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的无题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李商隐的无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李商隐的无题范文1

关键词:无题诗;悲情感伤;缥缈之美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5-089-1

李商隐无题诗可分为三种情况:一种是隐晦朦胧的爱情诗。诗人的对象和恋情在当时是不能公开的,所以写得迷离恍惚,如《照梁初有情》;另一种是借恋情而有所喻托,如《相见时难》,诗情扑朔迷离,难以捉摸。尽管内容各有区别,大都属于诗中之意不便明言或意绪复杂难以用题目概括的情况,故统一归之为“无题”。

一、无题诗的情感主调——悲情感伤

晚唐时代,社会的衰落,民生的寥落,国家的动荡,使得人们对于外界的关注转到对个体心灵的审视和体味。因此,社会现实造就了李商隐忧郁哀婉的感伤诗美。诗人用精丽的语言形式来表达感伤之情,将两情情境作为审美视角:或忧叹离怀之意,或哀婉异地之思,或缠绵两情之悦,往往于无望中带有执著,于迷惘中凝结清晰,似暗淡而不低迷,似茫然而愈固执。其以《无题》为代表的爱情诗多传达的是一种没有确定感和目标感的、扑朔迷离的、特殊爱情生活感受。

李商隐的无题诗多以“相思”为题材,描写男女主人公对爱情的向往与追求、渺落失望而带有浓厚的悲剧色彩,表现出了各种复杂思想情绪。李商隐对所爱女冠因人仙阻隔致成两难境悲剧的深切体察,使得其诗感伤的总基调中又有细微的情感差异:有等待的哀怨“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有希望的破灭“曾是寂寞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有两情阻隔的相思之苦“刘郎已恨蓬山远,更个蓬山一万重”,有以死相许永志难泯的哀痛“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有阻隔重深而怨己之无力“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诗的感伤之情正是这种人仙(道)相离情结的反映,其感伤美也是现实法则造成的诗人与女冠之间的两难处境的情感升华。

二、无题诗的佛道意趣——缥缈之美

李商隐的无题诗善于摄入仙道形象,通过抒情主体的意化和情化,就使他的无题诗的意境蕴蓄着一层佛道的情韵。这种情韵加上李商隐好以艳语写悲情,便构成了一种以艳丽、含蓄为特征的深情缥缈、沉博艳丽的朦胧风格。

《碧城》云:“碧城十二曲阑干,犀辟尘埃玉辟寒。阆苑有书多附鹤,女床无树不栖鸾。”“碧城”,神化传说中元始天尊居紫云之阁,碧霞为城。“十二曲阑干”即“十二层城”、“十二玉楼”之意,除状其道观之高大华丽外,又含有门禁森严之意。“犀辟尘埃玉辟寒”,传说中犀牛的角能辟尘,玉质温润可以御寒。所以这二句言其环境之清静及温煦。三句中“阆苑”传说中是神仙的居处,而李商隐摄取“阆苑”意象入诗,不仅暗示诗中所写为一位极美艳之女冠,而且平添了一层佛道的情韵。四句中“女床”为神化传说中的山名,所以以女床之山喻道观所在之山。另外“女床”与“女子之床”双关,加之“鸾”在我国古代诗词中一般指雄,而凤一般指雌,所以有蕴含着男女交好幽合之意。以上四句诗所写皆为佛道仙境,而人神相恋、男女幽会,似在恍惚缥缈之中,这也是其语艳、境迷、情伤的极具道韵的佳作之一。

《无题》云:“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诗人用“蓬山”和“青鸟”两个意象,便有一种人天阻隔、缥缈迷茫、可望而不可及的情韵。又如《嫦娥》云:“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以女冠在广寒宫夜夜思念凡俗的丈夫,反衬诗人爱情的失落,极富道韵。

李商隐这些充满佛道意趣的诗句即使不能透彻了解其诗意旨,然而我们完全可以感受其无题诗的迷离恍惚、蕴藉朦胧、沉厚深挚的情韵。

李商隐的无题诗多以为主,之所以作无题,概诗人故作玄虚,故将诗意表层化说在是喻体,即暗示此无题定有寓义。可以说,对于佛道的理解可以加速对无题诗的整体把握。

三、悲情感伤与缥缈之美融汇成无题诗的悲美

李商隐对佛道的理解源出于自身的灵性与人格体验。沉郁、伤怀、吟咏、哀叹,处处触目惊心,愤恨哀糜,时时抑郁于对世间情物的伤感与期待。一切经历丰富了其灵犀善感的情怀,赋予其镜明月朗的心境。在更多的时候,沉郁、忧伤的情怀之中以蕴含着虚无末世的思绪,“来是空言去绝踪”,空静幽远而不可及。但是李商隐个人对佛的理解是基于其个人的人生体验的,是不彻底的。他的内心深处的灵性压抑着他的个人情感,使他耻于直接表露自我的心声。但诗人又忍耐不住,不得不吐的情感渲泄,因而只能以曲折的表现手法、语意多岐的语言、朦胧迷茫的意境来表达他不便言明的情怀。

李商隐写诗,往往虚无而不具体,重情而不重形,“以意为主,移情于所需之自然物象,以诗人的情绪为核心去统摄,有助于表情的意象”。诗人多愁善感的心灵始终倾诉着感伤的情绪,亦道亦佛的宗教倾向时时浇灌着不灭的执着,种种思绪,在诗人身上,都能将“艳与爱情生活的不幸,身世遭遇的坎坷,乃至于对唐王朝的命运的忧思,化成哀婉、凄艳。

