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文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情感文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情感文学

情感文学范文1

一、意识形态中的情感价值如何体现

意识形态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具有理解性的想像、一种观看事物的方法,存在于与当地的范畴中,因评价意识形态标准不同,所体现的情感姿态也大相径庭。作为文学而言,基本上所有的题材都可以被人类所承受,只不过不同的发展阶段所存在的文学价值体系不同,文学价值的规范体系同样要受到社会意识形态的规范,评判一个时代文学请假价值体系,就看它是否与这个时代的意识形态相融合。比如乔伊斯在《都柏林人》中所有的人性展示方式都是一种麻木的近乎直观的宗教式表达,恰到好处地反映出那种人类在禁锢下被同化的嘴脸。当然,它往往没有传统文学那种直观的文字表达,其中略显苍白和无力。文学价值的观点从来都是建立在道德体系上的,现当代文学试图打破这种道德枷锁,即人类该表达当下的情感价值体现。纳博科夫在他的《洛丽塔》中,清楚地见证着一种道德和爱情双重冲击的价值观,从第一句便开始“Lolita,lightofmylife,fireofmylions,mysin,mysoul.”当我们开始尝试接受一种文学态度的时候,各种认知观点便接踵而来。而同样,很多人对文学、艺术、哲学认知开始变得粗浅而浮躁。他们总是刻意地表述一种板结或者臆想的价值观,以证明他们是正确的,从而表述成所有人都极度渴望那种潜意识里的道德观或价值观。

二、价值观和道德约束

不论是西方还是东方,都会对生理上本能状态反应产生一种恐惧意识。当代文学中情感价值的体现总是作为一个敏感的主题被特写抑或故意淡化,被描述得疯狂,抑郁,扭曲,冷漠,堕落,神圣甚至畸形等各种形态,却唯独忽略了它作为人类自古以来便有的日常生活行为。甚至不屑于去描写正常的乐趣与意义在伦理道德的制约下的真实想法,足见部分作品本身亦无法客观的正视性,人类似乎无法准确地去将这种情感价值的真实感阐述出来。我们不能仅仅靠纳博科夫去阐述这种状态存在的理由,更不能随心所欲地随便找一本坚贞不渝地爱情小说来表现现代艺术的手法。现代的人类,总会过于极端的寻求一种状态,以满足他们内心的渴求或者压迫感,而平铺直叙的状态也同样存在着,而且它开始尝试占据文学构架的半壁江山。就时下流行的纯文学而言也只是一种表述的形式而已,它以浓重的本质来阐述,然后产生一种批判的状态。难道那种称之为不纯洁的文学就不能定义为纯文学了,那么在未出现杂质之前文学不存在纯与不纯之分。难道较之于结构体之外的文学体制也同样就不成为纯文学了,或许正确的价值观体现更需要时代的验证。何来的《侏儒酒吧》就在表述,“还应该相信/自卑只产生一种优美的思想/一切都是天经地义/记住你来这里/不仅仅是为了品尝酒和果露/重要的是获得巨人的品格”。王秋才在评价这首诗的时候,只是让此诗抨击我们脆弱心灵的那一部分。或许,这样便真的已经足够了,但它仅仅表现如此吗?很多人的片面性,不仅仅是构成文学体制的一种缺失状况,而是更固执地认为,坚持一种理念的体质似乎比以往的教条更加强大。人们开始反叛,将道德弃之,开始一种被称之为强大的且不可避免的趋势来抵抗,从而产生一种高之于任何东西的情感体现或者道德缺失,人们开始在尝试中诉求自身的情感或者体验,而且从没有任何方向的阻断。比如说“下半体”、“垃圾派”等,而最终简约主义真的变成毫无一点开导性的垃圾吗?正如很多人说的,它是一种尝试,而且是一种裸的尝试行为。较之前代文学或许有更加被人鄙视或者遗弃的地方,但它还是一种伟大的尝试。或许是背叛了现代文学的行走路径,或许被很多人所鄙夷的一种状态,甚至它以及背叛了现代社会制度,但它还是毋庸置疑地做出一种坚强的突破,长此以往,不知还会有什么样的文字盛宴才可以充分调动人的感官和灵魂深处真实的呐喊。

