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设备研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加工设备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加工设备研究

加工设备研究范文1

关键词:机械加工设备;布局方案;仿真技术

前言:对于机械加工设备布局来说,主要有两种布局设计方式,一种是手工设计方式,这种方式依靠经验和手工推演计算,科学性有待商榷,一出现低效率和片面性问题,另外一种则是利用计算机辅助进行设计,通过企业的CAD/ERP/CAM等信息数据接口提取数据和分析数据,从而对机械加工时设备进行布局和仿真。通过仿真结果来评估机械加工设备和生产能力,从而为机械加工设备的布局以及加工生产调度计划制定提供依据。基于以上,本文简要分析了机械加工设备布局方法及其仿真技术。

1机械加工设备布局设计

1.1设计步骤分析

机械设备布局规划设计的步骤主要有四个阶段:①初步设计阶段:指的是对车间布局面积、零件年产量、工艺数据等相关企业信息进行收集,制定生产工艺的总体过程和纲领;②详细设计阶段:主要指的是对初步设计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完成机械设备布局的设计流程[1];③建模仿真阶段:指的是对机械设备、布局、工艺等数据进行模型的建立和仿真过程;④优化评价阶段:指的是对机械设备布局结果和仿真分析进行科学的鉴定和评价。

1.2建模过程

用编码对机械设备的长、宽、高、位置坐标、加工能力以及所属车间等一般属性进行表示,用特殊符号对必须紧邻、必须远离等机械设备之间的约束关系进行标示。综合考虑影响机械设备布局的参数,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车间物流类型和布置类型,例如工艺布置类型、成组布置类型、产品布置类型等。

1.3多目标优化

对影响企业生产和工艺规程的零件年产量、批量等参数进行研究。不同零件工艺想进成都以及不同工艺对应机械设备的加工时间都有着一定的差异性,通过数学建模的算法来计算出不同条件下对应的机械设备布局。布局优化目标是提升机械设备的利用效率、减少零件搬运距离、降低等待时间。

在优化的过程中,如何保证系统满足加工规则的基础上实现目标要求的满足是关键,计算机辅助机械设备布局可以通过仿真的方式来实现对机械设备生产线反馈信息优化,从而对机械设备布局进行调整和核对,使其满足系统目标函数。

1.4机械设备加工规则

在机械设备仿真过程中要满足一定的加工规则:①一个机械设备在同一时间只能够加工一个零件;②在选择加工顺序的过程中,要根据工艺路线选择对应设备来确定加工顺序,或者按照设备编号进行加工[2];③零件工序和时间提前输入设定,在允许范围内可以对机械加工设备的加工能力进行调整;④预先确定零件进入加工生产线的时间。

2方案设计与实现

2.1机械加工设备布局流程

用模型来表达复杂的加工过程,去除不必要的细节,对实际生产模型实现简化,之后建立仿真模型,进行仿真过程,输出仿真结果。

首先,对数据库中初始化机械加工设备布局位置值进行访问和获取,以此为基础对车间已有生产线的初始化布局进行绘制。采用物理距离最短、加工时间最少的优化目标制定布局的类型和作业计划,即对加工过程中操作状态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

生产车间机械加工设备的布置形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线性布置方式,一种是网状布置方式。一般来说,机械设备布局主要采用线性布置方式,线性布局方案有很多种,例如蛇形模型布局方案、直线模型布局方案等。从本质上来讲,布局优化过程是复杂的组合优化过程。

2.2离散事件仿真技术

在计算机辅助机械设备进行布局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设计布局,还需要对布局进行仿真和检验,机械设备布局仿真能够对结果进行预测和分析,等够为实际的加工生产过程提供重要的参考标准,例如生产时间、设备利用率、瓶颈工序等都可以通过仿真来获取。

在仿真的过程中,需要对实际的机械加工设备加工生产过程进行模拟,这就要建立机械设备、车间、工艺以及人员的数据表。对于机械加工来说,其生产线属于典型的离散事件,这就需要采用离散事件仿真的方法来对整个机械加工设备布局进行模拟仿真,离散事件仿真技术能够让生产线的加工任务在机械加工设备上流动加工。可以采用模拟时钟进行仿真,当机械加工设备完成一道工序之后,模拟时钟就会向前推进一个单位,加工任务的完成相当于一个事件,建立仿真程序,输入仿真参数和数据,对仿真程序进行初始化,定时器T=0,当有加工任务存在时,定时器T计时开始,之后进行加工仿真[3]。

2.3仿真方案技术实现

在相关平台中建立数据表,用关键字将数据表联系起来,采用ADOi数进行数据交互,仿真有着动态性的特点,需要及时刷新来显示具体的仿真效果,采用GDI来绘制图形。

面向对象建立CJob、CTask等仿真类,其中CTask与工艺表对应,CWorker与工人类对应,将CTask对象添加到CJob的数据链表中,此时完成仿真任务的建立。仿真类对象有着可重用性、可修改性和可集成性的特点,其属于模块性质,以机械加工设备、零件以及事件等的建立为基础,通过几何图形的二维特征或三维特征来对仿真事件的发生对象进行描绘,用不同颜色来对事件的状态进行区分,从而实现仿真方案技术的实现。

