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合昏尚知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合昏尚知时范文1
原文:
《往体 其二》朝代:宋 作者:赵崇鉘
皓彩青云端,飞光落溟渤。
合昏尚知时范文2
关键词:商品混凝土 质量管理 质量要求
1、商品混凝土的概述
商品混凝土又称预拌混凝土,简称“商砼”,它是由水泥、骨料、水及根据需要掺入外加剂、矿物掺合料等成分按一定比例,在搅拌站经计量、拌制后出售的并采用运输车,在规定时间内运送至使用地点的混凝土拌合物。
1.1 商品混凝土的特点
商品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施工附属行业,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建筑行业不断进步的前提下,获得巨大的发展潜力,并快速成长为一个独立的行业。商品混凝土的特点主要有:环保性、质量稳定性、技术先进性、提高效率和文明性,作为建筑行业的“半成品”,它有效地减少了施工现场的噪音、粉尘以及污水的污染,也大大改善施工区域的生态和居住环境。商品混凝土依托先进的技术、加工、配置工艺和新材料推广使用,并制定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保证建筑材料的科学配比,确保施工所需混凝土的质量,采用专门的运输和泵送工艺浇筑,大大提升施工的效率和施工进度,可有效缩短建筑施工的工期,并明显改善施工区域的环境和安全,有效提升施工的文明程度。
1.2 我国商品混凝土制备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商品混凝土的实践过程中,不仅要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等基本性能,同时还要保证其运输和泵送工艺及其施工的必要性。在混凝土的具体施工操作中,遇见的问题主要有两大类:新制备的商品混凝土的质量问题和混凝土的强度及外观质量问题,前者主要是混凝土自身的特性,如和易性、保塑性等;后者主要是关于混凝土强度、外观质量和耐久性等问题。在保证商品混凝土基本性能的情况下,科学掌控混凝土各个建筑材料的质量和比例,防止混凝土出现离析和泌水的现象。有效避免混凝土假凝、急凝、缓凝等情况的发生,确保浇筑过程的质量和速度,加强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外观控制,防止出现蜂窝、麻面、空洞甚至裂缝等问题,加强混凝土制备的强度和耐久性控制,避免水的侵蚀和钢筋锈蚀等问题发生。
在我国商品混凝土制备过程中,主要出现混凝土强度普遍较低,易出现梁板和剪力墙裂缝、混凝土表面起砂起皮等现象。所以在泵送施工的要求下,强化混凝土制备的质量刻不容缓;实验研究表明,水灰比偏大时,水灰比增大5%,混凝土强度就降低10MPa,应科学进行试验,寻找合理的水灰比;应按照《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对骨料等建筑材料进行质量检测;砂的含泥量、颗粒级配和泥块含量等超出技术指标要求,影响混凝土质量,也应严格控制;混凝土使用的外加剂混乱,选择的添加剂质量不合格或者产品储运、保管不规范,会严重制约商品混凝土的设计性能。统筹分析商品混凝土的质量问题,主要因素是配置过程中建筑材料的配比。原材料的质量、运输工程和泵送施工过程的质量问题及其外部环境的变化等。
2、拌站考察及组织管理
首先施工单位上报拌站计划使用拌站的名称、规模、离施工现场距离等,由建管部、总监办组织拌站现场考察,主要从拌站规模、生产能力、运输能力、试验室检测能力、原材料料源、存放、商品混凝土质量措施等方面进行检查,剔除不符合要求的拌站,把好拌站厂家第一关。
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应明确专人在浇筑混凝土时进驻商品混凝土公司进行驻厂管理,对商供站质保体系运转进行监控,对用于混凝土的各种原材料(水泥、粉煤灰、粗细集料、外加剂等)的选用、存放与进场检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强度试验等进行旁站、取样鉴证、送样工作,定期检查拌和楼使用性能,监控其计量系统、投料顺序及搅拌时间等生产状况,协调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项事宜,每月向项管部提交驻厂监控报告,特殊事件随时报告。指挥部、项目管理部随机监督检查各种材料的储存、堆放、保管及混凝土拌合质量。
3、原材料管理
3.1 必须要求商供站设置专用储存罐存放本工程结构物混凝土用水泥、粉煤灰,并严格执行入罐自检、报验和抽检手续。
3.2 本工程结构物混凝土用粗、细集料进场前,必须由商供站牵头,项目管理部、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共同参加对其原产地进行考察,并按规定取样试验后确定;商供站必须设置标准料仓,按产地、规格、品种分别堆放并清晰标识。