三、情感价值在各种文学形态中的多元体现

人类总是试图打破某种时间局域,将其与意志对冲起来,或许是满足一种独立感,一种叛逆感,一种反教条感,从而形成最后的或者是被人类所能认可的另一种教条主义,本质上理解,这是一种文学上伟大的进步,但我们这种强烈的情感表达还能走多远呢?从我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描写模式经历了爱的觉醒、革命+恋爱、商品化游戏性的爱情、田园牧歌式爱情、革命与翻身解放中的爱情、作为生命力象征的情感历程,不同的情感价值描写模式与其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息息相关。五四过后,自我情感体验的强烈介入,使其文学作品具有极强的历史感和现实感。像丁玲在其早期女性文学《莎菲女士的日记》中以卓越的才华、惊人的敏锐和独特的情感体验,从女性那惊世骇俗的情爱理想中展示女性生命存在的理想状态,创造崇高的女性人文价值,在构建起艺术理想制高点的同时酿造出久远醇厚的艺术魅力。苏曼殊作品中的情感世界是社会的、伦理的、以婚姻为基础的,表现出来的自我的初步觉醒。当代小说中贾平凹的《废都》,毕飞宇的《玉米》,苏童的《米》《红粉》《离婚指南》等系列作品骨子里依然流淌着正统而健康文化,颓而不废。这些作品中的情感价值表达放肆但不失高贵与严肃,在人类意义层面展示人的价值内涵,使价值求索具有了终极追寻的深层意蕴。往后发展文学界出现了“下半体”这个名词,很多人肯定都认为它并不是坚强的艺术手段,甚至认为它只是为了哗众取宠,其结构上出现的过度虚伪性,虽然表达了自我为主体,但故意夸大叙述、构建手段乏味、故意宣扬诗歌的不可解读性、抹杀文本双重性、故意颠覆道德、佛学、哲学、文学等最高领域等缺点,无论其运用怎样的表达方式,也不会引不起人们的共鸣。文化层次是多元的,仅仅只是奚落并不能表现出对文学的崇尚与尊重,而作为一种行为文学,我们必须遵循其可靠发展的阶段规律性,从而更好地从深层次发人深省。实际上文学中情感价值表达不仅仅体现这些,它带给人类本身思考性,并不比其他的文学作品要差,价值的存在只是为了肯定文学对于人类制度推进感的体现而已。我们不可否认那种文学价值中强烈的批判性,而恰是如道德中一种奇特侮辱,一种道德背叛,或许才能得到这种强烈的或是更为惨淡的记忆。

情感文学范文2

关键词:民间文学;幼儿;情感教育;作用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134-01

一、引言

幼儿是人类成长的关键时期,此时的孩子正值发育的高速时期,不但是指孩子的智力正得到快速发展,同时也针对孩子的情感和心理。因此,加强幼儿的情感教育对孩子未来的成长与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力。

在这种背景下,众多幼师意识到民间文学对幼儿情感教育的重要作用,以求提高民间文学的利用率,使用民间文学提高幼儿情感教育的效率。

基于此,本文在此浅谈民间文学对幼儿情感教育的作用,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推动幼儿情感教育的发展。

二、情感教育本质的概述

从本质上说,情感教育的相对概念是“唯理智教育”,也就是“唯理智教育倾向”。这种教育倾向的具体表现就是:没有把情感发展列入教育目标系列之中,知识获得或智力训练的目标占据教育目标系列的中心位置;在教育过程中漠视、扭曲和阻碍学生的情感发展,师生之间缺乏正常的情感交流;为了达到纯粹的理智训练的目的,或者为了维护教育者本人的权威,随意侮辱学生的人格尊严,根本不把学生当成是一个有感情的人;缺乏评价学生情感发展的一整套措施或标准。

换言之,情感教育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尊严,让学生的情感得到顺利发展,使学生的情感变得丰满,引导学生更健康的成长与发展。

不难看出,幼儿时期正是人类成长与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中,幼儿的思维、意识、心灵和情感更容易受到影响。因此,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能够更好的引导幼儿产生健全的情感,引导幼儿更健康的成长与发展,

三、民间文学能够让幼儿体验到更丰富的情感

从某种程度而言,民间文学并没有传统文学所拥有的文学性,它是一种来源于民间的艺术创造,是劳动人民的创造。因此,民间文学虽然不具有较强的文学性,但它却包含了人民真实的情感。

因此,民间文学能够让幼儿体验到更加丰富与真实的情感,能够让幼儿的情感更加丰满和健全。

以中国传统的神话故事为例,这些神话故事是我国民间文学的代表,包含了古代劳动人民美好的向往。这些神话故事大多寄托了古代人民的思想感情,表达了其内心真实的想法。

例如,《精卫填海》很好地表现出了精卫鸟锲而不舍的精神,善良的愿望,宏伟的志向,受到了人们的尊敬。

又如,《夸父追日》赞美了坚持不懈,有目标,朝着目标前进,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也表达了人类对这种精神的向往。

在丰富的民间文学中,教师可以为幼儿收集大量的素材,让幼儿在阅读和聆听民间文学的过程中进行丰富的情感体验,使其情感更加饱满与丰富,这是情感教育的基础。

四、民间文学能够有效激发幼儿的兴趣

同时,在幼儿情感教育的实践中,部分教师发现幼儿的情绪较低,对情感教育的参与度不够高,不愿意主动配合情感教育工作。这是由于幼儿心理和性格的特性决定的,幼儿更喜欢新奇的事物,其本身对于学习就没有较强的兴趣。

