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康复中心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康复中心范文1
康复中心在市、区残联的直接领导下,始终坚持走科学、专业化康复教育之路,秉承用心教学,以德育人的宗旨,立足于平等、关爱、助残、和谐的社会组织公益事业,以“康复一名儿童,幸福一个家庭”为服务使命,不断加强学习,提高技能,改善服务,追求成效,努力扎实地开展各项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中心概况
*****康复中心自2014年成立以来,经过几年的苦心经营,业务逐渐扩大,收训儿童数量稳步增加,教师专业技能水平持续加强,康复效果和家长口碑不断提高。目前康复中心场地面积约600平方米,设有功能完善的个训教室20间、集体课教室1间、感统训练室1间,全部教室统一安装监控设施,场内明亮整洁,消防设施齐全。
2020年中心共收训特殊儿童112人,其中参加市残联康复救助项目儿童92人,个人自费参训儿童20人。年龄从2岁到13岁,生源主要来自长沙本地各区县,另有省内其他市县及外省儿童13人。经过康复训练,在我机构参训的全部孩子均有较显著的效果,各方面能力各项领域都有提升。
二、克服疫情困难,圆满完成线上康复工作
今年春节后由于疫情冲击,导致中心全面停课,影响孩子的正常康复训练,长期停训甚至会使孩子的状态倒退,前期的康复效果丧失,中心对此高度重视,没有简单的一停了之,在2月初得知疫情防控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后,本着对孩子负责对家长负责的态度,我们即通过公众号、家长群等方式及时和家长进行沟通,提倡家长在疫情隔离期间积极开展居家康复训练,并安排每天的老师值班安排和康复指导内容。
2月底根据长沙市残联的统一部署,中心按要求做好线上康复的各项工作,精心组织老师制作教学文案,每天在公众号文章,通过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形象具体的展示每天的康复训练内容,老师分工负责,每天保持和家长孩子的在线沟通交流,积极解答家长的各种问题,指导和鼓励家长做好居家训练,鼓励家长客服困难、坚持不懈,完成每天的训练任务,确保在防疫隔离期间,不耽误孩子的康复干预与学习。全体老师春节过后即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每位老师分工负责3-5名孩子,每位孩子都安排详细的上课时间,每天进行考勤签到,上课的同时老师、家长在线即时沟通,双向互动,及时反馈。很多孩子通过居家训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语言认知、生活自理、社交表达、运动精细等多方面能力稳步获得提高,也受到了家长的好评。
三、确保疫情防控安全,全力做好全年康复救助工作
5月下旬根据上级通知复课的安排部署,中心迅速组织老师们返程,做好复工准备工作。按照防疫要扎实做好各项防疫工作,建立健全防疫防控体系,成立专门班子,制定了相应的一系列疫情防控制度,并严格责任到岗,任务到人,疫情期间实行封闭式管理,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入,安排专人负责健康管理和登记,对进入机构的所有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和登记。配备充足的防疫所需物资,每天进行全面的消毒清洁,努力创造一个安全、健康、严谨、有序的康复环境,为顺利开训复课打好基础。
孩子顺利复课后,我们一如既往的全力抓好日常教学管理,严格按照《湖南省参加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机构服务指南》的要求,对符合康复条件的儿童按照接案建档、预估安置、评估、制定计划、开展康复训练、效果评估、结案、跟踪回访的流程,提供全面康复服务。
评估工作是康复训练的重要内容,不仅是制定教学计划和实施教学课程的基础前提,也是检验康复效果和调整训练内容及方向的重要依据。对每一位参训儿童,我们在预估了解之后,会进行针对性的评估,主要评估内容包括听觉能力、语言能力、构音能力、学习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在评估基础上制定专门的长、中、短期目标和计划,做到有的放矢。在康复课程体系上设置有个训课、感统课、亲子同训课、小组课(包括音乐、精细、社交、感知、运动、生活自理等领域)等课程,让孩子能够在不同形式的康复环境中,接受听觉、语言、言语、认知、交流等各个领域的康复训练,帮助孩子的综合能力提升,最终实现全面康复。
在康复工作中,孩子是主体,老师是指导,而家长则发挥着重要的主导作用,我们利用亲子课、家长培训、每日交接、在线交流以及社交媒体(微信群、公众号、网站)等形式,积极引导、鼓励家长提高家庭康复的意识,帮助家长掌握更多的康复知识和技能,主动利用家庭以及生活社会场景对孩子进行康复训练,通过家校联合为孩子提供随时、随地的全面康复支持,帮助孩子不断巩固和提高康复效果,能够早日实现康复,并顺利回归社会。
