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核细胞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单核细胞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单核细胞范文1

关键词: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治疗;预后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monocytic leukemia)是比较罕见的一种白血病在1992年的时候FAB分类将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归纳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但是近年来,WHO分类将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纳入骨髓增值性疾病(MDS/MPD)。我国很少有这样病例的报道,目前对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正确的认识和诊断治疗上仍然存在着一些局限性,为了更清楚的认知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我院提供收治的CMML22例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2例CMML患者均我院于2000年1月~2012年1月收住院的患者。这22例患者有19例为男性,有3例为女性,发病年龄为31~85岁,平均年龄为67岁,这些确诊为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其诊断的标准则是: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已经超过了1.0g/L;这些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的BCR-ABL融合基因呈阴性;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的骨髓中的原有单核细胞加原始粒细胞小于20%;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的骨髓中存在着病态造血。其中有20例(90%)患者在发病的时候出现一定的脾大和巨脾现象,同时也有出血和乏力的临床表现。

1.2血常规22例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的发病的时候白细胞明显增高,存在严重的贫血,同时其血小板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减少,白细胞的平均值为56(8.1~373)g/L,其血红蛋白则是80(26~130)g/L,血小板为82(11~242)g/L。

1.3骨髓22例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中有14例患者属于CMML-1,有8例患者属于CMML-2,但是这种巨核细胞在某种程度上并不是特别的多,主要平均分布为122个(7~480)。这22例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全部都有病态造血,并且其NAP积分有所减低,平均主要为87(0~312)/100分叶。

1.4治疗其中的17(77%)例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仅给予羟基脲进行一定的治疗,对2(9%)例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使用达珂治疗,3(14%)例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患者进行一定的小剂量的联合化疗,不对任何患者进行一定的细胞移植。

1.5统计学分析通过对SPSS18.0软件应用并进行一定的统计学处理,其技术资料采用进行一定的检验,通过对P

2结果

通过对22例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进2年的随访,其中有3例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患者失去了一定的随访,剩下的19例患者仅仅存活的有2例,有17例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均死亡,死亡的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有12例(71%)是由于感染引起的死亡,有1例(6%)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是由于消化道出血而死亡的,有4例(23%)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的死亡原因不清楚,这些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为14个月,有12例CMML-1患者以及7例CMML-2患者完成随访,其中12例CMML-1患者的生存期为14.8个月,7例CMML-2患者的生存期为12.8个月,其统计学没有明显的差异[3]。

3讨论

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相对来说是一种较为少见的血液病,预后很差,平均的生存期仅仅为12~18个月,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生活在某种程度上受不良预后的直接影响,同时随着现有的专科医生加大了慢性粒白血病的研究,对慢性粒白血病的核象更加明确的进行一定的分析,并在某种程度上为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提供了一定的现实依据。

我院通过对22例慢性理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一定的分析,不难发现22例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的死亡原因大多数是受到了一定的感染,同时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有着较为明显的骨髓增生,巨核细胞的数量也在一定程度上明显升高,其嗜酸颗粒及嗜碱颗粒逐渐增加。慢性期患者以支持对症处理为主,配合小剂量化疗,不宜强化疗。白细胞高者可以给予干扰素、Vp16或羟基脲口服。急变期患者可按急性白血病的治疗原则处理,但要掌握适当化疗剂量,积极给予细胞因子、成分输血等支持[4]。

总之,慢性粒单核白细胞患者以核象作为实验室辅检能够为确诊提供依据,同时也可以明确核象的特征为临床上的治疗提供可靠的根据。

参考文献:

[1]张国华,苏金梅.自身免疫性疾病合并白血病八例临床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1,91(29):2081-2082.

[2]陆滢,余梦霞.41例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染色体核型特征和预后分析[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13,30(2):134-137.

