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自媒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网络自媒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网络自媒体

网络自媒体范文1

【关键词】 自媒体协会;网络空间;做法;经验

指出:“自然生态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舆论话语权越来越重,自媒体也“当仁不让”地成为网络舆论的重要力量。为此,建立自媒体协会,通过建立党支部、规范制度、开展活动等方式,积极引导自媒体健康有序发展,奏响网络主旋律,唱响网络好声音,让网络空间清朗起来。

一、把支部建在自媒体协会上,唱响网络好声音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4299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53.2%,较2015年底提升2.9个百分点。网络自媒体也发展迅速,在微博、微信的网络平台上出现拥有几万、几十万甚至更多粉丝的网络大V有着很大的网络话语权。正确引导网络大V势在必行。2015年7月,由5名本地知名网络大V出面申请,成立了由100位粉丝较多、热心网事的网络人员组成的自媒体协会。同时,将协会内的17名党员组织起来,成立了自媒体协会党支部,通过党规和党员行为引导人、激励人、约束人、塑造人,并在党支部领导下,围绕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四边三化等中心工作,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做到“有声、有色、有章、有序”。“有声”就是协会会员制作了《诗画浦江》、《谁最美》、《但求山水共作证》、《盼》等一批视频音像作品,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诗画浦江》在腾讯上的点击率超过5.4万,在微博上的阅读量超过15万;“有色”就是突出“红色”的引领作用,学习红色网络大V、道德模范等先进人物的事迹,内塑于心、外化于形,激发自媒体人员学习先进、赶超先进的热情;“有序”就是由协会党支部制定采访计划,统一组织自媒体协会成员围绕本地区中心工作进行集中考察和创作,先后组织先进事迹采访活动、精品乡村线采风活动、四边三化主题微博摄影比赛、红色党建基地采访等14次集体活动,创作了一大批摄影作品、散文诗歌,并通过博客、微信等形式广为传播,传递正能量,引发了网民的强烈共鸣;“有章”就是组织自媒体协会成员学习党规、法律知识和业务技能,在虚拟的天空筑起党纪的边界和法律的底线,而不能在虚无缥缈的网络世界里天马行空、为所欲为,做到有章理事、有纪可循、有法必依、心中有戒。

二、建立“微平台、秒处理”的快速处置渠道,打通舆情“最后一公里”

强调,古人说:“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很多网民称自己为“草根”,那网络就是现在的一个“草野”。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群众在哪儿,我们的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儿去。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潜潜水、聊聊天、发发声,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对建设性意见要及时吸纳,对困难要及时帮助,对不了解情况的要及时宣介,对模糊认识要及时廓清,对怨气怨言要及时化解,对错误看法要及时引导和纠正,让互联网成为我们同群众交流沟通的新平台,成为了解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新途径,成为发扬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的新渠道。

网络大V是互联网平台最活跃的成员,也是信息最先获得者。网民的许多投诉帖子会第一时间@网络大V或发在网络大V管理后台上。为了了解民情社意,解决群众所急所盼,必须畅通网上投诉,网下及时解决的渠道。针对以往舆情投诉存在的“有头没尾、虎头蛇尾、无果而终”的现象,下决心打通舆情处置的“最后一公里”,建立健全了“网情交流”微信工作群。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组织粉丝量最多、影响力最大的自媒体负责人和各乡镇街道、部门的网络管理员进群,从建立网情交流群收集网民咨询和投诉网络大V上传微信群乡镇街道机关部门网络管理员及时关注和受理分管领导批示安排人员调查处理向网络大V和网民反馈处理结果,打通了一条龙舆情处理快速通道,实现了“微平台、秒处理”,“网上发帖、网下处置”的工作法得到了网民的一致好评。同时,要求各机关部门、乡镇街道开设的实名认证官方微博微信,网友可以直接向相关政府部门的微平台进行政策咨询、反映各类问题。各微平台通过网情交流微信群和各自的官方微博微信及时回应网民咨询、投诉、曝光的帖子,让网民理性发声,由政府及时处理。通过快速处置渠道,负面信息主导自媒体的情况得到根本扭转,预防了此类帖子在自媒体上恶意扩散,维护了群众的切身利益,提高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三、设计正面宣传主题,传播网络正能量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我们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自媒体协会成员多,粉丝多,在本地区具有很大的影响力。设计系列宣传主题,让自媒体成员在各自微博微信平台推送、转发,有利于网民了解政府的政策。在最佳美丽村评选中,网络大V积极参与活动,拍照、录像、推送博文,图文结合将每个美丽村庄展现在网民面前,特别是自媒体协会会长“方晓东”运用航模飞机进行高空拍摄,将美丽村庄全方位展现出来。在自媒体协会会员的推动、转发、点赞中,本地区的微信朋友圈出现了刷屏,获得了广大网民的点赞。践行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设计了“浦阳江之变”微博话题,自媒体协会会员积极响应,推送浦阳江变化的博文,在大家齐心协力的努力下,“浦阳江之变”微博话题,阅读量达到1152.1万人次,讨论8222次。

