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住宅建筑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住宅建筑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住宅建筑设计

生态住宅建筑设计范文1

生态建筑的技术策略

生态建筑指的是建筑的总体布局、空间结构、能源利用绿化结构等相配套的设计,将人们的居住环境、提高生命质量作为基本的出发点和设计的目标。

生态建筑以运用生态学原理、保持生态平衡、坚持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从而设计建筑内外物质的布局,使生态建筑系统中的物质、能源等有序的运行下去,营造高效、节能、无污染的建筑环境。

生态建筑和自然和谐相处不只表现在能力和物质两个方面,同时也表现在精神境界,主要是生态建筑和自然景观、社会文化和谐相处。生态建筑是把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关注的焦点不仅是将不可再生和可再生资源加以节约使用,同时也包含节约能源、降低空气污染、进行循环使用等多方面的内容。

现如今,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生态建筑已经是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建筑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尤其是农村和城镇住宅建设的速度需要进一步加快。由此看来,抓住机遇,逐渐将“生态建筑理念”渗透到住宅设计建设中,有效解决住宅紧张以及住宅保护环境等问题。

在当今,生态建筑设计是指运用建筑知识、环境学、生态学等学科的知识,将人们的住宅设计成效的生态系统,给用户提供既舒适又环保的设计活动。我们所说的“生态建筑”不是只进行绿化,确切的说是对环境不会造成破坏而且又利于人们工作和生活。

生态建筑在住宅设计中的运用

生态建筑理论在住宅设计中的运用有以下几种:

保持自然通风 在生态建筑的施工过程中,保持自然通风调节环境最有效的方法。由于生态建筑的平面布置、立体设计、三维空间的分布,直接对自然通风的效果产生一定影响作用。在充分考虑上述问题之后,可以解决住宅热舒适性问题,从而提高空气的质量。

住宅区日照、遮阳的设计 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导致居室热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阳光的照射与热辐射。遮阳指的是建筑的凹凸变化设计成的维护结构,减少室内接受阳光照射和辐射的热量。最好的措施就是结合本地区的地理和气候条件,经过科学的计算,对高层建筑布局和个体建筑之间的关系,分析日照、遮阳、采光的情况,检查能否满足基本的日照、遮阳的要求。

对住宅区防止噪声、控制污染的设计 在生态建筑的设计过程中还应该充分考虑到防噪声系统的设计。与此同时,更应该重视污染控制。通过绿化带的合理布置,保持建筑周围的气流流动,这样,将会改变室内的空气质量。在生态建筑设计的开始阶段,设计人员首先要对施工现场进行调查与测试,看本地区的噪声和环境污染是否满足要求,如果不符合规定的标准,必须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改善居住的环境。如果噪声污染严重超标,那么可以使用双层玻璃,这样一来,不仅降低噪声污染,而且又能保持自然通风。

生态住宅建筑设计范文2

【关键词】生态建筑;住宅设计;设计要点

1、生态住宅建筑概述

1.1生态住宅定义

生态住宅即是指生态住宅的建筑单体的空间组合、房屋构造、自然能源的利用和节能措施、生活服务配套的设计、绿化系统以及生态住宅居住区的总体布局,都要把改善和提高人的生态环境及生活质量为准则和目标。因此生态住宅又称“健康住宅”。这一定义是我们对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进行具体的研究和分析的基础,及核心。

1.2生态住宅的原则

生态住宅的指导思想是可持续发展,想要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达到建筑、人和大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这就是说我们要利用自然条件加上认为的手段来创造一个人有利与人们的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同时也要控制对自然资源的使用,来努力实现向大自然索取与回报之间达到平衡。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生态住宅的设计需要运用生态学原理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就是综合效率最优原则,来设计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质因素,使能源和物质在建筑系统内有秩序的循环转换,从而获得一种低耗、高能、无污染、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这就是我们所谓的生态住宅。生态住宅原则是我们对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进行具体的研究和分析的基本准则和具体依据。

2、生态型住宅建筑设计要点

2.1住宅区风环境设计

建筑物布局不合理,会导致住区局部气候恶化。高层建筑由于单体设计和群体布局不当而导致强风卷刮物体撞碎玻璃的报道屡见不鲜。很多事例提醒规划师和建筑师,风环境和再生风环境问题已不容忽视。然而,可能是对室外风环境的预测不够重视或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当建筑师们在对建筑住宅区进行规划时,更为常见的做法是过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了建筑平面的功能布置、美观设计及空间利用上,而很少(或仪仅凭经验)考虑高层、高密度建筑群中气流流动情况对人的影响。事实上,良好的室外风环境,不仅意味着在冬季风速太大时不会在住区内出现人们举步维艰的情况,还应该在炎热夏季有利于室内自然通风(即避免在过多的地方形成旋涡和死角)。从这一点上来说,在规划设计中仅仅考虑对盛行风简单设置屏障的做法显然是不够的。