单核细胞范文2

[中图分类号] R512.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2)-02-157-01

1 病史资料 患者,女,21岁,自2011年3月下旬感无明显诱因发烧,发烧高低不一,常在38℃-40℃,热型不定,高烧时伴明显头痛,周身不适,热退好转,无寒战、大汗淋漓,伴咽喉痛,同时伴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在武汉、西安等医院诊治,经查血象、骨髓象、血培养均未发现阳性体征,仅口服头孢类口服药(药名不详)半月后,体温以低热为主,但24小时体温均高于正常。5月25日以低热、咽喉痛、不思食欲来我中心就诊。体查:T37.6℃,精神差,咽喉明显充血,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以颈部为甚,直径1-2.5cm,质地中等硬,分散,无明显压痛,呈不对称分布,皮肤无皮疹,心、肺听诊正常,腹平,肝脾未扪及。实验室检查:WBC8.5×109/L,L0.35,PLT95×109/L;嗜异性凝聚实验1:160,抗EB病毒抗体VCA-IgM阳性。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经补液、抗感染(头孢曲松、甲硝唑)等对症治疗12天,体温恢复正常,体表淋巴结恢复正常,仅颈部少数散在淋巴结直径在1-1.2cm,质软,无压痛,其余一般情况好,病人要求出院。半月后随访体温正常,淋巴结不肿大。

2 误诊分析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一种单核-噬细胞系统增生性疾病,多为急性、自限性病程,以不规则发热、淋巴结肿大、咽痛、周围血单核细胞增多、出现异常淋巴细胞为主要表现,预后良好。(1)本病临床表现复杂且无特异性,可以多种症状同时出现,也可以单一症状,因此易被某一症状所迷惑早期不易识别;(2)缺乏对本病的认识,包括低年资医师、检验师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征及诊断要点不熟悉,警惕性不高;(3)该患者为散发病例易被忽视,当出现流行时,流行病学资料有重大参考价值,但散发病例发生时易被忽视;(4)对末梢血异型淋巴细胞认识不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异型淋巴细胞一般在病后3d出现,第一周逐渐增多,可达10%,以后逐渐降低,可持续7-8周。因此,必须反复多次检查外周血,尤其在第1周内动态观察异形淋巴细胞及血清嗜异性凝集试验在病程中的变化,同时应在血象检测自动化机器报告的同时进行人工显微镜检查复核;(5)血清学检查有困难时易被漏诊,嗜异性凝集试验阳性率可达80%-90%,抗体在体内持续的时间平均为2-5个月,少数病例(约10%)嗜异性凝集试验阴性,大多属轻型,尤以儿童患者多见。故在临床中如有条件,应尽早行血清学检验以便明确诊断;(6)值得注意的是异型淋巴细胞在其他病毒感染,如巨细胞病毒感染幼儿急疹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也增高,无特异,可结合临床及查EB病毒抗体以综合分析;(7)对于发热、淋巴结肿大为主症的患者,可常规行外周血细胞检查,尤其在第1次发现异型淋巴细胞,可追踪观察。由于本病感染不抑制骨髓,故骨髓象检查缺乏诊断意义。

本病常有自限性,如无并发症大多预后良好,故早期明确诊断可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特殊治疗。

单核细胞范文3

目的 总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点和误诊原因,减少误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资料和18例误诊的临床资料,并对误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8例误诊,误诊时间为3天~2周,经过1~3次实验室检查确诊。结论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需要详细的病史和体格检查,并且配合实验室检查确诊。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合理的相关实验室检查是减少误诊的关键。

【关键词】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误诊 实验室检查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是一种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急性增生性传染病,90%以上由EB病毒引起,5%~10%由巨细胞包涵体病毒、弓形体、腺病毒等所致。临床表现为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的“三联征” [1]。由于该病临床表现多样,特别是疾病早期,容易与其他疾病症状重叠并混淆,临床常常易误诊。现将我院儿科2005年2月至2008年3月收治的32例IM临床资料加以总结,其中18例误诊,误诊率为56%。现分析原因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8例患者中男10例,女8例,年龄为7个月~6.4岁,发病至就诊时间为1~13天。