结论:综上所述,本文简要分析了机械加工设备的布局方法以及仿真技术,探讨了机械加工设备布局设计流程和具体的方法,研究了仿真技术方案的实现,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刘弟新. 机械加工设备布局方法及其仿真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

加工设备研究范文2

近几十年来,中国机电工程类行业已经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时这也是中国一直比较重视的工程项目。而在这项工程实施过程中,相关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又是重中之重,如果不有效落实机械设备管理工作,整个工程的施工过程以及整体施工质量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分析研究机电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些问题,完善机电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工作,才能够提升机电工程整体质量水平。 

1、机电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未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 

很多情况下,为了赶工期,在许多机电工程施工过程中,相关的管理工作并没有得到重视,特别是机械设备管理工作。通常情况下,众多施工单位机械设备相关管理人员都缺乏对本职工作的认识和管理意识,对工作抱以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另外,很多管理人员没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想的都是贪图安逸,敷衍工作,造成管理工作总是不能得到落实。无论什么企业单位,想要做好管理工作,都需要构建一个较为完善合理的相关管理机制,特别对于机电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工作而言更是如此。没有建立准确健全的相关管理规章制度,不能明确每一个相关管理工作人员能够明确自身的工作内容以及职责,管理人员就没有肩负法律责任,这样管理工作人员就不会重视对管理工作就,导致机电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工作质量水平无法得到提升。 

1.2对机械设备的新旧处理不到位 

目前,科技技术不断发展,各种机械设备在快速更替,眼下许多机电工程施工单位的相关机械设备已经显得老旧不堪重负了。更有甚者,一些施工单位的机械设备过于老化破旧,严重落后于目前的工程需求,以至于这些单位无承担那些较先进大型的机电工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单位的发展,制约了单位经济的长远增长。针对这种情况,有些施工单位已经在购置替换相关工程机械设备,有的从国外引进了大量的先进机械设备,使自身具备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可是,这些单位没有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需求,更没有制定好相关的机械设备改良替换计划,致使许多购置工作都是盲目实施,花大量资金买来的机械设备实际上不能起到作用。对于机械设备新旧处理不到位也是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中十分严重的一个问题。 

1.3相关管理工作人员缺少专业能力及素质 

很多的机电工程施工单位为了减少成本,在相关设备材料不能再削减的情况下,只有减少工作人员以最大化降低工程成本。这就使得很多施工单位在管理工作方面大量减少工作人员,其中就包括机械设备管理相关人员。这种情况致使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的管理人员严重缺失,实际工作没有得到有效开展。另一方面,很多施工单位在管理工作上实施随便安排工作人员,所以在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中出现了大量没有相关工作经验和专业技术能力的人,这种情况已经屡见不鲜了,其最终必定造成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不能落到实处。 

2、加强机电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的策略 

2.1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 

任何一个企业单位想要搞好管理工作,无论是哪方面的管理工作,都必须要先构建一个较为完善健全的管理机制体系,尤其在机电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上更是如此。相关工程施工单位必须根据自身企业文化以及施工相关实际需求,建设一个合理有效且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机制,以约束工作人员,使相关管理人员能够认清自己的工作本质和肩负的责任。另一点,配合着管理制度,大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强化管理人员的思想觉悟,提升管理工作人员自身的职业修养,从而诚心投入到管理工作当中。 

例如,施工单位根据自身企业的文化历史以及企业实际大小,建立一个符合自身实际需求的工程机械设备管理机制。这个机制必须有严格的管理条款和考核制度,以强化要求相关管理工作人员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与此同时,单位还需要定期组织相关管理工作人员进行思想教育培训,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通常这种培训可以以半年为一个期限落实开展,并且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在每次工程施工之前开展一次。 

2.2合理配置工程机械设备资源 

在机电工程机械设备的相关资源配置工作上也要注意合理实施管理,这个方面关系着单位的实际利益和长期发展的需求。在相关配置管理工作中,需要清楚自身单位已有设备的实际情况,哪些设备需要更换,哪些只是需要维护修理。在之后购置新设备的过程中,根据整合已有工程机械设备相关信息进行针对性添置更替,嚴格把关购置过程,不仅要重视设备的质量是否合格,还要注意购置的设备是否都是真正需要的。在工程机械设备的购置工作上,必需先制定一个合理的购置计划,并按照计划落实执行,要最大化利用已有资源,然后补充必需资源,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单位效益。 