李商隐成就特别是无题诗的成就是巨大的,诗人在情感体验上是独到的,笔触是灵动的,在无题诗的拟写上更能以无题幽咽曲折取胜,这在一定程度上增添了诗歌的悲怆超逸之美。他的无题诗本身并没有简单融佛理道玄,他是刻意主现之人,可以说,感伤情调与缥缈之美都只是无题诗所流露的较为直接的东西。但从另外一个侧面来讲,李商隐的佛道倾向和伤感情绪又都是始终贯穿其个人的,也正是这种情结的发端,其无题诗也必然得到了一种意趣横生、诗境朦胧之美。

[参考文献]

李商隐的无题范文2

关键词:财务管理 商业银行 管理方法

一、前言

我国金融体制不断改革和深化,金融监督加强,国有银行走向市场化经济。金融市场日益壮大,外资银行不断涌现,我国银行面对的不仅仅是国内银行之间的竞争,而是国际市场上的竞争,我国商业银行困难重重,一方面还在自我转型和约束当中,刚刚在某个程度上脱离政府的大力扶持,另外一方面马上就迎接了需要与国际商业银行管理水平的较量和接轨。

在这种局面上,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改革有着迫切性,如何才能够提升商业化的财务管理水平呢?本文通过针对现状存在的问题,去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二、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商业银行有着历史遗留的问题,财务管理有着相当多的漏洞和缺陷,具体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财务分析缺数据系统。财务分析不仅仅局限于收支分析,还要进一步向后续展到税后利润、风险调整后经济增加值纬度,向前延展到各项业务指标、部门条线、重点区域、机构网点等纬度;不仅要自身比、历史比,还要与系统内同类行、当地同业先进行、与比学赶超的标杆行进行比较;不仅要分析内部数据,还要分析客户数据、市场变化,分析客户交易占比和价值贡献。这么多纬度的分析,数据量、工作量都很大,但目前商业银行尚未有成熟的财务分析综合系统支撑,内部数据散落在各个生产交易系统中,每次分析都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不利于分析的及时性、准确性。

第二,成本管理不够精细。商业银行的成本管理,尚处于“账面成本”或“预算成本”管理阶段,尚未真正推进全面成本管理、战略成本管理,使得各商业银行的成本开支中隐含着低效或无效的资源耗费。

第三,财务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人员被一堆堆日常繁琐的事情围绕,未能够真正做到有效的管理当中,并且管理能力和意识有待提高。财务管理人员只是面对财务会计的内容,对于商业银行的管理缺乏参与。

第四,固定资产实物管理有待强化。由于历史原因,目前商业银行仍有部分房产证件不全,部分资产常年闲置,未有效利用。另外对部分营销用的一些实物资产,仍作为固定资产核算,但难以进行盘点和帐实核对,造成资产使用和账务处理失去关联。

三、财务管理的对策

依以上四点的现状问题来看,笔者认为有以下四个解决对策:

第一,建立财务信息管理系统。随着时代的发展,银行已经踏入信息化管理的时代,不能只限于信息的采集和分析,还应该做实财务管理工作。因而健全的银行财务数据库应能做到综合分析,有一个合理的数据模型和模拟系统,能够对于现状数据进行整合,对于未来趋势进行预测,对于计划的落实情况、控制进度和分析结果进行及时跟进。同时财务管理体系要实现信息网络化,在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当中,财务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快捷地对有关领导汇报,并针对这些财务信息做出直接的决策。信息网络化实现了财务信息的透明、完整和共享、让内部审计和监督检查机构对于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检查,大大提高了财务管理的水平。这样就能够减低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量,让会计信息部门把注意力和思考力放在数据的集中处理和分析之上。

第二,清晰财务管理目标。以银行战略目标为导向进行财务管理,把财务目标量化到部门和个人,让基层实行任务指标化,以效益为核心建立考核奖罚体系,注重收入和成本的配比最优方案,不断提高经济资本回报率和经济资本增加值。另外在追逐利润收益的同时,需要评估项目风险,做有效的资本管理,避免银行不必要的损失。在战略目标的指导下,财务管理

第三,加强财务的集中统一管理。适度的管理幅度和管理半径,才能打造最好的财务管理。因为一对一管理虽然更直接、更有掌控力,但如果辖属机构多了,上级行就管不过来,易形成管理盲区,管理成本也会增大;如果管理链条太长,五级、六级甚至更长的链条,信息传递易衰减、中阻塞,掌控力差、管理效率低。商业银行对辖属机构的管理,要按照科学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进行调整整合,不断提高管理层级、缩短管理半径,加大集中管理力度。比如对全行性的集团客户、重大客户,亦由上级行直接经营;全行共性的或事务性、属于中后台的事项,应由上级行创造条件进行集中管理,以使基层行能更好的服务客户、拓展业务。

第四,加强人才培养。财务管理人才的业务水平和专业能力是决定整个财务管理体制的成败的关键。除日常事务的操作管理之外,应该加强有效的专业培训,让财务人员适应市场变化,跟上商业银行的发展速度,做到思维开阔、创意工作。要打造一支优秀的银行财管团队,加强他们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专业能力,使得横向会沟通,对上能汇报,向下会管理,并通过财务管理工作引导、促进全行业务发展和战略实现。

参考文献:

[1]徐之光.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 J ].华北金融, 2006, (3)

李商隐的无题范文3

(一)EVA的起源

在1982年,美国的Stern-Stewart管理咨询公司创立了“economic value added”的绩效考评指标,就此经济增加值的概念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其核心思想是公司把扣除资金成本后的利润最大化作为公司的经营目标。其理论基础主要得益于1958年提出资本结构定理,也就是MM定理,进一步深入的提出了负债和公司自有资本都是资金来源这一概念,使得EVA的提出具有了理论支持。[1]

(二)EVA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EVA的公式表达为:EVA=税后净营业利润-经济资本成本=税后净营业利润-经济资本*资本成本率。

