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课堂笔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盼课堂笔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盼课堂笔记

盼课堂笔记范文1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创新理念 精彩课堂

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的工具学科,不能单纯地依赖小学生的模仿与记忆,而应该通过创设高效情境,提高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让学生在和谐的情境中自主学习,获得数学知识。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坚持终身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数学知识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变“教师为中心”为“学生为中心”,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改变课堂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小组探究式学习,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主动地探索数学奥秘,不断发现问题,尝试解决问题。了解数学的应用价值,领悟数学学习的魅力,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与人合作的习惯。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的个性在探究中得到张扬,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打造精彩课堂,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创设有效情境,打造精彩课堂

1.1以“疑”引趣,做好铺垫。

以“疑”引趣是教师常用的一种导入新课的教学手段。教师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其“挑战性”的问题打破小学生原有的认知平衡,使学生的心从平静到波澜起伏,最终让主动探究成为学生的迫切欲望。学生在问题驱使下积极动脑思考,产生追根溯源的强烈愿望,学习数学的兴趣倍增,课堂气氛特别活跃,学生的注意力非常集中,为新课教学做良好的铺垫。例如: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我给每个学生发两个笔记本,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自己小组一共发了多少个笔记本?怎样计算?交流后,5人小组代表汇报列式:2+2+2+2+2=10(本)。我追问:我们班有24人,老师一共发了多少个笔记本?该怎样列式计算呢?有的学生急忙回答说:“24个学生的笔记本子加起来。”有的学生反驳说:“24个2相加列出的算式可是够长啦!”我急忙导入:要解决这个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新的计算方法,使加法算式变得很短,你们想学吗?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跟着老师的思路,兴趣盎然地投入新知探索中,在愉快的情境中轻松地接受新知。

1.2以“趣”激思,启动思维。

现代多媒体能巧妙地把形、声、光、色、动、静融为一体,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变静为动,化虚为实,把静止的课本化为有声的动画,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唤起学生的探究动机。数学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教师要通过自己的精心设计让全体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小学生对彩色图画特别敏感,也很喜欢小动物。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制作动画片,为小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学习情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课堂教学。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教师制作Flas“小猴子找外婆家”,学生被精彩的故事吸引住了。故事的内容是:有一天,猴妈妈患了重感冒,下不了床了,小猴子想去找外婆来看看妈妈。临走之前,妈妈告诉她外婆家和奶奶家的房子很像,只有一点点不同。外婆家住的房子是长方形的,奶奶家住的房子是正方形的。小猴子着急去外婆家,也没听清楚妈妈说的话,撒腿就跑。他一口气跑到山上,眼前出现了两个差不多的房子。这时,小猴子犯难:哪个房子是外婆家呢?你们愿意帮助小猴子吗?小朋友都想帮助小猴子,可是他们也不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啊?现在老师就和你们一起帮助小猴子找外婆家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多媒体动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发挥创造力,课堂教学迭起,精彩纷呈。

2.营造探究氛围,凸显创新理念

2.1以“思”促动,走进生活。

数学课堂活动离不开小学生的生活。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已成为新课改下数学课堂教学的亮点。数学课堂教学要走进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多思善问,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促使课堂教学目标高效实现。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我让学生在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之后,掌握各种钱币之间的进率。然后创设有趣的购物情境,让学生掌握钱币单位的换算。我在教室里设地摊,让学生当营业员挂牌服务。学生任意选择需要的学习用品,讨价还价,在一付一找中学会购物,掌握钱币的换算方法。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激发探究数学的兴趣,给课堂教学增添乐趣。

2.2以“动”促学,体验快乐。

动手操作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一种循序渐进的探究过程。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课堂上左顾右盼。教师利用学生好动的特点,深入挖掘教材内容,运用学具,让学生动手探究数学知识。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的手、脑、眼、口同时参与课堂活动,在操作中思维,在活动中体验快乐。如:在学习“十几减九”时,教师让学生运用小棒动手操作,探究多种计算方法。与学生合作交流算理,倾听他人的见解,学会合作,张扬个性。计算13-9=4时,有的学生说:“我是从12里一个一个减下去的,所以,13-9=4。”有的学生说:“9+4=13,所以,13-9=4。”学生边摆边说出算法,在动手实践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体验学习的快乐。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积极探索教法,创设高效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打开学生的心智之门,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叶飞,胡金伟.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生之友(小学版)(下),2010(07):49-50.