例如,某机电工程施工单位,经过改革之后,在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工作质量上有了明显提升。特别是在机械设备的配置工作上,深入了解分析了单位已有设备资源的情况,一改以往胡乱购置的现象,将购置管理工作严格把控起来,使得已有设备得到最大化利用的同时,购置的新设备也是当前最合适单位施工所需的。通过这样有计划性的管理,使该企业在购置工作中省下一大笔不需要的开支,进而使得单位的无意义消耗减少了 7.6%,由于机械设备合理购置管理而增加的企业效益上升了 4.1%,真正实现了利益最大化。 

2.3强化相关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 

想要有好的管理效果,就必须选用合适的管理人才,故此,机电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一大重要元素就是管理人才的正确使用。相关施工单位必须明白,如果不启用专业技术过硬以及有相关工作经验的素质人才,那么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始终不可能真正得到完善。所以,施工单位必须挑选优质专业管理人才,加大力度引进真正具有管理能力和经验的管理人员,然后将其融入本单位,同时鼓励管理人才适时进行进修,完善自身的技术能力以及管理思维,从而使得工程机械管理工作可以由对的人落实执行。 

2.4树立安全意识 

机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于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提升必须建立在树立安全意识之上。只有相关单位把施工安全意识重视起来,才能够强化安全管理工作,而对机械设备的管理正是关系着安全的一大重要方面。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正是有效提升机电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工作质量水平的重要保障。 

3、结语 

机电工程是中国社会发展所需的重要工程,其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国家建设的优劣,是工程行业当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而机电工程当中的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工作是众多管理工作中比较关键的部分,有理由相信,加强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工作,是完善机电工程事业的有力保证。 

参考文献 

[1]刘敏.基于桥梁工程施工中机械设备管理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5):237. 

[2]霍永金,王新建.浅析现代化煤矿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1):69-73. 

加工设备研究范文3

关键词:施工企业,评标,模糊综合评价,综合评议法

1.评标概述

(1)评标概念

评标是指在招标过程中,开标后,由招标单位组织的评标小组或委员会对各投标人编制和递交的投标文件进行分析比较,判断优劣,提出确定中标人的活动。

(2) 评标程序

目前国内对工程项目的评标程序一般分为初评和终评两阶段。初评阶段的主要工作有:检查各投标单位的投标书的完整性;复核各投标单位的报价,修正算术错误;检查投标书对招标文件的响应性(即有无对招标文件的重大偏离);以标底为依据,按更正算术错误后的报价进行排序,在此基础上,在对投标单位的施工技术,进度等有关施工技术部分的重要环节进行分析、比较;排除那些投标报价与标底悬殊太大,而在其他方面又无明显优势的投标。推荐出几名(一般3―5名)投标者进行终评。终评是在初评的基础上进一步综合考虑商务和技术部分的评标意见,推荐2―3名中标的投标者的详细清单,供决策者决标。

(3) 评标内容

评标工作包含两个基本内容:即商务评价和技术评价。

商务评价主要是对投标单位的标书中有关报价的部分进行评价。如分析投标单位对招标项目的总报价,主要工程项目在单价报价上的合理性等。此外,还要对几个投标单位的报价及标底分别进行评比,以确定商务部分的合理性。

技术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施工方案或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进度计划的合理性、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和施工机械设备的配备、劳力材料计划、材料来源、临时用地、临时设施布置是否合理可行、投标人的综合施工技术能力、以往履约、业绩和分包情况等。

除这两方面主要评价内容外,评标委员会还会根据招标项目的难易程度,对投标单位的资质、信誉、施工经验等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因此,资质、信誉也是评标的重要内容。

2.构建指标体系的过程

目前,评价指标和指标体系设置的方很多,如专家调查法、功能图示法、典型分析法等。这些方法大致都经历以下几个步骤:目标确定、建立指标预选集、指标初选,指标测验,指标体系构建心羽。

(1)确定评价目标

在构建评标指标体系时,首先要明确评价的目的。指标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从评价人(决策人)的角度出发对目标的一种描述。因此,首先就要对目标进行界定,划出目标范围,这样才使评价有的放矢。

(2)设置指标预选集

①目标分析

首先应对评价目标进行分析,确定目标的外延和内涵,为以后描述目标打下基础。

②概念分解

在目标分析的基础上对目标进行分解,分解出一系列与目标有关的基本概念,然后再对这些概念做进一步的分解,最后形成一系列描述目标属性的指标。

③逻辑结构分析

逻辑结构分析的主要内容是在得出描述目标属性的指标后,还应对指标间的关系以及指标与目标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对指标群按一定的标准进行聚类,最后得出一个初步的指标集。这一阶段要尽可能多地选取指标以构成候选指标集。

(3)指标体系初选

设置预选指标集以后,在保证指标全面性前提下,还需要对预选集进行指标筛选。要尽量把那些对目标影响很小的指标剔除出去,以保证评价指标体系的效率,以尽量少的“最优"指标来评价研究对象。

(4)指标体系测验

初选后的指标体系未必是科学的,因此必须对初选的指标体系进行科学性测验,即对初选指标体系进行完善化处理。指标体系的测验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单体测验和整体测验。单体测验是指测验每个指标的可行性和正确性。可行性是指该指标的数值能否获得,那些无法或很难取得准确资料的指标,或者即使能取得但费用很高的指标,都是不可行的。正确性就是指标的计算方法、计算范围及计算内容