因此,在传统的幼儿情感教育中,教师难以得到幼儿的配合,难以对幼儿进行有效的情感教育。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传统的幼儿情感教育难以激发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而民间文学不同,它具有较强的故事性和情节性,对幼儿的吸引力较强。在此基础上,当今市场中已经有不少的少儿读物,其内容正是民间文学。这些图片精美的少儿读物能够进一步调动幼儿的兴趣,能够让幼儿愿意主动配合教师的教育工作。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哪吒传奇》的少儿读物开展情感教育。《哪吒传奇》已经推出就受到众多少儿的青睐,不但在于其精美的图画,更在于其故事情节的吸引力。但其本身仍然是对我国民间文学的进一步创造。

因此,教师能够利用《哪吒传奇》提高幼儿的兴趣,使幼儿愿意聆听教师的讲述,愿意主动翻阅这本少儿读物。在幼儿聆听或者阅读的过程中,幼儿就会对故事中包含的情感有深刻的认识,就会逐步丰满幼儿的情感和心灵,最终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可以看出,民间文学能够有效解决幼儿学习主动性不强的难题,能够利用其自身的生动趣味性引起幼儿的兴趣,使幼儿情感教育能够更顺利的开展。

总的来说,推动幼儿情感教育的发展是时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教师需要在幼儿情感教育中充分利用民间文学,提高幼儿的兴趣,让幼儿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同时,教师要在实践中交流与交流,进一步完善幼儿情感教育,引导幼儿更健康的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毕晓玲.谈幼儿情感教育与培养[J].才智.2010.17期

情感文学范文3

“以意造象”,在古典文学创作中十分常见。

如《诗经·关雎》中开头四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描写了水鸟欢快的应和呜叫,表达了对美丽善良的姑娘的赞美之情。“关关,水鸟叫声。王先谦《三家诗义集疏》:‘《鲁》说日:关关,音和声也。’……《玉篇》:‘关关,和鸣也。”《集传》:‘雎鸠,水鸟。”,(诗中用起兴手法,写水鸟的呜叫,是为了表达人的情感。或者说,是为了表达人的情感的“意”,才造了水鸟的呜叫“象”。

又如杜牧的诗《长安秋望》:“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这是一曲对秋天的赞歌,赞美了远望中的长安秋色。“秋”是诗人要表现的直接对象,诗人对秋的思想情感是要表现的间接对象。诗中写诗人登高远望,纵览长安高秋景物的全貌,并用南山这个有名的归隐之地来作衬托,使“秋”的形、神都得到了具体的描绘,更表达了诗人心旷神怡的感受和高远澄净的心境。“这首诗的好处,还在于它写出长安高秋景色的同时写出了诗人的精神性格。” “秋”之高远无极的景色与诗人旷达胸怀的精神气质跃然纸上,让人心有所悟。

还有李清照的词《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词中对“绿肥红瘦”的描写,皆为表达女词人暮春时节的感伤情绪,“这种感伤来自她对春光的留恋和惜别,也是对自己青春将逝的烦闷与苦恼。”“绿”和“红”是冷暖互衬的两种颜色,“肥”和“瘦”是差异明显的两种形状,这样的描绘对比鲜明,生动形象,怜春惜花的情感被抒发得淋漓尽致。

“以意造象”,在现当代文学创作中也十分广泛。如郭沫若的诗歌《炉中煤》,用“黑奴的外表”、“燃烧”的模样表达了诗人眷恋祖国的炽热情感;袁鹰的散文《井冈翠竹》,写了青翠、挺拔、永不低头的井冈山的毛竹,以表现英雄的井冈山人以及亿万中国人民的革命气节和精神;许地山的《落花生》,则以平常事物比喻做人——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以此寄托希望。思想情感的表达,通过“以意造象”的外化技巧,都有了具体的形象,看得见,摸得着,更有感染力。

作为文学创作的一种技巧,“以意造象”的作用主要是通过作者思想情感的表达,突出主题,塑造形象,完成文学作品的整体艺术构思。因此,以意造象是有目的的创作,它要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体现的是作者对生活的理解、感受和认识,需要受生活本身的触发。有了较为明确的立意,进而加工、提炼出符合生活本质的艺术形象,使立意得到生动的表达。

“以意造象”是一种积极的文学创作技巧,它强调先有“意”再“造象”,重视“意”的统帅作用,古人所言“意在笔先”、“胸有成竹”正是此理。如清人刘熙载在《艺概·文概》中就强调了“造象”要先有“意”的重要性:“古人意在笔先,故得举止闲暇。后人意在笔后,故至手脚忙乱。”…“就是说,前人创作往往先有“意”,再“造象”,所以从容不迫;后人反之,所以手忙脚乱。

但要注意的是,如果没有把握事物的本质,没有一定的文学修养,运用“以意造象”的技巧也容易带来三个问题。一是先人为主。就是在立意之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所塑造的形象往往如“瞎子摸象”,先摸到什么就以为是什么,只表现一个侧面,有失偏颇。二是生编硬造。就是在立意之后,将一些并不十分贴切的形象生拉硬扯地往上套,七拼八凑,象个拼盘,缺乏鲜活灵动之气。三是平淡枯燥。因为先有立意,后有形象,抽象的东西先于具象,掌握不好就可能导致理性过多,感性缺乏,赋予形象的感彩不够,而表达思想情感和主题思想的愿望又很强烈,“意”强“象”弱,就是平淡枯燥。

所以,要注意“意”和“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只有形象的塑造贴切生动,思想情感的表达才可能深刻感人。

那么,怎样才能运用好“以意造象”的写作技巧,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呢?

