了,简直就是香港电视剧《谈判专家》中的那个女主角,谢谢您!”听了这话,我无比欣慰。

记:谈判专家称得上是“心战奇兵”,你眼中的谈判专家怎样才算合格?

郑:一个合格的心理谈判专家应该是眼中只有生命,心中没有否定,表情永远没有冷漠,肢体永远没有威胁。谈判是一门综合艺术,理想的谈判专家应具有特殊的素质品格。比如,有心理学背景、丰富的生活阅历和足够的知识,思想的平静表露,在压力下的合理变通性和讨价还价的技巧,言语技能及成熟的外表等,这都是成功谈判的关键。

心病还须用“心”医,

老爸也是她的心理救助对象

记:几年前,北京一位权威专家曾下过“英俊漂亮的警察不适合从事心理谈判”的结论,你认同这种说法吗?

郑:我认识这位老前辈,他姓高,是北京民警学院的教授,被媒体誉为国内第一谈判专家。他认为谈判专家长得英俊漂亮,会让谈判对象自惭形秽,有自卑感。我认为英俊漂亮不应该是沟通的障碍。异性相吸,每一个人都有追求美的愿望。我每次面对一些男性自杀者,都能看到对方眼神中有一种光芒,这表明对方在心理上会更快、更容易接受我。所以一番谈话,对方都会被我说服,放弃轻生的念头。相貌一般的谈判专家,会让对方耗上很长时间去接纳,这就是所谓的日久生情。但在那种危急时刻,时间耽误不起。我也救过一些女性自杀者,看不出她们会妒忌我的容貌。有意思的是,我后来还见到了姓高的那位前辈,他听了我的观点后,坦言自己的观点过时了,还要与我合作呢!

记:做了这么多年的心理咨询工作,你在家肯定是位出色的“政委”吧?

郑:做这项工作在外面说了很多,在家里反倒不愿说了。在家做“政委”可是讨人嫌的角色。我爱人是做学问的,性情温和,我俩感情很好,平时所有的矛盾都集中在对女儿的教育方面。女儿阳阳现在在新加坡读书。为了她的成长,我和爱人费了很多心血。现在的孩子接触外界信息太多,比较早熟,尤其是青春期阶段,如果家长不能正确引导,就会出现成长危机。

记:这正好可以发挥你的特长了。

郑:女儿放假从新加坡回来,在家里没待上半天就坐不住了,非要到原来的学校去看看,说是想过去听听课。我想,女儿有这种主动学习的精神,值得表扬。但看到女儿脸上闪过一抹红云,我突然想起来,女儿去新加坡读书前,曾透露过她班里有位姓王的男孩学习很好,篮球也打得很棒,个子高,长得阳光帅气。是不是女儿还牵挂着人家呀?于是,我开玩笑说:“你是不是想过去看看XXX啊?”哪知女儿坦然地说:“是的,我想看看他现在怎么样。”当时我心里也很紧张,但经过仔细分析,我认为女儿正值青春期,认识水平、思维方式都处在半成熟状态,对情感方面的问题宜疏不宜堵。随后,我骑车把女儿送到学校门口,就直接上班了。女儿去了几次学校后,同那个男孩自然地聊天、谈心,相处得非常好。现在,他们也只是保持着纯洁的同学情谊。

记:生活中,亲朋好友有了心理障碍,也会向你求助吧?

郑:连我的老爸老妈也是我的心理救助对象呢!有段时间,妈妈向我诉苦,说我爸脾气很大,动不动就和她吵架,还经常叹气发呆,情绪非常低落。听了这些,我自责看爸妈的次数太少了,对老人缺少关心。经过观察,我意识到父亲退休后生活圈子骤然缩小,昔日的朋友也很难见到,生活一下子变得空虚寂寞起来,因而会莫名地烦躁,这是典型的离退休综合征。找到父亲暴躁易怒的原因后,我采取了三项措施:家庭治疗,扩大人际交往圈,增加业余活动,还给父亲报了老年大学,让他学习书画、练太极拳等。很快,父亲就像变了个人似的。

志向的名言范文5

关键词:提速货车 交叉支撑装置 寿命 研究

中图分类号:U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3(a)-0107-02

从国外铁路货车运行的经验来看,交叉支撑装置能够显著提高货车的抗菱刚度,进而改善车辆的动力学性能,提高车辆运行对策安全性和临界速度,能够满足我国铁路货车的提速要求。