1.2 临床表现 (1)发热:16例,体温波动在37.8 ℃~39.6 ℃,呈不规则热型,热程为3~14天。(2)浅表淋巴结肿大:18例,以颈部淋巴结肿大最明显,其次为颌下淋巴结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局部无明显疼痛及触痛。(3)咽峡炎:17例,以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为特征,其中扁桃体上出现白色渗出物8例,1例局部形成假膜,1例上腭伴有出血点。(4)眼睑水肿:3例,不伴有明显肉眼血尿、高血压及头痛。(5)鼻塞伴呼吸困难:8例,出现张口呼吸、气促及睡眠打鼾,不伴有流脓鼻涕、打喷嚏等症状。(6)黄疸伴肝肿大:1例,伴厌食纳差,不伴有“肝炎”病史及接触史。(7)皮疹: 4例,表现为猩红热样或荨麻疹样皮疹,不伴有猩红热接触史,不伴有过敏性疾病史。(8)脾脏肿大:4例,不伴有血液系统症状。同一病例有上述一种或多种临床症状,症状同时或者先后出现。

1.3 误诊情况 分别误诊为下列疾病: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8例,猩红热3例,急性肾炎3例,鼻炎1例,急性黄疸性肝炎1例,急性白血病1例,川崎病1例。

1.4 确诊经过 本组18例病例均在收治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时,或者治疗初诊疾病过程中,治疗效果差,症状无缓解,或者在检查治疗过程中陆续出现其他伴随症状后,方警惕该病可能。经过反复多次试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检查,血沉测定,C-反应蛋白测定,肝肾功能检查,以及IM的确诊依据,包括:(1)血常规中白细胞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异型淋巴细胞>10%;(2)噬异凝集试验阳性;(3)EBV-VCA-IgM阳性,最终确诊[2]。在本组病例中,误诊时间为3天~2周,分别经过1~3次实验室检查确诊。

2 讨论

2.1 IM的临床特点 IM是主要由EB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侵袭性和免疫反应,从而造成全身多系统损害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可以累计全身多个系统,包括肝、脾、淋巴结、肾、心、肺、脑、血液系统等,虽以网状内皮系统损害为主,但也可同时有多个系统损害,病情轻重不一,发病的首发症状各不相同[3],临床早期容易误诊,在“三联征”没有同时具备的情况下更容易误诊。

2.2 误诊原因分析 (1)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很大一部分患儿都不是以“三联征”同时具备为首发症状。(2)诊断思维局限:对该病缺乏充分的认识和警惕,往往以患儿的主诉和首发症状作为分析疾病的思维方向,而不能开拓广泛的思维范畴。例如,在本组病例中,以发热、扁桃体渗出物为主要表现即诊断为化脓性扁桃体炎,没有意识到该病有外周血象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分类明显的增高;出现发热、全身猩红热样皮疹即诊断为猩红热,没有详细询问流行病学史,没有仔细分析外周血象的特点;眼睑水肿,加上IM的部分患儿尿常规镜检可以出现少许红细胞及蛋白即联想到急性肾炎,没有认真分析有无其余的伴随症状如高血压、肉眼血尿、少尿等;黄疸伴肝功能损害可以是IM的伴随症状,往往会被考虑为急性甲型肝炎;较长时间的鼻塞没有经过详细的体格检查就将病人转至五官科;外周血象出现异型淋巴细胞时,检验科医生容易与幼稚细胞混淆而误诊为白血病。(3)基层医师对该病的认识还不够充分,体格检查马虎,没有及时做相关的检查。另外,虽然临床怀疑该病,但未能坚持反复多次的相关实验室检查,从而缺乏诊断该病的证据,例如:异型淋巴细胞虽然在疾病初期就可能出现,但50%以上患儿要在病程1周末或第2周才能达到诊断标准。(4)部分医疗机构没有完善的实验室检查设施,检验科医生诊断水平参差不齐,缺少对该病的认识,也是造成该病误诊的原因之一。

2.3 预防误诊的方法 (1)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仔细询问病史,详细多次的体格检查,包括咽部、淋巴结、肝脾等;(2)一旦临床怀疑本病,应反复多次多样相关实验室检查;(3)加强医技科室相关人员的培训,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提高技术诊断水平;(4)应与患儿及家属做好医患沟通,告知该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及预后,让家属有充分的认识和思想准备,才能有较好的医从性,才能配合医生的检查和治疗,从而降低医患矛盾。

参考文献

1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21-825.