由此可见,EVA的本质是税后净营业利润减去债务资本成本和股权资本成本,它从成本管理的角度深入的诠释了真实的经济利润。从而真正的强化了资本使用效率这一终极目标。

以EVA为核心的考评体系主要的优点在于:

1、EVA考评体系可以有效的考虑各类资金成本。企业在一系列经营活动中所获得的税后净利润,应该能够等于或超过所使用的全部资本成本。

2、能够尽可能的减少会计上的扭曲问题。在传统的会计准则下,会计利润受到了很大程度的扭曲,影响了真实价值的衡量,进而严重影响了银行正确的经营业绩计算。而EVA的计算方式可以很好的克服此项弊端,在每次计算前,都需要对会计信息进行必要的调整。使每次计算结果都尽可能的接近真实结果。

3、经营目标与股东财富最大化相联系。由EVA为核心的绩效考核体系所提出的基本指标是股东财富最大化。而在实际中,银行的实际价值主要在于投资者所预期的未来收益是否可以超过其投入的资金成本。而EVA正是这两个基本点当中的桥梁,将二者与经营目标相联系,将股东和管理者相联系。[2]

二、我国商业银行运用EVA进行财务管理的必要性

EVA作为一个绩效评价系统,最大的优点在于克服了以前各类评价体系所不能克服的缺点,即不能够真实的体现和反映各项债务资本成本及股权资本成本。

(一)宏观环境、经营目标及使命的转变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转型的步伐加大,转型力度逐渐增强,非银金融的迅猛发展,金融脱媒程度加深,银行经营目标加快从传统意义上的规模扩张及利润最大化导向转为价值最大化导向。银行是否真正创造价值这一理念正在成为现代银行经营的主流思想导向。在这种背景下,价值管理正在成为银行管理的核心,EVA也将应其需要走向更高的历史舞台。

(二)风险管理需求的增加

风险和效益是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的一对概念,以真实经济资本为核心的考核导向是现代商业银行的考核发展方向,以此为目标,指导各类资源的有效配置,营造产品开发、业务发展以经济资本作为约束,业务规模的扩张与经济资源的占用相匹配的氛围和导向。

(三)EVA更加贴近实际情况

1、会计准则是历史发展的经验累积,而EVA不受其限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作出适度调整,进而获得相对准确的数据,降低数据扭曲的现象。在EVA中,所涉及的成本包括负债成本、权益成本,而会计准则中利润指标只是扣除了负债成本。另外,EVA可以避免某些费用的资本化问题。

2、能够直接反应价值贡献,在以往的财务评价中,一般会以利润为导向,而引入EVA的概念后,能够对各分支行的情况一目了然,经济增加值的大小与绩效评价结果直接相关。

3、股东的目标是资本的保值增值,希望银行能够稳定发展并且获得长远利益;而商业银行经营者的目标则可能为,获取更高的报酬,这就产生了商业银行“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而EVA正可以解决这种问题,在其中获得平衡。

(一)思想理念方面

绩效考核的实质是各层次利益分配的问题。因此,只有各层级人员在思想上统一、在理念上一致才能将绩效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发挥出来,让全行上下形成合力,有效的为股东创造最大价值,EVA体系才能够真正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企业环境方面

良好且适合的应用环境是一种财务绩效考评体系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同时,EVA的实施是一种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良好的思想理念的基础上银行的管理水平、业务能力、风险管理理念、后台支持能力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EVA的顺利实施。因此能否将EVA这一体系顺利的落地实施,各商业银行要在各项内部管理上加快建设工作,提升水平,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以备实施。

(三)技术操作层面

商业银行在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时,要有一系列完整而又严格的技术方法和操作流程。而这些技术方法和操作流程的建立,需要真实可靠的数据作为支撑。想要切实有效的使用EVA考核体系需要对银行在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进行科学评价,而现阶段各商业银行在这个方面还有待加强,所以很难科学有效的对年度会计利润进行准确的调整。另外,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的科学核算也较为困难,主要原因在于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尚不完善,所获取的风险溢价、风险系数等数据并不完全准确,所以使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中就会遇到各种问题。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实施以EVA为基础的绩效考核机制还需要在技术层次上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四、实施EVA价值管理体系对商业银行的意义

我国商业银行的构成共分为三个群体,一是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即工、农、中、建、交,其特点是规模大、业务种类多、客户群体多为大型企业;二是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其特点是股权结构更加完善,经营理念灵活,历史负担较少;三是各地的城商行、农商行以及信用合作社、村镇银行等,基本形成了市场的全覆盖。但是相对于外资银行来说我国商业银行在资本成本、经营能力等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提高自身竞争力和经营能力是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任务。

在这样的情况下,EVA价值体系对于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具有历史的意义。

首先,实施EVA价值体系对于我国商业银行的具有积极意义。股份制改造的目的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把我国商业银行改造成具有完善的治理结构、合理的经营目标,优秀的财务状况,能够与国际优秀商业银行比肩的现代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能否顺利完成,关键在于其各项综合能力的提升,而EVA价值管理体系是达到此目的的有效手段。

其次,良好而有效的激励及约束机制是商业银行发展的保证,良好的激励及约束机制能够有效的调动股东、管理者和员工的积极性并且协调三者之间的利益,提高企业竞争力,而EVA能够使公司的相关利益者结合到一起,创造出优良的价值。

第三,EVA价值体系能够为股东价值最大化这一管理理念提供衡量的尺度和方法。企业存在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股东创造最大化的经济价值,而传统的会计利润计算方法无法真实有效的衡量资本成本,这就造成大多数公司表面上是盈利的,可是实际上是在损害股东利益,EVA的作用正是可以纠正这个错误,并为管理者明确指出包括净资产在内的所有资本的成本。EVA价值体系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经营和财务的风险,使投资者能够更好的衡量收益。

