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我和大姨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我和大姨子范文1
早为孩子做准备
我在自己的孩子才一岁的时候就常听人说,孩子第一天上幼儿园的时候哭得死去活来;也听人回答,这很正常,孩子会慢慢适应的。其实这是一个信息,告诉我们孩子在一定的年龄会遇到一定的问题。于是,我在孩子两岁时就常带他站在幼儿园的操场外看别的小朋友玩,他很想进去,我对他说,等有一天他四岁了就可以进去了,这便成了他的梦想。所以当他第一天正式进幼儿园的时候就特别高兴,因为他盼望已久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在孩子的养育上我喜欢预备在前头,未孕时就看孕妇知识书籍,怀孕时看婴儿喂养书,以后就提前两年学习孩子未来会遇到的问题。当然书是理论,具体执行时要根据每个孩子自己的特点。然而,预先知道孩子在某一年龄阶段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加以预防,可以减轻孩子在特定阶段教育上的困难。
加拿大有很多的资源帮助我们学习做父母,在产前班我就学习了如何生产,如何哺乳婴儿;产后在实际操作中遇到困难,又得到社区护士的上门辅导;公司提假,让我可以安心在家看护孩子;图书馆有很多书籍,供我们了解孩子每个成长阶段的需要;免费的学龄儿童教育,给孩子提供知识教育和社交环境;还有孩童教育咨询服务,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孩子的特殊问题:病童医院也有很好的设施治疗孩子的疾病。作为家长,只要懂得并善于利用这些资源,在孩子的养育上多留意学习,并与学校配合,与其他家长交流,就一定能够做好父母的本份。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以前我们出国是出于政治因素,想给自己和下一代更自由的生活。现在中国改革开放了,很多人在国内干得很不错,也同样说出国是为了下一代。可是来到加拿大,看到这里的孩子尽玩不做功课,就担心自己的孩子学不到国内孩子那样多的知识,那么让孩子出国读书这条路究竟选得对不对呢?
我认为,无论我们的孩子将来在哪里,一定要具备三个方面的能力。首先要让孩子有文化和基本知识,这样孩子长大了才能有自己养活自己的生存能力。其次,要培养孩子交流沟通的能力,他长大后可以和社会各个阶层的人打交道,能够与老板和同事合作,成立家庭后能与配偶及孩子等家庭成员有正常的沟通,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还有最重要的是要孩子有健康的身体,长大后有强烈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我们的孩子遗传了家长的基因,如果我们看到自己的缺点,就要在下一代的培养上弥补。很多家长有个错觉,以为自己只是负责孩子的喂养,到学龄让孩子去学校,这才是教育的开始。所以家长们在移民后到处打听哪个学区好,是私立学校还是公立学校好。当然,孩子的学习环境很重要,周围孩子对自己的孩子也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学校是为众多孩子设立的,就算再好的学校,我们的孩子也不可能幸运到在每个年级,每项科目都遇到好老师。然而,我们做家长的是最知道自己孩子的问题和特殊需要的,我们应该在孩子进入学龄之前就为他们做预备,在入学后经常帮助他们调整,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学龄儿童的许多学习习惯和为人处世的态度,是要在学龄之前就奠定的,所谓“三岁定八十”就是这意思。在家里坐立不安,不听话的孩子,到了学校,就较难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一个在家里被家长宠得样样百依百顺的孩子,一到社会上要受到管束,又经常在学校里不被老师和同学接纳,受伤害的程度就可想而知了。