从“意”的方面来说,有两个要求:

一是要有新颖、深刻的立意。如丁芒的诗歌《家书》,这是一封作为老军人的父亲写给在部队的儿子的信。没有象一般的信那样,写报告亲人平安、家乡建设等老一套内容,而是寄给儿子“还燃着的青春的记忆”,“闪耀着壮岁风华的巨大的爱情”,鼓励儿子安心驻防,不忘过去,继承革命的传统。诗歌包含着父辈的深情,引人思索。父亲的“礼品”是珍贵的,特殊的,情感强烈,寄寓了老一代军人的期望。诗中的“硝烟”、“刀光”、“血影”、“英姿”等,形象生动,如在眼前。诗歌立意新颖、深刻,能触发人的联想和想象,引起丰富的形象思维活动,情动与中,感人心魄。

二是要有深厚、强烈的思想情感。如张常信的《秋雨》,这是一首写丰收的诗,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又显然是对家乡的牵挂,是对家乡丰收景象的赞美。但他不直接写抽象的思想情感,而是写“洒洒扬扬”的“中秋雨”,写“家乡的美酒”、“黄黄的谷子”、“红红的高粱”,还有心中无比思念的“她”,以及沉浸在丰收喜悦中的老乡们,写他们庆祝丰收的醉人场景。一幅幅的画面,象电影镜头般一幕幕地闪现,表达了诗人浓浓的乡情,思想情感深厚、强烈的,打动人心。

从“造象”的方面来说,有三个要求:

一是造象要符合事物本质。所造之“象”符合事物的本质,才有典型性,才具有文学的魅力。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从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需要出发,“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塑造了时期农民的典型形象。阿Q渴望革命,却又不了解革命;他痛恨被欺侮,却又总是欺辱比他弱小的人;他对自己受到的欺压无力改变,就用精神胜利法聊以;他希望通过革命过得好一些,但最终只能在被判处死刑之时叹息画押的圈儿不够圆……作者通过这个形象的塑造,深刻揭示了因脱离民众而招遭受失败的根源,阿Q的愚昧及其悲剧命运亦引起读者深长久远的思索。小说的形象极为真实生动,符合事物本质,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情感,体现了深刻的主题。

二是造象要有象趣。象趣,就是指形象应具有浓厚的情趣。它要求用生动、有趣的形象,表达出某种深刻的思想观点,寓情于象,寓理于象,使读者在轻松愉快中获得教益。所以,象趣既包括作者塑造形象时所带有的情趣趋向,也包括读者在接受形象时所获得的审美情趣。

情感文学范文4

【关键词】语文教学 学习情感 和谐发展

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情感,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是语文课程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育人为本”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新修订的语文程标准对语文学习情感的关注超过以往任何一部大纲或课程标准,这时从语文学科的性质和学生语文学习的实际出发的,也是致力于学生综合素养提高的一个基本途径。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也不是一个没有毫无生趣的知识转移过程,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伴随着各种各样的情感,而且情感直接影响着学习的效果。因此,培养学生积极的语文学习情感是教师必须重点关注的教学目标。

一、树立新型师生观,构建民主课堂,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

培养学生的积极的学习情感,首先要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即让他们消除上语文课的顾虑,少担心多思考。让学生敢说敢问,多说多问,会说会问,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传统的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信息传递的封闭式的孤立系统,教与学往往是在一种控制与被控制的状态下进行的。理想的课堂教学,必须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状态转变为富有激烈的参与意识的主动灵活的接收,形成教与学相协调的动态的和谐的有序状态。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让学生敢说敢问,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重要途径。作为教师,首先应该发扬教学民主的精神,不要用“唯书”、“唯师”的桎梏束缚学生的思想。因此,要向学生提出不要迷信老师,要独立思考,消化知识的观点,鼓励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勇于发表不同于老师的见解。对于学生发表的不同见解,即使是错误的,也不要简单否定,而是引导学生找出问题的答案,即让学生自己通过合作、探究、比较、判断等找出问题的答案,然后教师进行点评、鼓励。如果教师没有把发言权留给学生,而像“注入式”一样把自己的或教材的观点灌输给了学生,没有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时间,也就挫败了他学习的积极性;或只把尖子生的观点当成唯一的答案,那些后进生的观点永远保留,他们的学习的兴趣也就会随之减弱。通过学生的质疑,教师可以通过及时得到的反馈来了解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本身也得到了不少提高;而且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学习语文的情感和良好的学习品质。如教学《小白兔和小灰兔》在成人看来就是赞扬了小白兔热爱劳动,并且能够自己种菜,才有吃不完的菜。批评了小灰兔只吃老山羊给的菜的做法。这时有学生提出来,小灰兔的白菜也是通过自己给老山羊帮忙是老山羊送给的,他也是一个爱劳动的,但他不知道还要自己种菜。教师对学生的这种个性化的想法要积极鼓励,促进学生良好语文学习情感的发展。