2020年中心共有92名孩子参加了康复救助项目,均按照上级规范要求完成了各项康复训练内容,绝大部分孩子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提高,总有效率达到96.7%,家长满意度达到98.9%。
四、规范管理,安全第一
中心成立五年来,不断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用制度来约束和规范中心的各项工作。根据市残联下发一系列康复机构的管理规范,我们及时把上级的政策文件及时向家长和老师传达,并组织认真学习,把康复思想、教育理念,管理制度运用到康复中心的管理中,严格按照上级的精神和要求遵照执行,使管理更加规范化。中心各岗位如教学管理、后勤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各项工作定期检查考核,查漏补缺,康复工作始终走在正轨上。
中心始终高度重视安全及卫生保健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方面抓好安全及卫生保健工作。成立安全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分工;与每位教师员工签订安全责任书,将安全目标落实具体到人;制订消防安全制度和安全应急预案,对各类突发的食品事故、药品事故、意外伤害、火灾、电气事故、外出活动、恶劣天气等拟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和流程;加强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员工及家长的安全意识和必备的安全应急技能;做好设备管理和消防检查,配置安全标识、应急灯、应急手电、灭火器等各种消防器材设施;做好定期安全排查和日常安全巡查,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对每位员工、儿童及家长按疫情要求进行健康管理,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处理,每天做好教学区域的消毒杀菌工作;中心全部区域内建有24小时无死角监控系统,能够有效预防和支持各种突发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理。由于安全工作做的扎实,全年未发生安全事故。
五、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中心有教师员工25人,全部是专科以上的学历,其中本科学历5人。2020年中心改革了工资及考核办法,加大浮动工资的比例,倡导和鼓励多劳多得,能者多得,有效调动老师积极性,使教师队伍更稳定,也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为了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我们定期进行教研活动,把康复知识与技能传授给教师,积极选送年轻骨干老师参加全国网络轮训和省康组织的业务培训。青年教师的思想教育也很重要,她们远离亲人,有些教师思想不成熟,遇事不知如何处理,对待教师的成长,我们一方面在生活上关心照顾她们,另一方面定期进行师德教育,从如何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入手,教育她们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树立起康复老师的美好形象,教师在中心大家庭里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暧,实现中心和个人的共同发展。
六、存在的不足和改进方向
1.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氛围不够浓厚。应时刻要求自己,多充电,多学习,不断进取,提高自身理论水平,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
2.教学中有特色有创意的东西还不够多,今后还要努力找出一些自己上课的特色点。教师团队建设与社会融合性课程开展次数较少,教师之间交流较少。
回顾过去,*****康复中心已经走过了六年的发展历程,在上级政府和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全体老师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中心各方面工作均走上良性发展道路,我们也有信心在接下来的岁月里,继续艰苦奋斗,励精图治,创造出更好的工作业绩,帮助更多的特殊儿童能够尽快康复,顺利回归社会!