第四,有利于引导商业银行在经营中重视创新和进步。一般的薪酬制度只是单纯的从利润角度去衡量价值,这样就降低了创新的激励,从而在无形中鼓励的保守,长此以往形成了技术上的落后。而EVA机制则可以鼓励经营者追求更高的EVA,只要投资回报率能够高于资金成本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从而鼓励不断创造EVA,而在无形之中鼓励了技术的进步和创新,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提高了企业在市场中的生存能力。

第五,EVA价值体系有助于提升管理者和员工的经营理念和行为方式,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想上的提升。能否有效的将所有者的思想传递到经营者和员工当中,决定了一个企业的发展情况。而EVA正可以提供这样一个桥梁,所有者可以通过EVA向经营者和员工传递企业的新思想、新理念,也促使员工的行为发生深刻的变化。在EVA的价值导向基础上,管理者和员工被引导从所有者角度来思考,以接受相应的报酬。他们能够在自己的层次上负其相应的责任。懂得谨慎利用有限的资本提升盈利水平。

参考文献

[1]汪平.资本成本、价值创造与经济附加值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98.

[2]王利波.某商业银行基层经营机构全额FTP模式下的EVA考核体系优化[D]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2012:18-19

李商隐的无题范文4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 财务管理 信息化

一、前言

农村商业银行是农村信用社在体制改革之后所得到的产品,为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及新农村建设提供了金融服务和支持,已经成为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有生力量。而财务管理是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的基础,是一项直接对农村商业银行资金进行发展规划、流通预测、监督控制的工作。提升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管理水平,有利于降低农村商业银行经营成本费用,实现精打细算;有利于提高农村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减少财务损失;有利于提高农村商业银行内部资金的利用效果。本文就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

二、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财务管理作为农村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一种重要的管理工具,其主要目的有两个,第一,为农村商业银行管理层进行各类决策、考核时提供信息依据,进而满足内部管理的需要;第二,为农村商业银行提供相关财务信息,进而以此为依据来严格控制农村商业银行的日常经济业务,对其经济活动中的每个环节进行规范,实现利润的最大化。由此可见,在农村商业银行日常管理中,财务管理往往会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但是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一)财务管理理念陈旧

第一,成本和效益统筹理念差。有些农村商业银行还没有严格执行规范,积极推进定额管理和成本核算工作,难以满足提高经营效益的目标;第二,忽略了内部控制。财务管理工作中的核心内容是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直接关系到农村商业银行能否良性发展;第三,没有较好地进行会计信息披露,很多农村商业银行领导之所以不重视会计信息或者不充分利用会计信息,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会计信息披露程度不够、质量不高,甚至还很难给农村商业银行领导提供有用、简明、适时的会计信息。

(二)财务管理方法选择不合适

财务管理方法有多种,包括预算目标财务管理法、经验财务管理法、价值分析财务管理法、目标财务管理法等,各种方法都有各自的适用范围,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但是有些农村商业银行没有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特点,合理选择适宜的财务管理方法。

(三)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

信息化应用是推动实现农村商业银行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强大动力,而信息化应用的核心和重点是财务管理信息化。财务资金管理失控、财务信息失真是很多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为解决这些问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目前来看,农村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功能单一、规模较小,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提升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管理水平的途径

(一)积极推进定额管理和成本核算工作

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是定额管理和成本核算,它们也是衡量一个经济组织约束机制、内部管理是否科学、规范的重要标尺。费用定额是为财务管理、成本核算服务的,是建立经济责任目标和内部财务控制的依据;而成本核算是强化经济责任、堵塞漏洞、反对浪费的主要手段。例如:在考核农村商业银行下属基础单位的费用支出时,首先要对该单位某一时期的费用总额,基于有关定额计算来进行确定,将其作为重要的经济责任指标;然后,要按季度或者按月份来对各个费用项目进行核算,编制出详细的成本支出分析表,找出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单位成本等指标增减的原因,重点分析量化指标(如边际利润、边际成本、盈亏平衡点等)的变动关系,提出相应的建议来实现这些阶段目标;同时,还要召开经济活动分析会议来制定措施,寻找差距,持续改进。

(二)规范内部财务基础核算方法

提升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管理水平,离不开对核算方法进行规范。财务基础核算的内容和方法很多,但是农村商业银行务必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理、科学、适用的财务基础核算方法。同时,农村商业银行的固定资产数量较多、金额较大,那么还要将固定资产的核算工作做好,将国家颁布的财务法规与农村商业银行独特特点相结合。另外,农村商业银行基层单位的财务基础数据所涉及到的内容广、项目多、数据繁琐,因此,农村商业银行的财务部门必须要对各类财务基础数据表格予以规范,做到一针见血、言简意赅,这样使得表格能够易于填写,具有可操作性。

(三)高度重视内部财务控制体系和会计信息工作

建立科学、规范的内部财务控制体系是保证农村商业银行健康、有序运行的重要手段。为了能够对农村商业银行内部资金使用审核审批制度进行更好地完善,农村商业银行应该制定完善内部审计、拨款报账审批、预算资金使用等规章制度。为了能够更好地执行内部控制制度,应该将农村商业银行内部业务会审、财务会审及重大决策会审全部纳入内控系统进行管理,未经内控审核的事项一律不予通过;同时,将已完善的制度汇编成《内控制度手册》,运用内部信息网络平台、门户网站、内网系统向全体员工推广,还不断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教育培养,使全单位上下充分认识内控工作的重要意义,自觉学习、遵守和落实各项制度。

