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爱国的手抄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爱国的手抄报范文1
方案一:庆国庆活动方案
在庆祝xx周年之际,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展示自己的风采,以积极的态度展示班级个性,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展示学生才艺,我校少先队大队部特举办“庆国庆”系列活动。
一、活动对象:
1—6年级17个班级
二、活动内容:
教室布置、黑板报、手抄报评比。
三、活动要求:
1、教室布置
(1)张贴物规范,无灰尘、无破损;
(2)卫生角规范,卫生工具摆放整齐;
(3)室内无卫生死角,门窗洁净,讲台、地面无灰尘纸屑。
2、黑板报
(1)主题鲜明,突出重点,有实际教育意义;
(2)以文字,宣传画形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形式新颖,图文并茂,布局合理,有整体美感;
(4)书写美观、工整、字体清晰,字距、行距适当。
3、手抄报
(1)手抄报必须包含报头、插图和文字等三部分;
(2)版面制作均使用手抄文字和手绘插图,不能有任何粘贴;
(3)主题要突出,具体题目自行设计;
(4)统一使用8开纸张,页面为横向,注明班级、姓名。
四、评比时间:
1、手抄报:9月25日(周三)下午放学前,各班上交10份较好的手抄报进行评比,9月26(周四)日展览优秀作品(凡展览作品,每份为本班加0.2分)。
2、教室及黑板报:9月27日(周五)晨读时间。
请各年级班积极组织,布置好本班教室,创办出一期高质量的黑板报和手抄报,为校园文化再次构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方案二:庆国庆活动方案
为庆祝第XX个国庆节,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教育,增加学生国情的相关知识,在班级内营造热烈的节日气氛。特举行“我的梦,中国梦”庆国祝活动。
一、活动主题:我的梦,中国梦
二、活动时间:9月27日下午
三、活动对象:全班学生和正副主任
四、活动内容:
集合列队,整理队伍。
小队长向中队长报告人数,中队长向辅导员报告人数。
(一)全体立正。
(二)出旗。(鼓号齐奏,全体队员敬礼)
庆国庆活动方案5篇庆国庆活动方案5篇
(三)唱队歌。
(四)中队长讲话,宣布活动开始。
(五)活动过程
1. 副班主任开篇语
2. 国旗知识知多少。
(1)认识国旗全体齐唱《国旗国旗,多美丽》
(2)认识国徽
(3)欣赏国歌
3. 爱祖国诗歌朗诵。(各小组朗诵爱国主义诗歌)
《沁园春·国庆》、《国庆颂》、《我的祖国》、《写给祖国母亲的歌 》、《国庆》、《永远我爱你 中国》、《我是中国人》、《我是中国人》。
每个小组朗诵一首,通过诗歌唤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诗歌振奋学生爱国情。
4.画一画,我的未来梦
每个学生以国旗为主题,画国旗,想国旗下自己的未来可能是某一方面的冠军或英雄,想象自己为国争光的那份自豪之情。
爱国的手抄报范文2
端午的起源一般大众所接受的说法是: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爱国诗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自尽殉国。但许多盛行於世的端午习俗早在此之前即已流传。而且不少习俗都有驱瘟避疫的成分,因此有人据此推测:端午节源於对恶日(农历五月正是仲夏瘟疫流行的月份而得名)的禁忌。此外,学者闻一多先生认为:端午节最重要的两项活动——竞渡和吃粽子,都和龙有关(见《端午考》)。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就是迎涛神祭图腾说。相传在古代的中国南方有个少数民族(大概在今天的浙江、上海一带)自认为是龙的传人,每年的五月初五都要举行祭图腾仪式,以求来年风调雨顺,大丰收。他们把食物裹在树叶里或者装在竹子里,投到江里面去。后来他们还有在这天扒著独木舟拜访亲朋好友的做法。高兴时就即兴举行独木舟赛,慢慢地就演变成今天过端午节这种习俗。
简单又漂亮的端午节手抄报图片欣赏(11张)简单又漂亮的端午节手抄报图片1
端午节节日祝福语: 五月初五是端午,粽叶飘香鼻尖传。片片芦苇片片情,点点红豆寄情谊。粒粒红枣心欢喜,滴滴雄黄吉祥意。年年岁岁端午节,分分秒秒幸福时。
简单又漂亮的端午节手抄报图片2
端午节节日祝福语:好酒,清清淡淡,越久越醇;好朋友,简简单单,越久越真;好缘份,久久长长,地老天荒。真诚的友谊叫人终身难忘,祝端午节快乐!