单核细胞范文4

[中图分类号]R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7(b)-032-01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是由Epstein-Barr病毒(简称EBV)感染引起的一种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急性增生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为发热、咽峡炎、淋巴结及肝脾肿大,外周血出现为大量异常淋巴细胞,血清出现嗜异凝集素及EBV特异性抗体等。本病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临床表现复杂,为进一步提高本病的诊治水平,现将我科2003~2006年收治的30例IM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男17例, 女13例,发病年龄 ~3岁4例,~6岁6例,~9岁12例,~16岁8例。四季散发,无明显季节性。

1.2 临床表现

①发热27例,其中稽留热6例,低热4例,余多为不规则热,持续时间5~53 d,大多数持续1周左右。部分病例伴咽痛,乏力,食欲低下,恶心、呕吐。②淋巴结肿大28例,直径1~4 cm,无压痛,不粘连,其中颈部淋巴结肿大26例,腋窝淋巴结肿大3例,腹股沟淋巴结肿大5例,纵隔淋巴结肿大2例。③咽峡炎30例,所有病例均有咽充血,11例伴有扁桃体充血、肿大,白色分泌物。有明显咽痛者12例。④脾肿大16例,肝肿大9例,所有病例均行腹部B超配合腹部触诊。⑤皮疹2例,1例为充血性斑丘疹,另1例为猩红热样皮疹,均1周内消退,无脱屑及色素沉着。⑥咳嗽7例,喘憋3例,肺部音3例。⑦头疼5例,惊厥1例。

1.3 实验室检查

入院时及住院后每5~7天检查一次,①血常规:白细胞总数<4×109/L 5例,(4~10)×109/L 10例,(10~20)×109/L 11例,≥20×109/L 4例,病程中淋巴细胞>5×109/L者21例,异型淋巴细胞>10%者18例,血红蛋白<110 g/L者3例,血小板

1.4治疗

所有病例明确诊断后予抗病毒治疗,阿昔洛韦15 mg/(kg・d)分三次静点,疗程7~10 d。12例加用干扰素100 000 U,1次/d肌肉注射,连用5 d。持续高热者物理降温或口服尼美舒利2 mg/(kg・次),肝功能异常者加用肝太乐口服,脑脊液异常累及中枢神经系统者1例加用甘露醇静点,脾脏肿痛者3例给予强的松1 mg/(kg・d)分三次口服,1周后减量。

2 结果

2周内热退各种症状缓解者24例,~4周愈者5例,另1例住院4周未愈自动出院,随访得知病程53 d后自愈。

3 讨论

单核细胞范文5

[关键词] EB病毒;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特点

[中图分类号] R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6)11(a)-0053-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62 cases of infectious disease of children with infectious disease (IM), and to improve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IM. Methods Group selection 62 cases of IM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4 to June 2016.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complications, laboratory tests,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and prognosi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children with IM for fever, angina, lymph adenopathy, hepatosplenomegaly, cough, skin rash, eyelid edema etc.; complications showed: pneumonia, abnormal liver function, myocardial damage; laboratory examination, the total number of white blood cells increased, atypical lymphocytes over 10%, EB virus antibody positive; the children often gauge ganciclovir treatment were cured, the prognosis is good. Conclusion Children with IM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laboratory performance of different, more complications, improve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disease, which can effectively avoid the misdiagnosis and missed diagnosis, the application of ganciclovir antivirus therapy is effective, the prognosis is good.