同时,会计信息披露是会计工作的重点,针对这种现象,应该从以下三点入手:第一,要深入开展“呼唤会计诚信”活动,大力倡导“不作假账”、“诚信为本”、“坚持准则”、“操守为重”。第二,要对广大财会人员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争做负责任的部门、负责任的人。第三,要坚持“强化服务”、“参与管理”、“爱岗敬业”、“客观公正”、“诚实守信”、“提高技能”、“坚持原则”、“廉洁自律”,要有效地利用会计信息,努力营造出良好的会计氛围。

(四)强化职业道德教育

农村商业银行应该高度重视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一方面组织财会人员开展“道德讲堂”活动,到警示教育基地参观,观看警示教育片,以剖析反面敲响警钟;另一方面采取“请进来”的方式邀请专家以及上级单位领导对财会人员进行法律知识的讲解,进一步筑牢思想防线,提高财会人员拒腐防变能力。

(五)选择合理、科学的财务管理方法

要基于农村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理、科学的财务管理方法。此外,要对所选择财务管理法的重点予以熟练掌握,例如,目标财务管理法中,首先要确立目标成本,然后分解目标成本,接着严格控制目标成本、及时进行成本核算,之后要准确进行成本分析,最后还要及时兑现成本考核。只有掌握了财务管理方法的关键,才能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同时,要更新财务管理理念。第一,务必要站在战略高度来重视财务管理问题,树立起牢固的战略财务管理意识,努力提高提升市场竞争力。第二,农村商业银行必须要有效益驱动的成本观念,要将农村商业银行经济效益与财务管理相挂钩,财务管理力争以实现农村商业银行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量节约成本。

(六)大力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

1、计算机网络技术以财务资金管理为中心

统一的财务管理软件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是先进管理方法、管理模式和管理思想的有效载体, 也是监督控制和集中管理资金的必然选择,务必要以财务管理为中心来进一步推进农村商业银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农村商业银行必须要以信息化作保障,以信息技术做支撑,在农村商业银行财务资金管理中渗透信息技术,将信息技术作为推进农村商业银行实现可持续性的重要手段。

2、内部信息管理系统以财务资金管理为核心

从目前来看,很多农村商业银行在成本核算、采购、分销、库存等环节还没有建立起快捷的财务信息沟通方式,多以“人盯人”的监控方式,效果较差。而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能够将这些都统统实现,能够进一步增加财务资金管理的透明度, 深化管理工作。尤其是能够以计算机程序固化的方式来执行规章制度,降低人为因素的影响,可以较好地解决监督滞后、监督乏力、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及时的问题。

3、积极推进农村商业银行财务与业务一体化的工作

财务和业务一体化是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最高层次,这也是目前农村商业银行内部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农村商业银行应该结合其实际情况,引入或者自行开发一套适宜的财务与业务一体化软件,逐步实现农村商业银行经营全过程中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等的数据共享与集成统一,确保能够高效化、规范化管理农村商业银行财务资金。

4、建立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农村商业银行应该投入力量来建立起一套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每出现一笔资金的收支,财务部门要及时将其输入到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中,可以电子数据形式将银行存款日记账、现金日记账向管理层展现。管理层随时登陆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就可以看见资金流向情况,这样一来,既可对财务管理漏洞予以堵塞,又能够对资金收支的实际情况予以掌握,可对其财务管理进行信息化管理。

四、结束语

总之,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和时代的发展,提升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管理水平是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农村商业银行务必要基于其自身特点,将财务管理的效用真正发挥出来,使农村商业银行能够实现有序、健康、快速、稳定地发展,最终达到提高农村商业银行经济效益、提高农村商业银行竞争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马啸宇.农村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模式建构[J].中国农村金融. 2012,22(02):130-135

[2]周良.资本约束下农村商业银行的转型策略探讨[J].中国农村金融. 2012,22(02):120-124

[3]常坤.农村商业银行经营战略转型观点综述[J].湖北农村金融研究. 2012,18(01):109-114

[4]刘丽娟,叶琼. 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东方农村商业银行文化. 2012,17(05):145-148

李商隐的无题范文5

关键词:商业银行 个人理财业务 问题 建议

个人理财是指将私人财产交给银行打理,避免由于通货膨胀等原因造成的资产缩水从而实现其保值增值的过程。具体过程就是商业银行的理财专家根据客户自身的要求,拥有资产的性质及其对风险的承受能力等,给不同的客户提出专业的合理的理财建议,实现其资产的保值增值。近年来,银行理财产品品种逐步丰富,规模也逐渐扩大,盈利能力也随之不断增强。但人们的需求也随着财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着,中国商业银行在开展个人理财业务过程中存在诸多的问题。本文结合商业银行个人理财的现状谈谈目前个人理财的问题并探讨相关的建议。

一、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

个人理财业务在20世纪30年代首先兴起于美国并发展成熟,相对中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来说是我们的前辈,历史悠久、种类繁多、经验丰富,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在西方国家个人理财已深入人心,成为西方商业银行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国商业银行萌芽于20世纪80年代末,当时大多数人没有理财意识,银行提供给客户的是咨询与外汇理财服务。2002年招商银行的“金葵花”理财产品开启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里程碑,之后各大商业银行就纷纷推出各种理财产品,如工商银行的“理财金账户”、建设银行的“乐当家”等。2008年全球爆发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巨大冲击,中国人也认识到个人理财的重要性,资本市场资金重返银行,同时这次危机也大大推动了中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快速发展。据一项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千万富翁的人数已达96万,即每1400人中就有1个千万富翁,比2010年增长9.7%,亿万富翁人数为6万,增长了9.1%。这些富翁多数不懂理财需要通过银行等理财渠道来使自己的资产保值增值,这给商业银行既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仍处于新兴发展阶段,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二、中国商业银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银行理财产品的法律问题