应该正确。整体测验主要是测验整个指标体系的指标的重要性、相关性及完整性。

(5)指标体系构建

各指标经过上述检验,即可得到较满意的评价指标体系。

3. 施工企业设备采购招标评标评价的应用

由于施工企业的设备的复杂性,一种设备往往有几十种甚至上百种技术参数可以考虑。如果每一种技术参数及性能都作为评标因素,规定出相互比较的标准,则不但制定标准及评比的工作量十分繁重,有时反而会冲淡主要参数及性能的重要性。

3.1招标评标评价方法模型分析

评标评价方法是指运用评标标准评审、比较投标方案优劣的具体方法。评标方法的科学性对于实施平等的竞争、公正合理地选择中标者是极其重要的。评标涉及的因素很多,应结合施工企业设备采购的特点确定科学的评标方法。

3.1.1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分析

施工企业设备采购招标评标的关键步骤为确定指标权重系数。权重是表示因素重要性的相对数值,即指标对综合评价的贡献确定。权重分配是否合理关系

到评价决策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确定权重的方法很多,可以选择定性经验的德尔菲法,精确的定量数据处理的主成分分析法,以及定性定量结合的层次分析法(AHP)等确定权重。确定权重应注意以下几点:

(1)指标的权数分配应反复地听取各种意见,并要灵活处理,避免轻率地取得一致意见。

(2)合理确定权重的赋值范围

当评价指标数值接近时,权数取值范围可大些,以拉开差距。也要与指标评价值配合,二者不要相差太大,否则将减弱指标价值的重要性。

(3)确定权重要采取由粗到细的赋值方式

先粗略的把权重分配到指标大类,然后再把大类所得的权数细分到各个子指标,保持大类指标权数的比例就从整体上保证了评价指标的协调和评价的合理。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权重确定方法。

(1)专家调查法(Delphi method)

专家调查法,又名德尔菲法,是确定权数常用的方法,由兰德公司在20世纪40年代末提出,主要依靠专家的知识、经验、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对事物的权重进行评定。

(2)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层次分析法是美国学者萨蒂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它是用一定标度把人的主观判断进行量化,将定性问题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简单而又实用的多准则评价决策方法。目前己在各个领域获得广泛的应用,同时也是计算指标权重的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

施工企业设备采购招标评标评价中涉及的要素较多,大量评审要素放在一起不易于合理分配权重,层次分析法采用层次结构模型,两两比较,建立判断矩阵使人脑决策思维过程简化,能够更科学的确定指标的权重。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可可分为四个步骤: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由判断矩阵计算相对权重;计算各层要素的组合权重。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①简便性

了解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掌握它的基本步骤并不难,无需高深的数学理论知识,而且运算简单,结果明了。

②实用性

层次分析法把计算权重过程中的定性和定量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用统一方式进行处理。改变了一般最优化技术只能处理定量分析的局限性,使它的应用更加广泛。

③系统性

层次分析法的特点是把问题看成一个系统,在研究系统各组成部分相互关系以及系统所处的环境基础上进行考虑。

3.1.2招标评标评价方法分析

目前,我国项目招标的评标方法有单项评议法、综合评议法、低标价法、复合标底法、两阶段评议法和价值工程法。

(1)单项评议法

单项评议法又称单因素评议法、低标价法,是一种只对投标人的投标报价进行评议从而确定中标人的评标定标方法,主要适用于小型工程。单项评议法的主要特点是仅对价格因素进行评议,不考虑其他因素,报价低的投标人中标。当然,这里未考虑的其他因素,实际上在资格审查时已获通过,只不过不作为评标定标时的考虑因素,因而也不是投标人竞争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采用单项评议法评标定标,决定成败的因素就是报价的高低。但不能简单的认为,报价越低越能中标。一般的做法是,通过对投标书进行分析、比较,经初审后,筛选出低报价,通过进一步的澄清和答辩,经终审证明该低报价确实是切实可行、措施得当的合理低报价的,则确定该合理低报价中标。合理低报价不一定是最低投标报价。所以,单项评议法可以是最低投标报价中标,但并不保证最低投标报价必然中标。

采用单项评议法对投标报价进行评议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四类具有代表性的模式:

①将投标报价与标底价相比较的评议方法

这种方法是将各投标人的投标报价直接与经招标投标管理机构审定后的标底价相比较,以标底价为基础来判断投标报价的优劣,经评标被确认为合理低标价的投标报价即能中标。

②将各投标报价进行比较的评议方法

从纯粹择优的角度看,可以对投标人的投标报价不做任何限制、不附加任何条件,只将各投标人的投标报价相互进行比较,而不与标底相比,经评标确认投标报价属最低价或次低价的(即为合理低标价的),即可中标。