盼课堂笔记范文2

这并非搪塞之言。人生的过程虽然会受到社会和时代的很大影响,但贯穿首尾的基本线索总离不开自己的个体生命。个体生命的完整性、连贯性会构成一种巨大的力量,使人生的任何一个小点都指向着整体价值。一个人突然地沮丧绝望、自暴自弃、铤而走险,常常是因为产生了精神上的“短路”,如果在那个时候偶然翻捡出一张自己童年时代的照片或几页做中学生时写下的日记,细细凝视,慢慢诵读,很可能会心情缓释、眉宇舒展,返回到平静的理性状态。其间的力量,来自生命本身,远远大于旁人的劝解。

拿起自己十岁时候的照片,不是感叹韶华易逝,青春不再,而长久地逼视那双清澈无邪的眼睛,它提醒你,正是你,曾经有过那么强的光亮,那么大的空间,那么多的可能,而这一切并未全然消逝;它告诉你,你曾经那么纯净,那么轻松,今天让你苦恼不堪的一切不属于你。这时,你发现,早年自己的眼神发出了指令,要你去找回自己的财宝,把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放回原处。除了照片,应该还有其他更多的信号,把我们的生命连贯起来。

为此,真希望世间能有更多的人珍视自己的每一步脚印,勤于记录,乐于重温,敢于自嘲,善于修正,让人生的前前后后能够互相灌溉,互相滋润。其实,中国古代显赫之家一代代修续家谱也是为了前后之间互相灌溉、互相滋润,你看在家谱中呈现出来的那个清晰有序的时间过程是那么有力,使前代为后代而自律,使后代为前代而自强,真可谓生生不息。个人的生命也是一个前后互济的时间过程,如能留诸记忆,定会产生一种回荡激扬的动力循环,让人长久受益。一个人就像一个家族一样,是不是有身份、有信誉、有责任,就看是否能把完整的演变脉络认真留存。

我们也许已经开始后悔,未能把过去那些珍贵的生活片段保存下来,殊不知,多少年后,我们又会后悔今天。如果有一天,我们突然发现,投身再大的事业也不如把自己的人生当作一个事业,聆听再好的故事也不如把自己的人生当作一个故事,我们一定会动手动笔,做一点有意思的事情。不妨把这样的事情称之为“收藏人生的游戏”。让今天收藏昨天,让明天收藏今天,在一截一截的收藏中,原先的断片连成了长线,原先的水潭连成了大河,而大河,就不会再有腐臭和干涸的危险。

绝大多数的人生都是平常的,而平常也正是人生的正统形态。岂能等待自己杰出之后再记载?杰出之所以杰出,是因为罕见,我们把自己连接于罕见,岂不冒险?既然大家都很普通,那么就不要鄙视世俗年月、庸常岁序。不孤注一掷,不赌咒发誓,不祈求奇迹,不想入非非,只是平缓而负责地一天天走下去,走在记忆和向往的双向路途上,这样,平常中也就出现了滋味,出现了境界。珠穆朗玛峰的山顶上寒冷透骨,已经无所谓境界,世上第一等的境界都在平实的山河间。秋风起了,芦苇白了,渔舟远了,炊烟斜了,那里,便是我们生命的起点和终点。

想到起点和终点,我们的日子空灵了又实在了,放松了又紧迫了,看穿了又认真了。外力终究是外力,生命的教师只能是生命本身。那么,就让我们安下心来,由自己引导自己,不再在根本问题上左顾右盼。

左顾右盼,大漠荒荒,其实自己的脚印能踩出来的只是一条线。不管这条线多么自由弯曲,也就是这么一条。要实实在在地完成这一条线,就必须把一个个脚印连在一起,如果完全舍弃以往的痕迹,那么,谁会在意大地上那些零碎的步履?我在沙漠旅行时曾一次次感叹:只有连贯,而且是某种曲线连贯,才会留下一点美,反之,零碎的脚印,只能是对自己和沙漠的双重糟践。