2.2日照、遮阳与采光

太阳辐射是影响居室热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影响住户心理感受的重要因素。遮阳问题是指由于建筑物的外形设计、特别是凸凹变化的外型而引起的建筑围护结构(墙和窗等)实际按受的太阳辐射热量减少的问题。相应的,互遮阳则是指由于建筑群布局而影响到建筑物实际接受的太阳辐射热量减少的问题。自然采光有利于人体健康和提高工作效率。在住宅区规划与单体设计中需仔细考虑遮挡和自遮挡对自然采光乃至建筑物的热环境的影响。

2.3护结构布置

这里主要是指外墙和外窗等围护结构的布置,体型系数这一概念并不能充分反映护结构对建筑物热环境的复杂影响。实际上,对于不同朝向角和倾角的外墙和外窗,由于当地主导风向的不同而造成的渗透情况的不同,外表面的对流换热系数也相差很大,接受的太阳辐射随着时间变化而千差万别,夜间背景辐射状况也不相同。比较好的解决方法是利用目前国内外比较流行的建筑物能耗模拟软件进行模拟分析,才能得到一个比较合理的方案。

3、基于地域特色的现代生态型住宅建筑设计的思考

建筑特别是住宅建筑是一个地区的产物,它总扎根于具体的环境之中,受到所在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的影响,受具体地形条件及地形地貌的制约,这是造成住宅建筑形式和风格的一个基本点。设计师应以生态观的角度,顺应自然地形地貌的要求与地段环境相融。自然环境是生态型住宅建筑的背景与组成因素,因此在住宅的选址方位上要充分利用自然地理状况,依势而建。其实在建筑选址上,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中,风水理论便有了体系阐述,它强调建筑所处环境的好坏对人的生活与行为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具体思考如下:

3.1加强现代住宅建筑空间结构与材料的生态设计

对于生态住宅建筑的空间结构与材料运用方面应尽量运用下面几种生态设计方法:

一是生态住宅建筑空间中的少量化设计。我们可以运用多种设计手法与技术条件对材料及其它组成部件最大限度的利用,以减少物质与能量消耗。如在结构造型上以采用简约风格为主,从而减少复杂造型结构造成的材料物质消耗。另外建筑所用材料的本土化也减少了材料长途运输所带来的能量消耗。

二是生态住宅中资源再利用化设计。住宅建筑空间中的装饰与结构部件应通过新技术、新材料的设计与运用实现其可拆卸、可替换、可重新组装,以此来延长结构使用寿命。

三是生态住宅中流动空间的运用。现代建筑技术与材料的进步,使我们可以通过设计与改造打开建筑传统的封闭围合面,使室内外通透一体化,也可以通过这些面的开合设计使空间产生灵活多变的组织形式。

四是生态环保型与天然材料的运用。生态环保型材料由于生产的洁净化和产品的生态化使其生产和使用过程都不对环境产生危害,更新的旧材料也易于降解与转化并可作为再生资源加以利用。

3.2 生态型住宅建筑应表现出其独有的地域文化特色与内涵

对于住宅建筑来讲,人的本体存在状态和精神层面的获取与满足状况较其它类型建筑和人的关系更加密切。因此生态型住宅建筑还应表现出相应的精神生态内涵。

生态型住宅建筑的生态内涵基本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生态型住宅建筑要表现出它的时代性。在历史时序的标轴上,不同时期人的物质、精神生活状态存在差异,住宅建筑的物质形态也应与时序中其应处的点段同步,以满足居者实际的供需关系。时代性体现着生态住宅建筑的精神与发展。再次,现代住宅应体现其所在地的地域文化,这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人们长期生活所决定的历史文化的传统。我们应在地区传统中寻根,发掘有关“基因”与现代科技文化相结合,使现代生态型住宅建筑地域化,地域住宅建筑现代化,使居者在精神上获得亲切感。生态宅建筑在注重其现代特征的同时也注重传统文化内涵的溶入,建筑空间的流通性、室内设计的灵活性与简约作风、家具的实用性与装饰性、书画印章等造型饰物的象征性等都体现了中国建筑空间设计的永恒特色。因此,住宅建筑的生态性是一个时代的写照,是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综合反映,地域文化是其赖以生存的根基,文化是其建筑内涵的品位。

4、结语

总之,生态住宅是多种技术集成的结果,它需要科学技术的进步,更不能离开在政府相关政策法规的鼓励和正确引导。只有在设计过程中各专业人员的相互合作与共同努力,综合运用当代建筑学、建筑技术科学、生态学及其它科学技术的成果,从技术、经济、环境、能源及社会等角度出发系统地评价与设计住区的室内外环境,才会有更多更好的生态住宅出现,为人类提供更多更加舒适优越的生态建筑从而进一步改善工作和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生态住宅建筑设计范文3