康复中心范文2
据悉,为进一步促进我省煤矿职业病的治疗和预防康复工作,福建煤监局批准在福建省煤矿疗养院成立“福建煤矿职业病防治康复中心”。要求福建省煤矿疗养院充分依托现有资源,以此次揭牌为契机,持续加强煤矿职业病防治工作,为全省煤矿职业病的治疗和预防康复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福建煤矿职业病防治康复中心成立后,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
一是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设备,加强职业病的治疗工作,扩大康复疗养覆盖面,使更多的尘肺病患者拥有治疗的机会。
二是积极参与煤矿从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健康培训,为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普及劳动者的职业卫生知识。
三是加强尘肺职业病防治能力建设。加大医疗设备的投入,提高康复防治医务人员的专业技能,扩大治疗能力与规模。充分发挥现有资源和技术优势,积极推进尘肺病康复工程,让更多的尘肺病矿工得到及时、安全、有效的治疗。
四是积极开展科研攻关,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应用,进一步探索康复防治的好做法、好经验,尤其要开展好尘肺病发病机制和治疗技术研究,以及以防治煤工尘肺、硅沉着病(矽肺病)为重点,实施粉尘危害综合治理的研究。
五是积极开展煤矿职业健康宣传教育。把职业病防治相关法律法规和尘肺病危险纳入教育范围,在全社会形成关心劳动者健康、重视职业病防治的氛围。
康复中心范文3
关键词:全额事业单位 绩效考核 办法
公立医院改革核心是正确处理国家、医院和群众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既要体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又要调动医院和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是提高公立医院服务质量服务效率的重中之重。
我院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主要承担民政部医疗救助工作,如何把国家专项资金更好地用在被救助患儿身上,让惠民政策使更多的人受益,用好钱、管好钱,使其发挥更大效益,是我们每位民政工作者的责任。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积极性,结合把全年的工作任务量化到考核中去,既体现公益性,又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考核的核心以“患者至上,信誉第一”为准则,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中心,以综合目标管理为基础,以效能考核为动力,以项目为依托,探索一条富有民政特色的康复医疗综合目标考核体系,为今后事业单位改革创造条件。
一、总体方案
第一,实行二级管理三级考核制。将原有事业单位简单的核算方式转为根据资金性质的不同、科室的不同、医疗项目病人的不同,分科核算,打破人人平均的“大锅饭”制度,实行效能奖励,按劳取酬,并与年终个人科室评先选优、职称聘任相挂钩,按劳评优,奖勤罚懒,充分发挥效能考核的激励约束作用和导向作用,激励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又要避免科室逐利。
第二,考核采取百分考核。按季评分,医疗和行政后勤实行两种不同的综合目标管理效能考核办法,考核的难点在医疗考核制度权重系数,既要兼顾工作重点、科室差异,又要体现公平、合理。另外,手术科室、医技科室、药械科等任务不同,系数不同。考核系数制定是否合理,直接影响职工积极性,考核重要环节直接体现在财务科是否能及时提供真实、有效、细致、规范的数据,同时核算出的数据,对考核结果是否适用合理,绩效考评相关指标制定十分重要。
第三,考核指标主要突出在:(1)项目总结余率;(2)手术室卫生材料平均费用降低率;(3)自费住院患者提高率;(4)住院病历书写合格率;(5)治愈率、使用率、周转率有望提高;(6)行政后勤服务能力、执行力显著提高,物品采购、保管、发放规范,公务开支下降率。
二、考核反馈