简单又漂亮的端午节手抄报图片3
端午节节日祝福语:祝福就像包一个小粽子,细心选叶,精心拌馅,用心系绳,小心加水,耐心煮熟,然后送到你手中,轻轻对你说:端午节快乐!
简单又漂亮的端午节手抄报图片4
端午节节日祝福语: 粽子里有米,我心里有你;吃口粽子入嘴,想你想的迷醉;摇摇晃晃真舒服,借助端午包裹祝福,祝愿你爱情好比春风沐,生活快乐又幸福!
简单又漂亮的端午节手抄报图片5
端午节节日祝福语:五月莺歌燕舞日,又到粽子飘香时;片片苇叶片片情,天天拥有好心情。几枚红枣几颗心,让你开心又顺心,钞票有如粒粒米,包在一起送给远方的你端午节快乐!
爱国的手抄报范文3
2017关于我们的节日清明节活动总结一 为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努力营造书香校园的氛围。根据学校工作计划,结合我们的节日清明节,开展了以感恩为主题的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
4月2日下午,我校开展的经典诗文诵读比赛活动在学校操场隆重举行。本次比赛主要以集体诵读为主要形式,节目题材多样、内容丰富。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既有领诵、集体朗诵、配乐朗诵等艺术表演形式;又有琴曲、吟唱等。随着悠扬典雅的乐曲声,中青年教师深情诵读了经典诗歌《相信未来》,参赛班级用清脆而悠扬的声音吟诵了《感恩妈妈》《初春》《我的祖国》《游子吟》《红色箴言》《初春》《写给妈妈的诗》《毕业歌感谢你,乾明》这些脍炙人口的古今诗词,孩子们用优雅的表演和甜美的语调展示了古今诗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深深地感染了台下的每一位学生。让我们在欣赏经典诗文的同时,也看到了孩子们团结、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感受到诵读经典诗文浓厚的氛围。
本次诵读比赛分三个年级段(低、中、高),经全体语文老师评选,二乙班《学会感恩》,四甲班《我的祖国》,五乙班《感恩的心》获一等奖。
本次比赛进一步了加深学校师生对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在诵读中亲近中华经典,在亲近中热爱中国文化,在热爱中弘扬中华文明,在弘扬中催生践行活动。过此次活动,引导小学生在缅怀先辈的情怀中认知传统、尊重传统、弘扬传统,提升道德素质,增进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
2017关于我们的节日清明节活动总结二 为了继承和发扬少先队的光荣传统,推进素质教育进程,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素质人才,提高学生全面素质、造就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使少先队员能肩负起新世纪赋予我们的新使命,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我校少先队在清明节期间,开展了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为主题的一系列教育活动:
1、要求学生利用各种渠道包括向家长及村里的老人请教,利用信息课,让学生上网搜集资料等,了解清明文化清明节的由来,及各地的清明节习俗,有关清明节的传说、故事,使得学生对这传统的节日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2、学校发动队员积极写关于清明节的、革命烈士事迹的文章,以及读后感等,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少先队宣传栏等途径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宣传教育。
3、各班能及时召开我们的节日 清明节主题班会。在班会上,学生有说、有唱,有的朗诵诗句,有的畅所欲言。虽说各有各的特色,但都能通过本次的班会课,使学生明白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让学生能从小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好好学习,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4、各班结合我们的节日 清明节出了一期黑板报、手抄报。各班都能较好的完成,特别是高年级的同学,老师布置了任务,她们就很自觉地完成好,并能充分体现了本次的主题。通过出手抄报活动使更多同学参与其中,特别是低年级的小朋友,她们用她们的彩笔画出了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画出了要如何去珍惜幸福生活!通过评比我们选出来的优秀的手抄报作品,从学生的优秀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学生确实是受到的深刻的教育,相信她们会真正懂得这样珍惜现在,珍惜幸福生活的!