近年来,中国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已经开始影响到整个社会的风气,在八十年代出生的孩子,当他们读完大学走向社会的时候,很多都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浮夸作风严重,个人利益至上,难与别人沟通合作。这样的风气如今也随着移民家庭带入加拿大社会。我接待过一位新移民的朋友,四岁的孩子,一定要坐在汽车的前排,我开车时他在旁边用手按汽车上的按钮,好坏都不听劝。他的父母坐在后排有口无心地唱几句,完全没有实际阻止孩子的行动,还为孩子的反驳鼓掌。孩子不顺心就睡地上耍赖,甚至对父母拳打脚踢,每次最后让步的总是父母。我好意向我朋友提出这问题的严重性,但她坚持认为他只是孩子,以后上学会自然好的。结果到了学龄,有一所私校提出为保障其他孩子的正常学习,他们不能接受这样专横无理的孩子。这时候家长又出于愤怒打孩子,事情到了这样的地步,完全违背了家长为孩子的教育来移民的初衷。
要教育好孩子,首先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与行为,要孩子有好的习惯,就要自己带头过有规律和约束的生活。我从孩子一岁半起,就把他看成是我们家集体中的一员,让他和我们一起参与家里他能够做的事。我们不为他煮专门的饭菜,每餐安排一个他比较喜欢的菜以保证他可以有基本的营养,结果孩子基本不挑食。我们也从来不追着他喂饭,每餐都和他同桌同时吃饭,这反而让他有良好的食欲,有时还和我们抢着吃,吃得特香。
我们夫妇都很忙,每天短暂的几个小时家庭生活需要很高的效率,从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就用时间表来安排他的作息时间,他的房里有闹钟提醒他在六点半起床,他一般不会赖床超过五分钟。孩子七岁时曾经发生过一次由于他迟起床造成我上班迟到,事后我对他说:“如果我经常迟到,遭老板批评,以后万一被解雇,倒霉的是我们全家。”我这样说不是要把压力加在孩子身上,而是要让孩子从小懂得,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员,要分担家庭的责任。其实设立时间表后,孩子和家长都在规律的生活节奏中生活得很轻松,孩子能动能静,有自我约束力和自觉性,到他进学校时,就已经具备了学习的能力,也懂得遵守学校和社会的规章制度。
孩子的课余活动
常常听家长说,我们小时候没有那样好的条件,所以现在希望让自己的孩子多学点东西。家长的心意是好的,可是一个孩子同时在课余学好多东西,他们的精力是否能够在他们的成长期得到合理的运用,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如果让一个成人每天加班,或每天下班去运动或娱乐,我们会不会累?我们的孩子每星期有固定的中文和钢琴课,如果再加上游泳和踢球等课余活动,那么他们在运动中可能不显疲劳,但在学校安静的课室里会不会撑着眼皮听不进课?我们家长是否有机会看到?我也让孩子参加课外学习,但是每一年最多让两、三样学习同时进行,并且是文武搭配,目的是要让孩子在体力和智力上平衡发展。
虽然我们家长都不一定指望自己的孩子成为音乐家或体育明星,但是这世界如果人人都这样想,那么我们的下一代以后恐怕就没音乐听没球看了。所以,做家长的在孩子的课外活动上还是要安排得时间少效率高,譬如孩子对钢琴有兴趣,家长 就要找一个比较专业和有经验的老师来私人教授,这样孩子的起步比较正规,在好的基础上学习,不会那么辛苦。另外,每样东西在高难度技巧的学习中都会有瓶颈,好的老师有足够的经验帮助孩子冲破难关,让孩子有成就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孩子可以出去演出了,就会产生自信,也会更爱自己所学的。我的孩子曾经随台唱团去养老院慰问老人,到病童医院为孩子演出,为社区的筹款活动义演,每次我都是他的司机,也是他的观众。这样把所学的东西贡献给社会,就算将来不成名成家,也算是学得有意义了。