⑨将投标报价与标底价结合投标人报价因素进行比较的评议方法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要借助于一个可以作为评标定标参照物的价格。这个在评标定标中作为参照物的价格,是指投标报价最接近于该价时便能中标的价格,我们称之为“最佳评标价”。将投标报价与投标价结合投标人报价因素进行比较的评议方法。

(2)综合评议法

综合评议法是对价格、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项目经理的资历和业绩、质量、工期、信誉和业绩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从而确定中标人的评标定标方法。它是适用最广泛的评标定标方法,各地通常都采用这种方法。

综合评议法需要综合考虑投标书的各项内容是否同招标文件所要求的各项文件、资料和技术要求一致。不仅要对价格因素进行评议,而且还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由于综合评议法不是将投标报价作为唯一的评审因素,因此就出现一个评审因素(或评审指标)如何设置的问题。

综合评议法按其具体分析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定性综合评议法和定量综合评议法。

①定性综合评议法(评议法)

定性综合评议法又称评议法。这种方法,主要由评标组织对工程报价、工期、质量、施工组织设计、主要材料消耗、安全保障措施、业绩、信誉等评审指标,分项进行定性比较分析,综合考虑,经评议后,选出其中被大多数评标组织成员认为各项条件都比较优良的投标人为中标人,也可用记名或无记名投票表决的方式确定中标人。

②定量综合评议法(打分法)

定量综合评议法又称打分法,定量综合评议法是先在招标文件或评标定标办法中将评标的内容进行分类,形成若干评价因素,并确定各项评价因素在百分之内所占的比例和评分标准,开标后由评标组织中的每位成员按照评分规则,采用无记名方式打分,最后统计投标人的得分,得分最高者(排序第一名)或次高者(排序第二名)为中标人。

(3)最低报价法

最低评报价法是通过技术和商务评审的投标人按评标价从低到高进行排序,推荐报价最低的投标人为中标侯选人,但不得推荐报价低于成本价的投标人为中标侯选人。这种方法是通过严格的资格预审和其它评标内容的要求都合格的条件下,评标只按投标报价来定标的一种方法。

(4)复合标底法

复合标底法是考虑了招标人按照有关规定所编制的标底,又反映了投标报价的市场竞争水平,目的是使评标标底综合体现国家行业政策性价格水平与行业市场竞争水平,使对报价的评审更加合理的评标方法。另外,采用复合标底能较好地解决目前评标中标底泄露问题。

复合标底以A和B加权平均作为评标标底。复合标底P由下式确定:

P=Aa十Bb

式中:

A~投标人的投标价平均值(或报价概率值);

B一招标人设定的标底;

a,b一分别为投标价平均值(或报价概率值)的权重和设定标底的权重,

0≤a≤1,O≤b≤1,a+b=l

(5)两阶段评议法

两阶段评标法是指在旌工招标评标过程中,将技术标和经济标的评审分成两个阶段,先进行技术标评审,只有按评标办法评审合格的技术标,才能进入下~阶段经济标的评审,最后通过经济标的比较来确定推荐中标单位的一种评标方法。这种评标办法一般适用于施工条件复杂、艰险,施工技术要求高,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或工程的施工技术、施工机械设备有特殊要求的大中型工程的施工招标评标。

3.2基于改进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标模型的建立

3.2.1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的特点

本文根据施工企业设备采购的特点,建立了一个基于改进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的施工企业设备采购招标评标评价模型,通过分析施工企业设备采购招标评标影响因素,计算出评标结果出现的概率,来选择合适的投标商。同时,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项指标的权值,并应用聚类分析原理对群体专家的评价权重进行筛选和修正,对层次分析法进行了改进,改变了通常对指标评价权重进行简均方法。

3.2.2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基本原理

综合评价要做两方面的工作,首先要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其次要结合项目情况,对整体设备采购的招标评标做出综合评价。本文利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原理,对项目设备采购的招标评标情况进行了量化。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可分为一级模型和多级模型两类。一级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只适合较简单的系统,当评判因素较多时,因为每一个因素取得的权重分配值将很小,综合评价将得不到满意的结果,本文采用多层次综合评价方法。

结论

由于施工设备采购具有一投入金额大、投标商多、竞争激烈、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大、对投标商的要求高(既要提供良好的产品性能,又要保证产品售后服务)、设备的成套性和集成性极强等特点,使得火电机组设备采购的招标评标工作难度大、所需考虑的因素多。而目前设备采购评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评标指标的确定不全面;指标可操作性差;评标指标的量化折算不尽合理;评标指标权重的确定不科学,受主观性影响较大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根据施工企业设备采购评标的特点,结合施工企业设备采购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为:

加工设备研究范文4

关键词:公共就业服务;长效化;标准化;规范化;效率化

目前河北省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就业的总量性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同时并存,城乡新增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城镇企业失业职工及下岗人员的增加,对就业、经济环境、社会稳定都造成了影响。要想促使充分就业,根本途径是以加快经济发展带动就业需求,政府承担起促进就业的职能,并且不断创新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进而逐渐缓解就业紧张的局面。