四、打好网络管理的“组合拳”,三管齐下,激发活力

网络空间存在鱼龙混杂,网络信息存在不清、不实、不真的问题,我们坚持“管疏结合,以疏为主”的原则,打好网络管理的“组合拳”:一是疏导为主,对网络上出现的不良信息,及时予以提醒和约谈,引导网络人员“规步矩行”,做到防患于未然。二是重拳出击,加大对网络不实言论的打击力度。开展网上有害信息专项整治,严厉打击网络谣言、侵害公民权益、有偿删贴等违法犯罪行为。做到理性发声、警钟长鸣。三是网络“赛马”,激发活力,表彰先进。开展“中国好网民”评选活动,每季度评选自媒体优秀作品,评选年度十佳自媒体优秀作品和“自媒体工作先进个人”,并给予表彰和奖励。

【参考文献】

[1] 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会上的讲话.新华网,2016-04-26.

[2] 速读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网信中国,2017-01-24.

网络自媒体范文2

1自媒体及其新闻传播特点分析

自媒体,也称为公民媒体,其指的是具有传统媒体功能但不具备其运行机构的一种个人网络行为。当前,我国自媒体的主要表达渠道包括论坛、博客、微博、微信以及新兴的视频网站等等,其传播渠道广泛、速度快、形式丰富,例如: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可成为自媒体新闻的内容[1]。自媒体新闻传播内容具有以下特点:

1)能够及时捕捉突发事件,例如“:5•12汶川地震”,“7•15乌鲁木齐事件”,最早都是由自媒体,形成公民新闻。

2)具有开放性特点,在自媒体平台中,只要不违法国家法律,任何话题都可以成为自媒体新闻传播的内容。

3)直接表达民意。自媒体新闻传播内容多数是人们身边发生的事,直接反应民众的意愿。我国自媒体公民新闻产生的原因如下:

1)技术因素:自媒体平台的出现为公众提供了新的传播方式,如:2002年博客诞生以来,越来越多的公众成为新闻的传播者;自媒体传播工具获得容易、操作简单,传播主体也逐渐向平民化发展。

2)理论因素:新闻自由理论的不断发展,促使更多的公民开始维护自己自由表达意愿的权力,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新闻传播中;新闻自由理论发展,激励着公民通过自媒体进行泛化的新闻传播。

3)社会因素:当前我国社会民主政治得以发展,为公民自由表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公民政治参与意识的提高也促使其不断利用各种媒介表达自己的意愿。

2自媒体新闻传播对传统新闻传播的解构

当前,基于行政与市场的压力,传统媒体在进行一些新闻事件的报道时往往顾虑众多、畏首畏尾,直接影响到公众的知情权、监督权等权力的实现。但是,自媒体新闻传播挣脱了传统媒体所受到的各种束缚,每一个公民都可以成为新闻事件的传播者,直接从传播者、传播路径、议程设置三方面,实现对传统新闻传播的解构。

2.1从传播者的角度解构传统新闻传播过程

传统的新闻传播的主体就是专业的新闻机构,一个新闻事件必须通过一系列的采集、编辑、流程后,方能够传送至受众处,受众仅仅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缺乏自。而自媒体新闻传播,使得每一名会使用“自媒体”平台的公众都成为了新闻的者,其通过自主的选择、判断,自认为价值的新闻,直接打破了专业新闻机构垄断新闻的局面,实现了不同声音的表述。

2.2从传播路径的角度解构传统新闻传播过程

在传统的新闻传播过程中,信息的传播路径是单向的、一对多的,信源对获得的新闻进行加工处理,然后通过媒介传输至信宿,由信宿对其进行解读。而对于自媒体新闻而言,其实现了信息的多对多网状传播,这就使得信息传播速度大大提升,涉及范围也有所扩大,一些有价值的新闻甚至可以在短短的几个小时之内形成网络舆论的漩涡。

3自媒体新闻传播对传统新闻传播的重塑

自媒体新闻传播是当前网络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其也充分向人们展示诸多优势。但是网络信息的驳杂,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自媒体新闻传播过程,例如,在自媒体传播中,无意义信息、广告、自我推销、对话等信息所占比例十分大,如何在海量的信息中筛选出有价值、有意义的新闻,成为自媒体新闻传播重塑的一大重点。

3.1利用传统媒体提取新媒体中真正有价值的新闻

自媒体新闻传播的性质,决定了每一名公众都有成为新闻者的可能,如此之低的门卡必然会导致用户群体过于庞大,信息驳杂。以微博为例,每一名用户都能够在微博的平台上身边正在发生事件,或是自己的某个观点,甚至是与他人进行对话,因此,大量的非新闻类信息存在于自媒体平台上。对于真正想要获取新闻信息的用户而言,其往往会被海量的、冗杂的信息所淹没,为了真正获取精确的新闻信息,必须求助于传统媒体。通过自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汇、互补,能够实现众多信息的有效整合,向受众提供完整的、精确的新闻事实。

3.2利用传统媒体把关新媒体新闻真实性

自媒体准入门槛低,还会导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无法保证个人道德和新闻素质。尤其是近些年,网络水军发展势头不容小觑,其是自媒体传播中的一个庞大队伍,通过一些虚假信息,获得利益,不仅影响到人们真实信息的获取,更是大大破坏了网络秩序,影响极为恶劣。总的来说,自媒体与传统媒体应通力合作,充分发挥自媒体时效性强、传播范围广,传统媒体公信力强、真实性有保证的优势,最终达到双赢的目的。