[Key words] EB virus; Infectious disease; Clinical features;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是由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所致的急性感染性疾病,是一种常见的、与EB病毒相关的临床综合征[1]。我国IM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及学龄儿童[2],临床上以发热、咽喉痛、肝脾和淋巴结肿大、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增多并出现异型淋巴细胞等为特征。由于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的多样化表现以及不典型病例增多,给正确的临床诊断、治疗带来困难。为此,笔者对该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诊治的62例 小儿IM病例进行了总结分析,以期待能为正确及时的临床诊治带来相应的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x取该院诊治的62例IM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IM诊断标准[3]。其中男性患儿33例,年龄9个月~12岁,平均年龄(2.9±0.6)岁,女性患儿27例,年龄9.5个月~12.6岁,平均年龄(3.4±0.8)岁。

1.2 诊断标准

①临床表现:发热、咽峡炎、肝脾大、淋巴结大、皮疹等;②外周血变异淋巴细胞(AL)>0.10;③抗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IgM阳性。如具备临床表现中的任何3项。同时具有②、③中任一项即可诊断[3]。

1.3 治疗方法

选用更昔洛韦(注射用更昔洛韦,更迈欣,国药准字:H20045826,批号:714050081)抗病毒治疗:给予IM小儿静脉应用5 mg/kg,12 h/1次,应用10 d;合并细菌感染患儿予以应用抗生素治疗:经住院治疗3 d仍高热不退者,加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每次400 mg/kg,1次/d,连续使用3~5 d。对患者咽部严重恶化或者发生水肿者,以及可能出现的紫癜、溶血性贫血、心肌炎、心包炎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者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对于合并心肌炎患儿予以静脉或口服营养保护心肌的药物治疗。对于肝脏损伤的IM患儿给予保肝、护肝药物应用。针对发热、咳嗽、腹痛等症状,及时予以退热、止咳祛痰、缓解胃肠道痉挛等对症治疗。

1.4 观察指标

一般资料(年龄、性别等)、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血常规,外周血形态学分析,肝功能,心肌酶,胸片,EBV抗体等)。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年龄、性别等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M多发于3~7岁小儿。

2.2 临床表现和体征

患儿有如下临床表现及体征:详见表1。62例IM患儿以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眼睑水肿、咳嗽为突出表现,其他表现有头晕、头痛、恶心、皮疹、腮腺肿大、鼻塞、腹痛等。

2.3 并发症

62例IM患儿36例发生并发症,其中并发支气管炎或肺炎11例,肝功能损害9例,心肌炎7例,轻中度贫血6例,头晕、头痛等神经系统症状3例。

2.4 辅助检查

①血常规:白细胞20×109/L 7例。血小板降低9例,血小板升高7例;轻中度贫血6例; C-反应蛋白增高20例,多为轻度升高。②外周血形态学分析:异型淋巴细胞基数20%,2例。③肝功能:ALT、AST轻度升高9例,均已除外法定传染病病毒性肝炎。④心肌酶: 20~40 IU/L,6例;>40 IU/L,1例。⑤EB病毒特异性抗体测定:入院时或入院1周检查阳性43例。⑥胸片:24例行胸片检查,支气管炎9例,支气管肺炎2例。⑦其他检查:心电图检查发现窦性心律不齐3例,房性早搏1例。血沉增快23例。