二、树立新型教学观,创设具有丰富情感的教学情境

培养积极的语文学习情感,还要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情感情境。语文教材大多数都充满了深厚的感情,更有不少抒情名篇,教师如果能够饱含激情进行课堂教学,那么,教材的情感、教师的情感都可以感染学生,引起学生感情的共鸣,让学生在积极健康的情感驱使下真正进入课文的意境,品味学习语文的乐趣。如教学《荔枝》一文,教师结合课文结尾“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这句情感的,引导学生拓展情感,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情感教育。教师:“‘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这句话同学们仔细品味,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学生:“我从‘依旧’这个词中感受到作者对自己母亲的怀念。每年荔枝成熟上市时,看到荔枝,作者就会想起母亲,这是一种怀念的情感。”教师:“抓住重点词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你真会读书。”学生:“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作者的内心充满遗憾。联系上下文可以发现,当作者得知母亲临终前没有吃到荔枝,都给了心爱的孙子时,他感到很遗憾。”教师:“‘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这句简短的话语中包含了作者多少情感啊!请你们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写出作者没有说出的话来。”学生:“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我却与母亲永远阴阳两隔。母亲啊,我想念您,您永远活在我的心中。学生:“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母亲却已长眠地下,我真希望在另一个世界里,母亲也能尝到新鲜的荔枝。学生:“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母亲啊,您在哪里?儿子再也不能为您奉上几颗鲜嫩的荔枝了,这痛楚永远萦绕在我心头。教师:这简短的话语中包含着作者多少痛苦,多少惋惜,多少遗憾,多少怀念啊!为了让我们少一点痛苦,少一点惋惜,少一点遗憾,从现在开始,就让我们学会感激,学会体贴自己的父母和关心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吧!教师深入挖掘课文所蕴含的丰富思想内涵,引导学生进入作者心灵的深处,读懂了作者的内心深沉的情感,学生随作者的“悲”而悲,随作者的“思”而思,教师及时把情感进行拓展,由作者拓展到自己的母亲,想起母亲对自己的无限关爱,从而使语文学习情感得到积极培植。

三、尊重学生需求,创新教学方式,激发良好学习情感

情感文学范文5

新世纪文艺情感沟通活动的新态势之一,就是人们在感情的表达和接受上,不能再遵循真实、诚挚、高尚、纯净和静观体验的原则了,在大众消费、影像合成和网络虚拟的怂恿下,当代文本中的情感表现变得修辞化、无机化乃至虚拟化了。这种新情感方式的崛起,在近十年来的各类当代文本及其接受中显得尤为突出。比如,近几年借助电视台、盗版VCD和DVD市场颇受到大学生欢迎的《大话西游》,其中对人事情感的幻想、反讽、荒谬、夸张、顽童化、时空错位和经典戏拟,完全消解了主流文艺中的情感原则。在文本中,作先锋状的文化颠覆、无厘头的市井趣味和一丝丝传统的感伤主义杂合在一起,混乱矛盾,但很受大学生们的欢迎。不仅如此,诸如“I服了YOU”,“打雷了,下雨收衣服”之类的“大话”一经产生后,大量仿作不断涌现,它们穿行纸面文本和网络话语之间,所向披靡,甚至连90年代在作品中一贯对纯情不以为然的“王朔话语”也相形见绌。另如电影《英雄》,有学者解读是为迎合票房需要以致造成思想内容的大幅度弱智化,其实问题主要在于作品着意于唯美的声画而严重忽略、消解和漠视了情感。笔者以为,对当代文本中新生的情感消费化、虚拟化、通俗化、无机化倾向恐怕不能或一味欢呼或愤然弃绝,简单看待,而不妨循英国学者威廉斯文化三分“残余”、“主流”和“新生”的方法,在梳理当前文艺主流中的“情感”指标如何形成的基础上,理解当代生活中残余的、主流的和新生的三种情感方式的现实性和历史性,或许可以由此理解主流情感方式的历史性,使人们研究和理解新生情感方式有一个兼蓄容错的平台。