一、河北省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已取得的成绩

2009年河北省组织开展了“河北省毕业生就业市场”、“春风送岗”、“民营企业招聘周”等一系列活动,“就业援助月活动”帮助3.3万名就业困难对象实现就业,“春风送岗活动”促进近15万农民工就业。通过落实“2009京冀人力资源洽谈会”协议和促进农民工返城,已有48.8万人进京就业。组织就业再就业培训17.7万人;组织创业培训2.76万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6亿元,直接扶持7361人创业,带动2.3万余人就业。

二、当前河北省发展公共就业服务的形势和任务

(一)公共就业服务将承担更为繁重的促进就业工作任务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河北省公共就业服务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十分繁重:一是劳动力供给总量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每年要提供基础的公益性就业服务。二是城镇新增劳动力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促进其就业已经成为一项重要任务。三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压力巨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承担着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免费的就业信息服务、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工作任务。四是各类下岗失业人员中的困难群体人数集中,零就业家庭不断产生,残疾人就业依然困难,就业援助工作更为艰巨。五是在劳动力供求存在结构性矛盾,企业用工短缺和劳动者就业难并存,需要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提供全方位的市场信息服务和供需匹配服务。

(二)公共就业服务的发展现状难以适应促进就业的需要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我省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

1.公共服务城乡二元结构难以实现均等。与城市相比,县、乡、村三级公共就业服务在基础建设、覆盖范围、服务内容和服务水平等方面还很落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进城务工农民工在享受公共就业服务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足。

2.服务功能、服务手段的短缺和激励机制不健全,难以实现优质高效的公共就业服务。在现有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中,服务项目单一,服务的针对性和专业性不强,信息化手段落后等问题突出。

三、河北省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建立要实现“四化”发展

(一)公共就业服务实现“长效化”

围绕贯彻落实《就业促进法》,河北省应进一步完善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实现短期目标与长期规划的协调发展。

1.推行就业目标管理制。加强对我省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工作目标管理制,这一制度的核心重点应围绕公共就业服务工作任务的具体落实和分解、制订年度、中期、远景等阶段性目标、落实责任主体、实现绩效挂钩,确保总体目标的实现。

2.完善促进就业的五项制度。重点完善免费服务制度、就业与失业管理制度、就业援助制度、专项服务制度以及信息服务制度。在组织实施中,突出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方式,建立起长期有效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

3.建立公共就业服务经费稳定投入的长效机制。依据《就业促进法》和有关政策的规定,将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工作经费、人员经费、建设经费和项目经费全额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确保公共就业服务工作正常运转。

(二)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实现“标准化”

1.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在硬、软件的建设上应实现标准统一。包括机构、场地、设施、职能、人员、名称、标识、制度及工作软件推广安装等,各个城市应统筹规划指导。

2.公共就业服务窗口基础设施建设应实现规范统一。省级、市级、县(市、区)级综合性公共就业服务窗口、乡镇(街道)劳动保障服务站、社区劳动保障服务中心服务场地面积应达到一定标准。县级以上综合性公共就业服务大厅应设“一台五区”:咨询服务台、信息区、综合服务区、职业指导区、招聘洽谈区和失业保险经办区。

3.公共就业服务窗口服务设备配置标准。设备配置应坚持实用、适用、节约原则。

4.公共就业服务窗口业务流程要统一标准。内容包括业务办理项目、办理依据、办理时间、办理时限、办理流程及联系地址和方式。

(三)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实现“规范化”

1.公共就业服务窗口要实现规范服务。窗口工作人员实行挂牌上岗,推行业务事项办理公开制、业务办理一次性告知制和业务限时办结制。要做到服务主动、举止文明、仪表端庄、廉洁自律。以人本服务为核心,为服务对象提供优质服务、优美环境。

2.公共就业服务窗口管理制度。要遵守作息制度;遵守工作程序,坚持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原则,按程序逐级进行;讲究工作质量,工作要严谨细致、精益求精;讲求工作效率。

(四)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实现“效率化”

开展公共就业服务窗口和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的考核机制,制定奖惩办法,改善和提高公共就业服务的效率。总之,要解决好广大劳动者就业问题,努力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的目标,必须坚持大力发展公共就业服务,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为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益服务,这是保持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和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河北省就业服务工作要点[Z].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2010.