和孩子成为朋友一起进步
传统的中国家庭父母不够民主,而当今的中国家庭又太娇惯孩子以至失去原则。加拿大整个教育系统中,对基础知识的教育不够强化,但是加拿大的孩子善于从生活应用中学习,他们的家长在言行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上给予他们很多直接的影响。而我们第一代移民的家长,由于自己在语言和文化上的不足,不能帮助孩子处理很多学习上的问题,仅仅依靠学校的教育是不够的,所以很多家长让孩子去补习,这是很有必要的。
有人觉得自己的孩子生长在加拿大,英文是自然而然没问题的。于是希望孩子在家里讲中文,可是他们中有些会听就是不肯讲。我认为,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孩子会听,如果将来需要回到中国,很快就会讲得很好。在加拿大这样的环境里,他们要成为这社会的主人,希望能彻底融入当地社会,我们做家长的应该支持他们,要理解他们介于两种文化之间的难处,要为他们能够同时兼顾两种文化而自豪。我们小时候在中国也学英文,但我们在家里为何不说?可出国后多说就越说越好了。我们的孩子在移民的问题上没有选择,但我们让他们生长在加拿大,就应该尊重他们,让他们知道自己有中国的血统,如果他们要做真正的加拿大人,不妨让他们有个选择。
我在加拿大读书时发现,许多简单的理论和概念,我们知道但未必能用英文正确表达。所以我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开始就坦诚地告诉他,妈妈懂很多东西,但是就是难以用英文按照他们学校老师所讲的方法表达给他听,所以要靠他自己上课听讲,我只能在学习的方法和逻辑思维方式上帮助他。我的孩子总是很耐心地纠正我的英文发音,我真的把他当小老师来感激,他也很佩服我有那么多的诀窍可以将他很难的数学题三下两下解答出来。我们就这样坦白地面对自己的不足,组成一个互助的小组一起学习和成长。自从孩子上了学,我发现自己也学到了很多我们小时候课本里没学过的东西,而且西方教育中对孩子的启发式教育,让孩子通过学习自己做探索研究来寻找并证明答案,这要比我们小时候所学的活得多。
我的孩子在私立学校读书,他平时穿校服,到了周末,经常想按自己的意思来穿点他喜欢的服装。前两天他把一件短袖衫穿在长袖衫外面,我刚想说什么,就立刻忍住了口。我意识到自己的孩子长大了,有自己的眼光和主见了。我知道他爱看球赛,球员好多都这样穿,所以我觉得对这种在我们眼光里看似不合理的,却是他们下一代时新的东西,只要不危及健康和道德,就不要太执着。那天下午我和孩子要一起出去,我也故意照他的方法穿得里长外短,结果他趴在地毯上笑,求我别学他们年轻人了,我也大笑,我说我希望和他一样,做他的朋友。我就是这样经常用无形的幽默与孩子在轻松的气氛里交换看法,从互相探讨中达成一致。
我和大姨子范文2
我有一个表弟,今年11岁,他长着一双小小的眼睛,鼻子下面长着一张大嘴巴。他脾气倔,有时还蛮不讲理,也有时会耍赖皮,他比有小一岁得叫我哥哥,可我还没听到过他叫我一声哥哥呢。有时,他想在我面前耍赖皮,哼!没门!我可不吃这一套。
可因为他步步紧逼,我又毫不相让,因此我俩经常“拳加”,但因为他比我小一岁,而且我力气大,因此我每次都毫发无伤。
放暑假了,我们去外婆家,我听见知了的叫声非常响亮,吵得人心烦意乱。我决定自作一个套知了的工具。这个工具必须要用到竹竿,外婆家有十多根竹竿,我选了一根最长的,刚拿到手上,表弟便飞跑过来,伸手抢走了我手上的竹竿,我心中的怒火顿时燃烧起来了,一手抓住杆子用力往后拉,最后他敌不过了,便把手一放,我后退两步,冲了上去使出“连环拳击”。将他打退好几步,我最后使出一个“扫堂腿”将他拌倒了,哼!这个家伙!他吃了亏自己不肯罢休,拿了一根竹竿来挑战,他的杆子打了下来,我一个闪身,躲过了这一杆,这时阿姨等赶来了把我俩劝开了。
只要我们俩在一起,就一定会大吵一顿,总之一句话——他想让我吃亏,没门!
