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升初中作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升初中作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升初中作文

小学升初中作文范文1

深圳市南头中学高二10班 杨丹指导老师:李林

最近听说你将出国去,我来是想和你道个别,也不仅是与你道别。

小时候并不喜欢你。你恶狠狠地蹂躏那只无辜的风筝、掐碎一颗因简单而快乐的心,在温声细语、软磨硬泡中我与诸生也只是形成“鲁迅是伟大的作家”这种空洞、不带感情的认识。那时对你何止不喜,简直讨厌。你的故事,冗长、沉郁,莫名其妙;你的文字,犀利,偏激,实在愤青。好不容易看上了那些充满童真的故事,老师又不解风情地拉开幻灯片——字音词句、字音词句地过个几回,生怕我们看不懂地将文章拆了又拆、肢解再肢解,分个几段几层,先砍头再剖胸解腹断尾,等他觉得血肉模糊很是满意后,社会背景大灌特灌、句断解析大谈特谈、文章点评大套特套——“啊!这真是个卓越的作家!”我年轻的审美感就在风雨飘摇中倒了又倒,多年以后有幸重拾,才感叹遇人不淑,时运不齐,命运多舛。

也真是苦了你这些年,没有与你有过奇妙邂逅的人不把你当回事,把你当回事的多是应付着考试,不必考试的多半不喜欢你,最惨的是有些没邂逅过你,却装作熟稔、故作深沉,其实根本没把你往心里去的人却反去耐着性子摧残年幼无知的平民百姓。你总出现在初中教本中,被老一代的老师指认了一年又一年,所谓七年之痒,他们没热情、没激情也是合情合理的。出国确实是好的,你正好能六根清净,往来皆鸿儒,出入无白丁,圣人自圣,快哉!只是,鲁迅先生,你还是委屈着留下吧,这个地方还需要你。

现在社会仍是混乱,潜藏势力翻云覆雨,我不知道那股力量到底在哪里,不知不觉间就会被奴役。你当年言辞苛刻,却未想现在的人更是严苛——眼中容不得沙,一不对胃,想杀就杀。你当年看得不顺眼的是黑暗的社会,现在居然有人连人都看不见!我们每周唱国歌,进团的进团,入党的入党,可却很少有人仔细地欣赏鲜妍的国旗,鲜有人真正地站在民族的前锋,鞭笞着、叫嚣着领着我们前进。读了那么多年书,工作的人工作,学习的学习,出国的出国,没有革命,不能反抗,便逆来顺受地跟着时代走。国是定了,家是富了,可活了一辈子心神都消耗尽了,比起当年的你的悲哀是不是过犹不及?当年的人们无知,而今的我们依旧无知,甚至冷漠、无情且自私,鲁迅先生,你在哪里!

你曾说的“围观”文化延续至今,你的满腔热血却骨瘦嶙峋、颤颤巍巍了,时光真是拿人消遣的东西。我比较着两个时代的不同,竟怀念起你当年的世界来。虽说混乱,但当年的青年们还算是有思想,救国论国、“肩起黑暗的闸门,让青年人到更光明的地方去”,还敢在枪战后不畏不惧地呐喊“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反是如今,人们窝在自己富足起来的小天地里,未至绝境,绝对不吭不吱。至于他人的苦累,事不关己,最好是能够高高挂起。你曾批判的东西还存着,你当年还有的如今已令人目不忍视、耳不忍闻了。四合院的文化不再有——人挤人的世界里,谁给你论国论政论这种不痛不痒的事情,还不如绞尽脑汁抄个论文、升个职、谋个官!尊师重长的文化不再有——自从倡导“平等、自由”后,孩子们走到了极端,茶壶与水杯倒置,学生做错了事还亮出一副理所当然、你奈我何的神情来,若师长有丝毫出言不逊之为,立即扯上人权,整的师不师,鬼不鬼。碧瓦飞甍不再有,本土特色难以有——中国店冠着个异国风情的名儿,酒店名字更是“维多利亚”、 “维也纳” 、“凯宾斯基” 、“维纳斯”……这般花样百出,遮掩得像是深怕别人知道你是中国人似地,我家附近福来、吉祥等店竟装修成清一色的异国腔调,周末逛街还听着有人吆喝着“绝对外国进口,不是国产!”等话。中国,确是中国,却又不像是那个中国。鲁迅先生,你在哪里!