为了保证交叉支撑装置的性能安全,需要对交叉支撑装置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评估装置的疲劳情况,确定装置的损伤情况和疲劳寿命。目前,对交叉支撑装置寿命评估一般是采用室内评估试验方式,通过一定的加载循环次数进行评估。但是该种评估结果不能明确得出装置的运用里程。因此,为了解决该项技术难题,可以采用动应力测试的方法,对装置的损伤情况进行分析,进而确定装置的运用里程和疲劳试验的加载次数之间的关系。

本文以某线路上的交叉支撑装置作为测试对象,进行动应力测试,以加载识别的方法进行评估,对交叉支撑装置的运用里程和疲劳试验的加载次数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1 动应力测试和交叉支撑装置载荷分析

1.1 动应力测试

动应力测试目标在于为室内疲劳试验创造一种与实际运行工况相近的载荷谱,确定该交叉支撑装置的使用寿命。为了能够给室内疲劳试验创造一种与实际运行工况相近的载荷谱,应对该交叉支撑装置进行载荷识别。对需要进行的载荷识别进行分析,区分载荷的不同性质,在离端头约670 mm的断面上设置测点,因为该处的应力梯度较小且应力信号较大,沿着该交叉支撑装置布置测点。同时,为了估算出该交叉支撑装置的杆身疲劳寿命,应该对杆身中部的疲劳薄弱部位进行测试,即应在接环焊缝处布置测点。如下图的1~5测点。根据此前的交叉支撑装置的杆身动应力测试的结果来看,在杆身断面上,应在截面的上下沿交叉杆中设置轴线且应在垂直环焊缝除贴两个应变片。如下图的6、7测点。

从以上测点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一个应力时间历程。根据1~5测点数据来看,该测点数据可以应用在载荷识别中,而6、7测点数据则主要应用于估算疲劳寿命。在该线路运输过程中,通过6、7测点的连续应力时间历程得到雨流计数,可以编制出应力谱,因为6测点动力应力比7测点大,因此,在表1中编制了6测点产生的8级应力谱。

1.2 载荷分析

通过受理、力分析,可以得知交叉支撑装置的以上4种待识别的载荷分别为横向力Q、垂向力P、轴向力R、扭矩M。结合图1的断面来看,以材料力学理论对1~5测点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上4种载荷和测点应力之间的关系:

横向力

垂向力

轴向力

扭矩

在该式中,d1、d2分别是交叉支撑装置内外径,分别为48 mm、38 mm,σ1~σ5为1~5测点的应力值。W弯是弯矩模的大小,W扭是扭矩模的大小,L为断面与杆端之间的距离,为670 mm。将以上各测点实测的应力时间历程和参数值代入到以上公式中,可以得出交叉支撑装置的4种载荷时间历程,由此编制出交叉支撑装置的载荷谱,如表2~表5。

2 室内疲劳试验

2.1 载荷确定

疲劳试验采用的是齐车公司和上海同济大学设计的装置。该装置通过对交叉支撑装置施压,从垂向位移和轴向位移情况来模拟了交叉支撑装置实际载荷情况,由表2~5交叉支撑装置的载荷谱可知,轴向荷载确定为±35 kN,且垂向的位移应为±5.3 mm,将加载次数定为200万次。

2.2 应力谱

在上述加载装置的运行过程中,对该交叉支撑装置进行了改进,进行了200万次的室内疲劳试验之后,仍然能正常运转。但如果要确定室内疲劳试验的加载循环次数和交叉支撑装置的实际寿命之间的关系,还应进行疲劳试验,在装置的疲劳薄弱部位进行室内疲劳试验。在改进的室内疲劳试验方案中,采集了杆身中部的对接环焊缝处的6测点的动应力数据,编制了6测点疲劳试验的应力谱,如表6。

3 实际运行寿命和室内加载次数分析

为了确定室内加载次数和交叉支撑装置的实际运行寿命之间的关系,还应该对构件损伤进行计算。构件损伤指的是疲劳初期材料的内部细微变化情况和裂纹形成及扩展情况。在随机和变幅加载中,构件的疲劳损伤是由于不同幅值和不同频率荷载产生的损伤,经过逐渐的累积过程而形成的结果。截至目前,已经明确指出的累积疲劳损伤有几十种之多,以线性累计损伤法则来看,由于其使用方便,形式简单,因而在工程中广泛使用。本文也采用这种方法进行计算。