我最合适什么?最做不得什么?容易上当的弯路总是出现在何处?最能诱惑我的陷阱大致是什么样的?具备什么样的契机我才能发挥最大的魅力?在何种气氛中我的身心才能全方位地安顿……这一切,都是生命历程别重要的问题,却只能在自己以往的体验中慢慢爬剔。昨天已经过去又没有过去,经过一夜风干,它已成为一个深奥的课堂。这个课堂里没有其他学生,只有你,而你也没有其他更重要的课堂。

因此,收藏人生,比收藏书籍、古董更加重要。收藏在木屋里,收藏在小河边,风夕雨夜点起一盏灯,盘点查看一番,第二天风和日丽,那就拿出来晾晾晒晒。

名篇品读:

盼课堂笔记范文3

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措施:

一、将自主学习环节前置,课外预习自学

为了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自学,学会预习,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我们采用三个层次的预习方式,学期前预习、周前预习、课前预习。

学期预习,就是在放寒暑假前,教师将新学期教材全册的知识树绘制出来,发给学生,让学生依据知识结构图的提示,系统自学全册教材,在教材上勾画出要点,并要求学生建立预习笔记,开学后进行检查。这样的预习,有利于学生充分而独立的自学,更能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

周前预习,教师先周备课,写好导学案(导学案就是教师对教材的重新加工整合,包括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自主学习指导、合作探究、拓展应用等几部分,便于学生有针对性的学习,变教案为学案。),周末将下周要学习的导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依据导学案,利用双休日对下周要学习的内容进行有效预习,独立填写有关内容,周一上交,教师批阅。

课前预习,学生利用晚自习时间,在周前预习的基础上,对第二天要学的内容重点预习,自己已经学会的加以巩固,不会的找同学讨论,还不会的做出标记,留待课堂解决。

二、课内合作探究

课内探究课,我们设计五个环节:个体质疑――群体释疑――合作探究――巩固总结――达标检测。

1、个体质疑。课前各组把预习中不会的问题,写在黑板上。这样生成的教学目标,有针对性,是学生急盼解决的问题,学生听别人讲解时注意力就会很集中真正把“三讲三不讲”落到实处。

2、群体释疑。集体逐一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穿插引导点拨,把问题得到解决。教师还要指出重点问题,讲解学生没有发现的问题,保证课程标准的落实。

3、合作探究。教师在导学案上设计二至三个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供学生合作探究。问题难易程度要适度,不要过于简单,也不能太难,问题要有情境,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对知识运用的能力;具有开放性,答案可以不唯一,不需有标准答案,思想正确即可;综合性,通过练习,提高学生分析综合,演绎归纳的思维能力;生活化,力求切近生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与教材知识有机结合。

4、巩固总结。课堂上要有足够的巩固记忆的时间,才能落实堂堂清,对重点问题,基础知识要达到掌握的程度,当堂落实,不能留到课下。还要引导学生将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梳理归纳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形成知识结构,如画本节知识结构图,写小结,谈收获等。

5、达标检测。以书面的形式对本节课所学的重点知识对学生进行小测验,及时反馈矫正。当堂检测,要突出重点知识,基础知识,题量不宜太大,10-15分钟,可以教师部分批阅,组长批阅,也可以作为课堂作业,由教师批阅。

操作中注意的问题:

1、学会预习,养成预习的学习习惯,是课堂五环节顺利进行的保障,必须切实抓好课前预习。

2、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出重点问题,重点突破,学生没有发现的问题,根据需要适当补充,保证课程标准的落实。

3、合作探究题,不宜过多,否则,时间不够用,影响巩固和当堂检测。

取得的成效:

课前预习,课内探究五环节教学法具有以下优点:

1、保证了学生有充足的自学时间,有独立的阅读机会,有利于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自学能力明显提高。

2、教学内容针对性强,着重解决学生不会的并急于解决的问题,学生上课注意力集中,课堂纪律好。

盼课堂笔记范文4

关键词:学生作文 激发兴趣 丰富生活 趣味竞赛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健康的审美情操,陶冶性情,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的一种重要途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何激发学生自主快乐作文的兴趣?我的见解为以下三方面:

一、和谐课堂,激发兴趣。

课堂是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主阵地。和谐课堂就是师生双方积极主动、民主自由、宽松平等的课堂教学环境氛围,它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培养能力、掌握技能、激发写作兴趣。