小学升初中作文范文2

关键词: 初中作文 教学现状 有效性

语文作为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学科,往往不受学生重视。尤其写作能力训练因为花费时间久,不能快速提高成绩,同时由于传统教学重阅读、轻写作的特点,因此学生的写作水平难以有效提高,教师要在教学改革的浪潮中,对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方法进行改进,让学生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提高写作积极性和写作素养。

一、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分析

(一)语文教材偏向阅读本位

目前初中语文教材仍然以旧有的编写体制为主,只关注阅读教学,而忽视以学生为主体的写作方法及写作思路的传授。对于阅读和写作,到底哪一个才是作文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存有很大的争议。从现今语文教材中的大篇幅阅读板块,我们不难看出编写者将阅读认为是写作的基础,而将写作训练放在课后的“学习建议”中,使写作变成阅读的附属品。另外还有一部分学生大量仿写读过的文章,对于作文没有自己的思考与真实感悟,缺乏情感。实际上语文作文教学应该是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培养,而教材将阅读作为本位,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二)教师过于注重写作方法的指导

写作本应该是学生对生活真实感悟的体现,是学生情感的自然流露。但现在的写作教学模式僵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大量灌输写作方法,忽视写作反映生活真实面貌的特征。这种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在写作时对情感升华部分不知道怎么下笔,或者干脆堆砌煽情词汇,刻意营造感人氛围,以博取阅卷老师的同情。这种写作目的无疑是功利化的,学生写作不是从生活出发,而是从考试出发,思考的不是生活本真而是如何使作文立意新颖。教师只注重写作方法的教学方式其实是一种作文速成教学,使学生为了写作而写作,生活态度无从体现,甚至使学生缺乏责任感,成为生活的旁观者而不是思考者。

(三)学生写作缺乏生活感悟

现在学生的写作水平低,写作缺乏真实情感,并不能完全归结于教师的教学方法问题。通过了解学生的作文练习,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对生活经历缺乏思考及深刻认识,这就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语言简单苍白,传达不出自己的生活感悟。反映出很多学生对作文重视度不够,阅读量小,认为写作或阅读会耗费大量时间,而更倾向于利用这些时间练习理科题目。另外网络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对纸质文字失去兴趣,他们更热衷快餐文化,同时一些家长为了使学生成绩得到提高,减少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使学生生活经历匮乏。

二、提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

(一)平衡阅读与写作练习

对于教材中的课后练习,教师要予以重视。教材所选的阅读材料都是十分精彩的文章,教师在对课文中出现的写作手法进行讲解时,要选取适合学生写作的练习点,如环境描写、心理描写、情节想象、仿写等,让学生课后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积累课文中值得借鉴的东西,同时教师要注意使课后练习尽可能地贴近生活,选取与生活有联系的课文给学生讲解,在观察生活的过程中巩固对课文知识的掌握,使作文内容更真实、自然,更有生活气息。对于一些经典名作,教师要重点赏析其中可以运用到作文中的写作特点,如朱自清的《春》、《荷塘月色》中运用了很多巧妙的修辞方法,又如《背影》对细节的描写触动人心,这些都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运用在自己的习作中。

(二)开展课外综合实践活动

教学活动应倡导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探究的模式。要让学生灵活应用知识,实践是基础。尤其在作文教学方面,更要注重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写作兴趣,做到言之有物。因此学校应鼓励学生参加课外综合活动,扩大学生的写作范围,让学生走入社会寻找写作素材,并通过观察思考得出感悟。反映生活的基础是观察生活,参加实践活动能够使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好习惯,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的作文中不仅有细致入微的生活现象,还要有提升作文高度的独特观点。教师可以为学生的实践活动确立一个主题,如“时间”,让学生组成小组仿照央视的采访模式对自己的家人进行采访,让学生在了解家人的同时有所感悟。