4结束语

网络自媒体范文3

关键词 自媒体;网络狂欢;大众娱乐消费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08-0021-02

1 基于自媒体时代背景的信息传播概况

1.1 自媒体的概念和本质

最早给自媒体进行定义的是美国的两位学者,他们认为“WeMedia 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这也就界定了自媒体这种信息传播方式具有公开性和隐私性的双重特征,其公开性指的是信息在网络平台上的分享和传播属于一种透明的过程,其隐私性指的是信息的和传播是由个人决定的和控制的,外人无法进行干涉。大众群体可以自由在平台上传播新闻事实,其中的平台起了很大作用,例如博客、微博、微信的兴起,这些平台所具备的的私人化、自由化、平民化的特征,使大众群体可以随时自主将信息用图、文、声等各种形式在互联网上进行传播,影响力攀升的速度非常之快。自媒体时代的本质特点就是一种信息共享的即时交互平台。

1.2 自媒体和平台媒体和他媒体的区别

通过对自媒体的概念分析,可以看出除了在大众提供并分享新闻事实之外,按照参与、主体以及立场的区别,还有为政府或者他人代言的他媒体以及具有中立性质的论坛所酿生的平台媒体。在这三种类型中,系媒体有其显著的自身特点,自媒体的言论自由程度是最大的,而且信息的传递分享没有审查。自媒体的自由性也就意味着其传播力量所具备的的爆发力是最为巨大的。在一定程度下最容易引起一种全民的互动狂欢。自媒体的出现,开启了一个在新的信息技术背景下传媒方式的转变,现阶段还处于自媒体的早起时代,未来的发展会对信息时代的信息传播带来很大的影响。

1.3 自媒体的“节点共享”能促成网络狂欢

大众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自身也会成为一种信息内容,成为一个互动的节点,也会被观注,“节点”不仅意味着参与信息互动的个人,同时也意味着个人在传播信息时可以附加套嵌各种主观一体化的信息。每一个用户都是信息和接受的节点,其间的各种互动又会为原来的信息增添更多的内容,不断改变着原始信息的传播路径和状态,同时这些信息又都是共享的,用户在提供信息和信息时都会以自我为中心,这就是一种节点,在网络传播平台如微博、微信的带动下,节点迅速扩充,这样显示了自媒体的生命力是无穷的。比如前段时间的“汪峰上头条”等等娱乐新闻,都是在这种自媒体时代的“节点”互动共享的传播下,很快形成了一种网络狂欢。

1.4 自媒体时代“网络狂欢”的信息传播特点

自媒体作为一种互联网的酿生产品,随着使用不断深入,其核心功能也随之展现出来,其最大的核心功能就是信息的获取和。例如通过微博、微信等交流平台,信息可以大范围迅速的获取和传播。同时交流的过程不受时间地点以及信息形式所限制,只要手里有能够信息的数码终端,就可以通过聊天、日志等形式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进行交流传播,可以使个人观点,可以是时事新闻,也可以是官员政务,当然更多的其实还是娱乐新闻,这其中不乏有娱乐造势的炒作和谣言,但是不论是一种满足倾述的需求还是大众交流的需要,通过自媒体这种形式都能进行信息的获取和。但是,其最显著的特点时这一传播过程是在一种 “潜传播”状态。白岩松曾在《新闻1+1》 中提出, “互联网、手机信息……它不分良莠真假,以分秒计的速度在公众之间没遮拦地传递着。这种全新的传播媒介,相对于传统媒介的‘明传播’,被有识之士称为 ‘潜传播’。

自媒体的“潜传播”意味着用户要自行对信息的安全和其他问题进行自我的过滤把关,这也意味着信息内容的真现实性的严肃性就比传统媒体形式有所差距,但是用户对信息的处理和利用效率却大大提升,特别是当“明传播”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不了用户的需求的当今时代,“潜传播”便充分显示了其在信息传播上的优势。

2 自媒体时代“网络狂欢”的必然性

现阶段的媒体传播中,由于网络的普及,自媒体的传播有了广阔的技术支撑和传播空间。一些焦点性的时事政治、娱乐新闻等等很容易引起大众的参与讨论,对于一些引起反响比较大的事件,在一定时间内就会形成“网络狂欢”,引起一阵热潮。例如以“辽宁号”舰载机试飞期间的“辽宁style”热潮,例如近期“汪峰上头条”热潮,等等,每一个阶段都会有这么一个能够引起大众观法参与讨论的话题在网络上大范围深层次进行讨论。这不仅仅是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模式和形态所致,更是大众娱乐消费需求的结果。