我和大姨子范文3
在我心中,《我有一个梦想》演讲稿,我身边的小能人,小那一刻,我长大了褐
金色的阳光透过缝隙,洒在褐色土地滋生的小草上。那一刻,我长大了褐
最早出现的启明星,在这深蓝色的天幕上闪烁起来了。它是那么大,那么亮,整个广漠的天幕上只有它一个在那里放射着令人注目的光辉,像一盏悬挂在高空的明灯。青蛙碧绿的身体上布满了墨绿色的斑点,白白的大肚子像是充过了气,一鼓一鼓的。
春雨不停地下着,细细的雨丝织成了一张硕大无比的网,从云层里一直垂到地面上,远处黛色的群山,近处粉红的桃花,嫩绿的杨树,柔软的柳枝,都被笼罩在这张无边的大网里,这张网是春姑娘巧手织成的纱巾,盖在天地间,技在群山上。表姐刚来的时候,身穿一件方格衬衣,补了几块补丁,脚穿一双沾着泥土的白凉鞋,走路说话都不敢大声,我们都说她土里土气。可是现在,我们不敢说表姐了。你看她穿一件漂亮的上衣,一条紧身牛仓裤,一双锃亮的高跟鞋,脖子上戴着闪光的金项链,肩上披着长长的黑发,显得神气大方。回到家里又说又笑,像生活在蜜糖中一样。福是什么,给校长的一封建议书
我和大姨子范文4
最初的单纯的小幸福是我在一年级就戴上了红领巾。它虽然不大,却载着一个孩子最初的梦,像为孩子加上了自信的翅膀。从此,我便有了翱翔的机会,和奉献的精神。
渐渐地,我长高了,也长大了,而红领巾却失去了昔日的重要性。
当一件事物不再新鲜时,对它所倾注的所有理由都是那么的不堪一击。戴红领巾——我开始认为那只是一个每周一的例行公事,只需走一个过程而已,于是,当我再戴上红领巾是,有的只是厌倦、烦恼,再也没有了当时的热爱。
时间的指针拨动着跳动着的心弦,让那颗稚嫩的心,充满了旺盛的生命力。
那是一段令人至今悔恨的日子,我几乎没有再戴过那鲜红的红领巾,同时,平日亲近的朋友也有些疏远。
一日,我猛然了悟,红领巾存在的意义,它不单单是一件物品,还是我们中国人的象征,在懂得红领巾的真谛时,我还感到了中国、国家的那种不可意会、只可言传的精神。
我和大姨子范文5
【关键词】 成就;动机;自我;抑郁;学生
【中图分类号】 G 444 R 39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11-1284-03
Relationship Between Implicit/Explicit Achievement Motive, Self-determination and Depression of College Students/ WANG Jian-feng,ZHENG Yong. School of Psychology,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mplicit/explicit achievement motives and depression, and also the mediating effects of self-determination,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mental health. MethodsSeventy-eight college students were asked to complete Achievement Motivation Scale, Self-determination Scale and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Their implicit achievement motive was measured by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IAT). Results Explicit achievement motive correlated negatively significantly to depression(r=-0.371, P
【Key words】 Achievement;Motivation;Ego;Depression;Students
成就动机是人们努力追求卓越, 以期达成更高目标的内在动力和心理倾向,对个体的学习和工作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研究表明[1],成就动机与个体情绪体验密切相关,追求成功的人能更多地体验到积极情绪而较少体验到消极情绪。不过,已有研究都是采用自陈量表测量成就动机的,所测量的是个体能够通过内省获得、进入意识层面的自我成就归因,即外显成就动机。但国外大量研究发现,在外显动机之外还存在一种个体不能意识到的内隐动机[2],并指出外显动机和内隐动机是2个相对独立的动机系统[3]。同时研究表明,内隐动机和外显动机的不一致引起了个体高水平的负面情绪[4]。
已有研究发现,焦虑和抑郁是当前对大学生日常生活影响最大的心理健康问题[5]。为了完整地考察成就动机与抑郁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将同时考察个体内隐成就动机和外显成就动机对抑郁水平的影响,尝试考察了自我决定在动机不一致影响机制中的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抽取重庆市某大学78名在校生为研究对象,有效被试65名,其中男生19名,女生46名;被试年龄为18~25岁,平均年龄为20.7岁。