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起步虽晚但发展较快,关于银行理财产品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当前由银监会出台的三部规章,即《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和《商业银行开办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等虽然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有所界定和规范,但其法律效力只是规章制度且定义模糊使得相关法律仅是“只闻楼梯声,不见人下来”。而由于这种模糊性会引发各种法律风险和纠纷。

(二) 对市场定位不清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市场定位不准确,没有做好细分工作。以普通客户为主,贵宾服务的门槛远低于国外。我国商业银行仅把个人理财业务视为增值服务关注重点不在于利润高的优质客户而是客户的数量,这明显违背了“二八法则”,大量的服务资源用于低端客户,而使得中高端客户大量流失。目前我国很少有银行提供高端私人银行的理财服务,大部分理财产品为债券、股票、基金、期货、黄金等投资性产品,重心仍偏向于简单的储蓄投资或理财咨询,对于那些能承受高风险、期限长的高端客户却很少有适合他们的理财产品。并且很少向国外一样有很多如教育基金计划养老规划、税务筹划、住房规划等更为人性化服务的非金融类理财产品。由此可见,商业银行市场定位不清,不能为客户群提供差异化的理财规划。

(三)理财业务成长性较差

从表面上看我国商业银行纷纷自己的理财业务品牌,理财的年发行量由几百款上升至六千款左右,但存在严重同质化现象。如工商银行的“金账户”、建设银行的“利得盈”、光大银行的“定存保”等产品,他们都有很强的同质性,都是将零散资金进行投资,将投资赚的钱给客户一部分。各家商业银行互相模仿,金融理财产品设计缺乏创新。从短期来看这些理财产品虽然能为客户赚取固定的投资收入,并随着经济的发展进步如果不重视提高自我研发创新的能力必然无法满足大众与日俱增的各种理财需求。

(四)专业理财人员匮乏

个人理财业务是国内新兴的一种金融业务,需要的是学习能力强、会管理、擅营销、胆大心细又懂得证券、保险、财务等的复合型人才,而现在多数商业银行在专业理财人才建设上存在明显不足。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具备国际职业资格的理财师是凤毛麟角,可见对于专业理财人才的匮乏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根源问题。

三、对中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发展的建议

(一)完善个人理财业务的法制法规

当前我国没有为个人理财单独立法,仅是制定了三部制度形成无法可依的尴尬局面,这给最高人民法院在处理此类纠纷案件时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处理不好还会引起群众的不满。因此当务之急是建立一套于个人理财业务相关的法律体系,明确个人理财业务的法律性质,建立良好的理财业务外部法律环境。无论是银行理财人员在推出产品时还是客户在接受理财服务时都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实行客户分层,提供差异化服务

在我国,个人理财业务主要面对大众,而“二八法则”告诉我们20%的高端客户会给银行创造80%的利润,这一少部分人的理财需求旺盛,是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利润的主要来源。我们应适当调整服务对象实行差异化服务,而不能像零售业薄利多销的方式去追求量的多少而忽略了质的水平。因此,商业银行应该将客户划分为三个层次,不同层次之间提供的服务也不尽相同。第一层次是普通客户,只能在银行网点享受一般服务,如网银、电话银行等并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第二层次则中端的客户,银行理财顾问会给他们提供咨询投资理财的服务;第三层次是高端客户,可以享受私人理财规划师提供一对一的理财服务。当然这种层次化差异化服务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立起来的,同时需要更多专业化的理财人才。

(三)提高创新能力,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要以客户为中心,因地而异因人而异的根据特定客户的年龄、行业投资目的、投资经验、风险偏好、投资预期等提供更加丰富的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理财产品。商业银行可以选择尝试与保险、证券等相关行业进行“分业管理但混业合作”的方式应对,如与平安、人寿等保险公司联合推出“银保”等理财产品。创新要体现本行的智慧和优势,要推出让客户耳目一新的产品,如将人民币币或人民币与外币连接的理财产品作为未来国内理财产品创新的重心也许能开辟一条新道路。

(四)加强理财队伍建设,打造核心竞争力

从长期看,金融市场混业经营是必然趋势,那中国商业银行应预测到这点并走在政策前面,提前引进或培养更多的复合型金融人才,为以后更为复杂的金融环境做好充足的准备。在国内个人理财业务的激烈竞争中想要有一席之位,当务之急就是建设一个这样的人才队伍。一方面在招聘上,坚持严格把关,公开竞聘、坚持持证上岗,尽量选择真正有实力、懂业务、营销能力强、道德责任感强的员工。另一方面,要对已招进的员工继续培训、跟踪评价等提高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增强市场拓展能力更好的应对各种突况,满足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从而形成以优秀的理财队伍为依托,健全的法律环境为保障,客户差异化服务为基础及以产品创新为手段全方位提高理财效率,真正实现商业银行与客户的双赢。

参考文献:

1.王未卿,崔龙.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及相关建议 [J]. 财务会刊.2011,4

李商隐的无题范文6

关键词: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危机事件

文章编号:1003-4625(2009)03-0110-03中图分类号:F830.33文献标识码:A

当今世界充斥着恐怖袭击、黑客、电脑病毒、自然灾害、罢工、环境污染等各类风险,近年来发生的“9.11”、“SARS”事件、印度洋海啸,以及2008年发生的大范围雪灾、汶川地震等,给国家和企业带来重大的损失。在金融领域,重大灾害事故亦不鲜见,2005年11月日本东京证券交易所由于系统故障,所有股票、可转换公司债、信托投资等共计2,520个品种暂停交易,整个上午无法进行主要交易;2006年4月,银联全国跨行交易系统瘫痪6小时,国内大部分商户的POS机无法刷卡,所有银行的ATM终端无法跨行操作,造成了重大社会影响。