2.1 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模式和形态是“网络狂欢”形成的基础

“网络狂欢”这种现象的产生的基础就是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模式和形态特点。

自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模式是一种“核心-边缘”的扩散模式。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是由信息源的中心不断向边缘进行扩散,同时其他节点在传播中心节点的话题时,经过两级传播之后就会形成中心节点,在主观讨论时,其他节点和中心节点的位置也可以互换,这也就是热点话题在传播过程中能够形成“网络狂欢”的因由所在,节点之间的沪指互换和互换连接就形成了“核心-边缘”的传信息播模式。其次,信息的传播可以同步互动,和传统信息传播模式的单向线性不同,自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和反馈是即时同步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某个话题的“网络狂欢”能够有更长的生命力。再次自媒体时代是一个用户本位时代。传统的权威媒介的效果已经开始逐渐远去,在自媒体时代用户对于信息的传播和接受有了更多的自由行自主性,能够对信息进行删改后再自行传播,反映到网络狂欢上,就是话题虽然有一个中心点,但是每时每刻都会在用户的传播过程张沾染上不同的色彩。同时,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节点连带”和“圈子化”也在很大程度上使“网络狂欢”现象得以不断涌现。

2.2 “网络狂欢”是大众娱乐消费的要求

以“汪峰上头条”为代表的“网络狂欢”是自媒体时代大众自发通过进行娱乐消费的一个现象。

以微博为代表的信息传播交流平台是大众进行娱乐消费的主要场所,用户可以在主页上分享个人感兴趣的信息,也可以描述自己的生活细节,也可以抒感或者表达对人或事的看法,等等。用户可以转载也可以原创,可以进行评论也可以转发评论。这些形式的选择无关紧要,关键的是人们都能够对微博等网络交流平台积极参与。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对于娱乐也便有了更强的需求,需要用娱乐来缓解生活压力,但是户外的大型娱乐活动却无法满足人们日常的需求,因此网络娱乐便成了一个突破口,在网络里,人们可以无所顾忌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欲望,压抑的心理可以得到空前的释放。当这种情形不断聚集时,便开始出现“众声喧哗”的现象。“网络狂欢”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大众娱乐消费的一个产物,“王峰上头条”等娱乐事件便是这种产物的一个集中体现。

3 自媒体时代下“网络狂欢”的特点

自媒体时代下,“网络狂欢”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其中有利也有弊。

“网络狂欢”为代表的自媒体时代的娱乐方式,首先是通过信息的高效传递提升了信息的利用率,更重要的是在紧张的生活节奏下缓解了人们的生活压力。这是自媒体时代“网络狂欢”最大的一个功效。“网络狂欢”是大众集体参与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走到一起,以狂欢的话题话题为中心,进行调侃、自嘲、探讨,精神得到放松,情绪得到释放。同时狂欢的不仅仅是一种参与,也是一种关注,这种关注可以转移人的注意力,有时仅仅是围观信息、评论也是一种娱乐活动,也是一种解压的方式。因此自媒体时代“网络狂欢”的最大优势特点,就是在对信息进行高效利用的基础上对人们的日常生活起到了解压的作用。

当然,网民自发无组织无限制的“网络狂欢”现象也有许多不利的影响。虽然像“汪峰”这样的公众人物,被大众关注追捧的同时,当然也会被人们调侃围观。这也是一种必然的现象,但是娱乐也要有度,调侃也要有底线,在网络里,尤其对于娱乐话题,人们的言论基本上是绝对自由的,因此就会有一些人身攻击的话题出现,这就会对话题的当事人造成不好的影响,严重时会影响到当事人的生活状态。对于这一点,需要我们提升自身素养,公众人物可以为娱乐所用,但是在娱乐的同时也要有一个最基本的尊重态度,娱乐不等同于愚弄,更不等同于攻击。另外,“网络狂欢”所引起的自媒体信息传播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形成“数字鸿沟”,即“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鸿沟”,这中信息传播方式不仅造成了一大批话语弱势群体,同时由于信息传播的自由行,也会酿生很多不良信息的“病毒式”传播。更重要的是,这种“网络狂欢”会在网民与非网民之间会形成一道鸿沟,这种鸿沟对社会的发展有一定的不利影响。

4 结论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我们的媒体传播方式逐渐进入一种“自媒体”时代,传统的媒体方式受到了很大冲击,一些受大众喜爱的网络社交平台改变了以往媒体信息的传递先过滤再的模式,这就极大的扩充了信息传递的自由行和互动性。一些娱乐以及其他事件经过网民的传播互动很容易就会行成一种大众的娱乐消费,最终形成一种网络狂欢。“自媒体”和大众娱乐消费是密切关联的,其间的内在联系和利弊需要进行一定的研究,更重要的是未来的网络狂欢现象要有一定的底线和维度。

参考文献

[1]董森.信息文化论:数字化生存状态冷思考[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2]刘琼.网络:一个公共话语的狂欢世界[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3).