2017关于我们的节日清明节活动总结三 为了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理解,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慎终追远、缅怀先辈,铭记革命先烈光荣事迹,倍加珍惜今天幸福生活,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丽阳中学在清明节期间组织学生开展了我们的节日清明节系列活动。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组织学生在微机室通过中国文明网进行了网上寄语活动,参与签名寄语活动的学生达到了318人次。学生们在网上撰写感言和自己的心得体会,表达对革命先烈、英雄人物的敬仰和缅怀之情。
二、各班制作了一期以清明节和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手抄报,同学们通过搜集整理资料、设计制作手抄报,加深了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增强了民族意识,引导学生尊崇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从而增强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情感。
爱国的手抄报范文4
一、资料搜集
新课程总目标指出:学会使用常见的课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收集资料的能力。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设计出与教学目标有关的作业。对于语文,每一个单元教学之前,根据本单元的导读要求,与本组课文的需要,把需要收集的资料在导读课上呈现给同学们。例如教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课文时,我指导学生围绕“祖国在我心中”的主题搜集相关资料如:1、祖国的屈辱历史。2、祖国的辉煌历史。3、为祖国的建设奉献一生的历史人物。4为祖国的辉煌奉献的现代人物。(有如詹天佑的事迹、季羡林的人生阅历及成就等)5、爱国名言、诗篇、歌曲等。6、感人至深的爱国故事。--------通过让学生搜集资料,学生提前对文中的背景、人物等有了了解,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奠定了基础。
二、办手抄报
手抄报是考查学生综合素质的好办法,也是学生才艺展示的大舞台。如教学《怀念母亲》一文时我为了增长学生的感恩情怀,我设计了这样的作业: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查找资料,以“感恩父母”为主题,可四人一小组合作办一期手抄报业,可以自己独立完成。手抄报交上来,那内容的丰富多彩,形式的灵活多样,版面的新颖清新,视野的开阔辽源,虽然他们的手抄报还不那么完美,但我看到他们对这一作业的喜爱,更看到了他们的合作精神。
三、朗读背诵
好的文章是写出来的,更是读出来的。朗读课文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陶冶情趣。每每学到优美文章,我总要求学生回家后朗读给家长听,可以自己给文章配上音乐。第二天上课前三分钟朗诵给同学听,优秀的同学可为小组正的星星作为奖励。如《山中访友》一文中的第三自然段,学生声情并茂的的朗诵,把握和学生带到了如诗如画的境界。这样的作业及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又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可谓一举两得。
四、编课本剧
根据所学课文,对故事情节较强,场面描写具有较强动作性的课文,我布置学生自愿组成小剧组编排课本剧。如教学《杨氏之子》《晏子使楚》这两篇课文时,我根据学生的家庭住址的住址,给学生编排小组,回家自编自导自演课本剧。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仔细揣摩,表演到位 。这项作业学生积极性很高,在编排课本剧的同时,对课文内容有了充分的理解,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五、为文作画