为体现考核科学性,对考核结果在科主任会上公布、评价,肯定成绩,找出存在不足。每季对考核的各项数据进行分析,通过考核检验指标的合理性,其目的是通过考核促进医院各项工作全面提升,并对考核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与各科室沟通反馈,也使科室对工作不断完善、提升,考核指标分为定量和定性,权重分别各占70%和30%。定量考核主要从医疗技术、病历的甲级率、院感、抗生素用药、治愈率、医疗费用结余(包括医疗项目包干结余)等方面并结合近两年的平均工作量、科室工作性质、制度、目标和任务。定性考核主要从工作表现、医德医风、政治思想、劳动纪律等方面。
财务科在中心效能考核中的主要职责是核定年度工作任务,按季核算各科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及效能奖金核算报告。效能奖来源:一是从中心年医疗业务结余中提一定比例作为效能奖励基金;二是将事业单位年终奖和综合治理、精神文明奖预计出一个金额分四等份,按季作效能奖。
三、核算原则
每季效能奖金60%—70%作为基础奖,完成任务并考核达标者可享用基础金,未完成任务和考核未达标者,按其下降的百分比扣发基础奖。超额完成任务并考核达标者,按其提高百分比给予奖励。
四、存在问题
在实际操作中,有一定难点,岗位不同、工作难易不同、考核时间相对集中、考核面广、人员有限,导致考核时有宽严不一,受体制制约,激励有限,工作积极性不是很高。
绩效考核优点:转变工作作风,提高科主任执行力,使职工明确工作任务,促进职工和单位共同发展。
五、完善绩效考核的建议
1.科学设置不同岗位。将相关工作流程、工作环节进行认真地梳理、总结,细化不同工作职责。然后,将相应的职责与任务定岗、定位,保证让工作落到实处,也便于绩效考核管理。这样,对他们的绩效考核才有针对性,所得考核结果才能更准确、真实。
2.制定完善的绩效考评指标。根据各科室人员的岗位职责,制定相应的绩效考核标准。在制定考核标准的过程中要参考下列原则:一是保证科学、客观。要根据医疗专技人员或科主任的岗位职责来制定相关的绩效指标体系,全面反映出各科室的绩效特性。二是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将能够量化的指标一一明确,不能量化的指标要尽量地转化为工作过程描述。三是指标动态原则。单位在不断地发展,随时面临着新情况,因此,绩效考评指标也要不断完善、与时俱进。
3.积极运用考评结果。要充分运用绩效考评的结果,将其和员工个人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尽量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积极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为我中心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康复中心范文4
【关键词】校区合作;社区康复中心;实施
为了培育社会需求型人才,形成了学生工作平台和社区工作平台有机融合的社会大平台。通过这种校区合作模式,不但让学生能够了解社会、发挥专业特长,还能够让社区选拔人才,有效解决人才缺乏的问题。因此,探究社区康复中心发展中“校区合作”模式的实施具有现实意义。
1我校在社区康复中心实施校区合作模式的意义
首先,“校区合作”搭建了实践教学崭新平台。在“校区合作”的社区康复实践实训中,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使学生感受到理论知识与工作之间的联系,提高他们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其次,在社区服务中,通过学生与社区人员尤其是需要康复治疗与服务的人群及其家属接触,加深了对社会和人类的认识,体会到康复对提高残疾人日常生活能力的重要性,体会到康复团队团结协作的必要性,有利于学生职业角色感的培养。
第三,康复服务的主要对象是残疾人、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以后面对的多为社会弱势群体,为他们服务不仅要有良好的社会公德,更要有扶弱助残的意识和乐于奉献的精神,通过反复多次的具体行动不断增加学生与残疾人之间的情谊,并转化为自觉、自愿的助残行动,同时提高服务意识。
第四,在“校区合作”的社区康复服务活动中,使学生更加清晰自己未来的职业定位和就业方向,便于“订单式”培养社区康复所需的技能型人才,从而提高对口就业率和优质就业率。