2.5 治疗结果及预后

临床治愈59例(95.2%),好转2例(3.2%),住院天数6~ 21 d,平均(10.32±3.48)d。l例转入上级医院治疗,无死亡病例。

3 讨论

EB病毒于1964年在非洲儿童的霍奇金病组织培养中首次被发现,是嗜B细胞的人类疱疹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4]。人感染EBV后成为终身潜伏感染,人群感染率超过90%。研究表明,EBV感染后与B淋巴细胞上的受体CD21结合,刺激其配体CD23表达,转化B淋巴细胞使其具有不断增殖并复制病毒的能力[5]。EBV感染因患儿不同的免疫状态而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变化较多,而且首发症状也各有异同,非常容易导致误诊、漏诊,导致诊治的延误。该组结果显示小儿IM好发予学龄前期、学龄期,3~7岁多见,考虑与此年龄段患儿群居现象、免疫功能不完善、小儿疾病易经呼吸道和密切接触而传播等因素有关[6]。该组患儿主要症状体征为发热(100%)、咽峡炎(98.4%)、淋巴结肿大(96.8%)、肝脏肿大(69.4%),据此可做出初步诊断。但由EBV可累及多个系统脏器,首发症状可表现为眼睑水肿、咳嗽等不典型症状,给临床诊治带来相当的难度。需要进一步辅助检查外周血形态学分析、EB病毒特异性抗体测定等明确诊断。辅助检查中异型淋巴细胞计数升高已达56例(90.3%),EB病毒特异性抗体阳性(入院及1周)43例(69.4%),对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参考意义。但仍有部分小儿IM异型淋巴细胞计数低于10%,EB病毒特异性抗体阴性,给诊断带来困难。有研究发现[7]白细胞EBV-DNA作为EB病毒的一种抗原物质更能反映EBV 在患者体内的实际情况 更适合在临床实验室使用。此方法可作为IM诊断困难患儿的一种诊断检测方法。该组研究并发症发生率达到59.7%,以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最为多见,其次为肝脏损害和心肌炎。胸部影像学检查能及时发现支气管、肺部病变情况,并能对此部位疗效做出相应的对比评估。肝功能检查及心肌酶检查能及早发现肝脏及心肌有无受损,及早干预,防止损害加重。IM 的病原EBV为DNA 病毒,理论上可予更昔洛韦治疗,更昔洛韦是一种广谱抗病毒药,在病毒胸苷激酶和细胞激酶作用下转化榛罨的三磷酸型,后者竞争性抑制病毒DNA聚合酶,直接掺入病毒DNA,终止病毒DNA的延长。牛银萍[8]研究临床治愈率更昔洛韦组达92.68%,对照组利巴韦林组为70.73%,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别。谭启蓉等[9]研究发现更昔洛韦治疗组在退热时间及咽峡炎症状好转时间方面优于干扰素治疗组。该组研究表明更昔洛韦治疗组临床治愈率达95.2%,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无严重不良反应。该研究结果与以上研究相符合,进一步证实了更昔洛韦的疗效。

综上分析,小儿IM临床症状及体征多样,常规辅助检查也存在一定的漏诊率。在小儿IM的诊断上详细的问诊、体格检查,捕捉相关阳性症状体征,继而进行针对性的辅助检查,做出早期诊断。已确诊的IM患儿可能存在肝损伤、心肌炎等并发症,应及时完善相关辅助检查,做好相应对症治疗。治疗方面更昔洛韦作为传统治疗药物,具有较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Singer-Leshinsky S.Pathogenesis,diagnostic testing,and management of mononucleosis [J].JAAPA,2012,25(5):58-62.

[2] 刘凌云,黄文祥.Epstein-Barr病毒感染相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诊疗进展[J].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14,41(3):209-212.

[3]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21-825.

[4] 边毓尧,靳衡.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4,37(24):70-71.

[5] 黎四平,陆小梅,刘绍基,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免疫功能分析[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27(16):1264-1266.

[6] 农华章.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2例诊治及误诊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6):3927.

[7] 吴尚文.EB病毒抗体诊断方法研究进展[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8):21-24.

[8] 牛银萍.更昔洛韦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7):84-85.

单核细胞范文6

关键词: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红皮症

Abstract:Objective Chronic myelomonocytic leukemia complicated with erythroderma: report of 1 cases. Methods Elderly patients, male, 75 years old, mainly due to the whole body skin itching aggravated with half body skin redness, fatigue in 1 weeks I hospital, admission diagnosis: 1, chronic myelomonocytic leukemia, 2, erythroderma (leukemia skin invasion). Department of hematology patients given intravenous cytarabine, oral hydroxyl urine drug, while giving oral Mizolastine Sustained-release Tablets external use Halometasone ointment, drug therapy. Results The majority of patients with skin color returned to normal, and only a few pigmentation, swelling, itching relief. Conclusion Chronic myelomonocytic leukemia complicated with erythroderma patients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systemic skin examination and the laboratory examination, in order to avoid misdiagnosis. The diagnosis should be fully taken into account.