新课标下的语文课本,可谓是图文并茂。有很多文章都有丰富的插图,为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感受语言的魅力,通过读文章,对文中的一些片段进行图画想象,这样更有利于对课文深入理解。如教学《詹天佑》一文时,我让学生回家后反复朗读课文,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居庸关、八达岭的开凿隧道的方式,从而理解詹天佑的创新精神,杰出的才干与智慧。虽然有的同学画的不够规范,但是他们能够理解课文,背诵课文也就水到渠成了。
六、社会实践
爱国的手抄报范文5
一、学会感恩学会爱
感恩是一个正直人起码的品德,一个经常怀着感恩之心的人,心地坦荡,胸怀宽广,会自觉自愿地给人以帮助。我设计班级系列活动,让学生体验真情,学会感恩与奉献。
在现代社会中,不少孩子缺少感恩情怀。他们往往对父母的辛劳视而不见,只知道接受别人的爱而不知道去爱别人。因此,每年三八节前夕,我都要设计一节《我爱爸爸妈妈》的德育活动课。课上,孩子们讲述着和父母相处中的点点滴滴,动情之处催人泪下。我倡议每个同学制作一张感恩卡,将自己与父母之间发生的最令人感动的一件事记在上面,或写上一句祝福的话,在3月8日的晚上送给他们。一张张卡片融进了孩子对父母的真情。
为了把感恩活动引向深入,我深情的对孩子们说:“感恩不是挂在嘴边,写在纸上,而是要落实在行动中。从今天开始老师为你们每人都留一份必做的孝敬作业:每天饭前帮父母拿碗筷。我还要发放家校反馈表了解你在家的具体表现。学期末我们将评选“家庭快乐小帮手”,只要能达到标准都能获奖。”孩子们从细微之处,体验到了做父母的辛苦,真正把感恩付诸于行动。如今孩子已经不仅仅停留在完成家务作业上,他们对父母的孝心已在孩子的心底悄然萌生。
爱是博大的,孩子们不仅仅要爱自己的亲人,更应把爱奉献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在新学期发放新校服之前,学校号召全校少先队员“伸出援助之手,奉献一片爱心”。我抓住这个机会教会学生关爱他人,奉献自己的一片爱心。我用演示文稿的形式,展出了赤城县新农村小学的校园和孩子们学习时的照片。那破旧的校舍,土坯支起的桌子,旧毛巾做的书包,让孩子惊讶又同情。“老师,他们真是太苦了,我要把自己的衣服送给他们。”“老师我要买新文具送给他们。”“我送给他们一些好书。”……此刻我好象看到两地孩子的手拉在了一起,心连在了一起.
在红领巾跳骚市场的捐赠中,在为海啸受灾区捐款,为打工子弟的捐衣服的活动中,孩子们积极踊跃。就连平时连橡皮都舍不得借给别人用的孩子,都主动上前问我:“老师,还能再捐点吗?”最感人的,是我们班有一个同学把她从小一直攒到现在的所有硬币和装着硬币的小猪储蓄罐一起捐了上来。我真的感受到了孩子的那份真情,也体验到了为人师的无比幸福。
二、片片绿叶系集体
班集体就像一棵大树,老师和学生就像一片片树叶,树叶熠熠闪亮,大树才会郁郁葱葱。大树枝繁叶茂,树叶才能汲取更多的营养。
学校设立每年四月为体育月,这正是增强学生集体观念的好机会。我在班级中开展“我是集体一片绿叶”的主题教育活动。动员会上,我激动地对孩子们说:“我们48个人在一起,只能说是一个班级,只有每个人都为班级出力,为班级发展献计献策,为班级的集体利益着想,敢于奉献,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样的班级才是一个真正的班集体!孩子们,你们愿不愿意我们的班级成为这样的集体?”孩子们异口同声的回答,让我们的活动拉开了序幕:在班级的后黑板上我画了一棵只有树干的大树,在下面端端正正的写到:你为集体进步作出了努力后,请画上一片绿叶,并且写上你的名字。孩子们在跳绳比赛、转呼啦圈比赛、汇操比赛中各展风采,集体之树开始长出绿油油的树叶。体育月的最后一项活动是运动会,不用我做任何提示,孩子们就早早地来到学校,甚至抓紧课间那几分钟的时间,扔沙包,练跳远,比赛跑步……比赛的前几天,全班同学都兴奋得不得了。他们纷纷把自己设计的班徽拿来,兴致勃勃地告诉老师入场时要喊什么口号,有的同学自己去买气球,有的同学去借白手套,还有的同学上网收集广播材料……大家都是集体的小主人,谁都不愿意被落下。那棵原本还不茂盛的集体之树慢慢的枝繁叶茂了。比赛的时候,小运动员们穿上单衣,各个摩拳擦掌,观看的同学眼睛紧盯着小运动员们,为他们喊哑了嗓子,挥酸了胳膊。跑了第一的孩子仿佛得胜的将军,跑在后面的孩子一脸的遗憾,同学们见到了自己班的小运动员,为他们擦汗,给他们披衣服,还有的同学把巧克力塞到运动员的口中……如众星捧月一般。观看的孩子,又热情又守纪。体育月结束后,我在那棵茂盛的大树树干上写上了“精神文明班集体”几个大字。以后只要学校组织大型活动,后黑板上就会长出一棵蓊郁的大树。活动中,孩子们在为集体荣誉做贡献中得到快乐,在集体的进步中健康成长。
三、日行一善成美德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良好的品德是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中养成的。我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设计活动,教育学生在校的每一天要力争多做好事,在家庭、在社会上要力争有好的行为。