3.3 混凝土外加剂的选用必须履行自检、报验和抽检手续,存放须符合规范要求。
3.4 为保证本工程混凝土混合料性能稳定,一经标准试验确认的各种原材料不得变更,因特殊原因需要更换时须经监理单位、项目管理部批准,并重新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试配工作;经检验合格的材料不得用于其他工程,也不得将其他项目材料用于本工程。
4、试验检测管理
4.1 商供站必须按国家标准和交通部有关混凝土试验规程、标准开展混凝土试验检测工作。
4.2 验证试验:验证试验是对原材料进行预先鉴定,以决定是否可以用于工程。验证试验按以下工作程序要求进行:①在原材料订货之前,应由施工单位组织商供站提供矿点、生产厂家的产品合格证书及试验报告;必要项目管理部、监理单位将对矿点、生产厂家的生产设备、生产工艺及产品的合格率进行现场调查了解;项目管理部、监理单位对原材料质量有怀疑时,有权指定施工单位、商供站及时进行试验,以决定同意采购与否。②原材料运入场地后,在商供站按规定进行自检合格的基础上,将进场材料规格、批量告之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应按规定的批量和频率进行抽样外委试验。不合格的原材料不准用于本工程,并由商供站运出场外。③在施工过程中,监理单位应随机按规定频率对用于本工程的原材料进行符合性的抽样试验检查。
4.3 混凝土配合比标准试验是工程质量的基础,它是控制和指导施工的科学依据。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结构的强度试验等,按以下工作程序要求进行:①在各项工作开工前合同规定或合理的时间内,施工单位应提前完成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的取样、送检工作,监理单位必须派出监理试验鉴证员参加项目部试验的取样、送检进行全过程的旁站,必要时监理单位旁站第三方试验检测单位进行混凝土试配工作,第三方试验单位尽快提交7d和28d试验报告。②监理单位在必要时对混凝土配合比平行进行对比试验,以肯定或否定或调整项目部标准试验的参数或指标。
4.4 抽样试验:抽样试验是对各项实施中的品质进行复核性的检查,内容应包括各种材料的性能、混凝土强度的测定和试验。按以下工作程序要求进行:①施工单位须按技术规范的规定进行全频率的抽样外委试验,并将试验结果报监理单位审批。②监理单位须派出监理试验鉴证员,对项目部的各种抽样频率、取样方法及第三方试验检测单位试验过程进行旁站。③当施工现场的旁站监理人员对施工质量或材料产生疑问并提出要求时,施工单位应协助监理单位随时进行抽样外委试验,必要时还应要求施工单位增加抽样频率。④混合料抽取试样时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商供站的出厂检验,第二阶段为施工现场的交货检验。其主要检测项目为混合料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检验。⑤夏季高温季节混凝土浇筑前,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得超过 32 ℃,若超过应采取相应的降温措施。
5、结语
总之,影响混凝土生产质量的因素多而复杂。它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所产生的问题虽有随机性,但还是有一定的规律性,所以在混凝土生产到使用以及后期养护的整个过程中,每个环节的质量控制都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合昏尚知时范文3
2014 年3 月17 日绿地集团公告宣布,通过置换和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方式重组,置出上海金丰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股票代码:600606.SH,以下简称金丰投资,总股本51832 万股,控股股东上海市国资委全资子公司上海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持有38.96%】原有23 亿元资产,注入预估值为655 亿元的绿地集团100% (总股本129.49 亿股),这是A 股迄今交易金额最大的一次“借壳”。重组完成后,绿地集团成为金丰投资的全资公司,将成为仅次于万科,并有望超过万科成为中国房企的龙头。重组后的金丰投资总股本118.4448 亿股,市值661 亿元,其中:上海国资委系统旗下上海地产集团持股25.67% ,上海城投总公司持股20.58%,上海格林兰持股28.83%,其他股东持股24.92%。持股比例较为接近、且均不超过30%,上述股东中没有任何一个股东能够单独对上市公司形成控制关系。因此,交易的完成将使绿地集团成为上海市国资系统推行多元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典型样本。