论文关键词: 生态住宅;环保;节能设计

什么是生态?生态源于人类对自身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目前健康成了人类最关心的话题。世界卫生组织(W H O)对健康的定义是: “健康”是指人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处于良好的状态。据此定义, “健康住宅”不仅仅是房地产住宅+绿化+社区医疗保健,而且也包含生态环境、生活卫生、立体绿化、自然景观、噪音降低、建筑和装饰材料、空气流通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都必须以人的健康为根本。因此在这个基础上发展,人类开始建立生态建筑,为居住环境提供更加舒适的场所。

一、为适应需要,作为一名建筑设计人员在设计的时候,应该时时刻刻从生态角度出发考虑问题,下面具体谈谈设计中的问题。

1生态建筑设计要点 生态住宅设计,指的就是综合运用当代建筑美学、建筑技术科学、人工环境学、生态学及其它科学技术的综合成果,把住宅建造成一个小的生态系统,为居住者提供舒适、健康、环保、高效、美观的居住环境的一种设计实践活动。这里所说的“生态”绝非一般意义上的绿化,而是一种对环境无害而又有利于人们工作生活为标志的设计观念。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生态住宅涉及的技术体系极其庞大,包括能源系统、水环境系统、声环境系统、光环境系统、热环境系统、绿化系统、绿色建材系统等。简单说来,其技术策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住宅区物理环境与能源系统设计,包括建筑规划、建筑单体设计、建筑能源系统的设计等,同时又与绿化设计以及建材的选择息息相关,是当前生态住宅设计中最重要而又最容易被忽视的问题,智能化住宅区,包括信息管理和通讯白动化、物业管理自动化、设备自动化控制、安全防护自动化以及家庭智能化等。

2住宅区风环境设计:建筑物布局不合理,会导致住区局部气候恶化。高层建筑由于单体设计和群体布局不当而导致强风卷刮物体撞碎玻璃的报道屡见不鲜。很多事例提醒规划师和建筑师,风环境和再生风环境问题已不容忽视。然而,可能是对室外风环境的预测不够重视或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当建筑师们在对建筑住宅区进行规划时,更为常见的做法是过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了建筑平面的功能布置、美观设计及空间利用上,而很少考虑高层、高密度建筑群中气流流动情况对人的影响。事实上,良好的室外风环境,不仅意味着在冬季风速太大时不会在住区内出现人们举步维艰的情况,还应该在炎热夏季有利于室内自然通风。从这一点上来说,在规划设计中仅仅考虑对盛行风简单设置屏障的做法显然是不够的。

二、我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每年20亿平方米新建面积,相当于消耗了全世界40%的水泥和钢材,同时每年产生数以亿计的建筑垃圾,给中国乃至世界带来巨大的环境威胁。为了减少浪费,营造绿色舒适的小区微环境,应调整好单体之间的组合,结合居住区规划布置绿化和水体,以此进一步改善室内外的物理环境,减少热岛效应,改善局部气候,保证建筑内的空气温度、湿度、气流速度等各项指标符合健康舒适和节能要求。 1 住宅平面的建筑节能设计 住宅平面设计中首要问题是确定适当的套型面积。因为适当的建筑面积不但可以节约用地还可以大大节约建筑用材,减少营造、维护与使用过程中的能耗。另外,建筑平面的巧妙布局亦能获得较好的节能效果。 我国地处北半球,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变化规律使南朝向为最为节能的建筑朝向,夏季可减少太阳辐射得热,冬季可增加太阳辐射得热,而且此朝向建筑与夏季盛行的东南风几乎成垂直关系,容易形成穿堂风,又避开了冬季的西北风。可将住户长时间活动的空间设于条件最佳的南向位置,利用自然环境使室内达到最大的舒适度,为住户节约能耗。对于日照通风条件较差的北朝向与长时间接受太阳辐射的东西向可布置些平面功能比较次要的电梯、楼梯、管道井、机房等。

2 住宅外墙的节能设计 墙体是住宅的主体部分,是建筑室内外热交换的主要介质,使用节能外墙与使用普通外墙室内温度相差可达4~10度,所以墙体的设计是不容忽略的。外墙除了应具有基本的承重、安全围护等功能外,还应考虑选用保温隔热性能好的墙体材料,对传热性好的墙体或墙体中传热性好的部位应加设保温隔热层。 目前,常用的几种外墙材料中,保温隔热性能较好的是多孔粘土砖和加气混凝土砌块以及复合墙体。复合墙体中绝热材料主要有岩棉、矿棉、玻璃棉、膨胀珍珠岩等。复合墙体保温隔热宜选用外墙外保温。外保温是连续外包的,有效隔断具有热桥作用的混凝土梁、柱等,而产生“断桥”作用,达到预期的节能降耗效果。此外,减少建筑物体型系数,也就是减少建筑物外表面积,减少护结构面积,减少建筑形体的凹凸,也是节能的有效措施之一。体形系数是指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的比值。因此,体形系数越小对建筑节能越有利,也就是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宽的建筑比窄的好,高的比矮的好,外表整齐的比外表凸凹变化的好。从热传递方面分析,通常建筑物实墙的阳角内侧气流较通风口处差且散热面相对比较大,所以交角处内表面的温度远比主体内表面温度低。如果建筑物设计成圆柱形,则外墙棱角少,外表面积也小,有利于减少能量的消耗。所以外表面整齐的建筑比外表面凸凹变化的建筑要节能。