(三)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活动

教学形式的多元化可以借助多媒体实现。网络的普及使学生花费越来越多的时间上网,却不愿意在课下阅读教材,这就提醒教师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变以适应时展。如教师可以在讲解课文之前,在课堂上放映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电影片段,寓教于乐,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对于网络流行语,教导学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例如,对于网络中流行的“韩寒体”,学生可以加以改造,写出有个性的语句,以体现自己的生活态度及个性特点。

三、结语

目前初中语文教学效率低,教学目的以应试为主,学生没有学习兴趣等诸多制约因素阻碍着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教育工作者要对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这一课题进行不断探索。进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改革,从理论到实践,提高教学水平,改变僵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感悟生活的基础上,学会观察与思考,塑造写作个性特征,提高综合素质,真正达到“作文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小学升初中作文范文3

北京体育大学党委书记。1999年1月就读于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社会学系,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校长。

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联系对人类历史的发展非常有意义,正是这种文化间的交叉构成了人类历史的丰富性。对于西方来说,中国文化具有深刻的魅力。但事实上,西方P于中国的知识总是在真实中参杂着想象,有时这种想象作用甚大,甚至会造成对中国文化的误读。今天我想从自身的两则故事谈起,谈谈在我的留学经历中所接触到的对中国文化的误读。

1999年初,受德国阿登纳基金的支持,我有幸到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留学,师从大名鼎鼎的霍耐特教授。众所周知,霍耐特教授是哈贝马斯先生的亲炙弟子,在当代社会哲学和政治哲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当代传人,霍耐特教授致力于探讨黑格尔“承认”的概念,并深刻继承哈贝马斯“交往理性”的范畴。而这样一位专门研究“承认”和“交往”的教授,却在与我的交流中问出了两个看似不可思议的问题。一次课后,我与霍耐特教授到学校附近的小酒馆吃饭。席间,霍耐特教授好奇地问道:“你们中国有铁路吗?”我惊讶于教授的问题,于是很认真地向教授介绍,我们中国不仅有铁路,而且有非常完备的铁路运输系统,在中国,铁路是非常重要的出行方式。霍耐特教授听完我的介绍,多少有些尴尬而又诚恳地说:“那你们比美国人聪明,美国只有公路和飞机,他们的铁路系统非常落后。”还有一次,我与霍耐特教授在办公室聊天,说起了我的孩子将要到德国探亲。那时候孩子5岁,与霍耐特教授家的小儿子年纪相当,教授便热忱地邀请我的孩子与他的孩子一块玩耍。但随后,他又问出了一个让我啼笑皆非的问题:“你的孩子现在还留着小辫子吗?”我说:“我的孩子是男孩,不留小辫子。”霍耐特教授说,他还以为中国孩子依旧像古时候那样留着小辫子。两则故事发生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千禧年时期,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实力已位居世界前列,而这样一位在社会理论领域占据扛鼎之位的专家,却对现代中国有着如此巨大的文化误解,这个现象不得不引起我的深思,一位教授尚且如此,那么在西方普通民众的观念中,中国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呢?