从绿地集团前二十年的发展历程来看,随着集团经营规模和盈利水平的不断增加,在股权改制和结构变革上的争夺也日益激烈。绿地集团内部管理模式的一个亮点就是职工持股会,它提高了集团的发展效率,推进了集团的不断发展壮大。而绿地集团股权变革的核心点在于国资与职工持股会之间争夺集团管控权的斗争。双方不断的进行股权拉锯,直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国资国企改革意见的出炉为绿地集团未来的发展指明了道路。因此,绿地集团后续的集团变更都是在这种指导思想下进行的。改革的核心是推进绿地集团发展为一个多元化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同时通过上市使其管理更加规范化,推进其进一步做大做强。
2、引入战略投资者,增资扩股绿地集团至2013年11 月股权结构为:绿地集团职工持股会持股36.43%,上海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总公司(下称“上海城投”) 持股26%,上海地产(集团) 有限公司(下称“上海地产集团”)持股25.03%,上海地产集团全资子公司上海中星(集团) 有限公司持股9.65%,以及天宸股份持股2.89% (详见如下图1)。此时,绿地集团国有股份的比例为60.68%,而员工持股会持有的36.43%则属于集体股份,集团股权中社会公众持股比例低于10%,不符合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规则》中“社会公众持股比例不低于10%”的规定,集团无法实现上市。为了破解上述难题,2013 年11 月25 日,绿地集团通过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发出公告,挂牌以增资扩股【约21 亿股、20%股权)】方式引进战略投资者。在挂牌公告中,绿地集团对投资人身份资伙) 共同签署了《上海格林兰投资企业(有限合伙) 合伙协议书》,由“格林兰投资”作为普通合伙人(GP),上海格林兰上海格林兰壹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至上海格林兰叁拾贰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合计三十二个小合伙企业作为有限合伙人(LP),共同设立“上海格林兰”投资企业(有限合伙),出资额为3766.55 万元,其中“格林兰投资”出资6.8 万元,三十二个小合伙企业合计出资3759.75 万元。第四步,由“上海格林兰”投资企业(有限合伙) 吸收合并职工持股会的资产和债权债务。同时,大小所有合伙制公司均以格林兰投资作为管理人。(详见如下图3)图3 职工持股会对绿地集团的持股架构此次职工持股会改组在创新点在于,在有限合伙公司中,有限合伙人只享受利润分配,不参与企业运作,管理人负责管理公司。借此,“格林兰投资”实现了对“上海格林兰”的控制,并进而实现对上市公司的控制。张玉良通过出资约3 万元,在“格林兰投资”中持有超过30%的股份,出任这个公司的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另外42 位高管每人持有1.66%的股份。“上海格林兰”公司的成立不仅保证了管理层对集团的控制,维护了职工的股权利益,提高了运行效率,同时也成功规避了证监会对职工持股会上市的限制,为集团实现上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借壳金丰投资上市在完成对职工持股会的改造重组后,绿地集团上市的所有前期准备都已经完成。2014 年3 月,绿地集团正式启动借壳金丰投资上市,此次借壳由资产置换和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两部分交易组成。第一步,金丰投资以全部资产及负债与上海地产集团持有的绿地集团等额价值的股权进行置换,拟置出资产由上海地产集团或其指定的第三方主体承接,拟置出资产的预估值为23亿元。第二步,金丰投资向绿地集团全体股东非公开发行A 股股票,购买其持有的绿地集团股权。经预估,拟注入资产的预估值为655亿元。为此,金丰投资拟以每股5.58 元(编注:较市价溢价6.69%) 的价格,非公开发行合计113.26 亿股,用于支付上述对价。最后,重组完成后,金丰投资将成为上海市国资系统中的多元化混合所有制企业,拥有绿地集团100%股权;主营业务将由房地产流通领域为主的综合服务业务,转变为集房地产开发及其延伸产业(包括建筑建设、酒店、物业等)、能源、汽车、金融于一体的多元化业务。绿地集团通过借壳上市的方式最终实现资本运作目标,在新架构中,上海地产集团及其全资子公司中星集团、上海城投总公司、上海格林兰持股比例较为接近,且均不超过30%。此次上市完成后,上海国资委在重组新公司中所占股份降到50%以下,且将不再参与企业日常经营管理,国有股东相互独立,其作为财务投资人将来并不会实质性介入上市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而新入股外部投资机构在内的其他小股东,有限的股份比例下,话语权更为有限。新的上市公司将继续在职工持股会演变出的“上海格林兰”掌控下行进。