1.以词为例,模拟激趣。

词语就是写作的奠基石。为了让学生轻松牢固地理解并且灵活运用词语,课堂上,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把写作知识渗透到了课堂教学的每个细节。如学习《白鹅》一文时,我就请学生根据词义表演出“蹑手蹑脚”、“左顾右盼”、“窥视”等词。通过表演,学生理解了词义并且踊跃造句,激发了他们的写作兴趣。

2.以文为例,仿写激趣。

语文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以动传情,以情感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和习作兴趣。学了《白杨礼赞》后,我及时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之中,展示松树的图片,让他们观察想象:如何描写它的姿态?有位同学思考片刻后是这样说的:松树以正直、朴素、坚强为美。你看它粗壮笔直的干,高到丈许两丈;鳞次栉比的皮,给松树披上了一件外套;青翠的枝叶,犹如一把大伞,为他人遮风挡雨;如针的叶子,一簇簇向外伸长着,每一个都尖锐有力。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人和树一样,我们应做像松树一样内在品质坚强的人……总之,在教学中进入情境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还能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二、丰富生活,积累素材。

“生活是习作之本”。,离开了生活,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学生只有自觉关注生活、积累生活、感悟生活,才能有事可写、有情可抒、有感可发。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为丰富学生的生活,我根据作文的训练要求,结合学校的专题教育,利用班会、课外活动时间,有意识地开展了一些活动,并努力使思想教育和作文训练同步。如为配合学校开展以“安全教育月”为中心的安全教育,我设计了“如何防雷电”、“我说交通规则”等系列主题活动。“如何防雷电”,要求学生查找有关书籍,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并认真作好笔记。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加深了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和体验,增进了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为学生作文有话可说作好了铺垫。

为丰富学生的生活,在平时,我还组织学生进行小制作,科学实验,栽花种草,在双休日深入社会,“三八妇女节”为母亲做一件事,“教师节”亲手制作贺卡送给老师等等。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写作,使学生丰富了生活、陶冶了情操、培养了兴趣。有时,我带领他们走出校园,做些公益事情,或参观访问,或游览名胜古迹,或体验大自然,使学生对人、事、景、物有更多更广的认识了解。这样,作文时才会激发学生对生活的再认识、再思考,拓宽他们习作的思路。

三、趣味竞赛,彰显才艺。

要结合学生实际,开展有趣的活动,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彰显才艺、体验成功。

1.读书畅谈。阅读,积累、积累、再积累,能为写作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我们每月举行一次读书畅谈活动,要求每位学生用2-3分钟时间谈自己一月的读书体验(动人情节、读后感悟、优美词句、名言警句、好的段落篇章、表现手法等),由师生共同评出2名最佳演说者、5名材料优秀者、2-3名进步者,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学生就会主动地去阅读、整理材料,进而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展示自我,发展群体。这种以读写促说、以说促读写的活动,在训练学生口才、增强学生知识面、强化学生思维、满足学生兴趣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优秀作文展示。每次作文,由师生共同评出1-2篇优秀文章,推荐到校园广播站播出,并给予物质奖励;每天的日记,评出2篇优秀的或进步较大的文章,在教室里展示学习;期末,把所有好的文章汇编成《班级成长记录》,人手一册,家长阅读签字。这样使学生体验到了成功,促进了他们的写作兴趣。

作文教学应多角度地激发学生兴趣,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角度出发,贴近学生实际,寻找适合学生的作文途径,让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乐于在作文中尽情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让学生从“要我写”变成“我要写”。

参考文献

[1]中小学生生活·学习·心理指导[[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盼课堂笔记范文5

语文老师大概都知道这样一个故事: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李希贵在山东高密四中任教时,有一年,高一两个班没有语文老师,“当同学们感到实在太枯燥的时候,老师就把他们放到阅览室里去读书,或者把图书馆的书借到教室里来”。学生们依靠自学,依靠自己读书,就这样过了一个学期。让老师们感到惊讶又尴尬的是:这两个班的语文期末考试成绩,并不比其他班级差,在阅读和写作上的表现,比其他平行班还要略胜一筹。

这件事情让我们这些语文老师感到汗颜:我们到底在干什么?我们在课堂上的口干舌燥,到底能起什么作用?