加工设备研究范文5

【关键词】电网工程;建设实施;综合评价

一、建设实施准备阶段综合评价体系分析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电网工程建设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管理制度逐步完善,形成了比较科学、系统的电网工程建设管理体系,一般将电网工程建设分为项目决策与可研、设计与招标采购、建设施工、竣工验收与总结评价四个阶段,其中设计与招标采购阶段是电网工程设计方案形成、签订合同、完成施工准备的主要阶段,对工程方案制定、招标采购、施工进度及质量、投资管控等各方面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深化建设实施准备阶段管理评价对科学分析工程建设管理水平、总结经验与问题有着深远的意义。

开展电网工程建设准备阶段综合评价内容体系挖掘,能够科学的梳理该阶段主要工作内容及关键管控要点,突出建设实施阶段重点评价环节,为积极推进电网工程建设统筹管理、优化管控水平提供参考借鉴。

二、建设实施准备阶段综合评价体系分析

电网工程项目建设实施准备阶段的基本任务是为施工项目建立完善的施工条件,确保施工生产顺利进行,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本文从勘察设计、资金筹措、招标采购、开工准备四个方面对电网工程项目建设实施准备阶段进行综合评价内容体系分析。

(一)勘察设计管理综合评价分析

勘察设计是电网工程建设施工完成的基础与参考依据,对方案制定、投资预算、招标采购、施工建设等各方面影响较大。针对勘察设计管理主要从设计单位选择评价、设计工作质量评价、设计方案水平评价及综合设计能力评价进行综合分析,具体评价指标包括设计单位资质水平、设计变更次数、设计方案评审、设计优化评价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考察勘察设计对方案合理、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支撑效果。

(二)资金筹措管理综合评价分析

资金筹措管理建设实施准备的重要内容,是通过各种渠道和采用不同方式及时、适量地筹集投资必需资金的行为。资金筹措是项目建设财务活动的起点,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本前提。开展资金筹措管理综合评价,主要从筹措资金渠道、资金结构、资金成本、资金落实度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为保证资金管理最优,重视资金筹措成本与风险之间的协调关系。

(三)招标采购管理综合评价分析

电网工程项目招标采购管理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执行,依据招标采购管理办法完成项目建设相关物资、非物资招标采购工作,对电网建设项目招标采购进行评价从设备材料采购、参建单位招投标和评标管理三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其中设备材料采购主要评价采购的设备材料是否满足行业标准、是否满足合同和协议约定的条件、技术是否满足先进性要求,除此还要考虑各个型号规格类的材料设备在以往实际工程中是否广泛应用并获得成功经验;对参建实施单位招投标的评价主要从招标准备规范性、参建单位资质水平、参建单位信誉水平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管理方面分析评标过程,考察评标公正性、公平性、科学合理性和评标过程规范性。

(四)开工准备管理综合评价分析

开工准备的基本任务是为拟建电网工程的施工建立必要的技术和物质条件,统筹安排施工资源和施工现场布置。本文从项目批复与组织建设、施工现场准备和技术及物资准备等方面综合评价开工准备工作情况,其中项目批复与组织建设分析项目法人成立合法性、项目组织管理机构规范性、规章制度科学合理性、相关许可证到位程度以及合同完签率等内容;施工现场准备考虑组织、设备、技术、场地清理、地基处理等工作完成情况,分析施工现场准备是否全面、到位;施工技术准备主要根据拟建电网工程的特点、技术经济条件、施工合同和进度要求、施工场地环境和施工技术装备水平等条件进行,考察施工技术准备工作调查全面性和施工技术资料完整性;施工物资准备要求保证材料采购、供应符合设计要求,保证施工机械设备选型、数量以及配套组合满足施工工艺和施工进度要求,保证生产设备符合设计技术和功能要求,考察物资材料进场合格率情况,从施工机械设备选型、技术参数和设备配套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分析。

三、建设实施准备阶段管理优化建议

建设实施准备阶段是设计方案形成、设备材料招标采购完成、施工条件准备齐全的重要管理环节,对工程建设投资控制、进度合理、质量保障等建设目标实现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深化建设实施准备阶段管理水平提升意义重大。首先,在勘察设计管理方面,要深化设计单位选择评价体系研究,重视已完工程的设计质量及完成效果;同时,可以通过限额设计、设计竞赛等方法手段的执行,优化设计质量。其次,在招标采购管理方面,要严格执行国家、行业、企业相关法律法规及管理规范流程,可以通过集中招标及分散指标并行的方式,针对不同物资设备及材料、针对管理主体进行差异化管控,提高招标采购效率,降低招标采购成本,保证招标采购质量。再次,在资金筹措管理方面,要积极引进科学先进的资金管理方法重视资金成本与资金风险之间的协调关系,积极争取政策性资金保障,合理分配资金使用,优化资金流转与使用效率。最后,在施工准备方面,要注重与社会、地方的协调关系,提高统筹管理效率,重视环境影响分析,推进绿色环保工程环境建设。

四、总结

电网工程建设具有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影响范围广的显著特点,建设实施准备阶段是电网工程投资建设管控的重要环节。本文分析了研究电网工程项目建设准备阶段综合评价体系的意义,梳理总结了建设准备阶段综合评价内容体系及相关指标,并提出了优化管控建议,为综合提升电网工程建设准备阶段精益化管理水平提供了借鉴。