世界各国的案例表明,传统的业务管理方法及流程,在遭遇灾害事件时常常不堪一击。越来越多的危机事件的影响使人们认识到,只有构建真正有效应对危机事件的管理体系,使管理科学化、手段现代化,才能保证业务的连续运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业务持续管理(BusinessContinuityManagement简称BCM)应运而生。时至今日,BCM的重要性显著增加,在英国,拥有行之有效的业务持续计划,已成为企业上市的基本要求;美国企业法对业务持续管理的具体措施也有明确要求;新加坡已拥有多个保证业务连续性的标准流程和管理规范,其金融局已经制定了业务持续管理的指导规范和管理标准。

一、我国金融机构业务连续性管理现状

近年来,我国金融机构在IT系统的连续性计划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不少机构投入大量资源建立灾难备份中心,制定了IT系统业务连续性计划,在技术层面上开展灾备演练,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从总体上看,我国金融机构业务连续性管理主要工作仍停留在IT系统灾难恢复的技术层面,仍未建立以全面业务恢复为目标的全面业务连续性管理的需求规划、应急响应策略、流程和持续维护等机制。

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情况引起监管机构的高度关注,中国银监会加强了银行业全面业务连续性管理监控,监管力度不断加大,2007年初,银监会将“业务连续性计划的监管控制”作为一个独立的评价部分,要求各家银行进行自我评估。2007年10月,银监会召开专门会议对评估情况进行了通报和分析,表示将把业务连续性规划纳入银行风险的监管体系之中,并将组织人员对各家银行的整改情况组织现场检查。根据监管要求及内部管理需要,部分商业银行已着手开展业务连续性规划设计工作,但业务连续性管理工作对国内银行业而言是全新领域,目前,国内金融机构此项工作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各机构资源投入、开展情况各不相同。

二、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的构建

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应涵盖业务经营、运营支持、后勤保障等所有业务板块,涵盖事前、事中、事后等全程管理,构建完善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

(一)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的目标及构建思路

业务连续性管理的目标是:提高商业银行抵御危机事件的能力,有效消除或抵御潜在的风险,迅速处置,阻止或抵消不确定事件造成的威胁,并对存在的薄弱环节持续改进完善,确保商业银行日常业务平稳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的构建思路是:预设灾难场景,事先建立标准化、流程化的管理机制,当危机真正发生时,确保有适当的人在适当的时间做适当的事,执行事先确定的管理程序、操作步骤,以达到减少损失、实现业务可持续的目的。也就是说,提早设定整个危机事件处置的决策过程,事先考虑危机事件影响的可能性,预先做好内外部资源的安排、外部信息的处理与公关、人员及设施的备份等各项安排,当危机来临时,按照事先设计好的系列程序有条不紊地处置,防止因事件突发导致处理决策失误,确保机构主要业务的可持续运作,尽可能将损失减到最少。

(二)业务连续性管理危机事件的分类

业务连续性管理的对象是危机事件,危机事件是指影响商业银行可持续经营的事件,此类事件可能在短时间内波及多个层面,甚至影响商业银行的持续生存和发展,包括自然灾难、人为灾害、重大运行故障等。危机事件主要分为内外部欺诈、实体资产损坏、IT系统、运营危机、人员危机、流动性危机等类型。

内外部欺诈事件指商业银行内外部人员以违法手段诈骗、侵占商业银行财产的事件,包括盗窃、勒索、挪用、欺诈、伪造、诈骗、抢劫事件;实体资产损坏事件指商业银行实体资产因自然灾害或人为灾害损毁的事件,包括自然灾难,如地震、火灾、水灾、雪灾、台风,以及人为灾害,如人为破坏和战争等;IT系统危机事件指由于计算机系统故障、通讯故障、信息网络异常、电子载体重要数据丢失,造成商业银行经营中断的事件;运营危机事件指针对商业银行各机构的聚众上访、请愿、静坐、示威或冲击、围攻商业银行办公营业场所的事件;人员危机事件指商业银行员工因就业、健康或安全方面的问题,造成商业银行经营中断的事件,包括有组织的劳工事件、重大传染疫病等;流动性危机事件指银行因内部或者外部原因,无力偿付到期债务的事件,如金融挤兑事件等。

(三)业务连续性管理实施方案的制定

业务连续性管理实施方案的制定应遵循以关键业务为核心、以流程为基础的原则。“以关键业务为核心”指梳理业务流程,针对关键和支持性的业务环节制定解决方案,以确保关键业务的可持续性运作为目标。“以流程为基础”指进行合理的流程设计,当损坏事件出现时,按照设定的程序执行解决方案,确保适当的人在适当的时间做适当的事。

1.业务连续性管理实施方案的构成

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实施方案应包括识别、报告、评估、处置、恢复与改进、培训与演练等六个部分。

(1)在业务连续性管理的识别部分,应预先设计可能导致业务活动中断的损坏场景,明确事件触发要素,如涉及金额、损失金额、影响程度等。(2)在业务连续性管理的报告部分,应明确信息收集、报告的人员及职责;报告的内容、形式及要求;报告程序;报告时限;报告路径及频率等要求。(3)在业务连续性管理的评估部分,应明确危机事件影响范围及损失评估;可以接受的损失范围;可容忍的最大中断时间等。(4)在业务连续性管理的处置部分,业务连续性管理的处置是业务连续性管理的核心内容,应根据预设的损坏事件场景,确定处置的总体步骤和具体操作要求,以及人员备份和授权、技术保障、设施配备、通信联络等各项工作,以减少危机事件造成的损失,维持机构关键业务的运作。包括:业务处置的总体步骤和具体操作要求;人员的工作任务及职责;关键人员备份和紧急授权方案;设施取得计划;技术保障计划;联络沟通计划;机构协作计划;危机公关计划;重要信息记录等。(5)在业务连续性管理的恢复与改进部分,应明确业务恢复及改进运行策略的选择,以便在恢复时间目标范围内恢复主要业务,维持机构运行的关键功能。包括:确定业务恢复最低要求;关键业务恢复的目标、优先顺序、恢复时限;非正常状况下的运作程序及方法、所需资源、资源取得途径、恢复运作的步骤;迁回固定场地、恢复正常运作的步骤等。(6)在业务连续性管理的培训与演练部分,应进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实施方案培训,确保相关人员熟知实施方案及操作要求;进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实施方案定期演练,不断提高相关方案的可操作性,确保方案的持续更新和完善。