网络自媒体范文4

一、自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心理状况

1.失落心理。有些学生在大学阶段遭遇了巨大的学习压力,如果无法及时得到缓解,就有可以有在“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打不到合适的定位,从而产生失落心理,他们就会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寻求安慰。2.好奇心理。当代大学生的人生面、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定型,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作为信息量巨大的网络环境来说,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认为网络是一种有趣的东西,在网络中获得更多的新事物,而网络环境里存大许多不良的信息,大学生的辨别能力和自制力还不够,因此,容易受到虚拟网络世界的不良影响。3.情感需求,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旺盛时期,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都有强烈的情感需求,网络环境正好提供了一个情感安慰的平台,如果网络使用者出现角色错位、人格障碍、自我迷失与冲突、道德失范等问题,就会出现网络心理问题。

二、自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4年数据显示,截止2014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32亿,其中学生是中国网民中最大的群体,占25.1%学生生活尤其大学生活已经“网络化”,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网络环境下心理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三、网络环境下心理健康存在的突出问题

缺乏对网络心理环境健康教育进行针对性研究,部分高校目前只提供了一些简单的心理知识、心理测试以及心理障碍等方面的教育内容,而没有与大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这种方式在一定和程度上存在不足,这种方式只是将心理健康教育垢载体延伸到网络上,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有待创新。

四、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

1.大学生自我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除了网络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之外,还包括自身因素。一是高校应该转换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和模式,可以通过直接考评以及他人评价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科学、有效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二是高校应该大力开展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并且鼓励大学生开展自我教育活动,团委和学生外应组织多方面的活动,让大学生积极参与进来,让他们减少在网络上耗费时间。2.丰富网络教育内容。丰富网络教育内容首先应该加强网络法律、法规的教育。让学生了解一些应该注意的事项,能自觉遵守上网行为规范。加强优秀传统文件的教育,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面积分可以结合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大学生道德修养教育、价值观教育以及学习观教育。促使大学生思想素质和行为规范的提高。3.开展网络心理咨询。开展网络咨询的方式可以降低来访者的心理负担,可以在网页区设置心理学学习区,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建立积极健康的思想观念。也可以利用电子邮件咨询,学校可开通公用心理邮箱,对咨询者进行回复,这样不仅扩大了咨询对象的范围,而且还促进高校心理辅导工作的推广。也可以进行网上在线咨询,通过语音、文字的形式进行。4.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网络。学校应该重视心理健康网络的建设,对校园心理网络信息进行定时、定期更新,加强网络监管水平,对不良的信息要及时给予拦截和惩处地。加强包括国家、省、高校在内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对咨询平台以及服务功能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加强建设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平台。

网络自媒体范文5

关键词:数字化 传统媒体 网络媒体 媒介融合

随着传播技术的数字化,以互联网、手机为引领的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传媒领域在数字化时代的发展,呈现出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各类传统媒体的数字化步伐加快;二是基于数字技术的新媒体新传播工具层出不穷。”换言之,数字化传媒正在成为传媒主流,但传统媒体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而是以主动融合的姿态,与网络媒体不谋而合,共同形成新的传媒生态环境。

一、兼容并蓄:不断提升容量的网络媒体

综观整个网络媒体的发展,从Web1.0到Web2.0,再到Web3.0时代的即将来临,网络媒体不断提升容量,日益印证着麦克卢汉的“媒介即信息”与“旧媒介会成为新媒介的内容”这一真知灼见。新媒介正以不断提升的容量,向传统媒体伸出橄榄枝,使媒介融合的步伐不断加快。在网络刚刚崛起的初级阶段,当时众多的调查已表明:相当数量的网民使用网络的需求比较单一化,这种需求尤其体现在浏览新闻、收发邮件、在线聊天三方面。此外,影视娱乐、网络游戏等需求紧随其后,也成为部分网民打发时间的主要手段和生活方式。网民这种相对单一化的上网需求,也是由网络技术自身发展的不够成熟决定的。随着网络的不断升级,新职业、新服务由此诞生,并层出不穷,如手机上网、在线交易、植入式营销、IM营销、搜索引擎营销等。

从网络形态的演变来看,最初的网络信息基本上是静态的,在形式上主要表现为HTML形式。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信息开始逐步呈现出动态的趋势,在形式上主要表现为用动态HTML,也就是通过各种CGI程序来,这样就有利于信息的、组织与用户的交互。在技术上看,交互式的网页主要是从服务器的数据库中取出数据,然后辅助于既定的格式用动态html的形式在用户浏览器中呈现。总体上看,上述两种方式有一个共同点,即信息由传播者集中提供,网民的信息使用模式基本上取决于传播者提供信息,因而没有实现真正的信息个性化,而且缺乏创造性。这个阶段的网络被称为Web1.0时代。

由Web1.0单纯通过网络浏览器浏览HTML网页模式向内容更丰富、联系性更强、工具性更强的Web2.0模式的转变成为互联网新的发展趋势。这种基于元数据评注的信息方式,是一次从核心内涵到外在应用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的革命。这个阶段,如果用两个关键词来概括其特征的话,就是“互动与交流”,因此我们可以将Web2.0时代称为信息交互阶段。“人”是Web2.0时代的灵魂与核心,原因在于,一是网络继续为网民提供超量的信息;二是网民不再是网络信息的被动浏览者和接受者,同时也是网络信息的创造者和建设者。也就是说,网民既冲浪,也创造波浪。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相对于Web1.0时代可谓一次巨大的飞跃。但由此也带来新的问题,那就是网民面临着海量信息的选择压力,信息太多,而选择太浪费时间。就像我们走进了熙熙攘攘的小吃一条街,“乱花渐欲迷人眼”,太多的选择往往导致我们无从选择。