第五,通过“校区合作”,专业教师和社区康复的一线工作接轨,丰富了自己的临床实践经验,可以将教学内容的真实性、具体性和案例的完整性得到显著提高,保证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极大地缩短了学生所学与工作所需之间的差距,达到“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目的,提高教学质量有了保障。
2我校在社区康复中心发展中“校区合作”模式的实施
为了事实“校区合作”模式,具体措施就是学校给淮安地区康复中性输送合格人才,同时培养人才过程监控。通过这种模式让学生取得工作经验,具备工作经验及工作态度。总体来说我校按照如下模式实施。
2.1在学校中构建选拔机制我校与淮安市区的社区康复服务中心自2006年以来合作至今,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校区合作中去,因此学校必须要建立考核选拔机制。对于想参与到校区合作模式中的学生要采取竞聘上岗方式,增强挂职社区含金量。首先要限定其资格,最好具备有社区的服务经历,或者曾经参与到社区实践、通过网络服务平台展开网络社区服务。同时学校和社区协商在其管辖内开辟出各种服务岗位,为学生到社区服务提供条件。同时社区还要对服务学生进行评价,按照其完成任务数、社区考核情况及完成时间,自然学校也要对这些学生实施考核,把学生在社区中服务效果进行量化,要坚持每一学期考核进入社区学生。上岗之前要让他们明确进行培训的目标及服务内容,给参与学生明确任务与要求,以一学期的考核结果作为标准。
2.2社区构建考核选拔机制淮安地区社区康复中心按照学校所提供挂职学生名单,将这些学生分到不同岗位上,而社区中其他任务则要依据实况,选择较为优秀学生具体组织实施。同时康复中心对挂职学生工作情况实施考核,依照不同任务及服务效果得出考核结果,构建出切实可行的考核标准,最终将考核结果提供给学校。
2.3共建“校区合作”协商机制学生在康复中心挂职,参与服务,同时康复中心也需要有专业知识人员参与,这些形成社区共建,但是这种合作模式下怎样才能够产生最大化效益,就需要康复中心和学校沟通和交流,采用灵活协商机制。学校要给康复中心提供学生见习、实习的详细培养方案,一旦学生到了服务期间就要构建出常态交流机制。作为“校区合作”另一方,康复中心就要对服务学生提出自己要求,通过订单培养方式来满足社区个性化要求。事实上采用“校区合作”模式,学校依据社区所需人才,把学生学习方式延伸到社会,将各种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到实际运用中去,和社区优势互补,共享利益。采取校区合作有效克服学校思想政治的封闭性与盲目性。在实施中一定要重视协商机制,分配任务、培养人员、安排学生等都需要学校和社区之间沟通协商机制。也只有通过合作与协商,才能够把合作目标实际,同时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搬到社会服务,通过服务实践增强学生自身的思想素质与职业素养。
3结束语
从实践可知,我校和淮安市区的两个社区康复中心建立紧密的教学合作,实施“校区合作”模式,不但在专业人才培养的道路上摸索出自己的一套经验,同时大大促进了社区康复服务的发展,得到了社区服务对象的欢迎和好评。
参考文献
[1]李延保.优化异地合作办学模式建好珠海校区[J].中国大学教学,2008(8).
康复中心范文5
关键词:康复中心 病房设计 长期住院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医学发展,目前疾病的结构正从过去的急性感染和急性损伤为主转变为“慢性化、障碍化、老年化”。人们对康复医疗的需求越来越普遍。康复中心是承担康复训练与服务、康复技术人才培养、社区康复服务指导、康复信息咨询服务、康复知识宣传普及、康复研究和残疾预防等工作的机构,为残疾人以及各种有功能障碍以至影响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慢性病者、老年病人提供康复训练与服务。临床康复是其重要的康复项目。在目前我国康复机构建设难以找到设施中心主义以外的规划布点模式的情况下,康复对象中有大量来自周边郊县,或更远的地方。因此临床康复的病房成为他们及陪护家属在当地的主要生活起居空间。由于临床康复的过程远比急性感染和急性损伤的临床治疗周期长,康复对象需要面临长期住院的生活状态,病房作为承载康复对象长期住院的主要生活场所,应提供给康复对象长期可持续的生活环境。