3 住宅屋面的节能设计 在建筑物受太阳辐射的各个外表面中,屋面是接受太阳直射时间最长的部位,因此受辐射得热也是最多的,相当于东西向墙体的2~3倍,所以它的保温隔热也显得尤为重要。保温隔热的材料宜选用密度大、导热系数小、憎水或吸水率较小的材料(如膨胀型泡沫聚苯板)。采用倒置式屋面将憎水性保温材料设于防水层上,可有效防止传统屋面构造中防水层容易老化从而影响保温隔热效果的问题。

另外,利用屋顶种植花卉、灌木形成生态型屋面,既可阻挡热源,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又可美化环境改善城市气候,做到一举两得。种植的土壤在吸水饱和后会自然形成一层憎水膜,可起到滞阻水的作用,有利于屋面的防水,而且土壤导热系数小,有很好的热惰性,不随大气气温骤然升高或下降而大幅波动,有利于屋面的保温隔热。同时,在屋面蓄水,形成蓄水型屋面,也是节能屋面的有效措施。利用水蒸发可带走大量的热,从而有效减弱屋面的传热量和降低屋面温度。

生态住宅建筑设计范文4

关键词: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地域特色;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引言

现代城市居民在居住理念上有了全新的转变和发展,对居家健康的重视,使人们的居住意识及居住水平跃上了新的台阶,各种顺应人们居家要求的生态绿色住宅、水景住宅和高尚住宅小区也应运而生,住宅建筑设计正面临一场绿色生态革命。

对于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虽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定义,笔者理解应包括以下几层涵义:首先是结合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合理地安排组织建筑与其它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住宅建筑与环境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其次是拥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较强的生物气候调节能力,满足人们工作生活所需的舒适环境,人与建筑和自然环境之间形成良性的循环,能实现未来可持续发展;再次就是在住宅建筑精神上既要体现时代性,也要反映地域的历史与人文环境。

2现代绿色生态住宅建筑的基本特征分析

生态型住宅的环境要有洁净的空气、水源与土壤,不受到不良自然环境的危害,也不易遭受自然灾害的侵袭,基本特征如下:

1)建筑物要尽量保持和开辟绿地,在建筑物周围种植树木防风、遮荫,改善景观,保持生态平衡。重视室内空气质量,保持新风在室内的流动。重视人文景观的保护,建筑物附近有价值的古代文化或建筑遗址应予保留并予妥善安置。

2)建筑物的资源、能源和其他消耗至最低程度。建筑物应该充分有效地使用水、能源、材料和其他资源。尽量利用清洁能源(如地热与太阳能、水能、生物能和风能),保护与改善自然环境。在满足人们的健康、舒适、安全使用的情况下降低消耗、节省资源。

3)建筑物应有合理的朝向布局,以充分利用太阳能。建筑物的形体布置合理,应减小建筑物的体形系数,以减少采暖与制冷能耗,建筑物的围护结构应该采用高效保温隔热构造,并具有良好的自然采风系统以及充分的自然通风条件;建筑物内的房间设置、布局恰当,既满足使用舒适度,又节省能源。

4)回收并重复使用资源。从旧有建筑物中拆除的建筑材料,如砖石、钢材、木料、板材和玻璃等,尽可能保护好,根据不同情况,力求回收利用,做到:建筑材料――建筑――建筑材料――新建筑的良性循环。并积极利用其他工农业废弃物料。使用先进技术,降低建筑运行管理费用。在结构条件允许情况下尽量不要拆除旧建筑,应对其进行改造以适应新的使用功能,节省建筑造价。

因此,现代生态型建筑是资源和能源有效利用、保护环境、亲和自然、舒适、健康、安全的建筑,是“可持续发展”的建筑。

3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要点

绿色生态一般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绿色生态建筑应该处理好人、建筑和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它既要为人创造一个舒适的空间小环境(即健康宜人的温度、湿度、清洁的空气、好的光环境、声环境及具有长效多适的灵活开敞的空间等);又要保护好周围的大环境――自然环境,同时对自然界的索取要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要小,见图2,具体分析如下:

3 .1不同用途建筑的比较分析

不同种类的建筑对环境和资源的影响不尽相同,为找出不同类型建筑的设计方法是否存在差异,又因为居住和办公建筑在建筑中占有较大的比例,设计者将办公和居住建筑单拿出来进行统计分析,对85个建筑案例中的办公和居住建筑统计结果如下表1。