1.2 测量工具
1.2.1 外显成就动机测量 采用Gjesme和Nygard编制、叶仁敏[6]修订的成就动机量表(Achievement Motivation Scale, AMS)。该量表共30题,5点计分。包括追求成功(MS)和回避失败(MF)2个维度,成就动机总分为MS减去MF的得分。该量表已被国内外学者广泛应用,具有很好的信度和效度。本研究中2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1和0.87。
1.2.2 内隐成就动机测量 采用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IAT),概念词为自我词和他人词。自我词包括:我们、自己等;他人词包括:他们、别人等。属性词为成功词和不成功词。成功词包括:成功的、好奇的等;不成功词包括:失败的、半途而废的等。属性词均译自Brunstein等[7]设计的用于测量内隐成就动机的IAT。
1.2.3 自我决定量表 由Sheldon和Deci[8]编制,包括自我意识(awareness of self)和知觉的行为选择感(perceived of choice)2个分量表,每个分量表包括5道题,5点计分。2个分量表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联合测量。由于本研究主要考察个体的行为是否是自己的自主选择,因此采用知觉的行为选择感分量表,其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8。
1.2.4 Zung自评抑郁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目前最常用的抑郁量表。本研究中其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2[9]。
1.2.5 动机不一致测量 根据动机不一致测量的常用处理方法[4],将内隐和外显成就动机的分数标准化,两者之间的绝对差异即为动机不一致的指标。分数越高,表示内隐和外显动机的差异越大。
首先进行外显成就动机、自我决定和抑郁的测量,然后在计算机上进行内隐成就动机测量。
1.3 数据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6.0进行相关分析、多元分层回归分析和中介效应检验。
2 结果
2.1 大学生内隐/外显成就动机、自我决定、抑郁的相关性分析 从表1可见,外显成就动机与抑郁呈负相关,与自我决定呈正相关,动机不一致与抑郁呈正相关,自我决定与动机不一致、抑郁均呈负相关;动机不一致、自我决定和抑郁两两相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2.2 内隐/外显成就动机对抑郁水平的预测 为进一步了解内隐/外显成就动机对抑郁的预测,以抑郁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元分层回归分析。第1步,内隐成就动机和外显成就动机进入回归方程;第2步,两者交互作用进入回归方程。表2表明,外显成就动机对抑郁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而内隐成就动机对抑郁没有显著预测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内隐与外显成就动机的交互作用显著。为了更详细地探索交互作用,遵循Cohen[10]的建议进行简单斜率检验(simple slope test)。内隐成就动机调节了外显成就动机与抑郁的关系,在高内隐成就动机个体中,外显成就动机与抑郁呈负相关(β=-0.626,t=-4.127,P<0.01);在低内隐成就动机个体中,外显成就动机与抑郁相关不显著(β=-0.115,t=-0.760,P=0.450)。也就是说,相对于内隐与外显成就动机一致的个体,成就动机不一致的个体表现出更高的抑郁水平。
2.3 自我决定在动机不一致与抑郁中的中介作用 对于中介效应的检验,采用温忠麟等[11]介绍的中介效应检验程序来估计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及相应的t值,检验结果为:首先,动机不一致对抑郁的预测效应显著(系数c,β=0.25,t=3.07,P=0.003),这为中介效应分析提供了前提条件。其次,动机不一致对自我决定(系数a,β=-0.19,t=-2.29,P=0.03)以及自我决定对抑郁(系数b,β=-0.37,t=-3.20,P=0.002)均有显著影响。第三,自我决定进入回归方程后,动机不一致对抑郁的直接效应(系数c′)下降,标准化回归系数由0.25降为0.18,但预测效应仍然显著(β=0.18,t=2.27,P=0.027)。这表明,自我决定在动机不一致和抑郁之间有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28.09%(ab/ab+c′)。动机不一致对抑郁的影响,一方面是通过直接途径引起了个体高水平的抑郁情绪,另一方面是通过影响个体的自我决定水平而间接实现。