相比急性感染或损伤大约为一周的住院周期,临床康复3个月到6个月之间的住院周期意味着病房设计需要针对长期住院的需求。长期住院对病房环境造成了以下影响:1.长时间住院意味着需要积攒的生活物品更多,储藏空间要求更多,更大;2.长期住院需要应对衣物洗涤、晾晒的问题。3.为避免长期住院让康复对象感到环境枯燥,情绪低落,病房需要营造更舒适的空间环境。
病房与储藏空间
首先,如今大部分住院部都会提供统一的住院服装,以保持病房整洁,减少住院对象个人衣物换洗需求。然而长期住院情况下,在康复中心住院的康复对象需要把病房当做家一样看待,长期穿着统一的病服远不如自己的贴身衣物舒适。康复对象在病房中经历季节交替,衣物和毛毯等物品的添置也不可避免。除此之外,还需要考虑到陪护人员的被服及衣物收纳。因此衣物、被服的储存空间需求很大。其次,住院时间长意味着亲朋好友探视的机会更多,馈赠的保健品等很难找到地方搁置,随着时间逐渐积攒下来。再次,无论康复中心是否提供食堂饭菜,饮食习惯决定了家属为住院康复对象做饭、送饭的愿望。这就导致病房需要放置部分餐具和食品加工工具,例如加热器和电饭煲。
解决物品储存的问题需要考虑物品储存的分类问题。如果能够在病房有不同类型的储藏空间将有利于不同物品针对性的放置。例如在病房外设计住院对象的储藏空间,可以用作存放轮椅和陪护人员用品,护理单元内还可以划出独立区域为陪护家属们提供简单加工食品的空间,例如提供热水器、微波炉等不造成油烟污染的安全家用电器;在病房设计中考虑冰箱放置的区域,冰箱分类储藏了各床位住院对象的食品及亲朋好友馈赠的保健品;卫生间考虑到长期生活的日化用品和面盆较多,面盆架的使用有利于将各床面盆区分,集中的放置也节约了空间。考虑到盥洗池下方需要留出轮椅使用者腿部和轮椅踏板的容纳空间,盥洗池下方难以提供储物空间。适当采取面盆架和储藏柜的结合或把储物空间设计成吊柜将解决卫生间物品放置的问题;由于目前大部分康复中心的病房按照普通医院病房作为设计参考,病房内床头柜的形制也和医院病房如出一辙。实际上,考虑到康复中心病房物品积存的问题,把床头柜上方空间进行利用能增加很大的储藏面积。例如韩国国立康复中心将床头柜下方留作冰箱放置区域,上方做成高2米左右储物柜。因此,以物品分类储藏的原则考虑病房空间的布置能够让病房空间更有序、整洁。
衣物的晾晒与病房阳台设计
如上文所述,康复对象在住院期间有穿着个人衣物的需求,也就必然存在衣物换洗的需求。有条件在康复中心周边解决衣物储存和换洗,能够最大化的方便康复对象及陪护亲属。但由于康复对象中有大部分来自外地,周边长期租房花费巨大,难以找到合适的租房并能清洗、晾晒衣物。因此,病房成为换洗衣物的晾晒场所。由于病房缺少阳台,为保持病房的统一有序,洗完的衣物往往晾晒在卫生间。卫生间的空间质量不仅受到了影响,衣物也不能够在自然光下晒干而得到紫外线消毒。在我国,医院病房几乎放弃了阳台的设计。本人认为有以下原因构成:1. 为保证不会出现阳台坠楼的意外,不便于管理;2.阳台的存在还会因为在阳台晾衣对建筑立面的形象产生负面影响。3.医院整体作为公共建筑,病房楼带有阳台的设计更像公寓,与医院整体建筑形象不匹配。
通过封闭式阳台或飘窗设计既能提供衣物晾晒的空间,也不会造成病房内人员坠楼的安全隐患。从病房内部形象上,为保持环境的统一整洁,晾晒的衣物可以放在阳台或飘窗外墙外侧,通过外墙上的百叶或栏板从外立面上遮挡住衣物,既保持了衣物的采光和环境的整洁,也能保证衣物晾晒的通风和建筑外立面的统一。
提供人性化的病房环境
长时间呆在病房让住院者不得不面对一成不变的环境,难免感到枯燥无味。如果能让病房环境具有灵活的改变,将有效改善住院者的心情,有利于他们的康复。这种灵活的改变可以通过提供给康复对象可选择的公共物品或装饰,来改变病房局部的色彩或造型。这种菜单式的选择需要护理工作者和住院者保持交流,按照住院者的意愿挑选自己喜欢的床单色彩,挂在病房的装饰画等。如果护理单元中设有公共浴室,还能选择洗浴场所:房间内的独立卫生间或公共浴室。住院者感受到对自己所在病房的控制权是让他们感受到病房的归属感的重要途径。因此,菜单式的选择还可以通过由自己选择床位照明方式、灯光色彩、家具摆放方式来实现。如果病房能出现绿色植物,对住院者的心情调整有利。若将绿色植物放置在阳台,还能增加病房的景观层次。病房外侧阳台设计成封闭的通廊式,在护士的统一管理下可放置盆栽等,丰富病房景观环境,也便于护士统一管理。通廊式阳台还可作为各病房病友交流的场所,护士能够在通廊一侧能方便监视到各病房住院者到阳台的活动。