通过对审美情感的强调,20世纪逐渐形成了看重感性个体的感受、情感和体验的现代文学正统,这一正统体现了现代国人力图以“情感”指标重新勘定文艺世界的强烈愿望。但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语汇里,人的心理从来被看做是一个整体,性、心、意、志既不相同又互渗相交,而不像西方那样把人的主体心理进行几何式划分,把知、情、意分得清清楚楚。文艺也是如此,不会完全分配给情感的领域、想象的空间和虚构的世界,并以此标榜,情感如何独独成为文艺重要或根本指标的呢?传统文论大体有古文派主张“文以载道”,文选派主张声韵情采,朴学派主张“书契记事”、实事求是,何时又涌现出审美情感路线,而且冲决传统文论藩篱,裹挟文艺走向现代的呢?这里试建现代文艺之情感审美指标起源的叙事。故事该从20世纪初讲起,留日青年鲁迅周作人跟从章太炎先生学习,在讨论界说文学时鲁迅与章太炎之间据说发生过面对面的争论。当时与周氏兄弟同去参加在东京举办的“国学讲习会”的许寿裳,在其《亡友鲁迅印象记》中回忆道:“……有一次,因为章先生问及文学的定义如何,鲁迅答道:‘文学和学说不同,学说所以启人思,文学所以增人感’。先生听了说:这样分法虽较胜于前人,然仍有不当,郭璞的《江赋》、木华的《海赋》,何尝能动人哀乐呢。鲁迅默默不服,退而和我说:先生诠释文学,范围过于宽泛,把有句读无句读的悉数归入文学。其实,文字与文学固当有分别的,《江赋》、《海赋》之类,辞虽奥博,而其文学价值就很难说。这可见鲁迅治学‘爱吾师尤爱真理’的态度!”周氏兄弟一生与乃师之间关系复杂微妙,而青年时期的他们与老师在文学界说上的分歧,其实具有某种含混而独特的象征意义,我们不妨由此解释和反思“情感”指标起源的现代意蕴。

让我们把目光集中到师弟间争议的焦点,即:文学的本质能否用情感加以界说?羁日期间的章太炎撰《文学论略》(1906)认定:“文学者,以有文字著于竹帛,故谓之文”,“榷论文学,以文字为准”,文字是确定文学的最基本的指标。既然以文字为准,章太炎认为感情则不能成为文学的根本指标,也不同意当时悬小说为一切文学之样板的西化做法。他坚决反对以杂文小说之“能事”来概括所有的文学文辞:“专尚激发感情,惟杂文小说耳。……彼专以杂文小说之能事,概一切文辞者,是真知其一,而不知其二也。……吾今为语曰:一切文辞(兼学说在内),体裁各异。以激发感情为要者,箴铭哀诔诗赋词曲杂文小说之类是也;以发思想为要者,学说是也;……。其体各异,故其工拙亦因之,其为文辞则一也。”同时,章氏又从人类精神活动知性与感性的互渗共通入手,正确而精到地分析了区分学说与文辞、“摒学说于文学之外”之不当:“又学说者,非一往不可感人。凡感于文言者,在其得我心。是故饮食移味,居处温愉者,闻劳人之歌,心犹泊然。大愚不灵,无所愤悱者,睹眇论则以为恒言也。身有疾痛,闻幼眇之音,则感慨随之矣。心有疑滞,睹辨析之论,则悦怿随之矣。故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凡好学者皆然,非独仲尼也。以文辞、学说为分者,得其大齐,审察之则不当。”(《国故论衡·文学总略》,1910,该文由《文学论略》改成)文章作品是否感人动心,关键在于是否“得我心”,其根本在于主体精神状态与客体对象之间相契性。饱暖之人无法体会劳苦人的歌声,“心犹泊然”;顽愚之人也无法理解智者的高论,“以为恒言”。反之,一旦主体的精神状态与客体对象能够契合,则不仅文辞能够让人“感慨随之”,而且学说文章也会让人感动兴奋愉悦。同一体裁的作品,也并非绝对的感人或不感人,而同一作品,由于每个人的精神状态不同,不仅感受也会大不一样,而且动情与否也未可知。也就是说,动情可以作为文学的特征之一,但是不能成为文学的惟一特征。章氏的这种文学观和文学界说,至“五四”前仍为谢无量的《中国大文学史》(1918)所采用,影响很大。鲁迅如果后来看老师章氏这些文字,恐怕反应也只能还是“默默”。但是,鲁迅到底是“不服”。