加工设备研究范文6

关键词:机械加工;设备管理;维修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6.021

0 引言

机械加工设备作为机械制造产业中的重要产品,在实际的制造过程中,就会面临着大工作量的现状。而机械加工设备的故障出现就会影响生产效率和质量。所以保障机械加工设备的正常运行就比较关键。通过从理论上对机械加工设备管理维修研究,就能从理论上位机械加工设备管理维修的方式优化提供支持依据。

1 机械加工设备管理维修的重要性和主要任务

1.1 机械加工设备管理维修的重要性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市场化的程度也有了加强,企业间的竞争就日益激烈。机械加工领域是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生产行业,加工设备的应用效率和生产力的提高有着直接联系。大量的工程实施就需要机械设备的应用,而保障机械加工设备的正常使用就是比较基础的工作[1]。施工项目的作业环境比较恶劣,这就会对机械加工设备带来很大的影响,不利于设备的效率作用充分发挥。所以加强机械加工设备的管理维修就显得比较重要。

1.2 机械加工设备管理维修主要任务

通过现阶段的先进技g应用,对机械加工设备的管理维修就要以预防为主,将机械加工设备的维护以及计划检修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就能保障管理维修的效率水平提高。在对机械加工设备管理维修的工作实施中,就要能充分重视对国家有关机械加工设备的管理方针进行执行,结合实际的加工设备维护管理的需求,制定相应规章责任制度,通过经济技术以及行政方式进行科学化的管理[2]。在对机械加工设备的管理维护过程中,要注重技术装备素质的提高,在经过优化选购以及正确的使用和管理维护作业下,就能有助于保障设备管理维护水平的提高。

2 机械加工设备管理维修问题和策略实施

2.1 机械加工设备管理维修问题分析

从当前我国的机械加工设备管理维护的现状来看,其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待解决,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相关人员对机械加工设备管理维护的意识不强,没有充分重视管理维护的作用价值。在意识薄弱的情况下,就必然在对维修人员的约束力上比较薄弱,对机械加工设备的管理维护效率提高就有着很大阻碍。还有的一些管理维护人员在工作中存在着侥幸心理,这些都比较容易造成机械加工设备的质量问题出现。

机械加工设备管理维护的制度建设没有健全。要想提高机械加工设备管理维修的水平,就要构建完善的管理机构以及管理制度,这样才能有助于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但是从实际的机械加工设备企业的管理维修情况来看,没有构建完善管理制度,在管理结构方面也没有科学化呈现[3]。管理部门间的紧密联系没有得到加强,这就不利于管理的效率质量提高。

对机械加工设备的管理维护过程中,重视使用不重视养护的问题比较突出。企业的发展中,为了经济效益的提高,就在机械加工设备管理工作中没有加强。机械加工设备的管理维护缺乏科学的方法,这样在长时间之后就会造成整体管理维修的效率低下问题。还有就是在新旧机械加工设备的更新使用上存在着脱节的问题,机械设备比较陈旧,这就造成了机械加工的效率比较低。以及不能和市场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在资金的利用方面就造成了很大程度浪费。

2.2 机械加工设备管理维修策略实施

机械加工设备管理维修,就要注重制度的完善建立。要结合机械加工设备的实际需求,对机械加工设备的使用寿命得以保证。在科学化的措施调整下,就要制定完善的管理维修进度计划。在这一过程中就要充分考虑生产因素的影响问题。机械加工设备的管理维修制度的制定,要能紧密和实际情况相结合,通过激励制度以及规范制度的制定,促使管理维修人员能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实施操作。在相应的激励机制应用下,保障管理维修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这样就能从整体上提高机械加工设备的管理维修效率。

注重机械加工设备管理维修的模式优化应用。在传统的管理维修模式应用下,就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通过新的管理维修模式应用,就能有助于工作效率水平的提高。在设备的管理模式方面,就要将设备主人制度得以有效落实,将技术监督措施进行应用,从而实现设备健康控制[4]。设备的管理过程中,要注重生产管理信息平台的完善建设,实现机械加工设备基础管理的电子化目标。

从多方面对机械加工设备管理进行优化。机械加工设备的故障问题是多方面的,有受到人为因素影响造成的故障问题,还有就是施工环境对设备造成的影响出现的故障问题。在对机械加工设备的管理过程中,就要能充分注重优化措施的实施。维修人员要及时性对故障问题进行判断,最大化的节约管理维修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要克服实际工作当中的重生产请维修的思想观念,将对机械加工设备的预防作为重要原则,这样才能有助于保障管理维修的效率提高。

3 结语

综上所述,机械加工设备的管理维修的工作实施,就要从多方面充分重视,在对设备的管理维修理念方面以及实际技术的应用上,都要符合实际的要求规范,只有在这些基础层面得到了加强,才能有助于管理维修的质量提高,希望能通过此次研究分析,有助于实际管理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王庆龙,李文军.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技术的现状与措施[J]. 工业技术创新,2016(06).

[2]石啸莉.机械加工设备安全生产与维护[J].科技致富向导,2015(09).

上一篇菊香

下一篇教师总结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