3 讨论
研究发现,内隐成就动机和外显成就动机没有显著相关,这与以往相关研究结论相一致,进一步表明内隐、外显动机可能是2个相互独立的动机系统。内隐动机由个体早期前语言社会化过程中体验到的情感经历塑造,而外显动机来自于对言语表达出来的社会要求的理解,更依赖于表达能力,这一能力是在以语言为载体的认知结构的发展中获得的。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外显成就动机与抑郁呈显著负相关,这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成就动机高的人,往往把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强,而把失败归因为自己努力不够。这种积极归因有助于个体调控各种不良情绪,保持心理健康。相反,成就动机低的个体,往往把成功归因于运气,而把失败归因于能力不足,消极地归因方式对个体情绪产生了不利影响。另外,有研究发现成就动机与自我效能感存在密切的正相关[10]。自我效能高的人更乐于付出努力和采取策略应付所遇到的当前问题,并且更主动地解决当前困难;而自我效能低的人自认为缺乏应付生活的能力,容易产生焦虑,面对逆境时也容易抑郁。
本研究的一个重要发现是,内隐成就动机调节了外显成就动机与抑郁之间的关系。对于高外显成就动机的个体,如果同时具备高水平的内隐成就动机,那么个体会有更低的抑郁水平;相反,如果个体只是外显成就动机高却没有相一致的高内隐成就动机,那么个体会表现出更高的抑郁感受和倾向。也就是说,相对于动机一致的个体,动机不一致的个体表现出更高的抑郁水平。对于动机不一致引起负面情绪的原因,通常认为是这种不一致产生了内部心理冲突或压力。如Baumann等[4]认为内隐外显动机的不一致会产生心理冲突,而这种心理冲突被体验为一种“隐性应激源”(hidden stressor),引起了高水平的负面情绪。郭力平[13]根据研究推论,焦虑、抑郁症状与内隐和外显社会认知之间的冲突联系密切,不仅继时的社会认知不一致是导致情绪障碍的原因,同时性的社会认知不一致,尤其是内隐和外显社会认知之间的冲突,也是导致情绪障碍的重要原因。本研究拓展了这一研究结果。研究发现,动机不一致一方面通过直接途径引起高负面情绪,另一方面是通过影响个体的自我决定水平而间接对抑郁产生影响。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人作为一种生命的有机体,具有积极地成长和自我调节倾向。这种倾向促进了人格整合和心理健康。但个体自我调节的程度不同,因而达到自我整合的程度也不相同[14]。本研究表明内隐动机和外显动机的一致性与否可能影响了个体自我整合的程度。内隐和外显动机一致的个体所从事的行为或设定的目标与自己的内在兴趣或价值观是一致的,这些内在的兴趣、价值观就是自我的有机组成部分。个体的行为由自我所驱动,因此具有更高的自我决定或自主性动机,其心理健康水平也相应较高。相反,动机不一致的个体,其外显动机或目标更多来源于外界的压力而非自我,个体不能将冲动和社会压力与自我进行有效整合,这些驱力并非与自我需要和兴趣是一致的,因此自我决定水平更低,其负面情绪也相应较高。
4 参考文献
[1] 范兴华.大学生成就动机与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关系.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1):75-76.
[2] McCLELLAND DC, KOESTNER R, WEINBERGER J. How do self-attributed and implicit motivesdiffer? Psychol Rev, 1989,96(4):690-702.
[3] SCHULTHEISS OC, YANKOVA D, DIRLIKOV B, et al. Are implicit and explicit motive measures statistically independent? A fair and balanced test using the picture story exercise and a cue-and response-matched questionnaire measure. J Pers Asse, 2009,91(1):72-81.
[4] BAUMANN N, KASCHEL R, KUHL J. Striving for unwanted goals: Stress-dependent discrepancies between explicit and implicit achievement motives reduce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increase psychosomatic symptoms. J Pers Soc Psychol, 2005,89(5):781-799.
[5] 李虹,王善慧.大学生的焦虑状况调查.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11(2):148-149.