从上表1我们可以发现在24个居住建筑项目中有超过半数的项目采用了下述设计方法:

(1)加强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

(2)利用自然地貌;

(3)使用太阳能:

(4)资源的回用,特别是水的回用。

通过上述统计结果分析,我们发现对于不同类型的绿色建筑,设时考虑的侧重面有所不同。因住宅建筑具有用水量大的特点,所以在缺水地区,政府部门会要求废水回用。目前废水回用技术是可行和有效的,世界上越来越多的绿色生态住宅建筑开始使用“中水”系统。在24个居住建筑案例中,有l2个案例采用了这种设计方法,废水回用效率通常能达到40~60%。

3.2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要点

由此可见,对不同类型的建筑应分析各自的特点,采用最佳的方法以取得最有效的结果。对于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时主要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3.2.1以人为本,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

在设计中强调以人为本,决不是“人类中心论”。建筑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健康、无害、舒适的环境。我们强调高效节约不能以降低人的生活质量,牺牲人的健康和舒适性为代价。但也不能只强调人的健康和舒适,而不顾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与破坏。建筑应满足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利用自然条件创造优美的外部视觉景观,改善室内环境品质,提高舒适度,降低环境污染。满足人们生理和心理需求,才是绿色生态建筑的基本内涵。

3.2.2使用洁净能源,保护自然资源降低能耗绿色生态

建筑要通过优良的设计、优化工艺和采用适宜的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改变传统建筑产业的粗放、浪费污染型的生产工艺,实现清洁生产、工艺生态化。要尽可能提高自然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积极采用洁净能源,采用清洁的生产技术(如自然通风和通风道技术),减少废弃物。把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保护生态环境两大课题结合起来,以最低的资源,最少的污染获取最高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3.2.3循环、有效利用资源与能源

循环使用建筑材料,废物再生利用,水循环使用,能源的多级多层次利用,使用高效率的设备和控制系统。扩大代用、再生利用材料资料,将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等有用的经验转化为标准、规范条文,以利推广。

3.2.3保护利用环境,尊重历史、自然设计与地方相结合

利用基地周边的自然条件,保留和利用地形、地貌、植被、湿地和自然水系,保持绿色空间,保持历史文化与景观的连续性,使建筑空间布局充满活力。并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如减少有害气体、废弃物的排放,减少对生物圈的破坏。

3.2.4整体优先,全寿命设计

设计必须从整体出发,经济性应从全寿命周期通盘考虑。通过科学合理的建筑规划设计、适宜的建筑技术和绿色建材的集成,增强其性能及灵活性,延长建筑整体系统的使用寿命;通过技术进步和转变经营管理方式,提高建筑工业化、现代化水平;提高建筑业的劳动生产率和科技贡献率;积极发展智能建筑,提高设施管理效率和工作效率。

3.2.5保护生态系统调控城市气候

创建舒适健康、高效清洁、和谐优美的生态环境是我们的生活追求。这要求设计及规划采取合理的城市结构与绿地系统布局,考虑建筑通风与遮阳。控制污染。合理处理与建筑相关的垃圾及工业废弃物,广种乔木并用当地杂草绿化(节约水资源)改善城市气候,铺地尽量用可渗透性地砖,以利保水和植物生长。

4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时还应注重地域特色的挖掘

在把握了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的基本要点之后,设计时还应结合当地风俗习惯、历史人文特点,注重地域特色及风情的融合与挖掘。笔者认为,建筑特别是住宅建筑,是一个地区的产物,它总扎根于具体的环境之中,受到所在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的影响,受具体地形条件及地形地貌的制约,这是造成住宅建筑形式和风格的一个基本点。

对于住宅建筑来讲,人的本体存在状态和精神层面的获取与满足状况较其它类型建筑和人的关系更加密切。因此,生态住宅建筑还应表现出相应的精神生态内涵,具体思考如下:

首先,生态型住宅建筑要表现出它的时代性。由于历史时序的标轴上,不同时期人的物质、精神生活状态存在差异,住宅建筑的物质形态也应与时间长序中其应处的点段同步,以满足居住者实际的供需关系。时代性体现着生态住宅建筑的精神与发展。

其次,现代绿色生态住宅应体现其所在地的地域文化,这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人们长期生活决定了历史文化的传统。建筑空间的流通性、室内设计的灵活性与简约作风、家具的实用性与装饰性,书画印章等造型饰物的象征性等都体现了住宅建筑空间设计的永恒特色。现代住宅建筑的生态性是一个时代的写照,是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综合反映,地域文化是其赖以生存的根基,文化是其建筑内涵的品位。建筑设计师应在地区传统中寻根,发掘有关“基因”与现代科技文化相结合,表现出生态住宅建筑的地域特性和地域住宅建筑现代特性,使居者在精神上获得亲切感和满足感。