病房环境的弊端也会在长时间生活中暴露无遗。病房环境设计很难做到让使用者百分之百满意,能够让病房内各床位的使用者在长期住院生活中享受到更公平的资源显得尤为重要。我国病房床位多以单排2-3床(双排6床)布置。其中单排3床或双排六床的病房,中间床位处于劣势,既享受不到靠窗床位视线通风良好的好处,也没有靠入口一侧床位私密性更好,出入方便的优势。中间床位的住院者多有被“夹在中间”的尴尬感受。长期住院下,床位的不公平和缺乏私密性的感受逐渐积累,不利于康复环境的营造。由于康复需求大,床位数量紧张,多床间病房可以参考日本病房的双排四床间。双排四床间保证了各床位空间质量的平衡,在病房一侧设置卫生间的情况下,另一侧空间还能灵活设计,提供病房其他辅助功能。
参考文献:
康复中心范文6
文/何俐
脑卒中是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它包括脑梗死、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
康复是降低致残率最有效的方法。脑卒中发生后,患者应早期康复、科学康复、持续康复。
【早】 脑卒中康复从病床上开始
关于最佳康复时机的选择,世界卫生组织(WHO)曾提出标准:当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神经系统症状不再进展的48个小时后开始康复治疗。
脑卒中康复应该从病床上开始,比如帮助患者把肢体摆放在正确的位置,被动和主动活动关节,以及帮助有语言障碍的患者,运用口语、文字、手势、图示等方式来提高沟通和交流的能力。研究表明,早期康复是安全的,可以明显减少肩-手综合征、肩关节半脱位、肢体挛缩以及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日后独立生活的能力。
【准】 专业康复带来精准效果
脑卒中康复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而并非简单的针灸、理疗、按摩。脑卒中后遗留的功能障碍复杂多样,如运动功能障碍、感觉功能障碍、认知障碍、情绪障碍、语言障碍及心肺功能障碍等,因此在经过急性期的规范化治疗后,若脑卒中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神经系统症状不再进展,就需要在预防脑卒中复发和并发症出现的同时,由专业的康复师对患者进行初期康复评定,根据患者脑卒中的严重程度、功能状态等为其制定个体化康复治疗方案。
目前,我国适合推广的脑卒中康复治疗体系为“脑卒中三级康复模型”,即“综合医院神经内科-康复中心-社区康复机构” 的流程。“一级康复”指的是患者早期在医院急诊室或神经内科的常规治疗及早期康复治疗;“二级康复”指患者在康复病房进行的康复治疗;“三级康复”指在社区或家中继续康复治疗。有了科学、精准的康复指导,才能产生良好的康复效果。
【稳】 持续稳定的规范康复很重要
脑卒中后8-12周是患者身体功能障碍的快速恢复期,建议在正规的康复中心进行治疗,以获得更好的疗效。
一般认为,运动功能的恢复需要6-12个月,语言功能的恢复则要超过1年,认知功能障碍的恢复所需的时间可能更长。
患者要进行持续、稳定的康复治疗,一方面,家属要舍得让患者“吃苦”。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健康人习以为常的起床、吃饭、刷牙、系鞋带等动作可能都是考验,但家属要记住:一定要让他们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这样才能帮助患侧肢体血液流通,防止肌肉萎缩。另一方面,患者自己更要积极参与康复,多一分努力,就多一分康复的希望。
识别真假心绞痛
老年化程度增高,冠心病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心绞痛是冠心病最常见的类型,但并非所有胸痛都是心绞痛。对一些不适症状多加观察能帮助识别真假心绞痛。
注意发病状况 心绞痛常常发生在劳动、用力、情绪激动、大便、劳累等心肌耗氧量增加时,而非心绞痛胸痛往往发生在休息、休闲时。
注意疼痛持续时间 心绞痛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而非心绞痛的胸部不适常常持续数小时乃至整天。
注意胸痛性质 其实,心绞痛不是疼痛感,而是心前区的压榨样闷感、胀痛感或难以描述的不适感。而非心绞痛可表现为疼痛、闪电样痛、刺痛等等。
注意胸痛部位 心绞痛时不适部位在胸骨下段,面积约为手掌大小,可向左侧肩胛骨、小手指侧放射。而非心绞痛者的表现可变化多端,可在左侧心前区如针尖大的区域,一会儿左、一会儿又跑到右,部位常不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