那时候霍耐特教授的博士讨论班上共有4位亚洲留学生,两位来自韩国,一位来自日本,还有一个便是我。或许是在与我们这些黄皮肤、来自东方他者文化的留学生的交往过程中,霍耐特教授受到触动,促使他开始研究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在他为我颁授“文学之家―德嘉银行”翻译奖的致辞中,他强调了“文化的中介者”的作用。霍耐特教授说,文化中介者的职责便是致力于在两种文化之间实现思想上的相互交流或文化上的相互接近,让自己的国家认识和理解外面的陌生世界。一方面,为了搭建两种文化之间理解和沟通的桥梁,他们不断努力去发掘两者之间相互联系和共通的地方;另一方面,他们也不能忽略两种文化之间存在的分歧和障碍,并且要让人们对这种分歧和障碍有所了解,这样才不会抹杀异域文化所独具的特色。所以在文化交融互动的过程中,文化中介者承担着重要的任务,这对于中介者自身的学识、语言方面的能力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当今时代,得益于互联网和交通工具的发展进步,文化全球化的进程加速,中外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文化中介者的作用也日趋重要。但反观当下,我国的文化中介者在推动文化互动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还未达预期效果,中外文化的沟通有待于加强。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译介,可以克服语言之间的障碍,帮助西方世界打开中国文化大门。然而目前我国向外输出的译介作品的质量与数量有待加强,其发挥的功效不尽如人意。另一方面,正如当年作为留学生的我给霍耐特教授带来的触动,留学生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承担着不容小觑的作用。现在中国每年向国外输送大量的留学生,他们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他们在汲取西方优秀文化的同时,也向外国民众展示了当代中国的形象。然而,这种输出是不均等的,较之于走出去的中国留学生数量,“引进来”的西方留学生数量则非常有限。只有把他们请进来,让他们深入当代中国的实际生活,与中国民众展开广泛接触和交流,直观感受现代化的中国社会,才能彻底扭转存在于西方人观念中“梳着小辫、坐着马车”的一两个世纪前的旧中国形象,才能消除西方对于中国存在的文化误解,才能真正向世界展现21世纪开放、文明、现代的中国形象。

小学升初中作文范文4

关键词:吟诵;人文素养;古诗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选入小学课本的古诗文是我国古代历史的独特的文体,让吟诵走进小学,让学生在浅吟低唱间感受古诗文魅力,穿越时空,与古代的骚人墨客进行灵魂的对话,对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吟诵及其意义

吟诵,是汉文化圈中人们对汉语诗文的传统诵读方式,也是中国人学习文化时高效的教育和学习方法,有着两千年以上的历史,代代相传,人人皆能,在历史上起到过极其重要的社会作用,有着重大的文化价值。汉语的诗词文赋,大部分是使用吟诵的方式创作的,所以也只有通过吟诵的方式,才能深刻体会其精神内涵和审美韵味。

二、用吟诵提升小学生人文素养的生理学依据

很多人质疑,让学生吟诵传统古诗文是否有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是否会加大学生负担,得不偿失。对此,医学博士林助雄曾专门做了研究:“……儿童读经背经的过程类似念唱,眼睛看经典文字为透过视觉作用刺激右脑,而吟唱的律动也激活了右脑,至于仔细整理辨字以便记忆则是左脑的工作,所以,整个读经过程恰恰动用了左右脑功能,使左右脑运作得以同步……一再重复念唱,即使没有刻意去理解,所读唱之内容不只是会存入大脑记忆,它更会烙印在潜意识里,自然地影响了人类的思维与行为。

三、开口吟诵,以吟诵之声回归自我心灵的平静

要吟诵,最难过的一关是开口问题。我根据学生现状,每次吟诵前进行练习,每人的声音不断在稳定与进步,学会腹式呼吸,调节气息,这也是养生之道。

解决了声音的问题,如何让学生开口吟诵呢?我引导学生“先听后哼”。所谓“先听”,就是我来吟诵,让学生听,这样比播放录音的效果要好。从学生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他们更喜欢听自己老师的声音,他们也更乐于接受这种声音,教师动声动情地吟诵,与学生的眼神进行交流,慢慢的,捂着耳朵的小手挪开了,或嬉笑或茫然的神情消失了,他们的眼神逐渐地专注起来。