初见雏形与端倪的Web3.0时代,则演变得更深,变成了一个高度个性化信息聚合与服务的时代,类似于我们的私厨享受,专业的营养师可以为我们量体裁衣、量身打造。从技术上总结,Web3.0呈现出高度融合化、聚合化和个性化三大特性。根据这些特征来进行考量的话,目前在我国已经初步具备了一批具备Web3.0特征的网站,如当当网、淘宝网等购物网站。一旦我们涉足其中,我们的足迹就会悄无声息地被保留下来,我们的偏好、兴趣就会在下次登录时会比较醒目的方式显示出来,让你感动,并诱惑你采取行动。

这种自由整合与有效聚合,适合多种终端平台,实现信息服务的普适性,彻底地站在用户角度为用户着想的Web3.0时代,随着网络技术的进一步成熟,相信会很快来临。

二、报网互动:报纸数字化转型的必由之路

互联网强大的影响力与兼容并蓄的召唤力,使报纸数字化转型成为必然的路径,而报网互动则是其中的重要一环。本质上,报网互动是传统的报纸与新型媒介的交互融合,是新技术于传统新闻采集制作者的主动运用,新旧媒体联手行动,扬长补短,优势共享,从而形成双赢的局面。报网互动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拆除了新旧媒体天然存在的藩篱,填平了报纸与网络之间的鸿沟,消除了两者之间的边界。由此,报纸依靠网络无远弗届的速度和没有边界的广阔空间,搭上了开往春天的地铁。其内容可以通过网络,突破物理意义上的发行区域,进入到网络的无障碍传播形态,开辟了报纸对外传播的新渠道,大大增强了它的影响力。

第二,较之传统媒体时代,受众的自主性和话语权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在报纸向数字化迈进的过程中,受众的自主性空前提高,他们不仅可以阅读、评论,还可以及时和快捷地反馈。媒体与受众之间距离大大缩短,已是不争的事实。

第三,互联网技术大大降低了信息传播的成本,整合后的信息传播更为便捷高效。通过数字压缩技术,有效兼容和整合了文字、图片、广播、电视和电影等传播形态的信息传输网络,使其传播功能更为强大、方便和有效,成本低廉节省。

在这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被称为世界第一大报的《泰晤士报》。其纸媒的发行量为70万份左右,但每天点击其网络版的人数高达900万之多,该报读者已经形成了早晨读纸媒、上班到办公室后点击电子版的阅读习惯。其策略是追求新闻报道“像电视一样快”,借助IT技术使平面纸媒立体化,报纸与网媒并举,新闻报道及时更新。记者随身携带着可以及时上传稿件的通信工具,也大大节省了新闻制作流程的时间,从而使该报赢得了市场的主动,傲视群雄,这是传统媒体实行数字化转型的经典之作。

三、移花接木:广电媒体的融通之道

对于网络媒体与数字技术的融合召唤,网络媒体的融合之道则更为融通,这种融合主要发生在传输技术渠道、信息终端、内容和产业等方面,原本属于不同的行业,现在相互进入、重叠、合作和融合,这种移花接木之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已经分不清界限,甚至于杂交出一些新的品种。

1.初级阶段的网络广播

网络广播是一种主要提供音频服务的新型广播,其传播渠道和介质主要是通过新媒体网络进行,因此很多时候也称之为网上广播或者在线广播。网络广播是传统的广播向新媒体靠拢并与之联姻的产物。面对来势汹汹的网络新媒体,传统广播迎接挑战的做法通常是建立Web站点,以积极的姿态拥抱新媒体,将自身拥有的音频信息资源与网络传播的优势结合。美国致力于新闻品质和公众反馈研究的皮尤卓越新闻项目(The Pewproject)在《2008年新闻媒体状况》报告中不再使用“广播”一词,认为那是和报纸、电视一样的所谓“夕阳媒体”。该项目使用的说法是“声音媒体”,包括地面广播电台、卫星广播和互联网广播。在我国,目前已有接近5%的网民会通过互联网收听广播。现在,一些电台与门户网站联合办的节目,市场反应也不错,这也说明广播和互联网是可以互相促进的。

2.融合阶段的数字电视与互动电视

数字电视与互动电视是电视和网络融合的新阶段。数字电视主要是指将传统电视的模拟信号转化成数字信息二进制,随后经过处理,通过机顶盒接收、解码,转换成数字信号,通过已有的有线网络载体传输给有线电视受众。数字电视也是传统媒体数字化、网络化后的产物。相对于模拟信号的传统电视,数字电视可以接收巨量的电视数字化信息。通过数字电视还可以实现双向交互式服务,实现准视频点播(NVOD)、视频点播(VOD),用户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喜好点播和选择自己想看的节目。在数字电视基础上出现的互动电视,也是数字电视的一种,主要通过宽带网络完成交互性。自20世纪90年代始,这种“网络+电视”的互动电视模式就在欧美主要发达国家开始研发和推广。互动电视使传媒业的运营模式发生重大变革:既不收费,又能带来电子商务财源,即通过快速收集用户的消费习惯,有针对性地播出投其所好的广告信息,进一步刺激其消费。