[6] 叶仁敏,KUNT AH.成就动机的测量与分析.心理发展与教育,1992,3(2):14-16.
[7] BRUNSTEIN JC, SCHMITT CH. Assessing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achievement motivation with the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J Resea Pers, 2004,38(6):536-555.
[8] SHELDON KM, RYAN RM, REIS H. What makes for a good day? Competence and autonomy in the day and in the person. Pers Soc Psychol Bull, 1996,22(12):1270-1279.
[9]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心理卫生评量定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2:194-196.
[10]COHEN J, COHEN P. Applied multiple regression/correlation analyses for the behavioral sciences. Hillsdale, NJ: Erlbaum, 1983.
[11]温忠麟,侯杰泰,张雷.调节效应与中介效应的比较与应用.心理学报,2005,37(2):268-274.
[12]王俊山,祝春兰.大学生自我价值感与成就动机等心理特点的关系研究.四川心理科学,2001,1:6-10.
[13]郭力平.焦虑、抑郁症状个体的社会认知特点研究.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2001.
我和大姨子范文6
一、影响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确立的因素
(一)网络化与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
青少年是网络的一个极大的使用群体,大学生更是弄潮儿。网络化作为一个新生的事物,在大学生追寻自我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首先,网络是一种帮助人们最终完成自我同一性的工具。网络的工具化倾向很明显,各种网络活动都是一个自我探索、自我假定的过程。在网上大学生可以在匿名状态下安全地、不顾社会评判地尝试各种角色,广泛地探索自我的各个层面。
其次,网络化带来价值的多元化和文化的冲突,使大学生有更多的自我同一性的困惑,大学生追寻自我同一性时总是与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相联系,而网络这把双刃剑在全球范围内连通,将会在大学生群体中带来文化的冲突。长期接触网络而接纳网上内容所隐含的文化价值观,将与他从小由家庭、学校、社区而获得的文化价值观发生严重的冲突。这种价值的多元化和深刻的文化冲突,使网络时代的大学生在价值辨别上有更多的自我同一性的困惑,也表现出更大的个体差异性。
再次,网络时代自我同一性的发展也许会带来大学生自我人格的分裂。如果一个学生太固执于网上的自我而脱离了与现实世界的接触,最终的结果是迷失自我。但正如许多心理学家所认识到的,这不是一个很快的、轻易的过程。
(二)大学社团与自我同一性的发展
大学社团是指在某一领域里兴趣、志向相同或相似的大学生,在课堂外自发或在有关部门协助下组织而成的团体。不同的社团在大学生的人生转变期起到了不同的作用。参加社团的学生也有很大差异性,水准参差不齐,而这种情况使大学生内部出现了微妙的人际关系反应。学生社团往往具有自发性、自主性、群众性、专门性和松散性。学生社团为大学生追寻自我同一性提供了渠道和条件,这些积极参加社团活动的学生,往往也就是心理上比较成熟的学生群体。
(三)大学毕业就业制度的改革与自我同一性的发展
从前大学生是“天之骄子”,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而近年来的实际情况是,他们完全被推进了就业市场,因此,大学生对未来职业的思考就变成了一件非常现实的事情。学生必须在就业市场上向用人单位和社会证明自己的价值,不然就将成为人生第一步的失败者。因此,大学生在追寻自我同一性中将付出更多的努力,也促使他们在形成自我同一性时能达到更高的心理成熟水平。
二、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确立失败的主要原因
很多临床心理学家认为,青春期自我同一性确立的失败,可能预示着日后发展中的各种心理障碍。所以,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状态及其形成过程的关心与干预,是青少年教育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一)主观方面
1.青少年自我意识中的矛盾