四、吟诗悟情,用吟诵之声体味古人下笔之妙

只有把自己当作“意中人”,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情境之中,和作者情脉相通,才能做到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才能深切地体会到诗人在各种境界中所抒发的真情实感。如,我在教学《望庐山瀑布》时,先从香炉说起,让他们观察香炉的双耳及袅袅的轻烟。然后请看到过真实瀑布的孩子,说说自己的感受。接着诵诗、吟诗。延宕的“烟”,让烟雾自声音中缓缓升腾。平声的“看”,慢慢将孩子们的视线引到瀑布之前。第三句短促有力的“尺”之后,紧接着吟第四句,是孩子们最难突破的。但一旦突破,文字所展示的真切画面,声音中涌生出的无限动感,让学生经验世界中的共鸣逐渐强烈。具有活动力的“生”“挂”“落”,让静止的文字下也有了瀑流的汹涌。紫烟缭绕与瀑布飞落,是柔美与力量的融合;“挂前川”,山的青与水的白,是色彩的融合;“落九天”,是想象与现实的融合。动词的点睛,诸多物象的衬映,加上“日照”的光芒和动态的夸张的想象,使瀑布格外清晰地浮现。第三句的“三千尺”,三字相连一贯,与其余三句的字面配置不同,避免了呆滞的节奏。节奏的变化中,第三句在诗中得以凸显,“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气势直逼到读者的眼帘前来。这瀑布挟着诗人的惊叹,在孩子们的声音里,手势里,自九天而落,飞泻直下。

五、亦吟亦思,以吟诵之声驱遣学生的想象

小学升初中作文范文5

关键词:作文;现状;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8-0140-02

一、初中作文教学的重要性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链条上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提高写作能力毋庸置疑成为了语文课程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现在语文界倡导“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这就要求要从根本上划清提高作文素质同应付考试作文、片面追求高分的界限。

初中阶段是一个人写作方法形成的积累期,是一个人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一个人在其文章观点体现的积淀期,因此如何做好初中阶段的作文教学,对学生今后的写作来讲意义重大。

二、当前中学作文教学低效的成因分析

1.初中生作文现状。当前,由于社会的转型而导致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以及学生由于面临竞争而过早地承受太大的压力,以至于形成某种程度的心理扭曲。比如有些学生在考试中作文取胜的秘诀,竟然是造假、说谎,移花接木,互相套用,不思考,不创新,敷衍作文。来自甘肃省教育厅教学研究的一份对本省中学生习作情况的调研表表明:一是阅读能力未达到大纲要求。二是写作水平低。表现在识字量不足,错别字现象严重,遣词造句的基本功不够。三是谋篇布局的能力不足。由此可见中学生作文现状不容乐观。

2.初中教师作文教学的现状。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笔者也常常为作文教学感到困惑和无力。大多数的中学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这一环节上还是沿袭传统的作文教学,就是教师命题学生写,教师批改学生看,教师讲评学生听。在整个作文过程中,教师自己不写下水文、习惯于依纲据本、高高在上指点江山,学生在下要么是诚惶诚恐要么是漫不经心在找范文依葫芦画瓢。一般情况下,一位语文老师上两个班的语文课,每个班50到60位学生,如果批改每一本作文用的时间是5分钟(包括改错和批语等),批改完一次作文得用约10~12小时,而作文到了学生手中,学生则漫不经心地看了一眼评语,就把作文收进书桌抽屉,效果不佳,真可谓“出力不讨好”。按照一般要求,每期8篇作文,16次作业,平时的单元测验6~8次,还有月考、期考,可谓任务艰巨。教学双方心力交瘁,一方面,教师为命题搜肠刮肚,为批改焦头烂额,为讲评唇干舌燥;另一方面,学生写作文抓耳挠腮,读批语索然寡味,听讲评昏昏欲睡。最终的结果是老师头疼、学生应付,依然是涛声依旧——语句不通,表意不明,满篇口号腔、八股调。

3.成因分析。基于以上对中学作文教学双方现状的情况,笔者认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长期以来,写作教学中过于追求写作的功利倾向。老师常规定学生在作文中表达出积极的意义、高尚的情操、健康的人生态度等,这就扭曲了写作本应具有的作为个人表情达意的功能,容易造成学生说假话、大话、空话的现象。学生也在相当程度上习惯说套话、空话、假话,不敢说真话。这都是教育不当带来的。