二、莫言的启示

无可置疑,阅读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莫言幼时失学在家,只有小学文化水平,他反复阅读哥哥用过的《文学》课本,他最初的文学兴趣和文学素养,就是哥哥的那几本《文学》课本培养起来的。莫言曾无奈地说:“语文水平的提高,大量阅读非常重要……一个人如果不能在青少年时期获得一种对语言的感觉,只怕一辈子都很难写出漂亮的文章。……我们完全可以把语文课教学搞得妙趣盎然。”

然而,现实是:分割的语文课堂,繁杂的语文试题,接踵而至的各类考试评比,让语文支离破碎;老师的意识里,语文课不讲课,就是浪费,从而导致语文没有一个完整的阅读环境。这样看来,应该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多读几本教材之外的书了,要让他们有阅读的自由,有独立思考的空间。

三、读书引导

怎么引导?从兴趣开始。我制订了一个计划――讲故事。先是老师讲,每节课前5分钟,前十次讲完整的故事,后来讲到处就戛然而止,孩子们意犹未尽,自然会纠缠不放;我顺理成章地告诉他们,这个故事在哪本书里,自己去看。渐渐地,部分孩子开始去借书。开始要讲最有情节的书,如《青铜葵花》――城市女孩葵花和乡村男孩青铜成了兄妹相称的朋友,他们一起生活,一起长大。但命运总是爱捉弄人,在青铜12岁那年,葵花被命运召回她的城市。青铜从此常常遥望芦荡的尽头,遥望葵花所在的地方……青铜和葵花,后来又有缘相见吗?孩子们瞪大眼睛,等着下文,有的甚至跑到办公室来问:青铜和葵花,见面了吗?我告诉他们,书会告诉你们答案。趁机带他们去阅览室借书。有个小朋友借助字典,竟然三天就看完了!下一节课上,这个孩子就成了课前5分钟的主角。

后来,又讲《时代广场的蟋蟀》。蟋蟀柴斯特从没想过离开康涅狄格州乡下的草场,可它因贪吃跳进了一个野餐篮,被带到纽约最繁华的地方一一时代广场的地铁站。在这儿遇到了塔克老鼠和亨利猫,柴斯特会受到欺负吗?再后来讲了《稻草人》《三毛从军记》等等。一部分先看书的孩子就成了上课前五分钟的主角了,他们会把前一天我没讲完的故事讲出来,很神气的样子。两个月后,学校的图书室热闹起来了。语文课堂也应该相应地给他们展示的机会。原来的5分钟讲故事,延长至10分钟,孩子们兴高采烈,课堂里都是故事。我趁热打铁,每周拿出两节课做阅读课,前提是掌握新课的生字词。语文课上讲故事,孩子没有任何任务,不受任何限制,畅所欲言,讲自己最喜欢的故事。语文课,孩子们是数着手指头来盼的;当然,孩子们在故事会上表现出来的兴奋与语言能力,是任何语文课都难以企及的。

四、激发读书成就感

我让孩子们准备了一个小本子随时做读书笔记,把自己最喜欢的地方记下来,可以是美丽的句子,也可以是故事情节,还可以是读书的感受;千万不要强制规定,扫了孩子读书的兴。

盼课堂笔记范文6

【关键词】积极性;主动性;反感;兴趣;因材施教

在看了很多案例,以及相关的书本后,我发现先了解他们对英语的兴趣有多深,喜爱英语的程度。所以从今年起,我接手的每个班就先了解哪些同学学习英语较为困难。然后对困难孩子进行具体分析,找出原因,对症下药。有的后进生是学习态度不端正,对这样的孩子必须在加强思想教育的同时,多督促,必要时辅之以一定的批评。多数后进生则并非不勇敢,而是基础差,接受能力差或者学习方法不对头等。对这样的孩子则应采取保护他们的积极性,与他们共同讨论奋进和提高学习成绩的方法。那么,如何与后进生成为好朋友,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呢?