3.1 损伤计算

根据线性累计损伤法则,交叉支撑装置室内疲劳试验的应力谱的损伤应为。其中,ni是应力中的某级应力水平在试验过程中出现的次数;Ni是某级应力水平下该构件的使用寿命,由应力寿命曲线来确定。其曲线方程如下:。在该式中,N为疲劳试验的循环加载次数,取值为2×106。σ-1为杆身中部的对接焊缝的试验值,再经过了2×106次的疲劳试验的情况下,得出该处的疲劳极限。σ-1取值为82.6MPa,m是该曲线方程的系数,以该焊接接头来说,一般取值为3.5。由此可以得出:,再将表6的各级应力值带入到该式中,可以计算出交叉支撑装置6测点在室内疲劳试验的损伤为0.8491。再根据表1,可以计算出在该段线路中,将L取值为1973 km,则6测点的实测损伤应为0.001689。

3.2 寿命确定

为建立起一套疲劳试验加载次数和交叉支撑装置的实际运行里数的对应关系,以等损伤原则为依据,计算出了在200万次的室内疲劳试验中,其对应的实际运行里数如下:。由于测点6为杆身中部的对接环焊缝,是该交叉支撑装置最薄弱的部位,因此,对该部位寿命的计算可以得出整个交叉支撑装置的寿命。基于这一理论,可以得知,交叉支撑装置在200万次的室内疲劳试验中,与实际运行100万km的线路应具有同等作用。

4 结论

对提速货车转向架的交叉支撑装置运行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室内加载试验的方法,以应力分析和加载分析方法,能够得出交叉支撑装置实际运行里数和室内加载次数之间的关系,为货车提速提供了参考意见。在提速货车的交叉支撑装置中,分别布置了若干个识别点,通过观察计算,得出了该交叉支撑装置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4种载荷条件和载荷谱。其中,最大的横向力是225.04N,最大的垂向力是1039.40N,最大的轴向力是35.64N,最大的扭矩是288.49N,这些载荷数据分析为室内疲劳试验的加载情况提供了参考依据。

在工程结构运用中,以等损伤原则为依据,建立起一套疲劳试验加载次数和交叉支撑装置的实际运行里数的对应关系。得出了交叉支撑装置在室内疲劳试验200万次加载中,与线路实际运行100万km的损伤情况相等,这些为以后的交叉支撑装置运行情况和检修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崔殿国,于连友,吕可维,等.铁路提速及重载货车转向架交叉支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铁道学报,2008,30(2):65-70.

[2] 陈锡侯,王阳阳,王梦寒,等.基于协同仿真技术的铁道货车零件铸改锻双目标优化设计方法[J].热加工工艺,2010,39(21):75-78.

[3] 周国东,邵文东,胡海滨,等.非金属材料在交叉支撑转向架上的应用[J].铁道车辆,2011,49(1):8-14.

[4] 姜长明.铁路货车交叉支撑转向架交叉支撑装置疲劳寿命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08.DOI:10.

志向的名言范文6

关键词:箱包拉杆,寿命试验,自动检测系统

【分类号】TS563.4

0 引言

拉杆箱以其轻便灵活、使用方便的特性,已成为居家旅行的必备工具。各种各样的拉杆箱产品层出不穷,当然,其中不乏部分假冒伪劣产品。在拉杆箱的使用过程中,拉杆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无论是拉杆断裂,还是拉杆变形,对消费者来说都是无奈又窝火的事情。为规范箱包产品的生产,提高拉杆箱配件质量,拉杆疲劳检测试验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国内真正能够实现多种拉杆类型箱包统一进行寿命测试的检测设备较少,即使有相应的检测手段又存在技术老化(手动设备)、技术路线错误、检测数据误差过大、人为因素过多、稳定性差、试验周期过长等诸多缺陷,很难满足测试需求,更谈不上标准的宣传执行。

根据箱包拉杆类型的多样性,我们研发的箱包产品拉杆寿命试验装置采用PLC自动控制,具有夹具方便可调、拉杆段数可调、整段行程可调、分段行程可调、拉杆锁测试时间可调、测试拉力可调等多项检测功能。同时,该检测系统具有适应范围广、操作简便、性能稳定、采集准确等诸多优点。该系统的具体特征描述如下:

(1)全自动无损伤检测;

(2)自诊断、监测功能;

(3)力值曲线实时监控;