为了让孩子从小事做起,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我在班里长期开展"日行一善"活动,教育学生在校的每一天要力争多做好事,在家庭、在社会上要力争有好的行为,在每一天都有某一方面的进步或增长一个本领。为了能够留下大家做好事及进步的足迹,我要求每人准备一个“日行一善”的记录本,在第一页做好“日行一善”的活动标记。这项活动引起了孩子们极高的兴趣,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及时记录。“今天我在甬道,主动捡起一片废纸;”“今天我主动擦去了教室墙壁的墨迹;”“下午放学我主动去关上了窗子;”“学校的肋木有些松动,我赶快到教导处做了汇报”……。通过参与此项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了班级、学校的小主人,从而培养了学生对自己学习、生活场所负责的好习惯。在此基础上,我利用班会召开“日行一善”会,每月评出“日行一善小标兵”。孩子们都积极向上,不甘示弱,不良的习惯渐渐远去,良好的行为不断充斥着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他们关心集体,爱护校园,团结互助,积极进取。
四、张张小报长本领
一张张小报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一张张小报陶冶了他们的情操。一张张小报锻炼了学生的思维,一张张小报使他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一张张小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当我了解到班里大部分学生都把时间花在看电视上、玩儿游戏上了时,很是着急。如何开展一项孩子们喜爱而又有意义的活动呢?创编手抄报活动在我班应运而生。每月的月初,我都会给孩子们一个办报的主题:科技手抄报、环保手抄报、故事手抄报、古诗手抄报、四季手抄报、申奥手抄报……在孩子们巧手中一份份精美的手抄报展出在教室外的专栏里,引来了无数羡慕赞许的目光,孩子们的心里别提有多美了。孩子们为了向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得到老师的肯定、表扬,他们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课余时间不再贪玩,而是积极地向同学求教、商讨,全身心地准备自己的作品。办报活动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他们各方面的知识,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他们的创新能力,更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情感。
爱国的手抄报范文6
2与文体活动相结合教师应注重在文体活动中训练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具体做法是:在开展某项活动前,结合语文课学过的知识布置作文题目,让学生留心观察并记录活动的过程,为作文积累丰富的素材。比如:在进行体育越野赛、跳绳赛、踢毽赛、体操、小篮球、乒乓球比赛以及“六·一”、“十·一”和新年文艺演出前,要求各年级语文教师组织学生定向观察或机遇观察,教给学生观察方法,活动后运用已学的某种写作方法练笔。
3与认识社会相结合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社会,把学习语文与认识社会结合起来。小学生进入三年级后,要求坚持开展每周一次的5分钟新闻报告会活动。具体做法是:教师在学期初排表,学生轮流报告。开展这项活动意义在于激励学生认识社会,在认识社会中学语文,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让学生在收听、收看、记录、讲述新闻的过程中开阔视野,从而使各项能力得到锻炼。
4与创办手抄报相结合义务教育小语大纲明确提出:“适当地组织其他语文课外活动,如参观访问、自己动手办报、进行普通话比赛、作文比赛、听说读写综合竞赛、收听广播、收看电视等。”按照大纲要求,应要求学校在三年级以上班级创办手抄小报,手抄报由学生轮流当编者。小报内容大体以宣传新人新事为主,或摘录谜语趣题,或选登格言警句,每学期组织一次小报展览,在办报中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