1.自觉立志。很多孩子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英语,在生活中用英语的几率很小,不用英语照样能闯出一片天,为什么要学习呢?那么,我就会这样对他说:这是一种我们作为中国人的一种社会责任感。我们是中华子女,我们要以国盛为荣,以国衰为耻。学习英语不是崇洋,而是一种知彼知己,百战百殆。我们或许不出国,不用英语,但你能保证西方人不来中国吗?你能保证他们都说汉语吗?所以,我们不能让他们嘲笑我们,我们不能让他们看不起。除此之外,还要让他们觉得学习有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生动活泼,轻松愉快,能引起孩子的d趣,使他们持久地保持个人爱好的学习动机。

2.鼓励帮助。多数后进生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总有一种惧怕心理,怕出错,怕被老师责备,怕被同学耻笑。他们所需要的是老师、同学的信任、关心、爱护和帮助。曾经有一次,我班一个叫黄石的孩子,对自己很不自信,每次英语课认真听、认真记笔记,但就是不动嘴去说,所谓的“哑巴英语”。我每天都会找他练习。到我这儿读单词,读句子。一段时间后,和他一点点的进行口语对话。现在的他在英语课,不但认真,还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呢。作为老师,我们更不应该因为他们做错而责备他们,要像对待优生一样对待他们,并热情地帮助他们,以使他们树立良好的自我概念,消除自卑感;从而积极地投入学习。当他们看到经过自己的努力,老师和同学的帮助而取得一点成绩时,他们就会更加坚定能学好英语的信心;并想赶上超越别人,学习兴趣也会更浓厚。所以当后进生学习上有所进步时,老师要及时给于鼓励,并勉励他们更上一层楼。

3.因材施教。为后进生创造平等参与课堂练习的机会。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有多多实践、多多练习,才能学好。我们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水平,采用分层教学,使各层次的孩子都有平等参与课堂练习的机会。后进生的练习要设计为他们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不能太难,以确保他们成功体验和自信心。由于孩子的能力不同,同样的时间内掌握的知识不同,那么,对他们同样的要求,一定是不合理的。我把本班孩子分成三等层,对每一层孩子不同的要求,这样,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才能有更好的进步。

能做到以上三点,孩子就自然而然的愿意亲近老师,和老师做朋友。从而喜爱上英语老师的课,课前会有翘首以盼老师的出现。这样对英语的兴趣也就提高了,成绩自然就会提高很多。

兴趣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作为老师,是孩子的引导者,善于发现他们的问题,及时指导他们,让他们及时发现自己的缺点,再进一步的完善自己。如何观察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及学习习惯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观察。

1.检查预习。让孩子学会预习是一种培养孩子学习策略的有效途径,许多有经验的老师非常重视孩子预习这一教学环节,老师首先会提出预习要求及内容,孩子预习得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每天我让课代表在作业方面一定写着:作业;错题;预习。上一节新课,绝大部分孩子完全可以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预习。预习得好的孩子,他不只是肤浅的翻翻看看,而是做预习笔记,提出重难点,上课时就会对老师的讲解心领神会,并积极思考和回答老师的问题。没能很好预习的孩子,又是另一番状况,他们只是被动地听老师讲,对重难点心中无数,也就不容易回答老师的提问。因此,老师就要随时注意孩子的预习反馈,对好好预习的孩子给予肯定与表扬;反之,就要及时指出他们的不足并耐心指导他们,使之获得通过预习而取得的学习成就感。同时,老师根据孩子的预习可以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课堂观察。很多老师都有这种体会:上同一内容的课,常常是在第二个班级上课时格外轻松,觉得胸有成竹,许多知识点是信手拈来,从容不迫,孩子听得有滋有味,教学效果良好。这就是因为老师已根据孩子的信息反馈,已下意识地开始了教学方法和内容的调整。如果孩子聚精会神,听得津津有味,说明孩子听得十分入神,对老师的讲解有豁然开朗、兴高采烈之感,就可知道孩子听懂了。如果老师自己讲得滔滔不绝,口干舌燥,而孩子则表情茫然或神情迷惑,这就意味着孩子未听懂老师的讲解,这时老师就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英语课堂教学中组织讨论,既能培养孩子的听说读写能力,又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全面了解孩子对某一问题的理解及看法,老师可以从孩子的讨论中获得各个层次的信息反馈,从而做总结性的讲解。

【参考文献】

[1]《现代英语教学法》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