青少年自我意识的矛盾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主观我和客观我的矛盾;理想我与现实我的矛盾。主观我是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客观我是客观而真实的自我存在,二者的不一致可能导致青少年的自我膨胀,也可能是过度自卑。理想我是现实我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一种境界,现实我是自我目前的状态,现实我和理想我是有距离的。如果个体对自我的发展没有做过思索,对未来没有什么希望,只是消极地度过时光,他的自我同一性就会长期处于扩散状态;如果理想和目标过于不切合实际,又可能使个体无法实现而感到失望、沮丧,一再产生挫折感和失败感,就会放弃对理想的追求。另一方面,如果个体的自我理想与社会规范是相背离的,即选择消极同一性,会使青少年无法适应社会而最终阻碍其健康发展。积极处理青少年自我意识中的矛盾,是调整大学生确立同一性的有效手段。
2.青少年对自我与社会关系认识上的偏差
从青少年对自我与社会关系的认识上看,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还包括一种连带感和归属感。这种连带感和归属感很有效地使青少年找到判断自己行为的依据和确定美丑善恶的标准,是确定人生失衡与否的重要依据,亦是人生中一个必要的阶段。
但是,当青少年不能正确认识自我与社会的这种连带关系,或没有获得良好的适应社会应具备的知识与技能时,就会给他的同一性确立带来困难。
(二)客观方面
1.家庭方面
(1)家庭环境。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是在儿童自居的基础上形成的。父母是儿童早期认同的对象,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形成首先要综合这种早期认同。
(2)亲子关系。父母与子女之间有开放的交流和民主的气氛,会有利于青少年正确认识自我,会对有关自我的发展进行思索,会自主地选择自我的发展道路。相反,父母对子女过于溺爱或滥用权威,都不利于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确立,有可能使青少年长期处于早期完成状态或扩散状态。
(3)父母的期望。自我同一性包括一种自信:即有信心使自己成为一个与他人期望相符的人。如果父母期望过高,会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压力,使孩子感觉“我无论如何也无法成为他们所期望的那样的人”。埃里克森指出:“如果一个儿童感到他所在的环境剥夺了他在未来发展中获得同一性的可能,这个儿童就会以令人吃惊的方式抵抗社会环境。”
2.学校教育的影响
(1)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我们的教育长期以来以“应试”为中心,无休止的“应试教育”,对学生统一要求和一味追求升学率,再加上作业负担沉重,使学生失去思考的时间,个性发展的空间受到限制,这实际上是剥夺了青少年自我探索的机会。启发式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只停留在理想中,对于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没有形成清晰的认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塑造人格没有做到有机地统一。
(2)青少年对学校的归属感。学校是
青少年人际交往最主要的场所。自我同一性确立的另一个侧面是“一体感”或“连带感”,如果青少年在家庭尤其是在学校集体中找不到这种一体感,他们就会向校外寻找这种归属感,结果是很容易选择消极同一性,从而出现问题并给社会带来危害。
3.社会因素
首先,社会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值得尊重的主流文化。社会文化环境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前提和背景,可以说,青少年是社会变化的指示器,一个社会的主流文化是积极向上的还是消极颓废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代青少年的主导心境。
其次,社会中应具备良好的成人模型和成人榜样。青少年对自己未来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不是完全凭空臆想的,在他们心中一般会有一个值得效仿的对象。如果我们的社会能为青少年提供一些他们认为值得效仿的成人榜样,就可以借此引导青少年去学习,使青少年自发努力成为他们所尊崇的对象。
第三,民主的环境和包容的气氛。我们的社会如何期待青少年的成长,决定了我们所给予青少年什么样的成长环境和成长氛围。对于下一代,上一代的普遍反应倾向是不满与逼迫,对这一点,埃里克森的“心理延缓偿付”观点对我们或许会有所启示。
埃里克森将青少年期称为心理延缓偿付期,心理延缓偿付是允许还没有准备好承担社会义务的年轻人有一段拖延的时期,或者强迫某些人给予自己一些时间。因此,我们讨论的心理延缓偿付期,乃是指对成人承担义务的延缓,然而它又不仅仅是一种延缓。青少年可以利用这一段时间,触及各种人生、思想、价值观,尝试着进行选择,经过多次尝试反复循环,从而决定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理想,最终确立自我同一性。