3.个性化精确传播阶段的个人移动多媒体――手机及其增值服务

报纸、杂志满足了人们视觉的需要,广播满足了人们听觉的需要,电视将人们视觉和听觉的需要融合,而互联网更是在互联互通的基础上前所未有地对人们视、听觉等多方面的需要进行了综合满足,但同时也带来了普通民众面对“信息海洋”的无奈,很多信息传播活动在传播手段的交集与“信息噪音”的干扰中成了无效传播。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希望将上述这些需要精确化、移动化和扁平化。在此背景下,个性化精确传播阶段的个人移动多媒体――手机及其增值服务开始出现。手机已不再是一个单独的通信工具,而成为融合通信、报纸、杂志、网络、广播和电视的一个平台化个人移动多媒体,它通过数字技术对各种传播手段进行融合,使其传播能够精确到针对每一个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让大规模量身定制的传播方式成为可能。更重要的是,手机在便利用户的同时,实现了最大数目的“用户融合”,便于精确传播。

风靡一时的“客户关系管理”(CRM)即是明证,它是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对客户的整合营销,不断了解并满足客户的需求,是开发客户的最佳形式。而手机的精确传播则可以理解为针对每一名用户特点精确定制,并完全可以通过现代传播手段对传播效果进行精确控制和一对一的互动传播。手机及手机背后的数字化网络平台将通过跨平台的交易框架追踪有关用户的偏好等数据,真正最大化利用现有的客户关系,为用户提供持续差异化的、个性化的用户体验。传播者可以通过对手机电视点播数据、手机上网习惯分析等活动,掌握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一对一精确传播、个性化服务。这种体验独立于互动渠道的具体形式,这种观念适应于数字技术的相应发展,应该是当下我国广电媒体对手机电视、手机媒体等业务进行开发的基本思路。

随着4G在国内多个城市的试点,4G时代的来临指日可待。它将成为新的媒体传播平台、信息服务平台、电子商务平台、公共服务平台、生活娱乐平台,使今后的整个传播生态发生转移,即由以PC为中心转移到以手机为中心的时代。

四、以生态的眼光看待媒介的融合

媒介融合,亦即电信、媒介和技术的三位一体,是技术发展的必然,是不可抗拒的趋势,同时也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特征。媒介融合的过程,不能是一个简单地实现1+1=2的过程,而是应该发挥1+1>2的功效,最终达到双赢乃至多赢的皆大欢喜的局面。媒介融合的过程,既是新旧媒体相互选择、相互补充、扬长避短和相得益彰的过程,同时也是大众传媒不断走向小众化、分众化、精确化和个性化传播的过程。在融合的过程中,媒体的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整合,结构得到优化,效益实现最大化。同时,受众的地位和尊严也得到了提升,其主动性和自主选择能力也越来越强,其需求也容易得到满足,最终受益的是传受双方乃至整个社会。

结语

网络自媒体范文6

[关键词]多媒体 网络环境 俄语自主阅读

[中图分类号]H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9-0155-02

一、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外语自主阅读的特点

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外语自主阅读已是当前国内外现代外语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高校外语教师改革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的首选。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被引入课堂教学,成为辅助教学和帮助学生学习的手段,越来越被人们认可和接受。因此,多媒体网络与外语阅读课程的有机结合是高校外语教师的研究方向。基于网络环境下多媒体技术教学的特点,多媒体技术是将计算机、电视、通信等技术结合的一门综合性技术,它能将计算机系统中的数据、图形、文字、声音、动画、图像等多种信息媒体综合于一体进行编排处理,构成一种全新媒体的技术,即多媒体技术具有同时采集和处理两个以上上述不同信息的能力。其特点是:1.能提高学生各种阅读信息的储存、记忆,使得学生产生兴趣,比书面教材的表现力度和感染力度增强。2.多媒体阅读教材操作更加灵活机动,控制也很方便。3.多媒体阅读教材内容上修改较为方便,知识更新也很快,可以随时在教学中增补新的内容。4.在电子阅览室里,多媒体阅读材料比平时学生课外最常用的书本阅读材料要丰富多彩很多。

二、外语自主阅读设计原则与试验过程

根据国内外文献综述以及国内、省内调研,揭示大学俄语教学的总况和目前存在的问题,探索适应我国现代教育发展需要的学生运用自主阅读模式的教学方法,设计自主阅读模式,实验后在新生中推广和运用。

设计的原则:1.培养学生较强的自主阅读的意识。2.树立学生自主阅读的自信心。3.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主动性。4.帮助学生掌握自主阅读的方法。5.形成自主阅读反馈、评价体制。6.养成习惯,形成自主阅读的能力,促进学生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