这意味着重组后的上市公司将成为上海市国资系统中的多元化混合所有制企业,至此上海国资委对绿地集团的改革圆满实现阶段性目标。(详见下图4)图4 “借壳”完成后,新绿地的股权结构图三、案例启示中国国企改革看上海,上海国企改革看绿地,从2013 年末引入五家投资机构入股到紧随其后的借壳上市,绿地集团被推为上海国资“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样本。金丰投资是上海市国资委作为第一大股东持有38.96%的上市公司。此次绿地集团借壳金丰投资完成上市是上海国资改革的重要一步,是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有益探索。绿地集团推进企业进行改革的诸多流程能够为国有企业尤其是地方国有企业改革提供许多有益的启示。
1、绿地集团借壳上市为地方国资国企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将现行管资产、管人和管事的国有资产监管框架,转变为以管资本为主”、“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2013 年末上海出台“国资改革20 条”的改革意见,率先拉开了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大幕。本次重组交易中的金丰投资与绿地集团都是上海国资系统成员,重组完成后的上市公司将成为上海市国资系统中的多元化混合所有制企业。可以说,该案例能否成为上海庞大的国有资产改革的样本,进而会否在全国得到复制,事关国企国资改革大计。
2、引入战略投资者是发展混合所有制的重要途径混合所有制就是整合资源,让“国有体制”与“市场机制”充分结合。混合所有制,是既确保国有资本的主导地位,又发挥混合所有制市场化、灵活高效的优势。对于有优势和明确的主业(产业)定位和方向,具有核心竞争力和管控能力的优秀国企,在我国现有经济格局背景下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比较可行的基本方式是成为公众公司,实现整体上市。在此过程中吸引以产业资本、核心资源和先进管理经验的战略投资者,或者,吸引以私募为主的活跃民营资本进入,则具有更好的操作性。2013 年底绿地集团吸收平安创新资本、鼎晖嘉熙等数家具有典型国资改制概念背景的私募加入,以部分股权国退民进的方式尝试混合所有制的探索,是以资本方式推进国企实现混合所有制改造的典型案例。当然,此次绿地集团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尝试仍然很难说是国资改革上的重大突破,其出发点在于试图解决上市公司社会公众股低于10%的问题,而非是纯正意义上的混合所有制尝试。引入战略投资者仍然是资金引入,而非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国资国企改革中所提到的优势引入(产业、管理、管控等)。从改革的结果上看,国资占股比例虽然降到了50%以下,但是新引入的战略投资者占比更低,缺乏必要的话语权,而只有职工持股会凭借第一大股东身份成功掌控了整个集团。因此,从本质上看,此次变革重组依旧是国资与职工持股会争夺企业掌控权的继续,改组后,职工持股会获得了最大的利益。
合昏尚知时范文4
“秋木妻妻,其叶萎黄,有鸟处山,集于芭桑。
养育毛羽,形容生光,既得行云,上游曲房。
离宫绝旷,身体催藏,志念没沉,不得颉颃。”
歌女凄怆悲惋的轻扶琵琶,唱的正是她那日临行前所吟的“怨词”。
“明妃,明妃……。”黄衣男子髻发高挽,如同呓语般伫立窗前,英挺的身姿在檀香的青烟中飘忽而高远,清朗如远山。
左手中指处的镂金扳指在颤抖的月影下发出诡异的青辉,萦绕在指尖,好似心中那彻入骨髓的眷恋。
天边悬起的那弯残月冷眼哂笑人间疾苦,如同了然一切般扮演着她的阴晴圆缺。
“王……。”娇媚入骨的声音自那揭起的龙纹帘底传来,一个丰满的女子风情万种的走进来,带进了屋外絮絮的风声,交结在她那耀眼的艳紫舞衣上。汉元帝身子一抖,感到一阵厌恶从心底的某处升起,再砸下去,溅出了满目的污秽。
今夜的月好冷,冷的醉人,亦冷的让人心碎……
他的手温柔的扶过案上的书稿,感觉掌心还微微传来些温度。
“五更里,梦难成,深宫内院冷清清,良宵一夜虚抛掷,父母空想女,女亦倍思亲,命里如此可奈何,自叹人生皆有定。”
孤寂的词在美人娇滴滴的声腺里变了调,而那一抹于月色中清冷落寞的倩影却清晰的在眼前挥之不去,最后聚集成眼底的一片相思,如同天上的浓云,黑压压的漫过去……
“王……”
“人到哪了?”
女子的眼神一闪而逝的黯然,随后又换上了一副醉人心脾的笑:“妹妹大概是要出塞了吧。”
“王……后悔了么?”空气中停滞的声音带着微微的颤抖。
“悔?”悔之一字,怕是太沉,担不起的吧。元帝的嘴角噙着自嘲的笑,手执书稿,踉踉跄跄的走出暖阁。
“曾闻汉帝斩画师,何由画师定妍嗤?
宫中多少如花女,不嫁单于君不知。”
眼泪顺着女子的脸颊汩汩涌下,控制了太久,以至于一旦决堤,便是无休无止。
“王昭君,你何其幸运,一朝出塞,却留下这么深刻的记忆,让他思念你一生,在让痛纠缠我一辈子。”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