Key words:Chronic myelomonocytic leukemia; Erythroderma

1 临床资料

患者老年,男性,75岁,主因周身皮肤瘙痒6个月加重伴周身皮肤发红、乏力1w于2014年2月10日来我院就诊。患者于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周身皮肤出现瘙痒,以躯干部为重,无红斑及丘疹,曾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给予外用药膏、药水治疗,瘙痒有时可缓解,但是症状一直未消失,于入院前2个月患者周身出现散在红色皮疹,瘙痒明显。由于患者长期服用活血药物治疗心脏病,因此在当地医院按"过敏性皮炎","药物性皮炎"给予口服依巴斯汀,外用止痒药水治疗,效果欠佳。入院前3d,患者周身皮肤发红,瘙痒症状加重,当地医院给予激素类药物治疗无效。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坚持口服盐酸贝纳普利,非洛地平等药物,现血压控制在130/80mmHg左右。有"冠心病"病史5年余,曾于 2013年11月在我院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术后坚持口服拜阿司匹林、硫酸氢氯比格雷、辛伐他汀胶囊等药物。否认家族遗传病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尚可,各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腹部无异常。皮肤科情况:周身皮肤弥漫性潮红,肿胀,并有散在结节,略突出皮肤表面,大小约0.5cm,质硬,浸润性。实验室检查:尿便常规、肝肾功能、血生化、血糖、血脂、肿瘤标志物、凝血功能正常。 血常规:白细胞38.86×109/L,分量单核 30%,不明细胞8%,并现中晚幼粒细胞。血红蛋白110g/L。骨髓片:增生明显,各阶段幼粒细胞增多,单核细胞增多,成熟及幼单核可见。左上肢皮肤组织病理学结果提示:表皮完整,真皮中可见异型细胞侵润,胞体大,胞浆中等,核多不规则,染色质细,有的可见核仁。免疫组化结果:CD34-、CD117少部分+、MP0少部分+、Lysozyme+ CD79a-、CD3-、CD43+。诊断:①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②红皮症(白血病皮肤侵润)。患者转血液科给予静滴阿糖胞苷、口服羟基尿药物,同时给予口服咪唑斯汀缓释片外用卤米松软膏等药物治疗。目前复查血常规:白细胞6.6×109/L、单核细胞0.29%、血红蛋白80 g/L。患者周身皮肤大部分颜色恢复正常,少部分有色素沉着,肿胀消退,瘙痒减轻,现仍在治疗中。

2 讨论

红皮症(erythroderma)是一种较严重的皮肤疾病,发病率约占皮肤病人的0.5%~1.5%[1],诊断标准是全身性皮肤潮红、肿胀、浸润,大量糠状顽固鳞屑至少达全身的80%以上,伴有明显瘙痒,实验室检查没有特征性的改变。引起红皮症病因仍分4大类, 即药物、皮肤疾患、恶性肿瘤及原因不明[2]。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chronic myelomoncytic lenkemia, CMML)在WHO分类中被归类到骨髓增生异常异常/骨髓增殖性肿瘤中[3],严重的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白血病皮肤浸润在急性期或复发期均可发生,可波及全身各个部位皮肤[4]。首发者多以皮肤病就诊。对于皮肤无痛性或微痛性硬性结节、色泽各异或伴有溃疡渗出结痂而不能用其它皮肤病解释者,或老年性顽固性皮肤瘙痒以及存在皮肤多型性损害者,需要注意给予患者进行全身皮肤的检查以及各项化验检查,以利避免误诊。特别是皮肤科和血液科医生更应警惕白血病皮损的误诊。

参考文献:

[1]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第2版.江苏科技出版社,1988:700-708.

[2]佟菊贞,等.红皮症临床分析[M].新医学,1991,2 (4):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