(4)故障状态自动停机并报警提示。

1 箱包产品拉杆寿命试验装置设计

系统的总体设计思路: 对于箱包拉杆寿命的测试,现有的大部分装置要么存在一定的技术缺陷,要么测试方法死板,损坏箱包主体,根本无法满足检测需求。为此,我们对现有的箱包拉杆寿命的试验方法进行了改善,充分考虑了多种箱包的尺寸,制作了可自由调节各种参数的试验装置,此试验装置采用模拟拉杆的运动轨迹,利用气缸及液压技术,模拟箱包类产品拉杆工作状态,周期性的拉伸、压缩拉杆,并通过实时拉力判断拉杆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并统计试验次数及相关数据,再搭配高精度拉力传感器来实时检测拉杆拉压力的变化,使之达到了“智能化自动检测、检测数据准确可靠、检测手段通用便捷”等适用于当今及今后行业发展需求的新型箱包产品拉杆寿命试验装置。

1.1框架设计

该操作台尺寸100*100*200cm(长*宽*高),框架采用40*40mm铝型材搭建。箱包夹具大小、方向可调,拉杆无需从箱包中取出,满足不同类型箱包试验需要。通过控制柜手动控制拉杆夹具高度,方便试件的固定。同时,对于拉杆把手的夹持机械设计,借鉴人手抓姿势,方便固定箱包把手。另外通过气压对箱包拉杆锁开关进行控制,实现箱包拉杆的往复运动疲劳试验。采用限位感应器用于控制箱包拉杆行程的上限和下限,避免在运动过程中对箱包拉杆的损坏。1.2性能参数

(1)测试行程:20~100mm可调整

(2)测试位置:4点感应位置

(3)拉伸速度:0~30cm/s可调整

(4)压回速度:0~30cm/s可调整

(5)测试次数:1~999999可调整,自动停机

(6)测试动力:压缩空气用气缸

(7)时间高度:最高150cm

(8)辅助设备:箱包固定夹具

(9)使用压力:0.2~0.8MPa可调

(10)设备尺寸:120cm*120cm*210cm(L*W*H)

(11)电源:单相220VAC/50Hz

1.3设备结构组成

1.3.1电气系统

主要包括空气断路器、直流开关电源、可编程控制器(PLC)、触摸屏、接线端子排、按钮、开关及各种连接导线以及我们自主研发的“箱包产品拉杆寿命试验装置”专用软件组成。

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目的是为了实现方便快捷的设置试验参数并且控制试验过程按照操作者设定的步骤来进行操作。

1.3.2设备组件说明

设备主体主要由两部分组成:试验台架、控制柜。

设备台架主要的构成部件包括:设备整体支撑台架,箱包固定夹具,箱包试验行程气缸,箱包拉杆锁开启气缸,拉压力传感器,位置感应传感器及其固定杆,导线及其气管固定线槽等。

控制柜主要的构成部件包括:上述提及的电控系统元器件组成的电气控制板,控制箱包拉杆拉出及其压回的气缸的电磁阀,控制箱包拉杆锁按下及其弹回的气缸的电磁阀,拉压力传感器的变送器模块,可以调节运动速度的空气组合单元等。

2 箱包拉杆寿命试验软件操作界面

2.1开机准备

1)连接设备电源。

2)打开设备主电源开关和220V电源开关。

3)触摸屏得电,经过周期扫描后,显示“启动窗口”界面。

2.2 软件说明

点击“进入系统”按钮,可以进入设备的正常操作页面,如下图所示:

进入“运行操作界面”后,设置待检测产品的参数,其中的“设定次数”为待检测产品所需要试验的设定次数;“力值设定”为运行过程中拉压力的故障报警值;“暂停时间”为待检测产品为多段拉杆时,拉杆的节点压回运行时间;“当前次数”为待检测产品的检测次数;“拉杆段数设定”为待检测拉杆的段数。

3 结束语

在箱包产品拉杆寿命试验装置的整个安装过程中,不仅需要机械方面的知识,还需要运动轨迹控制方面的知识,使我们从理论到实际积累了不少的工作经验,该设备的有效推广和应用,不仅可以为箱包拉杆的性能测试提供可靠的试验数据,而且为该类检测设备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研究基础,对整个箱包行业的发展起到了实质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蒋凯健,旅行箱包拉杆疲劳试验平台[D].南京:金陵科技学院,2013.

[2]李云,《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设计指导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年出版.

[3]卿太全.最新传感器选用手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4]成大先主编.机械设计手册.第四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5]章日晋主编.机械零件的结构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7.

[6]吴宗泽主编.机械结构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