再次,在建筑景观设计上,可以通过乡土植物和能体现当地自然风情的山石或水景的引入来突出表现本地的地域特色和人文风情,见图3。这样既强调了绿色生态建筑的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满足了人们对自然的向往,又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本土浓郁的乡情野趣,也为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理念进行了极佳的诠释。

5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住宅建筑设计应从空间角度去关注人们的生活,要在现代住宅建筑的基础上从更加宏观的环境与资源角度关注人类生活,它将住宅与环境资源及人类活动更加紧密地融为一体,它在注重空间使用效率的同时,更强调发挥环境和资源的效益。以贯彻“健康环保,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的绿色生态建筑的大量涌现无疑是值得肯定和赞赏的,从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未来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董位,王建国.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与建筑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2]曹伟.生态建筑,生态建材,发展战略[J].新建筑,2005.5.

生态住宅建筑设计范文5

【关键词】生态住宅;建筑设计;原则 ;方案

1生态住宅小区的建筑设计原则

1.1因地制宜

在小区规划过程中应重视地方场所的文化脉络,充分了解当地的气候、水文、地形、地貌和地物、植被、树种、水系、山石等,做到因地制宜的原则,从而使得设计方案功能完善、技术先进;在经济上,结合当地的建筑材料和施工技术等各种实际情况,做到可持续性发展,达到资源高效利用与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社会文化认同的完美结合。再者,由于一个优秀的建筑外观往往成为一个城市的象征,而与当地社会氛围不和谐的设计很可能令所在的城市失去或消减了原有的特色。所以,地方场所的文化脉络的形成不容忽视。

1.2资源循环利用

树立建筑材料循环使用的意识,尽量使用可再生的地方性建筑材料,避免使用高能量、污染环境、生产大量废物以及超放射性的建筑材料以达到环保要求。近几十年来,我国建筑行业也有很大发展,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在住宅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出现了资源严重浪费和环境严重污染的落后生产技术。我国平均建筑能量消耗超发达国家的2~3倍,造成了相当严重的污染。我国的某些城市被列为严重污染城市,房地产开发和投产是大量资源消耗产生废物很多的产业行为,这些都与“生态建筑” 的发展是背道而驰的。为了人们健康、卫生、舒适地生活,创造完美的生态住宅小区,必须将环境保护放在重要位置。

1.3采用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资源中最典型的当属太阳能。它是绿色能源中最重要也是最好的,现阶段太阳能资源已经成为我们运用最广泛的天然能源,其优点是:第一,它是人类可以利用的最丰富的能源,据估计,在过去漫长的11亿年中,太阳消耗了它本身能量的2%,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第二,地球上,无论何处都有太阳能,可以就地开发利用,不存在运输问题,尤其对交通不发达的农村、海岛和边远山区更具有利用的价值。第三,太阳能是一种洁净的能源,在开发和利用时,不会产生废渣、废水、废气,也没有噪音,更不会影响生态平衡。人类直接利用太阳能有三大技术领域:即光热转换、光电转换和光化学转换。太阳能的热应用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是最常见的,但就目前来说,人类直接利用太阳能还处于初级阶段,主要有太阳能集热、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暖房和太阳能发电等方式。

如今,住宅区中对太阳能资源的使用主要有3个方面: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和太阳能空调。最近几十年以来,很多国家都在研究怎样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2、生态住宅的建筑设计方案

在对某住宅小区建筑设计过程中,通过对国内外生态型建筑特别是生态住宅区建筑的理论、实践研究,利用了一些新的技术,来打造高品质的生态住宅小区。

2.1.建筑山墙节能处理

在对住宅小区设计时不可避免的要考虑到住宅建筑的外形特点,住宅建筑山墙比较多,解决西晒问题是在设计生态住宅时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从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办公楼的设计思路上可以看出,此办公楼是一个“绿色化”的办公建筑,整个建筑的整体都可以体现出设计者对环境的注重程度。由于主入口的方向是西向的,所以如何有效的防治西晒就成为了建筑生态策略的重要切入口。通过采用缓冲层的设计理念达到了防止西晒的目的,也就是在西向主入口处设计一定尺度的与建筑完全脱开的混凝土防晒墙,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遮挡西晒的直射阳光,同时防晒墙与建筑主体间的空隙具有比较强的拔风作用,大大有利于室内外空气的流动。

在住宅建筑设计中,设计时可利用“双层表皮”的理念,在每层圈梁上设置挑梁,与从地面建立的柱体形成西外墙构架,并且在构架上设置连梁,在连梁上种植爬藤类等植物,即可以形成绿色屏障,此屏障与西墙又可以形成通风井,大大增强了西外墙的散热能力。这种“双层表皮”设计的做法成本比较低,在降低对西墙收到的夏季热辐射影响的情况下,也能够美化建筑,改善室内环境。