在当时中国文化从古典走向现代的困境中,前后的周氏兄弟(至少在文学思想上)已经代表着从西方而来的新潮。当时周氏兄弟不仅师从羁日讲学的章太炎先生,有着较深的传统学术功底,而且大量阅读西方现代文学,接纳西方文艺审美观念,并且从事文学实验。这在1908年《河南》杂志上集中发表的鲁迅的《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破恶声论》和周作人的《论文章之意义暨其使命因及中国今论文之失》、《哀弦篇》等文章中都得到集中而微妙的体现。他们对西方近现代文学和思想的理解水平完全超过了同时代人的水准,并且基于世界史意识,展开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对西方式现代性的反思。与老师坚持文化相对主义、以汉文化传统逻辑界说文学的做法相反,周氏兄弟思路的突出之处在于借引西来文论,强调文学的情感特性,由此主张情感至上、文学独立和审美自治。在二人合译《红星佚史》的《序》(1907)中,明确以情感作为“文”的根本指标。他们声言:“然世之现为文辞者,实不外学与文二事,学以益智,文以移情,能移人情,文责以尽,他有所益,客而已,而说部者,文之属也。”兄弟二人竭力阐明益智之“学”与移情之“文”的区别,由此把小说纳入文学之中。这种思路是针对老师章太炎的。他们改以小说作为样板文类,认定小说和诗歌才是真正的文学,是“纯文学”。鲁迅循西学现代文化分化的常则,将文学归为美术之一部。《摩罗诗力说》(1908)云:“由纯文学上言之,则以一切美术之本质,皆在使观听之人,为之兴感怡悦。文章为美术之一,质当亦然,与个人暨邦国之存,无所系属,实利离尽,究理弗存。”文学作为美术之一部,其具有不涉功利性(“实利离尽”)、不涉概念性(“究理弗存”),而最大本质在于创造了使读者和观众为之兴感怡悦的东西,即“诗力”。在青年鲁迅看来,“摩罗诗力”说到底是一种具有奇妙魔力的伟大的感情。《拟播布美术意见书》(1913)又进一步阐述:“顾实则美术诚谛,固在发扬真美,以娱人情”,因此,美术活动的精义在于作为艺术再现对象的“天物”、作为主体艺术创造活动的“思理”,以及作为艺术品特性和功能的“美化”。周作人试图在西方文学指标的基础上建构新的文学界说。《论文章之意义暨其使命因及中国今论文之失》(1908)译述美国人宏德(Hunt)的文学理论:“文章者,人生思想之形现,出自意象、感情、风味(taste),笔为文书,脱离学术,遍布都凡,皆得领解(intelligible),又生兴趣(interesting)者也。”强调文学的文字性(必得“笔为文书”),兼容了老师的观点。但他更强调西方的文学指标:文学要像小说一样或者以小说为代表,具备大众性(“脱离学术”,“表扬真美,普及凡众”)、情感性(以“能感”为上)和形象性(“思想之形现”,“出自意象、感情、风味”)和感染功能(“得领解”、“生兴趣”),强调文学的本质是意象、感情和风味三事“合为一质”的思想形象,借助思想形象这一“中尘”(即中介),文学寄寓人格个性、伟大灵思和民族心声。文学的情感,及其深刻内蕴,是“文学”至纯至真得以成立的根本所在。周作人强调,如果以文字为中心来定义文学,势必把文章学说包括进来,如“特泛指学业,则肤泛而不切情实”,可能形成对文章内在精神和灵思的遗忘,所以,最重要的是通过文字表现的玄崇伟妙的、灵思所寄的“内在精神”。文章不是一般的物件,而是伟大心灵的具象。

作为20世纪初年轻的现代思想家,与老一代“有学问的革命家”的争议没有形成共识,争议本身极具深层的现代意蕴和各类观念竞争角逐的张力,极具象征意义。在对古代传统的一面,他们强调伟大情感的独立性,这使他们与传统文学教化观和梁启超们“以古目观新制”的文学救国论形成对立;他们强调情感的伟大和激越,这使他们与以刘师培为代表的文选派所强调的“凡为文者,在声为宫商,在色为翰藻”的观点相区别,显现出突出的现代张力。在对当代西方的一面,他们强调情感的民族性和反叛性,使他们摆脱了徘徊于“可信”与“可爱”间的王国维以直觉静观为核心、以忧生而厌世为底色的美学观和游戏慰藉说区别开来。就师弟间而言,他们都是基于现代焦虑和文化困境,在现代思想的极限处一同挣扎、战斗,有着卓绝的经历和深刻的体验,在对中国传统和西方近代文明的批判与超越中开拓现代性思路。对民族远古文明的追慕,对西方现代文明的批判,“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文化偏至论》)的文化复兴思路,使师弟间精神距离非常贴近和契合,也与太炎先生在羁居日本的艰难困苦中提出的“张扬国粹”和“文学复古”思路形成内在呼应。但在回眸与前瞻之间,老师着意于“分理明察”基础上的“持论议礼”的文章,发挥现实的战斗力,对民族的希望系之于实事求是和科学理性的精神,而这一切都落实于文学的“文字”,因为文字是文学的基础;而年轻一辈则寄厚望于“摩罗诗力”和“血书悲哀”的小说和诗歌,强调情感的独到性和“摩罗诗力”,企图以此张扬天才“神思”和民族“心声”,“掊物质而张灵明”、“尊个人而张精神”(《文化偏至论》),“扬真美”“娱人情”,动人哀乐,兼得“表见文化”、“辅翼道德”和“救援经济”之用(《拟播布美术意见书》)。与老师基于民族文化的立场,鼓吹“以文字为准”、强调文章的内容性和思想性的思路不同,学生一辈相信西方式现代文化的分化,立志把自己的使命落实于文学的“情感”,这突出地表明“所谓艺术和文学的‘纯粹’独立的观念,只能是在思考人的存在时视‘精神’为绝对内在性的西方思想带来的观念”(参见木山英雄:《“文学复古”与“文学革命”》,载《学人》第10辑,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情感文学范文6