实验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使课堂真正成为以教师指导学生主动探求钻研所需知识技能和策略的语言实践场所。多媒体网络环境下自主阅读型教学法固然能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创造性地学习,自主阅读教学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从08级学俄语的学生开始实验推广到09级的学生。构建了具有能动性、独立性、有效性、反馈性的自主阅读模式。教师的观念要更新,在传统教育模式走不通的情况下,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需要更新观念,创新教学方法,研究新思路。将学习的主次关系颠倒过来。从教师的“教与译”转变到学生的“自主阅学”上来。构建了新型的师生关系,创造平等的课堂气氛,学生的学习就会是一个主动的、有目标的过程。当然,这种民主是有指导的民主,在平等、民主的课堂中教师集多种角色于一身:在为学生讲解词汇、语法方面的知识时,是一个帮助者或资源者,能及时促进学生高效地自主阅读。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教师重视学生的认知差异,因材施教,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认知特点,扬长避短,发挥自身的认知优势,使用适合自身的阅读策略。帮助学生成为自主阅读的主体:学生意识到自已作为认知主体,在学习中起主导作用,这样才能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当的策略来独立自主地学习,成为自主学习者。对08-09级学生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全面系统跟踪教学客观准确的评价标准。

1.实验:在2008年9月~2009年9月,以2008级学俄语的本科生作为实验班,进行自主阅读训练。以2007级学俄语的本科生作为对照班进行分析。

2.问卷调查。包括学生个性差异、阅读材料来源、阅读时间、阅读效果等问题。

3.个案研究。(1)设置了阅读情景;(2)中外语言知识联系;(3)解决阅读的复杂问题;(4)制作阅读课件和指导学生运用网络;(5)阅读计划;(6)阅读策略;(7)阅读资源;(8)交流心得;(9)独立思考。

4.实验研究的结果及其论述:实验观测和数据分析,前测数据和后测数据,用SPSSII.0(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前测成绩:

三、网络阅读后的学生互动训练

案例说明:

以“公共交通”为例说明,步骤为下:

1.导入部分

(1)问好:师生相互问好、交流彼此情感,创造一种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为课堂活动做好铺垫。

(2)唱一首俄文歌――“星星”。通过这首歌曲的演唱,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情绪,使得课堂充满激情的气氛,又为本课阅读学习的交通工具做好准备。

(3)值日生报告。值日生解释自己为什麽迟到:自行车坏了,没办法只得乘公共汽车,早上交通高峰塞车,不得不走到学校,由此引出“乘汽车……”的话题。

2.自主阅读前阶段

(1)阅读、说、学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和单词配对,用阅读材料中学过的有关交通工具的词汇和重点句型造句:乘坐公共汽车、火车、划船、开卡车、登飞机、骑自行车、走路等;介绍新交通工具名称:小巴、直升飞机、电车、货车、摩托车、地铁。

(2)巩固所学的生词,为完成后续阅读做铺垫

拼词游戏――找单词:每天几个同学共同找出许多关于交通工具的单词,实行竞赛;把所找出的单词分成几类:陆地交通工具,水上交通工具和空中交通工具。

此阶段是阅读信息输入阶段,通过这些活动向学生输入新的语言形式,锻炼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陪养学生在阅读中获得大量信息的能力。

3.阅读中阶段

(1)提出问题:星期日学生去公园玩,但是其中一个没带钱。猜猜他(她)是如何去的?引入话题,让学生猜铡故事的发展,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2)阅读结对: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阅读材料背景,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看视频,然后学生利用课件中的人名与交通方式根据自己的思路相互提问。两人活动,学生两人间问答对方及家人上学、上班的交通方式。

(3)小组活动,做调查:让学生在自己的六人小组内调查,你是怎样回你的家乡的?并完成以下表格。

活动结束后根据调查结果,写几个句子做总结。教师将所用句型展示在电脑屏幕上:多数人…,几乎每个人…,两/三个人…,只有一个人,没有人…

(4)条条道路通莫斯科:教师提供莫斯科的地图、查看交通时刻表以及要填写的表格,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使学生牢固掌握有关交通工具的词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布置任务:全班将前往红场,需要安排合适时间、选择价格合理的旅游路线,而且要计算出所需的交通费用。

老师给学生在小组内布置好每个人的分工,查看相关资料,例如地图、交通时刻表等。

每个小组成员详细分析快捷的线路,并按照下表,制定本小组的旅游路线

四、结论

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外语自主阅读的研究实践是根据我国新形势下对俄语的社会需求和俄语学科在基础教育中的价值定位,汲取了国内外外语教育理论家的研究精髓的基础上而确定的。自主阅读教学法是在交际语言教学法基础上,在案例教学法启示下发展起来的,其实施过程有一定难度,因此应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国式自主阅读教学法”的实证研究,以提高教学水平,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教育思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未来工作应变能力,同时希望为教育同仁实施自主阅读俄语教学模式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从而推动大学俄语课堂教学的改革。

[参考文献]

[1]庞维国.自主学习一学与教的理论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施良方.崔 允.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理论、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李国辰.俄语教学心理学[M].北京:时代文化出版公司,1995.

[4]兰昌勤.曾 杰.对培养我国外语学习者学习自主性的思考[J],外语界.2004.

[5]刘 戈.崔 卫.关于多媒体外语教学及在俄语教学中应用的思考,中国俄语教学,2001(2).

[6]郑悦明.吴小珍.应用多媒体课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J].石油高等教育,2002(4).

[7]赵铁钧.网络环境下课程教学过程的总体设计[J].江苏广播电视学报,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