2.业务连续性管理实施方案的分级管理

危机事件具有演变、发展的特点,微小的灾害可能演化为严重的灾害,在危机事件尚处于萌芽状态时即介入处理,效果往往较坐待事态发展、事后补救好得多。应根据突发事件的影响程度及危害后果,综合考虑管理活动的成本及收益,将危机事件至少划分为突发应急管理、业务连续性管理二个层级进行管理,连续性管理的是升级、恶化后的突发事件,二者以是否影响业务运营为标准。二者实际上是针对危机事件在不同程度危害情景下,事先制定的、区别轻重缓急、有所侧重的应对预案,同时,应尽量保持处置程序、报告路径的总体一致性,以便于理解、易于执行。

以火灾为例,若网点的非营业区域局部发现火情,则按火灾应急管理规定,由该区域火情责任人迅速组织人员扑灭火源,防范火势蔓延;若灾情扩大,导致营业区域大范围业务停顿,则在组织灭火的同时,还要进行财产转移、安全保卫、客户疏散、资源调配、重要物品运送、伤员救护、媒体公关、业务恢复等工作,二者的处置程序、响应时间、资源投入等并不完全相同,危机事件业务连续性管理流程图表示如下:

(四)业务连续性管理实施方案的阶段性规划

业务连续性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管理、业务、IT、后勤和外联等众多资源,复杂程度较高,要做好此项工作实为不易。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投入大量资源、一蹴而就地构建出完善的连续性管理体系既不现实、亦不经济,应由易到难、稳步构建。建议在本阶段先提取发生概率相对较高、影响程度较大的危机事件,以较高标准做好连续性管理实施方案,打好连续性管理的基础;在后续阶段,各级机构还应结合实际情况,不断补充、细化、完善,使本行连续性管理进入不断更新完善的发展轨道。金融机构的业务连续性管理是指制定并执行系列管理程序,对危机事件进行识别、报告、处置、恢复、改进的全过程管理。

三、业务连续性管理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提高对业务连续性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不少机构对业务连续性管理的认识存在误区,存在畏难及侥幸心理,认为制定实施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需要动用全行的IT、业务、后勤和外联等众多资源,工作量大、复杂程度高,而灾难的发生是小概率事件,不必费这么大力气进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实际上,威胁银行业务连续性的事件并不一定都来自于火灾、地震等小概率事件,诸如内外部人员欺诈、控制流程缺陷等经营中各类风险,如果没有及时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同样可能会对银行造成致命的打击,如果没有事前详细的规划和充足的准备,在危机真正来临时,业务连续营运必要的资源保障可能无法顺利获得,将使商业银行陷入混乱无序的状态,危机的进一步蔓延和损失扩大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

(二)充分考虑危机情景,细化操作步骤。灾难的发生往往突如其来,在灾难来袭时越是明确、细化、具体、全面的指导方案应对灾难的效果越好。在制定连续性实施方案时,应充分考虑灾难发生的各类情景,明确灾难管理的具体程序、操作步骤、人员及资源的获取途径,确保有适当的人在适当的时间做适当的事。若连续性管理实施方案仅处于原则性要求或框架性步骤的层面,未落实到每个工作环节、操作步骤,灾难应对的效果将大打折扣。

(三)明确责任人及通讯方式并实时更新。应在实施方案中明确灾难管理每个具体步骤的责任人,在实际操作中,常有机构反映,由于机构人员及职责时有调整,无法将人员落实具体,待真正发生灾难事件时,再临时指派或根据职责分工处理。实际上,人是灾难应对中最重要的因素,明确具体的责任人及有效的沟通联络是成功危机管理的前提条件,若灾难发生时再临时进行分工,或是寻求资源援助时找不到具体对象,将严重影响灾难应对的效率及效果。

(四)正确认识IT系统灾备和业务连续性管理的关系。基于对信息化的高度依赖,IT灾备系统在全面的连续性管理中通常都处于基础配置地位,因此,有些业务部门认为灾难恢复只是IT部门的事,在灾难面前,业务部门能做的只是等待系统恢复。实际上,IT灾备系统IT灾备只是业务连续性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只是解决了数据恢复的问题,无法承担全面业务恢复的责任,灾难对业务的影响、关键业务的确定、业务恢复策略的选择、业务人员的安排、灾难恢复所需的后勤保障、客户安抚和危机公关等工作,仍需要管理层和业务管理部门进行处理,实际上,业务连续性管理涵盖面远远超出了IT灾备方案的范畴。

(五)分步实施、从易到难、稳步构建、持续改进。从目前情况来看,商业银行囿于人力、物力、经验的限制,尚无法立即全面开展业务连续性管理,可集中资源,先从对银行影响最为重大、影响银行可持续经营的事件入手,逐步积累经验。商业银行应逐步扩大连续性管理的对象和范围,根据风险发生的部位、概率和危害程度分级制定连续性管理预案,分步骤、持续地推进分层次的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并及时进行维护、调整和更新,提高跟踪识别和快速反应能力,保证应急启动时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