笔者的学生小杰,是四年级转来的,他坐在班级最后位。开始上课,他傻傻地坐着,既不跟同学一起学习,也不跟同学一起交流,只顾自己折纸玩。新课结束后,老师发下方格本,让学生抄写生字。他竟然字都写不到格子里。一个左右结构的“翻”字,因不识字,把它一分为二。前一格写了“番”,后一格写了“羽”。

类似小杰这样的插班生,若按同年级的学习要求去规范他,硬逼着和其他同学一样完成作业,或许变成了一种伤害,会扼杀他对学习仅有的一点兴趣。刻板的教育方法,会导致他对学校只有厌恶,没有憧憬。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为了唤醒这些语文学困生,笔者对他们进行了跟踪追因,经过一年时间的观察、分析,我发现语文学困生大致有三种类型:智力问题、基础问题和情感问题。而一些情感型的学困生除了学习差些外,他们的能力并不差。他们当中,有善于替老师做事,有擅长运动,还有动手能力强。教师应根据其特点,利用他们的特长爱好,激发他们的兴趣,鼓励他们积极向上,使之缺点变优点。

对情感型的语文学困生转化,笔者采用了以下三点策略:

一、肯定与鼓励,是自尊自爱之本

插班生小杰因成绩差而自卑,担心老师对自己能否一视同仁;担心同学能否接受一个他这样的差生。他因泄气,索性来个“死猪不怕滚水烫”。于是,出现了我行我素的现象。老师在上面讲课,他在下面做小动作。人家做作业,他做手工。小组长向他要作业,他来了一个不理你,以沉默来回避。看到老师向他走来,他扭头装作看不见。由于他消极地对待学习,所以,四年级的学生了,连汉字都写不好。

为了改变他的消极状态,我没有硬逼他完成作业,恰恰给他一些磨合的时间,让他有个心理衔接的过程。我看到他专心致志地折纸,会用欣赏的眼光夸他心灵手巧,还告诉他:“这就是一种创造。创造新东西,比跟老师学知识难多了。学课文不懂,有老师帮忙解难题;而折纸,全都是靠自己思考摸索创造的。所以,你很了不起。如果多学一些文化知识,结合你的手艺,将来或许能发明什么,成为一个小发明家。”

我的话说到了他的心坎上,他不再低头回避了,可能认为我没有轻视他。有了这次契机,我找机会接近他,还送他一些卡纸,让他在课余时间里去折自己喜欢的玩具。在取得他信任的时候,我就不失时机地启发他要自尊自爱,告诉他:“成绩差,我们可以通过勤奋、努力去改变,但是心不能懒。”在一次次的肯定和鼓励声中,帮他找到了自信,他开始愿意学写字了,从最基本的笔画教起,从独体字到左右结构,再到左中右结构,一个结构,一个类型教他……渐渐的,他会写字了,而且能写进格子里了,平时抄写之类的作业,基本能按时完成了。

二、交流与沟通,是自然活力之源

情感能让陌生的心紧密地联系起来,使生活变得有滋有味。但情感的交流要有契机。特别是和学生交流更要抓住有利的机会。在学生跃跃欲试,正待着奋起的时候,能送去及时的鼓励;在学生身置迷途、寻路而不可得的时候,能及时给予指点;在学生失群,深感孤独的时候,能及时地给予关怀,送去温暖;在学生犯了错误,开始感到内疚的时候,能以语重心长的劝告。抓住这些机会,从情感上就建立起与“插班学困生”交融的基地。这一基地一旦形成,师生之间就“心有灵犀一点通了”。

小杰会写字了,这是一个可喜的进步。看到他在低头写字,我俯下身子,悄悄地关注他。当看到他笔画写错时,及时提醒他,悉心指导。在他跃跃欲试、信心倍增想发言的时候,我把简单的适合他回答的问题留给他,让他享受回答问题正确的自豪感。有时作业不会做的时候,我又劝慰他:“不着急,再想想。”在读了,想了,还是不会的时候,我适当地做些提醒……在细微之处中,慢慢激发他内在的活力。当他看到我满怀期待的眼光,同学们认可他的眼神,学习有热情了。他喜欢语文书中故事性很强的课文。我鼓励他上台演讲。如果记不住的,可以拿书读。他也希望自己能“露一手”给大家瞧瞧,所以,总会做好准备,争取参与上讲台。这种阅读方式,实实在在培养了他认真阅读的习惯。

三、互补与互动,是才能共享之策

小杰,文化知识薄弱,但擅长手工。帮他搭建表现平台,发展特长,更能激发他的自信性。每次劳技课,看到他投入地制作,我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手脑灵活;还把他的作品放在讲台上展示,让他享受被人羡慕的自豪感和幸福感。他越来越自信,这为他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打下第一个“桩”。尽管小杰考试成绩仍不理想,但老师都平静地对他说:“考试只不过是检查知识的手段,如果掌握得不好,你只要总结教训再努力,还是有希望的。”在不断给他释压和鼓励中,他没有自暴自弃。我一边安排成绩好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帮他补课,一边让他辅导动手能力差的人做手工。同学之间互补互动,那是才能共享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