(2)传统作文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以教师的作文讲解为导向,局限了学生的思维,导致学生不敢写,不能写,不想写真实的生活、真实的自我与真实的体验。为文造情,不能做到人文合一。

(3)沉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生活单一,难得有时间走进生活,深入生活,思考生活,缺乏对生活的细致观察,缺少社会生活体验,不善于观察思考社会、人生,结果取材范围狭窄,仅囿于个人狭小的空间。

(4)学生为写作而写作、为考试而写作导致学生对作文普遍的抵触与乏味。在平常的一些写作训练或考试作文中,写作成了对范文、美文的重复模仿,成为一种高强度的技术操练,导致虚情假意之作泛滥。很多学生的写作不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表达交流思想,而是为了应付考试,其结果是“无病”、“哗众取宠”,文章缺乏真实的思想情感,只求形式的热闹,不懂作文的含义。

三、提高作文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建议。

1.更新教育理念。教师应该是具有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全新理念;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科学教法。

2.转变教学行为。要创设情境,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写作环境,强化课堂氛围;活化教师的教,活化学生的写。要进行开放式学习,把作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参与社会实践,听、说、读、议、写、改;要给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和空间,让学生勤于思考,敢于标新立异,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还学生评改的权力,健全作文教学环节。既然通常意义的“写作”,包括着“写”和“改”两部分,且修改贯穿在和过程的始终,教师就应该把批改权还给学生,以确保作文教学过程的完整性。但是,把批改权交给学生,即学生变批改的主体,并不意味着教师只充当一个旁观者,而是要担负起这样的重要责任;教会学生批改方法,以指导者的身份积极参与学生批改活动的始终,并及时检查批改质量,完善批改方法。

对于中学生来说,文不成章是常有的情况。学生作文虽不成“章”,但能成“句”,那么应给予表扬,相信他们只要能成“句”就能成“章”。这种表扬能唤起他们的写作热情,使其知道自己也能写出“好”文章,树立起信心,打消对作文的畏惧心理,从而爱上作文。这点对于做来说很重要。因为兴趣往往是学习的先导。“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在教学全过程中须着力启发学生“好之”“乐之”。

密切联系生活,丰富写作素材。作为社会生活的反映,作文是把社会生活还原、扩展、提升、体验的过程,因此我们可把一切的生活都当作作文对象,着力开拓学生的生活领域,扩大学生的精神视野。生活是作文素材的最重要最直接来源的。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应把现实生活引入课堂,或把学生引入现实生活,从而开阔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思想情感,逐渐引领他们进入“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佳境,让他们去观察,去体验。到他们既有所思,又有所感时,自然会产生写作和发表的欲望。

参考文献:

小学升初中作文范文6

一、公平合理策略

根据学生的语文成绩和学习兴趣的个性差异,公平合理地优化组合小组。这种组合方法最大限度地缩小了组与组之间的差距,为组与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搭建了平台,同时也调动了组员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组员明白组里要争优谁也不能袖手旁观的道理。

二、学习目标明确化策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让学生明确一堂课中,学什么,怎样学,这是关键。没有明确的目标,学生就无从着手,兴趣也就只能成了迷路的孩子,游荡不定,无所寄托。例如,在布置《范进中举》一文的预习时,只对学生说课前好好预习,明天学习这篇小说,学生一脸茫然不知该从何处着手,预习效果更无从谈起。相反,如果让他们认真阅读,并准备复述小说的故事情节时,课前学生会读得热火朝天,或许还要把故事情节事先讲给同伴,让同伴补充自己的遗漏之处,然后把自己的精心准备在课堂上展示给同学。课前的这种精心准备无形中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且效果良好。

三、评价激励策略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把激发兴趣落到实处,首先,教师的评价激励要及时准确。其次,要有完善的评价方案。一般来说,初中学生把别人对他的评价尤其是老师的评价看得非常重。为了得到大家的认可,为了给组里争光,学习时组员有时能把吃奶的劲使出来,老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满足了学生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反过来强化了学习兴趣。

上一篇文学素养知识

下一篇研修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