2.2建筑外墙保温

现阶段,节能墙体主要有外保温节能墙体、内保温节能墙体两种。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最初期,通常采用内保温节能墙体。但是存在很多缺陷:①是热工效率低,如丁字墙、圈梁处等容易形成“冷桥”,降低了保温性能;②在住户室内墙保温层容易形成虚鼓;③内保温厚度需要占用室内空间,室内面积减小。所以现阶段多采用外保温节能墙体,在克服了内保温墙体不足的同时,大大减少了薄弱环节,提高了热工效率。不但适用于新建房屋,也适用于节能的改造。

2. 3道路系统

采用人车分流、小区内部平时无车辆进入的原则,建立安全便捷的小区通行系统。机动车通过社区道路直接进入地下车库,或停在组团露天车位上,有效达到人车分流。小区的消防道路可到达组团的任何角落。小区主入口以人行出入口为主,次出入口设人行和车行出入口。整个小区内部设置大型地下停车库,停车位比例按户数达到1:1,以解决小区日益紧张的停车问题。用地现状地势地形平坦,无明显高差。根据道路竖向设计原则和小区周边市政管道的情况,道路竖向设计采用向四周分散排水的原则。地下车库上面景观花园的规划标高控制覆土在1.2~1.6米范围内。

2.4道路交通设计

充分考虑了人车分流,地下停车的概念,在本方案设计中,各种功能流线完善清晰,真正做到了人车分流、各行其道。人流主人口与车辆人口分开,避免相互交叉相互干扰。车辆由次入口直接进人地下车库,减少机动车对小区的污染。消防车道直达各单元住宅,安全、方便、快捷。消防车道设于园林当中,留有一定硬质铺地设计和回车道。区内车行主干道(环形)采用柔性路面。区内一切交通均严格秉承以人为本的宗旨,旨在创建祥和、安全的人居环境。为了打造真正的生态住宅小区,最大限度减少停车场对景观的破坏,机动车全部采用地下集中停放的方式。

2.5绿地规划设计

规划绿地系统由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公共设施附属绿地、道路绿地等四类绿地构成,结合居住小区的用地布局和住宅建筑布局,形成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绿地系统。

住宅区其公共绿地以小区级公共绿地为主。小区级小游园是小区中心花园,由绿地、水面、灌木丛、树群组成,配以石径、绿荫、喷泉、亭台等园林小品营造出一个优美的园林环境。居民可通过步行带进人该游园进行休憩活动。

结论

生态住宅小区建筑是在宏观的环境与资源角度上注重人们的生活质量,将住宅、环境资源、人类活动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它不但注重空间使用效率,更加强调发挥自然资源与环境的效益。同时在设计理念上贯彻 “健康环保,以人为本”的理念,来支持现代生态建筑的发展,也代表了住宅小区建筑设计的未来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姚学用,刘玲.生态建筑设计的初步探讨[J].山西建筑,2007,33(11):52-53

生态住宅建筑设计范文6

高品质住小区的规划设计方法。

关键词:小区建筑;生态住宅;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新城市中心区的高品质住区定义

在我国现阶段的城市开发中,一般认为容积率在0.6以下的居住区被认为是低密度住区,0.6—1.2为中密度, 1.2至2.0为中高密度, 2.0以上为高密度。容积率的大小直接反映着小区空间环境品质的优劣,容积率越小,社区的空间环境品质就越好,相关配套设施建设空间就越大,居民的室外活动场所也越大。但过低的容积率又不利于节能节地的国策方针。新城市中心区的住宅区规划应该确定合适的容积率,控制在2.0左右较为合适,且应该有完善的公建配套与良好的生态景观环境与节能措施,并把住宅与配套商业独立设置,一方面避免公建产生的噪声、油烟、灯光等环境污染对住宅造成影响,降低居住品质,另一方面又可以较好的塑造城市的街道立面形象,打造良好的城市景观。

2、设计理念

强调以人为本、社区与城市共融、资源共享、和谐社区。充分体现小区的地理位置;景观的上遵循共享原则,采用大景观规划理念,将小区景观设计融入到城市景观体系中,通过2.5 万平方米的小区中心园林连接城市与居住区,从而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景观。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体现新时尚、新住宅的概念。引进先进的环境设计理念,落实“人、建筑、环境”三要素的密切关系,创造灵活的建筑空间。重视建筑设计文化内涵,使人文精神从户型设计、室内设计、空间设计、社区环境等全方位融入建筑,突出富有人性化的空间理念和重亲情的空间感受。设计理念如下:

(1)突出人性化设计、布局合理注重人文景观的塑造和各种服务设施功能的完善,创造一个供居民购物、观赏、休闲为一体的空问。

(2)配合小区建设,注重环境,与住宅建筑互为衬托,互为借景,使人们在办公购物之际感受剑舒适的视觉景观、达到建筑为人所用的设计意境。

(3)建筑造型体现时代感,强调与小区住宅建筑和谐共融,且突出商业文化氛围。

(4)结构布置合理,主要商业及酒店空间采用大空间大柱网,且考虑节能。

3、案例分析

下面将结合实践案例,从总体规划,单体建筑,环境营造等方面对新城市中心区的高品质住区设计进行探讨。本项目规划建筑设计项目占地面积9340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19万平方米,社区公建及配套用房共 0.5万平方米,商业面积0.8万平方米,容积率2.0 ,建筑密度18.43% ,绿地率43%。

4、总平面规划

高层拼接户型沿东北侧及中央区域布置,其中中间为点式一类高层,高层底层为5.4米高的架空层;多层洋房布置在小区西南部的位置,中间布置水系,使得高层和洋房共享中心绿轴景观,同时将多层洋房与高层分隔开,商业、社区中心沿南侧罗湾路布置。(图一)

高层区域的地下室布置为车库和设备用房

图一

5、空间结构与景观分析

通过建筑间的围合,以水系相结合,形成“中心水域”——“中心绿地”——“组团绿地”的空间层次。空间与空间之间互为渗透。南北两个入口之间形成小区的中心绿化主轴,正对开阔的入口绿化广场,紧接入口广场为小区的中心绿地,与水系相接,为整个小区的景观中心。整个小区的高层住宅底层基本全部为5.4米高的架空层,提供开阔景观视野的同时,居民的休闲娱乐提供了很好的去处。

图二

公建配套与住宅完全分开布局,商业与配套独立设置在南侧沿街面,打造较好的商业氛围的同时又不对住区内部造成影响。

景观设计根据空间形态,形成带状的水系景观轴,沿带状水系依次展开景观节点,南北入口部位设置喷泉、雕塑广场,营造大气、雅致的居住品质。(图二)(图三)

6、 流线分析

通过环状的车行主路串联整个小区,中间步行道沿中心水系连接南北入口,同时划分高层区和洋房区,地面停车设于小区干道两侧,与中心景观步行带区分开,实现人车分流。

7、 高层分户太阳能热水器

建设环保节能小区,每户配置壁挂式阳台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设计,

图三

共安装太阳能集热板面积约4500平米,日产热水280吨,年可节约标准煤800吨,

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8、单体设计

整体小区户型分为六种,其中高层住宅有五种,多层洋房住宅一种。

8.1高层区住宅依据景观的层次分为拼接户型和独栋户型,以一梯二户为主,少量一梯三户,在照顾到观景的同时,户户朝南,户户南北对流,户户明厨明卫,高层全部户型都设置有观光电梯,所有电梯厅皆直接对外采光。在户型的设计上,以实用为基本原则,并引入入户花园及空中花园的概念,营造高档的居住品质。

图四

8.2多层区住宅均为六层花园式洋房,设电梯,一梯两户,每单元6户,其中首、二层为一户,两层通高客厅;三、四层为一户,带入户花园和大阳台;五、六层为一户,带转角大露台,并赠送屋顶花园,大气而精致。

9造型设计

在造型的设计上,力图体现楼盘高档生活品质和时尚感。(图四)

9.1 高层建筑整体风格现代、简洁、经典、时尚,通过凸窗,大阳台,引入良好的视觉景观。细节处理上,用横竖线条,镂空构架等元素来丰富造型,整体简洁又不失大气。

9.2 在建筑色彩上,通过实地考察,借鉴当代高档楼盘在色彩处理上的成功经验,整体实墙面采用暗调,给人感觉高档、精致、大气,并通过玻璃以及白色的横线条来削弱暗调子的沉闷感,整体色彩高雅大方。

9.3 在洋房的造型上,以赭红色面砖、仿木百叶、文化石、真石漆和玻璃作为主要造型选材,以材料的对比和比例的协调作为主要的设计手段,营造经典的现代主义风格;同时加入了屋顶格栅和飘架等元素,赋予楼盘个性风格。在整体保持现代风格的基础上,带给人文艺的、古典的审美感受,更加契合城市中心区高品质住区的定位。

结语

本小区在设计上按照总规划的要求,从建筑物功能布局、造型、景观等各方面运用现代精美主义建筑设计手法,并糅合我国传统建筑美学的设计精髓。尽管小区受用地限制的影响,在小区景观设计上发挥的空间相对较少,但建筑物与建筑物之问、建筑物与景观之间尽可能做到了和谐搭配;在细节设计的考量上,诸如材料和建筑物本身尽可能使用绿色环保节能材料,以满足对小区建筑的生态性和可持续发展的设计要求。总的说来,小区在建筑设计上冷静诠释了整个住宅小区自然和谐、简约写意、纯净透明、时尚健康的现代精美主义建筑的美学新概念。

参考文献:

[1] 贾云燕,刘达. 谈城市规划中居住小区设计[J]. 陕西建筑, 2008,(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